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初中作文 > 教育资讯

花朵盛开视频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23:22:22 初中作文
花朵盛开视频初中作文

篇一:盛开的花朵

一、视频导入(观看花开的视频)

师: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花朵。。。。。

师:春天到了,万物复苏。柳树发芽,鲜花盛开,这一节课老师就要带着小朋友们走进大自然,走进盛开的鲜花的世界。(揭示课题)

二.欣赏感受

师:你们看完视频后有什么感受?

生:。。。。。

师小结:鲜花的颜色特别的丰富,形状也都不一样 三.深入探究 今天老师带来了我家花园里的几种鲜花,它们平日里啊没事就经常在比美,特别是现在春天到了,它们都争着要选出一个选美冠军来,今天老师让同学们来当当裁判,当当评委,来看看我们家的这几种花都美在哪些地方?谁的美最独特,最能吸引人的眼球好不好? 师:哪个同学来当当评委?来说一说?

生:。。。。。

师小结:第一组花朵,每一种花朵花瓣的颜色只有一种,而第二组花朵,每个花瓣的颜色都是逐渐变化的,在请同学们仔细看看一看第二组中的两种花的颜色的变化一样吗? 生:。。。。。

师:你的观察可真仔细,花瓣颜色的变化可以是单色变化,也可以是多色变化(板书),这个时候老师要考考同学们了,怎么样才能画出渐变的色彩呢?请同学们拿出一张纸,自己在纸上试一试。老师给你们一分钟时间。

生。。。。。。。。

师小结。集中示范渐变花瓣画法(油画棒)。

1. 单色变化,先把要用的颜色先挑出来,一种颜色从深色逐渐变成浅色。

2. 多色变化,从一种颜色变化到另外一种颜色。

四.欣赏作品

师:原来可以有这么多方法来表现我们美丽的鲜花,老师相信小朋友们都已经等不及想试试了吧,动手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别的同学们的作品,看的时候,你们最喜欢哪一副?为什么?生:。。。。。。。

五.作业布置

师:小朋友们的眼睛都非常会观察,但是不知道你们的动手能力怎么样呢,这节课老师的作业要求就是1.2..

六.展示评价

七.课外拓展

师:今天我们画了美丽的鲜花,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的人看见好看的花就把它摘下来,他这样做对不对?校园里有这么多美丽的花,你能想一句宣传语来提醒大家吗?

生:。。

篇二:盛开的花朵

盛开的花朵(二稿)

张哲莹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观看花开的视频)

师: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花朵。。。。。 师:春天到了,万物复苏。柳树发芽,鲜花盛开,这一节课老师就要带着小朋友们走进大自然,走进盛开的鲜花的世界。(揭示课题)

二.欣赏感受

师:你们看完视频后有什么感受?

生:。。。。。

师小结:鲜花的颜色特别的丰富,形状也都不一样

三.深入探究

今天老师带来了我家花园里的几种鲜花,它们平日里啊没事就经常在比美,特别是现在春天到了,它们都争着要选出一个选美冠军来,今天老师让同学们来当当裁判,当当评委,来看看我们家的这几种花都美在哪些地方?谁的美最独特,最能吸引人的眼球好不好?

师:哪个同学来当当评委?来说一说?

生:。。。。。 师小结:第一组花朵,每一种花朵花瓣的颜色只有一种,而第二组花朵,每个花瓣的颜色都是逐渐变化的,在请同学们仔细看看一看第二组中的两种花的颜色的变化一样吗?

生:。。。。。

师:你的观察可真仔细,花瓣颜色的变化可以是单色变化,也可以是多色变化(板书),这个时候老师要考考同学们了,怎么样才能画出渐变的色彩呢?请同学们拿出一张纸,自己在纸上试一试。老师给你们一分钟时间。

生。。。。。。。。

师小结。集中示范渐变花瓣画法(油画棒)。

1. 单色变化,先把要用的颜色先挑出来,一种颜色从深色逐渐变成浅色。

(转 载于:wWw.SmHaIDA.cOM 海达 范文 网:花朵盛开视频)

2. 多色变化,从一种颜色变化到另外一种颜色。

四.欣赏作品

师:原来可以有这么多方法来表现我们美丽的鲜花,老师相信小朋友们都已经等不及想试试了吧,动手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别的同学们的作品,看的时候,你们最喜欢哪一副?为什么?生:。。。。。。。

五.作业布置

师:小朋友们的眼睛都非常会观察,但是不知道你们的动手能力怎么样呢,这节课老师的作业要求就是1.2..

