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夜景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4 07:00:53 小学作文
篇一:泰州拓展训练心得体会
参加军事拓展后的心得体会
我们每天都有事情发生,有些事就像那过眼云烟,转瞬即逝;有的却犹如热铁烙肤,难以忘却。八月份的天气,燥热的并没有给人渐入凉爽的感觉,除了这天气深深地给记忆划上了一笔外,四号在明阳天下拓展训练基地的军事拓展也注定要在我的心上再留下一道痕迹,正如高中、大学时军训的画面,会永远挥之不去。
迎着久违的清爽,乘坐着早班车,我们出发了。不在乎路途的我们,欣赏着沿途的风景,满怀憧憬,嘻哈一路,当然,也会有些许忐忑藏于心间。到了那里,快快地更换好了军装,站齐了队伍,正式展开了场地上的训练。这次的拓展和曾经经历过的军训有所不同,没有了夹着帽檐顶着太阳军姿一小时,没有了正步,没有了饭前一支歌,主打的是团队的协作。
期间一共做了两个团体活动:信任背摔,还有个被称作挑战国际记录的拍数字。在经历第一个信任背摔时,每个战友都吼出了对集体的坚信,仰天后摔,接着躺进集体的怀抱,安全着地。我去掉了眼镜,虽然近视度数一般,不过突然取下,还是不习惯。当我站在上面的那一刻,真心一毫也不担心我的身重体胖,满怀着对集体的信任,准备一躺而就,外加上不戴眼镜让我有点发晕,后仰的那一瞬,我闭上了双眼,结果落地安好。虽然一个人摊开一双手很难接住一个高处倒下的人,但是一群相互鼓励相互扺掌的战友,却可以万无一失的完成。这就是信任的力量,团队的力量。也许这个游戏让我们觉得团队是存在的,团队的力量也不能忽视,不过似乎没有让大家切身感受到少了
团队的支撑会怎样。接下来的训练就让我们深有感受。“拍数字”,我们第二队,第一次拍前,大家讨论试图采用听手掌拍地次数来操作,“疾水冲不了满杯”,结果第一次违令,第二次中途断线,下来后,我们讨论了场地噪杂环境不允许,听音也没有视觉传输快准,最终采用了守住自己的号码,盯住上家,最后几个人拉抱结合拍30的方法。经过训练我们一次次刷新成绩,尽管最终的团队自我突破中,大家高度集中的神经出现了断点,没能实现拍入六秒的成绩,七秒多也是新进步。如果没有大家,单凭个人,30个散布着的数字,会拍多久试想便知。团队的执行力,凝聚力,无需言他,行胜于言。训练中的感动也是时时存在,相信每个人都不会忘记第一队,他们在80深蹲时,相互打气,数着数字,那画面很温馨,团队一直都在。
拓展仅仅是一天的时间,时间虽短,记忆长存,时时的感悟,团队精神也会永生。从讲解员起先的讲解,思考着军团的努力,终得救民就国,大家的努力,也会让工作更完善,后又训练场荷枪实弹,体会着团队的意义。脱下军装,坐在归去的班车里,这一路退后的夜景,逝去的时间,邂逅的明阳天下拓展基地,长存于心,再也无法忘却。感谢公司让我们有了这次体验和感悟,也感谢身边的战友,她们以实际行动感染着我,感谢集体,感谢有你。
本文转自明阳天下拓展官网,转载请注明出处。
篇二:泰州简介
水城泰州
泰州,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地处江苏省中部、长江沿岸,为长三角经济区16座中心城市之
一。至今有2100多年的建城史,秦称海阳,汉称海陵,州建南唐,文昌北宋,区位优越,有“水陆要津,咽喉据郡”、“儒风之盛,夙冠淮南”之誉。700多年前,马可·波罗游历泰州,称赞“这城不很大,但各种尘世的幸福极多”。泰州所辖县市全部建成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百强县,同时也是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宜居城市。
