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详细的以色列民族历史和信仰历史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8 18:48:37
求详细的以色列民族历史和信仰历史
求详细的以色列民族历史和信仰历史
求详细的以色列民族历史和信仰历史
古代
以色列的渊源
旧约圣经,由摩西出红海离开埃及
以色列人的先祖是居住在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的闪族人,后来因宗教的原故,迁居至迦南(Canaan),并结合了当地的游牧文化.根据圣经的记载,以色列的先祖亦曾南下至埃及寄居.直至西元前14世纪,他们才集体离开埃及,回到迦南定居,并逐渐占领了当地,建立一个政治与宗教联合体的国家以色列.后来在西元前922年它又分裂成南北两个王国群体,南部群体(即南国犹大)有两个部族,以较为强大的部族犹大来命名;而北部群体(即北国以色列)则有10个部族,仍然保持着以色列的名称.因此,居住在南部犹大地区的人,被称作犹太人;而居住在北部以色列地区的人,便保持了以色列人的称号,从而使犹太人与以色列人一样,都具有种族和民族,乃至国家的多重意义.
总观以色列的历史,充斥犹太人与异教徒之间的相互仇杀,屠城与种族灭绝.
士师时代
以色列人(犹太人)在离开埃及回到以色列,摩西死了之后,约书亚便带领以色列人.他带领以色列人攻占了耶利哥城等等的以色列的土地,并分派十二支派十二个领地.在约书亚死了之后,便进入了士师时代;是一个相当混乱的时代.所谓的士师其实只是一个勇敢的军事救星,不是伟大的民族领袖.最后以及相对来说品行比较好的士师是撒母耳.
士师时代,以色列人虽然迁入了以色列,也叫作有了自己永久的居所,却无法安定下来;除了以色列人要面对一直居住在巴勒斯坦地区的原住民的威胁以外(例如:赫、西顿、阿玛力等,但说到最大的威胁,一定是非利士),更要面对一个重大的问题:以色列的支派间常互相战争,甚至仇杀.这些自相残杀的行为让以色列无暇对付非利士(Philistine)等强敌,种下了祸根.
[编辑]以色列联合王国
大约公元前1030年开始,以色列由士师时代转为王国,在联合王国时出现了有三个国王:扫罗(Saul)、大卫(David)和所罗门(Solomon)
扫罗是以色列联合王国的第一个国王.他英勇善战,可是却不太懂治理王国;他一生只管作战,甚至连自己的首都、王宫也没有建立过.以宗教角度来说,他又多次得罪了神;因而部份以色列人,尤其是南方的犹大支派对其有敌视态度.最后,在扫罗战死于和非利士的战争以后,犹大支派的以色列人膏立了犹大支派的大卫为王,大卫其实早在撒母耳在生时已经被他膏立为王.大卫可以说是以色列人最崇拜的国王,犹太人的象征大卫之星就是代表大卫王的.
大卫首次将耶路撒冷定为首都,并击退了非利士人.大卫作王四十年以后便逝世,其子所罗门接任王位.所罗门承接了大卫留下的这个强国,就大兴土木,建筑堡垒、宫室和耶路撒冷的圣殿.所罗门的统治时期可以说是以色列历史的黄金时代的顶点,但是在他在位四十年之后,他的事业的尽头却可以说是失败的.所罗门王在位时一直向百姓抽取荷税以供挥霍,引致人民对他不满,因而种下了叛乱的种子.所以,在他死后,北方的十个支派便马上脱离了以色列联合王国,由耶罗波安领导;而南方的两个支派则依然由所罗门的儿子罗波安领导,自此,以色列联合王国结束,国家分为北国以色列和南国犹大.
