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分钟,上万人都哭了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4 05:51:41 英语作文
篇一:2014莆田中考语文试题附答案
莆田市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试卷
语文试题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阅读(70分)
(一)古诗文背诵。(10分)
1.名句默写。(选填10处即可)(10分)
(1)我寄愁心与明月,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烽火连三月, 。(杜甫《春望》)
(3)商女不知亡国恨, 。(杜牧《泊秦淮》)
(4)春蚕到死丝方尽, 。(李商隐《无题》)
(5) ,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6) ,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7)人与人之间互相体谅,努力做到
“ , ”(《论语》)。这正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所提倡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
(8)人生不应以名利为重,我们应该学习古仁人
“ , ”(范仲淹《岳阳楼记》),做到不计得失,宠辱不惊。
(9)“舟”常会引发诗人的无恨情思,或感伤,或喜悦??请写出古诗词中含有“舟”字的诗句:“ , ”。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2-5题。(18分)
狼
蒲松龄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2.解释下列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4分)
(1)止有剩骨 止:
(2)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故:
(3)一狼洞其中 洞:
(4)屠自后断其股 股:
3.用现代汉语翻译言语中画线的句子。(6分)
(1)一狼径,其一犬坐于前。
译文:
(2)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译文:
4.理解填空。(4分)
(1)本文篇幅短小,结构紧凑,情节曲折,通过屠户“遇狼—— ——御狼—— ”来展开双方的矛盾和斗争。
(2)文中表明作者看法的句子是
“ ”。
5.从屠户与狼的关键中,你获得什么启示?(4分)
答:
(三)阅读下文,完成6-7题。(10分)
面条的前世今生
周大新
中国人喜欢吃面条。在中国,很少有没吃过面条的人。全国各地都有自己的面条种类,像山西的刀削面、兰州拉面、北京炸酱面、台湾的担仔面等。如今中国的面条已有500多个种类。
吃面条的也不止咱们中国人,意大利人爱吃意大利面,日本人爱吃日本拉面,朝鲜人爱吃朝鲜冷面。欧洲人吃的面条,据说是由马可·波罗从中国传过去的;日本拉面是由“遣唐使”从中国传过去的。
人为什么会吃面条?人类最初只知道把采摘的植物的果实。春秋末期,公输般创制了石磨,麦子、谷物等粉食的推广才成为可能。有了面粉和米粉之后,怎么做得好吃,又在考验着人们的智慧。有的人把面粉、米粉炒炒吃,叫吃炒面;有的聪明人把面粉、米粉加水和成团,再捏成片放在汤中煮,叫吃汤饼;还有手巧的人,把面团搓成长条放进汤里煮,这样虽还叫吃汤饼,实际上就是吃面条。
关于面条的起源国,意大利人说是他们发明的,阿拉伯人也说是他们发明的。我们中国人拿出关于面条的文字记载让他们看,意大利人拿出他们关于面条的壁画照片让我们看。还好,2002年中国考古人员在青海省喇家新石器遗址上,发现了一个倒扣着的碗里躺着一团鲜黄色的线状物,经鉴定,这是小米粉做的面条。这碗面条为中国人赢得了面条发明者的殊荣。
面条不仅做起来简便,营养丰富,而且有的还被演绎成故事,被赋予了人文内涵,比如长寿面。传说汉武帝时臣子闲谈长寿之事,有人说脸长可以长寿,有人说人中长可以长寿,有人说耳垂长可以长寿,君臣们的议论传到民间,把脸传成了面,说成面长可以长寿,人们为图吉祥求长寿,就逐渐形成了在生日这天吃面的风俗,而且这天的面条要擀切得越长越好,以面长寓意寿长。又比三鲜伊面。传说伊尹的母亲常年卧病,伊尹特意用鸡蛋和面,
