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为什么被皇帝所杀?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7 02:31:02
岳飞为什么被皇帝所杀?
岳飞为什么被皇帝所杀?
岳飞为什么被皇帝所杀?
这个悲壮片段永远地记载在《说岳全传》的末尾篇章,至于后面离奇的故事情节像是在安慰读者:说什么牛皋骑在金兀术的身上,前者给笑死了,后者给气死了.反正小时侯的我还是对大英雄岳飞的遇害耿耿于怀,十分痛恨大奸臣秦桧,以致于平时和姓秦的同学吵架了,就把这个坏蛋安在对方的祖宗行列. 后来,当看金庸先生的《射雕英雄传》时,看到书中提到大英雄岳飞不是被大坏蛋秦桧所害死的,而是“高宗皇帝”.当时不理解,为什么要害死“精忠报国”的英雄呢!要是秦桧吧,还好理解——《说岳全传》里不是说他们俩的前世有仇吗?所以当时很痛惜岳飞的“愚忠”,如果要是不理会十二道金牌,先打到北宋首都东京再说——毕竟已到朱仙镇了嘛! 再后来,当翻看《宋史》,以及别的文章,才感觉到小说、评书的谬传,也越来越体会到我们小老百姓在电影电视剧里所看到的、在收音机评书所听到的岳飞已经不是历史上的那个岳飞了.(就像关老爷——关帝也不是关羽)而是后来人因为某种需要,对他的某一方面加大宣传,而其他方面(比如缺点)则给以避讳,“为尊者讳”嘛!这样,优点一再扩大,缺点持续掩盖,最后的结果就是人慢慢变成了神,——然后把神再回到原来的那个历史环境中时,你会觉得特别的别扭,自然产生种种疑惑,一如我以前的不解.但这种带有政治意味的宣传,严格意义上说,已经不属于历史学的范畴了;也感觉到小时候的幼稚,其实岳飞没有打到朱仙镇,即刚超出赵构、秦桧主和派的预期目标时,就先召回了韩世忠、刘光世、杨沂中、张俊等东线宋军部队,使中线的岳飞已成孤军深入之时(这时的岳飞部队大概有四万,远逊于金国),并且后勤保障没跟上,因此只好返回荆襄防区. 岳飞最后的悲剧命运与他的性格有关.他的性格中有点偏激,自以为是,属于典型的“善于谋国,不善谋身”的那种人(如历史上的吴起、晁错等人),估计也有点“性情中人”,就是一心血来潮,往往做出欠考虑的事儿.据《宋史·岳飞传》记载,年轻时,刚升为秉义郎的岳飞就冒昧地向皇帝赵构上书,结果被以“小臣越职言事”的罪名罢归原籍.这,我们可以理解为他年轻不懂事,因为按照当时(其实后来明朝也是)“潜规则”,武将只听从指挥打仗就行了,不该关心政策层面上的事务.后来,经过十多年浴血奋战、已成某“军区司令”的岳飞,由于三番五次受到皇帝召见、勉励、夸奖,让他感觉和皇帝的关系好得像“铁哥们”一样,所以绍兴七年一听说金国那边打算要立宋钦宗的子嗣做皇帝时,立即给赵构上书,争取提前“正资宗之名”,这样“则虏谋沮矣”.——这纯属好心办坏事,岳飞一时心血来潮,把十年前的教训给忘了.即使是非给要给皇帝提醒一下,你可以授意一个文职部下或文职同僚来说呀,为什么要自己说出来呢?!结果遭到皇帝的斥责:“...卿虽忠,然握重兵于外,此事非卿所当与也”.岳飞听后“意似不悦”,据和他同时面圣的参谋官薛弼说他面如死灰,感叹道“鹏举为大将而越职及此,其取死宜哉”,越职言事竟触赵构之忌. 此事到了明朝,被明朝人陈邦瞻评论(见《宋史纪事本末》),说道:“余观岳少保请高宗建储事,未尝不悲其忠而惜其智也!夫造膝密谋,为宗社计虑根本,此诚忠臣事,然惟腹心大臣得为之,非将帅任也.