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2015公务员申论大作文备考专项指导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0/24 08:24:32 体裁作文
2015公务员申论大作文备考专项指导作文体裁作文

精选作文:2015公务员申论大作文备考专项指导作文

安徽公务员考网为大家分享公务员申论备考策略,更多资料下载,请在QQ群28354563共享下载,下面是详细内容:

 

——精准立意沉着应对重难点

每次公务员申论考试结束,都会有一大批考生感叹作文又搞砸了,文章写作俨然已经成为很多考生考试失利的“罪魁祸首”。那么究竟什么样的申论文章才是一篇让考官满意的好文章呢?安徽行政学院大科公考专家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有好的立意,确定好文章的写作核心,不跑题、不偏题,这才是王道。以下将为考生揭示公务员申论考试文章写作的重难点——立意,指导考生确定最佳立意的方法,以跨越写作的藩篱。

 

一、申论论述的重难点——立意

王夫之说:“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立意是一篇文章的根本,它直接关系到文章的选材,布局,乃至文章的深度。所以,也有人说:“千古文章意为高。”足见一篇文章立意的重要性,我们的申论写作也不例外。考生要明确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只有立好意,才能让我们在选材,布局,语言的选择上有方向性,才能写出一篇符合命题人意图的好文章来。

 

二、立意贵在“最佳”

在了解了立意的重要性之后,接下来就要掌握选取好立意的方法。通过对历年公务员申论考试真题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文章写作部分每年都会发生新的变化,立意的选取上也并不是固定的,而是灵活的。所以考生要多方考量,根据题目本身所蕴含的信息,结合整篇材料或是局部材料来进行立意的斟酌,选取最佳的角度,千万不可主观臆断。

(一)放眼全篇材料

以国考为例,国考一些作文立意需要对全篇材料进行通读,才能抓住核心,需要考生有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否则就会出现断章取义的情况。

例如:请以“让……大放异彩”为题,写一篇内容充实的文章。(35分)[2013年市地]要求:(1)用恰当的文字替换“让……大放异彩”中的省略号部分,使之构成一个完整具体的文章标题。(2)主题应与“给定资料”相关,但素材不必拘泥于“给定资料”,要结合生活中的具体感受,切忌空谈对策。(3)观点鲜明,结构完整,语言流畅。(4)字数800~1000字。

部分材料节选:

  

材料1:牛街街道工委干部告诉采访记者,牛街不仅是“民生一条街”,也是“民族文化一条街”。(牛街)

材料2:某报报道了乡村放映员王其璋的事迹。他从1976年参加工作至今,用一台放映机、一张大银幕,为家乡61个村庄的农民送去欢声笑语,累计行程达25万余公里,放映电影近万场。(乡村放映员)

材料3:某市文化管理部门召开了一个座谈会,与会者交流农村和社区基层文化建设的心得,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基层文化座谈会)

材料4:小签说:“特别是最近我刚刚在网上看到一篇对国内某著名大学陆教授的访谈,对我触动很大。他说我们对于语言,要有一种尊重、敬畏、护卫、热爱。作为中国人,我们一定先要重视学好汉语。”(重英语、轻汉语,汉语生态环境差)

材料5:据统计,目前全世界75%的电视频道是英语节目,85%国际组织的工作语言是英语,85%的网页是英语网页,80%的电子邮件是用英语传递,英语已成为全球通用的“国际普通话”。世界上许多国家,为了各自的民族文化利益纷纷采取文化保护政策,建立防范机制,维护本民族语言安全。(国外保护民族语言做法)

材料6:他说,在我们的生活中,随意简化汉字,任意生造字,滥用省略语等现象屡见不鲜。年轻人对传统和古典文化资源的舍弃和漠视现象随处可见,不读古代经典,不懂文言,再加上大量不合规范的网络语言受到年轻人的追捧,对汉语形成巨大冲击,消解着传统汉语的尊严和韵味,割裂着文化传承脉络,威胁着国家语言文字的严肃性和规范性,但也有不少人对此不以为然。(随意简化字、滥用省略语,汉语生态环境差)

