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经济形成的条件及过程阐述国内对旅游经济的研究状况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6 11:35:51
旅游经济形成的条件及过程阐述国内对旅游经济的研究状况
旅游经济形成的条件及过程
阐述国内对旅游经济的研究状况
旅游经济形成的条件及过程阐述国内对旅游经济的研究状况
旅游经济的形成是旅游活动向商品化发展的过程,从旅游经济的发展历史看,三次工业革命促使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促进了商品生产和交换的迅速发展,从而为现代旅游经济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物质,技术和经济条件,而旅游业的发展对目的地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又有着一定的作用和影响.
表1 三次产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拉动 单位 (百分比)
年份 国内生产总值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2000 8.4 0.4 5.1 2.9
2001 8.3 0.4 3.9 4.0
2002 9.1 0.4 4.5 4.2
2003 10.0 0.3 5.9 3.8
2004 10.1 0.8 5.3 4.0
2005 10.2 0.6 5.6 4.0
表2 就业人员构成 单位(百分比)
年份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第一产业 50.0 50.0 49.1 46.9 44.8
第二产业 22.3 21.4 21.4 22.5 23.8
第三产业 27.7 28.6 28.5 30.6 31.4
表3
年份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国内旅游收入(亿元) 3175.54 3522.36 3878.36 3442.27 4710.71 5285.86
国内旅游人次(万人次) 74400 78400 87800 87000 110200 121200
旅行社职工数(人) 164336 192408 279147 249802 246219
通过以上三组统计数据的分析: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而有度发展旅游业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一)增加地方国民经济收入,平衡地区经济发展,缩小地区差异.
据有关资料研究表明,当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300美元时,人们即产生旅游需求,根据客源时常分析我们可以认为:一般经济发达地区产生的游客较多,他们到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旅游,其消费对目的地来说是一种外来经济的注入,从而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有助于缩小地区差异.即发展国内旅游可以实现国内地区间的转移,从而进行再分配,有利于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而对于目的地来说,合理有度发展旅游业可以增加地方收入,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二)有助于增加就业机会.
通过表三我们可以看出,旅游产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供就业和解决就业问题上有着特殊的意义.
(1)旅游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
(2)旅游业中就业岗位层次众多,尤其是基层工作人员较多,可以吸纳大量妇女和刚步入社会的青年.
(3)旅游业的发展可带来更多的相关行业就业机会,据有关研究资料表明,旅游业直接就业人员数同其所带来的相关行业的就业人数的比例为1:5.
(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带动相关经济部门和行业的发展.
按照发展经济学的观点,经济的发展就是经济结构的成功转变,作为区域结构的重要内容,产业结构的转变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而产业结构的转变和调整必须落实到具体产业部门的增长上.而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产业结构的调整上有着一定的地位和作用.
游客在目的地逗留期间的消费需求要求旅游业必须提供足够的设施设备和消耗物资,旅游业因而成为国民经济中许多其他行业产品的服务消费市场.
此外,发展区域旅游,对于区域社会文化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
有利于提高民众素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旅游是一种社会文化活动,可以促进区域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伴随区域旅游活动的开展,各项接待服务工作必然根据游客的需要而提高,一方面促进工作人员服务技能水平和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伴随着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影响加强普通民众对外界的感知,从而促使一些陋习的改变,进而适应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通过旅游活动的开展,也促使民众对区域旅游资源有新的认识,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驱使下,能够加强旅游资源的保护工作,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区域旅游资源的破坏.
有助于增进各区域间,各民族间的相互了解,消除地方误解,维护民族团结和稳定,共建和谐社会.
中国有56个民族,民族习惯,风俗差异,旅游是人们之间直接交往的重要手段,通过接触和交流,必然会增进各民族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稳定.
同时,通过发展区域旅游,能够提高外界对本地区的感知和新认识,从而能够达到宣传和树立城市形象的目的.
有助于促进目的地地区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旅游活动是依托文化而开展的,文化是旅游业发展的一个必备条件,旅游活动从文化角度出发,是一种文化与另一种文化的交流.
由于旅游业的发展,原先几乎被人们遗忘的传统习俗和文化活动得到恢复和开发,传统的明间艺术受到重视和发扬,濒临湮灭的历史文物得到修复和维护,它们不仅成为独特的旅游资源受到游客的欢迎,而且也激发了当地人民对其传统文化的自豪感.
(四)有助于推动科学,技术,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现代商务旅游,专业旅游和会议旅游的发展,起着传播知识和交流科学技术的作用.从游客产生地分析,经济文化发达地区产生的游客多,通过这样的交流,一方面,目的地的传统文化可以得到继承和发展;另一方面,目的地地区可以获得先进文化注入,信息渠道得以拓展,经营管理理念可以得到更新,从而进一步适应当前时常发展的需要.
有助于促进目的地地区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
为适应旅游业的发展,几带地区的基础设施会不断改进,旅游资源及环境会得到修整和完善,为游客服务的生活设施也会响应增加,从客观上能够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有利于提高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
从旅游业的运行现状看,旅游业符合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总潮流,与发展绿色产业相适应,而且旅游业还是一种朝阳产业,正呈现着良好的发展势头.正因为如此,很多地方政府盲目的认为旅游业是“无烟工业”,“绿色工业”,甚至有些地方盲目地把旅游业作为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来发展.
保继刚在《旅游区域经济影响研究述评》一文中提到这样两种旅游对区域经济贡献的研究方法,即乘数理论和收入流转分析法:
“鉴于旅游业综合性强和涉及面广的特点,旅游学界在一些旅游经济学著作中往往对经济学的乘数理论加以修正和发展,形成旅游乘数理论,并加以说明旅游业“兴一业,旺百业”的产业关联性.乘数是经济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乘数理论反映了现代经济的特点,即由于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相互联系,任何部门最终需求的变动都会自发的引起整个经济产出就业等水平的变动,后者的变化量与引起这种变动的最终需求量之比即是乘数.
