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枯叶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2 16:10:02 字数作文
篇一:中学生作文:一片枯叶的幸福
中学生作文:一片枯叶的幸福
中学生作文:一片枯叶的幸福
明朗微寒的日子里,低斜的太阳照在身上不再感到温暖。霜花还在山谷底,轻风徐徐地吹动,追赶着卷曲的落叶。我无力地将身躯垂下,望着自己泛黄的身体,知道离落败已经不远。
无数的行人,从我身下走过;无数的行人,朝我抬头仰望;也有无数的行人,望着我摇了摇头。他们“秋色从西来,苍然满关中”,“无边落木萧萧下”是对我的描述。
我却笑着,笑那些人的无知,也为自己曾经拥有的幸福而微笑。曾经,滋润的风将我从枝头抽出。我探出头,打量着四周,一切都新鲜,愉快而可爱!
白天,在向阳的地方,树干毫无保留地给我输送营养,周围的树叶也为我遮风挡雨;夜晚,又与繁星相对。我静享月光的沐浴,躺在星的怀抱里,我沉睡着,很快,我平常成了一片茸茸大叶。
漆黑的天空,仿佛满是裂痕,把盛得满满的水哗哗地往下倒,发狂似的敲打着树叶。于是,我撑开自己宽大的身体,保护着周围弱小的生命——在我的保护下,那些嫩叶也渐渐长大。我笑了,即使自己已经千疮百孔。
我是幸福的,有着别人保护过得幸福,也有保护他人的幸福。一位诗人曾说过:“幸福永远在我们所能到达的地方,我们只要伸手去,就可捉住它。”而那些空发感慨的人们,连手都懒的去伸,只在原地等待他人的“施舍”,又怎能感到幸福的所在?恐怕,也只有孤寂、痛苦缠身吧!
这一刻终于还是来了,枯瘦的叶茎经不住风的催促,便将我放下。我打着旋儿飘落下来,望着淡蓝色的天空,曾经依偎的大树,还有被自己保护过而如今茁壮成长的生命,虽然有些不舍,但我依旧笑着。
“化作春泥更护花”这难道不是另一种幸福?
篇二:枯叶让我陶醉
枯叶让我陶醉
江西新余暨阳学校六(1)班 艾子婧
指导老师 庄飒
绿色的树叶生机勃勃,让人看着就神清气爽,但金黄的枯叶,却别有一番独特的韵味。
秋天,是枯叶的季节,一片金色的海洋,充满浪漫的气息。树叶像一只只金色的蝴蝶,凌空飞舞。漫步在林荫小道上,听着脚踩在落叶上发出的“沙沙”的声响,心似乎都平静下来了。
拾起一片枯叶,仿佛看到了时光的长河。一条条斑驳的经脉,清晰地映入眼帘,就像一部快速放映的电影,感受着它渐渐老去的过程。它那泛黄的颜色,像经历过无数的数月的沉淀与渲染,最终凝结而成。它看起来那么的美,再娇艳的花朵在它面前都失去了光彩。
枯叶就是完美的艺术品,尽管它未经打磨,但每一片叶子都闪耀着太阳的光芒,满树阳光,温暖了我的心房。
泰戈尔曾经说过:“生如夏花般灿烂,死如秋叶般静美。”我想,曾经绚烂过,就像秋叶一样,死的静美,也足矣。
每一片枯叶,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仔细倾听它掉落的声音,总会在不经意间,拨动你的心弦。
我喜欢枯叶,它的色泽,它古老悠远的气息,它飘落在空中优雅的身影,无一不让我陶醉!
篇三:2014中考语文作文讲解
2014中考语文作文讲解
文面整洁
高分作文,不光看作文的文采,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就是卷面分,那么同学们该如何来做才能拿高分呢?
