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与亚里士多德教育思想的比较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8 20:47:54
孔子与亚里士多德教育思想的比较
孔子与亚里士多德教育思想的比较
孔子与亚里士多德教育思想的比较
孔子:
孔子首次提出“有教无类”,认为世界上一切人都享有受教育的的权利.在教育实践上他 美学中的孔子
提出了很好的建议: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应该“诲人不倦”,“循循善诱”,“因材施教”.他认为学生应该有好的学习方法如“举一反三”、“温故而知新”;学习还要结合思考“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好学“三人行必有我师”;学习态度要端正.孔子的教育思想,至今仍然有启发和教育的重要意义.
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认为理性的发展是教育的最终目的,主张国家应对奴隶主子弟进行公共教育.使他们的身体、德行和智慧得以和谐地发展.在教学方法上,亚里士多德重视练习与实践的作用.如在音乐教学中,他经常安排儿童登台演奏,现场体验,熟练技术,提高水平.在师生关系上,亚里士多德不是对导师一味言听计从,唯唯诺诺,而是在继承的基础上敢于思考、坚持真理、勇于挑战.他那“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的品格,鼓舞着他把柏拉图建立起来的教学理论推进到了一个更高的水平. 亚里士多德的教学思想是建立在他的人性论、认识论及其对于儿童身心发展考察的基础之上的.他把人的灵魂分为两个部分,一是非理性灵魂,其功能是本能、感觉、欲望等,二是理性灵魂,其功能是思维、理解、认识等.他认为在人的认识过程中,灵魂的主要功能是感觉和思考.灵魂借助于感觉器官而感知外界事物,那被感觉的东西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从而承认感觉在认识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但是,他又认为感觉在这里只起到一种诱发的作用,真理和知识只有通过理性的思考才能获得.因此,亚里士多德的教学目的是发展灵魂高级部分的理性. 亚里士多德为其哲学学校设立了“百科全书”式的课程.他主张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且在不同时期各有所侧重.幼儿期以身体发展(体育)为主;少年期以音乐教育为核心、以德、智、美为主要内容;高年级要学习文法、修辞、诗歌、文学、哲学、伦理学、政治学以及算术、几何、天文、音乐等学科.但不管怎样,重心都应放在发展学生的智力上.他特别强调音乐在培养儿童一般修养上的作用.认为音乐具有娱乐、陶冶性情、涵养理性三种功能,它能使人解疲乏、炼心智、塑造性格、激荡心灵,进而通过沉思进入理性的、高尚的道德境界.在体育教学中,他不同意教师只让学生进行严酷甚至痛苦的训练,要教“简便的体操”和“轻巧的武艺”,着重于让儿童身体正常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