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里的薛宝钗是怎样一个人物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8 21:48:08
《红楼梦》里的薛宝钗是怎样一个人物
《红楼梦》里的薛宝钗是怎样一个人物
《红楼梦》里的薛宝钗是怎样一个人物
评《红楼梦》之薛宝钗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环监0811 金茂琴
〖内容提要〗《红楼梦》是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它刻画了大观园里的一群女子形象,薛宝钗是其中的重点人物之一,历来读者就有拥薛与反薛之争.那么她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呢?她究竟拥有怎样的爱情悲剧?她和林黛玉的关系又是怎样?
〖关键词〗薛宝钗 性格 爱情 黛钗关系
薛宝钗的性格
有的认为薛宝钗是个典型的封建淑女,有的则认为她是一个典型的女市侩.我认为这两种意见都有它的合理成分,也都有点偏颇.那么,什么是“薛宝钗性格”呢?简言之:貌似温柔,内实虚伪;看来敦厚,实很奸险;随时而不安分.或者说:封建淑女其表,市侩主义其里.
温柔敦厚是薛宝钗性格的外露特征.总凡一切封建礼教,她都拥护,并且时刻不忘用以影响周围的人.薛宝钗热衷于功名富贵,把自己的希望与年青人的出路完全寄托于封建统治阶级,强调“男人们读书明理,辅国治民,这便好了”,以“仕途经济”规箴贾宝玉,要他攻读时文,“留意于孔孟之间,委身于经济之道”.这足以说明她对封建政治是由衷地拥护与支持的.
薛宝钗的处世哲学是“不关己事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这实质上是儒家的中庸之道与明哲保身哲学的变形.反映在待人接物上,就是喜怒不形于色.薛宝钗从不“妄言轻动”,即使在尴尬场合,也能容忍自如.她待人无所厚薄,送礼也送赵姨娘一份,使赵姨娘受宠若惊,称谢不已.
薛宝钗浑身理学气,在她的言谈中诗词只是“玩物”,是要“表志”的.强调“做诗不只不是女儿份内之事,究竟也不是男儿份内之事.男人们读书明理,辅国治民,这便好了”.她所说的“书”,显然是指儒家的经典和时文,主要是后者.这与当时的老生宿儒是一个口吻.
薛宝钗不爱花儿粉儿,衣着与日用异乎寻常的朴素和节俭,举止娴雅,端庄大方,“闲来只以针凿为事”,也确是一种“淑女”风度.
如此说来,薛宝钗当是个典型的封建淑女了?问题并不这么简单.透过她温文尔雅的外表,我们又看到了一颗跃跃欲试的、封建利己主义的野心.总凡一切封建礼教,薛宝钗都积极地宣扬,然而她自己却并不完全信从,她的言行并不统一.她要的是别人的遵守;而她自己,对她有利,则把它作为行动的规范,对她无利,则阳奉阴违.
她满口中“女子无才便是德”,却处处以才学耀人,并想以此博取宝玉的钦佩与欢心.她反对香菱学诗,也反对湘云与香菱论诗,可她自己却不仅工于诗,历次诗社都要一显自己的才华,还精于画论,借惜春绘画事侃侃而谈以炫耀自己学识的渊博.她一本正经地教训黛玉不要看那些“杂书”以免“移了性情”,自己却倒背《西厢记》和《牡丹亭》如流水.
她满口“三从四德”,却暗中追求宝玉.她见识过人,观察敏锐,深知宝黛只有暗自爱恋的自由,而无婚姻的自主;深知宝黛之间的感情就像“油里调蜜”,要是露声干预,必然会招来宝玉对自己最大的厌恶,因此,暗中窥探,佯装不知,随事态发展而看眼色行事,千方百计地讨好宝玉婚姻的主宰――贾母的欢心.她对宝玉,好像是相当的疏远,实质上这是求近之远.
“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天”——温柔敦厚的仪表里却长着一颗想依附封建势力而飞上高枝的野心,这种豪情便令人感到俗不可耐.宝钗的这一气质,只能从她的皇商家庭里去找根源,乃是封建市侩的一种反映形式.