六.展示评价

七.课外拓展

师:今天我们画了美丽的鲜花,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的人看见好看的花就把它摘下来,他这样做对不对?校园里有这么多美丽的花,你能想一句宣传语来提醒大家吗?

生:。。

板书

单色渐变

多色渐变

评课:

本课重点在学习两种油画棒的使用方法,本课比上一节课在技法上,教学设计的环节都有进步。

反思:

教师设计可以加入自己的创意。

篇三:盛开在时光中的花朵

盛开在时光中的花朵

回首,光阴已远走。三年时光,就这样,匆匆逝去。就如昙花一现,还没来得及细细品味,已然花落,物是人非。世界上最残酷的恐怕是时间,我们都这样说。黑板上的倒计时,是那么的刺眼,让我看不清到底还有多少天。我们在一起的时间还有多少天。我真的很怕,害怕中考的来临。我并不是怕中考,只是中考完后,我们就要面临分离。我只是不想离开,不想离开我们的1班,不想离开你们。

是的,我舍不得,舍不得我们一起的三年同窗的快乐时光,舍不得我们一起学习,读书,打闹的那个老教室,舍不得我们一起挥洒着汗水的那个操场,舍不得……忘记了是谁说过,青春是本太仓促的书。也许吧,我们一起的三年,一千多页,就这样翻过。但是,在我们的心中,都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我忘不了,忘不了窗外六月的明媚朝阳,忘

不了窗内的我们奋力拼搏,忘不了那日夜漂浮在教室里的颗颗混着汗味的粉笔灰,忘不了那……涅槃,醉笑陪君三千场,不诉离殇。我想说,我很高兴,这三年的艰难险阻,有你们陪我一起走过,你们,就是那一朵朵美丽灿烂的花朵,盛开在我记忆的深处,永远不会枯萎;你们的容颜,已印刻在我的心底,永远,不会消失。

“那片笑声让我想起我的那些花儿,在我生命每个角落静静为我开着,我曾以为我会永远守在它身旁,今天我们已经离去在人海茫茫,他们都老了吧 他们在哪里呀,幸运的是我 曾陪他们开放”——《那些花儿》

篇四:盛开在时光里的花朵

盛开在时光里的花朵

【文题呈现】

时光中既有春天的绿和雨水,又有夏荷的香,还有那秋霜和冬雪……

时光中既有开心快乐的好日子,也有举步维艰的难日子,还有平淡无奇的小日子…… 时光美好如画,色彩斑斓,让人倾心珍藏;时光美好如花,芳芬四溢,让人驻足欣赏…… 请你以“盛开在时光里的花朵”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写作指导】

此题中的“花朵”是使用的比喻义,比喻美好的人和事;“盛开在时光里”意味着那些人和事留在记忆的深处,让人刻骨铭心,不能忘怀。因此,写作此文我们可以从如下方面入手:

一、慧眼捕捉 立意高远。这道命题,其实质就是要发掘生命中最美好的记忆,捕捉住生活中那些美好的瞬间:也许是一句温暖心扉的话语,也许一个充满鼓励的眼神,也许是一次语重心长的交谈,也许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善举,也许是一片真诚无私的爱心,也许是一种助人为乐的品格……写作之时,还要深入思考,我们不妨步步追问:为什么如此美好,让“我”明白了什么道理,对“我”的成长有何影响……其作文不但要突出“美好”之意,更重要的是凸显对于人生的巨大作用与深刻影响。写此文,就是要倾情描绘这些充满真善美的花朵,深刻揭示这些充满人性之光的美好细节,给予我们生活的启迪和成长的力量。

