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杯:感受历史文化名城余姚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6 22:47:06
书城杯:感受历史文化名城余姚
书城杯:感受历史文化名城余姚
书城杯:感受历史文化名城余姚
余姚市,浙江省宁波市代管县级市,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杭州湾南岸,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1]
余姚市辖6个街道、14个镇、1个乡,总人口约120万,市人民政府驻兰江街道北兰江路1号.余姚是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素有“东南名邑”和“文献名邦”.[2]1历史沿革编辑由来余姚得名,说法不一.一说,《风土记》载,舜文庶所封之地,舜姓姚,故曰余姚(“舜后支庶所封之地,舜姓姚,故云余姚”).另一说,《越绝书》裁,夏少康封少于无余于会稽,以奉禹记,姚乃其届邑,故曰余姚.《山海经》郭璞注,句余山在会稽余姚县南,句章县北,故此二县因此为名云,此为第三种
说法.还有一说,“邑有句余山,又南有姚江”,故名.再有一说,明代《郡县释名》说,县隶会稽,在余姚山之西,以河东有姚姓,故曰余姚.近有人主张,余姚为越语地名,其义石明.[3]历史
秦时置余姚县(一说汉建),属会稽郡.东汉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始筑县城,为浙东古县城之一.据《太平寰宇记》所载:唐初“余姚之境东包明州,西辖上虞,为越州巨镇”,一度升为姚州(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置姚州).宋为“望县”,“东南最名邑”.元贞元年(公元1295年)改为余姚州.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废州复县.1911年11月8日(清宣统三年九月十八日)余姚光复.1949年5月23日余姚解放,新中国建立后,境域多次变动,最大一次是1954年,大古塘以北棉区划归慈溪县,慈溪县西部稻区、山区划归余姚县.1985年7月26日撤县设市,设9区、8个镇、63个乡.2006年1月1日,原东北街道更名为凤山街道,西北街道更名为阳明街道,东南街道更名为梨洲街道,西南街道更名为兰江街道.2012年,辖阳明、凤山、梨洲、兰江、低塘、朗霞6个街道,黄家埠、临山、泗门、小曹娥、牟山、马渚、丈亭、三七市
、河姆渡、陆埠、大隐、梁弄、大岚、四明山14个镇和鹿亭乡,隶属宁波市代管.
2行政区划编辑余姚市辖6个街道、14个镇、1个乡:凤山街道、阳明街道、梨洲街道、兰江街道、朗霞街道、低塘街道;临山镇、泗门镇、马渚镇、牟山镇、丈亭镇、梁弄镇、陆埠镇、大隐镇、大岚镇、河姆渡镇、四明山镇、小曹娥镇、黄家埠镇、三七市镇、鹿亭乡.[4]3地理环境编辑地理位置
余姚市位于中国浙江省宁绍平原,东经120至121度,北纬29至30度,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2
1°09′、北纬30°30′.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东与宁波市江北区、鄞州区相邻,南枕四明山,与奉化、嵊州接壤,西连绍兴市上虞区,北毗慈溪市,西北于钱塘江、杭州湾中心线与海盐县交界.[5]地形地貌
余姚属浙东盆地山区和浙北平原交叉地区,地势南高北低,中间微陷.南部为四明山区,山峦起伏,散布大小不等的盆地、谷地,最高峰芦山乡青虎湾岗
,海拔979米;中部姚江平原,有弧山残丘,点缀两岸;北部为滨海冲积平原.总面积1501平方公里,其中山地、丘陵805.09平方公里,占52.73%,平原432.51平方公里,占28.33%,水域289.26平方公里,占18.94%.余姚耕地64.35万亩,园地9.84万亩,林地72.15万亩.主要河流姚江,源于境内四明山夏家岭,自西向东流经中部,汇入宁波市甬江出海,全长109公里,境内流长54公里,支流30余条,纵横交错,织成水网.并有众多湖塘水库.[4].