然而,我们说薛宝钗是封建淑女其表,市侩主义其里,并不只由于她满口“三从四德”,却暗中追求宝玉,有违封建妇道,还由于从她身上不仅令人闻到一股道学先生的腐酸气,同时也令人嗅到一股强烈的铜臭味.这股铜臭味又不是出于一般正统地主对物质财富的贪求与积蓄,乃是出于封建商人在待人接物上的唯钱唯财唯利以及对于货物的经营心.在她看来,一个人物的代价至多不过是几两银子的事.“含耻辱情烈死金钏”,连典型的封建正统人物王夫人,也于心不安,自感罪过.可宝钗却认为:“姨娘也不必念念于兹,十分过不去,不守多赏他几两银子,发送他,也就尽主仆之情了.”多冷酷连一块“仁”字的遮羞布也不要!平时她与湘云、黛玉,乃至赵姨娘的往来,也是以钱物作为热络她们的纽带.运用“小惠”去“全大体”,正是她的拿手好戏.尤三姐自刎,柳湘莲失踪,连恶少薛蟠也因他有救命之恩而流下眼泪来,薛姨妈亦心甚叹息,都想各处寻找.唯独宝钗她听了并不在意,说道:“俗语说的好,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这也是他们前生命定.前日妈妈为他救了哥哥商量着替他料理,如今已经死的死了,走的走了.依我说,也只好由他罢了,妈妈也不必为他们伤感了.倒是自从哥哥打江南回来了一二十日,贩了来的货物想来也该发完了.那同伴去的伙计们,也该请一请酬谢才是.”原来她的心早已熔化到家“贩了来的货物”里了.这位望之如春的少女,这是这么一个春行秋令见利忘义的巧妙的利己主义者.“敏探春兴利除弊害”,只想节流以延续封建大家族的生命.“贤宝钗小惠全大体”,却想开源以扩大贾府的收入,发展贾府的财力:“一年四百,二年八百两,取租的房钱也能看得了几间,薄地也可添几亩.”这分明是封建市侩的如意算盘,被“三从四德”禁锢了头脑的封建淑女决想不及此.
薛宝钗就是这样的人:事不关己,你望之如春;事一关己,她就春行秋令.无论在任何情况下,均能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非常讲究方式方法,做得八面玲珑.因此,她是随时而不安分.因此,薛宝钗性格是市侩化上的封建淑女.
爱情悲剧
有人也许觉得林黛玉的爱情故事更可悲些,但薛宝钗的爱情故事何尝不是更加可悲呢!也许是看的多了,所以理解也就有所不同了.记得初看《红楼梦》时,深为薛宝钗的行为感到愤慨.但现在看来,薛宝钗的爱情更加显得从满悲剧色彩.与黛玉相比,毕竟黛玉得到了宝玉的心,而薛宝钗得的是什么呢?与其说薛宝钗得到了宝玉的人,还不如说其什么都没有得到.换个角度来看,薛宝钗连晴雯都不如.
通看《红楼梦》女儿们,无不在追寻爱情,其结局大多如出一辙,只是表现的手法有主有次罢了,其主要的着眼点是在宝钗和黛玉身上.从薛宝钗的出现到《红楼梦》的结束,薛宝钗都注定是一个悲剧的人物.不管她是入选入宫,还是嫁给宝玉以外的其他人,其悲剧的结局都是注定的.从《红楼梦》中不难看出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是因志而生,他们之间是知己.贾宝玉和林黛玉都是爱情的主动者,他们都在主动追求属于自己的那份爱情,唯一不幸的是他们两者都是世俗中的一隐者.隐者与世俗相遇时,剩下的也只有点点血泪了.翻开历史,不管是那一个隐者,其人生都难免会带有一份属于自己的那份伤感,文学作品的洒脱并不能代表其内心深处的那份感伤与无奈.
薛宝钗的爱情一直处于被动状态,虽然其渴望爱情,却不敢主动的去追求,只能寄希望与命运的眷顾.从《红楼梦》第四十回 史太君两宴大观园 金鸳鸯三宣牙牌令中林黛玉的一句:“良辰美景奈何天”,到《红楼梦》第四十二回 蘅芜君兰言解疑癖 潇湘子雅谑补余香中宝钗与黛玉中的一段对话来看,不难看出薛宝钗在对待爱情上,内心深处与言行表现的截然不同.如果说林黛玉受爱情文学影响深的话,哪么薛宝钗却比林黛玉所受的毒害更深,林黛玉还可以说有一种洒脱包含在里面,而薛宝钗却是刻骨铭心的.同样的一句“良辰美景奈何天”,在别人的面前却没有引起任何反应,这并不能表示别人没有读过,而在薛宝钗那表现的却是如此的强烈,可见此句话在薛宝钗内心深处的份量.可以说是时时萦心,处处难排!
