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先秦儒家文学思想及其对后世文学批评的影响.2.先秦道家文学思想及其对后世文学批评的影响.最好1000字左右.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8 19:39:38

1.先秦儒家文学思想及其对后世文学批评的影响.2.先秦道家文学思想及其对后世文学批评的影响.最好1000字左右.
1.先秦儒家文学思想及其对后世文学批评的影响.
2.先秦道家文学思想及其对后世文学批评的影响.
最好1000字左右.

1.先秦儒家文学思想及其对后世文学批评的影响.2.先秦道家文学思想及其对后世文学批评的影响.最好1000字左右.
所谓文艺思想,是指对于文艺现象的总的看法和主张.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文艺思想,不同流派、不同时代,文艺思想也有差异.
  先秦儒家的文艺思想主要包括孔子和孟子的文艺思想,以孔子为代表,并且主要体现在其儒家经典著作《论语》以及《礼记·乐记》中;先秦道家的文艺思想主要包括老子和庄子的文艺思想,以老子为代表,但在其著作中少有直接体现.虽然如此,我们还是能从字里行间读出老子隐含的文艺思想,并且相当深刻,值得咀嚼和学习.两家文艺思想各有特色,都对后世的文艺创作和文艺理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以下着重对比两家文艺思想的异同:
  一. 不同点:
  1.儒家“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游于艺”与道家“道法自然,无为而为”.
  孔子一直都在推崇“文”.先秦时期的“文”有几个不同含义:包括礼乐典制等在内的广义的文、文献典籍、文辞文采等.在孔子时代,诗已经完全从乐中分化出来而成为语言艺术的文学.孔子非常重视诗的教育作用,经常敦促和考验他的弟子乃至他的儿子孔鲤学诗的情况.如《论语·阳货》: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所谓“兴”,是指孔子思想里的政治、伦理内涵.《论语·学而》: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从这里可以看出,孔子强调学习要以修身实践为本,艺文的学习则是次要的.也就是说,在儒家的思想体系里,学习是为了治国安邦和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并且要把治国安邦摆在第一位.
  另外,孔子认为,“音之起,由人心生也.”孔子是一位热爱文艺的人,积极肯定文艺的作用,有很高的艺术修养.他认为,文艺是由心产生的,人心的萌动是由外在事物影响导致的,心受到外物的影响而萌动,就表现为声音.并且,声音也是有区别的,它跟环境密切相关,比如在和平时代和在动乱年代就有很大区别.因此要有选择地学习,“放郑声,远佞人”.孔子认为郑声多为“淫”,学了就是离经叛道.
  虽然老子一再言说“道可道,非常道”,但还是留下了不少文字,帮助后人对其“道”的理解.《老子》把“道”作为一个最高的哲学范畴来阐述,并将其提高到宇宙万物之本的地位.
  老子“道”的特征则是“四无”:不仁、无味、无用、无言.即无所偏爱,无所谓爱,也无所谓恨;有和无互相转化,有即无,无即有;无用即是有用;道不可言说,“不言之教,无为之治”是最好的政治.也就是说,道家是崇尚自然的,“道法自然”.因此,在文艺方面,道家也是主张自然,认为既然万物都要“法自然”,那么自然人也要“法自然”,而当人处于这种状态的时候,心灵也应该处于一种空灵的状态,这也就是一种最自然的状态.由此进而提出要在人最自然的状态下进行文艺活动,没有任何功利性的目的,并且在言辞表达上也要合乎自然,“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与儒家所提倡的“兴于诗”是刚好相反的.另外,他痛恨巧言令色,主张“希言”,并偏激地认为“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2.儒家“诗可以兴、观、群、怨”与道家“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兴观群怨”的核心内容是把文学艺术的创作和鉴赏与社会政治紧密联系在一起.也就是说,文学艺术不仅仅是文学创作与鉴赏,而要和当时政治和社会相连,它不是独立的.孔子的艺术批评标准是:“《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无邪”即归于正,主张文学艺术在思想政治上要符合儒家的标准.由于孔子一生都在致力于恢复周礼,因而在文学艺术方面,也被附加了政治内涵.从这一点可以说,儒家的文学思想是功利主义的,因为它带有明显的政治性.
  对于“兴观群怨”各自的意思,从古至今各家有不同的说法.如“兴”,就有“引譬连类”(孔安国)、“感发志意,托物兴辞”(朱熹)等说法;“观”,有“观风俗之盛衰”(郑玄)、“考见得失”(朱熹)等.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诗歌对人的思想感情有启发和陶冶的作用,并能帮助人们认识到风俗的盛衰,相互切磋、提高修养,交流思想和情感,也可以用诗歌来批评政治表达民情.
