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的美誉,或者是人们用来形容周瑜的词语,美言等等我只知道有“周郎” “儒将” “雅致” 还有别的吗?全都要,希望最好是古书里面记载的之类的。谢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6 04:25:39
周瑜的美誉,或者是人们用来形容周瑜的词语,美言等等我只知道有“周郎” “儒将” “雅致” 还有别的吗?全都要,希望最好是古书里面记载的之类的。谢
周瑜的美誉,或者是人们用来形容周瑜的词语,美言等等
我只知道有“周郎” “儒将” “雅致” 还有别的吗?全都要,
希望最好是古书里面记载的之类的。谢
周瑜的美誉,或者是人们用来形容周瑜的词语,美言等等我只知道有“周郎” “儒将” “雅致” 还有别的吗?全都要,希望最好是古书里面记载的之类的。谢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赤壁诗 (唐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咏赤壁 (唐 李白)
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
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
咏赤壁 (唐 胡曾)
烈火西楚魏帝旗,周郎开国虎争时.
交兵不假挥长剑,已破英雄百万师.
赤壁怀古 (唐 王周)
帐前斫案决大计,赤壁火船烧战旗.
若使曹瞒忠汉室,周郎焉敢破王师.
周瑜宅(郑板桥)
周郎年少,正雄姿历落,江东人杰.八十万军飞一炬,风卷滩前黄叶.楼舻云
崩,旌旗电扫,射江流血.咸阳三月,火光无此横绝.
想他豪竹哀丝,回头顾曲,虎帐谈兵歇.公瑾伯符天挺秀,中道君臣惜别.吴
蜀交疏,炎刘鼎沸,老魅成奸黠.至今遗恨,秦淮夜夜幽咽.
赤壁石刻 (明 朱桢)
赤壁之山上摩空,三江之波浩无穷.
峭壁穷峙江流东,当年鏖战乘天风.
百万北走无曹公,鼎立已成烟焰中.
大书石上莓苔封,千年不泯周郎功.
我今送客放舟去,江山如旧还英雄.
过赤壁偶成绝句二首 (明 王奉)
赤壁横岸瞰大江,周瑜于此破曹郎.
天公已定三分势,可叹奸雄不自量.
(绝对不喜欢这首)
安庆摸(和孙霁〔窗〕) 张 榘
渺长江、浩无今古,悠悠经几流景.桥家松竹知何在,寂历丹枫如锦.行阵整.想斗舰连艘,谈笑烟灰冷.寒光万顷.算只有当年,暮天霜月,惨澹照山影.
元戎队,画角梅花缓引.楼船飞渡波稳.中流击楫酬初志,此去君王高枕.应暗省.使万里尘清,谁逊周公瑾,勋名不泯.看阳蛰潜开,老龙挟雨,渊睡为民醒.
杨柳郁青青,竹枝无限情.周郎一回顾,听唱纥那声.(刘禹锡)
唐多令·忆公瑾
天际楚云舒,荆州尽绿芜.浪滔滔,帆影如凫.年少英雄今在否?纵谈笑,似当初.
东岸酒如何?恣情畅饮无?醉时聪,犹胜歌奴.漫点吴兵灭强虏,风流事,怎轻书?
听筝
鸣筝金粟柱,
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
时时误拂弦.
吴·赤壁 孙元晏
会猎书来举国惊,只应周鲁不教迎.曹公一战奔波后,赤壁功传万古名.
水调歌头 岳甫
编修楼公易镇武昌,安阳岳甫作歌头一阕,奉祖行色.甫再拜.
鲁口天下壮,襟楚带三吴.山川表里营垒,屯列拱神都.鹦鹉洲前处士,黄鹤楼中仙客,拍手试招呼.莫诵昔人句,不食武昌鱼.
望樊冈,过赤壁,想雄图.寂寥霸气,应笑当日阿瞒疏.收拾周黄策略,成就孙刘基业.未信赏音无,我醉君起舞.
顾曲周郎
“周郎顾曲”现在已经演变成对音乐的欣赏赞美,典出《三国志·吴书·周瑜传》,“瑜少精意于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故时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
周瑜,字公瑾.生于公元175年,卒于公元210年,即建安十五年.他出身名门,少年与孙策结识,共谋大计,建安三年,周瑜重归孙策,孙策亲自出迎,于二十四岁时即封中郎将.
二年后孙策遇袭身亡,周瑜苦心辅佐孙权,三十三岁火烧赤壁大破曹军,成就一代名将.
周瑜又常被称为周郎,同样典出《三国志·周瑜传》,“是岁,建安三年也.策亲自迎瑜,授建威中郎将,即与兵二千人,骑五十匹.瑜时年二十四,吴中皆呼为周郎.”
《三国志》,作者陈寿,字承祚,生于公元233年,卒于297年,生于蜀国,蜀亡归晋,为西晋史学家.所著《魏书》、《吴书》、《蜀书》合称《三国志》,名列国学二十四史之一的断代史.