一、技法
文面,犹如一个人的外表,指作文的外部形式,包括行款格式、标点符号和书写字迹等。一篇作文能否博得好评,固然主要决定于它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 巧等内在因素,但与它文面是否美也有一定关系。文面不美,就像一个人蓬头散发、不修边幅,令人忚而生厌。文面很美,就像一个人梳洗整洁、衣着得体,令人感 到舒服,吸引人兴致勃勃地朗读下去。可见,注意文面美是作文中不容忽视的问题。
这里,根据一般作文要求,就文面美的几个主要因素,谈谈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一)行款美
一篇作文,由标题和正文组成。这两部分都有一定的书写格式。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要“醒目”,就得讲究写法。一般写在一行的中央,两边留出大致相等的空格,使人看起来舒服。标题的字要大一些,同正文之间要空出一行。
正文部分,对初中生而言,主要是注意层次段落清楚。文章的层次,主要通过段落显示出来。一个段落,要反映一个完整的意思,长短适当,不可残缺, 也不可杂糅。每段开头要空出两格,以提示“上一个意思已经讲完,从这里开始讲另一个意思”。有的学生写作文不分段,全文就是那么黑压压的一大块,无层次, 读起来就很吃力,这是很不好的。 此外,作文的结尾也要意尽笔止,有的学生喜欢在结尾处写上“完”字,个别学生甚至在“完”的周围加上“爆炸线”,既浪费笔墨,又破坏了文面美,要予以纠正。
有的学生养成了文后补充几段的坏习惯,用序号标上,加到文章相应的地方,很是破坏美,也不利于阅卷老师的顺利阅读。 (二)标点美
按照习惯,标点符号要点在一定的位置上。顿号、逗号、句号、问号、叹号、冒号和分号各占一格,点在方格的左下方;省略号和破折号,各占两格,写 在方格的中间;引号、括号和书名号,都由前后两部分组成,每一部分各占一格。引号前部分点在方格右上方,后部分点在方格左上方;括号和书名号前后两部分都 写在一格的中间。如果两个标点符号连用,如冒号和引号前部分连用,或句号和引号后部分连用,可以共占一格,也可以各占一格。 为了保持一种“向心性”的文面美,标点符号如点在一行的开头或末尾,都有一些约定俗成的用法。
1.顿号、逗号、句号、分号、冒号、叹号、问号、引号、书名号、括号后部分等,可以点在一行的末尾,但不能点在一行的开头。这样既可以及时提示 该不该停顿、停顿多久和表示什么语气等,又有一种向中间集中、靠拢的文面美,而不会产生“离心”的感觉。2.引号、书名号、括号的前部分等,可以点在一行 的开头,但不能点在一行的末尾。
3.破折号和省略号等占两格的标点符号,可以写在开头两格,也可以写在行末两格,但不能拆开,分写在两行,以保持该符号的完整性,不致因拆开而产生误解。书写时遇到同上述原则相矛盾的情况,如一句话写到一行最后一格才写完,便没有空格点上标点符号。怎么办?这可以把最后一个字向前靠拢一点,让出半格,把标点符号点在该半个空格的下方。 (三)字迹美
1、正字,即写规范的字,不写错别字、生僻字、繁体字、不规范的简化字、网络用语和英语单词。把字按规定的形体结构来写,就符合规范化的要求。 把字写得不成“字”,就是错字;把甲字写成乙字,就是别字。错字和别字合起来称错别字。有错别字,甚至有很多错别字,就不能正确地表情达意,就不美。
2、正书,即每个字写得清楚和整个文面整洁。书写清楚每一个字,让人一看就知,让人喜
欢看。文面整洁,按规定的行格距离来写,不任意过界,不东 歪西侧,不随意涂改,不相互勾连,很有“行气”,读起来就舒服,就有一种美的感觉。俗称“顶天立地”。虽然书写能力有高有低,但完全有理由把字写得清楚和 整洁。有的学生写作文不注意正书,两个字甚至几个字滚成一团,或者一个字被随意肢解,或者潦草至极,“龙飞凤舞”,老师要看通他的文章,不知要费多少功 夫。
3、坚守“三不”原则。“不随地吐痰”、“不随地大小便”、“不揭皮”。
4、善于控制字数。各地对作文字数的要求不一,多在500-800字之间以500字为起点。这就提醒同学们在平时的练笔中应有意识地对字数作个 要求。应对策略是;草稿上列提纲,心中打腹稿。何时开篇,何时收尾,真正做到心中有数。需要提醒的是,文章不是越长越好,无锡中考[微博]是600字以上,800 字以内是个原则。 二、心法
作文高分有诀窍,文面整洁第一招。 字要顶天又立地,太细太淡都不好。 遵循“三不”好习惯,第一印象很重要,很重要 五官观察 一、技法
写作材料有三个来源:观察、自身、课本,其中“观察”又是来源、又是手段。 先来看看一篇例文: 一片小小的枯叶
我走在空无一人的路上,一片被凉爽的秋风追得“满地跑”的小小枯叶,把我的注意力“拉”了过去。我轻轻的把它拣了起来,并用一张雪白的纸巾包住它,嘿,这看上去多像襁褓中的婴儿呀!
