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开头写景对表达中心有何作用?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5 04:14:26
“秋水”开头写景对表达中心有何作用?
“秋水”开头写景对表达中心有何作用?
“秋水”开头写景对表达中心有何作用?
用当时河水的浩大 对比后来大海的浩淼无极
近来读谭德晶的《唐诗宋词的艺术》一书,感到对怎样欣赏和写作诗词会有很大帮助,故札记于此:
这里所谓的写景抒情,是相对于直接抒情而言。中国古代诗论中是将写景和抒情分开的,这样容易给人写景就是写景,抒情就是抒情,似乎写景与抒情无关的错觉。
写景抒情不仅是中国古诗词(这里主要指抒情诗或者叙事诗的抒情部分而言)最主要的意象方式,而且也是诗词境界形成的最主要原因。《诗经》时代的“兴”...
全部展开
近来读谭德晶的《唐诗宋词的艺术》一书,感到对怎样欣赏和写作诗词会有很大帮助,故札记于此:
这里所谓的写景抒情,是相对于直接抒情而言。中国古代诗论中是将写景和抒情分开的,这样容易给人写景就是写景,抒情就是抒情,似乎写景与抒情无关的错觉。
写景抒情不仅是中国古诗词(这里主要指抒情诗或者叙事诗的抒情部分而言)最主要的意象方式,而且也是诗词境界形成的最主要原因。《诗经》时代的“兴”是最初的一种朴素的或者说是雏形的写景抒情手法,位置一般固定在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有时所写之景与所抒之情还有些不相关,还不能做到景与情的“妙合无痕”。《楚辞》中的写景抒情手法更是零散和偶然的。两汉阶段的《古诗十九首》中,已经开始自觉运用写景抒情手法,景情基本相合,并已经开始运用繁复的手法,即连续地运用多个而又有变化的写景抒情句来渲染情感,写景抒情的位置也开始有了变化,情景交错的手法初露端倪。到了魏晋南北朝,写景抒情进一步向着繁复而精致的方向发展,经过陶谢诸人山水田园诗的刺激展衍,以谢朓为代表,进入了唐以前一个相对成熟的阶段。
写景抒情在诗词中的作用。至少百分之七八十的唐诗宋词作品运用了写景抒情手法,其原因正是基于写景抒情的重要作用而决定的。
首先,写景抒情可以使诗词的情感避免直接叙述和过多的直接抒情,从而使诗词的情感、情绪、意念获得形象、具体、生动而直观的表现。诗词的语言主要应该是形象的语言,主要应该靠意象、情景、场景来说话。如卢象的《永城使风》:
长风起秋色,细雨含落晖。夕鸟向林去,晚帆相逐飞。
虫声出乱草,水气薄行衣。一别故乡道,悠悠今始归。
在前面的六句景语里,展现了一幅萧瑟、黯然、凄凉、落寞、孤独的场景,但是诗人一句都没有直说,他并没有说我远在异乡路途好凄凉、好孤独哦,别的人、甚至鸟儿都有归宿,而唯独我没有哦,我情绪黯然,几乎要流泪啦。他将这种种情感融汇在自然景象里,通过呈现一个个具体生动的自然景物而“呈现”了他的感情,使本来虚无缥缈、看不见摸不着的情感获得了一种直观的、具体的、意味深长的表现。这就是写景抒情,这就是写景抒情的主要妙处。
其次,写景抒情具有重要的替代表情作用。抒情的方式主要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大类,写景抒情属于通过描写来抒情的间接抒情。写景是为了抒情而写景,或者说写景里面必须也必然融汇着抒情。诗人选取“景”,是与所要表达的“情”具有高度契合性的景(即格式塔理论所谓的“异质同构性”),这个“景”就能够在某种程度上替代情感的直接表达。相较直接抒情来说,这种替代表情的最大好处是可以使诗词含蓄蕴藉、风雅隽永、余味悠长,“诗有诗味”,避免出现诸如“党啊,我爱你,我要一生为你奋斗不息……(嘿嘿,偶改编的《入党誓词诗》)
再次,写景抒情具有对直接抒情的重要渲染作用。诗人在直接表达某种情感之前(或之后),先(或后)描写一通与情相契合的景,以达到从侧面对情进行渲染、烘托的目的。这实际上就是前人所说的“点染”之法。刘熙载在《艺概》中说:“词有点染,柳耆卿《雨霖铃》云:‘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上二句点出离别冷落,‘今宵’二句,乃就上二句染之。”
需要说明的是,写景抒情的替代表情作用和渲染作用,在实际情形中是同一写景抒情手法的两个方面作用,是不可分割的,不存在哪些景句是专为替代表情而写,哪些景句是专为渲染而写的现象。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