《三国志》用笔简墨严谨,少有冗言,也因过简后为南宋裴松之加注,是以为《裴注三国志》.
正是在这个用笔简约的《三国志》里,陈寿却给我们留下了除英雄争战指点江山外的别般风情.
陈寿处身西晋,晋承曹魏一脉,吴蜀是为对立敌方,但在三国志提及周瑜时,却不惜多处称颂.
论到周瑜才干时,陈寿多次以“英隽异才”;“王佐之才”;“年少有美才”;“文武韬略万人之英”等词相称,这种英华才气明显别与诸葛亮的名士风度.周郎之才,更多为少年朝气,锐意进取自信飞扬的英霸之气.
周瑜死后,孙权曾与陆逊谈论周瑜,“公瑾雄烈,胆略兼人,遂破孟德,开拓荆州,邈焉难继,君今继之.”东吴的王图霸业,随周瑜猝死化为泡影,自此从欲染指天下转为偏安一方.
按《三国志》记载,周瑜除胆略兼人、雅量高致外,还气度恢宏,雍容恢廓.
孙策初亡,孙权 “是时权位为将军,诸将宾客为礼尚简,而瑜独先尽敬,便执臣节.性度恢廓,大率为得人,惟与程普不睦.”
诸将礼简时,周瑜对比自己年幼的孙权极为恭敬,因此有性度恢廓评语,仅与程普不和,但他折节下交,终令程普折服赞叹,“普颇以年长,数陵侮瑜.瑜折节容下,终不与校.普后自敬服而亲重之,乃告人曰:‘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时人以其谦让服人如此.”
与人相交时如饮醇酒,最早就典出周瑜.
而陈寿在《周瑜志》中提到的“曲有误,周郎顾”,则成为文学作品中一个常用典故.
魏晋的建安时期是文学史上重要时代,正如李白所诗,“建安文章蓬莱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这一时期,三曹、七子、蔡琰等人并出,诗风“慷惯以任气,磊落以使才,造怀指事,不求纤密之巧,驱词逐貌,唯取昭晰之能.”
这种风格被《文心雕龙》誉为“建安风骨”、“汉魏风骨”.具有鲜明爽朗、刚健有力的文风,风清骨俊里又含政治理想的飞扬、人生短暂的哀叹、强烈的个性以及浓郁的悲剧色彩.
除文学外,这也是音乐史上赫赫有名的时代,名曲《广陵散》就是失散在此时,此曲叙聂政刺韩王事,是琴曲中唯一有杀伐之气者,稽康一死,无人能奏.
与《广陵散》并称当时的《长河吟》相传就是为周瑜所做,并传此曲周瑜称只为诸葛亮能闻弦歌而知雅意,听出曲中之音.
也有一说,《长河吟》为后人附会之作.
在《三国志》中,周瑜上疏孙权时说“刘备以枭雄之姿,而有关羽、张飞熊虎之将,必非久屈为人用者.”其中并未提及孔明.
仅是演义记载中有孔明吊孝时的祭文中的“从此天下,再无知音”.史册中,也找不到《长河吟》出于周瑜的正式记录,因此附会之说当是正解.
然而,《长河吟》是真是假且不提,周郎雅擅音乐造诣极高确证无疑.
三杯薄醉后,如果发现有人弹错了,就一定能听出来,听出来也罢了,还要一定回头看.至于回头相顾,是为责备之意还只是本能反应就不得而知了.
这个趣致典故很快被引入到诗词中,并且不断赋予新的含义.
魏晋之后的南北朝,庾信就有诗,“悬知曲不误,无事畏周郎.”隋朝也有江总诗,“弦心艳卓女,曲误动周郎.”
这里诗里的顾曲周郎虽然出现的场合经常不对,但比较端正,一心一意想只要弹好曲,就不必怕周郎了.
但是到了唐朝不一样了,李端的《听筝》,“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从曲有误、周郎顾化作了误拂弦.
唐初释慧净与王绩则有相合诗,前者曰“早时歌扇薄,今日舞衫长.不应令曲误,持此试周郎.”,后者和“舞袖风前举.歌声扇后骄.周郎不相顾.今日管弦调.”
被动彻底成了主动,误拂弦原是为了试周郎.
刘禹锡也曾做《纥那曲》,“杨柳郁青青,竹枝无限情.周郎一回顾,听唱纥那声.踏曲兴无穷,调同词不同.愿郎千万寿,长作主人翁.”
与他竹枝词一脉相通的清新可亲,心平气和的喜悦.
东坡居士的一阙大江东去名垂千古,其中极赞英杰,被誉为豪放派词中之冠,“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他也不曾忘记这个典故.苏胡子的天生诙谐小小发作一次.周郎的音乐金耳朵成了是不是变聋的小试探.
《次韵王都尉偶得耳疾》,“君知六凿皆为赘,我有一言能决疣.病客巧闻床下蚁,痴人强觑棘端猴.聪明不在根尘里,药饵空为婢仆忧.但试周郎看聋否,曲音小误已回头.”