我来到桌前,把纸巾打开,拿出枯叶细细的欣赏起来。
从正面看去,叶子上的茎有大有小,有粗有细,好似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又好似“哗哗”的小溪与奔腾的江河??把它一“翻身”,茎脉更明显了,如一根根纵横交错的牙签,又好似被刷上棕色颜料的袖珍版小树枝??粘上一点水,就好像给它包上了一层保鲜膜,晶莹剔透的。
我拿着这片棕中带红,有黑色斑点的火炬性枯树叶,紧紧的盯着,心中不由得就冒出了一个想法:这片枯叶掉下来好久了吧,为什么就被我拣着了呢?我想着,思索着??
一不小心,我把她撕碎了,叶片纷纷掉了下去,茎脉还是紧紧的连在一起,多么像团结一致的“难兄难弟”呀!我又把那些茎脉用力一拉,可它们还是“粘”在一起,一点也没有分开的意思。
我把它的“残骸”放在桌上,用三角板在它身体上不停的移动着,过了好长一段时间,它终于断开了一半,我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它一分两半了。
我把它凑到鼻子前闻了闻,一股淡淡的清香飘入我的鼻孔,令人心旷神怡。 我又把小叶子放入嘴里尝了一下,先是一阵苦涩,接着又是一丝甘甜。 我想:这叶子不也正是我们的人生之路吗?
写作离不开观察,观察是我们获得写作素材的重要途径和方法,我们每时每刻都在观察,准确的说,是在“观看”,不是真正的“观察”,与写作有意义的“观察”应具有以下属性: (一)、观察要有目的性。
学生总是要“踏青”的吧,为什么不让他们带上诸如“山上植物知多少”的目的去呢?学生总是要去书店的吧,为什么不布置他们去抄录“书名”,领略书名的魅力呢?学生总是要上街的吧,为什么不让他们记一记店名呢?“左岸”就总是令人遐想,想到巴黎,想到塞纳河,还有诗歌、哲学和文化。学生总是要看电视的吧,为什么不让他们专门看“广告”,那里面不仅有商品,还有语文和艺术。“观察”,教学生“学会观察”,是我初中三年始终如一的“必修课”,在我的“综合性学习”的教案里诸如“街头去找错别字”(《街头错别字》)、“到菜市场打听品种价格”(《今日菜价》)、“新华书店抄书名”(《书名精粹》)的目的性活动不下30种。至于带上“一片枯叶”到学校后再写作文更是“现场化作文”的常规做法。 (二)、
观察要用“五官”。
状物类的作文很容易空,写一片“枯叶”,除了形状、颜色、茎脉好像没有什么可写的了。其实,我们在观察过程中还可以利用各种感官的功能作用:“我把它凑到鼻子前闻了闻,一股淡淡的清香飘入我的鼻孔,令人心旷神怡。”是嗅觉;“我又把小叶子放入嘴里尝了一下,先是一阵苦涩,接着又是一丝甘甜。”则是味觉了。在生活中用“五官”去感受事物是很常见的:超市买菜,用眼睛看青菜是否新鲜;用耳朵听西瓜是否熟透;用手摸看看黄瓜是否刺手以判断它的新鲜度;用鼻子闻一闻水果的香味;用嘴尝一尝熟食的可口度。对于一种物品,如枯叶,调动“五官”去观察,则能更为真切、完善,从而留下深刻印象。 我们经常说观察要仔细,何谓“仔细”,调动“五官”是也。 动作描写
一、技法
写人,免不了要描写人的动作,因为一个人的思想、品质、性格和作风,往往能通过行为动作来表现。如同学们学过的《金色的鱼钩》一课中,有这样一段描写老红军的话:“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儿,就皱着眉头硬咽下去。”
这段话描写了红军老班长连续五个动作。用“坐、捧、嚼、皱、咽”五个准确的动词,写出了老班长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为照料小战友、日夜操劳、精神疲乏的神态。“捧”字,突出了老班长对那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的鱼骨头的珍惜;“嚼”、“皱”、“咽”三个动词,写出了草根和鱼骨头难以咽下以及老班长饥饿的程度。通过这些动作的描写,表现了红军老班长在艰苦的条件下,顽强抗争的坚毅性格和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怎样描写人物的动作?