中文名泰州 称:
外文名Taizhou 称: 人口: 505万人(2009年)
别名: 海阳,海陵,凤城 方言: 江淮官话泰如片、吴语太湖片
行政区类气候条地级市 亚热带季风气候 别: 件:
所属地著名景溱湖国家湿地公园、凤城河风景区、梅兰芳中国华东 区: 点: 公园、泰州乔园、光孝寺
下辖地机场: 扬州泰州机场 海陵、姜堰等3区3市 区: 火车站:泰州站等
政府驻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凤车牌代苏M 地: 凰东路58号 码:
电话区市花: 梅花 0523 号: 市树: 银杏
邮政区历史名225300 郑板桥 施耐庵 梅兰芳 王艮 码: 人:
地理位江苏省中部,长江下游
置: 北岸
面积: 5797平方公里
简介
泰州
泰州位于江苏省中部,长江下游北岸。西汉元狩六年(前117)在临淮郡下,称海陵县,东
晋分广陵郡置海陵郡,唐初置吴州,武德七年废,复为海陵县。五代十国时,吴乾贞中立制置院,南唐升元年(937)升为泰州。元、明、清称泰州,民国元年置泰县,现为地级泰州市。泰州大致以南唐为界,南唐前为海陵,南唐后为泰州,泰州之名始于南唐。周在浚《南唐书注》卷一烈祖本记载:“已未升东都海陵县为泰州,《江南录》曰?李昪天福二年(937)丁酉十二月,以扬州海陵为泰州,取通泰之义?”。[1]
1996年8月12日,经国务院批准,扬州市进行行政区划调整,县级泰州市从扬州市划出,组建地级泰州市。1997年,海陵区、姜堰市、泰兴市部分行政区划进行调整,组建高港区。2013年1月,撤销县级姜堰市,设立姜堰区。2013年2月18日,泰州市姜堰区正式揭牌。至此泰州市下辖三区三市:海陵区、高港区、姜堰区、靖江市、泰兴市、兴化市。[2]泰州市战略地位重要,自古以来,泰州就是里下河地区通江达海的门户,对这一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起过重要作用。泰州市地处沿海和长江“T”型产业带的结合部,有良好的区位优势、资源条件和经济基础。
泰州夜景
泰州工业基础扎实,拥有一批有影响的特色产业。机电(船舶)产业已近三千亿级规模,成为国家船舶出口基地。生物医药产业异军突起,中国医药城是全国唯一的国家级医药高新区,被列入国家创新体系。泰州是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实施开放创新“双轮驱动”战略,泰州着力构建以传统优势产业装备制造业,生物技术和新医药、电子信息、新能源三大新兴产业和若干个新兴产品集群为主体的“1+3+N”产业体系。泰州出口加工区成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泰州是创业投资的热土,一批世界知名企业落户泰州投资兴业。近20年来,泰州年平均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10%以上,所辖市、区有5个先后进入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区)的行列。
泰州境内名胜古迹众多,现存古遗址、古建筑、古石刻数百处,其中列为省市级文物保护的有134处,全市建有5座博物馆,珍藏文物万余件,不少为稀世珍品。光孝寺、崇儒祠、城隍庙、安定书院、日涉园、望海楼以及梅兰芳纪念馆、人民海军诞生地纪念馆等传承历史,文脉灵动;古银杏森林、溱湖湿地、水上森林、千岛菜花、天德湖公园等生态自然,风光绮丽!
