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元任阐述的语言功能有哪些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2 16:25:09

赵元任阐述的语言功能有哪些
赵元任阐述的语言功能有哪些

赵元任阐述的语言功能有哪些
吕叔湘
吕叔湘(1904-1998)
吕叔湘先生1904年12月24日出生于江苏省丹阳县.1
吕叔湘
926年毕业于国立东南大学外国语文系.1936年赴英国留学,先后在牛津大学人类学系、伦敦大学图书馆学科学习.1938年回国后任云南大学文史系副教授,后又任华西协和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金陵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兼中央大学中文系教授以及开明书店编辑等职.解放后,1952年起任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1977年起改属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语言研究所副所长、所长、名誉所长.1978年至1985年任《中国语文》杂志主编,1980年至1985年任中国语言学会会长.1980年起为美国语言学会荣誉会员.1987年获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1994年4月被聘为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是第三至七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法制委员会委员,第二、三届全国政协委员.1983年5月拿出多年积蓄的6万元,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语言学家奖金的基金.吕叔湘先生是我国语言学界的一代宗师,70多年以来一直孜孜不倦地从事语言教学和语言研究,涉及一般语言学、汉语研究、文字改革、语文教学、写作和文风、词典编纂、古籍整理等广泛的领域.
王力
王力(1900-1986)
著名语言学家,字了一,广西博白人.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人之一.早年贫寒辍学,在家自学.1924年赴上海求学,1926年考入清华国学研究院,师从梁启超、赵元任等,1927年赴法国留学,1932年获巴黎大学文学博士学位后返国,先后在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岭南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大学等校任教授,并先后兼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中国文学改革委员会委员、副主任,中国语言学会名誉会长,全国政协第四、五、六届委员,第五、六届常务委员等职.
丁声树
丁声树(1909-1989)
语言学家.号梧梓.河南省邓州市人.1932年自北京大学中国文学系毕业后到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44~1948年在美国考察.1952年后一直在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1977年改名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任研究员,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会委员、中央推广普通话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普通话审音委员会委员、《中国语文》杂志主编、1959~1964年中国政协六届全国政协委员、1964年和1978年第三、第五两届全国人大代表.丁声树在语言文字领域奋斗近半个世纪,研究范围很广,在汉语语法、汉语音韵、汉语方言、古代汉语及词典编纂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
顾炎武
顾炎武(1613 -1682)
顾炎武(1613年(明万历四十一年) - 1682年(清康熙二十一年)),原名
顾炎武
绛,字忠清.明亡后改名炎武,字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江苏昆山人.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他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
曾参加抗清斗争,后来致力于学术研究.晚年侧重经学的考证,考订古音,分古韵为10部.著有《日知录》、《音学五书》等,他是清代古韵学的开山祖,成果累累; 他对切韵学 也有贡献,但不如他对古韵学贡献多.
顾亭林学术的最大特色,是一反宋明理学的唯心主义的玄学,而强调客观的调查研究,开一代之新风,提出“君子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
顾亭林强调做学问必须先立人格:“礼义廉耻,是谓四维”,提倡“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日知录》卷十三:“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
潘悟云
潘悟云(1943- ),
中国语言学家,浙江瑞安人.汉语音韵学的专家.
1943年3月出生.1982获复旦大学文学硕士学位.1993年
潘悟云
从温州师范学院调上海师范大学工作,同年评为现代汉语博士生导师,并任该博士点负责人, 1999年任上海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社联)副主席,上海社联语言研究中心主任.1986年以后多次应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威斯康辛大学、奥斯陆大学、香港城市大学、中文大学、科技大学的邀请讲学、研究和学术访问.
周有光
周有光(1906- )
周有光,原名周耀平,1906年生于江苏常州.经济学教授,杰出的语言文字学家.
