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没有那个皇帝被自己弟弟抢了皇位?咳咳,讲详细点儿.额,哥哥也行,反正是被自己兄弟抢了皇位.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9 03:13:20
历史上有没有那个皇帝被自己弟弟抢了皇位?咳咳,讲详细点儿.额,哥哥也行,反正是被自己兄弟抢了皇位.
历史上有没有那个皇帝被自己弟弟抢了皇位?
咳咳,讲详细点儿.
额,哥哥也行,反正是被自己兄弟抢了皇位.
历史上有没有那个皇帝被自己弟弟抢了皇位?咳咳,讲详细点儿.额,哥哥也行,反正是被自己兄弟抢了皇位.
1.
明英宗朱祁镇
英宗复辟又称南宫复辟或夺门之变.明英宗发动政变,推翻代宗,重登帝位的事件.明英宗朱祁镇在“土木之变”时被俘,郕王朱祁钰即位,年号景泰,是为代宗.景泰元年(1450)八月,英宗获释回京,被安置在紫禁城外南宫(在南池子).代宗为巩固皇位,对其严密防范.景泰八年(1457)正月,代宗病重,而皇太子尚未定,武清侯石亨与都督张軏、太监曹吉祥便密谋发动政变,拥立英宗,以邀功赏.得到英宗准许后,于正月十七日凌晨,石亨及左副都御史徐有贞等率兵士撞开南宫门墙,搀扶英宗升奉天殿.英宗复辟成功,改元天顺.拥立复辟有功者,均得到封赏.徐有贞入阁参预机务,取代于谦为兵部尚书;石亨晋封忠国公;张軏封太平侯;曹吉祥为司礼太监,总督京军.拥立代宗、抵抗瓦剌有功的于谦与大学士王文被杀.英宗又发布诏书,废去代宗皇帝称号,仍为郕王,归居西宫,半月后,代宗死.
2.杨广共兄弟五人,哥哥杨勇是长子,三皇子是杨俊,四皇子是杨秀,最后是五皇子杨谅.在隋文帝称帝后,立杨勇为太子.杨广因为自己的战功在哥哥之上,又发现文帝对太子杨勇的行为很不满,这使他渐渐有了取代哥哥的欲望.
为了实现做太子,以后做皇帝的梦想,杨广将自己伪装起来.而太子杨勇却缺少杨广那样的心机.明明知道父亲杨坚喜欢节俭,他偏偏要奢侈浪费;明明知道母亲独孤皇后痛恨男子宠幸众多姬妾,他还要很张扬地寻欢作乐,不但如此,还冷落了母亲精心为他挑选的妻子元氏.这使得父母都对他有怨气,加上后来杨勇还过分地接受百官的朝贺,使杨坚更为不满,这就为杨广的夺太子位提供了好机会.
杨广和杨勇正相反,知道父母都很节俭,他也很简朴.在听说父母要来时,他就让其他的姬妾都躲藏起来,自己和正妻萧氏一同到门口亲自迎接,还让年老、面貌一般的妇人穿着破旧衣服侍奉父母亲.杨广讨得了父母的欢心,他还常给父母身边的侍从们一些好处,送些礼物,这些人回去都说杨广的好话,两方面的作用使得杨坚夫妻越来越喜欢次子杨广.
为了加快夺太子位的步伐,杨广在一次进宫回来向母亲告别时,很伤心地哭起来,母亲问他为什么,他说哥哥杨勇想谋害他.母亲因为平时就对杨勇印象不好,听杨广这么一说,不由更加气愤.
杨素很受隋文帝杨坚的信任,为了说服杨素帮助自己,向杨坚提出废除太子之事,杨广让宇文述先找杨素的弟弟杨约,因为杨约和哥哥杨素的关系非常密切.宇文述先是经常陪杨约赌博,而且故意输给他很多的钱,借机将杨广的意图告诉了他.杨约赶忙问怎么办,宇文述便请他说服哥哥杨素,顺应皇上已经有的废太子的意思,推荐杨广继任太子之位.杨素兄弟最终答应了杨广的要求.在杨素的努力下,清除了支持杨勇的大臣,最后使杨坚下决心将杨勇废为庶人,立杨广为太子.
3.玄武门之变是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庚申日(公元626年7月2日)由当时的秦王、唐高祖李渊的次子李世民在唐帝国的首都长安城(今陕西省西安市)大内皇宫的北宫门——玄武门附近发动的一次流血政变,结果李世民杀死了自己的长兄(当时的皇太子李建成)和四弟(当时的齐王李元吉),得立为新任皇太子,并继承皇帝位,是为唐太宗,年号贞观.
4.唐高宗李治
高宗,谥号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贞观二年(628)六月十三日出生,卒于弘道元年(683),享年56岁.太宗第九子,母文德顺圣皇后长孙氏.字为善.贞观五年(631)封晋王.七年,遥授并州都督.太宗晚年,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间发生了争夺皇位继承权的斗争.十七年,承乾谋杀泰未遂.事发,太宗废太子承乾,黜魏王泰,改立晋王李治为太子.二十三年五月,太宗去世,李治即位,是为唐高宗,时年二十二岁.次年(650)改元永徽.起初四五年间由顾命大臣长孙无忌及褚遂良等掌握朝政.
李治的皇位不是自己抢的,是他的几个哥哥送给他的.他本无坐山观虎斗之意,但却得到了几位哥哥争了一辈子的皇位.