揉擀切条之后,先蒸熟,后油煎,这样即使他不在家,母亲也能很方便地吃面,而且久放不腐。吃面时浇的汤是用鸡、猪骨头和海鲜炖制而成的。伊尹母亲在儿子的悉心照料下身体康复,所以这种面又叫“孝子面”。
面条的前世今生告诉我们:一种吃食不是在短时间内偶然出现的,而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生存过程中逐渐创造出来的,有无数人参与其中。一种吃食所普及地域的广度,是和创造者的经济与文化影响力相关的。我们中华民族创造的面条之所以能传至意大利和日本、朝鲜,扩展至欧洲和阿拉伯世界,是因为我们民族的经济文化影响力曾经很大。一种吃食、一种吃法一旦在某一地域行成习惯和传统,便会和人们对该地域的爱及对该地域人的爱交汇在一起,成为乡情、民族情的一种重要成分,成为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内容。
(有删改)
6.根据文意探究中国人喜欢吃面条的原因。(4分)
答:
7.作者从面条的演化厂史中得到哪些启示?请简要概括。(6分)
答:
(四)阅读下文,完成8-12题。(22分)
快乐的二傻
陈永林
(1)二傻是我饭店里的服务
员。
(2)当初招二傻时,妻子极力反对。妻子的反对并不是没有道理,二傻长得丑,走路一跛一跛的,左肩高出右肩一大截。而且个子矮,才一米五。妻子说:“顾客见了他,会没食欲的。”但我想帮二傻。二傻再找不到工作,会饿肚子的。另外,二傻脸上的笑吸引了我。二傻的笑同婴儿的笑一样,纯洁、简单、透亮、真实,这笑是从心底里流出来的。我一见他的笑,感到很愉快,也想笑。
(3)我对妻子说:“先试试,不行再说。”
(4)二傻第一天端菜,菜汤就泼到一顾客的衣袖上。二傻慌赔不是:“对不起,真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您千万别生气,这是我第一次端菜??要不,我给你唱首歌??烦恼烦恼真烦恼,我办的喜事真烦恼,丈娘狮子大开口,这不能缺,那个不能少,结婚的彩礼还拼命要??”二傻边唱歌,边做怪脸。二傻的声音并不好听,但他滑稽的样子把许多顾客逗笑了。许多人鼓掌,那顾客也笑着鼓掌。他一笑,二傻就知道他原谅了自己,一个劲地说:“谢谢,真谢谢你原谅了我。要不,老板准不会要我。”他走时,二傻说:“希望我下回还能为您服务。”“行,我过两天来。”他拍了一下二傻的肩,“你真可爱。”
(5)妻子说:“还是让二傻走吧,要不所有的顾客都会被他赶跑,我们这里不是慈善机构。”
(6)“要不再过两天。”我也犹豫。
(7)幸好后来的两天,二傻没出啥差错。而且那人,也就是被二傻泼了菜汤的顾客真的又来店里吃饭了。那人自己拣一张空桌坐下后,喊:“二傻,来杯茶。”
(8)二傻应:“来啰。”二傻脸上的笑显得更灿烂了。
(9)“你怎么笑得这么开心?”那人说,“我真想像你一样笑。”
(10)这天晚上,店里来了一个眉心里有颗美人痣的女孩。女孩点了两个菜,一瓶一斤装的二锅头。女孩喝酒时,泪水一串串地往下淌。二傻问女孩:“啥事这样不开心?”女孩说:“陪我喝一杯。”二傻说:“喝就喝。”店里规章制度规定服务员不能吃顾客的菜,不能喝顾客的酒。可这个二傻竟然视规章制度为一张废纸。二傻从女孩嘴里得知今天是她的二十岁的生日,男朋友也在这一天与她分手了。二傻去了厨房,拿来一个酒蛊样大的蛋糕,并拿来两根比牙签稍粗的蜡烛。二傻把蜡烛插在蛋糕上,点燃了。然后对大厅里所有的顾客说:“能允许我关一会儿灯吗?一个女孩今天二十岁生日,而且她今天遇到一件开心的事,她把一个臭男人甩了。”所有的顾客都说:“行。”二傻关了灯,对女孩说:“先许愿,再吹蜡烛。”女孩吹了蜡烛,二傻用那五音不全的嗓子唱:“祝你生日快乐??”所有的顾客也跟着唱:“祝你生日快乐!??”女孩笑了,泪水却淌得更欢。
(11)女孩走时,弯下腰拥抱了二傻,并在二傻的额头上亲了一下:“谢谢!谢谢你给我带来快乐和幸福。我会记住你的。”
(12)几天后,二傻发现了一个脸上挂着泪水的中年妇女,那女人一个劲地喝酒,二傻走上前,站在她面前笑。中年妇女问:“你笑啥?”二傻装出一脸傻相:“笑比哭好,我就笑,不哭。”中年妇女说:“你这个二傻!你问我干吗不开心?我和丈夫已冷战一个月了,谁也不理谁。”二傻说:“我给你讲个小故事。有两个脾气很犟的人在一座独木桥上相遇了,谁也不让谁过,他们站了一天,然后坐下了,又一天,他们躺下了。”中年妇女笑了:“行,我听你的。我现在就给他打电话,让他来陪我吃饭。”一会儿,一个男人来了。男人敬二傻的酒:“谢谢你让我们夫妻和好。”
(13)许多顾客都喜欢二傻,二傻把他天使样的笑传染给每个顾客。二傻让他们把痛苦留下,把快乐带走。顾客都抢着要二傻服务,“二傻,给我添茶。”“二傻,给我拿个打火机。”“二傻,帮我催一下菜。”二傻乐颠颠地跑来跑去。