(一)描写人物动作,最重要的是注意观察。
在日常生活中要格外留心,观察周围各种人形形色色的行为动作,特别要注意不同的人的动作特征,抓住特征仔细地反复地进行观察。 如下面例段:
1、小丽抿着嘴,弓着腰,蹑手蹑脚地,一步一步慢慢地靠近它。靠近了,靠近了,又见她悄悄地将右手伸向蝴蝶,张开的两个手指一合,夹住了粉蝶的翅膀。小丽高兴得又蹦又跳。
2、他弯着腰,篮球在他的手下前后左右不停地拍着,两眼溜溜地转动,寻找“突围”的机会。突然他加快了步伐,一会左拐,一会右拐,冲过了两层防线,来到篮下,一个虎跳,转身投篮,篮球在空中划了一条漂亮的弧线后,不偏不倚地落在筐内。
捉蝴蝶、打篮球,都是我们常见的活动,有的甚至是同学们亲自参加过的。但写起来却不具体。上述两段描写,由于作者观察仔细,把捉蝴蝶,打篮球的动作、神态写得栩栩如生。 (二)是要抓住最能突出人物性格、身份特点的动作描写。 请看下列例段:
1、他50多岁了。戴着一副高度近视眼镜。他战战兢兢取下眼镜,用衣服的下摆随手擦了擦镜片。“嗯嗯??”他刚要讲话,忽然想起了什么,手忙脚乱地在盘子里找了找,又匆匆往口袋里掏了掏,掏出了一盒火柴,这才放心地又“嗯嗯”两声,站直身子,用特别响亮的声音说:“现在开始看老师做实验!”
2、教室里打得乌烟瘴气。毛老师气咻咻地站在门口,他头上冒着热气,鼻子尖上缀着几颗亮晶晶的汗珠,眉毛怒气冲冲地向上挑着,嘴却向下咧着。看见我们,惊愕地眨了眨眼睛,脸上的肌肉一下子僵住了,纹丝不动,就像电影中的“定格”。我们几个也都像木头一样,钉在那里了。
3、老人的双手很灵巧。一个泥人在他手里诞生,只要几分钟。看他又拿起一团泥,先捏成圆形,再用手轻轻揉搓,使它变得柔软起来,光滑起来。接着,又在上面揉搓,渐渐分出了人的头、身和腿。他左手托住这个泥人,右手在头上面摆弄着,不一会儿,泥人戴上了一顶偏偏的帽子。
上述三段都抓住了最能突出人物特点的动作。
例一写的是一位高度近视的老教师。通过“用衣服的下摆擦镜片”、“手忙脚乱地在盘子里找”、“匆匆地往口袋里掏”等动作的描写,写出了一个高度近视、动作不利索且有点“糊涂”的老教师的特点;例二,主要抓住性格暴躁的人生气时,面部表情动作的特点来描写的。如:“气咻咻地站在门口”、“头上冒着热气”、“眉毛怒气冲冲向上挑”、“嘴向下咧着”、“肌肉纹丝不动”等,把生气时的面部表情写得生动而逼真。例三则是抓住捏泥人的动作特点,写出了一位心灵手巧的老艺人形象。
(三)是要准确而恰当地运用动词且不重复。 读读下列例段,看看各段中带点的词的作用。他左脚尖顶住起跑线,膝盖一弯,稳稳地蹲着。两手就像两根木柱插在地上,整个身体微微前倾,那架势,就像一只起飞的雄鹰。
这短短的几句话中,用了“顶、弯、蹲、插、倾、飞等”6个动词,把赛场上运动员起跑的预备姿式描写得准确而逼真。
她挤进大门,把担子撂下地;走上前去,将地上的草揽好,用膝头压着,俯下身,双手使劲勒紧草腰子,提起来,扔到院墙角落。
段中带点的这些动词用得非常贴切。写出了一个能干、利索、有力气,干活熟练的农村姑娘的形象。
她看见奶奶站起来,双手抓着锅盖向上揭。吃力地揭了几次,才稍稍揭开一条缝。一股浓烟从灶口冲出来,差点熏着奶奶的脸。奶奶随便用袖子拂了拂布满皱纹的脸,又摇摇头,自言自语地说:“老了,不中用啰!”