智名用略盖一世,携震主之威,而居不赏之功,斯已危矣,犹欲与人父子间事乎?矧(音“深”,况且之意)苗、刘之变,实立明受,帝庸主也,岂能遽忘诸将?而飞乃触其深忌,安知让人不以此为中伤地也!” (旁白:我想起了汉武帝时期的汲黯、公孙弘和卫青三人面圣时的“待遇”:卫青面圣时,汉武帝可以蹲在厕所里接见他;丞相公孙弘面圣时,皇帝有时候不戴帽子、光着头出来接见;要是等到汲黯来时,不穿戴整齐不敢出来.据说一次,皇帝在武帐(大概军营)办公,这时也没戴帽子,等听说汲黯进来要奏事,皇帝慌忙找帽子,实在找不到了,就躲在蚊帐里面才让汲黯进来奏事.——这到底谁是皇上啊!但是,汲黯只能言事,无其他权力,不如日理万机的丞相公孙弘的权大,也不如统领千军万马的大将军卫青的兵多:言事、办事、领兵,各干各的,互不涉及,这就是古代的“三权分立”制度.试想,大将军卫青要想干些汲黯份内的活儿,可能吗?汉武帝是不允许的,更别说在尤其对武将有猜忌之心的赵宋王朝.) 其实,劝皇帝将养子立为太子,还包含一层意思是,暗指赵构生不出亲生儿子,这点别说是古代尊贵地位的皇帝,就是现在思想开放的城市,你当着一个男同事的面,说他生不出孩子,不遭“扁”才怪呢,即使旁人听说了,也会笑话你活该、“找抽”啊! 另外,以前的苗、刘之乱,就是废除赵构,立的是他的亲生儿子(建年号为“明受”),直言赵构为无能的庸主,身为武将的岳飞劝立太子,有点与苗、刘行为接近,至少赵构会这么想.还有,携震主之威、居不赏之功的岳飞再参与主张立太子这样的政治活动,不禁会让赵构琢磨:这岳飞想干什么呀?莫非想学宋太祖赵匡胤?其实早在宋仁宗时期,武将出身的狄青升为枢密使后不久被罢官,其中最激烈反对这一任命的士大夫队列当中,就有我们熟知的包拯.其实狄青一点错儿都没犯,当问及原因时,别人直接告诉他说:皇帝、士大夫猜忌他.因为赵宋王朝是皇家与士大夫阶层共治天下,士大夫当然不喜欢武将来分享他们的“蛋糕”.这是岳飞犯忌之一. 第二,岳飞不怕死、不贪财,他的岳家军纪律严明,妇孺皆知.他不在乎功名利禄,就一门心思地抗金收复失地,这让赵构看不懂:你说你要像刘光世贪点钱,有这样“癖好”我也好赏你点钱;你说你要像吴璘好个“色”、喜欢美女,我也好恩赐给你若干美女;你说你要像韩世忠、杨沂中那样听“我”(赵构)的话,这样也好,至少作为领导的也可放心、不闹心;总之你有点“短处”、或“软肋”让皇帝拿着,他才放心.可是岳飞这个人没有短处、没有软肋,得失都不在乎,就想着抗金,并且不听赵构的话,还爱较真儿,就希望引回“二圣”.可“二圣”回来了,赵构往哪儿摆呀?要知道,当时被掳往北国(官方称为“北狩”)时,并没有废掉宋钦宗的帝位,而赵构的玉玺是由金国所立的张邦昌所给的,这不意味着赵构的皇位是由金国人间接所立的吗?这当然没有宋钦宗由他爸爸(即宋徽宗)禅位得来的皇位光明正大,要不也不会跑到赵匡胤的“龙兴之地”宋州(现在的河南商丘)去搞即位大典;而岳飞在听说皇帝把刘光世的部队合并给他时,高兴地给皇帝上折子(即《乞出兵札子》),“不长心眼”又一次提到把“二圣”接回来,你说你一个武将老关心政治层面上的事干嘛呀!结果皇帝食言了,没给他增兵. 这一点,有网友会说,宋钦宗即使接回了,宋高宗也不怕呀,他有中兴之功,谁敢不听他的话!把宋钦宗当太上皇养着,不就多双筷子吗?!这个假设没有实现,咱们不好就他们兄弟的事儿假设.但三百年的明英宗、明代宗兄弟间发生的“南宫复辟”,就证实了赵构的担忧并不是空穴来风.因为有这个皇位继承资格的人,是挡不住别人拥立的,不想被拥立的后果就是拥立失败,拥立失败的后果就一个字——“死”.