二、视角独特 布局精巧。写此文,我们可以去写亲人关爱自己的往事;去叙写真挚的友情、难忘的师爱等方面;也可以花喻人,以景衬人,虚实结合,传神展现人性如花一样美好,在岁月深处熠熠生辉;还可以先写为何记忆犹新,再写美好瞬间,记忆如花,最后写心存感激,催人奋进等。写此文最好从小处切入,以独特视角全景展现时光中那些美丽的“花朵”。只有这样,文章才能收到于细微处摄魂的艺术效果。为了生动叙写往事,可采用倒叙,造成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可采用插叙,让现实与记忆构成对比,收到了顺叙所不能起到的作用。在行文中若巧用记叙方法,定能为文章增光添彩。另外,同学们在行文中倘若运用一些写作的技巧,如悬念、误会、抑扬等,并以此对材料来巧妙组接,将会使文章构思精巧,行文波澜起伏,更加引人入胜。

三、美化语言,表达灵动。写此文,其语言要精美,表达要灵动。要用真情拨动读者喜怒哀乐的琴弦,使之产生“使人心动”的魅力效应,才会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在行文中,要活学活用大量的雅词,使得文章表意精准,文采飞扬。不仅如此,还要灵活地运用短句和长句,整句与散句,使得句式灵动多姿,语言富有韵味。还可妙用辞格,灵活化用,巧展才

情,提升文章的品位。只有美化语言,优化表达,我们的文章才会具有吸引力,让人一见倾心!

【时文引路】

盛开在时光里的花朵

□陈瑀芷

一觉醒来,我拉开厚重的窗帘,冬日暖阳“唰”地飞到我的床上,我眯着眼睛看向天空,阳光又跑过我的眉梢,把我的影子拉得好长好长。

走到阳台上,看到吊兰花在阳光下竟然发出迷人的光圈,我抬头看着像是被水洗过一样的天空,心里格外干净,谢谢老天爷又恩赐给我一个惬意的周末!

“叮咚”一声,门铃响了,邮局送报纸的叔叔出现在我家小院的铁门外,向我扬了扬手中的报纸,我飞快地冲下楼,从他手中接过厚厚的一叠报纸和邮件,并快乐地送给他一个大大的笑脸。突然,一个特殊的信封闯入了我的眼帘,落款是台湾彰化县,是我分别了六年的好朋友小朵寄来的,告诉我她们全家将回来过春节。

小朵,是我的邻居,我们同年同月出生,她只比我大五天,我们一起上了三年幼儿园,又一起上了两年小学,同进同出,就像一对亲生姐妹。

她爸爸从澳洲留学后没有回国,回到台湾侍候她年迈的爷爷,并继承遗产。后来,她爸爸为她和她的妈妈办好了去台湾定居的手续,记得她们离开是在六年前的一个暑假,提前得到消息的我们一直在躲避着她的父母,常常不管烈日炎炎,我们俩要么在公园里坐上一整天,要么在超市里逛得不回家,晚上她也会一声不响地跑到我的房间来,和我睡在一起,父母们看着我们哭得通红的眼睛,也双眼红红地陪着我们。

分离的时间终于到来了,小朵和我站在阳台,说着那永远也说不完的话。突然,眼睛落在那盆吊兰花上,一朵朵垂下而又坚强地抬起头的吊兰花映入我们的眼帘,我迅速剪下一枝,把它栽在泥土里用塑料袋包好,放入了小朵的行李箱,嘱咐她去台湾后一定要重新用盆栽种。

从此以后,小朵每年都会给我写信,每次都要告诉我吊兰的生长情况,这次的信里,小朵高兴地告诉我,她已经把吊兰养成了超级大的六盆了,每年送出六枝给她的邻居栽种,并要邻居也像她这样一朵一朵传下去,现在,她那个小区到处都可看得到青枝绿叶吊兰了,她十分有成就感,并准备向她在其他城市的同学传递,她的目标是让吊兰之花开遍台湾。

