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活(1000字)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0/03 10:39:14 体裁作文
活(1000字)作文体裁作文

精选作文:活(1000字)作文

  还在迷茫中的你,他还有她:

  经过三年高中有的人甚至是四年五年过五关斩六将的厮杀,大家都进入了日夜憧憬的大学校园,你们背负重重的行囊来到理想中的殿堂开始准备抒写自己另一段美好的人生,自习、上课、逛图书馆、考证或者参加社团活动成为大学生活的主旋律,美好而又轻松的三年或者四年的大学生活一晃眼就快结束了,在迈出校园的那一刻,你是否感觉行囊变轻了,对生活美好的憧憬也忽然消失了,等待的是社会的压力,残酷的现实……很多人骄傲自己的学习生涯终于结束了,可以去社会打拼了,想做自己的事情了;有的人还对校园恋恋不舍,但无论是什么样的心态,等待你的是这个社会的种种问题和挑战。

  想对你们说:毕业了有的人选择考研,有的人选择考公务员,剩下的大多数人选择就业。考研和考公务员实质对于大多数迷茫的学子都是逃避社会的最佳借口。只是进入社会的时间不同而已。如果进军成功,一个是教育系统,一个是政府系统,两个社会最炙手可热的行业。想顺利进入这个两个行业,必须具体两个必要条件:

  1、自己努力;

  2、贵人相助。

  无数事实证明,同时拥有两个条件的成功指数100%,拥有第一个条件的成功指数20%,拥有第二个条件的成功指数80%。实际上真正能如愿以偿的仅仅是人家,人家有如此先天独厚的条件,而实际上你,他和她呢,你们都没有。很多时候都在充当考试的牺牲品,明明想考进去自己又不努力,通过自己努力考进去的人又没有贵人的帮助,所以说不是你们愚蠢而是愚昧,你们没有按照这个社会的潜规则行走,最后只能是被栽跟头。

  再谈谈身边正在找工作的他们吧。

  第一:不了解自己想要做什么工作;

  第二:不清楚自己适合什么样的工作;

  第三:不明白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每天起床后做的重要工作就是海投简历,逢周末的时候顺便去人才市场溜溜。有单位面试,“距离太远不想去,不想做销售,没有补助奖金,底薪太低,没有发展空间……”一路走着看着,越走越迷茫,越走越不知道自己该走哪条路。身边是父母的催促,朋友的担忧,房租这个月马上又要交了,饭菜也越嚼越没味道,回想自己的生活:难道我就一直这样了吗?不敢喝5元的饮料,不敢吃10元以上的饭,夜深了路不好走不敢打车,每个人身上背着重重的壳,里面全是生存的压力。看着父母的背影越来越老,身边的同学有的都没上大学却开着奥迪A6做马路杀手,越来越多的朋友已为人父母没时间和你谈心,刚走出象牙塔的自己慢慢看着自己的背影孤独的前行,原来这才是真正的生活。

    高三:1246938765

篇一:用活作文素材

用活作文素材

在日常作文评阅中,我发现学生在文中经常说假话、空话、大话和套话。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缺乏素材的积累,没有实在的东西可写。的确,许多学生反映写作文时“没有材料,无话可说”,“脑中一片空白,如同走进死胡同,不知该写什么”,面对这种情况,我觉得作文训练的关键在于累计素材,灵活运用。

一、 创建素材库。

高考作文命题的基本思想是考查考生关注社会、思考人生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从近几年来看,高考作文命题特别关注四个主题的内容,即:社会热点、人与自然、人生处世和哲学认知。基于此,我们应在平素的阅读和生活中,围绕这四个主题,注重搜集一些典型而鲜活的材料,创建一个丰富的素材库。这些材料可以是课文中的,也可以是课外的;可以是历代名人,也可以是现实人物;可以是名人名言,也可以是诗词歌赋;可以是富含哲理的只言片语,也可以是成篇的美文。也就是要求我们的学生关注自然世界、关注历史文化、关注时政要点、关注大事要闻,把握时代的脉搏,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并把这些材料分类整理到卡片上,如此坚持积累、翻阅、记忆,就会使头脑中的素材越来越丰富,不用发愁无话可说了。