气候特征
余姚地处亚热带南缘,属季风型气候.四季分明,冬夏稍长,春秋略短,平均年日照总时数2061小时.年平均气温16.2℃,7月份最高,平均28.3℃,1月最低,平均4.1℃.历史极端最高气温39.5℃(1983年7月31日),最低-9.8℃(1977年1月31日).雨量充沛,年平均隆水量1547毫米,由于海陆位置和地形影响,降水分布自东南向西北减少,降水主要集中在4—10月,占年降水的70%以上.冬季盛行西北到北风,夏季盛行东到东南风,全年以东风为主,年平均风速每秒2-3米.夏秋间多台风和热带风暴,冬季四明山区有积雪.境内灾害性气候以水、旱、风、潮为主.[6]余姚北部全境为杭州湾主流隐蔽区,潮汛属不规则半日潮,历年平均潮位2.1米,历史最高潮位5.33米,最低潮位-0.55米,海水潮位低,含沙量高而变幅大,杭州湾为中国潮差最大的海湾,湾顶潮差9.8米,余姚海域年平均潮差:黄家埠2.5米、小曹娥3米.[6]4人口编辑人口发展
古代
余姚自秦朝建县后,最早人口记载始于晋代,晋太康年间(280--289),余姚县有居民3750户,至北宋大中祥符四年(1011),有21063户、41913男丁,南宋嘉泰元年(1201)户增至30883,男丁减至33145.元至正二十七年(1290)有户43847,人口242691,是人口较多的县.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有户51188、人口206054,人口比元朝时期锐减36637,其原因由于赋税重,多隐瞒户口,加上自然灾害频繁,直至明万历年间(1573--1620)有户41847,人口158392,人口持继减少.清朝康熙时期,实行“滋生人丁,永不加赋”政策,人口聚增,至乾隆五十六年(1791)户增至101384,人口增至472916,直到宣统二年(1910),余姚县有正户83357,附户37473,人口增加到630416,其中男322224,女308192.
民国
民国30年(1941)户153396,人口703759,其中有男373296人、女330463人,突破县域人口70万的大县.抗战至解放前夕,人们流离失所,人口急减,到民国37年(1948)减至户146316,人口664702,其中男343139人,女321563人.
新中国后
1949年,总人口672947人,其中男349333人,女323614人,;至1954年,调整县境行政区域,人口有较大变化,余姚北部的浒山、周巷、庵东等人口大镇划入慈溪,其中1953年划县境前,有户数170220,总人口697788,其中男367133人,女330655人,划县境后的
1954年,户数减至117414,总人口减至453822,其中有男231449人,女222373人,划县前后,人口减少达243966人.1955年开始提倡计划生育,人口增长与贯彻计划生育政策直接相关联,至1965年,人口达到602292,户135790,平均每户人口数4.38;1973年,人口达到704641,户164363,平均每户人口数4.30;至年,人口突破80万,至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余姚市总人口为852719人,2006年底,总人口减至825800万人.[7]截止2010年11月1日零时,余姚市常住人口为1010659人,其中余姚市户籍人口为837224人,常住人口同2000年第五次中国人口普查的852719人相比,十年共增加了157940人,增长18.52%.外来人口流入的大幅增加成为余姚市常住人口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余姚市常住人口中,市外流入人口为235269人,占全部常住人口的23.28%.[8]人口构成
余姚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512316人,占50.69%;女性人口为498343人,占49.31%.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2.80.[8]余姚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111891人,占11.07%;15-59岁人口为741499人,占73.37%;60岁及以上人口为157269人,占15.5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01715人,占10.06%.[8]余姚市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672909人,占66.58%;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337750人,占33.42%.[8]民族情况
余姚为汉民族聚居区,少数民族大多是解放后,因工作或婚嫁等原因,迁入境内.1953年余姚县第一次人口普查,均为汉族.至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汉族占99.97%,蒙、回、藏、苗、壮、满、畲等八个少数民族166人.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少数民族10个84人;至2006年,少数民族22个.[7]你可以到百度百科查看下余姚,有很多你要知道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