[编辑]北国以色列
国王名称\x09在位年间(公元)\x09备注
耶罗波安\x09前931年—前910年\x09开国君主
拿答\x09前910年—前909年\x09/
巴沙\x09前909年—前886年\x09/
以拉\x09前886年—前885年\x09/
心利\x09前885年\x09仅在位7天
暗利\x09前885年—前874年\x09/
亚哈\x09前874年—前853年\x09/
亚哈谢\x09前853年—前852年\x09/
约何兰\x09前852年—前841年\x09/
耶户\x09前841年—前810年\x09/
约哈斯\x09前814年—前798年\x09/
约华施\x09前798年—前783年\x09/
耶罗波安二世\x09前783年—前743年\x09/
撒迦利雅\x09前743年\x09仅在位六个月
沙龙\x09前743年\x09仅在位一个月
米拿现\x09前743年—前738年\x09/
比加辖\x09前738年—前737年\x09/
比加\x09前737年—前732年\x09/
何细亚\x09前732年—前723年\x09前721年撒马利亚沦陷,北国以色列亡
北国以色列的开国君主是耶罗波安.耶罗波安本为所罗门的一名年轻的仆人,曾经负责修补耶路撒冷的城墙.因为当时所罗门对工人也不太好,所以他便对所罗门所不满.后来,一次他路经田野时,在路上遇上当时的一位先知亚希雅,亚希雅一直对于当时所罗门拜外邦的神而不敬拜耶和华感到非常不满.他便告诉耶罗波安将要带领以色列北方的十个支派脱离犹大的统治.所罗门得知此事以后,马上派人追杀耶罗波安,耶罗波安便逃到埃及,直到所罗门死后,才回到以色列,带领北方十个支派脱离犹大的统治.
北国以色列仅国祚二百一十年即亡国,主要是因为,以色列以北的地区主要是平原,是一块易攻难守的土地,很容易就会被人攻占.加上北方一直政局不稳定(例如耶户本身就是在政变成功后才成为国王的;他本身不是王室成员),导致最后速亡.
[编辑]南国犹大
国王名称\x09在位年间\x09备注
罗波安\x09前931年—前913年\x09/
亚比雅\x09前913年—前911年\x09/
亚撒\x09前911年—前870年\x09/
约沙法\x09前870年—前848年\x09/
约兰\x09前848年—前841年\x09/
亚哈谢\x09前841年\x09在位仅一年
亚她利雅王后\x09前841年—前835年\x09/
约阿施\x09前835年—前796年\x09/
亚玛谢\x09前796年—前781年\x09/
乌西雅\x09前781年—前740年\x09/
约坦\x09前740年—前736年\x09/
亚哈斯\x09前736年—前716年\x09/
希西家\x09前716年—前687年\x09/
玛拿西\x09前687年—前642年\x09/
亚们\x09前642年—前640年\x09/
约西亚\x09前640年—前609年\x09/
约哈斯\x09前609年\x09在位仅三个月
约雅敬\x09前609年—前598年\x09/
约雅斤\x09前598年\x09在位仅三个月
西底家\x09前598年—前587年\x09前587年或前586年7月耶路撒冷沦陷,犹大王国亡(确实年份有争议)
南国犹大的开国君主是所罗门的儿子罗波安.基本上除了亚他利雅王后不是大卫家的人之外,所有君主也是大卫的后代.所以,可以说,南国犹大当时的政局比较稳定.另外,比较英明的君主也较北国多(例如亚撒、希西家等).另外,犹大国位于丘陵地带,比较北方容易驻守,因而延长了国祚.南国的国祚有三百四十四年.
[编辑]被掳巴比伦
由耶路撒冷沦陷之后,犹太人便大批的被掳到巴比伦,留下在原地的只有一些老弱伤残的犹太人.尽管当时犹太人被掳到外地,他们并没有忘记自己的宗教和文化,依然在一些祭司和利未人的后裔带领之下举行各种宗教活动,并开始建立犹太会堂.因而,到了后来巴比伦被马代波斯所灭以后(前539年),古列王/居鲁士二世(Cyrus)便下令犹太人可以回国重建家园,不少犹太人便回到以色列去.终于,他们在前520年开始重建圣殿,并于前445年至前443年重建耶路撒冷城墙.