市花市树
千岛菜花风景区
泰州市花——梅花,梅花原产我国,每岁2月开花,花容端庄静雅,傲霜迎雪,凌寒独放,被人们视为高风亮节的象征。梅花花语为“坚强 ,高雅”。
泰州市市树——银杏树,又名白果树、鸭脚树或公孙树。它是世界上十分珍贵的树种之一,是古代银杏类植物在地球上存活的唯一品种,因此植物学家们把它看做是植物界的“活化石”,并与雪松、南洋杉、金钱松一起,被称为世界四大园林树木。[3]
城市荣誉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国家卫生城市
国家环保模范城市
国家园林城市
全国双拥模范城市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中国宜居城市
江苏省文明城市
江苏省园林城市
首届“乐游长三角·旅游休闲双百佳”-“长三角100个最佳旅游休闲名城”[4]
编辑本段历史沿革
西周,称海阳,属吴国。
春秋战国,历属吴、越、楚,楚时为海阳邑地。
泰州古城遗址
西汉,建海陵县,属临淮。海陵县始置时间史无明载。《汉书.地理志》载:武帝元狩六年(前117)设置临淮郡,下辖29个县,其中有海陵县。海陵县命名由来,《大清一统志》卷六十七云:“以其地傍海而高故曰海陵。”汉代海陵,县治所在地不详,唐以后县治位于今泰州市市区(海陵区)。
新莽,海陵县改称亭间,属淮平郡。
东汉,海陵县属广陵郡。
三国,江淮之间为魏吴战场,海陵县废。
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海陵县复立,属广陵郡。
东晋,海陵县属广陵郡。
刘宋,海陵县属广陵郡。刘宋明帝泰豫元年(472)增辖临泽县。武帝永明 元年(483)、五年先后增设齐昌、海安2个县。
南齐,海陵县属广陵郡。
南梁,海陵县改属海陵郡。海陵郡设置于东晋义熙七年(411),下辖建陵、临江、如皋、宁海、蒲涛5个县,郡治所在地不详。后来海陵郡郡治移治海陵县,下辖海陵、建陵、宁海、如皋、临江、蒲涛、临泽7个县。海陵郡属南兖州。
北齐,南兖州改称东广州,海陵郡属东广州,仍辖海陵等7个县。
南陈,宣帝太建五年(573),东广州复称南兖州,海陵郡属南兖州,仍辖海陵等7个县。 北周,南兖州改称吴州,海陵郡属吴州,辖海陵、建陵、如皋、宁海、临泽5个县。 蒲涛
县省,临江县并入宁海县。
隋代,文帝开皇三年(583),海陵郡废。建陵县并入海陵县,如皋县并入宁海县,临泽县并入高邮县。不久,海陵县分出江浦县。海陵县属吴州。开皇九年,吴州改称扬州,海陵县属扬州。炀帝大业初年,扬州改为江都郡,海陵县属江都郡。江浦县又并入海陵县。
唐代,高祖武德三年,海陵县改称吴陵县,以县设置吴州。武德七年吴州废,复称海陵县,属邗州。武德九年,邗州改称扬州,海陵县属扬州。宁海县并入海陵县。中宗景龙二年,分海陵县东境设置海安县,玄宗开元十年,海安县又并入海陵县。
杨吴,海陵县属江都府。高祖武义二年,分海陵北境招远场设置兴化县。睿帝乾贞中,于海陵县设置海陵制置院。
南唐,烈祖升元元年设置泰州。又分海陵南境5个乡设置泰兴县。泰州下辖海陵、泰兴、盐城、兴化4个县。元宗保大十年分海陵县如皋场设置如皋县,泰州增辖如皋县。同年又于海陵县东境设置静海制置院。马令《南唐书》卷一:"改元升元……以扬州海陵县为泰州。" 王象之《舆地纪胜》卷四十:"相传以为取通泰之义。"海陵县为泰州州治所在地。 后周,以泰州为团练州,属扬州。仍辖海陵等5个县。
