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哪些剧种及特点(简短些)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6 19:37:36

中国有哪些剧种及特点(简短些)
中国有哪些剧种及特点(简短些)

中国有哪些剧种及特点(简短些)
绍兴戏曲传统绵长,剧种、曲种多样,声腔丰富,剧作高超,作家、艺人辈出,是绍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戏曲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唐时,越州有参军戏.唐元和年间(806-820),女艺人刘采春及其夫周季崇善弄"陆参军".元微之赠刘采春诗有"选词能唱望夫歌"句.[望夫歌]一名[罗嗊曲].刘采春所唱120首,皆当时文士所作,其词五、六、七言.今尚存[罗嗊曲]6首.
  南宋,主要演出诸宫调及杂剧,曲艺则数鼓词.洪迈《夷坚志》载有越地演唱诸宫调的内容.杂剧流行于越州民间,或为祭神而演.王十朋《梅溪集》有"剡之市人,以崇奉东岳为名,设盗跖以戏先圣"等语.鼓词为宋时越中主要曲艺形式.陆游有诗《小舟游近村.舍舟步归》,叙"拊鼓盲翁"说唱蔡伯喈故事的情状.其时,绍兴城乡演出活动频繁,陆游晚年回绍兴里居所写诗中,多有咏及.当时,已有本地的"村伶",村伶还组班演出.这种演出,为不误耕作,多在夜间,极受农民欢迎.陆游诗云:"老伶头已白,相识不论年.时出随童稚,犹能习管弦.""野寺无晨粥,村伶有夜场.""空巷看竞渡,倒社观戏场."
  戏文入元,与北曲元杂剧对称而名为南戏.由余姚籍为主的"戏文子弟"以余姚方言及声腔演唱的南戏称余姚腔.余姚腔流行于江苏的常州、润州(镇江)、扬州、徐州及安徽的池州(贵池)、太平(当涂)等地.明万历十四年至二十五年(1586~1597),"绍兴梨园"、"余姚梨园"、"绍兴戏子"以余姚腔多次演出于上海豫园等地.
  明嘉靖、隆庆年间(1522~1572),昆腔由吴中一带迅速传播到江浙各地.万历年间(1573~1620),昆腔大见流行,越中士大夫纷纷组成家班、女戏,声势颇盛.以后家班几经更迭,有的演员在脱离家班后,加入民间班社.其时,演出重视伴奏及服饰、化妆,且部分使用灯彩布置.明末,兴调腔,其时,目连戏自成一系.
  清康熙、乾隆年间(1662~1795),乱弹起,与调腔并行,其后,鹦哥班出;咸丰、同治时(1851~1874),嵊县"落地唱书"勃起,清末衍化为小歌班,民国初发展为绍兴文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源于乱弹的绍剧及出自绍兴文戏的越剧均得到长足发展
  越 剧
  清同治年间(1862-1874),嵊县农村出现"落地唱书",以〔四工合调〕说唱《养媳妇回娘家》、《蚕姑娘》之类的短篇农村故事,很快流行当地并逐渐传至杭、嘉、湖一带,形成长于叙事的新调〔吟哦调〕,开始说唱《赖婚记》、《金龙鞭》等长本书.光绪三十二年(1906)春节期间,嵊县农村6名艺人首次化妆登台,演出《十件头》、《赖婚记》、《倪凤扇茶》,因只用笃鼓、檀板按拍击节,的笃之声不断,故称"的笃班"或"小歌班",渐次衍变为一种地方戏曲,并流行于绍兴、宁波一带.剧目多半反映农民生活,主要有《卖婴记》、《卖青炭》、《箍桶记》等.
  民国初,小歌班流向上海,并以"绍兴文戏"(男班)为名与乱弹班--绍兴大班相区别.民国10年(1921),绍兴文戏改原来的徒歌清唱为以丝弦伴奏,称为〔丝弦正调〕,出现魏梅朵、王永春、支维永、马阿顺、张云标、白玉梅、马潮水等一批优秀艺人,男班进入全盛时期.
  民国12年(1923),嵊县首次出现绍兴文戏女子科班.此后,女子戏班林立,称为绍兴女子文戏,简称女子文戏.女班所演剧目,多自绍剧、京剧移植,故又称文武女班、女子绍剧等.其时,为适应女子演唱而变〔丝弦正调〕为〔四工调〕,演出于绍兴、宁波和上海.25年左右,绍兴女子文戏因扮相俊美、嗓音甜润、唱调流畅,逐渐取代了男班在上海的地位.当时著名女演员有施银花、赵瑞花、王杏花、屠杏花、姚水娟、马樟花、筱丹桂等.演出剧目多为才子佳人戏,如《梁山伯与祝英台》、《三看御妹》、《龙凤锁》、《碧玉簪》等.27年,女子文戏创演新戏,开掘新的表演程式,并改称"越剧".
