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第一次世界经济危机(1957年-1958年)原因 特点 影响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5 05:13:53
二战后第一次世界经济危机(1957年-1958年)原因 特点 影响
二战后第一次世界经济危机(1957年-1958年)
原因 特点 影响
二战后第一次世界经济危机(1957年-1958年)原因 特点 影响
二战后第一次世界经济危机(1957年-1958年)
二战决定性地改变了世界经济地图.战争期间,美国非但没有遭到战争的直接破坏,其生产能力反而有了巨大增长.从1939年到1942年,美国工业生产即增加近一倍,1945年又比1940年增加116%.1948年,美国工业生产占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的54.6%,出口贸易占23.9%,还集中了世界3/4的黄金.不仅如此,美国工业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十分明显.1950年美国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为英国的3倍,西德的4倍,是日本的更多倍.美国制成品的生产为西德的6倍,为日本的30倍.美国煤矿的生产率比英国、西德高3-4倍,是法国的7倍.因此,战争刚结束时,美国的政策是利用美国统治的全部优势,为美国资本取得最有利的地位,迫使各国开放市场,接受价廉物美的美国货,摧毁德国、日本、英国、法国、意大利的经济,夺取这些国家对殖民地的统治和影响,从而实现美国独霸西方世界的美梦.为达此目的,美国对盟国援助只用于救急,不是帮助盟国重建生产体系;援助都附有“排除国际商业中的一切歧视待遇的协议”,并且在货币和贸易体系计划中,美国不让各国为平衡支付而限制贸易.最重要的是,美国以防止德、日再次侵略他国为名,制定了拆毁德国、日本军事工业的计划,从根本消灭这两个新兴工业强国的竞争能力.如果这一切都成为现实,则美国将成为新的世界工厂,而欧洲和日本将成为美国的原材料及初级产品加工地,那里的经济需求将无法增长,一个长达二十多年的繁荣期也就不可能出现.
事实上,美国的这一商业野心并没能实现.随着美国商品大量输入各国,随着拆毁德、日两国军事工业的进程的开始,欧洲和日本国内失业工人大量增加,各国共产党势力迅速壮大,美国不得不更弦改张.美国统治精英终于发现,他们的头号敌人是苏联社会主义阵营,而不是欧洲和日本,因此美国对外经济政策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变化,变消灭竞争对手为扶植竞争对手.主要措施有三,一是著名的马歇尔计划;二是停止拆毁德国和日本的军事工业;三是允许日元、英镑、马克等货币贬值,例如日元贬值到1美元兑360日元,从而减少美国货对各国市场的冲击,并使各国有能力对美出口.此后,由于朝鲜战争爆发,日本又成为美国军火的前线供应商,发了一笔战争财.此外,美国以盟国的保护伞自居,军费长期居高不下,也增加了美国产品的出口成本.这些措施从效果来看,可以一言以蔽之,即美国采取了单方面自由贸易,而允许各国贸易保护的友好态度.此后,欧洲和日本生产能力得以重建,内需扩大,给美国商品提供了更大的市场;欧洲和日本产品输出美国的数量不断增长,但却仍不足以平衡来自美国的进口,美国进出口仍然保持大额顺差,世界经济进入良性循环.
这一时期的经济周期呈现出若干新特点.其一是,危机期间物价上涨,即所谓“滞胀”.形成滞胀的原因很多.从微观机制上看,二战以后,工会力量普遍增强,形成所谓名义工资的增长刚性,而雇主对付工资增长的办法便是提高产品价格,从而形成工资与物价螺旋上涨的成本推动型长期通货膨胀趋势.石油涨价也可归于这一大趋势,但情况更复杂一些.在第一次石油危机以前,由于石油生产国相互竞争,石油价格一直保持在较低水平,而相应的工业品却不断涨价.石油生产国之间加强团结后,就相当于工人加强了团结,石油价格迅速上涨,导致物价上涨.从宏观上看,二战后至七十年代末期,各发达国家都程度不同地实行凯恩斯主义政策,用财政和货币手段扩大需求,需求拉动型的涨价成为通货膨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随着国际竞争的加剧和浮动汇率制取代固定汇率制,汇率贬值成为国际竞争的战略工具,从而使通货膨胀带有主动的战略意义.因此,战后至七十年代末期,通货膨胀是发达资本主义各国的长期现象,只是程度有别而已.但是,与二战前相同的是,国内国际的竞争依然十分激烈,尤其是国际竞争日益加剧,过多投资追逐过狭市场的矛盾并未解决,因此世界经济危机还是会不断降临,只是危机更多地表现为企业破产、开工率下降、投资下降、库存增加,而较少地表现为价格下降.
