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可以证明唯心是错误的吗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5 18:17:55
有什么可以证明唯心是错误的吗
有什么可以证明唯心是错误的吗
有什么可以证明唯心是错误的吗
从没有一个人说过唯心是“错误”的.
只不过,中共为了斗争,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斗争学.于是作为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被中共在成立的时候就搬了过来.说实话,当时那么多年战事,中共能够成功走到现在,却是部分得益于他们核心的每个成员,都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对自己的改造.
我说这些什么意思呢?就是说,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作为一个接近六十年的社会传统,已经很稳定存在了.而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唯物”与“辩证”,前者与中国历代主流思想不谋而合,后者与中国古思想疑似兄弟,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扎根才几乎没有受到任何阻力.
这一切的一切都意味着,唯物论一定会作为国家推广的思想方法之一下发给民众.很惊人的是,中国大量神佛崇拜者的思想方法都是唯物流的.没有人自己会说唯心主义错误,只会在面对新一代的时候说:“只有唯物主义才是正确的”这种辩证思想极度抵触的言辞.
目前主流观点是:唯心与否的讨论是没有意义的,“如果不同的哲学只能带来相同的做法,那么还是趁早合并成一种得好”.
同时,经典哲学的主流观点认为,对世界观的划分,应该按照“物质存在”和“只在我心”这样的标准划分.这二者之间在现存观点之中不存在过渡态.但是很让中国哲学界不能接受的是,这种划分,我们的马克思主义与牛顿、霍金他们的上帝论,是放在一起的.
我想说一下自己的看法.首先,现代主观唯心和唯物只在根本上不同,所有的方法论意义都是完全一样的.什么叫方法论意义都一样呢?就是说,遇到一个问题,在这两种思想作用下,人们回往同一个方向去想.现代主观唯心的重要特点就是:“思维存在规律”.如果你对所谓的主观唯心主义有一点了解,你就会发现这个“思维规律”和“物质的运动规律”其实就是一个东西.
那么,客观唯心主义呢?没有一个十字传教士在和有知识的人讲述教义的时候会“证明”上帝存在.其实问题很明白,“信不信由你”.对这个“神”的存在,是一种信仰,就像以前的革命者信仰共产主义一样.我们甚至不能正视这些东西的存在可能性.但是我们就是愿意相信.信仰这种东西,只要没有自相矛盾的地方,我们就不能说他错误,对吗?
面对一个花苞,你心里想着花开,花会开吗?
肤浅吗?是中国古代唯心论者的名句,您知道吗?
教材在讲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时,把王阳明与贝克莱作为典型的唯心主义者来看待。关于王阳明,教材中有这样一段资料:
中国明代的王守仁是个典型的唯心主义者。一次他同朋友到郊外春游时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这...
全部展开
面对一个花苞,你心里想着花开,花会开吗?
肤浅吗?是中国古代唯心论者的名句,您知道吗?
教材在讲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时,把王阳明与贝克莱作为典型的唯心主义者来看待。关于王阳明,教材中有这样一段资料:
中国明代的王守仁是个典型的唯心主义者。一次他同朋友到郊外春游时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这就是说,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花色不是客观存在的。王守仁的谈论集中到一点就是主张“心外无物”。
当然现在已经有人提出了质疑,认为人们误解了阳明先生的意思
当王阳明说心外无物的时候,他并不是以心为认识能力、以物为认识对象,把两者割裂开来。他的意思是,心和物是完全相通的,二者并不是对立的,而是统一的。由于心与天地万物是直接合一的,因而天道作为天地万物的根本道理,与人性作为人的根本道理是一致的。天之所以为天之道,就是心之所以为心之道。根据这种思维,要认识天道,只要认识自己的心就行了。所以,认识的过程就是自我体验的过程。王阳明说心外无物,是为了进一步得出“心外无理”的结论,通过对心的能动作用的强调,否认了心之外的本体如天理、天道之类,把理学的理本体变成心本体,这是对人的认识能力、对人的主体性的弘扬。王阳明认为,惟有人心才能赋予天地万物以意义。顺着这条线,到王门后学那里,就会出现王艮、李贽等人的个性自由主张,从而起到解放思想的作用。他的思想尤其对后来的日本思想界影响很大,而日本国内的思想解放间接带动了后来日本的明治维新。
收起
唯心主义的代表人物是尼采,康德,笛卡儿基本也算是,如果想证明唯心主义是错误的,我建议你看一下《尼采与后现代主义》这本书,那里头作者的观点很独特,从不同的方面证明了这个观点。你可以好好看看。
唯心主义在哲学上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需要你自己好好钻研一下。你想,如果真的是错误的,又怎么会被若干哲学家反反复复捣鼓那么多年呢?存在,一定有其原因和部分合理性。
面对一个花苞,你心里想着花开,花会开吗?
肤浅
人类对科学的探索无止境,对社会及思维的孜孜不倦的探索不恰恰是很好的说明吗?这些探索的过程不就是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过程吗?如果是唯心的,那人类就不会有困惑,更不需要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