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叔同纪念馆观后感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4 21:07:01

李叔同纪念馆观后感
李叔同纪念馆观后感

李叔同纪念馆观后感
给你个例文
西北风呼呼的吹着,凛冽又寒冷,在城市中疯狂的飞奔.一列整齐的队伍在风中前进,他们身着一直,仰首挺胸 ,寒风吹在他们的脸上,可他们毫无反应,大步向前迈.
风还在吹着,他们还在走着,跨过一个坎,拐过一道弯,近了,.李叔同纪念馆印入了眼帘.我属于队伍中的一个,对于平湖的文化,身为平湖人,我却很陌生,现在有机会能来,我是兴奋不已.
莲花形的建筑里,留藏着许多文化,一座雕塑,一副对联,一张照片,足以让你大吃一惊.弘一法师-李叔同,一生为众生付出了许多许多,数不胜数.他值得我们赞赏,学习.“悲欣交集”这四个大字,是李叔同的绝笔.
参观还在进行着,大家忙碌地做着笔记.
我,一个平湖人,却不知道平湖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为此,我感到惭愧.一个城市,需要人才,需要奉献.我不知道现在再去了解平湖的文化.是否已经晚了.但我知道,这是必须了解的.许多伟人为这座城市付出了不知多少.城市需要我们,国家需要我们,我们不得不了解.
历史的变迁,城市的变化,使我感到自己的渺小,但我们一定共同努力,为美好的每天而奋斗.
学校组织这样的一次活动,它的意义非凡.它不仅让我们在睡梦中觉醒,更让我们深入地了解平湖文化的悠久历史,使我们受益匪浅.

李叔同纪念馆
李叔同(1881-1942),号息霜,浙江平湖人,曾留学日本,擅长油画、音乐、戏剧、书法,认教于两浙师范学堂,丰子恺刘质平等均为他的学生.1918年39岁突然出家,在杭州虎跑的定慧寺披剃,剃度后,法名演音,号弘一,别号晚晴老人。抗日战争爆发后,身在红尘之外的弘一法师以满腔热忱提出“念佛不忘爱国”的口号,影响很大。成为爱国爱教的典范.先后在浙江、上海、福建等地研究律宗,弘扬...

全部展开

李叔同纪念馆
李叔同(1881-1942),号息霜,浙江平湖人,曾留学日本,擅长油画、音乐、戏剧、书法,认教于两浙师范学堂,丰子恺刘质平等均为他的学生.1918年39岁突然出家,在杭州虎跑的定慧寺披剃,剃度后,法名演音,号弘一,别号晚晴老人。抗日战争爆发后,身在红尘之外的弘一法师以满腔热忱提出“念佛不忘爱国”的口号,影响很大。成为爱国爱教的典范.先后在浙江、上海、福建等地研究律宗,弘扬南山戒律.1942年在福建泉州圆寂,终年63岁
1杭州李叔同纪念馆辟建于虎跑梦泉山林公园内,这里原先有定慧寺,是这位现代艺术家、爱国高僧出家修行之地.
李叔同是开创中国现代文化新时代的先行者之一,他曾率先参加“文明戏”(话剧)的演出,还为西湖山水创作了新歌曲,弟子中有丰子恺等杰出人物。如今,西泠印社藏有他的篆印和手书《阿弥陀佛经》经幢,虎跑泉池后建有弘一法师墓塔。
纪念馆共分三个展厅,正厅中央为一座高三米的李叔同铜质立像,两侧是"超脱"和"皈依佛门"两幅大型浮雕.展品介绍了李叔同的生平事迹及出家史,展示了他的艺术成就、佛学造诣与爱国注意精神.展柜内,还有李叔同撰写的词以及早已绝版的《清凉歌集》;李叔同孙女提供的数十张珍贵照片;李叔同临摹的书帖,用过的书籍、印章和手绢等实物.左厅,陈列着李叔同的墨宝,有手书石碑八块、木刻格言十幅;右厅为"书巢",挂有徐悲鸿的油画、丰子恺的木刻、费新我的弘一肖像、钱君的对联等书画作品.
2平湖李叔同纪念馆坐落在平湖市风景秀丽的东湖之畔,占地16亩,总投资1998万元,七瓣莲花的独特造型,体现李叔同"清水出芙蓉"的宽广胸怀和高洁品格,已成为东湖风景区的标志性建筑。
纪念馆总面积1506平方米、高24米,分上下两层。二楼设七个陈列室和一个能展示近百件书画作品的环形展厅。陈列室分别陈列李叔同各个时期的生活照片与历史资料,供人学习研究。纪念馆已成为我市一个新旅游景点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纪念馆所在的叔同公园,树木葱茏,鸟语花香,名人塑像与小桥流水相映成趣,构成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陈列室内陈列着李叔同各个进期的生活照片和历史资料,并分别从绘画、音乐、话剧、诗词、书法篆刻、佛学成就和社会影响等方面展示了李叔同卓越的艺术成就和精益求精的艺术探索精神,形象地展示了李叔同从绚丽归于平淡的人生轨迹,展现出李叔同从世俗到佛门的心路历程。

