杞人忧天与哥本哈根 阅读答案 急!“杞人忧天”与哥本哈根●阮 直 人类的忧天意识也许是从《列子》记载的那个杞国人开始的.那时别说天没有遭到破坏,连破坏天的物质人类都没有制造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4 11:25:53

杞人忧天与哥本哈根 阅读答案 急!“杞人忧天”与哥本哈根●阮 直 人类的忧天意识也许是从《列子》记载的那个杞国人开始的.那时别说天没有遭到破坏,连破坏天的物质人类都没有制造
杞人忧天与哥本哈根 阅读答案 急!
“杞人忧天”与哥本哈根
●阮 直
人类的忧天意识也许是从《列子》记载的那个杞国人开始的.那时别说天没有遭到破坏,连破坏天的物质人类都没有制造出来.杞人所忧之天要塌下来,连科学预言都不算,无非是没有根据的臆想.
事实证明,直到18世纪中叶,英国人瓦特改良蒸汽机之后,有了英国的工业革命,才有了环境的污染.
当今世人的忧天,是我们切实地感受到了现实的问题:我们生存的环境恶劣了,说不定天真的要塌下来了.现在,全世界每年有56亿吨矿物燃料变成烟尘,留在大气中.老实说,我们不仅失去了杞人时代的天,连一块净土都难觅了:珠峰的雪样中含汞含锰,大西洋海底有铅沉积,南极企鹅体内含苯,北极烟雾在加浓变酸……地球上每天大约有400万人患有各种环境病.
如今全世界的人都知道环保,都在忧天了.于是,政要们聚会到那个盛产童话的国度,去“共同忧天”了.有人预言,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可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最重要的国际会议”.话虽夸张,但从对世界格局的潜在影响看,有一定预见性.因为当今最危害我们生存的因素可能已经不是战争了,而是环境遭到破坏后所产生的灾难.
气候变化问题的突出呈现,直接影响到了粮食、能源、环保、发展等全球性挑战,最有可能成为搭建世界新秩序的舞台.随着全球变暖和减排深入人心,“碳排放权”、“气候主权”……某一天或会与传统意义上的国家主权、人权之类词语并列,成为一国重要属性.
由此,围绕“碳排放权”和“气候主权”,建立起新的“集体安全机制”、新的全球贸易规则、新的能源产销格局、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一切皆有可能,一切又虚无缥缈.哥本哈根当年的童话,在今天也一半是童话,一半不是童话.
蓝天白云谁都想要,可是让富人为此放弃别墅、汽车,放弃出门乘飞机可能吗?让各国把自己的发展速度降下来,保持在平均速度之下现实吗?让穷人继续住在低碳的茅草屋,过着冬不用暖气、夏不用空调,出门靠走、洗澡靠雨的“原生态”日子行吗?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差别巨大的生活方式就该永久定型吗?能穷国的归穷国,富国的归富国,像世袭制一样代代相传吗?如果这样,还有公平吗?
天“坏”了,是富国、富人捅的窟窿,自然要由富国与富人先补、多补才对.哥本哈根的会议,本意是为了我们的子孙生活得不再忧天,可如今看好像是在“争权夺利”.连碳的排放权都可以自由买卖了,那将来还不是谁有钱谁就享受现代物质文明,谁没钱谁就只能享受“丹麦童话”?果真如此,那哥本哈根的气候峰会就与“杞人忧天”一样,都没什么意义了.
1解释下列各句中“童话”的意思
(1)于是,政要们聚会到那个盛产童话的国度,去“共同忧天”了.
(2)哥本哈根当年的童话,在今天也一半是童话,一半不是童话.(解释最后一个童话)
(3)连碳的排放权都可以自由买卖了,那将来还不是谁有钱谁就享受现代物质文明,谁没钱谁就只能享受“丹麦童话”?
2.第三段是一段说明性文字,作者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表达作用?
3.第7段大量运用反问句,强调了什么意思?
4.结尾“果真如此,那哥本哈根的气候峰会就与“杞人忧天”一样,都没什么意义了”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主张?

杞人忧天与哥本哈根 阅读答案 急!“杞人忧天”与哥本哈根●阮 直 人类的忧天意识也许是从《列子》记载的那个杞国人开始的.那时别说天没有遭到破坏,连破坏天的物质人类都没有制造
1、(1)这是本义,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的文学作品.
(2)幻想,没有变成现实.
(3)丹麦童话,作为人们的精神食粮,在这代指现代的精神文明.
2、举例子、列数字.通过列举具体的数字和陆地、海洋、大地等受污染情况的例子,直观、生动的体现了环境污染程度之严重,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3、加强语气,让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国家,在环境保护、节能减排方面,保持同步、承担相同的责任,这现实吗?
4、世界环境恶化,哥本哈根的气候峰会只呼吁人们保护环境,在采取实际行动方面却迟疑不决、你推我让,这有什么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