二、 多方挖掘素材内涵。

素材本身具有多面性,学生在运用时往往只看到其中表现最为显著的一面,如果能够运用逆向和发散思维,把素材往纵深方向挖掘,则可把旧素材变新,另辟蹊径,写出有个性、有思辨价值的文章。

如:对课本中“烛之武退秦师”的故事,就可以写出不同立意的文章。

例1:烛之武是块“金子”,年轻时精力旺盛,才华横溢,但被埋没几十年而黯然失色。到了晚年,国难当头,才被委于重任,出使秦国,挽救了国家的危难。

例2:千里马就是烛之武,伯乐就是佚之狐。如果没有佚之狐对烛之武的充分了解和极力推荐,烛之武纵有多大才华也没有施展的机会。

例3:烛之武年轻时未被重用,难免产生委屈和不满,但国难当头,他不计个人恩怨,毅然出使秦国。

例4:面对烛之武的牢骚,郑伯没有表现出丝毫不满,而是深深自责,连说:“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例5:与战国时代纵横家的危言耸听不一样,烛之武的外交辞令委婉曲折,柔中有刚,弦外有音。在今天市场经济大潮中,人际交往大大增加,不善辞令,将找不到自己的一席之地。

例1立意于“是金子总会发光”,烛之武最终被委以重任,与他的满腹才华是分不开的,虽然年轻时并未受到重用,但他这块金子终是有了用武之地。例2立意于“千里马需要伯乐的发现和扶持”,此观点把故事中本不重要的人物佚之狐推上主位,强化了伯乐的作用。例3立意于“顾全大局,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烛之武没有沉浸在以往的怨恨中,毅然以国家为重,危急关头,挺身而出。例4立意于“责己恕人”,郑伯作为一国之主,有敢于罪己的勇气,也不失为一位明

君风度,同时也较快地化解了烛之武的不满。例5立意于“善于辞令”,正是由于烛之武凭借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使郑国扭转了濒临灭亡的境地,在交往日益频繁的今天也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三、 表述素材要得体。

不同文体对语言表述的要求不同,所以即使用同一个素材,运用到不同的文体中,也会出现不同的特点。这就要求我们的学生对手头现有的素材,按照不同的问题要求,进行适当的加工,切不可照搬照抄,以免自己的文章不伦不类。以爱国诗人屈原为例,请看以下几种表述:

例1:

在众人皆醉的麻木空气中,你选择了清醒;在众人皆浊的恶浊世道上,你选择了清白;褪去了华服,你选择了荷叶制成的衣裳;逐出了京城,你选择了汨罗河的波涛。

于是你用生命代价作出了自己心灵的选择,而且从未有过悔意。你披散的长发和放声的狂吟,就已经全无遮掩地宣泄出你的任性和倔强。你不管别人诧异的眼光,你只一心一意地构筑那个神秘的美丽幻境。

其实你很天真,惟其如此,你做出的选择,才是最接近生命本质的。(《面对选择》)

例2:人情有远近.而缘有亲疏,而公理无远近,正道无偏邪,君于九天之上,可忆及昔日否,子兰之流,力劝怀王之秦求和,终使怀王之魂留他乡,子兰岂不为楚王之亲近哉,有骨肉之亲,却不能远谋,有远谋之臣,未有骨肉之亲,情理相较,于情于理,竞何如哉,

怀王屈理从情,终至斯地,虽有天地为其悲惜,然留笑柄于青史矣。

君沉汩罗,去今两干余载矣,夫两千余载之中,屈理而从情者,不可尽数,今日光华闪耀大地,然此事仍无有断绝之时,余作此文,毕汝可知,展汝之盛德,示汝之才华,以警戒世人,使其屈情从理,如此,则官不贪,如此,则民不奸,如此则百姓直田享用不尽矣。

