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5年,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段的分析》一文中指出:“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我们的革命要有不领错路和一定成功的把握,不可不注意团结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6 10:44:05
1925年,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段的分析》一文中指出:“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我们的革命要有不领错路和一定成功的把握,不可不注意团结
1925年,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段的分析》一文中指出:“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我们的革命要有不领错路和一定成功的把握,不可不注意团结我们的真正的朋友,以攻击我们的真正的敌人.”试用中国共产党成立后28年的历史来论证毛泽东的观点.
1925年,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段的分析》一文中指出:“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我们的革命要有不领错路和一定成功的把握,不可不注意团结
(一)
毛泽东的统一战线思想的产生、形成和发展,大体上经历了四个阶段.
从1919年到1926年,是毛泽东统一战线思想产生或萌芽阶段.在这个阶段,毛泽东初步阐发了反帝反封建和统一战线思想,提出了统一战线的一些基本观点.毛泽东在1923年写的《外力、军阀与革命》和《北京政变与商人》二文中就指出:“惟有号召全国商人、工人、农民、学生、教职员,乃至各种各色凡属同受压迫的国民,建立严密的联合阵线,国民革命才可以成功.(注:《向导》第31、32期合刊,1923年7 月11日.)”在1925年写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中,毛泽东又进一步分析:“一切勾结帝国主义的军阀、官僚、买办阶级、大地主阶级以及附属于他们的一部分反动知识界,是我们的敌人.工业无产阶级是我们革命的领导力量.一切半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是我们最接近的朋友.那动摇不定的中产阶级,其右翼可能是我们的敌人,其左翼可能是我们的朋友.(注:毛选(第一卷)〔 C 〕.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第2版).9.)”这些观点的提出加上毛泽东自身早期参加国共合作的实践活动,为他形成统一战线的思想奠定了理论基础、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随着八一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的爆发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我国革命进入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从土地革命战争到抗日战争的前期,是毛泽东的统一战线思想初步形成的时期.在这一阶段,毛泽东对统一战线领导权的重要性、统一战线的同盟者、统一战线最基本的力量以及统一战线的基本策略等系列问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较完整的阐述.其主要观点如下:
1、无产阶级是统一战线的领导力量, 无产阶级必须通过其政党实现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权.这个观点,毛泽东早在20年代中期就有明确认识.在1926年发表的《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一文中就指出“进步的工人阶级尤其是一切革命阶级的领导.”(注:石仲泉.毛泽东的艰辛开拓(新增订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6,11.)然而, 毛泽东在其著作中讲得最多的,认识更为深刻的还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和抗战初期.1936年12月,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进一步分析:“只有无产阶级和共产党能够领导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克服农民和小资产阶级的狭隘性……能够克服资产阶级的动摇和不彻底性……”(注:毛选(第一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第2版).184.)1937年5月,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时期的任务》一文中又强调:“依现实的情况说来离开了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政治领导,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就不能建立……”(注:毛选(第一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第2版).262.)对统一战线中领导权的问题,毛泽东的认识可以说已经深化.
2、农民是无产阶级最坚固的同盟者.大革命失败以后,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党的工作重心放在农村,领导农民开展土地革命,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在这基础上,中国共产党成功解决并巩固了无产阶级同农民这个最主要的联盟,使得统一战线有了牢固的基础.对于农民在革命统一战线中的伟大作用,毛泽东在大革命时期已有过阐发,以脍炙人口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为代表作.然而在实践上真正实现无产阶级与农民结成同盟者的还是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起.
3、城市小资产阶级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 是统一战线的基本力量.强调这些规律的正确性不但在第一次大革命时期和土地革命时期被证明了,而且在抗日战争中也被证明着.
4、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强调在一定的历史时期, 无产阶级应该同它建立统一战线.尤其是日本帝国主义大举进攻中国以后,党的任务就是要建立包括资产阶级在内的民族统一战线.毛泽东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和《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时期的任务》两篇文章中,还严厉地批评了“左”倾关门主义,对民族资产阶级的认识得到了进一步升华.