  从这里可以看出,孔子认为,学习诗歌是为了治国安邦和提高个人修养,反映当前政治状况.总之不是纯粹的诗歌,一定是带有更深一层含义的,这也才是真正的优秀的诗歌.
  老子在论述“道”的玄奥莫测时,用了“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所谓“大”,在文学领域则是指高潮的审美艺术境界.关于“大音希声”,意思大致是说,巨大的声音需要长期的能量积蓄,所以一般听不到.或者说,“此时无声胜有声”,无就是有,无用就是有用,就是最美的最自然的,用平常的耳朵是听不到的.关于“大象无形”是说“道”法象,它没有具体的形状.
  从文艺方面来理解这两句话,就是“无言”.即无声.最高尚最自然的声音是听不到的,或者说不是用耳朵能听到的,要用心去慢慢领会.所以,最好的诗歌不用写出来,也不必唱出来,它应该存在人的心里,由有一定“道”的修养的人才能融会.
  3.儒家提倡“尽美尽善”与道家提倡的“法天贵真”
  孔子认为文学作品要集“美”和“善”于一身,即艺术形象和内容都要足够完善.如他评价《韶》乐和《武》乐时说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武》,尽美矣,未尽善也.”虽然《武》场面宏伟壮观,气势磅礴,艺术形象塑造非常完美,但内容还不够完善,需要进一步加强.因为《武》乐是讴歌杀伐征讨的,充满了不和的气息,不符合道德的要求,与其“礼治天下”的政治目标还有出入,因此“未尽善”.
  道家则提倡“法天贵真”.庄子反对做作,推崇的是自然,认为在人的情感表达方面,要的就是一种真诚的情感,无需隐藏和隐瞒.人的真性情受禀于自然,也就带有自然的特征,是不可更改的,那种虚情假意、言不由心生的艺术形式应该被否定.
  二. 相同点
  儒家和道家文艺思想虽然有几点截然不同,但还是有类似的地方.
  儒家提倡的“圣人立象以尽意”跟道家提倡的“言不尽意”意思是大致相同的,都是说形象和艺术有密切关系,即人们在表述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时,总要借助外在形象的力量.语言是体现心意的,但不是所有心意都能或方便用语言表现出来,有时就需要隐晦,让读者自己去猜测和体会作者的心境.这就是说,言有尽而意无穷.这种处理方式给了读者以很大的想象和回想空间,并且有耐人寻味的感觉.如孔子《曳杖歌》:“泰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前两句描绘了两种意象:泰山要崩塌了,屋梁要毁坏了.非常简洁,为而后的表意做了很好的铺垫.当时子贡正好来看望老师,听到老师唱这首歌,想到“哲人其萎”的悲惨景象,不仅黯然神伤.不仅子贡,在200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重新读这首歌,也能感受到当年子贡的悲伤和难过.这就是“言不尽意”的具体体现.
  三. 对后世的影响
  孔子重视道德、礼教和仁义,并要求“尽善尽美”,对后世的文学创作有深远而深刻的影响.比如重视道德礼教,这一方面比西方的宗教和神学论死心爱那个要先进得多,启示我们以人为本,顾全大局,对于培养我们的集体荣誉感有积极的作用.再如要求“尽善尽美”,启示我们要在平常的学习和生活中,从严要求自身,以求精益求精,注重形式与艺术的结合,不顾此失彼.
  但过分追求文学与政治结合,则破坏了文学的纯粹性,给文学带上了政治的色彩.并且,过分强调集体主义,让人失去了自我意识,一定程度上压抑了人的个性和性格的完善发展,由此将会带来没有创新意识的不良后果.对于这一点,我们应该批判地继承,不能一味继承.
  而庄子强调的是“自然”,认为一切都应该在最自然的状态下完成,文学也不例外.这启示我们要注重文学艺术创作的纯粹性,而在形式方面则要求不高,认为只要是在自然的状态下写出自己真实的感情、唱出自己内心真实的心声就是美的.这启示我们在进行文学艺术创作时,要“我手写我心”“我口唱我心”,要言为心声,敢于抒发自己的真实感受.
  但从另一方面,过分强调“自然”,也会有不良影响.比如文学本身就不是纯粹的文学,它一定是在一定的时代大背景下发生的,而这大背景又无一例外地会影响每个个体的生活状态和心理,所以在进行文学艺术创作时不可避免地会带有政治性或者社会性.因为每一个人都是社会人,不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都要跟身边的事物打交道.因此,对于道家的文艺思想,我们也不能一味赞同,要根据自己的情况作出实际的调整.
  总体来说,儒道两家的文艺思想都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其消极的一面,我们要认真分析,再有选择地批判继承.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文学艺术创作方面走的更好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