收起

qqqq

今年的“五一”小长假,笔者怀着一份深深的敬仰之情,走进了位于东湖之滨的李叔同纪念馆。纪念馆坐落在被称为小瀛洲上的叔同公园南侧,整个公园内绿荫蔽日、假山凉亭、颇具园林之气,公园内有皮皂、香樟、枫杨等树木,其中作为胡桃科的枫杨树居多,树龄超过100岁的就有三棵。可谓树木葱茏、鸟语花香、小桥流水,相映成趣。整个公园由李叔同纪念馆、中山林纪念塔、弄珠亭、李叔同和他的学生塑像四部分组成。著名宗教人士赵朴初题...

全部展开

今年的“五一”小长假,笔者怀着一份深深的敬仰之情,走进了位于东湖之滨的李叔同纪念馆。纪念馆坐落在被称为小瀛洲上的叔同公园南侧,整个公园内绿荫蔽日、假山凉亭、颇具园林之气,公园内有皮皂、香樟、枫杨等树木,其中作为胡桃科的枫杨树居多,树龄超过100岁的就有三棵。可谓树木葱茏、鸟语花香、小桥流水,相映成趣。整个公园由李叔同纪念馆、中山林纪念塔、弄珠亭、李叔同和他的学生塑像四部分组成。著名宗教人士赵朴初题写馆名。
李叔同纪念馆总面积1506平方米、高24米,分上下两层,是一座呈白莲花形状的别致建筑,以莲花的圣洁、高雅寓意李叔同宽广的胸怀、纯洁的品格。
从今年三月开始,纪念馆响应中宣部、文化部《关于在全国免费开放博物馆、纪念馆的决定》,开始对游客免费开放。
“爱国主义教育是永恒的主题”的红色条幅悬挂在纪念馆正上方,走进纪念馆,迎面可以看到先生的绝笔书法“悲欣交集”镶刻在石璧上。顺着“参观请上二楼”的指示牌,我和前来参观的人们拾级而上,来到了二楼的环形展厅,展厅正中央是一尊用四川九寨沟汉白玉石雕塑的李叔同(弘一大师)塑像。先生面容安详,身穿袈裟,手念佛珠。
二楼设七个陈列室和一个能展示近百件书画作品的环形展厅。陈列室分别陈列李叔同各个时期的生活史料与书法真迹。笔者一一走进瞻仰,仿佛走进了一条深邃的人生长河。
第一展厅:李叔同生平简介
在这个展厅里,有《李叔同生平年谱》,有诸多先生不同时期求学、生活照片,通过这个展厅,我们知道:
李叔同(1880-1942),幼名成蹊,学名文涛,祖籍平湖,生于天津。清光绪六年(1880年)农历九月二十日出生在天津河北区,父亲李世珍是名进士,与直隶总督李鸿章同年会试,是挚友。李世珍官任吏部主事,又是天津最大盐商,还兼营银号,家财万贯。李叔同为其三姨太所生。在李叔同5岁那年,他父亲去世了。他是在长兄文熙和母亲教导、关怀下成长的。李叔同7岁就有日诵五百,过目不忘的本领。9岁学篆刻,就在这一年,他看到一个戏班演出,激起他对京剧的兴趣,当李叔同长成青年,他在诗词歌赋、金石书画方面,已经有了广博的知识。1987年,他在天津和俞氏结婚,次年奉母携妻迁居上海,先后参加“城南文社”等文艺团体。
1901年他入南洋公学,受业于蔡元培。1905年东渡日本留学,在东京美术学校攻油画,同时学习音乐,并与留日的曾孝谷、欧阳予倩、谢杭白等创办《春柳剧社》,演出话剧《茶花女》、《墨奴吁天录》、《新蝶梦》等,是中国话剧运动创始人之一。