看着她的信,我的思绪再次回到了六年前,其实,那时的我们也隐隐知道小朵去了台湾,就不像是去了国内其他的城市,很多东西都是要受到限制的。我送她吊兰花,是希望她经常能看到花,就想起我。但是近几年,两岸交流越来越多了,我和小朵的联系也越来越多了,打电话对于我来说是太奢侈了一点,可写信却很是方便了。特别是现在经常听到“小三通”“大三通”“包机”等等,两岸人民来来往往,越来越便捷了。

我放下信,看着阳台上静静开放的吊兰花,我突然感觉到,在我记忆里的那朵小小的吊兰花,在小朵的努力下,现在一定有了无数朵,开放在她那个城市的大街小巷,我仿佛看到,不久的将来,我们的吊兰花一定会开遍全台湾……

(2013年1月24日《岳阳日报》)

【赏读小语】

本文开篇写景,叙写冬日的暖阳与吊兰的迷人,为后文的写人叙事作有力的铺垫,然后笔锋一转,深情追忆与小朵的深情厚谊,在离别之际以吊兰相赠。继而描写象征友情之花——在台湾越开越远,并以此热情赞美了两岸交流的通畅与便捷。文章妙用象征,情景交融,使得文章构思精妙,意蕴深刻。尤其是结尾处,表达作者对两岸关系的美好愿景,使得文章的立意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读之情韵悠长,回味无穷。本文融记叙、描写、议论、抒情于一炉,描写细腻,语言优美,更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让我们真切感悟出:两岸友情之花永不凋谢!

【学生作文】

盛开在时光里的花朵

□林如颖

人生之路漫长而艰辛,然而时光中那些美丽的花朵,总让人终身难忘。

——题 记

不经意间,我已度过十二个春夏秋冬,经历了不少事情,但那动人的画面,一直定格在我心里,宛如美丽的花朵盛开那在时光深处。

星期六中午,我用筷子拨着碗中的饭菜,犹豫了好久,小心地向爸爸问道:“这个周末,我能不能去外婆那儿?”爸爸想了想,点头应允了。我高兴地大喊一声:“万岁!”接着,我又神秘地对妈妈说:“别给外婆打电话,我要给外婆一个惊喜。”

“惊喜!”是的,并没有太多文化的外婆曾对我说:“你能常来陪陪我,我就觉得这就是最开心的礼物了。”

拥挤的公交车上,我紧紧抱着一袋馒头——外婆曾说过我们这儿卖的老面馒头很好吃。 葱郁的大树快速向后滑过,河对面的房子不断被移置于脑后。当快临近外婆家时,我的心如释重负,脸上也漾起了开心的笑容。

“六月天,娃娃脸。”现在我是信了这句话了,天上前一秒还晴空万里,后一秒便乌云密布。

我在车上不停地祈祷,可还真是怕什么来什么,车顶上的“啪啪”声,让我的兴奋劲儿渐渐弱了下来。

走下车的时候,我一狠心,用馒头和书包护住头,冲进了还不算稠密的雨幕中。空气中弥漫的尘土味儿刺激着鼻腔。路上铺满碎石子,跑起来疼得我呲牙咧嘴。我咬紧牙关,不顾一切向前狂奔。我向前跑了不多远,忽然愣住了——外婆,我那亲爱的外婆居然就在前方等着我。只见外婆伫立在门口的那条路上,一个人打着把大伞,不停向停车场张望。她面容写满了焦急,充满了失望,转过身来,又转过身去,徘徊在那乡间的泥泞路上??

呆住的我立马冲过去,朝外婆拼命挥手,“外婆!外婆!”我兴奋地喊到。外婆看见了我,赶紧走来,给我撑着伞,用衣袖匆匆帮我擦了下脸上的雨水,又用左手接过书包和袋子,牵着我满脸幸福地回家。

到家后,外婆忙手忙脚帮我擦完脸,换完湿的衣服后,才松了口气,又给我披了一件衬衫。“快披着,别感冒了,你说你来也不告诉我一声,既然下了雨,你就随便躲一会儿嘛!”外婆心疼地看着我。我不好意思地一笑,又好奇地问外婆:“妈妈没给您打电话,您还在那等谁呀?”外婆听了,叹了口气:“没准儿你要来呢,等一会儿,我才放心。”“您瞧您说的,您待在屋里,我还不是一样会来的。”听了外婆的话,我怔住了,鼻子酸酸的,撒娇地抱住了外婆,外婆慈祥地摸了摸我的头发??