材料7:1994年,法国政府在议会两院通过法令,严格限制法语中使用外来语尤其是英语。法国政府还通过一项法律,要求在法国互联网上进行广告宣传的文字必须要译成法文。为了增强本土文化的竞争力,扶持本国文化事业的发展,法国提倡在自由竞争的同时,积极吸取其他民族文化的长处,广泛收藏和展现世界各民族优秀文化作品。(法国保护、发展、推广本国文化)

材料8:(我国文化领域取得的成绩、问题以及发展文化的意义)

下面是H县文化局一名工作人员搜集的10则材料:

①国商务部前高级官员大卫·罗斯科普曾经说:“如果世界趋向一种共同的语言,它应该是英语……”(问题:文化霸权)

②美国《混合语》杂志揭秘:美国中央情报局在1996年后加紧了对发展中国家学术界的渗透,出巨款让一些人宣传推进全盘美国化,打压发展中国家那些保护和振兴本民族文化的人。(问题:文化霸权)

③中国文化越来越多地被他人利用,甚至国外还有盗用中国文化资源的现象。(问题:我国文化被利用甚至盗用)

④第一个海外孔子学院诞生于2004年,中国目前已经开办几百所孔子学院和语言文化学院,传播汉语和中国文化,影响越来越大。(成绩:孔子学院在国外大力推广)

⑤国外有些别有用心的人,对中国古代“四大发明”进行否定甚至掠夺。(问题:古代发明被否定掠夺)

⑥直到今天仍有西方人坚持认为,活字印刷(铅字印刷术)是德国人古登堡15世纪“创造”的。(问题:古代发明被否定掠夺)

⑦有着5000年文明的中华民族面临巨大“文化逆差”的尴尬。文化商品进口数量几倍甚至几十倍于同类出口商品。(问题:文化逆差)

⑧相对而言,通过文学艺术作品所反映的国家形象,更具有持久的潜移默化的作用。(意义:提升国家形象)

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对于塑造一个文明灿烂、文化独特、改革开放、求新求变的中国国家形象,产生了无可替代的作用。(成绩:北京奥运会)

⑩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颁发给了中国作家莫言。(成绩:莫言获奖)

【简析】

从以上部分材料的展示,以及我们对材料内容的梳理,大家可以粗略地概括全篇材料的核心是文化,进行二次分析后,我们可以发现材料包含的内容很丰富,既有基层文化(农村放映员、牛街、基层文化座谈会)、外国文化(法国文化保护、美国文化霸权等)、还有传统文化(四大发明、孔子学院)等等,所以在作文立意上我们就不能仅仅用“文化”来填空,这过于笼统,就需要找到一个涵盖性很强的词语,比如“中华文化”。所以此题填空内容不是一些考生选择的“社会主义文化”、“传统文化”、“中国汉字”等。对于此真题来讲,需考生有全局的视野,从全篇去搜索立意。

(二)专注片段材料

有些立意需要通篇分析总结出来,而有些立意仅需从片段材料中提炼即可。这需要考生能够准确理解题干本身的寓意,特别是对于话题作文。

 

例如:“给定资料7”中讲述了农妇刘女士和李老太太家人之间发生的一段感人故事,请你以这个故事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2012年副省]要求:(1)结合“给定资料”,并注意联系当前社会实际和自身体会;(2)观点明确,内容充实,层次清楚,语言流畅;(3)总字数800~1000字。

 

部分材料节选:

材料6:前不久,一位普通农妇刘女士在骑电动三轮车赶集的归途中,遇到同村76岁的李老太太及其孙女步行回村,遂热心搭载她们坐“顺风车”。不料路上三轮车侧翻,三人均受伤,其中李老太太伤情最重,经抢救无效去世。出于愧疚,刘女士主动提出给予经济赔偿,而李老太太家属四次坚决拒绝。刘女士说:“如果不是我好心办坏事,老太太就不会走得这么早。无论花多少钱都必须补偿!”李老太太家属则说:“我们不能让好人做了好事,却得不到好报”。

