课堂提问当如何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7 18:06:18
课堂提问当如何
课堂提问当如何
课堂提问当如何
大教育家孔子认为“疑是思之始,学之端.”课堂提问是教师最重要的语言活动,是教师所有教学技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启发学生思维、传授基本知识、控制教学过程、进行课堂反馈的一个重要手段.作为学生,可以从教师精心设计的一个个问题中了解课文的重难点及有关信息,逐步加深对课文内容和主题的理解;作为教师,则可以从学生的回答中得到教学效果的信息,从而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实现当堂达标.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广与深入,广大语文教师越来越重视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围绕教学目标精心设计了一些很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让学生牢固的掌握了知识,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但是,课堂提问水平全面提高的同时,仍存在不少误区和迷惘,亟待解决.
一、问题设计难度太大,学生无所适从.
课上如此难堪,难道只是学生太笨?此事着实值得我们回味、思索一番.
二、提问对象过于集中,违背了“面向全体”的教学宗旨.
如果我们平时听课稍留意一下,不难发现很多老师课堂提问往往只围绕班里的几个优等生进行,而大部分的学生只能做配角,跟着“跑龙套”,只在齐答一些简单的小问题时,才能跟着一块儿吼一嗓子,振振“堂威”.造成这种现象,固然有讲课老师的苦衷,但更多的还是我们思想上的偏见.久而久之,这些未被提问的学生对学业越来越没兴趣,在课堂上开小差,从而导致集体斗志的丧失.
三、问题繁琐肤浅,跟教学目标相去甚远,学生疲于应付.
再举个例子:某老师执教《范进中举》一文,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些问题:
“范进中的是第几名?”
除此以外,诸如“好不好”“是不是”“对不对”等更是满堂飞,像这些简单的提问,学生不假思索亦能对答如流,师生一唱一和,气氛空前活跃.殊不知,在这种表面“繁荣”的背后,却潜藏着巨大的隐患.首先,这些问题跟教学目标关系不大,无法实现当堂达标的要求;其次,这种提问方式根本无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只能是越学越懒,思维萎靡蜕化,于课堂教学及学生身心发展均有害无益. ……
以上这些做法,严重挫伤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限制了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使课堂提问这一教学方法的优势得不到体现,导致的后果令人担忧.为达到“教学过程最优化”,充分体现课堂提问这一教学方法的科学性与有效性,通过提问来组织教学活动应重点做好三方面的工作,即:设计要精心、提问要恰当、评价要客观.
一、要围绕教学目标设计问题,要有思考价值.
问的精当,应作为阅读教学的一条原则.对于课堂上向学生提出的问题,课前教师要认真思考,精心设计.
1.问题要围绕教学目标设计.围绕目标吃透教材——做到从词句到段落,从内容到主题到写法,从外在联系到内在联系,要了然于胸;围绕目标吃透学生——通过预习检查,要了解学生那些地方懂了会了,那些地方还不懂不会.这两个吃透是设计提问的前提.对于课文的关键处要抓住不放,结合教学目标先设计好重点问题,然后再设计帮助理解重点问题的辅助问题若干,做到有纲有目,纲举目张.例如教学《老山界》一文,可围绕教学目标“感悟红军长征的艰苦和乐观的精神”,把握住文末关键句“老山界是我们长征中第一座难走的山”,紧紧扣住一个“难”字,把它分解成两个小问题:“难”表现在什么地方?红军战士是怎样对待并克服这些困难的?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很快找出找出答案:走路难、睡觉难、吃饭难、处境难.而红军战士却以苦为乐,等闲视之.至此,学生便水到渠成的归纳出本文主题:表现了红军战士勇敢、豪迈、乐观的精神.像本节课设计的这一组问题,很自然的把分析、概括、想象连贯组合,既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发展思维,又能强化学习过程,实现当堂达标.
2.问题要有思考价值.教学中,随着师生与文本的对话,学生对课文的理解逐步加深,认识逐步深化,经历了由不懂到懂,由不会到会的训练过程.所以课前设计的问题要具有相当的挑战性,学生会因“悬念”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探讨欲.要激发学生的质疑意识,让学生敢问、多问,并把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及时纳入教学思路之中,这样,既加强了提问的针对性,又提高了学生思考的积极性.
二、提问要适时,要面向全体学生.
1.提问要讲究“适时”.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提问必须掌握“火候”.孔子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当学生处于不知道而又急于想知道某事时,或已知道某一问题,但又急于进一步探索解决以图深化知识的心理状态之下,才是对学生进行“开其意”“达其辞”的最佳火候.教师在课堂提问时,要善于用动作语言等方式创设问题情境,要善于铺路搭桥,利用学生已有的兴趣,尊重学生的学习愿望,使学生入情入境,产生共鸣,产生学习欲望,引发思考.
2.提问的辐射面要广.随年龄的增长,中学生心理上都产生了一种表现欲,课堂上一旦给了他们表现的机会,并获得一种成功的体验,他们将会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所以,课堂提问要注意以点带面,既让成绩好的学生发言,又让成绩差的学生发言,充分调动各层次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反之,如果提问仅局限在几个学习好的学生身上,未被提问的同学就会产生“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不再参与课堂,不再主动探究.这样,既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又违背了新课改“面向全体”的宗旨.
三、教师评价要及时、中肯、明确具体.
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要做出语言或非语言的反应,以不同的方式及时、客观的评价学生.一是评价要及时.大量的调查研究表明,课堂上对学生回答及时进行评价反馈,有效补救,是解决知识缺陷积累的重要途径,也是阅读教学的重要原则.二是评价要中肯.评价用语要恰如其分:表扬学生,过度的夸大或鼓励会形成对知识的误导;批评学生,冲动的言辞和举止,无形中可能造成心灵的伤害.三是评价要明确具体.对学生掌握知识的优缺点,应进行客观详尽的分析,让他们找出差距,明白得失,绝不可作简单笼统的对错断语.
总之,提问作为语文教学一种重要的手段,贯穿于课堂始终,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的成败.“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广阔”,语文课堂提问的技巧也应是无穷无尽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做到单向发问诚然不够,应该起到投石激浪,推波助澜的作用,让学生展开激烈讨论,在讨论中互问,与教师对问,使语文教学真正呈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