尽管已过了三四年,外婆那句话依然萦绕在我耳畔,那雨中的画面,永远定格在我心中。

这份美好的记忆,恰如那美丽的花朵,永远盛开在我人生时光的深处,其间那绵长而深厚的爱意将会温暖我一生!

点 评:

这篇文章最大的亮点就是选材真实而典型,于细微处见真情,淋漓尽致地展现祖孙情深。本文素材真实,细节鲜活,情感浓郁,让人读之感同身受。在结构安排上,前呼后应,首尾圆合,妙用映衬,行文曲折,情景交融,可谓构思精妙。另外,语言质朴,准确传神,寓情于叙,让人读之情韵悠长,回味无穷!

盛开在时光里的花朵

在记忆的深处,有一张充满温情、给我力量的笑脸时常浮现在我眼前,如盛开的花朵绽放在生命的枝头,让人看到无尽的希望??

给点阳光就灿烂

盼望着,盼望着,终于盼到评讲作文的时刻。那一刻,我的心就像一个气球,不断地膨胀、膨胀,直到爆炸。因为映入眼帘的是几行简短飘逸的评语外加一个红色的醒目数字——45。我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开始在位置上惊呼起来。我瞄了瞄同桌的分数——32,不禁心里暗自窃喜;瞅了瞅平时还不错的“露露姐”——38,我越发扬扬自得了!

下课后,我像游行一样,向同学们炫耀着我的佳作,免不了遭到同学们的鄙视,正沉浸在喜悦中忘乎所以的我,只当他们是羡慕、嫉妒、恨,不跟他们一般计较。我欣然走出教室,望了望漆黑的夜空,深吸一口气,竟觉得夜空是那样的美丽!

心情不禁有点灰

“丁零零”,上课了。语文老师老黄依次让林如颖、杨柳逸、邓婷悦朗读她们的作文。我原以为他也会让我朗读我的大作,可是他竟然一笔带过,只是将我的作文轻描淡写地评说几句就草草了之了。我当时气得咬牙切齿,但我更恨自己那不争气的作文水平,为什么总是逊色于她们!我呆呆地望了望外面的夜空,在惨淡的灯光照射下,一切显得那么凄凉与苍白,正如我现在的心情一样。

我的花儿何时开

篇五:让阅读的课堂盛开质疑的花朵

让阅读的课堂盛开质疑的花朵

作者:毛幸运

来源:《考试周刊》2013年第52期

摘 要: 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勇气和善于质疑的能力,是训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手段与途径。教师必须通过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各种手段,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提高其质疑能力,使其“能问”、“善问”、“乐问”。

关键词: 阅读 质疑精神 质疑能力

理学大师朱嘉说:“读书无疑者,须教其有疑;有疑者,须教无疑,到这里才是长进。”《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进取精神和主动探究意识。”质疑是最能调动学生深入探究、研读文本、提高学习积极性的方法,指导学生学会质疑,培养学生的质疑习惯,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的重要教学手段。