[编辑]重建耶路撒冷
当犹太人回到耶路撒冷重建时,主要由地方官员尼希米和祭司以斯拉带领.但在重建进行中,居住在附近的外邦人常常来拦阻,但最后耶路撒冷还是重建好了.接下来,以斯拉带领犹太人宣读律法,重新确立了犹太人的信仰.
[编辑]两约之间时期的以色列
然而,波斯日渐息微,最后在前323年失去了以色列,以色列被亚历山大大帝实行希腊统治.在亚历山大大帝逝世以后,以色列被托勒密王朝统治.托勒密王朝是亚历山大大帝其中一个将军托勒密一世的后代,领土包括埃及.托勒密王朝对犹太人非常好,当时犹太人不但有宗教自由,甚至有不少托勒密统治下的外邦人信奉犹太教.第一本旧约圣经希腊文译本七十士译本就是当年托勒密王朝为了编纂亚历山大城的图书馆的书籍,而请了一群拉比来翻译旧约圣经,最后花了七十年来完成.
可是,因为托勒密的息微,前198年,以色列便为塞琉古王朝(Seleucids)所占领.塞琉古王朝是亚历山大大帝另一位将军塞琉古一世的后代,领土包括土耳其和叙利亚.他们和托勒密王朝相反,禁止了犹太人的宗教自由,甚至在圣殿中摆放宙斯的神像,要求犹太人敬拜希腊诸神.最后,这些行为激起了犹太人的反抗.最后,犹太人在祭司的后代马加比家族的带领之下于前166年赶走了塞琉古王朝的军队,马加比王朝(The Hasmonean Period,前166年—前63年)开始了.马加比王朝的第一任国王,是犹大·马加比(Judas Maccabeus),他曾经亲自领兵四次击退塞琉古的军队.犹大死后,他的兄弟约拿单暂代王位,却被一个想夺权的军官杀死.犹大另一个兄弟西门马上行动,因为当时塞琉古王朝已经没有能力重新控制以色列,便希望和这位新国王签下和约.自此,塞琉古便没有再侵扰以色列了.西门统治期间,以色列有了一段短暂的繁荣.但是,他最后却死于一个叫多利买的夺权者的手中.不过,他的儿子约翰·许尔堪(John Hyrcanus)却以谋略胜过他,成为统治者.在约翰·许尔堪的统治下,版图不断扩张,把以士买、撒马利亚和利比亚也收入版图.他又把耶路撒冷美化起来,又首次发行钱币.
前105年,约翰·许尔堪去世,由亚理士多巴勒(Aritobulus)一世接任王位,但不到一年,就由亚历山大贞尼接任,直到前87年为止.二人也恨法利赛人,并偏袒撒都该人,因而法利赛人受到严重的迫害.后来,亚历山大贞尼的妻子亚历山德拉接任,她是法利赛人,又因而反过来打压撒都该人.前69年她便逝世,她的两个儿子许尔堪二世和亚理士多巴勒二世就发生内战,互相争夺王位,为期六年,结果两败俱伤.他们的内讧因而为罗马帝国制造了机会,前63年,庞培带兵攻占耶路撒冷,犹太人的独立结束.
[编辑]罗马帝国和耶稣基督
罗马帝国在占领巴勒斯坦以后,庞培将军先立支持他的许尔堪为犹太人的统治者,却不立他为王.并且,下令犹太人要每年交税给罗马.然而,被流放的亚理士多巴勒二世却逃回来了巴勒斯坦,马上发生了夺权的内战.在这时期,庞培又派了以士买的安提帕特任许尔堪二世的顾问,以帮助他和亚理士多巴勒二世战争.后来前48年,庞培因为和凯撒犹流在法沙勒的一场权力争夺战中战死以后,安提帕特马上改变立场,支持凯撒,使凯撒升他为犹大省长,地位比许尔堪更要高.同时,凯撒又对犹太人有很大的寛容的态度,给犹太人宗教自由.安提帕特在凯撒的支持下便成为巴勒斯坦里最有权力的人.他是彻底向罗马效忠的.然而犹太人却恨他,因为他是以士买人,是他们以前死敌的后代.因而,他在上任后一年便被人毒死.他的儿子希律便接任了他的省长的职位.三年之后,凯撒也在罗马被人谋杀了.
