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各地的少数民族有何风俗习惯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9 00:40:14
湖南各地的少数民族有何风俗习惯
湖南各地的少数民族有何风俗习惯
湖南各地的少数民族有何风俗习惯
Tag:风俗习惯
龙舞
俗称“耍龙灯”.春节、元宵或其他重大喜庆节日时流行.益阳境内流行的“龙”,多用竹木布纸彩扎,有9~15节不等,每节皆置木柄,舞动时人各1柄,前有彩球引路,作龙戏珠状.龙舞分“翻龙”∫绞龙”两种.舞动时,锣鼓、鞭炮齐鸣,气氛热烈.另外还有两种“龙”,一为龙身较长、节数较多的“摆龙”,节内燃灯,只摆不舞;一为稻草编扎的“草龙”,表演者多为少年儿童.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文化事业的全面开禁,益阳各种“龙灯会”“龙舞赛”频频举行,重大节日时尤甚.但沿袭旧法者多,创新者少.
狮舞
俗称“耍狮子”.按地域分,流行于益阳、沅江一带的称“木柄狮”,狮头狮尾各由两节木柄构成,表演时由两名举柄者随“狮”前耍珠人频频舞动;流行于安化、桃江及南县西部一带的称“武狮子”,表演动作激烈,融健身、娱乐为一体,表演者身着彩裤彩袜,蒙于布制“狮”身内,紧跟手持兵器的导舞者激烈起舞,时而翻腾,时而跳跃,并作搔痒、舔毛、跌扑、打滚、登高、腾转等多种动作,惟妙惟肖,惊险动人;流行于桃江县马迹塘一带的称“硫磺狮子”,每年元宵节出舞,先拜关帝,谓之“发猖”;再串村走户,边舞边焚硫磺,以期“避邪驱瘟”;流行安化县的称“罗汉狮”,造型福态,逗狮者戴罗汉头套,手持蒲扇,“狮子”舞步迟钝,两者相戏,诙谐有趣;流行于桃江、安化山区的称“讨米狮”,造型与动作均较简单,多在春节时串村走户,以送吉利为名讨得赏赐.
益阳弹词
俗称“道情”或“月琴戏”.清嘉庆年间自长沙传人.艺人演唱时,一般以茶社为基地;有时也为婚寿喜庆之家演出助兴.内容以劝善方面的居多,杂以旧的礼教,谓之“怀抱月琴,口吐圣贤”.1926年,益阳王典山等发起成立“湘子会”,参加的艺人遍及全区.每年农历二月十三均于益阳县城聚会,用以纪念韩湘子诞辰.弹词演唱时,分说白、表白、说唱、表演4种,语言通俗易懂,唱词合辙押韵.著名曲目有《双风奇缘》、《月唐演义》等.新中国成立后,益阳弹词艺人一方面演唱传统曲目,一方面创作《林海雪原》、《江姐》、《雷锋》等新的唱本,并在演唱形式上进行革新.1957年,李青云在两人对唱的基础上加进小锣,创造“三响”联唱弹词新形式.1979年,又有艺人于演唱时再加进三弦、二胡、扬琴等器乐,表现力更加丰富.盲人曲艺亦有发展,益阳市盲人曲艺组是全国盲人先进集体,言艺人谭水利曾代表该组赴北京参加全国盲人聋哑人先进代表会议.
地花鼓
又称“对子花鼓”.清同治年间开始在益阳流行.多于春节或重大喜庆节日演出.分一旦一丑单花鼓,二旦一丑双花鼓和多且一丑或多旦多丑群花鼓几种.当地人称丑为“小花脸”或“三花脸”,头戴无边草帽,系白裙,执青折扇,演出时多走矮子步.旦着彩衣裙,戴凤冠,演出时一手舞巾,一手舞扇,多走摇步、膛步、云步和闪步.向有“旦角风摆柳,丑角巴地梭”的说法.最具特色的舞蹈组合动作为“车窝子”,分为单双窝子、滚筒窝子、阴阳窝子等数种.按音乐分,又有弦子花鼓和唢呐花鼓两种.伴奏乐器以锣鼓、唢呐和大筒为主,唱词多为七字句.主要曲目有《望部》、《对花》、《十锈》、《送子》、《挨角》、《比古》、《月照山》等.地花鼓表演时,四周围以龙舞者叫围龙花鼓.新中国成立后,经过挖掘整理,益阳的地花鼓有较大创新.1963年,地区群众艺术馆编印地花鼓专辑,供各县、市选用.1980年,益阳市举办地花鼓专业人员培训班,通过广泛征集和整理,编成《益阳地花鼓》专辑,收有《十杯酒》、《拖地板》、《红灯歌》等26个曲目.安化县创作的《老伴瞧山》、《偏偏爱你作田哥》等,深受群众欢迎,曾获湖南省文化厅嘉奖.
吊脚楼
苗族、土家族住宅,同宗同姓的人聚居成一村一寨,以姓氏做寨名,如李家湾、向家坡.住宅由正屋、偏屋、木楼三部分组成.正屋一般修六扇五间,有"三柱四棋"、"五柱八棋"或"七柱十一棋"."七柱十一棋"的大屋为十扇九间.住山地的,多依山傍水建造坐北朝南、纯木结构的居脚楼.吊脚楼为每扇四柱撑地,横梁对穿,上铺木板呈悬空阁楼,绕楼三面有悬空的走廊,廊沿装有木栏扶手.木栏上雕"回"字格、"喜"字格、"亚"字格等吉祥图案.凭桩可观景,可晾晒衣物.阁楼屋脊以瓦作太极图形,四角翘檐,玲珑飘逸.屋脊与檐均用灰浆安砌花格窗,上嵌玻璃,涂刷油漆.