通篇来看,薛宝钗是一个世俗话的典型性贤妻良母形象,不管是就其言行,还是其现实中的表率来看,都是毋庸置疑的.当然也不能就此说林黛玉不是,只是她们之间的表现形式会有所不同,因为她们之间本就属于同一群体中的不同群体.思想认识的相同并不表示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相同.薛宝钗代表着孔子积极入世的思想,而在贾宝玉与林黛玉身上则表现出老庄哲学.出世与入世都源于同一基础,不同的只是对待人生和个性上的不同理解和诠释.贾宝玉与林黛玉的思想无疑与中国的世俗传统哲学相悖离,所以他们最终将难容于世俗,他们之间也注定要以悲剧结尾.即便他们之间能够相守一生,但加在他们身上的种种世俗羁绊,也将让其感到一丝无助与不安.这也可以说是人生的一种必然性缺失!而薛宝钗的命运也更是如此,新婚的如胶似漆与后来的三妻四妾相碰撞时,带给她内心深处的依然是爱情的失落.唯一给她留下的只有对子女的无限眷爱,这种眷爱最终还将以自身际遇的方式来延续着另一个永无休止主题.
总之,爱的愈深,伤的也愈重.爱的愈深,就标志理解的更深,感情也更细腻,感情的细腻最终带给自身的也只有无尽的伤害了.
这也许就是人生之悲吧?悲的让人无从谈起,悲的让人无所适从,悲的让人前仆后继!
黛钗关系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林黛玉和薛宝钗,一个是知府的女儿,一个是皇家大商人的女儿;一个追求完美,一个自云守拙;有的人看见这首诗中同时写了林、薛二人,以为找到了“钗黛合一”的证据,这是错误的.矛盾着的双方既然互为依存,为什么不可以在一首诗中并提林薛这两个在思想倾向上彼此对立的人物,通过贾宝玉对她们的不同的态度的比较,以显示抑扬褒贬呢?
林黛玉,一个多愁善感的女子,悲剧的性格,却有着捧心西子的病态美,喜欢用自尊掩饰自卑,小心眼背后拥有坦诚,勇于追求自己的真爱的封建社会美丽女子.
薛宝钗,理智稳重,温柔敦厚,豁达大度,有着可与林黛玉相比的诗才,但背后的她却有很大的野心,是十二钗中的冷美人,一个只追求婚姻而不是爱情的女子.
她们一直是人们讨论的话题,关于她们的关系更是一个疑点,她们共同追求贾宝玉,她们在情场上明争暗斗,直到最后宝钗嫁给宝玉而黛玉含怨而死,没有谁会认为她们会有哪一天和好,但出乎一些人的意料之外,黛钗这一对“情场冤家”终于和解了,而且是以黛玉主动认错,承认“往日竟是我错了”而导致和解的.有人认为,这是阴谋家薛宝钗的胜利,幼稚的林黛玉上了当.果真是这样吗?请读渎“秋雨夕闷制秋雨词,金兰契画剖金兰语”那一回吧.宝钗确实征服了黛玉,但那不是用的阴谋诡计,而是用她忠诚信奉的封建礼教.黛玉看出宝钗并未拿她的“行为失检”作话柄,到处张扬,大作文章,而是真心地劝,说她,开导她,因而消除了“疑癖”,主动作了和解的姿态,此后,通过“薛姨妈爱语慰痴颦”等章回;进一步描写了她们友情的发展.她们的关系亲密到“竟比别人好十倍”的程度,连宝玉都感到奇怪,“暗暗纳罕”.
也许这就是女人吧,是爱使她们嫉妒,产生恨,又是爱让她们和好.
尾声
薛宝钗,如此一个怪异女子,不懂自己的爱情,在爱中她产生不了恨.无知的女人却有着让人深不可测的野心,让人触不可及.从此,她又以一个新的面貌出现在世人的眼中.
〖参考文献〗
[1]《红楼梦学刊1》,百花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
[2]《红楼梦学刊2》,百花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
[3]《红楼梦学刊4》,百花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
[4]《红楼梦学刊1》,百花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
[5]《献芹集》周汝昌,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