5、对于大资产阶级, 强调无产阶级在一定的时期内可以同它建立可能的统一战线,并且在有利革命的条件下尽可能地保持,但无产阶级必须坚持独立自主原则.毛泽东不仅依据革命斗争演变的情况阐述了无产阶级同大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的可能性,而且还制定出无产阶级斗争的基本策略.指出“一切经过统一战线是不对的……我们的方针是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既统一,又独立. ”(注:毛选(第二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第2版).539—540. )“如果我们党不知道在一定时期同资产阶级联合,党就不能前进,革命就不能发展;如果我们党不知道在联合资产阶级时又同资产阶级进行坚决的、严肃的‘和平’斗争……革命就会失败.”(注:毛选(第二卷)〔C〕.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第2版).608.)
毛泽东统一战线的这些基本观点,在1939年10月《〈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已经作出总结.它的发表标志着毛泽东统一战线思想已经形成.
抗日战争中期,毛泽东的统一战线思想更加完善而达到成熟.1938年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各阶级的关系呈现出错综复杂的情况.一方面,日本对国民党政府以军事打击为主、政治诱降为辅的方针改变为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方针,对蒋介石集团展开了诱降活动,另一方面,面对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的壮大和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发展,蒋介石国民党的仇共、惧共心理也日益加剧.国民党当局政策的重点发生了逆转,反共高潮一浪接一浪.“皖南事变”的爆发,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几乎濒于破裂.在大敌当前,如何处理两党关系、维护统一战线直接关系到抗战能否取得胜利.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这时政治上已走向成熟,尤其毛泽东经历了党领导的中国革命的全部历史过程,不仅积累了丰富的实践斗争经验,而且理论上也日渐完善,他果断提出对国民党采取针锋相对斗争的一系列原则和策略,使其统一战线的思想更加系统化、完善化.主要表现:
1、 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将资产阶级区分为大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两个部分,并进一步加以区别.在1940年写的《目前抗日统一战线中的策略问题》一文中,毛泽东还将亲日派大资产阶级与亲英美大资产阶级、大地主与中小地主及开明绅士加以区别,同时对大资产阶级的两面性也作了具体分析.
2、明确提出了我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即“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反对顽固势力”,把争取中间势力作为发展进步力量,孤立顽固势力的重要环节,进一步丰富了争取中间势力的思想.
3、形成了对国民党斗争的一整套策略.提出以斗争求团结、 以革命的两面政策对付反革命的两面政策,与国民党顽固势力斗争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等一系列的辩证思想.
由此可见,在这一时期毛泽东统一战线的理论与政策已形成具有丰富内容的科学体系.
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统一战线思想又有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1948年,毛泽东在《关于目前党的政策中的几个重要问题》一文中,继续强调中国共产党领导统一战线的重要作用,同时论述了党实现对统一战线领导的两个条件:“(甲)率领被领导者向着共同敌人作坚决的斗争,并取得胜利;(乙)对被领导者给以物质福利,至少不损害其利益,同时对被领导者给以政治教育.没有这两个条件或两个条件缺一,就不能实现领导.(注:王瑞璞,崔龙水,肖少秋,编.毛泽东与中国革命和建设〔M〕.中央党校出版社,1996年版.26.)”这是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历史经验的科学概括和全面总结.在这一阶段毛泽东还特别地强调了党的统一战线政策的真诚性和长期性.新中国建立后,毛泽东又依据新的历史条件,提出了对民族资产阶级实行改造的一系列理论、方针和政策,还提出了我党同党外民主人士“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表明毛泽东对统一战线的认识又有了新的发展.
(二)
我们追溯毛泽东统一战线思想的发展历史轨迹就不难发现有以下特点:
第一、毛泽东自始至终站在实现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这一高度,阐明建立统一战线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且由此出发确立统一战线的基本指导思想.