希律生于公元前74年,死于公元4年,在他一生作政客和统治者的生涯中,他代表着罗马政府去对付犹太人,比任何人也要多.凯撒死了之后,罗马又由高三个执政:屋大维,安东尼和雷必达瓜分.东方叙利亚地区便是由安东尼统治的,希律便成了安东尼的部下.安东尼是欢喜希律的,这对希律也有很大的帮助.这时候,犹太又发生内战,希律就急忙赶到罗马请示安东尼.希律更说服了安东尼只有希律自己才能维持巴勒斯坦的秩序,使安东尼任命了他为全犹太的最高统治者.
希律被认为是一个奸狡而无耻的人,他整天也在巩固自己在犹太的地盘.这些事的成就,也是借着暗杀和阴谋建立的.甚至,他的家族中有不少人就因而死在他的手中.甚至他心爱的妻子玛莉安妮,也是被他下令杀死的.她死了以后,希律非常后悔,差不多要发狂了.他整段统治就是这般恐怖.由历史学家告诉我们,可以知道他的统治,在未后的日子里,是恐怖得不可以用笔墨所形容的.
公元1年,耶稣基督就在这恐怖的时代出生了(详见耶稣).在他升天以后,其门徒就在巴勒斯坦首次建立了教会,开始了基督教,并使耶路撒冷成为早期基督教的一个传道中心.然而,早期犹太教视基督徒为异端(至今部份正统派犹太人依然视基督教为异端),因而不断的迫害,甚至杀死基督徒,很多基督徒因而离开了犹大,向到安提阿、亚历山大等外邦城市,并开始向外邦人布道.最后,基督教完全成为了外邦人的宗教.
135年犹太人在巴勒斯坦的叛乱被镇压以后,罗马人把所有犹太人由巴勒斯坦驱逐出,自此犹太人开始了近二千年的大流散.只有少数的犹太人能躲在巴勒斯坦的山区,才能依然住下去.同时,基督教在公元一世纪后期,宣教基地已经由耶路撒冷转移至安提阿、亚历山大、罗马等罗马帝国其他的外邦人城市,信徒也愈来愈多外邦人,反而犹太信徒则日益减少.加上罗马帝国对基督教的迫害(最可怕的是德修·戴克里先和尼禄在位时的迫害),基督教在犹大地区的活动也减少了.然而,313年,基督教成立罗马帝国的国教以后,犹大地区的基督教又活跃起来.直到在伊斯兰帝国占领了耶路撒冷以前,罗马帝国的基督徒可以自由地前往耶路撒冷朝圣.
[编辑]伊斯兰的崛起
主条目:伊斯兰
伊斯兰教在第七世纪创立以后,便以惊人的速度扩张.632年伊斯兰控制了整个阿拉伯半岛以后,便想攻打在北方两个已经衰落的国家: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和波斯帝国(萨珊王朝).两国在过去互相争斗,加上罗马帝国已经分裂成东罗马帝国和西罗马帝国,当时西罗马帝国已灭亡,东罗马帝国还要忙着应付日耳曼人的入侵和作乱,便为伊斯兰教阿拉伯帝国创造了机会.619年,伊斯兰在占领耶路撒冷以后,
[编辑]十字军东征
主条目:十字军东征
[编辑]现代
[编辑]1948年立国
被称为以色列最伟大的国王所罗门王死后,以色列王国分裂成南部的犹太(即南国犹大)和北部的以色列(即北国以色列),至前722年,北国以色列为亚述人所灭,前586年南国犹大为巴比伦所灭,于是犹太人开始流浪世界各地.前722年至1948年,以色列的国土(及现在的巴勒斯坦)曾受多国占领,流浪世界各地的犹太人受尽各种迫害,在强烈建国意愿下,世界犹太民族主义组织于1897年成立,积极从事建国意愿.