材料9: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温家宝总理在回答网友提问时曾指出,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国民素质提高和道德的力量,绝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强大的国家,一个受人尊敬的国家。2010年9月20日,我国正式实施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2007年7月,中央文明办,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共同发起评选表彰全国道德模范活动,三次评选中160多位全国道德模范的名字深深印刻在人们心中。近十年来,我国不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国民教育、思想道德建设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全过程,充分发挥道德模范的榜样引领作用,在全社会推动形成知荣辱、讲道德、促和谐的文明风尚,用榜样的力量凝聚起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构建起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

 

【简析】

材料6讲了一个温暖人心的感人事迹,刘女士和李老太家人,就是乐于助人、勇于担当、知恩图报的传统美德典范。在诚信缺失、人际关系冷漠的社会背景下,这样的故事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是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优秀品德。同时再结合材料9划线部分的内容,就更加坚定了我们立意上的选择:发挥模范作用,引领道德建设,而非“加强道德建设,推动社会全面发展”。此题立意上紧扣题目,不仅需要考生深挖故事背后的寓意,更要结合和故事贴切度最高的材料,唯此才能选取好立意。不懈的努力加科学的方法等于成功,立意决定了考生申论文章的得分高低,考生们在复习准备的过程中按照以上方法去练笔,只有这样才能在申论考试中蟾宫折桂、独占鳌头!

 

篇一:2015国考申论申发论述专项备考:牢记写作“四忌”

2015国考申论申发论述专项备考:牢记写作“四忌”

纵览历年国考申论真题,申发论述题一直是必考题型。作为国考申论的重头戏,申发论述题作答时间长、分值高、操作难度大,因此它既是申论考试的“深水区”,也是导致众多考生沦陷的“重灾区”。故此,中公教育专家提醒各位考生:要想攻克申发论述题型,在掌握基本作答方法的基础上,需避免四点写作禁忌,跳出文章写作的误区:

【中公分析】

材料中所指的黄河精神:顺应自然、尊重规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众多考生考卷中的黄河精神:团结、务实、开拓、拼搏、奉献。

以“弘扬黄河精神”为主题,首先需要明确什么是黄河精神。材料中提到我国几十年来以堵治黄的手段,造成黄河河床不断淤高,以及王景治黄疏堵结合,带来黄河安澜800年的美景。两者对比,结合材料上下文,此处的“黄河精神”绝非团结、务实、开拓、拼搏、奉献,而是顺应自然、尊重规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精神。如果考生以“团结、务实、开拓、拼搏、奉献”为黄河精神,必定是脱离材料、文不对题。

A考生作文(节选):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文化的多样性。正是在不同的文化长期交融和碰撞过程中产生了今天的地球文明。今天的人类正以前所未有的兴趣、规模和方式,积极开展各种旅游和探险活动,了解和接触世界文化遗产,从内心深处表现出对文化多样性的渴求。文化遗产为人类连接过去和现在架设了桥梁,也为从今天走向明天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

中公范文(节选):中华五千年文明不仅给我们留存了有形的浩如烟渺的文化古迹、自然遗产,而且还创造了无形的、璀璨夺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甲骨文、青铜器、长城、故宫??以及极具特色的各种民族、民间文化,构成了中华民族独特而灿烂的文明景观,她们是传承中的载体,更是发展的依托,她们不仅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骄傲,也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面对这些自然和文化的杰作,我们对祖国的热爱更加深沉、博大。

通过对比发现,A考生作文中的某段内容均截取自材料原文,缺少自己的思想与语言,并会因此导致失分。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发展的每一个环节,以安不忘危的思想统筹好、谋划好安全发展,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做好维护安全的各项工作,让人民生活在一个充满忧患意识的环境里,我们一定能够让中国列车运行得更加平稳顺利!

