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备课写教案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8 17:08:49

怎样备课写教案
怎样备课写教案

怎样备课写教案
备好课,就能争取工作中的主动权.这种准备工作愈充分.主动性就愈大,教学效果就愈高. 可是有的教师对认真备课认识不足,往往对于教材-知半解,因而在课堂上只能照本宣科,不能讲清道理.有的教师备课不深不透,因而课堂上只能平铺直叙,不能重点突出.所以,教学工作的首要条件是做好课前准备,老师讲课首先要过好备课这一关. 备课一般分为五个步骤,即:(一)学期(或学年)备课;(二)单元备课,(三)课时备课,(四)课前备课,(五)课后备课.现分别叙述如下: 学期备课 在学期(或学年)开始前,要在钻研教学大纲和通览教材的基础上订出全学期(或全学年)的教学计划.其主要内容是: (一)确定全学期的教学目的、要求和重点; (二)安排一个学期的教学进度; (三)合理分配教学内容和时间 (四)考虑教学方法 (五)做好教学(包括教具)准备. 学期授课计划,可以写成文字,也可以列成表格,视需要而定. 学期备课的主要任务是通览教材.在假期里,教师就应该钻研全册教材,领会编辑意图,熟悉知识范围;明确各个单元的目的要求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掌握重点,分清主次,作出课时划分. 通览教材的作用是: (一)可以明确教材的逻辑系统.知道它是在什么基础上被提出来的,它又能为后面的哪些教材作好准备.如果备一节,讲一节,不仅不能全面掌握教材的编排体系,更不能贯穿教材的内在联系.因此.通览教材是掌握知识系统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二)有助于教师讲课时分清主次,突出重点.比如要让学生掌握分数的四则运算,那么"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与"分数乘法"两个单元就是全册教材的重点.在前一个单元里,要给学生建立分数最基本的概念;在后一个单元要建立的乘法概念及其法则是教好分数除法以至分数四则运算的关键.所以重点教好这两个单元,就为教好全册教材打下牢固的基础. (三)通览教材,就可以综览全局;居高临下,给制订学期授课计划提供依据;通览教材,才能通盘安排教学进度,不致于前松后紧或前紧后松. (四)通览教材,就能了解教这册教材有什么困难,及早进行准备;通览教材,有利于有计划的安排学习及参考书籍;同时把需用的教具都事先准备齐全. 通览教材、应防止两种情况:一种是走马观花,一味浏览,结果印象不深,所获无儿;一种是细嚼慢咽,玩味不已,结果时间精力有限,往往只能备出几篇.这样做的结果,前者是有名无实,后者是得不偿失.都不能达到通览教材的目的.因此,通览教材认要从教学的实际出发,根据时间和精力,明确通览的目的,确定通览的重点. 单元备课 在一个单元或一个课题的教学之前,还应进行单元(或课题)备课,拟出一个单元(或课题)的教学计划.单元备课主要解决以下问题: (一)进一步熟悉与掌握教材内容,领会本单元编排的目的与意图,确定单元(或课题)的教学目的与要求; (二)妥善地处理教材,配备习题,安排授课时数及教学步骤; (三)根据教材重点、难点、关键,确定主次、先后、详略; (四)以单元为单位,把讲、读、写、练、实验和实践恰当地结合起来,通盘考虑学生能力的培养. 单元备课的好处是: (一)便于全面分析一个单元的教材,从整体出发,通盘考虑这一单元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 (二)能有较充分的时间来钻研课本中的疑难问题,事先加以解决; (三)能把备课和业务学习更好地结合起来,不致于"临渴掘井"、"临阵磨枪",并起相互促进的作用. 如果上一节,备一节,不考虑这一节课在这一单元中的地位,是不能以系统、明确而重点突出的知识去武装学生的. 课时备课 钻研全册教材和单元教材之后,虽然为备好每一节课做了准备工作,但是全册教材或单元教材的任务,都要通过每一节课去完成.所以,在此基础上,还得备好每一节课. 课时备课的主要任务是:进一步熟悉教材,写出具体教案,确定课时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板书计划、课内外练习题等等.钻研全册教材、单元教材和每节课的教材,要求各有不同,但都应贯穿"从全体到部分,再从部分到全体"的原则.即从全册教材的系统性中看到每一部分知识所占的地位,又从那个部分知识中看到它与旧知识和未讲到的新知识之间的联系,做到胸中有数. 课前备课 教案写好了,是不是就等于备好课了呢?不是的.有的教师误以为写好教案或讲稿,就是备课工作的结束,讲课就不成问题了;也有的教师自恃讲课多年,教材比较熟悉,无需再花时间熟悉教案或讲稿,结果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因而写好教案或讲稿,不等于就能讲好课,要想取得好的教学效果,还得下一番"熟悉教案"的苦工夫.也就是说,要把讲授的内容,揣摩构思,默记熟练,真正做到融会贯通.这样讲起课来,才能得心应手、左右逢源. 不少有经验的教师,他们的课前备课,已经不再是去熟悉教材、默记讲稿,而是面向学生,着重研究用什么方法去教会学生.所以,课前备课,除了要熟记教材以外,还要备方法,备感情,备语言,备教态,备教具. 一、备方法 教师在熟悉教材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研究教法.