[编辑]冲突、对立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土耳其人占领巴勒斯坦地区,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由于土耳其和德国联盟,英国利用阿拉伯人反抗土耳其,并承诺于战后建立一个包括巴勒斯坦在内的阿拉伯独立王国.但与此同时,犹太人建国行动亦得到英国的支持,英国外相于1917年11月发表一篇《贝尔福宣言》:英国政府赞成犹太人至巴勒斯坦建立一个民族之家,并努力促成此一目标之达成.遂使犹太人纷纷返回巴勒斯坦购买土地,准备长期定居.1860年代,此区犹太人仅12000人,到1922年己激增至84000人,且大量购置土地.
以巴冲突与对立日渐增高,遂使英国政府两面不讨好.英国政府于1920年4月25日接受国联委治此地区.英国政府于1946年7月提出一项分治计划,但遭双方反对,联大于次年11月又通过另一个阿犹分治计划,犹太人勉为同意,但阿拉伯人则因居住区域及宗教世仇因素坚决反对.英国先前曾声明若阿犹双方不能接受联大的计划,英国将于 1948年5月15日撤军并交出委任权.阿联盟于1947年8月19日在黎巴嫩集会,决议联大若通过此分治计划,便秘密派兵进入巴勒斯坦,遂引发起第一次以阿战争.
1947年联大通过分治计划时,巴勒斯坦之动乱即开始扩大,犹太人虽仅居少数,但教育水平较高,组织严密,虽尚无国名,却己具备完善的国家组织,故于动乱中实己掌握优势,当第一次以阿战争爆发前,更已将犹太人居留地区附近的阿拉伯人予以驱逐出境或加以控制.
1948年5月14日英国终止对巴勒斯坦之托管,以色列立即于次日宣布建国,以本古里安为第一任总理,埃及、叙利亚、约旦、黎巴嫩、伊拉克五国抵抗以色列,同时派兵进驻巴勒斯坦,以色列作出进攻,以阿战争正式开始.
[编辑]独立战争和移民
以色列国甫立,埃及、叙利亚、约旦、黎巴嫩和伊拉克五国联合向以色列发动进攻,阿以战争进入第二阶段.在北部,叙利亚、黎巴嫩和伊拉克的军队在边界被阻.约旦军队从东面袭来,并占领了东耶路撒冷.犹太民兵成功地阻击了南线的埃及军队.6月初,联合国宣布停火一个月,以色列同时组建了国防军.经过几个月的战斗,双方宣布停火,并且划定了临时边界,即所谓绿线.以色列在约旦河西托管区的领土增加了27%,约旦取得了犹大和撒马利亚等山地,即著名的约旦河西岸.埃及获得地中海沿岸的一个长条地区,即加沙地带.
战后,以色列总理古里安解散了一些民兵组织,因为他们参与了杀害瑞典外交官的恐怖活动.
大批阿拉伯人逃离或被驱逐出这个新成立的犹太国家.根据联合国的统计,难民数字高达71万人.由于阿以冲突产生的难民问题一直持续到现在.
纳粹种族大屠杀的幸存者和从阿拉伯国家逃离的犹太难民,在一年内使以色列人口增加了一倍.在随后的10年里,有60万东方犹太人移民到以色列.
[编辑]1950和1960年代
1955年至1956年间的拉封事件陷以色列于不义.1956年埃及回应以“苏伊士运河国有化”,此举令英法两国甚为懊恼.以色列与这两个欧洲强国建立军事同盟,一起向埃及宣战,苏伊士运河危机爆发.三个始作俑国面临国际谴责,以色列被迫从西奈半岛撤军.