太子李承乾一直甚得李世民宠爱,但实在资质平平,后实在受不了其弟魏王李泰屡次得志,先是招刺客暗刺李泰,后与汉王元昌及侯君集等歃臂血盟,谋以兵入西宫.贞观十七年,齐王佑反,事连承基,系狱当死,因上变.治之,事皆明验.废为庶人,徙黔州,十九年死.开元中赠还爵土.
其弟魏王李泰也未得善终,被李世民赐死.此时蜀王李恪本有望继承帝位,李世民曾赞其"英果类我".但李世民想到若立蜀王,则太子和魏王旧臣必不得重用,所以选择了自己的最后一个嫡子--李治.
李治继位,先贬房遗爱(房玄龄子)为房州刺史.永徽四年(653),房遗爱、荆王李元景及吴王李恪等谋反.事发,房遗爱被杀,李元景、李恪及高阳公主(太宗之女,房遗爱之妻)等均赐死,高宗帝位由此得到巩固.朝鲜半岛高句丽和百济攻新罗,应新罗之请,高宗曾先后派兵出击高句丽和百济.并派兵大败援助百济的倭国军,破百济.高宗即位不久,西突厥阿史那贺鲁自号沙钵罗可汗.永徽六年,唐西击沙钵罗可汗,从此连年用兵西域.显庆二年(657),唐大将苏定方等大破西突厥,西突厥亡.次年,徙安西都护府于龟兹(今新疆库车).唐代的版图,以高宗时为最大.高宗即位后纳武则天入宫为昭仪,不久欲废王皇后,改立武氏为后.对此,长孙无忌及褚遂良等元老重臣表示反对.高宗在李义府等人的支持下,终于在永徽六年立武氏为皇后.长孙无忌及褚遂良等均遭贬斥.显庆末年,高宗患风眩头重,目不能视,难于操持政务,皇后武则天得以逐渐掌握朝政.从此武则天成为掌握实权的统治者,高宗处于大权旁落的地位.高宗去世后,葬于乾陵.
5.耶律倍(生卒899年—937年1月11日,926—930在位),辽义宗文献钦义皇帝,契丹迭剌部霞濑益石烈乡耶律里(今中国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东)人,姓耶律,汉姓刘,汉文名倍,契丹文名图欲(或作突欲、托云等),大契丹国(后改称大辽国)开国皇帝耶律阿保机和皇后述律平的长子,辽太宗耶律德光和章肃皇帝耶律李胡的长兄,辽世宗耶律阮的父亲,东丹国国王(称人皇王,一般也通称东丹王). 帝位原应由身为皇太子的耶律倍来继承,但母后述律平不喜欢他,而中意次子耶律德光.除了亲情近疏的关系外,述律平不喜欢耶律倍还因为政治理念的不同,他仰慕汉文化,主张以孔子的儒家思想为治国之术,这和主张维护契丹奴隶制传统的母后述律平格格不入,可能正是这一点不为母后所喜爱.耶律德光是天下兵马大元帅,手握重兵,母后又临朝称制,两人手握军政大权.耶律倍知道自己继位无望,也知道母后想立二弟耶律德光为皇帝.天显二年秋,阿保机下葬于祖陵.据《辽史》记载,冬十一月壬戌日(927年12月11日),耶律倍对百官公卿们说道:“大元帅功德可与天神比肩,国内外民心所向、众望所归,应该主持国家社稷.”乃与群臣奏请述律皇后,让出本应由自己继承的皇帝宝座.述律皇后当然同意,于是当天,耶律德光即皇帝位,是为辽太宗,尊述律皇后为应天皇太后,年号仍为天显不变.
似乎德光继位的提议是由耶律倍与群臣共同提出,述律皇后仅是遵循民意而已.其实不然,据《资治通鉴》记载,这次权力交接不但引起了当时契丹统治集团内部的斗争,而且引起了此后契丹皇室内部的一系列权力斗争.对这次权力交接中的斗争《辽史》没有明确的记录,似乎是在很平稳正常的情况下进行的.其实不然,述律皇后的意见并不为全体契丹贵族所认可,反对者大有人在.对于持不同意见者,述律皇后采取其一贯的作法,以阴谋狡诈的手段残酷地予以惩治和镇压.耶律倍与耶律德光在契丹贵族中都有一批拥护者,述律皇后为贯彻自己的意图,利用契丹的人殉旧俗,以残酷的手段打击耶律倍的支持者,逼他们为先帝阿保机殉葬,“前后所杀以百数”.
《资治通鉴》又记载,反对派被杀戮殆尽后,述律皇后主持召开贵族大会,命两个儿子都乘马立在帐前,假惺惺地对各位部落酋长说:“两个儿子我都喜欢,不知道立哪个为皇帝,你们选择可以做皇帝的握住他的马辔头.”诸位酋长知道皇后的意思,况且支持耶律倍的已经被杀得差不多了,他们便争相握住德光的马辔头欢呼雀跃道:“我们愿意侍奉大元帅.”皇后便顺水推舟:“大家的意见,我怎么敢违背呢?”遂立德光为皇帝.《辽史》中的有关记载隐去了这次大会的实情,可能是由于原始资料不全,或者是出于为尊者讳的目的.
《资治通鉴》还记载,辽太宗继位后,耶律倍发怒,率领数百骑兵想投奔后唐,被巡逻的士兵拦住.述律太后也不怪罪他,把他遣送回东丹国.由此可见,耶律倍“让国”的举动也不完全是出于情愿的,肯定有迫不得已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