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环境的措施有哪些?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5 02:03:13

保护环境的措施有哪些?
保护环境的措施有哪些?

保护环境的措施有哪些?
国家卫生部发布消息称,“高度怀疑三鹿婴幼儿配方奶粉受到名为三聚氰胺的化工原料污染”.全国因三鹿奶粉导致的婴儿肾结石案例日呈扩大趋势. 近年,经历“瘦肉精”、“红心鸭蛋”、“大头娃娃”等食品安全事件后,中国食品安全体制及时作出了调整,适应“大部制”改革,重新制订了监管框架,并修订相关法律.早前热议的《食品安全法》.是中国食品安全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步骤,食品安全的监管方式成为核心话题.目前的食品安全体制是所谓的“环节管理”,即分解“农田到餐桌”中的供应链环节来进行“分段管理”,就以三鹿奶粉事件为例:提供奶料的奶农及企业是由农业部监管;牛奶生产商的加工过程由卫生部和国家质检总局监管;奶粉的市场销售中的安全抽查由工商局负责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局负责等.而对这一分解式管理主要的争议就是“片段管理、不能联动协作和立即溯源追查”,进而影响整个监管的效率,最终导致只有经过悲剧性的“人体检验”之后,才开始真正的大规模的溯源式查处.当前,食品安全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也是中国当前面临的挑战之一.目前我国存在的主要食品安全问题依次为: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天然毒素、有机污染物等引起的化学性污染;以及非法使用食品添加剂. 处于经济快速发展阶段的发展中国家,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具有自身的特点. 一是新老问题并存.由于食品生产、加工、经营条件比较差、工艺落后或是没有遵守卫生操作规程,造成了食品的微生物、重金属污染等问题.在相当长时间内,这些老问题将难以得到根本性的解决.与此同时,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又出现了一些工业化国家所面临的新问题. 二是源头污染突出.我国当前有两亿多的农户在以分散的方式生产初级农产品,包括我们所吃的粮食、蔬菜、水果、鸡鸭鱼肉、蛋奶,统统是农民生产的.以我国农民目前在食品安全方面的知识和遵守法律意识,出现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等问题是难以避免的. 三是中小型食品加工企业占多数决定了食品加工业水平、素质差. 在当前近50万个食品生产企业中大一部分是中小型企业.以这些从业人员的素质,出现诸如产品的微生物指标超标、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应该是不奇怪的. 四是食品安全信息交流渠道不畅通.科学家和政府部不及时通报食品安全信息.媒体有关食品安全问题的不严谨、不准确的负面报道和新闻炒作,使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问题十分敏感,以致人们纷纷抱怨:“现在还能吃什么!” 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产生,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一是食品安全问题是经济处于发展阶段的国家所共有的社会经济现象;二是我国食品安全立法工作滞后;三是食品安全的管理机构分散、职能不统一;四是缺乏正常的食品安全监督公众渠道;五是社会整体诚信资本的缺失.食品安全具有较强的公共性和社会性,与社会公共利益息息相关.因此,鉴于我国食品安全问题比较突出的现状,一方面,从公共政策的视角,政府在食品安全领域的责任必须进一步增强,政府应通过制定和执行有效的公共政策,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管制;另一方面,从公共治理的角度出发,包括社会公众、行业组织和私人部门在内的多元主体,都应积极参与到食品安全的治理活动中来,通过构建多中心治理框架,与政府形成在食品安全治理过程中的协同作用和整体合力.具体而言,我个人通过分析当前我国的食品安全现状,通过上网,查阅相关资料,得出了以下几条应对策略,下面简要列举一下我个人的观点. 一,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综合监管机制.创新食品安全综合监管机制,构建食品安全工作新格局.一是建立统一、高效的决策指挥系统.在各级政府的统领下,充实和完善现有市、县(区)和乡村三级食品安全协调机构,形成坚强有力的食品安全工作决策指挥系统;按照中央关于食品安全工作地方政府负总责的要求,健全并落实重大食品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制度,做到权责分明,指挥有力,工作到位.二是建立主体明确的综合协调系统.强化各级食品安全协调机构及其办公室职能,发挥其作用,除对食品安全各职能部门工作进行组织协调、督查督办之外,应赋予其综合执法职能,负责重要行动或重大案件的执法查处工作.三是建立统筹协作的技术检测系统.整合食品安全监督检测资源,更新检测装备,实施食品质量抽验工作计划、经费分配、项目安排、部门分工、采样方法和结果分析、资料汇总、信息发布“八统一”.要从源头上加强管理,加强食品安全监测.建立农产品产地环境安全监管体系,强化对农业投入品的质量和环境安全管理;建立国家农兽药残留监控制度;建立和规范食品召回监督管理制度.完善食品安全卫生质量抽查和例行监测制度;加快质量电子监管网建设,不断改进监管手段.