1961年,犹太人大屠杀的主要责任人之一、纳粹战犯阿道夫·艾希曼被捕,他成为以色列法院判处的唯一的死刑犯.
1967年5月,以色列与邻国的紧张关系再度升级.埃及驱逐了驻扎在加沙地带的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宣布战略要地堤蓝海峡向以色列船只关闭,以色列认为这是不宣而战,于是在6月5日向埃及发动先发制人的打击.六日战争中,以色列取得空前胜利,她击败了三个阿拉伯大国,并且摧毁了他们的空军力量.以色列完全控制了约旦河西岸、加沙地带、西奈半岛和戈兰高地.1949年的绿线成了以色列在占领领土上的行政边界.尽管以色列占领区存在主权争议,以色列行政区还是延伸到了东耶路撒冷和戈兰高地.《以埃和平条约》签字后,西奈半岛归还埃及.
1969年果尔达·梅厄当选以色列总理.
[编辑]1970年代
1968至1972年间的战争被成为消耗战,在以色列与叙利亚和埃及之间的边境发生多起冲突.1970年早期,巴勒斯坦人向以色列和其他国家的犹太人发动了数波袭击浪潮.攻击在1972年的慕尼黑奥运会达到巅峰.巴勒斯坦恐怖组织绑架和杀害了数名以色列奥运代表团成员.以色列用“上帝之怒行动”还以颜色,其情报机构摩萨德暗杀了所有参与绑架行动的成员.
1973年10月6日,埃及和叙利亚在传统犹太节日赎罪日向以色列发动突然袭击,但是未能达成收复1967年丧失的领土这一目标.战后数年相对平静时期催生了以埃和平.
1974年梅厄夫人辞职后,伊扎克·拉宾就任第五任总理.是年11月,埃及总统穆罕默德·安瓦尔·萨达特对以色列进行历史性访问,并在以色列国会发表演讲——这是以色列首次被阿拉伯邻国承认.此次访问后,两国经谈判达成《戴维营协议》.1979年3月,萨达特和贝京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签署了《以埃和平条约》,以色列从西奈半岛撤出军队和居民点.同时,给予超越绿线的巴勒斯坦人自治权.
[编辑]1980年代
1981年7月7日,以色列空军炸毁了伊拉克的核反应堆,使伊拉克制造核武器的努力受挫.
1982年以色列向黎巴嫩发动攻击,这个国家自1975年起一直陷入内战.以色列官方的进攻借口是:保护频繁遭受恐怖袭击的以色列北部边境.然而,以色列国防军建立了40公里宽的隔离地带后,继续向北进攻,并占领了黎巴嫩首都贝鲁特.在以色列的军事驱逐下,巴解组织总部被迫迁往突尼斯;另一方面,以色列军在包围萨布拉(Sabra)和沙提拉(Shatila)这两个难民营期间,支持黎巴嫩基督徒长枪党民兵(Christian Phalangists)进入对难民进行大屠杀[1],在数日内杀害数千无辜伊斯兰教徒.总理贝京难以承受战争带来的国内外压力,于1983年辞职,被沙米尔取代.1986年以色列从黎巴嫩大部分地区撤军,驻扎在缓冲区的部队直到2002年5月才撤离.
1980年代的其余时间,以色列政坛在左翼和右翼之间摇摆,沙米尔和希蒙·佩雷斯轮流担任总理.
[编辑]1990年代
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伊拉克向以色列发射数枚飞毛腿导弹,造成两名以色列公民死亡,试图把以色列拖入战争,以瓦解包括几个阿拉伯国家在内的、美国领导的联军.
1990年代初期出现了大规模的苏联犹太人回归潮,根据新的《回归法》,新移民抵埠后立即获得公民权.1990-1991年间,移民人数达380,000人.虽然新移民往往倾向右翼党派,但他们成为工党的竞选争取目标,工党将他们的就业和住房问题归咎于执政的利库德集团.结果,在1992年的大选中,新移民大量倒向工党,使左派在国会选举中以61比59取得多数议席.
