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真的灭绝了吗?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8 03:29:15

匈奴真的灭绝了吗?
匈奴真的灭绝了吗?

匈奴真的灭绝了吗?
秦汉时期,北方匈奴曾一度强盛,但并没有进入内地.匈奴仍然保持着其原有的游牧传统,如《史记·匈奴列传》所说:"汉人得匈奴地,则泽卤不可耕;匈奴得汉地,亦终非能居之",且匈奴"所以强者,以衣食异,无仰于汉也".说明匈奴人与汉人在物质利益的需求上是互相排斥而不相通容的.在汉武帝三次主动出击以后,北匈奴举族西迁,经西域过葱岭到达中亚,连带着月氏,乌孙各族也都西迁而去.这一时期汉族与匈奴族的融合只是以少量部族和单个人的方式进行的. 东汉晚期,作为盟邦的南匈奴——进一步向南推进,在长城内定居下来. 呼厨泉单于(195-216年在位)在山西腹地平阳居住下来.是时正值 汉朝崩溃前夕,内战迭起.呼厨泉及时地想起他的一位远祖曾是汉朝公主,采用大 汉帝国的父姓:刘氏.于是,当皇室的正统性由于一系列篡政在中国被取消时,而 在匈奴庭帐中却得到了恢复. 304年,一位采用汉朝姓氏,名叫刘渊(刘元海)的匈奴首领(刘渊曾作为匈奴侍子住洛阳多年,随汉儒习经史,用汉名),盘踞在山西太原,他从中国晋朝获得了五部落单于的称号.308年,他率领5万匈奴军, 借口是汉朝的合法继承人在太原称帝,以刘汉正统自居.这位匈奴统治者建立的王朝确实被称为"北汉",即在北部的汉朝. 东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民族融合的特点是先接受汉族的影响,再逐渐融合;先汉化,再进入中原.南匈奴自从东汉初内附,世居今山西忻县一带,与汉人杂居,逐渐转向农耕生活. (五胡及北魏在进入中原建国前后,已普遍接受农耕方式,普遍接受农耕方式,普遍重用汉族士大夫,其经学水平之高,就是正朔所在的东晋南朝也未能远过.自西汉以来兴起的北方门阀士族在此时期也发展成熟,以其不同的特点而与南方士族分庭抗礼.这就大大减轻了五胡乱华中民族冲突的一面.因此,到公元383年淝水之战前秦与东晋的对峙,公元450年瓜步之战北魏与元嘉之治下的刘宋对峙,以及东晋的数次北伐,都已不是民族战争,而是统一兼并战争.后来隋,唐两个政治集团都源出于北方,也说明正是五胡比较深入的汉化和比较深入的民族融合,为后来农耕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奠定了基础,迎来了转机.) 由于北方五胡汉化的程度较为深入,以至出现了胡人忧虑汉化速度过快的现象.与此同时,汉人则又往往主动安排胡人内徙.早在西汉初期,投奔匈奴的燕人中行说就曾比较胡汉的短长,提醒匈奴说:匈奴人众不能当汉之一郡,但逐水草而居,无冠带之饰,阙庭之礼,事简易行,宽则人乐无事,急则人习骑射,是匈奴之所长;汉族礼义之敝,上下交怨望,而室屋之极,生力必屈,力耕桑以求衣食,筑城郭以自备,故其民急则不习战功,缓则疲于作业,是汉人之所短 游牧民族的内迁方面,当时"西北诸郡,皆为戎居",关中地区则"戎狄居半".东晋刘裕北伐至关中时,三秦父老流涕诉道:"残民不沾王化,于今百年,始睹衣冠."北方游牧民族及其他地区的人口大量流入河北地区.羯人石勒灭亡建都长安的匈奴政权前赵以后,迁其文武百官,关东流民,秦雍大族近万口于襄国.