例3:张仪入朝,深得我爱妃之喜爱,爱妃的夸耀之词仍缠绕在我的耳畔:“大王,张仪仪表堂堂,千里而来,以救我邦,连横废纵实为上策。”我的心沉浸在得到了珍宝的甜蜜中。“大王,张仪入我朝,实狼子之心,且欲疏楚、齐、燕、卫之交而尽破之,为秦之鹰犬,不足信也。”三闾大夫的良言在朝堂上回荡。我内心犹如火海波涛,我的头脑间犹如长江奔流。一边是我娇美的爱妃,一边是我终日在耳边唠叨的大夫,我的心灵天平开始了长时间的称量。(《论感情用事》)

例1运用于以“选择”为话题的议论文中,于是从屈原一生的选择的角度选用材料,只用简洁的排比,写出屈原的选择,而未对屈原的事例作详细地铺叙和分析。例2运用于以“感情的亲疏与对事物的认知”为话题的散文中,采用赋体的形式,以文言的笔法,讽刺楚怀王屈理从情,以致屈原沉江汨罗,留下千古笑柄来警醒世人。例3运用于抒情性散文中,只选取屈原材料中遭遇排挤仍身配香草幽兰的细节,采用抒情议论性的语言来表述,突出他举手投足之间表现出的“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心胸与风骨。

多进行一些这样的训练,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发散式思维,打破固有的思维定式,使文章“出新”“立异”,也可以让学生逐渐领悟到“巧

为有米之炊”的道理,把素材运用于不同的文体中进行变式表述,使文章脱离千篇一律的固定模式,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

篇二:盘活作文材料

盘活作文材料:作文备考的最佳策略

为什么多年来简单技术化的作文指导总是不能奏效?制约中学生作文提档升格的瓶颈究竟在哪里?我们从高考阅卷中发现:一些考生之所以说假话、空话、大话和套话,甚至连800字的文章也拼凑不成,主要是因为缺乏材料的积累,没有实实在在的东西可写。在问卷调查中我们也发现,考生作文时感到最头痛的是咬着笔杆子不知道写什么。有考生就坦言,写作文时“找不到写的内容,反反复复就那么点”,“没有材料,感到无话可说,有时写到一半就写不下去了”,“脑海里一片空白,不知道该写什么,如同走进死胡同”。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写作时没有材料可用当然无法成文了;即使东拼西凑达到了规定的字数,所写的“文章”也一定“惨不忍睹”。倘若拿到考场上,自然难逃阅卷老师的“火眼金睛”。鉴于这种写作现状,我觉得作文训练和备考的关键在于盘活材料。

具体该如何操作呢?

方法之一:建立材料仓库

写作的任务就是交流思想、传递信息、总结经验、传播知识,服务于社会和生活。高考作文命题的基本思想也是考查考生关注社会、思考人生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因而,不管命题形式有怎样的变化,涉及的内容基本都与中学生的生活相关联,而中学生的生活又大致包括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个方面。从近年来看,高考作文命题特别关注四个主题的内容,即社会热点、人与自然、人生处世和哲学认知。我们不妨围绕这四个主题,注重在生活和阅读中搜集一些典型而鲜活的材料,形成一个作文材料库。这些材料可以是课内的,也可以是课外的;可以是历代名人的,也可以是现实人物的;可以是出自他人的,也可以是自己亲历的;可以是名人名言,也可以是诗词歌赋;可以是只言片语,也可以是成篇的美文。为了便于阅览和整理归类,可以将材料录入电脑中,或摘抄在卡片上。这样坚持积累、翻阅与梳理,作文的材料库就会不断地丰富起来,提笔为文自然可以建立起种种联系的渠道,不用发愁无话可说了。

方法之二:探究材料角度

建立作文材料库只是盘活材料的

说明一些人对事物缺乏理性关注;“虎照”真相大白,反映了表达自由是治理社会、处理矛盾的有效途径;“虎照”造假,官员力挺,这是弄虚作假、不讲诚信的社会风气使然,构建诚信社会乃当务之急;“虎照”在网上热议,并终于澄清事实,这表明现代媒体肩负着架起“民意”与“决策”桥梁的重大社会责任??