(14)快乐的二傻让我店里的生意越来越好。一个顾客对我说:“再痛苦的人一见二傻脸上的笑,都会情不自禁地想笑。”
(15)让我没想到的是,二傻却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二傻得了肠癌。二傻笑着对我说:“我早知道自己得了癌。”二傻出殡那天,一两千个人来送二傻。而且这天是二傻二十五岁的生日,那个眉心里有个美人痣的女孩拿来一个脸盘样大的蛋糕。女孩把蛋糕放在二傻的棂台前,然后把二十五根蜡烛插在蛋糕上,点上了,然后自己吹灭了,然后唱:“祝你生日快乐??”在场的所有人也跟着唱:“祝你生日快乐!??”许多人都哭了,声音哽在喉咙吐不出来,变成呜咽。女孩说:“二傻准不愿我们哭,我们都别哭,我们要快乐??”女孩说不下去了,泪水泉涌样淌。
(16)为纪念二傻,我把店名也改为“快乐的二傻”。
(17)那个眉心里有个美人痣的女孩来到我店里当服务员,她说她要像二傻那样,把快乐带给每一个顾客。
8.第(4)-(12)段主要写了二傻的哪三件事?请简要概括。(6分)
答:
9.联系上下文填空。(4分)
第(10)段中,“女孩笑了,泪水却淌得更欢”,这里女孩流下的是 之泪;第(15)段中,“女孩说不下去了,泪水泉涌样淌”,这里女孩流下的是 之泪。
10.二傻的快乐表现在哪些方面?(4分)
答:
11.品味第(13)段“顾客都抢着要二傻服务”这句话,简析句中“抢”字的表达效果及其对表现二傻这一人物形象的作用。(3分)
答:
12.第(12)段“笑比哭好,我就笑,不哭”这句话中你悟出了什么?请联系实际简要阐述。(5分)
答:
(五)名著阅读。(10分)
13.填空。(4分)
(1)“现在,星期五与我在一起生活了相当长一段时间了,他渐渐会和我谈话了,也渐渐听得懂我的话了,”这段文字中的“我”指的是 (人物)。
(2)“看着那高等的车夫,他计划着怎样杀进他的腰去,好更显出他的铁扇面似的胸,与直硬的背,扭头看看自己的肩,多么宽,多么威严!”这段文字出自《 》(书名)。
(3)年轻的蜗牛夫妇成了的劳林的主人。它们没有忘记爸爸妈妈的话,生养了许多小蜗牛。在蜗牛家族的历史上,是蜗牛数目最多最兴旺的时代。“这段文字出自《安徒生童话》中的《 》(篇名)。
(4)“却才见了果子,拿过来,张开口,毂辘的囫囵吞咽下肚,却白着眼胡赖,向行者、沙僧道:‘你两个吃的是什么?’沙僧道:‘人参果。’”这段文字主要描写的人物是 。
14.请从下面两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6分)
(1)宋江勒马看时,庄上不见刀枪人马。心中疑忌。猛省道:“我的不是了。天书上明明戒说:‘临敌休急暴。’是我一时见不到,只要救两个兄弟,以此连夜进兵。不期深入重地。直到了他庄前,不见敌军。他必有计策。快教三军且退。”
选段中出自《水浒》中哪个故事?这个故事的起因是什么?宋江知道中了埋伏。“教三军且退”,他们是如何脱身的?
答:
(2)但是我必须坦白承认,这些杰出的四足动物有许多美德。跟人类的腐化堕落对比一下,使我睁开了眼睛,扩大了认识领域。因此我能开始用另一种眼光来观察人类的行为和感情,使我感到对待同类的尊严用不着那样谨小慎微。(《格列佛游记》)
选段中的“四足动物”生活在哪一国?格列佛在这里看到了怎样的怪诞景象?这个国家通过什么方式决定格列佛离开?
答:
二、综合性学习(10分)
篇二:看过这些图的人都哭了 你能撑到第几张
看过这些图的人都哭了 你能撑到第几张
【特感动,社会需要这些真情】一个80岁的婆婆来乡村基吃饭,问服务员,我只有2块钱,我想喝汤。因为老婆婆耳朵听不清楚,说话也不清楚,当时我能清楚的感受到老婆婆那种无奈的心情,老婆婆差点哭了,随后服务员端上一碗汤饭,婆婆看见里面有蛋,急忙说,我不要肉,我只有两块钱服务员说,婆婆这个不要钱,慢慢吃。
情人节这天,38岁的环卫女工陈国珍像往常一样打扫着重庆的街道。一大束玫瑰突然扑面而来——37岁的羌族男子扎西单膝下跪:嫁给我,好不好?“5.12”地震时扎西左腿骨折,80多斤的陈国珍背着160多斤的他走了两公里。扎西用摆地摊赚的钱买了99朵玫瑰,来向他心目中的女神表白。
一位中年男子用花布抱着母亲到医院就医的照片,正在网络上流传。4日,台湾媒体确认这名孝子就是5年前从台南市调查站退休的丁祖伋。据报道,当年,丁祖伋就是为了照顾年迈的母亲,才申请提前退休的。让同仁津津乐道的是,他总把父母摆第一。丁父过世后,母亲想回大陆探亲,为圆母亲心愿,他提前于2007年退休。
5月17日早上,东门车站“慈善一日捐”的活动现场,大红色的募捐箱格外醒目,但募捐的人却寥寥无几。 10点钟左右出现了感人的一幕:一个男乞丐拄着木拐杖,脚步缓慢地走到募捐箱前,将碗里乞讨来的钱都倒进了募捐箱中 有人说他是世界上最帅的人.
