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学风建设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4 18:31:44

什么是学风建设
什么是学风建设

什么是学风建设
为立身之本立,严谨的学风为立校之本.诚信与严谨乃一个合格大学生的根本.“人无信则不立.”诚信既是华夏文明的精髓,又是中华明族的传统美德,同时也是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如今,大学生的整体信用形象已成为整个社会信用状况的晴雨表和风向标.诚信问题已成为迈向现代化的一道坎.它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重视了.
在一所高校里,该校学生的诚信程度,影响着该校的学风、校风.从另一方面说,该校的学风、校风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更应是“诚信”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大学生要大力弘扬以信待人,以信立人的美德,成为践行信用美德的表率.目前,大学生的信用状况的主流是好的,但由于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存在着一些诚信缺失的现象,严重影响着学校的声誉、学风.
诚信问题在教育中早就有所体现.在前一段时间,大学生考试作弊已成为又一社会焦点,受到广泛关注.特别是全国英语四、六级考试中,作弊现象尤为严重.有些大学生夹带小抄、利用手机传递试题答案,甚至雇用“枪手”替考.学校本是个搞研究,做写问的地方.岂容得这般玷污.为了遏制日见猖獗的考试作弊风,各地教育部门费了不少劲.例如:东北大学专门研制一种移动通信干扰器,用于干扰破坏学生手机信号;再如湖北省在武汉理工大学等4所高校的考场中安装近200台屏蔽仪,扰乱考生利用通讯工具传递考试信息;教育部专门发布紧急通知,要求坚决刹住高校作弊歪风,对作弊者严肃查处,直至开除学籍.
学风是一个学校校风之体现,良好的学风是优良校风形成的基础.考试作弊与诚信是格格不入的.各高校应加强学风建设,解决存在的问题.
每学年的开学之初,就有许多贫困大学生想通过申请贷款、申请助学金来维持学业.但问题是,想得到申请简直“难于上青天”.学校领导、银行给我们的答案是:有许多大学生信用度不高.从1997年开始,国家为了扶助贫困学生,减少大学生失学率,陆续出台了有关政策,鼓励银行发放助学贷款.当时,基于对大学生的信任和利益驱动,“助学贷款”无须担保,只要学生向银行提交一份申请表,提供《录取通知书》和身份证即可发放.但几年后,几家国有银行向全日制普通高校学生提供的助学贷款坏帐比例竟达10%以上.有的银行甚至要面对近45%的贷款到期时,学生连人影都找不到.他们骗了银行的钱而逃之夭夭.银行顿感到无奈与尴尬.“经一事,长一智”银行对发放助学贷款慎之又慎,导致现在大学生助学贷款要“斩三关,过六将”.
大学生不讲诚信成了银行发放贷款的最大顾虑.银行将助学贷款的风险防范完全寄托在大学生的个人信用上.信用成了支撑国家助学贷款的基石.国家助学贷款是对大学生信用的最好考验.有些地区和学校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不顺利,就是因为银行对大学生信用的质疑.面对这一情况,大学生偿还助学贷款不是靠银行、学校制定的一系列措施和规定,而是靠学生自身的诚信素质.而学生自身诚信素质的提高有赖于学校的信用观念教育.我个人认为,建立个人信用档案制度很有必要.
大学生考试作弊,不偿还助学贷款,言而无信,欺骗师长和同学,在就业、评优、申报奖学金等推荐材料中弄虚作假,花钱买假证装饰“脸面”等现象是大学生诚信严重缺失的反映.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除了加强学风建设外,还是学风建设.
学风建设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础,而人才素质的培养正是高校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的根本体现.大学生是目前最有希望的群体,学习可塑性很大.我们不能消极等待社会信用状况的好转,主动努力还是很重要的.促进学风建设,首先就要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包括学习目标与学习动力教育、学习纪律与学术道德教育,大学精神教育.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诚信度,培养具有时代特征、诚实守信、锐意进取的大学精神.其次完善教育制度.学校不要只看学生的分数而断定他/她的好坏,不要就教育论教育,教育学生和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同步,要有 长远的规划,重视个案研究.再次,老师要有人格魅力.只有老师具备人格魅力,学生自然就受其影响.
诚信,是人基本的素质与道德要求,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得以维系的绳索,是我们正立于天地之间的脚下基石,是茫茫大荒漠中那“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同学们,让我们做诚信的人,因为他会为你赢得朋友,赢得尊重,赢得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