氐人苻坚灭亡建都邺城的慕容鲜卑政权前燕以后,又迁徙关东豪杰及诸杂夷十万户于关中.到西燕慕容恒自长安东迁时,随从的鲜卑男女又有四十万人之多.这些人行至闻喜,为后燕慕容垂所败,尔后仍流入河北.在苻坚淝水战败政权崩溃时,丁零,鲜卑,扶余,乌桓,屠各,东夷等人一时俱叛,其中汉人则只有士族王腾一家,可见当时游牧族所占人口比例之大.又如公元316年河东大蝗,流民从河东迁到冀州的有二十万户.慕容廆在辽东时,政局比较稳定,各地流民前去避难的也很多,"司,冀,并,兖州流人数万户在辽西,迭相招引".慕容廆将各州流民设郡编户,冀州人编为冀阳郡,豫州人编为成周郡,青州人编为营丘郡,并州人编为唐国郡.这些迁到辽西的流民随着前燕的迁都邺城,最终还要回到河北. 这一时期的河北地区,大略说来,初期以匈奴人和羯人居多.石勒(羯族役属于匈奴,称为"匈奴别部",西晋时已入塞,在今山西榆社一带与汉人杂居.石勒曾被汉人捕卖于山东茌平,取汉名,建国后称赵,推崇儒学,战乱中将汉族士大夫编在一起加以保护,名为"君子营".)最初隶属于匈奴刘渊任辅汉将军,经略河北,部下应有不少匈奴人.到冉闵建立魏国时,大杀羯人二十余万,可见当时羯族人口之多.在此时期,石勒曾经迁徙关中氐羌流民十余万落于冀州,不过后来又都自己返回了关中,建立了前秦.到前燕时期,河北地区的北方游牧民族主要是鲜卑慕容部落.鲜卑慕容部落的汉化程度较深,所以在当时被称为"山东杂汉".到北魏时期,游牧民族则又以鲜卑拓跋部落居多.北魏的都城起初曾建在大同,后来又迁至洛阳,但河北实为其腹心之地.而在六镇兵变被平息后,即有二十多万沃野镇兵民被安置在冀,定,瀛三州落籍为农. 这一时期河北地区的豪强士族,南迁到江南的有范阳卢氏,祖氏,渤海刁氏等.但也有许多留下来的,如范阳卢氏,博陵崔氏,赵郡李氏,河间邢氏,渤海高氏等.许多豪强士族都与北方游牧民族互通婚姻,北魏孝文帝即曾娶卢,崔等士族之女入宫,又强令六个兄弟聘士族之女为正妃,其中元雍聘娶了范阳卢神宝之女. 匈奴等游牧民族在接受汉族农耕文化的同时,也对汉地原有的生活习俗产生了很大影响.西晋时,洛阳贵族"相尚用胡床貊盘,及为羌煮貊炙,又以毡为絔头及络带,裤口".北齐时,颜之推说中国南北方音是:"南染吴越,北杂夷虏."自两晋时起,中国古代衣食住行中一些最具特色的部分都发生了变化.如坐卧由用席,跪坐变为用床用椅,烹饪由以烹为主变为多用炙法,服饰由宽口变为紧袖,语言由古雅变为白话.宋代用床,凳已很普遍,朱熹等人的著述也已接近现代白话.这些新的生活习俗大多源于两晋,经隋唐至两宋趋于定型,而沿袭至今.然而自殷周至两晋以前中国古代的生活习俗,却大多不是如此. (安史之乱的首领安禄山,史思明等就多为胡人,安禄山为"羯胡",羯胡就是昭武九姓胡,本月氏人,以曾居祁连北昭武城故名.安禄山用来作战的精兵有曳落河(同罗,奚,契丹降卒)和六州胡(河曲六州突厥)数万人,到史朝义兵败逃回范阳时,随从的胡骑只剩下数百人,其余大部分如果不是战死,就是留在各州郡中了.唐陈鸿祖《东城老父传》说:"今北胡与京师杂处,娶妻生子,长安中少年有胡心矣."有胡人子胤又从而萌发胡心,说明胡化程度已很深入.此一点,河北之地较之人物荟萃的长安,应不相上下.所以唐史中称:"彼幽州者,近染禄山,思明之风,""天下指河朔若夷狄然."陈寅恪称河北之地是"胡化深而汉化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