通过对材料内涵的提炼,我们就对它有了多层面的认识,就能够

发现它可以适用于不同文题的写作中。这样做,素材库里的写作材料就不再是“死”材料,而是变成了可以被随意调遣的“活”材料。

方法之四:变式表述材料

不同的文体对材料表述的要求是不同的,同一材料运用在不同文章中也会有不同的表述效果。所以,对搜集来的现成的材料,可根据不同的要求进行变式表述的训练。以古代爱国诗人屈原的材料为例,请看下面不同的表述——

例1:在众人皆醉的麻木空气中,他选择了清醒;在众人皆浊的恶浊世道上,他选择了清白;褪去了华服,他选择了荷叶制成的衣裳;离开了京城,他选择了汨罗江的波涛。(《面对选择》)

例2:张仪入朝,深得我爱妃之喜爱,爱妃的夸耀之词仍萦绕在我的耳畔:“大王,张仪仪表堂堂,千里而来,以救我邦,连横废纵实为上策。”我的心沉浸在得到了珍宝的甜蜜中。“大王,张仪入我朝,实狼子之心,且欲疏楚、齐、燕、卫之交而尽破之,为秦之鹰犬,不足信也。”三闾大夫的良言在朝堂上回荡。我内心犹如火海波涛,我的头脑间犹如长江奔流。一边是我娇美的爱妃,一边是终日在我耳边唠叨的大夫,我的心灵天平开始了长时间的称量。(《楚王的忏悔》)

例3:汩罗江畔还弥漫着丝丝缕缕香草的气息。当年,被昏君奸臣排挤的屈子在这里徘徊许久,他身佩香草幽兰,这一个细小的举动,便已展现出他那份“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心胸与气骨。不像昏庸的君王,只迷恋那胭脂红粉与醇厚的酒香。千年流逝,当酒香与脂粉气已经为世人所遗忘,然而,翻开《离骚》仍然可以感受到香草幽兰的清雅幽香,仍然可以看出屈原的气度与胸怀。(《举手投足之间》)

例l运用于以“选择”为话题的议论文中,因而从屈原一生的选择的角度选用材料,不作详细的叙述与铺陈描写,只是用简洁的排比句式,列出阐述事理的实例。

例2运用于历史故事的记叙性文章中,以楚王的心理活动为线索,选用屈原的相关材料,以自述的表现形式呈现材料,揭示出感情的亲疏会影响人对事物的认知的主题。

例3运用于抒情性散文中,只选取屈原材料中遭遇排挤仍身佩香草幽兰的细节,采用抒情议论性的语言来表述,突出他举手投足之间表现出的“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心胸与风骨。类似这样的根据不同要求对材料进行不同表述的训练,会使得学生逐渐领悟到“巧为有米之炊”的道理,懂得作文不能机械照搬材料,而要根据立意、文体等方面的要求来利用材料。

方法之五:变形组装材料

有了写作材料还需要巧妙安排,注入创新意识。我们常常发现,有的考生写作时材料虽然很丰富,但只知一味地堆砌,甚至搞得不伦不类,这就是缺乏材料组装的艺术。所以,我们很有必要进行变形组装材料的训练,通过组装、比较,追求文章整体材料安排的艺术性。

例如,以“目标”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手头占有以下材料:

(1)妈妈给我定的目标是考大学。

(2)我市考取清华的学哥学姐当初都把目标指向那最神圣的地方。

(3)导演冯小刚的人生目标:男人28岁的时候??38岁的时候??

