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计》的读后感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2 22:23:51

《三十六计》的读后感
《三十六计》的读后感

《三十六计》的读后感
《三十六计》的读后感 (一)
  三十六计主要是古代战争中一些对付敌人的策略.说到军事,它的内容和战术十分丰富和复杂.加强国防,训练士兵,选拔将领,选择作战对象,战前的准备和动员,战后的补充和休整等活动,都是军事工作的重要内容.所有这些活动虽然很多,但都有一定的规律可循,都有无数的战例可供借鉴.而其中变化万端,诡异奇特,不可捉摸的,就是有关策略的范畴了.三十六计,就是对付敌人的策略,是大将指挥作战的重要方法.它根据战争形势的利害程度分为的不同六套计,每六计为一套.第一套为胜战计,第二套为敌战计,第三套为攻战计,第四套为混战计,第五套为并战计,第六套为败战计.读这本书让我对改变了对三十六计的一些错误认识,比如我以前一直以为“走为上”指的是逃跑.有时候看电视,坏人干了坏事就会说“三十六计走为上策”,这不是逃跑还是什么啊?直到看完《三十六计》后,我才发现,“走为上”这计是一个充满了智慧的计谋.这计就好比是俗话说的“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一样.当敌强我弱,胜负分明的时候,只有投降、议和、撤退,三条路时,就不能大丈夫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了.此时就要大丈夫能屈能伸,投降就是失败,议和就是般失败状态,只有撤退才可能转败为胜,转被动为主动.可见在当时,我们的祖先就已经知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我们必定卷土重来”这些理性又理智的道理了.
  看完以后,掩卷沉思,不禁为祖先的智慧而拍手叫好.一个个经典的战例,一个个心理战术的成功运用,无不凝结着古代军事家们的心血与智慧.更值得骄傲的是,在现代社会,三十六计被许多国外的军事家们所重视,认真研究并在战场上取得了胜利.例如二战期间,希特勒为了伪装闪击法国的军事行动,麻痹盟国首脑,接连二十九次改变入侵法国的开战时间,并多次把改变的日期通过某种途径让其他国家获悉.使之逐渐习以为常而失去警惕性.当英法情报机关在希特勒发动正式进攻前夕,再次拍发德国军队向法国边境调动的许多消息时,英法当局还以为又是一次“神经战”,根本没有引起注意.这便是“瞒天过海”计策的成功运用.
  三十六计现在被聪明的现代人类更加发扬光大了,不仅在战术上使用,有人还把这些计策用在了商场和体育赛场.例如现在由于个别商家过分夸大产品的功效,使观众对广告比较反感了,有的甚至根本不看广告,广告的宣传效力便大大减.于是就有人在报上登出启示说某某商家,有某某产品,要推向市场,特向全国征求广告词,多少单位联合组成评委会,评出一等奖几名,奖金……多少人为了那令人眼热的奖金绞尽脑汁,写了抄了寄出去,但评选结果却很少有出来.其实,他们征求广告词是假,提高知名度是真.这就是“声东击西”计策的成功展示啊.三十六计无论用于战争也好,还是商场或赛场也好,只要恰当运用,都能受到良好的效果.但三十六计中有些计策是很“狠的”的,如“借刀杀人”、“趁火打劫”、“笑里藏刀”等计策,我想这些计策最好还是不用或尽量少用,因为它们都属于阴谋了.虽然都是聪明的举措,但却是极不道德的,正人君子大概不屑于此举吧.
  仔细分析三十六计,其实大部分计策都是敌对双方在心理上的战术.例如“瞒天过海”,就是利用敌人麻痹大意的心理取胜;“声东击西”则是让敌人捉摸不定自己的意向,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正所谓是“攻城为下,攻心为上”.其实,三十六计又何尝不能运用在教育上呢?比如:好多老师新接一个班级,往往会非常严厉,对学生提很多要求,这时班里的一些比较有心计的调皮学生就会隐藏起自己的真实面目,这样老师看到的并不是班级真实的情况.如果在刚开始时老师先放松要求,把自己严格的一面掩盖起来,以仔细观察学生的变化.这样一段时间之后,教师便可以了解到真实的学生状况,一些习惯不良、规范不好的学生也会逐渐露出马脚,教师做到心中有数之后,可显现出自己真实意图,采取针对性措施,解决问题.这就是“欲擒故纵”之法.又比如:我们班有时发生了学生丢东西的事情,我一般的处理方法是先自己翻自己的书包,然后互相检查,但结果总是一无所获.今后不妨试试“打草惊蛇”的办法.在自检结束后,佯装生气,然后全体起立,发话:不找到东西谁也不能走.给偷东西者来点心理上的压力.时间一长,就会有学生受不了要去厕所,这时偷东西的人肯定会去把东西转移在厕所,这样实物就容易找到了.仔细想想,对十几岁的孩子用计,是不是没必要或是太小题大做了,但只要想到自己用计是为他们好,是为学生的发展着想,就又感到无比轻松与幸福了.
