徜徉在《诗经》的河流 阅读 作者 李华波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9 00:09:22

徜徉在《诗经》的河流 阅读 作者 李华波
徜徉在《诗经》的河流 阅读 作者 李华波

徜徉在《诗经》的河流 阅读 作者 李华波
是这个么?
  徜徉在《诗经》的河流
  李华波
  这是一幅华夏先民生动的生活画卷,却搁置在我们记忆深处任其蒙尘;这是一部在炎黄子孙心中传唱了三千年的华彩乐章,却在我们的生活中渐行渐远.曾经,因它一个“经”字,而让我们望而生畏;曾经,因它的古奥艰涩,而让我们知难而退.但是,当我们鼓足勇气揭开它的扉页,当我们充满自信地摒弃固有的偏见,以一颗童真的心融入这个民风淳朴的世界,我们会发现,自己仿佛穿越了时空,徜徉在诗歌的源头,徜徉在一条古老而又温暖的河流,熟悉而又陌生……
  这是一条宽广浩瀚的河流,在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中缓缓流淌.它容万溪,纳百川,不因内容的雅俗诗人的尊卑而有所偏废.在这里,我们既能看到先民宗庙祭祖的虔诚、朝会宴享的欢乐,也能听到婚恋嫁娶的祝福、羁旅劳役的哀怨.你听,“邦畿千里,维民所止,肇域彼四海”(《商颂·玄鸟》),沃野千里,百姓安乐,四夷来服,分明是强国盛世的颂歌.你看,“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豳风·七月》),风和日丽,春光明媚,鸟语花香,女孩子们结伴而行去采桑,是一幅多么优美的田园风情画!再看那隆冬时节,雪花飘飞,又是谁在感伤:“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小雅·采薇》)原来是一位退役老兵在茫茫返乡途中踽踽独行.边关渐远,乡关渐近,本应欣喜,然而青春在战争中消耗殆尽,更添了几分近乡情怯的难言滋味:“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这是一条澄澈明净的河流,它缓缓流经曾经草木丰茂的华北平原,流经数千年的沧桑岁月,滋润着每个炎黄子孙的心田.“坎坎伐檀兮,寘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魏风·伐檀》),若不是这首伐木工人的劳动歌曲,我们怎敢相信我们的母亲河在两千五百年前竟然有着如此迷人的模样?“河水清且直猗”,“清且沦猗”啊!她在古老的岁月里扬起清波,泛起涟漪,清丽迷人,令人神往.清澈的河水哺育了心灵澄澈的人民,他们追求美,指斥恶.“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鄘风·相鼠》)这种对“无仪”、“无耻”、“无礼”之徒的痛斥,这种怒目金刚式的作品,在后来历朝诗歌中也绝对属于另类,展现出的分明是心无尘杂、爱憎分明的情怀,读来怎不叫人直呼痛快!我们的先民即便是对君王,也是褒贬分明,毫不遮掩.对文王:“维此文王,小心翼翼.昭事上帝,聿怀多福.”(《大雅·大明》)赞颂他恭谨谦让,勤勉努力,带给百姓幸福吉祥.对无德无能的君王,则直斥:“人之无良,我以为兄.”“人之无良,我以为君.”(《鄘风·鹑之奔奔》)在那个生产力极其低下、人命如草芥的时代,即使面对自己的国君,纯朴的先民也没有放弃自己的道德原则.
  这是一条流淌着温情的河流,对美的歌颂,对爱的追求,对幸福的向往,如美丽的珍珠宝石沉淀在中华民族的记忆中,沉淀在华夏儿女的血脉中.不论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周南·关雎》)中对贤慧女子的思慕,还是“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周南·桃夭》)里对千娇百媚新嫁娘的祝福,还是“之子于归,远于将之.瞻望弗及,伫立以泣”(《邶风·燕燕》)时送妹出嫁依依惜别的怅惘,还是“绿兮衣兮,绿衣黄里.心之忧矣,曷维其已!”(《邶风·绿衣》)中对亡妻刻骨铭心的思念,无一不是内心真情的自然流露.身处物质极其匮乏的时代,却拥有浓浓的人间真情,让现在身处繁华都市却迷失真情的人怎不为之神往?这里有浓郁的生活情趣:“鸡既鸣矣,朝既盈矣.匪鸡则鸣,苍蝇之声.”(《齐风·鸡鸣》)妻子催丈夫早起去上朝,丈夫却赖床不起,读来忍俊不禁.“狼疐其尾,载跋其胡.公孙硕肤,德音不瑕”(《豳风·狼跋》),妻子对身材肥胖的丈夫的揶揄打趣,令人为之绝倒.这里有亲人对征夫的殷殷祝福:“陟彼岵兮,瞻望父兮.父曰嗟,予子行役,夙夜无已.上慎旃哉,犹来无止.”(《魏风·陟岵》)这里有恋人间的苦苦相思:“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王风·采葛》)这里也有朋友间的深情厚谊:“北风其凉,雨雪其雱.惠而好我,携手同行.”(《邶风·北风》)有夫妻间的山盟海誓:“生死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邶风·击鼓》)也有子女对母亲的深情讴歌:“凯风自南,吹彼棘薪.母氏圣善,我无令人.”(《邶风·凯风》)还有对国运衰微的深沉忧思:“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王风·黍离》)
  余华曾感叹,每次对伟大作品的阅读都是一段“温暖和百感交集的旅程”.读《诗经》,便如同徜徉在清波微漾的河流,夹岸满是幽竹桃花,芬芳扑鼻,更有鸟语啁啾,清脆悦耳.随手折下一枝,就是一首绝妙好诗;随手掬起一捧,就是一曲曼妙乐章.它适合诵读,无论是在晨雾初起的河畔,还是在人声鼎沸的课堂,一卷在手,便能齿颊生香.它也适合默诵,夜深人静时,阒然无声处,悟其绝妙,得意忘言.它还适合于歌唱,因为它原本就是来自民间的歌谣,虽然乐谱早已失传,但用民歌曲调翻唱,也别有一番韵味,若不信可试用民歌《虹彩妹妹》的曲调去唱《邶风·静女》:静女其姝嗯唉嗨哟,俟我于城隅嗯唉嗨哟,爱而不见嗯唉嗨哟,搔首踟躇嗯唉嗨哟……
  《诗经》这条温暖的河,源于远古,惠泽未来,它将永远在华夏子孙的血脉中流淌,它的浪涛声将永远在世界文明的峰谷间回响.
  分享 0
  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