北宋,
望海楼
太祖乾德五年,泰州由团练州降为军事州,属淮南道。太宗至道三年分全国为15路,泰州属淮南路。神宗熙宁五年淮南路分为东西两路,泰州属淮南东路。太宗太平兴国前,泰州仍辖海陵等5个县。太平兴国二年盐城改属楚州后,泰州辖海陵、兴化、泰兴、如皋4个县。 南宋,泰州为军事州,属淮南东路。高宗建炎四年,兴化县改属承州,泰州辖海陵、如皋、泰兴3个县。绍兴五年,泰兴县改属扬州,兴化县废为镇并附入海陵县,泰州辖2个县。绍兴十年,泰兴县改属泰州,泰州治所一度移至泰兴沙上。绍兴十二年,泰兴县再次改属扬州。绍兴十九年复设兴化县,仍属泰州。孝宗乾道二年,兴化县改属高邮军,不久又属泰州。淳熙四年,兴化县再次改属高邮军,泰州仅辖海陵、如皋2个县。
元代,世祖至元十四年,设置泰州路,属淮东道,至元十九年属江淮行省。至元二十一年,泰州路改为泰州,属扬州路。泰州辖海陵、如皋2个县。
明代,太祖洪武初年,海陵县省入泰州。泰州属扬州府,辖如皋县。
清代,泰州属扬州府,辖如皋县。世宗雍正三年,如皋县改属通州,从此泰州不再辖县,成为散州。高宗乾隆三十三年分泰州东北境设置东台县。
民国元年(1911年),南京临时政府裁府废州,泰州改称泰县。三年,江苏省分为5道,泰县属淮扬道。十六年道废,泰县属江苏省。二十一年,江苏省划为15个行政区,泰县属泰县行政区,泰县行政区辖泰县、泰兴、靖江、东台。二十三年,江苏省划为9个行政督察区,泰县属江都行政督察区。二十四年,江苏省划为10个行政督察区,泰县属第五行政督察区。二十九年10月,新四军东进抗日,在泰县东部建立民主政权泰县县政府,隶属通如靖泰临时行政委员会。委员会撤销后,先后隶属苏中临时行政委员会、苏中区行政委员会第三行政区、苏皖边区第一行政区、华中行政办事处第一行政区,直到三十八年1月泰县全境解放。 民国三十年(1941年)2月至三十四年8月,日军侵占泰县,成立伪政府,先后隶属伪苏中
行营与苏中绥靖主任公署。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1月22日设立泰州市,属华中行政办事处第一行政区。5月,华中行政办事处第一行政区改称苏北泰州行政区,辖泰州市及泰兴、靖江、泰县、海安、如皋、东台(旧称东泰)、台北(今盐城大丰)7个县。
1950年1月,苏中泰州行政区与苏中扬州行政区合并为苏中泰州行政区,专员公署驻泰州,下辖2市9县:泰州市、扬州市、泰县、泰兴、靖江、江都、高邮、宝应、兴化、六合、仪征。原所辖如皋、海安2县划属南通行政区,东台、台北两县划属盐城行政区。泰州行政区属苏中行政区,扬州市直属苏中行政区后,泰州行政区辖1市9县。
1950年5月8日,泰州市、泰县合并,称泰县,县政府驻泰州,属泰州行政区。10月7日分治,泰州市建制恢复,仍属泰州行政区。1953年1月,泰州行政区撤销。泰州市划归扬州行政区。
1954年11月,泰州市改为省辖市,并受扬州专署督导。
泰州坡子街
1958年7月,又改为专署辖市,属扬州专区。
1959年1月9日,泰州市、泰县再度合并,称泰州县,县政府驻泰州,属扬州专区。 1962年5月24日,泰州县撤销,泰州市建制恢复,泰州市政府驻泰州,仍属扬州专区。 1971年5月,扬州专区改称扬州地区,泰州市属扬州地区,为地辖市。1983年1月,江苏省实行市管县体制,泰州市属扬州市。1985年1月1日,泰州市成为江苏省计划单列市。 1996年8月12日,经国务院批准,调整扬州市行政区划,“扬泰分设”:县级泰州市从扬州市划出,组建地级泰州市,下辖海陵区、靖江市、泰兴市、姜堰市、兴化市。1997年,海陵区、姜堰市、泰兴市部分行政区划进行调整,组建高港区。
