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王维的《使至塞上》,崔颢的《黄鹤楼》,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从背景,每句的诗意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去赏析)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3 03:50:51

赏析:王维的《使至塞上》,崔颢的《黄鹤楼》,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从背景,每句的诗意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去赏析)
赏析:王维的《使至塞上》,崔颢的《黄鹤楼》,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
(从背景,每句的诗意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去赏析)

赏析:王维的《使至塞上》,崔颢的《黄鹤楼》,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从背景,每句的诗意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去赏析)
使至塞上 赏析
  737年(开元二十五年),王维奉命赴西河节度使府慰问将士,该诗即诗人赴西河途中所作.这是一首纪行诗,诗人身负朝廷使命前往边塞.诗即记述这次出使途中所见所感.
  首二句交待此行目的和到达地点,诗缘何而作,以及写作的地点并说明边塞的遥远辽阔.“欲问边”,是出使的目的.“单车”,是说随从少,仪节规格不高.诗于纪事写景之中微露失意情绪,这种情绪便是从“单车”二字引发出来.而后一句说身过“居延”这特殊的地域,则成为诗中描绘的风光景物的根据.
  三、四两句包含多重意蕴.由“归雁”一语知道,这次出使边塞的时间是春天.蓬草成熟后枝叶干枯,根离大地,随风飘卷,故称“征蓬”.这一句是诗人借蓬草自况,写飘零之感.古诗中说到蓬草,大多是自叹身世.如曹植的《杂诗》(其二)所谓“转蓬离本根,飘飖随长风”,就是著名的例子.本诗中的“出汉塞”恰与诗人此行相映照;而且,这三个字异国他乡的情味甚为浓厚,这就加深了飘零之感.去国离乡,感情总是复杂万端的,不管是出于有家难奔、有国难投的情势,还是像本诗中所写乃是因为负有使命.大约诗人这次出使,已自心境不佳,并不同于汉司马相如初得武帝青睐,出使西南夷那样的威风、气派.诗人的失意情绪或者同朝廷政治斗争有关.一向器重诗人的宰相张九龄即于本年四月贬为荆州长史.
  诗在表现上采用的是两两对照的写法.“征蓬”喻诗人,是正比,而“归雁”喻诗人则是反衬.在一派春光中,雁北归旧巢育雏,是得其所;诗人迎着漠漠风沙像蓬草一样飘向塞外,景况迥然不同.
  五、六两句写景描绘了边陲大漠中壮阔雄奇的景象,境界阔大,气象雄浑.这一联由两个画面组成.第一个画面是大漠孤烟.置身大漠,展现在诗人眼前的是这样一副景象:黄沙莽莽,无边无际.昂首看天,天空没有一丝云影.不见草木,断绝行旅.极目远眺,但见天尽头有一缕孤烟在升腾,诗人的精神为之一振,似乎觉得这荒漠有了一点生气.那是烽烟,它告诉诗人,此行快要到目的地了.烽烟是边塞的典型景物,“孤烟直”,突出了边塞气氛.从画面构图的角度说.在碧天黄沙之间,添上一柱白烟,成为整个画面的中心,自是点睛之笔.《坤雅》:“古之烟火,用狼烟,取其直而聚,虽风吹之不斜.”清人赵殿成说:“亲见其景者,始知‘直’字之佳.”这又是从用字上说.
  另一个画面是长河落日.这是一个特写镜头.诗人大约是站在一座山头上,俯瞰蜿蜒的河道.时当傍晚,落日低垂河面,河水闪着粼粼的波光.这是怎样美妙的时刻啊!诗人只标举一个“圆”字,即准确地说出河上落日的景色特点.由于选取这样一个视角,恍然红日就出入于长河之中,这就平添了河水吞吐日月的宏阔气势,从而整个画面更显得雄奇瑰丽.
  诗人把笔墨重点用在了他最擅胜场的方面——写景.作者出使,恰在春天.途中见数行归雁北翔,诗人即景设喻,用归雁自比,既叙事,又写景,一笔两到,贴切自然.尤其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近人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的名句.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边塞荒凉,没有什么奇观异景,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因此称作“孤烟”.一个“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紧接一个“直”字,却又表现了它的劲拔、坚毅之美.沙漠上没有山峦林木,那横贯其间的黄河,就非用一个“长”字不能表达诗人的感觉.落日,本来容易给人以感伤的印象,这里用一“圆”字,却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一个“圆”字,一个“直”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的感受.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溶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红楼梦》第四十一回香菱学诗里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要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这就是“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又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这段话可算道出了这两句诗高超的艺术境界.