(4)鲁迅的目标:“我以我血荐轩辕。”

(5)文天祥的目标:“不指南方不肯休。”

(6)杜甫的目标:“安得广厦千万间??”

(7)屈原的目标:“亦余心之所善兮??”

(8)关于人生的比喻:童年是一个梦,少年是??青年是??中年是??老年是??

(9)我的步入青年的高三生活??

(10)我选择拼搏,我的目标是神圣的大学殿堂。

(11)学傲寒之梅,写好青春这首诗。

(12)目标对我的鼓励。

(13)我的未来不是梦??

运用聚敛思维,扣住题意和要求,审视上述各材料,找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排除多余的材料,然后按不同的构思方式联结各材料,形成文章的基本思路。

假如要写成议论文,阐述目标成就人生的道理,可以用眼前新鲜的材料(2)作为引子,引出话题及观点,然后以(7)(6)(5)(4)(3)(12)作为论证部分,最后用(8)的比喻句作结。假如要写成散文,以(8)的一组排比比喻句的“亮点”作开头,大致的组装顺序可以是:

(8)(9)(3)(1)(2)(7)(6)(5)(4)(10)(11)。

假如要写成一篇体验式作文,可以用抢眼的材料(3)开篇,然后按(1)(9)(10)(12)(13)的顺序,写自己确定人生目标的体验与感悟。当然,还可以把上面列举的材料作虚实结合的组装。这些不同的组装创意,既能激活创新思维,又能使考生在考场上快速机智地构思谋篇。

方法之六:运用材料仿创

一些名人大家的作品往往在材料的巧裁妙剪上有独到之处,巧借它山之石来攻自我之玉,这不失为一种机智。我们在阅读经典美文时应注意鉴赏其运用材料的技巧,然后用真己的材料来模仿创新。比如巴金先生的散文《小狗包弟》,作者在写自己前小狗包弟前先以一位艺术家与小猗的故事作引子,乍一看,这似乎只是令引子,只是为引出包弟服务的。但是联系全篇整体上一审视,便可看出其中深藏的内蕴。

其一,它交代了小狗包弟故事发生的社会背景。这里写了“文革”期间,城里发生武斗,艺术家被称为“里通外国”的反革命,被批斗,被痛打,被拖着游街示众。艺术家的这一生活环境,也就是作者巴金当时生活的环境。

其二,它具有深化文章主题的作用。在“文革”期间,巴金先

生和那位艺术家同样受到了伤害,众多的生命都受到了伤害,由此可以看出小狗包弟的故事在“文革”期间具有普遍性,而非一个特例。这样就增强了文章的揭露萄批判性。

其三,它还体现了对比映衬的艺术技巧。那位艺术家受到更多的是肉体伤害,而巴金先生受到更多的是精神的折磨。肉体的创伤是可以愈合的。而精神的创伤却难以愈合。都过去十几年了,巴金老人心灵的伤口还在隐隐作痛,他还在痛苦中煎熬。在这篇忏悔录中,他以一颗正直而真诚的心,勇敢地揭开了自己一心灵深处的伤疤,解剖了自己曾被扭曲的灵魂。在这种对比映衬中,读者更能看出作者的一段刻骨铭心的心灵历程。领悟了这些运用材料的艺术,我们就可以仿照这种把两个材料巧妙组合的手法来构思作文,这对帮助我们提高运用材料的能力及整体作文水平显然是大有裨益的。

篇三:活作文源泉,让真情涌动

活作文源泉,让真情涌动

摘要编织五彩的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用自己的眼睛看,感受生活的乐趣;用自己的脑子想,放飞生活的空间;用自己的嘴巴说,悟出生活的真谛;用自己的耳朵听,听出生活美妙的旋律;用自己的手去操作,尝试劳动的乐趣。这样,生活实践与作文过程融为一体,写的是自己的生活,抒的是真实情怀。因而下笔成文,一挥而就,水到渠成。

关键词生活作文 激发兴趣 品味生活 创设情境

一、现象与反思

(一)我们的学生有没有拥有自己的生活?