7月22日,上海738路驾驶员朱德龙在出车途中,朱师傅突感不适,手抚胸口;驶到古浪路真大路附近时,朱师傅突然向右软软地瘫倒在驾驶室地板上。他最后一个动作是踩下刹车,将车停在路上,连车钥匙都来不及拔。最终,一车乘客和路人安然无恙,但58岁的朱师傅再也没能醒来。
湖北荆州花鼓戏民间演员熊丽怀孕6个月时突遭车祸,全身大面积重度烧伤,为保胎儿毅然拒用 抗生素治疗,强忍剧痛37天后终于换来新生命的第一声啼哭。……5月13日,熊丽荣膺“感动湖北十佳母亲”称号
【80后男孩“割肝救母”:他教我们行孝】22岁赴美留学生彭斯,获知母亲肝炎晚期,毅然回国割下60%的肝脏移植给母亲挽回其生命。这位80后小伙“割肝救母”的反哺孝行感动了无数网友,原以为新一代年轻人普遍较自私,但彭斯让人们在80、90后身上看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感恩行孝美德。
【妈妈,别生气啦!】丹麦奥尔堡动物园近日上演了温情的一幕。1岁的北极熊宝宝奥格因为淘气惹怒了妈妈,竟然被它“训斥”了一番。不过狡猾的奥格居然大展温情攻势,扑上去搂住妈妈的脖子来了个大大的拥抱。动物园工作人员说拥抱已经成了奥格讨妈妈欢心的老招数了。 聪明的小家伙,找到了必杀技啊!
篇三:《后来我们都哭了》经典语录
《后来我们都哭了》经典语录
后来我们都哭了内容简介
16岁的林洛施喜欢上了16岁的陆齐铭,他们以为可以从学生时代就一直相爱到白头。然而不能回头的岁月,却令他们陷入一个关于青春的恶作剧。
她曾经以为他不会骗她, 她曾经以为他是属于她一个人的;她曾以为他将和她一起穿越青春 走向浩浩荡荡的未来;她曾以为,他们是彼此的例外,绝不会轻易分开,但事情的发展却不像她想的那样??
他们曾经一起走过最荒芜的青春,一起留下最美的纪念品。她却怎样都不愿相信,她24岁 时所要嫁的那个人,竟然不是17岁时最深爱的那个。在爱情里是需要互相信任的。而他们就是因为一个简单的误会就错过了彼此的一生
语录
如果不是他的微笑太璀璨,我怎会甘愿俯身姿态到尘埃,从此一心一意,像向日葵仰望太阳,像重臣朝拜君主?
这个世上,怎么会有这么多失恋情歌。只是,为什么纵使有千万首的悲痛,却没有一首可以唱出我心底的曲折。
我明白,这次,我是真的失去了他,没有任何误解,没有任何退路地失去了他。
我觉得自己像一只聪明的穿山甲一样,直接放弃了挖地。但是却没想到有只穿山乙傻傻地守在地球的另一边,等待穿山甲将他找到。
有人想攀的高枝,无非是别人不想下的台阶。
让未来到来,让过去过去。
我从来没把那些过往忘记,而是将它们埋葬在窗外的月光里,夜色上浮,它们便会争先恐后的蜂拥而出。
我看到了自己的心像玻璃一样碎了满地,我光脚狠狠地踩在上面。
从此你有如花美眷伴身旁,我却只剩似水流年走四方。
我又看到一个新天新地,因为先前的天地已经过去,海也不再有了。
并不是不想拥有,而是怕拥有后失去。更怕失去后以怀念度日。
错就错在,我不该在错的时间,遇到对的人,也不该在遇到对的人的时候,放弃曾经执迷不悔,愿意放弃所有跟随他去天涯的、那个对的人。
只是当日的我一定想不到,曾经动听美丽的情话,会在今日变成一个笑话
如果,如果能够重回16岁,我多希望,我们这一群人,从开始便未曾相识。
阳光透过白色的窗帘,晕染着光圈在他的脸上,他的笑容干净剔透,他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看的玲珑少年。
那晚你留在了我身边,却失去了我们此后的很多年
每个做子女的,不管成长到几岁,都觉得自己依旧活在父母的羽翼下,面对风暴时,习惯躲在父母身后,面对挫折时,习惯找父母倾诉,面对伤害时,习惯找父母哭泣。我们毫无节制地索取,父母毫无怨言地给予,这也就使我们被宠溺得成年后依旧像个小孩子。
直到看到父母的第一根白发,父母掉落的第一颗牙齿,父母越来越浑浊的双眼,才会真正明白,我们真的长大了,父母,真的老了。
我不知道,日后的我,是不是也会成长成这样一个人,一个人,独当一面,没有软肋。只是那时,我们还可以拥有绵延冗长的青春时光吗?