“Kreatzwiser从微观经济学角度出发,对旅游业对区域经济影响提出收入流转分析,以一个酒店的经营为例,指出一个旅游者支出(即在当地的旅游收入)在家庭和当地不同产业部门之间将产生4种形式的流转:
直接收入:酒店(代表当地旅游零售商)因旅游者支出而获得的收入
间接收入:当地家庭和当地旅游批发商因酒店的购买行为而获得的收入
诱发收入:因当地不同经济主体之间的交易行为而获得的收入
收入漏损:因当地任何经济主题的对外支付行为而损失的当地收入
在这里对收入流转形式的总结,实际上与旅游乘数分析最初所提出的研究对象并无差别,其之间不同之处在于乘数效应不会关注像酒店这样一个独立经济主体的经营行为,不会关注在不同经济主体之间的收入流转问题,它只是截取流转的开始和结束两个片段,通过一些简化的运算关系来景泰的开带旅游对区域经济的影响程度.收入流转分析的优点在于,他可以清楚的从细节方面描述当地行业的一个企业,一个家庭的层次,不需要太多的统计资料,数据更新也比较容易,可以切实的说明一个方面的问题.这似乎像是旅游乘数分析的一种返璞归真的发展,从宏观转向微观,从模糊转向精细,但是最终能够揭示旅游对区域经济影响的真实过程.
一种普遍的误解是:旅游经济总是有利于地方经济的繁荣,旅游对经济的影响研究主要强调的是旅游给目的地带来的利益而没有考虑成本和代价,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旅游所带来的许多利益,如增加收入和就业机会,是有形的和相对容易测量的,而成本和代价,如噪音、拥挤和污染,是无形的,很难用经济指标来测量.二是,旅游的经济影响研究通常是由倡导发展旅游的人所进行的,他们极力夸大其经济效益,其目的是要让决策者和社区居民产生乐观情绪.然而也有研究者提出,不能盲目相信旅游发展对地方经济的影响都是正面的.例如Wong利用回归模型证明了如下假设:旅游在地方经济里所占比重的增加可能直接导致很多政府开支的增加,并超过发展其他产业所导致政府开支增加的幅度,因此造成地方收入(政府收入)方面更多的漏损(这里假设了政府主要是向区域外购买).只依靠国家曾系的旅游经济影响研究,是无法分析并得出这种结论的,也就可能让地方政府片面的认识问题,从而做出不利于地区经济发展的错误决策.
因此,作为地方政府,发展区域旅游经济,研究旅游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全面客观的加以评价分析:
(一)
可行性:包括当地的物质经济基础,旅游资源以及客源市场.
1、 从旅游产品的构成看,2、 一个完整的旅游产品包括旅游资源,3、 旅游服4、 务、旅游设施、旅游购物品和旅游通达性无方面要素.
(1)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能为旅游业开发和利用,并能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旅游资源是旅游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载体,是旅游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
旅游资源的价值越高,旅游业也就越容易发展,旅游目的地的旅游收益也就越大,而旅游资源价值的大小取决于其本身固有的质量、所处位置、及可进入性,旅游资源的价值越高,旅游业也就越容易发展,旅游目的地的旅游收益也就越高,而旅游资源价值的大小取决于本身固有的质量、所处位置和可进入性的结合情况.因此对旅游资源的评价中必须坚持客观实际原则,全面系统原则、动态发展原则、效益估算原则和定性定量相结合的原则,旅游者是旅游活动的主体,旅游业就是以旅游者为对象,为其旅游活动创造便利条件并提供其所需要的商品和服务的综合性产业.同其他传统行业相比,具有明显的需求趋向定义,因此在对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应综合考察客源市场分布及其周边相似旅游资源的开发进程,避免造成本地区旅游资源开发建设失去特色.
(2)旅游服务是旅游产品的核心.旅游者购买的旅游产品除少量的生活必需品和旅游纪念品外,大量的是无形服务,包括导游服务、交通服务和旅友商品服务.
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旅游质量的感知很大程度上受旅游服务质量的影响,因此旅游服务质量是发展旅游可行性考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取决与从业人员的素质和受教育程度,即在旅游服务环节上必须考虑当地政府是否能够有能力完成人才队伍建设.
(3)旅游设施是直接或间接向旅游者提供服务所凭借的物质条件,旅游设施一般分为接待设施和基础设施两大类.
①旅游接待设施是旅游经营者用来直接服务于旅游者的凭借物,主要包括住宿、餐饮、交通、游览等设施.
②旅游基础设施是指旅游目的地城镇建设的公共设施,包括旅游目的地的道路交通系统,水、热、点、气供应系统,废水、废物、废气排污处理系统,邮电通讯系统等.
而旅游设施的建设必须依赖一定的物质经济基础,在对这些设施建设规划中,必须充分考虑当地的经济状况,政府财政收入,用地状况等因素,分清轻重缓急,合理有步骤的建设,避免重复建设和财政透支.
(二)坚持乘数效应与收入流转相结合,全面客观分析研究旅游经济对区域经济的影响,确定目标期望,控制投入成本,给旅游经济在区域经济中一个合理定位,避免盲目地把旅游业作为区域经济的支柱产业发展.
旅游业不同于旅游事业,二者的区别在于,旅游事业并非以发展经济为唯一目的,而旅游业作为一项产业,其根本目的在于通过对旅游的推动,促进和提供便利服务来从中获取经济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