周末下午三节课下,大多数同学站在阳台上休息,这时,教室里有两个同学在钻桌肚,玩得不亦乐乎??当我出现在他们面前时,他们脸上的笑容凝固了。我大发雷霆,你们怎么钻桌肚?你们为什么钻桌肚?其中有一位同学当即反问:为什么不能钻?我十分气愤,让他们好好想想。

星期一,纸条递上来,上面写着:老师,我们为什么不可以钻桌肚?难道钻桌肚有错吗?《淘气包—艾米尔》这本书艾米尔钻了桌肚反而受到表扬。你知道吗?老师,您的死板式的管理,使我们的日子那么枯燥!请问在不影响他人的情况下,钻桌肚有什么不对呢?请回答我??

看到这,我鄂然了,文通字顺,一气呵成。这可是班上写作文的困难户的感慨啊!多少类似的案件被我以简单的“对”与“错”而判决,

传统的教育管理思想束缚了我们的孩子。孩子没有了草地,没有了可爱的麻雀、七星瓢虫,无法体会少年闰土“月下刺猹”的情趣,也经历不到曹文轩的《山羊不吃天堂草》,整齐划一的做法切断了孩子多彩的生活,只有“四角天空”的孩子还拥有什么呢?

(二)我们的学生有没有真情?

一位学生写道:夜里12点,我被一阵痛哭声惊醒,意识中,我迅速奔向爸妈的房间,只见爸爸一手抓住妈妈的头发,一手煽妈妈的耳光,嘴里还在大声叫骂,接着又是一阵雷雨般的拳头落在妈妈娇小的身上,我连忙奔上前,死死扳开爸爸的手,跪在爸爸的面前,哭着对面目变形的爸爸说:“爸爸,求求你,别打了??”

面对学生满含伤情的作文,我义愤填膺,连忙与家长取得联系,家长接过作文一脸惊讶:“老师啊,没有的事,为了能让她安心学习,我们是大气不敢出啊!”这又令我扪心自问:文笔如此优美,感情如此真挚,竟然是捕风捉影!我们的教学是不是出了问题?答案是肯定

的。在教学中,我们急功近利,把自己铁罐子的理论架在学生的头上,反而为自己让学生炮制出的虚情假意、文辞优美的文章大放厥词,沾沾自喜;为学生收肠刮肚、苍白无序的文章而满目伤感??可是我们关心过学生的生活吗?走进过学生的内心世界吗?没有写作的源泉,又谈何真情实感!

叶圣陶说过:“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能做成什么文章。”我们的孩子缺少的是文章的源泉—生活,所以文笔羞涩;缺少文章的生命—真情实感,所以胡言乱语。编织五彩的生活,

让学生在生活中用自己的眼睛看,感受生活的乐趣;用自己的脑子想,放飞生活的空间;用自己的嘴巴说,悟出生活的真谛;用自己的耳朵听,听出生活美妙的旋律;用自己的手去操作,尝试劳动的乐趣。这样,生活实践与作文过程融为一体,写的是自己的生活,抒的是真实情怀。因而下笔成文,一挥而就,水到渠成。

二、对策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乐做。

有目的地创设活动情境,让学生进入生活,拥有生活的体验,尽情参与生活,品味生活的乐趣。

星期五放学前,我给学生布置了一项作业。现在街上有许多新鲜水果,回家买一种水果吃一吃,不过不能只顾吃,要做这样几件事:卖主是怎样向你推销的?调动人体器官:看一看,嗅一嗅,摸一摸,吃一吃,想一想,查一查,并且记下相应的提纲。