每个人都觉得自己的爱情卓尔不群,其实不过是相同的故事反复上演而已。
这不是一座光鲜亮丽的城市,因为这座城市的夜晚到处充满了糜乱的气息。可是,这又是我最爱的城市,所以,我从未想过会离开它。 即使我最好的朋友,他们以不同的姿态离开了这里,我依旧站在原地。 因为我怕他们回来时找不到方向,找不到旧日老友。
我相信你,以后你会遇到更好的少年,与你人生一场,长乐未央。
相爱时,我们总是拼尽全力地想给对方温暖;不再爱时,我们连多余的“再见”都吝啬得不想说一句。
因为得不到,心底始终会怀着那份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的美好。而已失去,却会成为心口一个无法弥补的大洞,只要风一吹,就会空荡荡地疼痛起来。这样的疼痛,叫做伤口。 伤口会在以后每个不管是希望还是失望亦或是绝望的夜晚,隐隐作痛。
篇四:平桥中学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10月月考七年级语文试卷一(17分)
平桥中学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10月月考七年级语文试卷一.(17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10分)
七年级上学期的语文学习已有一个多月了,我们在老师的引领下,
cháng yáng在浩淼的知识海洋里,撷取了文学宝库中的朵朵浪花。老师的 A (循循善诱、谆谆教导),更让我们míng刻在心:光念几篇课文是远远不够的,课外要有计划地去读书。因为多读书,读好书,对了解历史,了解社会,了解自然,了解人生的意义,是一件大有bì益的事情。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2.从括号中选出恰当的成语填入A处(1分)
A处应填
3.为了激发同学们阅读文学作品的热情,语文课外活动小组决定于10月20日下午3点在学校礼堂举办七年级全体学生参加的读书动员会,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1)为营造活动氛围,礼堂里需要张贴几条名人语录,请你推荐一则有关读书的名人名言。(2分) (2)请你在会议前一天以语文课外活动小组的名义拟写一则通知。(3分)
4.用课文原句填空。(7分)
①东风不与周郎便, 。(杜牧《赤壁》)
②谁道人生无再少? , 。(苏轼《浣溪沙》)
③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洒遍了牺牲的血雨。(冰心《成功的花》)
④亲近文学,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个文明人 的极为重要的途径。(赵丽宏《为你打开一扇门》)
⑤《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写时序交替,暗示时光流逝的句子是 , 。
二.(43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5—6题。(3分)
雪 梅 卢梅坡①
梅雪争春未肯降②, 骚人③阁笔费评章④。
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 梅一段香。
【注释】
①卢梅坡,宋诗人。②降(xiáng),服输。 ③骚人,文人,诗人。 ④阁,同“搁”,放下。评章,评议的文章,这里指评议梅与雪的高下。
5.最后两句采用对偶,请在后一句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字: 。(1分) 6. 读完全诗,尤其是后两句,我们似乎可以看出作者写这首诗是想借雪梅的争春,让我们明白某些道理。请写出你从中明白的道理。(2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7—10题。(11分)
【甲】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乙】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7.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每句标一处。(2分) .....
(1)何不试之以足?
(2)而剑不行。
8.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①先自度其足 ( ) ②反归取之 ( ) ..
③楚人有涉江者( ) ④遽契其舟 ( ) ..
9.用现代汉语写出文章划线句子的意思,(2分)
宁信度,无自信也。
10.假如你当时也在郑人那个集市上或是在楚人的那条船上,面对他们的这种做法,你会如何劝说他们呢?(任选一个作为你劝说的对象)(3分)
阅读下面课文选段,完成11—15题。(12分)
老师入情入理的讲课也在我心上雕镂下深刻的印象,培养了我课外阅读的兴趣。国文教师教古文喜欢大声朗诵。记得一次教辛弃疾的词《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老师朗诵时头与肩膀左右摇摆着,真是悲歌慷慨,我们这些做学生的,爱国情怀油然而生。此后我每次登上满眼风光的北固楼,望着滚滚长江水,回顾千古兴亡事,总是感慨万端。不用说,这首词我至今还能背得滚瓜烂熟。我就是从那时开始爱读辛弃疾词的。也是在初中读书时,来了一位代课的国文老师,是年轻的新派人,他喜欢教白话文。有一次,教到田汉《南归》中的诗:“模糊的村庄已在面前/礼拜堂的塔尖高耸昂然/依然是十年前的园柳/屋顶上寂寞地飘着炊烟。”老师朗诵着,进入了角色,那深深感动的神情凝注在眼睛里。这种感情传染了整个教室,....
一堂鸦雀无声,大家都被深深感动了。这几句诗镌刻在我心上,几十年过去,至今还能信口背出。此后,我对新文学更有兴趣,读了许多有名的中外小说,开阔了眼界,使自己的心与时代更加贴近了。如今只要
稍一回忆,就仿佛看到国文老师那左右摇晃的身子和那注满情思的眼睛。
(选自《往事依依》)
1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语段回忆的往事。(2分)
12.两位国文老师的讲课对作者产生了哪些影响?(用原文语句回答)(3分)
13.文中加点的“这种感情”具体指什么?(2分) ....