1992年1月,以色列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1992年大选的结果是,伊扎克·拉宾成为总理并组成左翼联合政府.竞选纲领中,工党承诺强化公民人身安全,在选举后的6到9个月内与阿拉伯人达成广泛的和平成果.1993年底,以色列放弃马德里框架,与巴解组织签署了奥斯陆协议.1994年,约旦成为第四个与其有和平协议的邻国.
哈马斯组织反对奥斯陆协议,并发动空前的恐怖袭击浪潮,使以色列公众对协议的广泛支持逐渐消失.1995年11月4日,犹太民族主义武装份子Yigal Amir刺杀了拉宾.
公众对刺杀事件的沮丧情绪产生了对奥斯陆协议反对派的反感,增加了拉宾的继任者希蒙·佩雷斯在即将到来的1996年大选中获胜的机会,佩雷斯是奥斯陆协议的设计者.然而,新的自杀炸弹袭击浪潮使公众情绪再次摇摆,1996年5月佩雷斯以微弱劣势败给了利库德集团的本雅明·内塔尼亚胡.
尽管内塔尼亚胡看上去像是反对奥斯陆协议的强硬派,他从希伯伦撤军并且签署了《怀伊河备忘录》[2],给予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更大的权力.在内塔尼亚胡任内,以色列经历了恐怖活动相对平静时期,但是他的政府于1999年垮台.工党以较大优势在大选中击败利库德集团,埃胡德·巴拉克继任总理.
[编辑]2000年代
2000年巴拉克宣布从黎巴嫩单方面撤军.这一举动的用意是,挫败真主党的进攻,并迫使攻击者进入以色列边界.
2000年7月,在美国总统克林顿的主导下,巴拉克和阿拉法特在戴维营举行谈判.然而,谈判最后破裂,没有取得任何新成果.巴拉克提出向巴勒斯坦权力机构移交90%的西岸和加沙地带领土的建议,但被阿拉法特拒绝.
和谈破裂后,巴勒斯坦人在阿里埃勒·沙龙访问耶路撒冷圣殿山后举行了第二次起义.谈判失败和新战事的爆发令左右翼人士均抛弃了巴拉克,和平步伐亦趋缓.
2001年3月,阿里埃勒·沙龙成为新任总理,他领导的利库德集团在2003年大选再度获胜.沙龙发起单方面从加沙地带撤军行动,脱离接触计划在2005年8月至9月实施.
在第二次起义中,愈1000名以色列人(主要是平民)在巴勒斯坦军事组织和平民发起的恐怖袭击中丧身;愈3000名巴勒斯坦人被以色列保安部队杀死,41名被以色列平民杀死,181名巴勒斯坦人被自己的同胞杀死.[3]
以色列在西岸建立隔离墙以使国家免受恐怖袭击.隔离墙计划全长681公里,将9.5%的西岸领土分割开来.隔离墙受到国际社会和以色列左翼人士批评,然而,由于它对国家安全至关重要,受到以色列大多数公众的支持.
2006年1月4日,沙龙中风后,总理职位由艾胡德·奥尔默特代理.3月28日,以色列议会选举举行.前进党获得120个席位中的28席,以色列工党获得20席,沙斯党获得13席,比塔纳以色列党获得12席,利库德集团获得11席,宗教民族党获得9席,圣经党获得6席,另外的席位被其他几个主要小党获得.[4]5月4日,以奥尔默特为总理的联合政府宣誓就职, 由前进党、工党、沙斯党和退休者联盟四个党组成,在议会中拥有67席.[5]10月30日,以色列是我们的家园加入政府,该党在议会有11个席位.[6]2007年1月25日,面临性侵犯和滥用职权指控的总统摩西·卡察夫暂时停职,议长达利娅·伊齐克自动出任代总统.[7]6月13日,举行总统选举,希蒙·佩雷斯当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