这段话描写的是一位老奶奶干家务活的动作。用“揭、冲、熏、拂、摇”等动词,准确而恰当地写出了老人干活动作的特点。上述各例说明,描写人物的动作必须选用准确、恰当的动词,才能具体形象地写出人物的动态形象。 (四)与语言、外貌、心理等结合起来写。 二、心法
人物动作有先后,一步一步我来表。 巧用动词不重复,恰如其分最为高。
根据主题写动作,一字千金妙妙妙,妙妙妙!
我们用了三讲学习作文的三种开篇方法,而开篇的方法多种多样,但一定要能抓住老师的目光。最重要的是:简洁明了,快速入题。作文的开篇和结尾同样重要,那么接下来就可以进入这一讲——景物描写收尾法。
用景物描写收尾这个方法是写人叙事写作的最常用的笔法。结尾中的景物描写,绝不是为了描写而描写,而必须有一定的作用,可以寄托一种情思,可以象征一种情态,可以表达一种含义,可以突现一种情境等。
例1“我抬起头来,幽蓝的天空,辽远而纯净——这是春天的晴空啊!一群又一群鸟儿从远方来了,它们欢叫着,抖动着翅膀,划过透明的春天,飞呵,飞呵,飞??”
这是赵丽宏的《小鸟,你飞向何方》的结尾。用小鸟隐喻十年动乱后热爱学习的年轻人,这样的结尾虚实结合,含蓄隽永,耐人寻味。
例2“床头挂着一串星星,一串蓝色的闪亮的星星,十五颗闪亮的让人感觉静谧的星星。每每在灯光的照耀下它们那夺目的光芒,总会使我想起一个叫?诚实?的字眼儿。” “至今,床头那串星星仍闪着美丽的光亮??”
这是《床头,那串善良的星星》的开头和结尾,这篇作文荣获全国中小学[微博]生创意作文大赛初中组二等奖。文章开头写“蓝色的闪亮的星星”时,用“静谧”一词写出了蓝色的纯净给人的感觉。结尾仍旧用景物描写,不仅达到首尾呼应,而且写出了这件事给小作者的印象深刻,这样的结尾意味深长。 例3“哦,又和父母闹别扭了。”“风渐渐停了,风筝缓缓地落下来,被一双充满温暖的手捧起来,它回?家?了。云渐渐散了,露出一片湛蓝的天??”
这是范文《风筝》的开头和结尾。“风筝”是贯穿全文的主线,小作者通过对风筝的观察与
感受,叙述了自己由“迷惑到明了”由“烦恼到快乐”的经过。文章开头的基调是忧伤的,结尾的景物描写感情昂扬,意境悠远。
通过以上的示例可以看到,景物描写的收尾法均是有的放矢,熔铸着小作者的感情,表达了某种含义,而且这种含义的表达含蓄隽永,意境悠远。自然成为作文的亮点。注意在写作时不用生硬地用景物描写结尾,而要在开篇以及文中贯穿这种景物,这样结尾才会水到渠成。 扩句法
初中学生的作文,经常面临一个问题,即不知如何将文章写得生动,充实而具体,往往通篇是大白话式的句子。这样作文一方面显得非常干瘪,另一方面字数上也不够。为解决大家的这个问题,在这里介绍一种让作文变得更加充实的方法,即“扩句法”。同学们在平时练习写作的过程中,可以有意识地进行这方面的训练。
希望大家以后写作文的时候能够将这种技巧作为一种思维方式进行训练,这是进行文学写作训练的比较好的思维方式。即在写完一个句子的时候,可以问一问这个句子“怎么样”,比如你写了一个人,写“他很伤心”。此时就可以展开思考,他是如何伤心的,伤心到什么程度,伤心的时候做了什么??将这些东西一想,再次写出来的句子起码能够逃脱白开水式的文字,初步做到充实具体。在问过句子“怎么样”之后,可采取如下两种方式对句子进行扩充。 在词语前再加一个修饰词。(尤其动词及修饰词前)
在词语前(尤其是动词以及修饰词)再加上一个修饰词,句子整个会变得厚重,如果学生能够在添加修饰词的过程中注意修饰词的文采,那么整个句子就会具体而充满文采了。 比如要写一个句子“我努力学习”,很多同学会写成“我非常努力学习”。此时就可以问问这个“努力”到底是怎么努力的?“也即给努力添加一个修饰词。可从动作,心理等等方面添加,这样多想想之后,学生就可以写出诸如”我抓紧每一分每一秒时间努力学习。“”我为了能让妈妈更加开心而更加努力学习了。“之类的比较具体的句子。 在某个断句后添加解释语 即在一句话说完之后,想一想,对于这句话,能不能用一个具体的句子来解释一下这句话,这也是将句子写长,写生动的一个方法。