14.“如今只要稍一回忆,就仿佛看到国文老师那左右摇晃的身子和那注满情思的眼睛。” 这句放在段尾有何作用?请说说你的理解。(2分)
15.“观察”是写作的必要条件,于漪老师就很善于观察,她写两位老师,一位抓住了“左右摇晃的身子”,一位抓住了“注满情思的眼睛”。请用简要的话语刻画你的一位小学老师的讲课情态。(3....
分)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6—20题。(17分)
谁能润泽我们的生命
尤今
①书对我而言,犹如空气。它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而我,时时刻刻都需要它。
②自童年开始,我便明白,肚子饿了,找食物吃;眼睛饿了,找书看。我的双眸,时时都处在饥饿的状态中,只要一书在手,我便如蚁附膻,既有“蚕吞桑叶”的快乐,亦有“蜂儿采蜜”的满足。
③略识之无,我便发现,屋子里的每一寸空隙,都漂浮着一缕一缕的书香。视线所及之处,有书;视线不及之处,亦有书。高高低低地叠着、密密麻麻地堆着;疏疏地散放着、齐齐地排列着。书和屋子,你依我依地化成了一个圆满的整体。在那如饥似渴地从书籍汲取营养的童稚时代,我们的物质生活是捉襟见肘的。书却为我营造了一个金光灿烂的世界。
④父亲总是买书,不是一册册地买、而是一摞摞地买,当他把书提进门时,忙家务的母亲总是很快地把湿漉漉的手抹干了,把那一摞书当成瑰宝一样,小心翼翼地捧过来,欢天喜地地拆看。
⑤万籁俱寂时,母亲在荧荧灯火下执卷而读的样子,真是美丽。微鬈的睫毛静静地在眸子下方印着扇形的影子,脸上浮着一抹蜻蜓点水式的、若有若无的笑意。
⑥她低头看书。我仰头看她。她快乐地沉浸在文字那个神秘莫测的世界里,而我,向往那个世界。于是,跌跌撞撞地闯了进去。最初,一知半解,等一进入情况,便痴痴地迷上了,书,自此成了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⑦成家之后,整间屋子氤氤氲氲都是书香。我站着读、坐着读,躺着也读。我读书的时候,孩子也人手一册地读。一家大小静静地、齐齐地读书的那种感觉,美好到了极致,幸福到了极点。
⑧站在浩如烟海的书籍中,突然想起青少年时代的一件往事。那时,零用钱有限,想买书,只能将钱一点一滴地储存起来,存够了,才得以一偿夙愿,那一回,看中了赛珍珠的译著《大地》,翻来覆去地看,爱不释手,可是,没有钱买。一连两三周,上书局时,总先去看看那部小说还在不在,如果还在,便抽出来,用手轻轻摩挲一番,才恋恋不舍地放回去。后来,学校考试,忙着温习功课,没上书店。考完试后,钱也储够了,便风风火火地赶往书店。可是,那部朝思暮想的书没了。我觉得心里有一种说不清的疼痛,在书架旁晃来晃去,像个无主孤魂。
⑨阅读,是一种多功能的活动,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浸润活动。许多散文和小说,都不着痕迹地蕴藏着隽永可贵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它会在阅读的过程中,慢慢地流入读者的内心深处,那种影响力,是巨大而深远的。台湾漫画家蔡志忠说过:“要成为出色的漫画家,非得喜欢读书不可。画只是技巧,出色的漫画,出自无穷的想象。不读书,就表示没有好奇心,怎么可能画出精彩的漫画?”
⑩实际上,阅读所能带来的脑力冲击,大得超乎想象。它足以将水面上的一个小涟漪化为滔天巨浪,从而创造出一个个奇迹。
⑾阅读带来的大快乐,是任何其他的活动都难以相比的。当它让你哭时,那种感动,能够进入心坎很深的地方;当它让你笑时,那种快乐,像是融化在心上的一块糖。它时而像铁锹,在你心叶上挖出一个个痛楚的窟窿;时而像辣椒,辣得你汗如雨下却又拍案叫绝。有时,它像雷像电,狠狠地劈下来,将迷糊混沌的你震醒;有时,它又像云像雾,让你腾云驾雾、浑然忘却世间的一切烦恼。
⑿我觉得自己最大的“成就”是:以书为种子,在孩子的心田里种下了一株快乐的树。 这树,永不枯萎。
(本文原题为《书》)
16.作者认为读书有哪些益处?请分条列出。(用原文回答)(3分)
17.第⑧段回忆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表达了作者当时什么样的心情?(4分)
18.从修辞的角度简要说说第②段划线句的表达效果。(3分)
19.文章最后一段作者欣慰地写道“我觉得自己最大的“成就”是:以书为种子,在孩子的心田里种下了一株快乐的树。 这树,永不枯萎。”联系全文,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分)
20.从小到现在,你读过许多文章、书,请把对你影响最深的一篇文章或一本书推介给大家,并简述推介
的理由。(4分)
三.作文(40分)
21.正在一天天长大的你,回首走过的路,沉淀在记忆深处的是那些往事。妈妈的一句叮咛,老师的一个微笑;生活中的一次挫折,学习上的一个感悟;天边的一片云彩,黎明的一道曙光??回忆往事,会让生命感动,让生活精彩??