  “属国过居延”说明出使之远,也和末句“都护在燕然”对应:遥远偏僻的居延国还远远不是终点呢!这一种情感,和《古诗十九首》里面的《行行重行行》有类似之处,开篇一句“行行重行行”用重复的手法强调了这种终点遥遥无期的沉重叹息.人生这条路,所有人都会殊途同归,而终点,便是那亘古不变的一个!
  注意这里的“单车欲问边”句,车欲问,言下之意即是人不欲问.事实上,王维此次出塞是极不情愿的,可纵然多么不情愿,车子还是自顾自地向塞外驶去了,带着一个无力阻拦的人.这里也透露出了一种伤心、忧愁、苦闷的情绪.
  如果说第一联中这种低落的情绪还不是很明显的话,那么在颔联中,作者便是有意将其强化了.“征蓬出汉塞”,那蓬草本深恋着故土不愿远行,可在北风的凛冽下草茎崩断,只好身不由己地随风而去.这个意象当然是作者的自喻.一句“征蓬”,借助这无力、无助、无奈的物事来抒发自己的命运飘零之感,到这里那愁苦、感伤的格调已经很明显了,可诗人的笔法还没完.接着一句“归雁入胡天”又与断蓬枯草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中土之国向以汉唐之强盛傲视周边诸国,可那胡天之雁虽属番邦,却能自主归家,比起我这身不由己、难以自主的征蓬好得多了!在这一度对比中可以看出作者的自怜、自伤、自嘲,将全诗的感情又添浓了一层色彩.这一联毫不夸张地说,是堪与颈联功力相当的佳句.
  接下来便是那千古传唱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香菱学诗时曾以此为例,可见其脍炙人口.历代名家评至此两句,总是将其孤立到诗人的感情之外,脱离了上下文的感情和氛围来单独品评.当然不可否认这也是一家之言,可那“雄浑刚毅”的评语实在距离此刻的王维甚远.
  这一道景色,悲壮,苍凉,孤寂,寥廓.烟虽直,却是势单力孤;日虽圆,却是行将落山,这分明是一分临近黄昏的伤感惋惜……
  “萧关逢候骑”句.诗人离家出国,独行多日,终于见到了本土之人,按说他乡遇故知,该有一丝欣喜吧?可这位“候骑”全无畅谈乡情之意,只简单报告了一身:“都护在前面的燕然山呢!”便继续进行他的侦察巡逻去了.  反过来想一想,就算相遇的真的是个“故知”又能如何?凄苦境地之下得遇知音,不过是把那凄苦再放大一倍罢了.总之,此时的诗人,是进亦忧、退亦忧!
  开元二十五年(737)的春天,王维奉唐玄宗之命,赴西北边塞慰问战胜吐蕃的河西副大使崔希逸,这实际上是被排挤出朝廷.这首诗所写的就是这次出使的情景.
  诗人以简练的笔墨写了此次出使的经历.“单车欲问边”,写自己轻车简从,要前往边境慰问将士.要走多远呢?“属国过居延”,是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山高路远,诗人觉得自己好像“征蓬”一样随风而去,又恰似“归雁”一般进入胡天.既言事,又写景,更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经过长途跋涉,诗人终于“萧关逢候骑”,却没有遇见将官.一问才知道“都护在燕然”:将官正在燕然前线呢!故事似乎还要延续下去,但诗歌却于此戛然而止,给人留下回味的余地.
  诗人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试想,那茫茫无边的沙漠,只有用一个“大”字才能状其景观;在这纯然一色、荒凉无边的背景之上,那烽火台上燃起的一缕白烟直上云霄,是多么醒目,“孤烟”二字正能状其神韵.“孤烟”之后随一“直”字,使景物显得单纯简净,直入人心.“长河落日圆”,苍茫的沙漠,没有山,没有树,只有黄河横贯其间.视野所及,大漠无边无际,黄河杳无尽头,“长”字便自然涌上作者心头.而“长河”之上,是那一轮圆圆的落日,这里的“圆”字与前面的“直”字,都用得逼真传神,难以言其妙处.
  崔颢的《黄鹤楼》
  诗词释义:过去的仙人已经驾着黄鹤飞走了,这里只留下一座空荡荡的黄鹤楼.黄鹤一去再也没有回来,千百年来只看见悠悠的白云.阳光照耀下的汉阳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上有一片碧绿的芳草覆盖.天色已晚,眺望远方,故乡在哪儿呢?眼前只见一片雾霭笼罩江面,给人带来深深的愁绪.