1910年李叔同回国,任天津北洋高等工业专门学校图案科主任教员。翌年任上海城东女学音乐教员。1912年任《太平洋报》文艺编辑,兼管副刊及广告,并同柳亚子发起组织文美会,主编《文美杂志》。同年10月《太平洋报》停刊,应聘任浙江两级师范学校音乐图画教师。1915年任南京高等师范美术主任教习。在教学中他提倡写生,开始使用人体模特,并在学生中组织洋画研究会、乐石社、宁社,倡导美育。
1918年8月19日,在杭州虎跑寺剃度为僧,云游温州、新城贝山、普陀、厦门、泉州、漳州等地讲律,并从事佛学南山律的撰著。抗日战争爆发后,多次提出“念佛不忘救国、救国必须念佛”的口号,说“吾人所吃的是中华之粟,所饮的是温陵之水,身为佛子,于此之时不能共纾困难于万一”等语,表现了深厚的爱国情怀。
第二展厅:李叔同的艺术成就
在这个展厅里,大量展现了李叔同不同时期创作的美术作品(有木炭画、油画、水彩画)、在担任《太平洋报》副刊时创作的漫画、在浙江第一师范学校任教时创作的学堂乐歌,如《祖国歌》、《送别》、《清凉》等,有一个年轻的妈妈看着看着就跟身边的女儿唱了起来,当然还有他演出《茶花女》的剧照,还有关于他生平、书法研究的各类图书的封面等。
第三展厅:李叔同的艺术教育成就
在这个展厅里,我感受最深的就是李叔同主张“温而厉”的教学方法。
1912年在他在浙江第一师范学校任教美术,初到杭州教学的时候,他竟然不看点名册就能一一叫出学生的名字。当他发现有的同学在课堂上交头接耳、随地吐痰等不雅行为时,他不立即责备同学,而是下课时说“某某同学,等一会儿再出去。”训话结束后,他会对这位同学行一鞠躬礼,表示你可以走了。这种教学方法深深影响了他所教育的一代学子。
此外还有丰子恺、吴梦非等人关于李叔同学术方面的研究文章摘录和影印稿。
作为一代艺术教育家,李叔同具有鲜明的艺术教育指导思想,首重“器识”,要求学生具备高尚的道德品德,同时辅以精湛的艺术技巧,做到德艺双馨。他大胆尝试先进的教育方法,在中国首用裸体模特进行美术教育,热心学堂乐歌创作,组织艺术社团,培养了欧阳予倩等中国话剧的奠基人物……在中国近现代艺术教育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他桃李满天下,学生中英才显出,为中国文化艺术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第四展厅:刘质平与李叔同的师生情缘
李叔同的一生,与他手下的两位学生有着深厚的师生情意。一个是丰子恺,一个是刘质平。尤其与刘情意最甚。