比如写”老师性格沉静“,此时就可以在”沉静“后加上一个解释性的句子来解释一下老师到底是如何性格沉静的,这种沉静体现在什么行为上??这样,一些同学可能就能写出诸如”老师性格沉静,除了上课之外,都不说什么话。“”老师性格沉静,在他带的三年当中,从没对一个学生凶过。“等等比较具体的句子。 结构安排
知识要点:1、结构是文章的骨骼。2、一篇文章要写的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前后一致,就必须妥善安排结构。3、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 考试说明:组织材料,安排结构,一般要注意以下几点:1、详写和略写
确定材料的主次和详略是结构的重要问题,它对表现中心思想起保证作用。详写,就是把与中心思想关系大的材料写得具体些、详尽些;略写,就是把与中心思想关系不太大的材料写得概括些、简略些。详略得当,能使文章中心明确,重点突出,结构紧凑。详略不当,势必造成文章主次不明,使读者无法把握中心。
处理详写和略写,首先要根据表现中心思想的需要。文章的中心事件或中心议题要详写,其他事件和问题要略写;有典型意义的材料要详写,一般性材料则略写。例如鲁迅的《故乡》是以“我”回乡的见闻为线索来展开故事情节的,可写的人物和事件很多,但作品只选取了闰土和杨二嫂两个人的事来写。这两个人中,又分了主次。杨二嫂的故事,只是在一个场面里,用几句精彩的话,展示了她的性格。写闰土就不同了。作者以细腻的抒情笔调描写了少年闰土活泼英俊的形象,娓娓动人地叙述“我”和闰土三十年前的一段交往。接着作者又精细地刻画了阔别三十年后的闰土的面貌、衣着、动作和性格的巨大变化,诉说闰土所遭受的种种苦难和不幸,抒写了“我”的感慨和希望。这样处理,完全是由“它揭露在三座大山压迫下,农村凋敝,民不聊生的黑暗现实,证明农村需要来个变革,为下一代开辟一条新出路”
篇四:高中生优秀作文:枯叶似蝶,因萧条而生
高中生优秀作文:枯叶似蝶,因萧条而生
高中生优秀作文:枯叶似蝶,因萧条而生
一些景,一些物,只要你记得,就永远不会变。
——题记
天,蓝得并不真实。
在这一望无际的纯净中,无边寂寥,一片片落叶飞舞而下。
“嗖嗖”的风不绝于耳,似乎是在倾听万物的静谧。
划动着清风,我散漫地走着,静静地,走着。淅淅沥沥的雨,仿佛一首缠绵的歌,怎么也不肯收尾。
风的私语却终止了“歌声”,飞入我的耳中。我十分不耐烦地捂了捂耳朵,想一次休止那讨厌的风声。渐渐地,风停止了说话,我才将手慢慢地放了下来,不经意地瞥了一眼
旁边的那棵树。
遮天蔽日的丛林给了我最好的庇护,没有了刺目的阳光,我把树叶踩得沙沙作响,轻轻地哼起了一首久藏于心的曲子。
可快乐并没有持续多久,我的歌声又渐渐小了下去。
我开始环顾四周。
周围只有一片又一片的落叶,悠黄着结束了生命,化作一丝养料,滋润一方泥土,无怨无悔。除它们外,就是那棵树了,阳光从树叶的缝隙间洒下来,落在我的发丝上,仿佛一个个折了翼的天使,再也找不到回家的路,只好遗落于俗尘之间。
开始下雨了,下得十分猛烈。生如夏花之绚烂,落下却如秋叶之静美。仿佛一个强势的人,越发得劲。他以恶行自夸,落下的黄叶和浮游的天际却在笑它。不远处,花朵星星点点,它们是一朵朵成功的花,人们却只惊艳于它现在的明艳,然而当初它的芽儿,侵透了奋斗的泪痕,洒遍了牺牲的血雨。可又有多少人能读懂其中的底蕴呢?