一、掌握提问形式,重在能问

古人称学习为学问,不无道理。质疑不仅给了学生探求新知的动力,而且指引学生探求新知的方向。小学生有无穷的想象力,对世界充满好奇心,如果教师利用这一心理特点,激发学生探究文本的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就一定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然而在日常教学中,我们经常听到许多老师抱怨:“现在的学生怎么都不会提问题了?”一节节看似精彩的公开课上只听见老师提问的话语而少见学生主动的提问,许多教师只把课堂质疑的环节当做一种走过场的形式。如何才能让学生有话可说呢?“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有教授方法,让学生学会提问,才能避免无话可说的尴尬局面。首先,要让学生掌握提问的形式。提问的形式大致有三种:“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掌握提问的形式对低年级的学生尤其重要。如在教学《放小鸟》这篇课文时,导入时我先出示“小鸟”二字,然后让学生说说自己想知道什么。学生说:“我想知道小鸟是什么样子的?”我将学生的问题板书出来后又在“小鸟”前面加了“放”字,一边说:“很久以前,老师曾经拥有一只美丽可爱的小鸟,我是那么喜欢它,希望天天都能和它在一起,可是后来我还是把它放了,听了老师这样的诉说,你又想到了什么?”学生听了纷纷发言:“老师,你为什么要放小鸟啊?”“老师,你是怎么放小鸟的啊?”“老师,小鸟后来怎么样了?”我再一次将这些问题整理后板书出来,在对他们的问题进行了肯定之后告诉学生:以后在课堂上他们应该像今天这样,用这样的语句和方法提问。果然,在教学课文《这儿真好》时,我让学生试着提问,学生稍加思索之后就举起了手:“这儿是哪里呢?”“为什么说这儿真好啊?”“这儿怎么样啊?”很明显,学生受到前一节课的启发,已经懂得如何提问。更让人欣慰的是,有人敢于首先提问,激励了更多的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学生的小手越举越高、越举越多,课堂上掀起了一个小小的高潮。

二、掌握质疑途径,重在善问

朱绍禹先生说:“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使问题贯穿语文课堂教学的始终,是?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的基本保证,是?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的必要条件。”要改变学生质疑时问题的杂乱肤浅的状况,仅仅掌握提问的形式显然是不够的,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掌握质疑的途径,使学生发现并提出富有思维含量、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文本、提高语文能力的问题,激发学习兴趣,发展思维,使学生变“能问”为“善问”。让学生掌握质疑的途径很多,可以引导低年级学生从课题、文章内容、语句重复处、插图、关键词句及从自己认为不懂、奇怪的地方质疑。中高年级学生的质疑水平有所提高,可以引导他们从课文遣词造句的妙处、文章的矛盾之处、课文的重难点之处、标点符号的特殊使用之处质疑,关注文章的写作手法,从写作顺序、文章结构、修辞方法、前后照应等方面质疑。如“亲切与舒服”在《林海》这一课中一共出现了三次,只要教师稍加点拨,学生自然而然就会想到:“为什么要出现三次呢?有什么不同吗?”“亲切与舒服”是《林海》这篇课文的关键词,它的三次出现分别赞叹了大兴安岭的美丽、与各行各业的建设紧密相连及为祖国富强、人民幸福作出的巨大贡献。它的每一次出现都是作者感情的进一步升华,蕴含作者对大兴安岭深深的喜爱,真实而强烈的情感。如果学生沿着“亲切与舒服”这条线索展开思考、细细品读、反复玩味,就能与作者、文本产生情感共鸣,读出情味,有所感悟。

三、培养质疑精神,重在好问

质疑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拥有质疑的精神是质疑活动的前提。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首先应该从老师自身做起,只有善于质疑的老师才可能培养出善于质疑的学生,照本宣科的老师只能教出为“书”是从、唯命是从的学生。其次应该打破书本迷信。孟子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即使权威的教材也不免美玉微瑕,如果学生自己敢对教材提出异议,则其勇气可想而知,对培养学生大胆质疑、挑战权威的精神大有裨益。如在教学单元练习的“读读背背”时,面对“雪兆丰年”这个词语时,有学生提出:“将?瑞雪兆丰年?改成?雪兆丰年?不妥当,?瑞雪?应该是指能给农作物生长带来好处的雪,而有些暴风雪则给人们带来灾难,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去掉?瑞?字就不能体现原来的意思了。”学生的说法合情合理,得到了我的大力表扬,此后我发现这个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更乐于质疑,常常提出有独特见解的问题。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当善于为学生搭建质疑平台,给学生提供思考、质疑的训练机会。因为任何本领都是“练”出来的,质疑能力也是如此。方法的传授固然重要,但能力的培养更离不开扎实有效的训练。因此,教师要抓住一切有利时机,使质疑训练落到实处,如开展“每日一问”、“每课一问”等活动,让学生养成在阅读中敢于质疑,在学习中乐于质疑的良好习惯,培养问题意识,提高语文能力。 古人云:“学贵有疑,疑则进。”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质疑既是一种学习态度,又是一种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每一个语文教师必须不懈努力的事业。

初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