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俄国十月革命、德国十一月革命、匈牙利革命:以及它们成败的原因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5 06:05:20

比较俄国十月革命、德国十一月革命、匈牙利革命:以及它们成败的原因
比较俄国十月革命、德国十一月革命、匈牙利革命:以及它们成败的原因

比较俄国十月革命、德国十一月革命、匈牙利革命:以及它们成败的原因
[复习目标]
1.从主客观两方面分析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用个性与共性关系的原理分析十月革命的特殊性和普遍意义.
2.比较俄国十月革命、德国十一月革命和匈牙利革命的异同,并分析其成败的原因.
3.用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互关系的原理认识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对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积极与消极影响.
4.比较2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和内外政策的异同,并认识三者间联系.
5.掌握解决德国赔款问题和欧洲安全问题的经过,分析其对欧洲20年代国际关系的影响和美、英、法、德之间矛盾产生的原因.
[要点梳理]
本单元的断限是从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到20世纪20年代.涉及的历史事件有俄国十月革命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战后欧洲革命运动和亚非民族解放运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20年代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及其国际关系.从总体上反映了一战后初期东西方世界的概况.
1.主要线索和阶段特征
1917年-20世纪20年代世界历史的显著特点是十月革命引起了深刻的震撼,打断了帝国主义链条,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高涨,民族解放运动发展,同社会主义运动一起融汇成一股新的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深刻地震撼着世界资本主义制度.
一战后到三十年代大危机前,资本主义世界的基本特点是暂时的调整和相对稳定的发展.战后,帝国主义国家通过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在西方和亚太地区调整了它们之间的霸权、掠夺和重新瓜分等关系,形成了新的国际关系格局,从而赢得了20年代资本主义的相对稳定和繁荣.
2.社会主义运动的第一次高潮
(1)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接着又取得了保卫和巩固无产阶级政权的胜利,并不断探索经济建设,先后实行新经济政策、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方针.三十年代中期,苏联实现了国家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形成了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体制.
(2)在十月革命和一战的影响下,德国、匈牙利先后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形成了以十月革命为中心的世界历史上第一次社会主义高潮.德国十一月革命由北向南推进,基尔港水兵起义揭开序幕,巴伐利亚苏维埃共和国建立把革命推向高潮.柏林工人起义和巴伐利亚共和国建立是德国共产党力图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努力.由于德国共产党不成熟等原因,十一月革命最终失败了.匈牙利革命最大的特点是无产阶级在暴力基础上的和平夺权.共产党与社会民主党合并,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留下了深刻教训,由于社会民主党叛变和协约国武装干涉而失败.
(3)在十月革命和战后革命运动高涨的形势下,共产国际应运而生.共产国际在组建革命政党,推动国际社会主义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3.民族解放运动进入新时代
(1)由于受十月革命的影响,战后民族解放运动进入了新时代,由资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发展为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组成部分.西方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冲击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心,东方民族解放运动动摇了帝国主义统治后方.共产国际在东、西方反帝斗争中起了桥梁作用,提出“全世界无产者和被压迫民族联合起来!”的口号.东方民族解放运动配合了西方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成为反帝斗争的同盟军,打击了资本主义体系与殖民体系.
(2)战后,帝国主义战胜国重新瓜分殖民地,造成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同列强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十月革命又为战后的民族解放运动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亚非国家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力量壮大.亚非的民族解放运动出现高涨的新局面,呈现出多种类型和不同发展道路的新特点.
(3)中国等国的无产阶级政党开始探索符合本国实际的民族解放道路;资产阶级民族主义政党或组织领导了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土耳其资产阶级革命、埃及“华夫脱运动”,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
4.资本主义进入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
(1)由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在西方和亚太地区的利益冲突,构成了帝国主义战后国际关系的新格局.西方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东方民族解放运动相继被镇压,资本主义体系得以巩固.二十年代的西方围绕赔款和安全问题进行了国际关系调整,资本主义世界进入相对稳定时期.
(2)英国债务大增,经济困难,使政党政洽发生变化,自治领分离运动加强,殖民体系动摇,海上霸权和金融霸权退居美国之后.
(3)法国战争损失更大,由债权国变为债务国,后实行财政改革取得成效,对外主张严格执行凡尔赛和约,寻求安全保证.
(4)意大利战债沉重,由经济危机导致革命运动高涨,法西斯专政建立.
(5)美国掌握了世界经济霸权,出现“柯立芝繁荣”,在全球范围内推行“金元外交”.
(6)日本迅速崛起成为东亚霸主,加紧在亚太地区的侵略扩张.
5.国际关系的新格局
(1)一战后,战胜的协约国集团为重新分割世界建立新的国际秩序,先后召开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调整了帝国主义列强在西方和远东太平洋地区的关系,形成了资本主义世界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构成了战后帝国主义国际关系的新格局.
(2)这一体系是建立在牺牲弱小民族利益和宰割战败国基础上的,因而包含诸多矛盾,是极不稳固的.英法控制的国际联盟是维系这一体系的国际机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奠定了20年代国际关系的基础,呈现出相对稳定的和平局面.
(3)围绕着“赔款”和“安全”两大难题,战胜国和战败国,战胜国与战胜国之间展开了错综复杂的矛盾斗争.20年代调整国际关系处理各种矛盾斗争的主要形式是通过会议谈判、签订条约等和平手段去解决问题.其间,协约国在赔款和安全问题上对凡尔赛体系做了两次较大调整,即道威斯计划的实行和洛迦诺公约的签订.它是美英外交政策的成功,法国的失败;德国则利用战胜国之间的矛盾,成功地恢复和发展了经济,加快了军国主义复活的步伐.
--------------------------------------------------------------------------------