通过对比发现,B考生的文章对树立忧患意识的作用是生搬硬套、无限拔高。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更多详情请进江西中公教育网:http://jx./?wt.mc_id=bk15115也可加入江西中公教育官网微信平台:jx.offcn

或加入新浪官方微博:江西中公教育“

篇二:2015国考申论申发论述专项备考:牢记写作“四忌”

纵览历年国考申论真题,申发论述题一直是必考题型。作为国考申论的重头戏,申发论述题作答时间长、分值高、操作难度大,因此它既是申论考试的“深水区”,也是导致众多考生沦陷的“重灾区”。故此,中公教育专家提醒各位考生:要想攻克申发论述题型,在掌握基本作答方法的基础上,需避免四点写作禁忌,跳出文章写作的误区:

以“弘扬黄河精神”为主题,首先需要明确什么是黄河精神。材料中提到我国几十年来以堵治黄的手段,造成黄河河床不断淤高,以及王景治黄疏堵结合,带来黄河安澜800年的美景。两者对比,结合材料上下文,此处的“黄河精神”绝非团结、务实、开拓、拼搏、奉献,而是顺应自然、尊重规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精神。如果考生以“团结、务实、开拓、拼搏、奉献”为黄河精神,必定是脱离材料、文不对题。

中公范文(节选):中华五千年文明不仅给我们留存了有形的浩如烟渺的文化古迹、自然遗产,而且还创造了无形的、璀璨夺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甲骨文、青铜器、长城、故宫??以及极具特色的各种民族、民间文化,构成了中华民族独特而灿烂的文明景观,她们是传承中的载体,更是发展的依托,她们不仅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骄傲,也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面对这些自然和文化的杰作,我们对祖国的热爱更加深沉、博大。

通过对比发现,A考生作文中的某段内容均截取自材料原文,缺少自己的思想与语言,并会因此导致失分。

近年来,国考申论在材料组织、题目命制上,有时会富有比较浓厚的人文气息。如以“岁月失语,惟石能言”为题写文章、结合对“幸福始终充满着缺陷”的思考写文章等,因此,在国考考场上出现了无数抒情散文诗。但是,细数历年国考申论真题,尽管申发论述题目没有明确限定文体,然而根据题目“要求”,如“观点明确”、“内容充实”等,可判定为议论文体。因此,写一篇完整的议论文,无疑是考生最好的选择。

【真题示例】

“给定资料7”的画线部分写道:“有位知识分子说:‘我已经无家可归,我在城市是寓公,在家乡成了异客’。这样,无论在乡村少年身上,还是在农民工那里,以及这些出身农村的知识分子的群落里,我们都发现了‘失根’的危机。”请结合你对这段话的思考,参考“给定资料”,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2011年市地]

要求:

(1)自选角度,立意明确;

(2)联系实际,不拘泥于“给定资料”;

(3)语言流畅;

(4)总字数800~1000字。

【中公分析】

C考生作文(节选):在这座城市里,你没有别人崇拜的目光,没有被人称赞的成绩,终日忙碌不知为谁谱写着传奇。站在城市的天桥上,回忆着模糊的家乡情景,恍惚间意识到,这是别人的城市我们的家。

中公范文(节选):城市之间的文化断裂,城市人与农村人的身份认同危机,使城市和农村出现了大批在城市融不进、在农村回不去的“摇摆人”。这些城乡“摇摆人”,他们根本无法对乡村文化产生亲和力、归属感,然而城市文化对他们又是那么遥远,造成了他们只能游离于城乡的边缘,成了真正的“文化无根人”。

C考生的文章虽然生动、有感情色彩,然而却是抒情散文,不符合申论文章的文种要求。

吸取前车之鉴,避免重蹈覆辙。申发论述题不论在答题难度,还是分值比例上均是国考的“重磅”题型。中公教育专家提醒各位考生,只有勤于动笔,多写、多练,跳出文章写作的种种误区,经过千锤百炼,方能在考场上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河北站http://hb./?wt.mc_id=bk10887

保定站http://baoding./?wt.mc_id=bk10887

篇三:2015国考申论申发论述专项备考:牢记写作“四忌”

2015国考申论申发论述专项备考:牢记写作“四忌”