2011年12月,泰兴市被列入江苏省直管县(市)。
2012年12月26日,经国务院批准,省政府下发苏政发〔2012〕181号文件,撤销县级姜堰市,设立姜堰区,至此泰州市下辖三区三市:海陵区、高港区、姜堰区、靖江市、泰兴市、兴化市。[2]
编辑本段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
篇三:泰州老街
泰州老街
泰州老街,是一条年轻的老街。在凤城河管委会的打造下,仅两年时间就成了泰州最繁华的商业区,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聚集区,世俗文化和世俗生活在此肆意展现。“老行当”在此延续,“老手艺”在此复活。
穿过古牌坊进入古老的麻石街巷,迎街两侧为古式店铺,成串的大红灯笼挂满骑楼长廊,诸家店幌、匾额、旌旗相映成趣。 你可以品尝到完全手工制作的“草炉烧饼”、“泰州干丝”,可以吃到本地正宗的“靖江汤包”、“黄桥烧饼”、“溱湖八鲜”和“红膏大闸蟹”,还可轻松买到来自全国各地各民族的特色食品和衣饰。
老街拐弯处是街心小广场,南端是座古戏楼,飞檐翘角、画栋雕梁;西边有一条弯弯的小溪擦广场边流过。溪中矗立一台水轮车足有三层楼高,飞奔的急流冲击着轮车的水斗,水车转动时水斗将溪水扬到高空,如下雾一般,顷刻间烟雨濛濛,煞是有趣,呈现出水城风光。每到夜晚,再一照上灯光,景色更是迷人。 古戏楼东面大街有座屏风式高楼,上立落地铜雕,反映老泰州的街头小景,形象逼真、如临其境,勾起你儿时的回忆。拐角处陈列的古石碾、木轱辘还有店铺门前的马灯把你带入了古代文明社会,仿佛看到了古代人的生活。
这里的街道其实并不长,人流量也不是很大,商业气氛也不很浓厚。这么说吧!在我看来,这条老街并不如期待中的那样繁华和热闹。 其实,来到这里后,你就会发现,这里的老街与各地的老街有很多相同的东西,就是老房子,老行当,各式小吃,红灯笼,黑瓦,石板街等等;唯一不同的是,从这里的特色小吃,就能看得出这里是泰
老街有“苏中第一小吃街”美誉,不长,但青石板铺就的路面,明清时期的仿古店铺群,呈现了这座城市的精神性格、文化肌理和两千年的历史积淀。从小到大我认真地走了无数遍老街,夜景非常不错,2元一份的“叉叉糖”粘得我吃不消;仰望天空,不时飘来盏盏“孔明灯”(许愿灯),10元不贵,但是要想成功将它放飞到天空却绝非轻而易举的事情。
篇四:泰州市2014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 标准、无错误
泰州市2014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
语文Ⅰ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奴婢/裨益 蝼蚁/捅娄子 犄角/掎角之势 ......
B.揩拭/楷模 蝉联/口头禅 牡蛎/粗衣粝食 ......
C.塑造/溯源 麻痹/庇护权 创伤/满目疮痍 ......
D.拮据/诘责 启碇/沉淀物 果脯/惊魂甫定 ......