(二)品味生活,让学生愿说。

创设具体生动的情景,激发学生“说”的欲望,让学生在情感中感悟、体验,涌现“说”的欲望,使说话训练成为学生独立自主、自我释放心灵的活动。

师:利用星期天,大家去买了水果,期间一定收获不少,小组间交流,互相补充,然后推荐一名代表向同学介绍。

生:星期天,我和妈妈到水果摊买了一斤荔枝。卖荔枝的见我们向他走来,便笑容满面地说:“咳,小朋友你想卖什么?随便看看吧!”然后站在一旁介绍起来。当我们拿起荔枝时,他一边将荔枝放进马

甲袋,一边说:“这荔枝好啊!皮薄核小,白中泛青的肉让你垂涎三尺??”

生:我比较喜欢吃橘子,我家就有三棵橘子树,收获的时候,树上的橘子犹如一个个黄黄的小灯笼。分享的日子是最幸福的,橘子的皮不是很光滑的,用劲勒一勒,柔柔的,挺舒服的,轻轻剥开皮,露出灯笼状的肉,上面还缠绕着网状的白丝,吃上一口,甜丝丝的,还有点酸??”

(三)创设情境,让学生爱演。

李吉林老师曾说过,言语的发源地是具体的情景,在一定的情景中产生语言的动机,提供语言的材料,从而促进语言的发展。通过上面一系列的筹划,学生已经储备了一系列的关于某种水果的常识,或关于这种水果的营销知识。这时,创设某种情景让学生演一演。这样在激发了口语交际的欲望和热情的基础上,能使学生具体地说,真实地讲,说得趣味盎然,逐渐学会如何面对不同的人和事。

(四)自主选择,让学生要写。

围绕水果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由于学生是带着激情,带着问题,带者勇气,带着信心和希望,深入生活,经历过程,亲身体验,主动实践,真切感受,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极好的发挥,学生着着实实地作了一回学习的主人。从而获取了丰富的知识,真实的感受,深刻的体验,积累了一定的作文素材,形成了“有话可说,有话要说,有话直说”的表达欲望。

叶圣陶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而并不枯竭,溪水自

然活泼地流个不歇。扎根生活,关注生活,服务生活,应成为“生活作文”的主旋律。

篇四:借鉴课文写活作文

借鉴课文写活作文

作者:潘科峰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13年

文章就像一块璞玉,需要我们去雕琢,才能显示其光华。而真情实感就是我们雕琢过程中所需的工具,没有真情实感的文章即使语言再美,也不过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因此,写作不仅需要文采飞扬,更需要有真情实感。在课文中,有许多名家的作品都是于寻常生活的细节中自然而然地流露真情实感。这提醒我们,在鉴赏这类课文的时候,要从细节处入手,通过对寻常小事的挖掘探究,唤起学生心灵深处的共鸣,从而让写作成为情感流露的一种方式。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中选有老舍先生的佳作《我的母亲》,谈起母亲的种种,老舍没有用华美的词句,惊天动地的实例,只是从寻常的生活琐屑入手,抓住细节,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慈爱而伟大的母亲形象。文章在写母亲对哥哥的爱时,只说:“母亲含着泪把他送走,不到两天,又含着泪接他回来。”写母亲对三姐的爱,只写:“当花轿来到我们的破门外的时候,母亲的手就和冰一样的凉,脸上没有血色——那是阴历四月,天气很暖。大家都怕她晕过去。可是,她挣扎着,咬着嘴唇,手扶着门框,看花轿徐徐地走去。”这两处描写,篇幅较短,作者却在寻常小事之中,着重刻画母亲的细节,从而写出母亲的内心世界,表达对母亲的怀念和深情。所以写作时,不一定要有多么华丽的词藻,多么惊天动地的情节,只要善于抓住细节,寻常之中也会见真情。

