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艺中心看的戏,写一篇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7 06:55:28
在文艺中心看的戏,写一篇作文
在文艺中心看的戏,写一篇作文
在文艺中心看的戏,写一篇作文
越剧前身是浙江嵊县一带流行的说唱形式“落地唱书”(主要是马塘村为主,可以说是越剧的起源了,越剧起源应该是在马塘了,因而越剧应该有近150年的历史了),清朝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春开始演变为在农村草台演出的戏曲形式,曾称小歌班、的笃班、绍兴文戏等.艺人初始基本上是半农半艺的男性农民,故称男班.中华民国14年(1925年)9月17日上海《新闻报》演出广告中首次以“越剧”称之.
民国6年5月13日,小歌班初次进入上海,在十六铺“新化园”演出,因艺术上粗糙简陋,观众寥寥.以后续有3班艺人来上海,但均告失败.艺人们在学习绍兴大班和京剧的表演技巧后,艺术上有所提高,民国8年小歌班始在上海立足.
民国9年起,小歌班集中了一批较知名的演员,编演了一些引人入胜的新剧目,如《梁山伯与祝英台》《碧玉簪》《孟丽君》等.这些剧目,适应了五四运动后争取女权和男女平等思潮的兴起,受到观众欢迎.之后,升平歌舞台老板周麟趾,从嵊县请来民间音乐组织“戏客班”的3位乐师组成越剧史上第一支专业伴奏乐队,演奏时以15两音定弦,沿用绍兴大班习惯,称为“正宫调”,简称“正调”,从此“丝弦正调”成了主腔;并借鉴绍兴大班的板式,初步建立起板腔体的音乐框架.民国10年9月至民国11年,男班艺人相继将剧种改称“绍兴文戏”,吸收京剧、绍剧的表演程式,向古装大戏方面发展.剧目则受海派京剧影响,主要编演连台本戏,在“大世界”、“新世界”等游乐场以及茶楼、旅社、小型剧场演出.主要演员有小生王永春、支维永,小旦卫梅朵、白玉梅、金雪芳,老生马潮水,小丑马阿顺、大面金荣水等.
民国12年7月,嵊县籍商人王金水请男班艺人金荣水回乡办起第一个女班,招收13岁以下的女孩二十余人.翌年1月14日,该女班在上海升平歌舞台演出,称“髦儿小歌班”.民国18年,嵊县办起第二个女班,之后续有举办.民国20年底开始,一些女演员如王杏花、陈苗仙、吕福珠以及“东安舞台”、“四季春班”等先后来沪,但仍为男女混合演出的形式.
民国17年1月起,女班蜂拥来沪,民国30年下半年增至36个.女子越剧的所有著名演员几乎都荟萃于上海.报纸评论称“上海的女子越剧风靡一时,到近来竟有凌驾一切之势”.而男班由于演员后继无人,最终被女班取代.
女子越剧在上海立足后,为适应环境和观众需求,以姚水娟为代表的一批越剧从业者进行了变革,当时称为“改良文戏”.各剧团、班社竞相编演新剧目.4年间,编演的新剧目超过了400个,剧目题材广泛,风格、样式多种多样,编剧多半曾从事过“文明戏”,剧目一般采用幕表制,当时主要的编剧有樊篱、闻钟、胡知非、陶贤、刘涛等.剧目内容的多样化,引起演出形式相应的变化,出现纷纷向兄弟剧种学习的趋势.当时有的学海派京剧,如商芳臣曾搬演周信芳的名剧《明末遗恨》;有的学申曲,如施银花、屠杏花移植上演西装旗袍戏《雷雨》;有的则学习电影、话剧,如姚水娟演的《蒋老五殉情记》《大家庭》,采用写实布景,人力车上台.在经营方式方面,破除了封建性陈规,实行经理制,统一掌管前后台.
这时期,最有名的演员旦角为“三花一娟一桂”,即施银花、赵瑞花、王杏花、姚水娟、筱丹桂,小生为屠杏花、竺素娥、马樟花;青年演员如袁雪芬、尹桂芳[2]、范瑞娟[3]、傅全香、徐玉兰等,都已崭露头角.
民国31年10月,袁雪芬以话剧为榜样,在大来剧场开始改革.前两年陆续聘请的编导有于吟(姚鲁丁)、韩义、蓝明(流)、萧章、吕仲、南薇、徐进等,大多数是年轻的业余话剧工作者.他们把进行改革的越剧称为“新越剧”.民国33年9月,尹桂芳、竺水招也在龙门戏院进行改革.此后,上海的主要越剧团都投入“新越剧”的行列,越剧的面貌在短短几年中发生了巨大变化.
越剧改革,首先是编演新剧目,建立剧本制,废除幕表制.即使演出传统剧目,也经过整理改编.新剧目内容比过去有较大变化.许多编导和主要演员们,重视剧目的社会效益,主张给观众以积极有益的影响,编演了大量反封建、揭露社会黑暗和宣扬爱国思想的剧目.民国35年5月雪声剧团将鲁迅小说《祝福》改编为《祥林嫂》,这引起了中国共产党地下组织对越剧和整个地方戏曲的重视.是年9月周恩来在上海,看了雪声剧团的演出,之后又对中共地下组织如何做好地方戏曲界的工作作了指示和部署.中共党员钱英郁、刘厚生等被派到越剧界担任编导.之后,上海文艺界和新闻界的进步人士对袁雪芬被流氓抛粪事件、越剧十姐妹联合义演《山河恋》及为筱丹桂申冤的斗争中,也都给予了支持.
唱腔也有重大突破.40年代前期,袁雪芬演出《香妃》和范瑞娟演出《梁祝哀史》时,都与琴师周宝才合作,创造出柔美哀怨的“尺调腔”和“弦下腔”.后来这两种曲调发展成为越剧的主腔,并逐渐形成不同的流派.
在表演方面,越剧一方面向话剧、电影学习刻划人物性格、心理活动的表演方法,另一方面向昆曲、京剧学习优美的舞蹈身段和程式动作,逐渐形成了写意与写实相结合的风格.
在舞台美术方面,采用立体布景、五彩灯光、音响和油彩化妆,改革服装式样、色彩,质料柔和谈雅,成为舞台艺术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
这一系列的改革,逐步建立起正规的编、导、演、音、美综合的艺术机制,并组建剧务部负责舞台综合艺术的机构.越剧改革,促使观众的构成发生了变化,除原来的家庭妇女外,还吸引来大批工厂女工和女中学生.上海解放前夕,从事越剧的几个主要剧团如“雪声”、“东山”、“玉兰”、“云华”、“少壮”都受到中国共产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生气勃勃.
1949年5月上海解放.1950年4月12日成立了上海第一个国家剧团——华东越剧实验剧团.1955年3月24日上海越剧院正式成立.剧院荟萃了越剧界一大批有较高艺术素养的编、导、演、音、美等专门人才,在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文艺方向和“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方针指引下,发挥了国家剧院示范作用.此外,一批集体所有制的剧团如“芳华”、“云华”、“合作”、“少壮”等也很活跃,在出人出戏方面取得不少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