冷哼一声,我回过神来,站到那棵树下,想让它成为我避雨的港湾,却不如母亲怀中的温暖。我皱着眉,继续倾听秋季最美妙的乐章:叽叽,喳喳,那是鸟儿们在咬耳朵吧;
沙沙,沙沙,那是枯叶绝妙的伴奏吧,连雨点儿也来参加这难得一见的演唱会,哗啦啦,哗啦啦,组成这秋雨绵绵的季节中最动听的赞歌。
雨,继续下着,不同的是,它学会了柔美,不再暴跳如雷,有了几分秋雨应有的性格。
我想轻轻地、不露声色地与那棵树交换视角,闯入同一片天空下不同的世界。
我多想与那颗寂静的树交换啊!让我的根深深地扎入泥土之中,与大地的故事融为一体,见证世间不败的传奇。我思索,当我跟这棵树交换过后,眼里所载的会是另一番景象吗?
潇潇的雨,飘落的树叶,我静静地看着这一切,来场大雪又何妨?那棵树眼里的沧桑,足以证明它走过的岁月。
树叶在这个秋季里衰老了,脱去青葱的颜色,换上枯黄的着装,它们已无春天时的稚嫩,取而代之的是迅速衰老的生命。
树,看着自己已经老去的影子,内心一定充满了无限悲凉吧,它始终抵不过无情的岁月,在这萧条的秋季里,生命变得不堪一击。我抚摸着依旧坚硬的树干,上面印着它的沧桑。风轻悄悄地一吹,树叶柔柔地拂在脸上,只觉有些痒,那枯叶一片片地凋落,又一片片地飞舞,我错觉地看到蝶在空中飞舞,却带来了凄凉。最后,枯黄的蝶安静地停下来了。
正午,期待已久的太阳终于高挂,向大地扑洒着温和的阳光,在树叶上,在地面上,在小道上,更在我的心里,它给死气沉沉的万物赋予了生机,我的注意力却始终在那棵树上,有几根树枝没有了树叶,就被金色的阳光占满,金光代替了树叶,倒也别有一番风味。
恍惚间,我仿佛如了愿,成为了那棵树,我仿佛能看到风,飘过的空气,却永远也猜不透世间的种种,只要成长,不需要太多压力,不然就站立不到今天;不想听太多的言论,只需要自己的感悟,不然沉吟也蔓延不到今天。我渴望我眼中的故事成为一本书,世世代代流传下去,告诉后人,生死之间,只要平凡,一种安静的平凡······
平凡,多好。在这萧条的秋季里,一切事物都不声张,也不张扬,它们就这样,听从四季的安排,且走且行。
“一梦千年 ,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街道依旧车流不息,世界仍然变化往常,但有一些景,有一些物,只要你记得,只要你相信,它们就永远不会变。
篇五:寓意类材料作文导写 枯叶蝶
寓意类材料作文导写 枯叶蝶
24.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枯叶蝶没有美丽的外貌,它只有两扇褐色的、毫无生机的、根本无法与它名字中的“蝶”字相匹配的翅膀。它经常收拢翅膀,静静地立在树木的枝头,像一片枯叶一般随风摇曳,默默地忍受着其它蝴蝶的耻笑。然而,当色彩绚丽的蝴蝶被人们捉去制成标本时,它却可以伏在枝头,静静地注视着这一切,并且为自己的幸运而快慰。
要求全面理解这则材料的含意,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提示:这是一则寓意类的材料作文,考生看了材料后,要读透材料的内涵,迅速从“蝶的遭遇”这个事例由物及人,想到与“蝴蝶”相类似的人的遭遇,从不同角度进行立意,选准自己最容易把握的立意来拟题,列出提纲,援笔成文。