另一个新特点是危机的同步性下降,即使是同步性危机,其严重程度也相差较大.其原因在于,各国经济竞争力距离较大,各国干预经济的程度增强,因此各国经济的独立性也有所增强.例如,从1950年到1966年,美国发生过1953年到1954年危机,1957年到1958年危机,1960年到1961年危机,而此期间西德经济却一直没有发生实质性危机,只是每次美国危机时西德的经济增长率都有所下降.1966年到1967年,西德经济发生危机,但美国此时却正经历着二战后的一次长期繁荣.但是,以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为标志,各国竞争力差距再度接近,各国间经济竞争越来越激烈,危机的同步性又显著增强.继1973年到1975年的严重世界经济危机后,西方各国都经历了一段低增长高通胀的滞胀期,接着就是1979到1982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各国失业率都上升到空前水平,然后是1990年到1991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各国无一例外深陷其中.九十年代后,美国经济表现异常,在欧洲和日本经济长期不景气的前提下,走出了一波低通胀高增长的所谓“新经济”,其实是巨大的泡沫经济,似乎各国危机的同步性又被打破了.但紧接着就是自2000年3月开始的更加严重的世界经济危机,美国经济泡沫破灭,带动欧洲、日本经济进一步衰落.
1957年-1958年的世界经济危机是在二战结束至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国际经济良性循环阶段发生的.问题在于,良性循环中各方的收益却并不平衡.日本和西德工资低,货币定值低,随着投资不断扩大,其国际竞争力迅速提高,贸易顺差不断增长.而英国和美国则相对衰落,经济增长率只有德、日的一半左右.英国存在经常性的贸易逆差,英镑危机频繁;美国的贸易顺差也不断缩小,至1958年时第一次出现33.5亿美元的国际收支逆差,导致大量黄金外流.
危机以前,各发达国家都出现投资高涨,其中以日、德为最.从1955年到1957年,美国的投资增长率也超过10%,被认为是战后美国经济最繁荣的时期.但是,由于美国的工资和汇率较高,国际竞争力相对下降,美国的投资最容易出现过剩.1957年3月起至1958年4月,美国经济落入危机,商品滞销,库存增长,工业生产下降13.5%,钢铁和汽车等部门的生产量下降一半以上(这两个部门正是日本和西德发展最迅速的部门),1958年第三季度固定资本投资同比下降15.6%,失业率上升到7.5%,是危机前的一倍.与战前危机不同的是,这次危机并未导致物价下跌,相反,危机期间美国消费者物价指数上涨了4.2%,生产者价格指数上涨了2.2%.因此,危机并没有增强美国的出口竞争力,相反,出口竞争力进一步削弱.1958年美国出口总值下降了14.3%,贸易顺差从1957年的65.1亿美元减少到35.7亿美元.与此同时,美国资本输出和海外军事开支不断增加,国际收支第一次出现33.5亿美元的逆差.这样,美国的危机持续时间延长了.
危机迅速波及加拿大、日本及西欧各国.由于日本对美出口依赖程度高,日本的危机深度和持续时间仅次于美国.日本危机持续13个月,工业生产下降10.4%,批发物价指数下降7.4%.英国(忽略加拿大,因加拿大不是一个独立的工业强国)紧随其后,危机持续13个月,工业生产下降3.7%.而西德的危机持续时间却只有4个月,工业生产下降仅为1.4%.由此可见,虽然美国仍然是世界经济的龙头,也是世界经济危机的震中和首发地,但是美国经济地位已经明显下降,不足以向外转嫁危机,因此不能最先摆脱危机.相反,西德经济却具备了向外转嫁危机的能力,成为摆脱危机的领头羊.
美国仍然用财政和货币两手对付危机.财政方面主要是增加公路和住房建筑支出(36.5亿美元),增加军费(58亿美元),从而使1958年1959年国债总额增加142亿美元.在滞胀的前提下,支出加大了通货膨胀的压力,使货币政策调控的难度加大.提高利率,则通货膨胀可以控制,但危机会加深;反之,则通货膨胀会加剧.无论如何,美国于1959年2月工业生产指数超过危机前最高点,进入周期性高涨阶段.但高涨仅持续一年,又落入1960年-1961年危机中.这次危机一定程度上是1957-1958年危机的余震,也是美国国际竞争力进一步下降的体现.危机期间钢铁产量下降48.2%,汽车产量下降43.3%,建筑业下降33.6%.失业率最高上升到7.1%,全失业人数达500多万,半失业人数400多万,在业工人的工资也有较大下降.危机期间,还爆发了战后第一次美元危机.危机随后即影响了英国、西德、日本等各国,但除英国外,程度都比较轻,因此这次危机没有被认为是同期性世界经济危机.
石油问题
实际上第一次经济危机对美国影响并不大,这是因为每过采用的布累顿森林体系,就是美元与黄金挂钩,也就是说美元就是一般等价物,就算美元贬值也是世界为美国掏钱
特点:时间长,范围广,危害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