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猴子是什么啊,我妈说是动物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9 00:44:02

马猴子是什么啊,我妈说是动物
马猴子是什么啊,我妈说是动物

马猴子是什么啊,我妈说是动物
1 俗语里说的大马猴其实就是现在非洲的蓝面狒狒,在我国也叫山魈.由于它的颜面比较长,象马一样,所以民间又叫大马猴.这种动物在唐代以前我国尚存,主要活动在长江以南湖南湖北和四川等地,后绝迹.现在只有在非洲中部还有少量栖息.2 你知道“大马猴”是什么吗?那可是伴随着我们这辈儿睡觉前的“精神恶魔”、"一切鬼神的统领".80年代的小辈不知道不稀奇,这本就有着代沟,70年代的同辈也不知道让我有点纳闷.那儿时的长辈都是拿什么吓唬你们的?大灰狼?猪八戒?听不听话啊,再不听话让大马猴把你拎走了,你可就……”(后面部分当然是怎么让孩子害怕怎么说)结果我们就都乖乖就范,该睡觉睡觉,该吃饭吃饭,当然像我这么乖的少见,让干嘛干嘛,多半还是想哭哭,想闹闹,非要在挨上一顿臭揍才老实.《红楼梦》第二十八回中描写饮酒行令的场景,粗俗的花花太岁薛蟠行酒令时道出一句“女儿愁,绣房蹿出个大马猴”,这“大马猴”到底为何物读者总想弄清楚.倘若望文生义以为马猴“头如猴,身似马”,那岂不是造出一个怪物?《红楼梦辞典》马猴条释文:“吓唬别人时常说的一种想象中的形如猴的动物.”此种看法认为马猴是现实中不存在的.第二种看法认为马猴是大个猴子,专门用来替人驯马的.有人讲过一个故事:北京海淀区安河桥大有庄有个御马圈胡同,据说得名于清朝时此地为养皇家御马的马圈,圈中之马系从新疆、蒙古得来,均为未驯之烈马.驯烈马是件很危险的事,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用猴子代替人来完成这项工作,此猴便被称为“马猴”.讲故事的人说他祖父当年管御马圈,其时有4只马猴.《红楼梦》第十五回描写宁国府为秦可卿出殡,凤姐怕宝玉在郊外贪玩出闪失,回去在贾母面前不好交待,便对宝玉嘱咐道:“好兄弟,你是个尊贵人,和女孩儿似的人品,别学他们猴在马上……”于是有人以“猴在马上”,作为猴驯马的佐证.暂且不谈猴子驯马,先说马猴为何物.《冷眼观》第八回:“闻得贵县六安专产马猴,究竟有多大?”说明其作者著书时六安尚以出产马猴闻名.章炳麟《新方言·释动物》中说:“沐猴:母猴;母猴:弥猴;今人谓之马猴,皆一音之转.”太炎先生是近代著名学者,在语言学方面有很大贡献.《辞海》评价他“所著《新方言》、《文始》、《小(左学右文)答问》,上探语源,下明流变,颇多创获.”评价颇为准确.太炎先生明确告诉我们:马猴即当今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猕猴.猕猴是大家很熟悉的一种猴子,好群居山林之中,喧哗好闹,上窜下跳的.猕猴在我国分布极广,据《辞海》记载,产于云、贵、川、陕、青、冀、豫、桂、粤、闽、台、浙、皖等省区,六安恰在安徽,两书记载完全吻合.《吕氏春秋·察传》中有一段话说到母猴:“夫得言不可以不察.数传而白为黑,黑为白,故狗似玃,玃似母猴,母猴似人,人与狗则远矣.”千万不要以为母猴是雌猴,那就大谬了.清代学者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猴》中特意说明:“母猴乃此兽名,非谓牝者.沐猴、猕猴皆语之转、字之讹也.”段玉裁、章炳麟皆学问大家,其说法完全一致,盖源于中国地域辽阔,各地方言语音有别,所以段玉裁注明“皆语之转、字之讹”,章炳麟也说“皆一音之转”,完全正确.现实生活中马与猴联系在一起,由猴驯马的也有,那是在马戏团.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中孙悟空也曾被玉皇大帝封了个芝麻官弼马温,专门给玉帝管马.那么“猴在马上”又该作何解呢?原来这是一句北京土语方言,“猴”字读时要带儿音,不是名词而是动词,表示依偎、纠缠的意思.中华书局出版陈刚先生的《北京方言词典》有此解释.难能可贵的是曹雪芹在二百多年前写作的《红楼梦》中大量使用的北京方言,至今在群众生活中依然具有旺盛的活力.在今天辨析马猴之时仍令人感叹曹雪芹驾御语言文字之功力.参考资料: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