什么是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恩格斯早在1883年的《共产党宣言》德文版序言中就指出“被剥削被压迫的阶级(无产阶级),如果不同时使整个社会永远摆脱剥削、压迫和阶级斗争,就不再能使自己从剥削压迫它的那个阶级(资产阶级)下解放出来.”(注:王瑞璞,崔龙水,肖少秋,编.毛泽东与中国革命和建设〔M 〕.中央党校出版社,1996年版.23.)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 毛泽东正是站在这一战略高度阐述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统一战线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中国革命必须在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下,因为“只有无产阶级和共产党,才最没有狭隘性和自私自利性,最有远大的政治眼光和最有组织性,而且也最能虚心地接受世界上先进的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经验而用之于自己的事业.”(注:毛选(第一卷)〔C〕.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第2版).183—184. )然而“如果单凭自己一个阶级的力量,是不能胜利的.而要胜利,他们就必须在各种不同的情形下团结一切可能的革命的阶级和阶层,组织革命的统一战线.(注:毛选(第二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第2版).645. )”在这里,毛泽东把建立统一战线的重要性同实现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联系到一起,这一重要思想对于我们坚持和发展新时期统一战线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因为我们只有明确树立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的这一基本指导思想,才能从战略高度彻底认识新时期坚持和发展统一战线的重要性,才能最终实现社会主义的现代化.
毛泽东不仅从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出发,确立统一战线的基本指导思想而且还由此制定了无产阶级统一战线的基本策略.毛泽东总是把统一战线和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联系在一起,强调无产阶级必须通过自己的政党实现对统一战线的领导.这是毛泽东统一战线思想的核心,也是中国革命取得成功的关键.不管时局如何演变,各个阶段历史有何不同,毛泽东都未动摇过这个思想,不仅如此,毛泽东还运用大革命的历史经验论证当资产阶级追随着无产阶级的政治纲领的时候,革命是如何前进;而当无产阶级(由共产党负责)在政治上变成了资产阶级附庸的时候,革命又是如何地遭到失败.强调无产阶级领导权的实现必须立足于一个“争”字,必须同资产阶级斗争而不是等待.强调以斗争求团结的策略.
毛泽东从无产阶级历史使命出发,确立其统一战线的基本指导思想和统一战线思想的核心这一特点贯穿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每个历史阶段.
第二,毛泽东坚持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出发,遵循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制定出不同时期的统一战线策略,呈现出毛泽东统一战线思想发展的层次性和内涵的丰富性.
马克思、恩格斯从创立科学社会主义学说起,就提出了统一战线的基本思想.认为在工人运动中的各个政党、派别之间应结成统一战线.列宁在1920年7月的共产国际“二大”上也曾提出了殖民地、 半殖民地人民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思想,指出共产党可以和无产阶级民主派结成临时联盟,同时保持自己的独立性.毛泽东不仅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这些基本观点,而且还从本国国情出发,依据中国革命斗争演变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不同时期的统一战线策略.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来看,我国统一战线经历1924年至1927年大革命时期反封建的民主统一战线;1927年至1937年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反封建压迫、反国民党大一统的工农民主的民主统一战线以及抗战开始以后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三个阶段.在每一个阶段,我党都有着不同的统一战线策略.尤其是抗日战争时期,在对待资产阶级问题上,与第一次、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不同,毛泽东不仅对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作了具体的分析,而且还提出了大资产阶级也存在着两面性的观点.强调“一方面,要反对忽视资产阶级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程度上参加革命斗争的可能性错误.这种错误,把中国的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看作一样……另一方面,则要反对把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纲领、政策、思想、实践等等看作一样的东西,忽视它们之间的原则差别的错误. ”(注:毛选(第二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第2版).607—608. )从而制定出党在抗战时期同资产阶级既联合又斗争,以斗争求团结的灵活策略,在这点上即正确认识和对待中国资产阶级问题上,毛泽东对马列主义的统一战线理论作出了独创性的贡献.
因此,重温毛泽东的统一战线思想,认识其特点,对于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处理好与各民主党派的关系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