需要强调的是,由这则材料确定立意而拟出的题目,适用于多种文体,可以编故事,写寓言;可以发表议论,用深刻、精辟的语言论述。考生若写成议论文(当然这是绝大多数考生选择的文体),要注意论证的层次性,要由浅入深地论证。上面这则材料,浅层的东西是“蝶”和与之相类的“人”的表象(外貌等),深层的东西是“蝶”和与之相类的“人”的处世态度(平常心、淡泊心等),若把论证的语段颠倒了,就会大大削弱文章的论证力量。
对于这则材料的立意,可有多种:从枯叶蝶的角度,可谈“平常心” “平和心”“淡泊处世”“感谢平凡”等等;从彩蝶的角度,可谈“莫成优势的俘虏”“美丽的代价”“莫恃己长”等等;从把二者结合起来的角度看,可谈“优势与劣势”“优势相对论”等等。
例文
坚守平凡
枯叶蝶没有色彩斑斓的翅膀,它忍受着其它彩蝶的讥笑,却从不懊恼,也不反驳,默默地立在树木的枝头。可是,正是因为有着枯叶般的翅膀,当彩蝶被捉去制作成标本时,它却可以高枕无忧地伏在枝头,静静地注视一切。
尽管不被同伴们认可,尽管自己外貌平凡,尽管受尽嘲讽讥笑,枯叶蝶不自卑。它自信地坚守着本色。当事实证明自己的颜色更能保护生命时,它为自己的幸运而欣慰,它笑到了最后。
是的,生命本是平凡的,不必去追求华丽的外表,守住朴质,守住本真,拥有坚定的信念,我们定能在生活的千磨万砺中笑到最后。
不被世俗所扰,不为名声所累,坚守本真,才能沉淀出生命的重量。楚大夫屈原不与佞臣贼子同流合污,宁肯沉吟泽畔,九死而不悔,才有了《离骚》这部凝聚着拳拳爱国之心的巨著;太史公顶住了外界的嘲讽讥笑,发奋著述,终“成一家之言”,谱成“史家之绝唱”;陶潜“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但最终能不为世俗所扰,不为名利所惑,回归自然,采
菊东篱,将田园生活潇洒得万古流芳。丑恶是无法污染真正高尚的心灵的。只要我们是纯洁的,是坚定的。流言毕竟是流言,流言改变不了人们的价值判断;名利不能捆绑人的双脚,只要我们是真正能守住本真,坚守平凡的。排除一切外在的干扰,守住自己的心灵,终能将平凡的人生诠释得流光溢彩。
然而,在物欲横流的现实社会,总有那么一些人会为名声所累,为个人利益而奔忙,能真正守住自己的,坚守平凡的,却不多见。君不见,矿主的欲壑难填,为自己的发家致富而草菅人命;香港曾有女大学生为获得硕士头衔,用金钱贿赂大学教授;更有一些功成名就的所谓“名人”,他们为自己早早进入上层而沾沾自喜,于是乎,花天酒地,今朝有酒今朝醉,美其名曰,花自己的钱,无所畏惧。凡此种种,他们都是没有守住本真,没有坚守住平凡,为外界名利所诱,失去了本性,丧失了本真,未能守住平凡使然。
但,我们也应该看到,仍有不少人能淡泊名利,甘于平凡,并在平凡中升华自己的人生价值。且看,农民科学家著名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尽管获得了无数的奖牌,但他仍一如既往地活跃在田间地头,扎实地做他的培育杂交水稻的工作;日本一名普通工人田一先生,没有任何硕士博士头衔,却能潜心研究,终一鸣惊人,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他们淡泊名利,坚守平凡,不仅守住自己,也让生命价值得以提升,实现了平凡而伟大的人生目标。
坚守平凡吧,像枯叶蝶那样,尽管自己平时并不出众,并不显眼,并不出位,但好事并不总是彩蝶的,因为生活在眷顾艳丽的同时,同样也在亲睐平凡。
让我们为坚守平凡的人叫好。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