  《黄鹤楼》赏析:元人辛文房《唐才子传》记李白登黄鹤楼本欲赋诗,因见崔颢此作,为之敛手,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传说或出于后人附会,未必真有其事.然李白确曾两次作诗拟此诗格调.其《鹦鹉洲》诗前四句说:"鹦鹉东过吴江水,江上洲传鹦鹉名.鹦鹉西飞陇山去,芳洲之树何青青."与崔诗如出一辙.又有《登金陵凤凰台》诗亦是明显地摹学此诗.
  黄鹤楼因其所在之武昌黄鹤山(又名蛇山)而得名.传说古代仙人子安乘黄鹤过此(见《齐谐志》);又云费文伟登仙驾鹤于此(见《太平寰宇记》引《图经》).诗即从楼的命名之由来着想,借传说落笔,然后生发开去.仙人跨鹤,本属虚无,现以无作有,说它"一去不复返",就有岁月不再、古人不可见之憾;仙去楼空,唯余天际白云,悠悠千载,正能表现世事茫茫之慨.诗人这几笔写出了那个时代"适鹤楼的人们常有的感受,气概苍莽,感情真挚.
  此诗前半首用散调变格,后年首就整伤归正,实写楼中所见所感,写从楼上眺望汉阳城、鹦鹉洲的芳草绿树并由此而引起的乡愁,这是先放后收.
  前人有"文以气为主"之说,此诗前四句看似随口说出,一气旋转,顺势而下,绝无半点滞碍,黄鹤,二宇再三出现,却因其气势奔腾直下,使读者"手挥正弦,目送飞鸿",急忙读下去,无暇觉察到它的重叠出现,而这是律诗格律上之大忌,诗人好象忘记了是在写"前有浮声,后须切响"、宇宇皆有定声的七律.试看:首联的五、六字同出"黄鹤";第三句几乎全用厌声;第四句又用"空悠悠"这样的三卒阅煞尾;亦不顾什么对仗,用的全是古体诗的句法.这是因为七律在当时尚未定型吗?不是的,规范的七律旱就有了,崔颢自已也曾写过.是诗人有意在写拗律吗?也未必.他跟后来杜甫的律诗有意自创别调的情况也不同.看来还是知之而不顾,如《红楼梦》中林黛玉教人做诗时所说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在这里,崔颇是依据诗以立意为要和"不以词害意"的原则去进行实践的,所以才写出这样七律中罕见的高唱入云的诗句.沈德潜评此诗,以为"意得象先,神行语外,纵笔写去,遂擅千古之奇"(《唐诗别裁》卷十三),也就是这个意思.倘只放不收,一味不拘常规,不回到格律上来,那么,它就不是一首七律,而成为七古了.此诗前后似成两截,其实文势是从头一直贯注到底的,中间只不过是换了一口气罢了.这种似断实续的连接,从律诗的起、承、转、合来看,也最有章法.元杨载《诗法家数》论律诗第二联要紧承首联时说:"此联要接破题(首联),要如骑龙之珠,抱而不脱."此诗前因旬正是如此,叙仙人乘鹤传说,额联与破题相接相抱,浑然一体.杨载又论颈联之"转"说:"与前联之意相避,要变化,如疾雷破山,观者惊愕."疾雷之喻,意在说明章法上至五、六句应有突变,出人意外.此诗转折处,格调上由变归正,境界上与前联截然异趣,恰好符合律法的这个要求.叙昔大黄鹤,否然已去,给人以渺不可知的感觉;忽一变而为睛川草树,历历在目,妻妻满洲的眼前景象,这一对比,不但能烘染出登楼远眺者的愁绪,也使女势因此而有起伏波澜.《楚辞·招隐士》曰:"王孙游分不归,春草生分萋萋."诗中"芳草萋萋"之语亦借此而逗出结尾乡关何处、归思难禁的意思.末联以写烟波江上日暮怀归之情作结,使诗意重归于开头那种渺茫不可见的境界,这样能回应前面,如豹尾之能绕额的"台",也是很符合律诗法度的.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诗作多描写农村日常生活,表现农村的美好风光,诗人的闲适生活和心情,和他不愿与黑暗现实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诗风质朴自然而形象鲜明,对后代诗人的创作曾起过很大影响.
  此诗为组诗《归园田居》第一首,写辞职归田的愉快心情和乡居自然舒适的乐趣.其中“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乃寓情志于景致名句.开篇二句即表明自己异于世俗的禀性:爱丘山.一“误”字一“尘网”的比喻,写出诗人对仁途官场的厌倦,所谓“心为形役”是也.由开荒守拙二句始下十二句,以乡村特有的景观作为寄寓本性之意象,固然是生活其中,但更多的是诗人关照的对象,更多的是以审美眼光看待.久在句照应三四句,末句照应一二句.全诗结构不着痕迹而浑然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