还有,苗刘之变、短暂废除赵构时,苗傅曾对他说:“皇上(赵构)不应当即大位,‘渊圣’(即宋钦宗)回朝,怎么处置?”这话赵构是不会忘记的,这说明一部分武将是支持宋钦宗的,而岳飞一再提出迎“二圣”,有时给他“拧”着干的作法,给赵构的感觉是,岳飞老给他暗示,他也属于那部分武将,不站在他这边. 第三,给不给你增兵是皇帝的权力,然后皇帝派张浚给岳飞做安抚工作,结果张、岳两人谈着谈着就谈崩了,不欢而散.随即岳飞就玩“失踪”——直接上庐山给妈妈守孝去,也不管手下将士及抗金事务了.这种带情绪的“赌气”式的要挟行为,只能增加皇帝对他的猜忌.如果要是碰到汉武帝、隋文帝或明太祖,估计脑袋直接就得“搬家”,但赵构忍了,还派岳飞手下人去请他.等召见岳飞,我估计赵构心里面是恨得牙痒痒,却还违心地说自己不生岳飞的气. 这时岳飞的受封的爵位是武昌郡开国公,官衔是荆湖南路、荆湖北路和襄阳路的讨招使,同时可以任免知府、通判以下行政方面的官员(不含知府、通判).随着战事向北推进,又拜他为少保,同时兼任河南府路、陕西、河东北路讨招使(不久改任河南、河北诸路讨招使).用现在观点解说一下,原先他是湖南、湖北的军分区司令员,后来又兼任河南、陕西、河北等各军分区的司令员,你把这几个省加在一块看看,这五个省的地盘、经济实力和所掌握的军队武力实际已经接近南宋领土的一半,还分管各地行政部门官员的任免:权力多大,咱们想想?即使只是两湖地区,其权力也相当的大.再说,这种相当于唐末“节度使”制度的政策,在设立之时就是权宜之计.所以当军队也接近“尾大不掉”的边缘,所以也接近宋高宗、秦桧主和派和其他士大夫容忍程度的极限.所以十二道金牌招回来后,这种制度的改动就在情理之中了.相应地,岳飞绍兴十一年四月份先被“明升暗降”地升为枢密副使(上面有两位枢密使张俊、韩世忠压着);七月份就遭到弹劾,不久就以“莫须有”罪名逮捕入狱;到十二月份儿被杀:一位功高盖世的大臣从庙堂到刑场,不到半年时间,速度之快都赶上清朝的年羹尧了. 岳飞就这样被宋高宗所杀了.这桩冤案二十年后由即位的宋孝宗给平反了,找秦桧做了个杀害民族英雄的“替罪羊”,当然不好说是“前任领导”干的,何况平反时赵构还健在.我想:要是岳飞有想张浚或张俊那样与皇帝亲密的关系、要是他性格不偏激、很懂得政治的话,也许历史进程会改观.总之,岳飞被杀冤案,有些成分是自己性格、行为造成的——真是“悲其忠而惜其智”啊! (按:中国古代的功臣受封制度,爵位上分为王(一般用于分皇族宗室人员,或追封死人)、公、侯、伯、子、男.本来作为奖励文臣武将的激励制度,贯彻不好的结果会伤着制度的制定者.随着爵位高升,对皇家权威的威胁越大;位极人臣的聪明官员首先会把自己的实权还给朝廷,自己过着德高望重的、退休隐居的生活,达到朝廷、个人“双赢”;否则不是篡位,就是被朝廷所杀或死后被灭九族.参照上面爵位,岳飞已经分为武昌郡开国公的“公”爵,上面没有多少上升空间了.而这时还不断向朝廷要更多的兵权,不听话地要北伐,那么自然就会受到猜忌,那么被朝廷拿下就属情理之中了.态度好的如韩世忠,给个退休养老的待遇,衣食无忧;态度不好的、不配合的,自然成为“杀鸡骇猴”中的“鸡”,而岳飞不幸成为后者.他在“中兴四将”当中,比与皇帝关系“铁”,不如张俊;比将门之后的出身、贪恋钱财,不如刘光世;比听皇帝的话,不如韩世忠——悲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