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1960年,山里饿死了人,公社组织了十几个生产队,围了两个山头,要把这个范围的猴子赶尽杀绝,不为别的,就为了肚子,零星的野猪、麂子已经解决不了问题,饥肠辘辘的山民把目光转向了群 体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5 10:07:35
① 1960年,山里饿死了人,公社组织了十几个生产队,围了两个山头,要把这个范围的猴子赶尽杀绝,不为别的,就为了肚子,零星的野猪、麂子已经解决不了问题,饥肠辘辘的山民把目光转向了群 体
① 1960年,山里饿死了人,公社组织了十几个生产队,围了两个山
头,要把这个范围的猴子赶尽杀绝,不为别的,就为了肚子,零星
的野猪、麂子已经解决不了问题,饥肠辘辘的山民把目光转向了群
体的猴子.两座山的树木几乎全被伐光,最终一千多人将三群猴子
围困在一个不大的山包上.猴子的四周没有了树木,被黑压压的人
群层层包围,插翅难逃.双方在对峙,那是一场心理的较量.猴群
不动声色地在有限的林子里躲藏着,人在四周安营扎寨,时时地敲
击响器,大声呐喊,不给猴群以歇息机会.三日以后,猴群已经精
疲力竭,准备冒死突围,人也做好了准备,开始收网进攻.于是,
小小的林子里展开了激战,猴的老弱妇孺开始向中间靠拢,以求
存活;人的老弱妇孺在外围呐喊,造出声势.青壮的进行厮杀,彼
此 都拼出全部力气浴血奋战,说到底都是为了活命.战斗整整进
行了 一个白天,黄昏的时候,林子里渐渐平息下来,无数的死猴
被收集 在一起,各生产队按人头进行分配.
②那天,有两个老猎人没有参加分配,他们俩为了追击一只母猴来
到 被砍伐后的秃山坡上.母猴怀里紧紧抱着自己的崽,背上背着
抢出 来的另的猴的崽,匆忙地沿着荒脊的山岭逃窜.两个老猎人
拿着猎 枪穷追不舍,他们是有经验的猎人,知道抱着两个崽的母
猴跑不了 多远.于是他们分头包抄,和母猴绕圈子,消耗她的体
力.母猴慌 不择路,最终爬上了空地上一棵孤零零的小树.这棵
树太小了,几 乎禁不住猴子的重量,绝对是砍伐者的疏忽,他根
本没把它看成一 棵树.上了树的母猴再无路可逃,它绝望地望着
追赶到跟前的猎人,更坚地搂住了它的崽.
③绝佳的角度,绝佳的时机,两个猎人同时举起了枪.正要抠扳机,
他们看到母猴突然做了一个手势,两人一愣,分散了注意力,就
在 犹疑间,只见母猴将背上的、怀中的小崽儿,一同搂在胸前,
喂它 们吃奶.两个小东西大约是不饿,吃了几口便不吃了.这时,
母猴 将它们搁在更高的树杈上,自己上上下下摘了许多树叶,将
奶水一 滴滴挤在叶子上,搁在小猴能够够到的地方.做完了这些
事,母猴 缓缓地转过身,面对着猎人,用前爪捂住了双眼.
④猴的意思很明确:
⑤现在可以开枪了.
⑥母猴的背后映衬着落日的余辉,一片凄艳的晚霞和群山的剪影,
两 只小猴天真无邪地在树梢上嬉戏,全不知危险近在眼前.
⑦猎人的枪放下了,永远地放下了.
⑧他们,不能对母亲开枪.
1、从一二自然段来看,你认为把猴子赶尽杀绝的原因是什么?
2、第三段中“这棵树太小了.根本没把它看成一棵树.”有什么含义?
3、第六段中“幕后的背后.群山的剪影”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作用是什么?
4、如果你也和这两位猎人一起追击那只母猴,面对“用前爪捂住了双眼”的母猴你会放下你手中的枪吗?为什么?
① 1960年,山里饿死了人,公社组织了十几个生产队,围了两个山头,要把这个范围的猴子赶尽杀绝,不为别的,就为了肚子,零星的野猪、麂子已经解决不了问题,饥肠辘辘的山民把目光转向了群 体
1、从一二自然段来看,你认为把猴子赶尽杀绝的原因是什么?
人们把猴子赶尽杀绝的原因是因为饥饿, 为了生存.“不为别的,就为了肚子,零星的野猪、麂子已经解决不了问题”体现了这一点.
2、第三段中“这棵树太小了.根本没把它看成一棵树.”有什么含义?
这句话用树的小,衬托母猴的无助,母猴已无路可逃.也反映出她为保护幼崽,所做的最后的努力,最无奈的选择,哪怕是微乎其微的希望.
3、第六段中“母猴的背后.群山的剪影”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作用是什么?
这一段运用了景物描写的表达方式.作用是为了渲染气氛,为塑造母猴面对死亡,悲壮无助的母亲的形象起到了烘托的作用.
4、如果你也和这两位猎人一起追击那只母猴,面对“用前爪捂住了双眼”的母猴你会放下你手中的枪吗?为什么?
我会放下手中的枪,肯定的.因为你所面对的不再是一只猴子,而是一位母亲,一位伟大的母亲.如果有良知,有感情,谁都会为此动容,都会放下手中的枪.就像文中所描述“他们,不能对母亲开枪”.
个人理解,愿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