1906年1月13日生于江苏省常州市,后来迁居苏州.1923年开始就学上海圣约翰大学;1925年上海发生“五卅惨案”,随同全体同学和华籍教授离校,改读离校师生创办的光华大学,1927年毕业.1928年至1949年,任教光华大学、江苏和浙江教育学院;任职新华银行,由银行派驻美国纽约.1949年上海解放后回国,担任复旦大学经济研究所和上海财经学院教授.1955年10月参加全国文字改革会议,会后担任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研究员,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参加制订汉语拼音方案,提出方案的三原则,方案在1958年公布.主持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的制订,提出正词法的基本规则和内在矛盾,基本规则在1988年公布.1979至1982年出席国际标准化组织的文献技术会议,该组织通过国际投票认定汉语拼音方案为拼写汉语的国际标准(ISO 7098).参加制订聋人教育用的汉语手指字母方案(1963年公布)和汉语手指音节设计.1958年开始在北京大学和人民大学开讲汉字改革课程,讲义《汉字改革概论》1961年出版第1版,1979年第3版,1985年译成日文在日本出版.1980年开始,担任翻译不列颠百科全书的中美联合编审委员会和顾问委员会中国方面三委员之一.出版《新语文的建设》(1992)、《新时代的新语文》(1999),阐述语言生活的历史进程、人类的双语言生活、国家共同语和国际共同语的形成和发展.出版《中国语文纵横谈》(1992),提出汉字效用递减率、汉字声旁的有效表音率,阐述整理汉字的四定原则(定形、定音、定序、定量).发表《现代汉字学发凡》(1980),出版《汉字和文化问题》(2000),倡导研究现代汉字学;上海师大、华东师大、北京大学先后开设现代汉字学课程.发表《汉语内在规律和中文输入技术》(1983),阐述按词定字的原理和拼音变换汉字的原理,提倡以语词、词组和语段为单位的双打全拼法,使拼音变换汉字技术代替字形编码,1983年制成软件.1997年出版《世界文字发展史》,1998年出版《比较文字学初探》,提倡比较文字学的研究,在世界文字发展史中理解汉字的历史地位;提出六书有普遍适用性、文字三相分类法;对人类文字的发展规律进行新的探索;清华大学等校采用作为教材.1989年83岁离休,继续在家中研究和著述.2000年出版《现代文化的冲击波》,阐述世界四种传统化的历史比较和华夏文化的光环和阴影.2001年选取90岁后发表的部分文章编成《周有光髦耋文存》,提倡华夏文化百尺竿头更上一步,适应信息化和全球化时代.先后共出版书籍20多种,发表论文300多篇.退休后,著述不断,2005年亦有《周有光百岁新稿》一书出版.曾任第四、第五、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
陈志韦
陆志韦(1894~1970)
语言学家、心理学家.别名陆保琦,浙江省吴兴县人.1913年毕业于东吴大学,后赴美国芝加哥大学生物学部心理学系读书,获哲学博士学位.1920年回国后历任南京高等师范、东南大学、燕京大学教授、系主任、校长等.后到语言研究所,任一级研究员、汉语史研究组组长.1955年被聘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还曾经任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筹备委员会主任、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委员、汉语拼音方案委员会委员等.他在语言学方面的研究主要包括音韵学,现代汉语的词汇、语法及文字改革等几个领域.在中古音研究方面,他的代表作为《证广韵五十一声类》(《燕京学报》1939年第25期)、《三四等及所谓“喻化”》(《燕京学报》1939年第26期)、《说文广韵中间声类转变的大势》(《燕京学报》1940年第28期)等.在《证广韵五十一声类》一文中,他参考国内方言及异国的译音,采用现代数理语言学的方法,根据统计学上的概率关系对所搜集的材料进行分析研究,对《广韵》声类做了详细的论述和证明.该文中所采用的新颖的研究方法,对于音韵学的科学发展在方法论上具有重大价值,产生了很大影响.《说文广韵中间声类转变的大势》一文中也采用语言统计学的方法来研究音韵,富有开创性.他还指出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可以超脱版本的错误,超脱《说文》本身的错误及汉魏经师注音的错误.他的《古音说略》(1947年《燕京学报》专号之20)是他对音韵研究的集大成的代表作.《诗韵谱》(1948年《燕京学报》专号之21)是我国第一部依个人见解为《诗经》注音订谱的专著.1946~1948年,他在《燕京学报》上发表了古官话语音史论文9篇(商务印书馆于1988年以《陆志韦近代汉语音韵论集》为名将这9篇论文结集出版),这些论文为汉语语音史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其极具学术价值的、富有创见的研究,为汉语史的科学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在汉语词汇和语法研究方面,他的《北京话单音词词汇》(人民出版社,1951年;1964年科学出版社出版修订本)一书,是对大量北京口语材料进行研究的成果,是汉语词汇、语法以及文字改革等研究的重要参考书.他的《汉语的构词法》(合作,科学出版社,1957年)一书,是为解决拼音文字的词连写问题,对北京口语材料进行分析而写成的一部对现有检字法及分词标准研究得最深入的一部专著.该书用结构分析法——扩展法作为确定汉语词的界限的形式标准.对于汉语构词法的研究及汉语构词学理论体系的建立以及解决拼音文字的分词连写问题等都具有重大的影响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