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读记:孔子为何述而不作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9 00:36:45
论语读记:孔子为何述而不作
论语读记:孔子为何述而不作
论语读记:孔子为何述而不作
孔子为何述而不作?作为儒家的祖师爷,不会是因为他笔头来不得,不会写文章.
诸子百家,各家的祖师爷都有亲笔撰写的、被后人用其姓氏加“子”字命名的经典,唯独这儒家的孔老夫子没有.一部《论语》,只是徒子徒孙们根据眼见耳闻和道听途说的孔子言行,整理搜集编纂而成,严格说起来,算不得他本人的大作,最多只能算是“口述实录”这样的作品.至于《诗》、《书》、《春秋》,那就更不用说,孔子只是一名编辑.
儒家讲“立功、立德、立言”,这“立言”一条,我想孔子不会没有想过,但他的“立言”,只是述而不作,说说而已.
崇尚虚无(不是虚无主义!)的道家掌门人老子,在遁入山林前,却也写下了一部《老子》,引得后人不断地钻研和膜拜.据说老子是应关尹的恳请才拿起笔来的,但我却怀疑这传说的真实性,甚至觉得这里面有点矫情的成份.我相信《老子》这样一部优秀的作品——无论从思想内容还是表现形式(套用现在的文艺理论)——是不可能在一夜之间一挥而就的.我猜想老子在被请求写出这部作品之前,可能早就已经“成竹在胸”打好了腹稿,至少是已经花了不少的时间去构思.按照这样的推论,我们也就可以认定《老子》这部作品是“刻意为之”的,绝非因一个守门人偶然的请求而诞生.在这传说里,这守门人,我觉得颇有点象征意味.我脑子里竟浮出“围城”二字.由此我也更相信这传说纯粹只是传说.
话题岔远了.再回过头来看孔子的述而不作.孔子有句名言:“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单从这句话看,我觉得孔子有点个人主义,甚至可以说是自私.你“闻道”了,难道不希望别人也“闻道”么?你怎么可以不把你所闻的“道”传授给你的徒子徒孙,而随随便便就要死要活呢?你决不能死,你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你必须要用你所闻的“道”兼济天下,否则你就不是儒家的祖师爷了.你不仅应该“述”,而且还应该“作”,把你所闻的“道”写出来.
但孔子只是“述”,而不“作”.懒惰?那样一位“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的人,不会是因为懒惰而不愿提起笔来.既然不是因为懒惰,那没有稿费的说法就更不能成立了.“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孔老夫子是不会在意几个稿费的,虽然他还是比较看重学生送来的“束修”.
怕留下文字依据授人以柄?怕承担责任?虽然文责自负,但能倡言“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的孔子,是不会在乎几个人在那里说三道四的.而且,面对学生侃侃而谈留下的“口供”,与留下文章著述这样的文字证据,也差不多,都可以作为“呈堂证供”——既然“口供”都不怕,也不会害怕什么文字把柄了.
怕被人篡改、歪曲?这种担心不无道理,孔子自己就曾“删《诗》、《书》,笔削《春秋》”(韩昌黎语),但三人市虎,口头传言更容易走样,而白纸(竹简)黑字的手迹,毕竟“有案可查”,还可以说得清一些.这点孔子不会不知道.
想故弄玄虚?“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昌黎语),作为祖师的孔子要替学生“解惑”,而且“夫子循循然善诱人”(《论语·子罕》),就弄不了玄虚.要弄玄虚,他也不会在这上面来弄玄虚.
孔子曾说“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这话按我的理解则是:生前的事都忙不完,死后之事谁又管得了?——著书立说的意义主要在于传之后世,而现在,对弟子言传身教就够了,就够忙乎了,谁还有心思去写作?但孔子又说,“言之无文,行之不远”(《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这里面隐含的一层意思就是要“行之久远”——看来孔子并不是真的不关心自己的学说在自己死后的传承情况.是怕自己“言之无文”?对自己的“文”缺乏自信?这说不过去,如果孔子都“无文”,那谁还有“文”?
唉,一本糊涂帐!孔子究竟为何述而不作?实在理不清楚.
孔子终究是述而未作.但他的学说却流布天下,一直传播到千百年后.虽然这里面有董仲舒等人的一份功劳,但从孔子到董仲舒也是好几百年了,而且中间还有秦始皇的焚书坑儒.
想到孔子思想的流传情况,我忽然意识到:真正深刻的思想,不会没有认知的脑袋,不怕行之不远——而究竟是“述”是“作”,与此相比只是形式问题,并不重要.我不知道这算不算孔子述而不作给我的一点启示.
这样一想,我在这里唠唠叨叨也显得毫无意义了.孔子述而不作,思想流布久远;我辈下笔千言,后世无人知晓.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