-- 作者:石宇
-- 发布时间:2005-9-1 22:25:00
--
[题例剖析]
[例1]1919年-1922年印度和埃及民族解放运动的相同点是①领导者倡导使用和平的斗争手段②领导者提出了争取独立的斗争目标③民族资,产阶级充当了运动的领导力量④都取得了预期的结果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00年·北京、安徽春季高考)
剖析:本题重点考查的是对知识的记忆,所以只要对这两次民族解放运动的内容熟悉就会排除②④两项.迷惑性较强的是②主要在于甘地提出的是“自治”的目标,而不是“独立”.
答案:B
[例2]概括指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协约国列强的相互关系并举例说明.试分析这一体系为什么不能长久维持世界和平.这一体系是如何被打破的? (1997年·全国)
剖析:本题是大跨度、高概括的综合题,涉及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从形成到瓦解及由此引发的矛盾和斗争.其内容是教学的重点,但发问的角度新颖、能力层次高,具有相当的难度.突出考查了概括、分析、综合能力和对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运用,充分体现了“论从史出”和“史论结合”的原则.题目史实含量高,突出对历史思维能力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贴题,要从协约国的全局进行分析,从“相互关系”这一要求进行分析.要联系帝国主义的矛盾和斗争及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进行全面分析.
参考答案:
列强的相互关系主要有两方面.其一是为分赃和称霸而互相争夺.例如英国反对法国过分削弱德国的主张,并拒绝法国关于结盟的提议;美国和日本在中国和远东进行激烈争夺,等等.其二是为了共同利益而互相勾结.例如共同策划对苏经济封锁和武装干涉;通过《九国公约》共同支配中国等.
因为这一体系的实质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列强间的利益冲突以及战胜国和战败国的尖锐矛盾,最终必将打破暂时的均势,破坏世界和平.
1935年德国无视凡尔赛和约的规定,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后又出兵莱茵不设防区.日本违反《九国公约》,妄图吞并全中国,1933年退出国际联盟.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随之瓦解.
[辨疑解难]
1、俄国十月革命的特点
首先,它打破了资本主义的包围,在经济相对落后的俄国单独取得革命胜利.
其次,它走的是由中心城市武装起义扩大到全国各地的革命道路,这是俄国革命的特殊性.
再次,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紧密相连,从而形成急剧发展的两个不同性质阶段的革命.
2、如何看待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1)1918年夏至1921年初,面对国内战争和外国武装干涉以及极其困难的经济形势,苏俄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它是在战争环境和经济被破坏的条件下被迫采取的非常措施,它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国的财力、物力,为战胜国内外敌人,捍卫苏维埃政权提供了保障,起了重要的作用.
(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指导思想有重大失误,布尔什维克党试图由此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国内战争基本结束后,非常措施不但没有收缩,反而加强,引起广泛不满,出现全国范围的经济和政治危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正常道路,不是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捷径.
(3)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遇到的挫折,使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重新思考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最终它被新经济政策所取代,这是苏俄发展历程中的重大转折.这是列宁对小农占优势的俄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进一步探索的结果.它为苏俄人民指明了走向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它的一些原则和经验对各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具有指导意义.
3、19世纪20年代国际关系的特点
19世纪20年代国际关系的基本特点是呈现出相对稳定的和平局面.形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调整了列强之间的矛盾、一战后各国实力对比未发生根本性变化,而英、法、美、意、日从各自利益出发不愿或无力对体系作根本性调整.
(2)德国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受害者,但它急需外国资本“输血”以复兴经济,而和平的国际秩序也为其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条件,因此也满足于用和平手段来改善自己的处境.
(3)一战给欧洲各国造成了巨大创伤,民心向往和平,厌恶战争,19世纪20年代,和平主义思潮在欧洲盛行,不少国家推行以谈判、协调为主要手段的和平主义外交,大大缓和了国际局势.
(4)苏俄提出了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和平相处的外交政策,参加了第一次有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代表参加的热那亚国际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