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山水和谢灵运有什么联系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7 08:47:33
温州山水和谢灵运有什么联系
温州山水和谢灵运有什么联系
温州山水和谢灵运有什么联系
南朝谢灵运,是我国山水诗的鼻祖,也是永嘉山水的发现者 他出身东晋世家,名将谢玄之孙,袭封康乐公.他性喜山水,与陶渊明同时代诗坛双壁.陶渊明看透官场的黑暗,“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毅然“解绶去职”;他呢,入宋降爵为侯,政治失意,“既不得志,遂肆意游遨 ,遍历诸县,动经旬朔.”公元422年秋,他到永嘉郡做太守,发现永嘉山水奇物幽美.一年中,他到处漫游,写下山水诗二十余首.
查永嘉沿革,当时的版图相当于今天温州全市,是个大永嘉.那么,谢灵运写楠溪江的诗究竟有多少呢?他的原有诗集早已散佚.据《永嘉县志》可稽查的,即有《过白岸亭》、《登石门最高顶》、《夜宿石门》、《登永嘉绿嶂山》,以及公元423年秋离开永嘉时写的《北亭与吏民别》等五首.
当时的永嘉,地处荒僻东夷.楠溪江草木蒙茸,在它的下游绿嶂山,也被葳蕤草木覆盖.“澹潋结寒姿,团栾润霜质.涧委水屡迷,林迥岩逾密.眷西谓初月,顾东疑落日.”这是他的《登绿嶂山》中的诗名,可想象当时古树蔽日,浓翳遮天,在林间竟闹不清月出日落谁东谁西,辨不明方向.故他每次外出,往往“裹粮策杖”,有时还往往带着一班人马在前边砍伐开道.
《登石门最高顶》一诗,是写距离永邑(今鹿城)十三里贤宰乡的北面石门,即今天永嘉县黄田镇境内.当时“长林罗户庭”、“密竹使径迷”,甚至“嗷嗷夜猿啼”,不仅山上林木苍翠,还有猿猴啼鸣.这种景象到今天不再复存.由于人类的繁衍,过于向自然索取,乱砍滥伐,这一带几乎再没有骚人墨客登临游赏了.山下黄田镇小商品市场的人群,倒是川流不息.
谢灵运又是永嘉山水知已.他登山,还发明了一种“木屐”.为防止打滑,上山去其前齿;下山去其后齿,世称“谢公屐”.贵为一方父母官,到楠溪游玩不用轿抬,实属难得,登山还特地发明这种木屐,更说明他热爱山水,尤其热爱永嘉楠溪江山水之情了.《石室山》是否写楠溪江大若岩,至今仍有争论.其焦点:大若岩是楠溪江腹地,道路艰难险阻,谢灵运去得了么?我看诗人如此醉心于山水,为登山还特制木屐,有这样的决心,为何不能去?诗中写道:“微戎无远览,总笄羡升乔”.他少年就喜欢游览,羡慕登仙的王子乔.“灵域久韬晦,为与心赏交”.这里的石室,可韬光养晦,可结交推心置腹的朋友.从诗中描绘的景状,酷似大若岩.他这首诗,与陶弘景《答谢中书书》这篇描绘大若岩山水精品,如出一辙.谢灵运游山水,是一种神游.正如钱钟书所说:“人于山水,如‘好美色’,山水于人,如‘惊知已’.”他与大自然结成朋友,才能写出真山真水真性灵的好诗篇.
无论绿嶂、石门,或北亭,地处楠溪江下游.如果把楠溪江风景名胜区比作一幅秀美山水画轴,谢灵运所发现仅是这画轴的一端,它的美尚且如此惊人了,那么这画轴的主体部分,其景色更可想而知了.
永嘉山水因谢灵运的发现而名扬天下,而谢灵运又因永嘉山水孕育的诗情,奠定他山水诗鼻祖的地位.在谢灵运之后,陶弘景、徐陵、张又新、孟浩然、王维、陆游、朱彝尊等著名诗人,因谢灵运慕名永嘉山水接踵而至,他们或徜徉楠溪江口,或深入楠溪风景区腹地,吟咏不绝,留下无数珍贵诗篇,影响溪山文化.
苏轼云:“自言长官如灵运,能使江山似永嘉.”这应成为当今各地父母官们,效法谢灵运和苏轼,开发祖国风景名胜的座右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