1917年,刘质平考入日本东京音乐学校,作为师长,他曾解囊相助家境贫寒的学生刘质平留洋读书,并签订所给予刘的学费永不得返还的君子协议,在李叔同先生即将出家之时,为了怕刘担心学费问题而故做了安排,所有的凡尘之事都能放下,唯一放不下的就是曾经的学生留洋资费一事,非得安排妥当才能安心出家,若不能保证学生在无须担忧学费的情况下完成学业他可以延缓出家之行。这情谊比起亲生父母有何逊色?当然,刘在抗战期间,为了保护好恩师的墨宝,一次搬家时他竟然衣服没带一件,结果逢上瓢泼大雨,路人相见皆说他是傻子,为此他解衣相护,师傅的墨宝保住了,而他却应雨淋生病痢疾几乎一命呜呼。所以后来,李叔同的大量珍贵墨宝都留给了他。
刘质平与李叔同之间的师生情缘成为了我国尊师爱徒的一代佳话,被广为流传。
这个展区,集中展示了刘质平的生平和在音乐教育上的成就。
此外,丰子恺为了恩师李叔同而作六集《护生画集》,直到画到100幅,在他含冤病逝前的1973年编绘完成,在1979年弘一法师100岁冥诞才得以出版,也算演绎了一段完满的师生情缘。
第五展厅:弘一大师的佛学成就
1918年正月十五,一代艺术教育家李叔同在杭州灵隐寺出家为僧,名“演音”、号“弘一”。出家以后的弘一大师云游四方,广播佛法,以德取人,备受景仰。他致力于振兴南山律宗,所著《四分律比丘戒相表记》成就显著,功德无量,被尊为重振南山律宗的第十一代世祖。
为了中国佛教事业大放异彩,处在民族危亡之际的一代爱国高僧,他高扬民族气节,号召众僧侣勤俭救国,广行善事,后被公认为中国现代四大高僧之一。
著名宗教人士赵朴初曾赋诗云:“深悲早现茶花女,胜原终成苦行僧。无数奇珍供世眼,一轮明月耀天心。”
第六展厅:弘一大师的社会影响
这个展厅主要陈列了有关弘一大师在佛教上的成就;尤其书法、篆刻方面,还有弘一大师曾云游到过的佛教寺庙;还有有关研究弘一大师生平和佛教造诣的出版物封面展示以及社会各界、海内外佛教团体关于弘一大师研究交流活动的剪影等。
第七展厅:弘一大师的书法篆刻
书法是心灵的迹化。弘一大师精于书法、篆刻,1999年“中国20世纪十大杰出书法家”名列其中。弘一大师的书法由在俗时的绚烂到脱俗后的平淡,是修心的结果,是大师心灵境界的升华。
李叔同一生书法篆刻作品甚多,尤其出家以后,以书法广结佛缘,并以为书法练习本身即是佛教修持的重要方式。在这个展厅里,陈列着弘一大师临终前写给刘质平的遗嘱,还有该馆的镇馆之宝、弘一大师最具代表性的书法真迹——16幅《佛说阿弥陀经》作品,其书法朴拙圆满,浑若天成,雅逸恬淡,枯寂孤清。目前,书法界已经将李叔同后期的书法尊称为“叔同体”,广为传扬。
出展厅时,已是正午时分,外面的阳光通过天窗均匀地散落在那尊汉白玉雕像上,通过二楼眺台的窗户上可以看见东湖上,碧波荡漾,艳阳高照,不时有一艘艘汽艇从湖面掠过。回到纪念馆出口处,我在游客留言薄上写下了“久闻先生名,今朝睹尊容。功德盖华夏,明月照素心”的观后感言。
伴着温润的春风,闻嗅着香樟树间飘散的脉脉清香,耳边不仅回响起那首悠扬的旋律: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