不论是逐个击破各题型阶段,还是做模拟试卷综合训练阶段,申发论述题浇熄了很多考生备战申论的热情之火。当你坐在桌前冥思苦想三小时,仍然无法提笔写下一字时;当你在文章写到一半,竟然词穷时。自然而然,会选择从庞大的材料中截取内容。申论材料内容丰富,近几年尤其以案例居多,因此,善于走捷径的考生会从材料中大段大段地摘抄案例、观点,殊不知此时你已犯国考申论文章写作的大忌,申论文章是禁止大篇幅抄袭材料的。因此,申论文章写作,要巧妙利用材料,而非纯粹大段抄袭。

【真题示例】

“给定资料6”中的题字“岁月失语,惟石能言”能触发人们许多思考和感悟,请参考“给定资料”,以“岁月失语,惟石能言”为题,写一篇文章。(35分)[2013年副省]

要求:

(1)自选角度,立意明确,有思想性;

(2)联系实际,不拘泥于“给定资料”;

(3)内容充实,语言畅达;

(4)总字数800~1000字。

【材料原文】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文化的多样性。正是在不同的文化长期交融和碰撞过程中产生了今天的地球文明。今天的人类正以前所未有的兴趣、规模和方式,积极开展各种旅游和探险活动,了解和接触世界文化遗产,从内心深处表现出对文化多样性的渴求。世界各地的文化遗产正是文化多样性的生动体现。人类是有记忆的,并需要不断地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怀旧”手段,来抚慰心灵和抒发情性。历史文化遗产保留着现代都市人的历史记忆,“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什么?我们往哪里去?”要把握现在、走向未来,必须先理解过去。文化遗产为人类连接过去和现在架设了桥梁,也为从今天走向明天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

【分析】

A考生作文(节选):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文化的多样性。正是在不同的文化长期交融和碰撞过程中产生了今天的地球文明。今天的人类正以前所未有的兴趣、规模和方式,积极开展各种旅游和探险活动,了解和接触世界文化遗产,从内心深处表现出对文化多样性的渴求。文化遗产为人类连接过去和现在架设了桥梁,也为从今天走向明天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

中公范文(节选):中华五千年文明不仅给我们留存了有形的浩如烟渺的文化古迹、自然遗产,而且还创造了无形的、璀璨夺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甲骨文、青铜器、长城、故宫??以及极具特色的各种民族、民间文化,构成了中华民族独特而灿烂的文明景观,她们是传承中的载体,更是发展的依托,她们不仅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骄傲,也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面对这些自然和文化的杰作,我们对祖国的热爱更加深沉、博大。

通过对比发现,A考生作文中的某段内容均截取自材料原文,缺少自己的思想与语言,并会因此导致失分。

【真题示例】

“给定资料5”画线部分写道:“无论我们认为自己已变得多么高明和安全,自然灾难与人为灾难始终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请结合你对这句话的思考,联系自己的经验或感受,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2012年市地]

要求:

(1)自选角度,立意明确,有思想性;

(2)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

(3)语言流畅;

(4)总字数800~1000字。

【分析】

B考生作文(节选):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这并不是叫人杞人忧天,什么事都担忧,而是要求每个人在生产生活中更加谨慎。树立忧患意识对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顺利实现“十二五”规划所制定的任务目标、实现伟大中国梦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中公范文(节选):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我们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更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把科学发展的理念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每一个环节,以安不忘危的思想统筹好、谋划好安全发展,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做好维护安全的各项工作,让人民生活在一个充满忧患意识的环境里,我们一定能够让中国列车运行得更加平稳顺利!

通过对比发现,B考生的文章对树立忧患意识的作用是生搬硬套、无限拔高。

篇四:2015国考申论申发论述专项备考:牢记写作“四忌”7

官方网站: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纵览历年国考申论真题,申发论述题一直是必考题型。作为国考申论的重头戏,申发论述题作答时间长、分值高、操作难度大,因此它既是申论考试的“深水区”,也是导致众多考生沦陷的“重灾区”。故此,中公教育专家提醒各位考生:要想攻克申发论述题型,在掌握基本作答方法的基础上,需避免四点写作禁忌,跳出文章写作的误区:

官方网站: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1)中心论点明确,有思想高度;

(2)内容充实,有说服力;

(3)语言流畅,1000字左右。

【材料原文】

??从黄河的发育史上可知,在有人类之前的许多年,黄河曾是互相之间并不连通的四段,最下面的一段为三门峡所阻隔未能入海,那时它是一条内陆河,而此时黄河的生命非常健康,正处于它的蓬勃发育时期??