因为只有通过恰当的方法把学生教会,才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备课时要反复琢磨怎样形象直观,怎样布局板书,怎徉讲练结合…….只有方法得当了,才能教得生动,学有所得.所以,每次讲课以前,都应该把写好的教案摆在案头,想想有哪几种讲法并加以比较,选出最易于为学生所接受的一种来讲. 二、备感情 除了备方法外,备好思想感情也是讲好课的重要条件,许多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当走进教室以前,如果自己是兴奋、愉快而且是信心百倍的,那么教师就会津津乐道,学生也会全神贯注,讲课的效果就高.反之,或者由于教师对教材体会不深而缺乏信心,或是课前心情不畅,那么,课堂效果就不会理想,教室气氛也不会活跃.所以,有经验的教师,为了使自己的感情充沛、心情偷快,上课前,总要收收心(可能杂事分心,收起来),养养神(回忆回忆讲授内容),这样讲起课来,就能轻松愉快、精力充沛、娓娓动听. 三、备语言 课堂讲授是一种艺术.课堂教学无论采用哪一种形式,都离不开语言.因此,教师必须充分重视语言技巧.一位教师虽然有着极为渊博的知识,但如果他不能通过鲜明、准确、精练、形象的语言表达出来,教学效果也不会好.因此,要善于选择最中肯、最精确、最形象的语言来表达所要讲授的内容. 四、备教态 讲课时的姿态、动作是表达语言时的重要辅助形式.教态生动活泼、大方自然,就能高度集中学生的注意,使学生深刻领会所学的知识.如果讲课时,教态生硬死板,没有什么手势,或者姿势很不自然,学生就会感到枯燥乏味、无精打采.因此,教师讲课前,应该认真选择自己讲课的姿态、表情和手势,研究如何掌握得体的教态. 为了更好地改进教法,选择语言,备好教态,课前试讲是一种有效的办法.试讲不一定要人听,也不一定非讲出声音来,利用早晨散步时间边走边讲,或者在黑板面前默讲一遍.这对于熟悉教材,改进教法,发现问题,弥补漏洞,都有很大的作用.如果有机会能在其他教师面前先试讲一下,那就更好了. 五、备教具 备课时,要充分考虑如何利用教具.使用教具,可使讲授内容更加生动活泼、形象易懂,学生也会更加兴致勃勃、全神贯注,同时又可节省教学时间. 对于需要演示的实验和学生的实验,教师必须预演一遍.最好是用正确的和不正确的操作方法各做一次,把实验中可能产生的现象搞清楚,可能出现的问题想周到.对于实验用的药品,事先要进行周密地检查,以免临时发生了问题,措手不及. 体育教师对场地器材设备应进行合理的安排,以鼓舞学习情绪,避免发生事故.如果学生冬天集合时面朝北风,练习时面向阳光,场地不干净,沙坑未松平,跑道没划好,教学效果一定不好.反之,设备器材有条不紊,学生一到操场就劲头十足,兴趣盎然,无疑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总之,课前准备充分,课堂秩序就会有条不紊,教学时间也会相对充裕.所以,很多教师都十分重视搞好课前备课工作.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无不如此.一位有三十多年教学经验的老教师说:"我备好了课,还有最后三道'工序,:前一天,默演讲稿,组织语言,理清线索,备全教具;前一小时,澄清过滤,去粗取精;临上课前十分钟,还要在脑子里重温一遍."有的教师对于一两句话,也一改再改,直到语言精粹,概念清晰,方才罢休.从而使他们的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超尘拔俗. 课后备课 梅兰芳的琴师徐兰源曾经谈到:'梅兰芳"在香港演出时,每当戏散人尽回到寓所,大家都忙着吃饭休息,他却不声不响地在那里静默沉思,起初我以为他累了,就不去惊动他,后来接连几日晚上都是如此,我心里便纳闷,是不是身体不爽哩?一天晚上我对他说:'兰芳,这一趟完事后,回京好好休息几天.'他睁开眼微笑着说:'你以为我病了吗了?不是的.我有个习惯,演完一场戏以后,必须再默演一次…….'谈到这里他诙谐地说:'别人演一次,我要演二次甚至三次.'从此以后,每当他默思过后,我们三五个人的话匣便又打开了,从剧本的结构到唱腔与表演,甚至一个锣鼓牌子的运用.整个一场演出,从头到尾,无所不谈,并且非谈到尽兴不止.从而也得出了加工修改的具体措施,几十年来,只要有演出,这个小小的艺术讨论会从未间断,有时边谈边改,彻夜不眠." 教学工作也是一样,必须善于课后总结,也可以说是课后备课.有些教师以为讲课是备课的结束,讲完了课就万事大吉.不是的.要想真正提高教学水平,搞好课后备课乃是极为重要的一环.这是由于: 课前备课只是教学的准备工作,不等于实际课堂效果.真正反映教学效果的是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如何.教案写的再周全,也不可能完全符合客观实际.教师只有在讲完课以后才会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学生也只有在学了以后才会发现自己的不足.因为,教师备课备懂,只能是初步的懂;只有讲课讲懂,能使学生听懂,对教材才是真懂.因而很多有经验的教师,在教案中都有"后记"这一项,根据自己在实践中的体会,结合学生的反映,把成功、失败的经验、教训都记载下来,经过修订教案或改写讲稿,再拿到下一个班去讲授.一课教材在几个班讲,就修改几个教案,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学水平. 课后总结必须和调查研究相结合.其中最宝贵的材料是学生提出的问题和意见.教师应该随时记下这些反映,并不断加以分析研究.不要因为经验与意见零碎、细小而等闲视之.如此日积月累,持之以恒,教学质量就会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