  民国31年(1942)起,著名越剧演员袁雪芬等进行越剧改革,以剧本制代替幕表制,建立导演制度,改进服装、化妆、布景、灯光,充实乐队,在〔四工调〕的基础上发展出新调〔尺调〕,著名越剧演员范瑞娟又创制了〔弦下调〕,越剧唱腔逐渐形成多种流派.32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浙东四明山革命根据地对越剧进行改革.剧团(称社教队)实行男女合演,编演《红灯记》、《桥头烽火》、《浙江潮》等现代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越剧事业得到迅速发展.越剧演出团体遍全国包括台湾在内的二十几个省、市、自治区,成为除京剧以外的全国第二大剧种.越剧在长期实践中,进一步形成了一种优美忬情、诗情画意的独特风格,而且出现了一批代表性剧目,如《梁山伯与祝英台》、《西厢记》、《红楼梦》、《祥林嫂》、《山花烂漫》、《胭脂》等,其中绝大部分已摄制成影片.越剧还多次出国演出,在香港也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越剧演员队伍有了新发展,不断培养出新的人才.50年代,遵照周恩来总理的指示,浙江省越剧二团、上海越剧院等先后开始进行男女合演试验,对男女唱腔的革新作了有益的尝试.男女合演不仅开拓了越剧的题材和表现能力,演出了不少现代戏,而且出现了一批为观众所喜爱的男演员.
  绍 剧
  绍剧,即绍兴乱弹,俗称绍兴大班.兴起于清康熙、乾隆年间.唱辞以七字齐言对偶为基础,有独立完整的唱调,即〔三五七〕与〔二凡〕.剧作内容多为忠奸争斗、征战杀伐之事.焦循《花部农谭》谓"其事多忠、孝、节、义,足以动人;其词直质,虽妇孺亦能解;其音慷慨,血气为之动荡."30年代称"越剧".1950年定名绍剧.流行于绍兴、宁波、杭州、嘉兴、湖州及上海一带.
  新昌调腔
  明代,越地出现调腔,俗称高腔或高调.张岱《陶庵梦忆》所云之朱楚生者,即为当时著名之调腔戏演员.调腔流行于旧绍兴府、台州府所属各县和宁波、舟山、温州及浙西等部分地区.曲牌体,唱腔有调腔、昆腔、四平,以调腔为主,并有帮腔,是绍兴地区唯一以南北曲为剧本、曲调体系的剧种.民国以后,各地的调腔演出活动渐趋减少,至1959年,新昌县成立专业高腔剧团,调腔即以”新昌高腔”之名入载曲籍.
  曲 艺
  绍兴地方曲艺,大多出现于清代中叶.流行较广、影响较大的有平湖调、词调、莲花落和宣卷等.这些曲种的曲目、唱调、扮演等方面,在吸收调腔、乱弹及其他民间艺术的基础上,经过艺人的不断加工、提高,形成了显明的地方特色,为居民群众所喜闻乐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文化部门重视对以上曲种遗产的整理、发掘与保存,使优秀曲种在更大的地域范围内得到流传.1976年,绍兴莲花落艺人胡兆海、周汝珍的双档莲花落《常青指路》赴北京参加全国曲艺调演,获得好评.1982年,胡兆海的《回娘家》参加全国曲艺优秀节目(南方片)观摩演出,获得表演一等奖和创作一等奖.1986年,绍兴曲艺团倪齐全的《疯姑娘》获浙江省新曲(书)比赛创作一等奖、表演一等奖.1987年,胡兆海的《姑娘上门》参加第一届中国艺术节.1990年,倪齐全的《阿Q与辫子》参加在南京举办的首届中国曲艺节.绍兴莲花落的影响日见扩大.
  其他戏曲
  绍兴境内,地方戏剧品种较多.自清末至民国,尚有京(徽)班、武林班等.民国18年(1929)前,京班常演出于绍兴觉民舞台.绍兴亦曾开办徽调科班,但未能持久,从业者多改唱乱弹.嵊县办有徽调、乱弹并蓄的科班,多在宁波、绍兴及杭州、嘉兴、湖州一带演出.诸暨有西路乱弹戏班,为乱弹和徽调的合班.此外,尚有鹦哥戏、目连戏和孟姜戏等.
  1950年后,鹦哥戏、孟姜戏不复再见,目连戏偶于特殊纪念场合或文化节日时演出.西路乱弹于1965年后不再有专业戏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