请以“美好的回忆”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文中不可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
答题纸
1.2.A处应填
3.(1)
(2)
4.① 。
② , 。
③ 。
④ 。
⑤ , 。
5. 。
6.
。
7.(1)何不试之以足? (2)而剑不行。
8.① ( ) ②( ) ③( ) ④( )
9.宁信度,无自信也。
10.
11.
12.
篇五:平桥中学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10月月考七年级语文试卷一(17分)
平桥中学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10月月考七年级语文试卷一.(17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10分)
七年级上学期的语文学习已有一个多月了,我们在老师的引领下,
cháng yáng在浩淼的知识海洋里,撷取了文学宝库中的朵朵浪花。老师的 A (循循善诱、谆谆教导),更让我们míng刻在心:光念几篇课文是远远不够的,课外要有计划地去读书。因为多读书,读好书,对了解历史,了解社会,了解自然,了解人生的意义,是一件大有bì益的事情。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2.从括号中选出恰当的成语填入A处(1分)
A处应填
3.为了激发同学们阅读文学作品的热情,语文课外活动小组决定于10月20日下午3点在学校礼堂举办七年级全体学生参加的读书动员会,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1)为营造活动氛围,礼堂里需要张贴几条名人语录,请你推荐一则有关读书的名人名言。(2分) (2)请你在会议前一天以语文课外活动小组的名义拟写一则通知。(3分)
4.用课文原句填空。(7分)
①东风不与周郎便, 。(杜牧《赤壁》)
②谁道人生无再少? , 。(苏轼《浣溪沙》)
③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洒遍了牺牲的血雨。(冰心《成功的花》)
④亲近文学,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个文明人 的极为重要的途径。(赵丽宏《为你打开一扇门》)
⑤《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写时序交替,暗示时光流逝的句子是 , 。
二.(43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5—6题。(3分)
雪 梅 卢梅坡①
梅雪争春未肯降②, 骚人③阁笔费评章④。
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 梅一段香。
【注释】 ①卢梅坡,宋诗人。②降(xiáng),服输。 ③骚人,文人,诗人。 ④阁,同“搁”,放下。评章,评议的文章,这里指评议梅与雪的高下。
5.最后两句采用对偶,请在后一句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字: 。(1分)
6. 读完全诗,尤其是后两句,我们似乎可以看出作者写这首诗是想借雪梅的争春,让我们明白某些道理。请写出你从中明白的道理。(2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7—10题。(11分)
【甲】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乙】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7.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每句标一处。(2分) .....
(1)何不试之以足?
(2)而剑不行。
8.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①先自度其足 ( ) ②反归取之 ( ) ..
③楚人有涉江者( ) ④遽契其舟 ( ) ..
9.用现代汉语写出文章划线句子的意思,(2分)
宁信度,无自信也。
10.假如你当时也在郑人那个集市上或是在楚人的那条船上,面对他们的这种做法,你会如何劝说他们呢?(任选一个作为你劝说的对象)(3分)
阅读下面课文选段,完成11—15题。(12分)
老师入情入理的讲课也在我心上雕镂下深刻的印象,培养了我课外阅读的兴趣。国文教师教古文喜欢大声朗诵。记得一次教辛弃疾的词《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老师朗诵时头与肩膀左右摇摆着,真是悲歌慷慨,我们这些做学生的,爱国情怀油然而生。此后我每次登上满眼风光的北固楼,望着滚滚长江水,回顾千古兴亡事,总是感慨万端。不用说,这首词我至今还能背得滚瓜烂熟。我就是从那时开始爱读辛弃疾词的。也是在初中读书时,来了一位代课的国文老师,是年轻的新派人,他喜欢教白话文。有一次,教到田汉《南归》中的诗:“模糊的村庄已在面前/礼拜堂的塔尖高耸昂然/依然是十年前的园柳/屋顶上寂寞地飘着炊烟。”老师朗诵着,进入了角色,那深深感动的神情凝注在眼睛里。这种感情传染了整个教室,一堂....
鸦雀无声,大家都被深深感动了。这几句诗镌刻在我心上,几十年过去,至今还能信口背出。此后,我对新文学更有兴趣,读了许多有名的中外小说,开阔了眼界,使自己的心与时代更加贴近了。如今只要稍一回忆,就仿佛看到国文老师那左右摇晃的身子和那注满情思的眼睛。
(选自《往事依依》)
1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语段回忆的往事。(2分)
12.两位国文老师的讲课对作者产生了哪些影响?(用原文语句回答)(3分)
13.文中加点的“这种感情”具体指什么?(2分) ....