  总而言之,读《三十六计》,让我懂得了一些兵法,也由此悟出一些教育学生的方法,让我受益匪浅.
  《三十六计》的读后感(二)
  《三十六计》是我国古代卓越军事思想集大成之作,被誉为东方思想宝库的``明珠’’,与《孙子兵法》并称为古代兵法双绝.其依据古代阴阳变化之理,以辨证思想论述了战争中诸如虚实,劳逸,刚柔,攻防等关系,做到``数中有术,术中有数``.书中的计名来源颇广,有的来源于历史典故,如围魏救赵;有的来源于古代兵书,如声东击西;有的来源于日常用语,如指桑骂槐;有的来源于诗人的诗句,如擒贼擒王,李代桃僵.
  这本书中所谈到的每一计,都有军事,商业,为人处世等各方面的事例,每一计,每个事例都是智慧的体现.在展现它博大精深的智慧的同时,也延伸其丰富的思想内涵.
  在将这本书看完之后,我深深被里面的事例所折服.它让我明白了生活中遇到的任何事情,哪怕是遇到麻烦,只要将事情巧妙的做好,将麻烦巧妙的避开,这便是智慧的所在.
  最初《三十六计》只用于军事.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它早已超越了军事著作的范畴,已经深入民间而与大众生活紧密相连,每一计都成为一句琅琅上口的成语,上至朝堂,下至市井,广为传诵运用.军事家以它运筹帷幄,政治家以它捭阖纵横,商家以它争赢取利,平凡人以它为人处世…...各行各业的人,都可以有各自的读法,并在其中汲取各自所需要的精华和养分,将它运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而这样的现象在生活中随处可见.譬如说经商,经商本身就是智力的角逐.商场如战场,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中,商家总是千方百计想些点子以达到争市场,创利润的目的.现在有很多酒店,烧烤园都有这样一个服务项目-----代客保管剩酒.也就是将顾客喝剩的酒保管起来,陈列在一个精致的玻璃柜内,使所有人都看得见,瓶颈上吊有一个精美的卡片,标明主人的身份,它虽是一个小点子,却有惊人的效果!顾客为这种新颖服务方式感动,同时看见别人的酒放在那样显眼的位置,想自己的也放在那儿,顿获一种满足感.当客人离去时,店家还会赠送一些小礼物,这种小礼物不仅可以证明顾客在店里还保留了一些酒,同时也起到了提示作用.顾客经常看到它,也就是提醒他该去喝酒了.下次他来喝酒,肯定只选这一家.代客保管剩酒不但巩固了回头客,还为其做了免费广告.从表面上,这只是一些新的经营方式,但实际上是为了更好的吸引顾客.而商家就是运用这种方式巧妙的做到了.
  《三十六计》一书让我学会了很多很多,它带给我很大的启发,充实了我的假期生活.透过它也让我清楚的认识到,生活中仍有很多的事物有待我们去挖掘,探索.
  《三十六计》的读后感 (三)
  那天,我对书店里的一部书《三十六计》,大感兴趣,就把它买回家品读.
  我细细品读完了这本书,里面的内容真是丰富多彩.有巧妙的“瞒天过海”,有环环相扣的“走为上计”,还有“走为上计”……书上还写了这些计谋的由来和典型的例子,使这本书更加耐看,有趣,还充实了我的历史知识,令我大开眼界.
  里面每一计的故事十分有趣.有一计就是说:相传那一天,唐太宗想要渡过大海讨伐敌人,可却束手无策.薛仁贵心生一计.便对太宗说有一老人能让河水变干.太宗立刻去拜访他,正当大家开花畅饮之时,太宗感到房屋摇晃,发现自己已经在船上渡海了.这就是三十六计的第一计——瞒天过海.
  还有一计也很著名,那就是大家总所周知的“空城计”.虽说是虚构的,但十分精彩.三国时期,诸葛亮北伐,司马懿绕开了蜀国大队,直逼诸葛亮驻地阳平.阳平城里人少,大半部分是文官,大家惊慌失措.只有诸葛亮从容不迫,让军队偃旗息鼓,城门大开,叫几个老百姓扫城门.司马懿见到此景,心中大疑,便全军撤退.全城的人躲过一劫.
  其实,除了这两计,还有很多.我读完这本书以后,觉得许多计谋不但战争时能用,生活中也能帮到我们,所以我们要把每一个知识计谋学好,一定能派上用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