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的“浪淘沙”这首词的故事背景是什么?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7 13:52:04
李煜的“浪淘沙”这首词的故事背景是什么?
李煜的“浪淘沙”这首词的故事背景是什么?
李煜的“浪淘沙”这首词的故事背景是什么?
按照词的内容和史书记载来看,应该是在他被北掳入汴梁后,作为阶下囚,沉思古国而写的,例如: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五十九引《西清诗话》云:“南唐李后主归朝后,每怀江国,且念嫔妾散落,郁郁不自聊,尝作长短句云:‘帘外雨潺潺’云云,含思凄惋,未几下世.”由此可知,词作于他死前不久.可以说是李煜后期词的代表作之一. 词的上片,以倒叙起始,描写梦醒之后的所闻:帘垂夜深,潺潺的雨声透过帘栊,不断地传入耳中;眼看那美好的春光,在这潺潺雨声的伴和之下,即将成为过去.词写晚春深夜,雨声潺潺,表现出无限惜春、伤春之情,环境是清苦的,情调是凄楚的.特别是这“春意阑珊”,既是眼前节令的实况,又是国家衰亡、个人的生命亦即将完结的象征.如此情景,又怎能不引起词人心头的阵阵悲凉呢?更何况又是在“五更寒”的这样一个时刻! 五更的寒冷,即使身盖罗衾,也抵挡不住,忍耐不了.故“罗衾不耐五更寒”,是在写梦醒后之所感.这“感”,首先是感觉到五更时天气的奇寒,而这样的奇寒,又是通过“罗衾不耐”来表现的.这是古典诗词中常用的一种借外物以抒写王观感受的艺术手法.岑参写八月胡地的奇寒云:“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就是这种手法的成功运用.其次,更为重要的是,这不仅是写身寒,而且是写心寒;身寒终究有个极限,并可尽量设法抵御和忍耐,而心寒——心头的悲凉,则是无限的,无法忍受的了. 古人论词的结构,妙在断断续续,不接而接.“罗衾不耐五更寒”句,就具有如此之妙.它与下面两句,一写梦后,一写梦中,看似不接,实则词意紧紧相接.写梦后的“罗衾不耐五更寒”,既是突出了梦后内心的悲凉,又为描写梦中的情景作了铺垫:既然梦醒之后是如此痛苦悲凉,那么,还不如长梦不醒了.因为“梦里不知身是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