14.“如今只要稍一回忆,就仿佛看到国文老师那左右摇晃的身子和那注满情思的眼睛。” 这句放在段尾有何作用?请说说你的理解。(2分)
15.“观察”是写作的必要条件,于漪老师就很善于观察,她写两位老师,一位抓住了“左右摇晃的身子”,一位抓住
了“注满情思的眼睛”。请用简要的话语刻画你的一位小学老师的讲课情态。(3分) ....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6—20题。(17分)
谁能润泽我们的生命
尤今
①书对我而言,犹如空气。它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而我,时时刻刻都需要它。
②自童年开始,我便明白,肚子饿了,找食物吃;眼睛饿了,找书看。我的双眸,时时都处在饥饿的状态中,只要一书在手,我便如蚁附膻,既有“蚕吞桑叶”的快乐,亦有“蜂儿采蜜”的满足。
③略识之无,我便发现,屋子里的每一寸空隙,都漂浮着一缕一缕的书香。视线所及之处,有书;视线不及之处,亦有书。高高低低地叠着、密密麻麻地堆着;疏疏地散放着、齐齐地排列着。书和屋子,你依我依地化成了一个圆满的整体。在那如饥似渴地从书籍汲取营养的童稚时代,我们的物质生活是捉襟见肘的。书却为我营造了一个金光灿烂的世界。
④父亲总是买书,不是一册册地买、而是一摞摞地买,当他把书提进门时,忙家务的母亲总是很快地把湿漉漉的手抹干了,把那一摞书当成瑰宝一样,小心翼翼地捧过来,欢天喜地地拆看。
⑤万籁俱寂时,母亲在荧荧灯火下执卷而读的样子,真是美丽。微鬈的睫毛静静地在眸子下方印着扇形的影子,脸上浮着一抹蜻蜓点水式的、若有若无的笑意。
⑥她低头看书。我仰头看她。她快乐地沉浸在文字那个神秘莫测的世界里,而我,向往那个世界。于是,跌跌撞撞地闯了进去。最初,一知半解,等一进入情况,便痴痴地迷上了,书,自此成了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⑦成家之后,整间屋子氤氤氲氲都是书香。我站着读、坐着读,躺着也读。我读书的时候,孩子也人手一册地读。一家大小静静地、齐齐地读书的那种感觉,美好到了极致,幸福到了极点。
⑧站在浩如烟海的书籍中,突然想起青少年时代的一件往事。那时,零用钱有限,想买书,只能将钱一点一滴地储存起来,存够了,才得以一偿夙愿,那一回,看中了赛珍珠的译著《大地》,翻来覆去地看,爱不释手,可是,没有钱买。一连两三周,上书局时,总先去看看那部小说还在不在,如果还在,便抽出来,用手轻轻摩挲一番,才恋恋不舍地放回去。后来,学校考试,忙着温习功课,没上书店。考完试后,钱也储够了,便风风火火地赶往书店。可是,那部朝思暮想的书没了。我觉得心里有一种说不清的疼痛,在书架旁晃来晃去,像个无主孤魂。
⑨阅读,是一种多功能的活动,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浸润活动。许多散文和小说,都不着痕迹地蕴藏着隽永可贵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它会在阅读的过程中,慢慢地流入读者的内心深处,那种影响力,是巨大而深远的。台湾漫画家蔡志忠说过:
“要成为出色的漫画家,非得喜欢读书不可。画只是技巧,出色的漫画,出自无穷的想象。不读书,就表示没有好奇心,怎么可能画出精彩的漫画?”
⑩实际上,阅读所能带来的脑力冲击,大得超乎想象。它足以将水面上的一个小涟漪化为滔天巨浪,从而创造出一个个奇迹。
⑾阅读带来的大快乐,是任何其他的活动都难以相比的。当它让你哭时,那种感动,能够进入心坎很深的地方;当它让你笑时,那种快乐,像是融化在心上的一块糖。它时而像铁锹,在你心叶上挖出一个个痛楚的窟窿;时而像辣椒,辣得你汗如雨下却又拍案叫绝。有时,它像雷像电,狠狠地劈下来,将迷糊混沌的你震醒;有时,它又像云像雾,让你腾云驾雾、浑然忘却世间的一切烦恼。
⑿我觉得自己最大的“成就”是:以书为种子,在孩子的心田里种下了一株快乐的树。 这树,永不枯萎。
(本文原题为《书》)
16.作者认为读书有哪些益处?请分条列出。(用原文回答)(3分)
17.第⑧段回忆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表达了作者当时什么样的心情?(4分)
18.从修辞的角度简要说说第②段划线句的表达效果。(3分)
19.文章最后一段作者欣慰地写道“我觉得自己最大的“成就”是:以书为种子,在孩子的心田里种下了一株快乐的树。 这树,永不枯萎。”联系全文,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分)
20.从小到现在,你读过许多文章、书,请把对你影响最深的一篇文章或一本书推介给大家,并简述推介的理由。(4分)
英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