??因此,若舍掉人类存续与黄河的相互关系单讲黄河本身而言,黄河健康生命的主要表现形式就是“三善”,即:“善淤、善决、善徙”,这是一个为几千年历史所反复证明的基本事实??

??自1946年黄河水利委员会指导治黄以来,黄河伏秋大汛没有决口,可谓“三年安澜”;其后几十年固堤防洪成了治黄的主要手段,成绩很大,但代价也很大,其结果是黄河河床不断淤高,这为未来埋下了很大隐患??

??王景的主要工作是修建了自荥阳至千乘的黄河大堤,治理了作为东汉漕运主要通道的汴渠。王景治河后,黄河相对安澜800年,据分析与王景所选定的东汉故道河身较短、地势较低,因而行河路线较优有关;另外,“十里立一水门,令更洄注”所描述的可能是一种利用沿河大泽放淤的工程措施,这对于延长行河年限也有一定作用??

【中公分析】

材料中所指的黄河精神:顺应自然、尊重规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众多考生考卷中的黄河精神:团结、务实、开拓、拼搏、奉献。

以“弘扬黄河精神”为主题,首先需要明确什么是黄河精神。材料中提到我国几十年来以堵治黄的手段,造成黄河河床不断淤高,以及王景治黄疏堵结合,带来黄河安澜800年的美景。两者对比,结合材料上下文,此处的“黄河精神”绝非团结、务实、开拓、拼搏、奉献,而是顺应自然、尊重规

公考咨询交流、公考资讯早知道、公考资料获取,尽在中公网

官方网站: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精神。如果考生以“团结、务实、开拓、拼搏、奉献”为黄河精神,必定是脱离材料、文不对题。

官方网站: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们从哪里来?我们是什么?我们往哪里去?”要把握现在、走向未来,必须先理解过去。文化遗产为人类连接过去和现在架设了桥梁,也为从今天走向明天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

【中公分析】

A考生作文(节选):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文化的多样性。正是在不同的文化长期交融和碰撞过程中产生了今天的地球文明。今天的人类正以前所未有的兴趣、规模和方式,积极开展各种旅游和探险活动,了解和接触世界文化遗产,从内心深处表现出对文化多样性的渴求。文化遗产为人类连接过去和现在架设了桥梁,也为从今天走向明天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

中公范文(节选):中华五千年文明不仅给我们留存了有形的浩如烟渺的文化古迹、自然遗产,而且还创造了无形的、璀璨夺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甲骨文、青铜器、长城、故宫??以及极具特色的各种民族、民间文化,构成了中华民族独特而灿烂的文明景观,她们是传承中的载体,更是发展的依托,她们不仅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骄傲,也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面对这些自然和文化的杰作,我们对祖国的热爱更加深沉、博大。

通过对比发现,A考生作文中的某段内容均截取自材料原文,缺少自己的思想与语言,并会因此导致失分。

官方网站: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1)自选角度,立意明确,有思想性;

(2)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

(3)语言流畅;

(4)总字数800~1000字。

【中公分析】

B考生作文(节选):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这并不是叫人杞人忧天,什么事都担忧,而是要求每个人在生产生活中更加谨慎。树立忧患意识对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顺利实现“十二五”规划所制定的任务目标、实现伟大中国梦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中公范文(节选):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我们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更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把科学发展的理念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每一个环节,以安不忘危的思想统筹好、谋划好安全发展,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做好维护安全的各项工作,让人民生活在一个充满忧患意识的环境里,我们一定能够让中国列车运行得更加平稳顺利!

通过对比发现,B考生的文章对树立忧患意识的作用是生搬硬套、无限拔高。

下页余下全文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