苏轼也做过《南歌子》,称“但得周郎一顾,胜珠珍.”
东坡以下,南宋豪放派词家的领军人物辛稼轩出名的爱用典,自然不会放过这般的风流俊赏.
《菩萨蛮》,“画楼影蘸清溪水.歌声响彻行云里.帘幕燕双双.绿杨低映窗.曲中特地误.要试周郎顾.醉里客魂消.春风大小乔.”
除此外,以梅子黄时雨著称的贺梅子贺铸也有名词《诉衷情》.“乔家深闭郁金堂.朝镜事梅妆.云鬟翠钿浮动,微步拥钗梁.情尚秘,色犹庄.递瞻相.弄丝调管,时误新声,翻试周郎.”
“时误新声,翻试周郎”,说不尽的妩媚风情,《诉衷情》的词牌从此又得别名《试周郎》.
最别致潇洒,却是唐张祜的《觱篥》.
“一管妙清商,纤红玉指长.雪藤新换束,霞锦旋抽囊. 并揭声犹远,深含曲未央.坐中知密顾,微笑是周郎.”
原来曲误回顾,非冷视相责,仅只会心微笑也.且这个回顾是“密顾”,曲中有误,悄然回头,顾盼间微微一笑.
妩媚可爱当属吴梅英的《声声慢》,“曲中倚娇佯误,算只图,一顾周郎.花镇好,驻年华,长在琐窗.”非常的有邻家小妹娇憨态.
其实演变到这里,周郎顾曲早已不仅指对音乐的鉴赏,它即可能是男女间的思慕,甚至代指情郎,也可以惺惺相惜,知音间不以言喻而以音传的韵事.
如果不能赏音鉴乐,当然不会有顾曲一说.
明确将顾曲与知音相连的诗词,最早见于唐湛贲的《伏览吕侍郎丘员外旧题十三代祖历山草堂诗》,“桑田代已变,池草春犹碧.识曲遇周郎,知音荷宗伯.”
苏轼对此亦有跟和,《送欧阳推官赴华州监酒》中有“知音如周郎,议论亦英发”的诗句,这个知音即指佳友,也许亦指数朝之后,他之欣赏周瑜“言论英发”的一文一武隔代知音.
范成大的《临江仙》则道,“周郎去后赏音稀.为君持酒听,那肯带春归.”
知音再往后演变,周郎顾曲也成了怀才不遇的代指,曲误若有人顾,欣逢知音,若无人顾,则是知音难觅了.
少年时有段飞扬岁月,其后却处处受制主和派,力主抗金的辛弃疾曾有《惜分飞》,“最是周郎顾.尊前几度歌声误.望断碧云空日暮.流水桃源何处.闻道春归去.更无人管飘红雨.”一派怅往伤怀.
元邵亨贞另有《贺新郎》,“顾曲周郎今已矣,满江南,谁是知音客.人世事,几圆缺.”
到此时,顾曲周郎早已全然成了诗词中的典故,不必对三国知道太多,对它的出处也无需溯本追源,不再是具体的人,具体的事,而是一种意象,一种表征,历史与文化彻底融合.
不过,在偶尔的时候,它也会还本来面目,而在那种时候,这个清丽明媚的典故总是会以比较忧伤的姿态出现.
王质的《八声甘州·事茫茫》.
“事茫茫、赤壁半帆风,四海忽三分.想苍烟金虎,碧云铜爵,恨满乾坤.郁郁秣陵王气,传到第三孙.风虎云龙会,自有其人.
朱颜二十有四,正锦帏秋梦,玉帐春声.望吴江楚汉,明月伴英魂.浥浥小桥红浪湿,抚虚弦、何处得郎闻.雪堂老,千年一瞬,再击空明.”
正是周郎已去,何人顾曲?
最伤感的则属郑板桥的《周瑜宅》.
“周郎年少,正雄姿历落,江东人杰.八十万军飞一炬,风卷滩前黄叶.楼舻云崩,旌旗电扫,射江流血.咸阳三月,火光无此横绝.
想他豪竹哀丝,回头顾曲,虎帐谈兵歇.公瑾伯符天挺秀,中道君臣惜别.吴蜀交疏,炎刘鼎沸,老魅成奸黠.至今遗恨,秦淮夜夜幽咽.”
即是君臣又是挚友,江东双杰,周郎与孙郎,总角相交,“公瑾伯符天挺秀,中道君臣惜别.”孙策与周瑜同龄,死时年仅二十六 .十年后,周瑜出征巴蜀时卒于巴丘,庞统扶灵回返.孙权素服举哀.迎之芜湖.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世音书漫寂寥.
千古江山,英雄总被雨打风吹去,不过,英雄之外,亦有佳话相传千古,顾曲的周郎以轻灵的姿态从历史走向文化,在一页页泛黄诗笺中永恒凝立.
风流倜傥、英俊潇洒、温文尔雅等
杰出军事家,相貌英俊、有“周郎”之称。精通军事、善音律,江东向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