贺郎哭嫁歌悠悠
城步苗族自治县长安、岩寨、五团、蓬洞、兰蓉等苗乡侗寨,有唱山歌进行娱乐的习惯.农忙农闲,山林田野,随时随处都能听到山歌.山歌象苗山的清泉一样甜美,米酒一样甘醇,山花一样烂漫.每逢山寨有婚嫁喜庆、重大节日,或遇外乡异地能歌善唱的歌郎来苗约同寨走亲访友,山寨的男男女女便七八个一伙,十几个一群,欢聚一起,荐出歌手或自告奋勇,进行山歌对唱或山歌联唱.一唱就是几个钟头,甚至通宵达旦.
山歌对唱,内容丰富多彩,大体分为杂花歌、思情歌、古人歌、苦情歌、谜语歌等几大类.杂花歌,随想随唱,遇事论事,虽然杂乱无章,但是饶有风趣,常常逼人捧腹大笑.思情歌,多为未婚男女青年对唱,由远及近.由浅入深.交流心意,互吐情怀.往往带着求婚的意向,通过情意绵绵的山歌,播下爱情的种子.古人歌,唱的是古代英雄豪杰、名人壮士;具有故事情节,表述生动感人,给人教益,振奋人心.苦情歌,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劳动人民苦深难重的故事为题材,诉说旧社会的灾难苦楚,情感悲伤,催人泪下.谜语歌则以生动形象的谜语测试对方的学识和智力,有问必答,颇为趣味.
最为盛行的是思情歌,对唱思情歌如同校场比武,或诱“敌”深入,或跟踪追击,既可针锋相对也可转战为和,气势迅猛时,如狂风暴雨;温柔委婉处,如春风和煦,情意缠绵.既有固定的程序,又不落俗套,但歌词一定要高雅含蓄,以物咏情,托物起兴,彼此尊重,不得粗野,即使要以歌相“骂”,也是“指桑骂槐”,声东击西的戏谑.
在苗家的歌海中,缠绵悱侧的嫁女歌和悠扬明快的贺郎歌最有民族特色,值得一提.苗族姑娘出嫁前夕,好友都来“陪嫁”,唱嫁女歌,系出嫁苗姑与女友围成~个圆圈而唱,又叫唱“花园歌.’”先由姑娘自己哭嫁,以歌来抒发离别之情,女友随之伴唱,唱的劝慰、勉励之词,歌中用“哩啦哩”衬词唱和,所以又叫“哩啦哩”,亲切优美,缠绵徘测.贺郎歌是新娘到男家之后,由男方亲友演唱,以其旋律动人,节拍形式变化跳跃而闻名.著名作曲家白诚仁创作、著名歌唱家何纪光演唱的歌曲《挑担茶叶上北京》,就是用城步苗族贺郎歌为主要创作素材,以其明快的曲调、悠扬的旋律吸引着成千上万的听众.
城步蓬洞一带苗族姑娘出嫁之际,还有请歌郎对唱“酒歌”之俗,一般要唱一天一晚.全套酒歌分拦门歌、十折歌、公爷进地歌、结亲路歌、三代根基歌、奉亲歌、过定歌、谢主家歌、龙船歌9个部分,歌词有15000余字,均用苗语演唱.歌郎每唱一段,大家跟着和起歌尾,悠扬悦耳,热闹非凡.唱到最后主家用一只腊鸭表示“龙船”,双方歌郎各扯一端,边扯边唱,唱赢者赢得鸭子,意为赢得“龙船”,为酒歌中最精彩的高潮.唱完“酒歌”,迎亲队伍领着新娘,唱辞别歌欣然回程.
江永女书
湖南省江永县流传了一种特殊的妇女文字,人们称之为“女书”.1983年,江永女书被中南民族学院的学者鉴定为一种独特的女性文字符号体系,迅即引起中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女书”只在江永县江圩乡部分妇女中流传,它是靠母传女、老传少,一代代传下来的.“女书”形体奇特,笔画一改,无粗细之分.行款方式是由上而下,从右到左直书,无横书无标点符号断句.“女书”的书写工具为小楷毛笔,有的写在纸上,有的写在布上或手帕上,有的写在扇子上.书写内容一般是宗教祭祀、求神拜佛或诉说妇女的苦难经历,或书信来往、或记事记史,或翻译改编汉语作品.
据有关考证“女书”起源于史前陶文,发源地应在黄河流域中、上游地区,尤其陕西省的关中地区或商县一带可能性更大.“女书”可能是当年居住于陕西商县一带的苍梧族南迁带到湖南江永山区的古老文字.那么,我国文字史至少应从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阶段算起,距今约有六七千年历史,比甲骨文还要早3000多年.可以这样说,中国史前陶文是目前世界上最早的古老文字.陶文考古学的年代证明“女书”的起源年代,所以,也可以这样说,“女书”也是目前世界上的古老文字,而且是活到今天的文字,这不能不说是文字史上的奇迹.
但据专家介绍,女书的流传靠老传少,母传女,世代传袭.90年代初,女书传人高银先、义年华相继去世,目前在世的能阅读和书写女书的只有93岁的杨焕谊、60多岁的何艳新等人.女书作为一种文字正处于濒危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