上完这堂课,同学们对通过细节描写来表达真情实感已经有了一定的感悟和体会,于是我趁热打铁提出以“手”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我班一位同学当堂就完成了一篇《奶奶的手》,而且写得非常好。原文中有两段是这样写的:

“睡不着时和奶奶聊天,才注意到那一上一下的扇子,因为当时没有电风扇。睡梦中那微微的凉意竟是这样来的,看那均匀而连续的上下翻飞,仿佛那把扇子与那只手天生就长在了一起,那么自然,那么不知疲倦。”

“奶奶的眼睛挣扎了几下,很疲倦地闭上了,可扇子还在动,干瘪的手腕还充满惯性地摇动着。”

这两段文字从生活小事入手,重点描写扇扇子的细节,语言朴素,写出奶奶的慈爱,让人在感动的同时感受到作者那颗温热的心。

文章要么以理服人,要么以情动人,以理服人需要一定的思辨能力和文学修养,一般同学难以企及。因此以情动人往往是一般同学令作文出彩的唯一王道。若能在写作中举一反三,多多借鉴课文中的这一类作品,必能达到预想不到的效果。

三.识记文章,积累素材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写作也怕没有素材。如何收集素材成了当下学生写作的困惑。其实,课本中有大量的素材原型,边学课文边积累素材,应该成为高中生提高作文写作能力的重要“捷径”。

比如写人才的,就有以下诗句:①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冯唐,西汉人,有才能却一直不受重用。汉武帝时选求贤良,有人举荐冯唐,可是他已九十多岁,难再做官了,后以慨叹生不逢时或表示年迈。李广,汉光武帝时的名将,多年抗击匈奴,军功很大,却终身没有封侯。后来慨叹功高不爵,命途多舛。②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史记》记载,周公在吃饭时多次把饭从嘴里吐出来,为接待贤士人才而中途停止吃饭。

写志向的有:①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汉朝霍去病追击匈奴至狼居胥山(现在内蒙古自治区西北部),封山(筑土为坛以祭山神,纪念胜利)而还。后指建功立业。②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③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主,稍逊风骚……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这些都是很好的例子,在一些现代文尤其是人物传记中诸如此类的例子更是不胜枚举,比如写“勇敢”这一话题时,一同学就巧妙地化用了《留取丹心照汗青》中的素材: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听,这是文天祥豪壮的声音,这是他慷慨赴国难,以身报君王的内心独白。面对蒙古人疯狂的铁骑,他?心似一片磁心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力挽狂澜于败局,誓扶大厦于将倾。组织义军,他越挫越勇;夜渡瓜洲,他两度被俘;高官厚禄的诱惑,他严词拒绝;威逼毒打的折磨,他轻蔑一笑;最后一腔热血撒在元人的京城,化为中华民族最美的一抹残红。”

该文段抓住文天祥的生平,着重描写他矢志报国,慷慨赴死的情节,运用场景再现的手法,塑造了一个伟大的英雄形象。

还有一同学也利用课文素材写出这样的片段:

“?布衣?总统孙中山虽为一介儒生却敢面谒总督张之洞,从他的?行千里路,读万卷书,布衣亦可傲王侯?中可以看出他也是一个勇者,在我们的生活中,坎坎坷坷,风雨莫测,这些困境都需要我们勇敢去战胜,但很多时候,我们选择的却是逃避退缩,以至于不断丢失机会,最终满载遗憾。”

该文段化用了课文《布衣总统孙中山》中的例子,巧妙论述了勇气的重要性。

其实任何一篇课文都有值得积累的素材,课下注释中有关作者生平、写作背景和相关典故都是我们应该积累的内容。

以上三种方法立足课文教学,是新课标探究学习精神的重要体现。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究课文,不仅能使学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而且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自主探究,学会知识迁移和再创造,从而从根本上改变写作中语言苍白、感情贫乏、内容空洞空泛的弊病。

潘科峰,教师,现居广东阳春。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