建立严密的食品监管网络,对种植养殖、生产加工、包装、储运、销售各环节实行全过程监管,确保食品安全. 二,集中整治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严厉打击“黑窝点”,坚决取缔无证无照生产加工食品行为,取缔无卫生许可证、无营业执照、无生产许可证的生产加工企业. 三,构建食品安全评估评价体系和食品安全信息体系.以国家级食品质检机构和食品安全专家为专业技术支持,对监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和评估,形成风险评估报告,对可能造成的危害进行预测,及时发布预警公告;同时基于评估报告提出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作为预防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决策的技术依据,提高国内生产加工环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分析与风险预警的能力和水平. 四,完善食品安全相关标准和相关认证.进一步加大食品安全标准的制订修订工作的力度;推动我国食品安全标准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进程;根据我国食品生产、加工和流通领域具体情况,制订具有可操作性的过渡标准或分级标准;建立健全全国统一的食品认证体系,完善认证制度;加快我国食品认证的国际互认进程.全面实施食品安全“绿色”工程.贯彻“绿色”理念,积极采取保障食品安全的有效措施.首先,建设“绿色”食品基地.强化食品污染源头治理,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发展绿色食品生产基地,蔬菜生产要远离工矿区,脱离产棉地,并在蔬菜基地设立监测站,对水源和土壤环境及蔬菜农药残留进行严密监测.采取公司加农户的形式,组织现有分散的蔬菜种植户共同承担食品安全责任和义务.逐步在乡镇以上所在地和水源地建设污水处理设施,推广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对人畜粪便进行资源化利用,在水源保护区周边划定产棉、采矿选矿和畜禽水产规模养殖禁止区域,严格防治各种有毒有害物质对水源和种植养殖基地的污染.其次,发展“绿色”食品市场.把创建“绿色”食品市场列入当地政府为民办实事的项目,尤其对农贸市场实行统一规划建设、统一改造布局、统一清理整顿,使之净化、美化、有序化.按照谁建设、谁受益的原则,支持市场投资主体公开招标,选择懂管理、有信用的经营者管理市场;推行农贸市场质量安全准入制度,所有经营户都要挂牌营业;在农贸市场设立质量安全检测室,安排专门力量对蔬菜、肉品、水产和干货等进行重点抽检,发现不合格和假劣食品要就地销毁并公之于众,情节严重者依法查处.规划建设无公害农产品批发(配送)中心和畜禽屠宰中心,实施统一的质量安全管理,从源头上控制不安全食品流入市场.再次,倡导“绿色”食品消费.消除“眼不见为净”和“不干不净吃了没病”的不良消费观念,增强买放心肉菜、用安全餐饮的意识,将不合格食品拒绝于学校食堂、宾馆、饭店和家庭餐桌之外.严格规范食品和保健食品广告刊播,坚决取缔误导和坑害消费者的各类非法广告. 五,加强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和重大事故应急体系建设.完善食品安全应急反应机制,建立实施食品安全快速反应联动机制;全面加大食品安全重大事故的督查督办力度,健全食品安全事故查处机制,建立食品安全重大事故回访督查制度和食品安全重大事故责任追究制度. 六,继续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严厉打击生产经营假冒伪劣食品行为,重点开展高风险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继续整顿和规范食品广告,重点整治中小城市食品广告;全面加强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全面提升农村食品安全保障能力. 七,加强进出口食品安全管理.建立和完善进口食品质量安全准入制度,制订科学合理、与国际接轨的准入程序;提高进口食品检验检疫的有效性;完善进口食品查验制度;建立完善的进出口食品安全技术法规体系;制定进出口食品质量安全控制规范,制订、修订与食品检测相关的检验检疫行业标准.八,大力发挥新闻及社会舆论的引导和监督作用.食品安全关系千家万户,是一项群众性和政策性都很强的系统工程,应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其一,充分利用政府机关及部门网站和报纸、电台、电视台等舆论宣传阵地,有计划报道食品安全新动态、新信息、新知识.其二,有步骤地组织食品安全宣传活动进社区、进乡村、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在每个社区、乡镇、行政村、学校设置专兼职食品安全信息员.其三,在市、县(区)及乡镇成立食品安全咨询投诉和救援中心,开通举报热线,负责受理有关食品安全的咨询、投诉和应急救援工作;健全食品安全监督网络,充分发挥社区和乡村食品安全协管员和信息员的耳目和帮手作用.其四,定期召开食品安全新闻发布会,向人民群众提供食品安全预警信息,揭露食品安全事件,曝光制售假劣食品的“黑名单”,维护和保障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知情权和监督权. 在维护食品安全的道路上,我们需要做的还有很多,但只要我们齐心协力,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的食品安全一定会令我们放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