C(A. bì/bì,lóu/lóu,jī/jǐ;B. kāi/kǎi,chán/chán,lì/lì;C. sù/sù,bì/bì,chuāng/chuāng;
D. jié/jié,dìng/diàn,fǔ/fǔ)
2.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由于感到美国对中国崛起面临 的问题,日本借钓鱼岛问题试图修宪,行使所谓“集体自卫权”,组建“钓鱼岛专属部队”??种种迹象表明,日本军国主义已有 之势。中国人民对日本的挑衅行径保持警惕是 的。
A. 鞭长莫及 死灰复燃 无可非议
B. 望尘莫及 东山再起 无可非议
C. 鞭长莫及 死灰复燃 无可厚非
D. 望尘莫及 东山再起 无可厚非
A(鞭长莫及:原来是指鞭子虽然长,但不应打在马肚子上,后来借指力量达不到。望尘莫及:只望见走在前面的人带起的尘土而追赶不上,形容远远落后。死灰复燃:比喻失势的人重新得势。也比喻已经停止活动的事物重新活动起来。现常比喻已经消失了的恶势力又重新活动起来。含贬义。东山再起:指退隐后再度出任要职。也比喻失势后重新恢复。无可非议:没有什么可以指责的。表示做得妥当。无可厚非:表示虽有缺点,但是可以原谅,不可以过分指责。)
3. 请以平实的语言表达下面材料中画线句子的含意,不超过25个字。(4分)
任何东西都可能有着生命的尽头,世界上的每一条大河都会注入大海,最终也就在大海中消亡了。河流和大海的交汇,也是河流的荣耀。
个体生命融入集体,才会获得新生,成就属于自己的壮观。(个体1分,集体1分,新生1分,壮观1分)评改建议:个体生命融入集体,2分;生命就会获得升华,2分。强调“部分”“整体”亦可。与“交汇、荣耀”无关不得分。
4.下表是关于某校某年级小组合作学习的问卷调查统计表(所有数据均为百分比数据)。请从教师和学生的角度分别写出一条结论。(5分)
下表是关于某校某年级小组合作学习的问卷调查统计表(所有数据均为百分比数据)。请从老师和学生的角度分别写一条结论。(5分)
杜绝满堂灌(或杜绝一讲到底),注重点拨,引导合作学习(3分);
(2)从学生的角度(不超过20字)(2分)
(2)小组合作,自主学习,促进学习效益的提高。(2分)。
评改建议:若概括图表内容准确第(1)题得2分;第(2)题得1分。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公衡,巴郡人也。少为郡吏,州牧刘璋召为主簿。时别驾张松建议,宜迎先主,使伐张鲁。公衡谏曰:“左将军有骁名,今请到,欲以部曲遇之,则不满其心,欲以宾客礼待,则一国不容二君。若客有泰山之安,则主有累卵之危。可但闭境,以待河清。”璋不听,竟遣使迎先主,出公衡为广汉长,及先主袭取益州,将帅分下郡县。郡县望风景附,公衡闭城坚守,须璋稽服,乃诣先..
主。先主假公衡偏将军。 .
公衡,是巴郡人。他年轻时做过郡吏,益州牧刘璋征召他为主簿。当时别驾张松建议,应该邀迎刘备入蜀,让他前去讨伐张鲁。公衡劝谏说:“左将军刘备有骁勇的名声,现在请他来蜀,如果用对待部下的礼节对待他,那么就不能满足他的心愿;如果用对待宾客的礼节对待他,那么一国不能容下两位君主。如果客人有泰山般的安稳,那么主人就会有像鸡蛋累积起来那样的危险了。现在可以只管紧守边境,等待时局的稳定。”刘璋不听他的劝告,最终还是派人去迎请刘备,并将公衡外派做广汉县长官,等到刘备袭取益州,将帅们分别攻占蜀地各郡县。各郡县望风归附,公衡紧闭城门,坚持防守,等到看到刘璋投降,才去向刘备投降。刘备让公衡代理偏将军的职务。
主为汉中王,犹领益州牧,以公衡为治中从事,及称尊号,将东伐吴,公衡谏曰:“吴人悍战,又水军顺流,进易退难,臣请为先驱以当寇,陛下宜为后镇。”先主不从,以公衡为镇北将军,督江北军以防魏师。先主自在江南。及吴将军陆逊乘流断围,南军败绩,先主引退。而道隔绝,公衡不得还,故率将所领降于魏。有司执法,白收公衡妻子。先主曰:“孤负公衡,公衡不负孤也。”待之如初。
刘备为汉中王后,仍兼任益州牧,任命公衡为治中从事,等到刘备登基称帝,准备向东征讨吴国,公衡劝谏说:“吴人骠悍善战,而我军又是从水路出兵,顺流而下,易进难退,请您让我担任先锋去试探敌人的虚实,陛下应当在后面坐镇。”刘备没有听从公衡的建议,而任命他为镇北将军,督领江北军队来防御魏国军队。刘备自己在江南前线。等到吴国将军陆议(即陆逊)顺长江水流冲破蜀军的包围,蜀国的江南部队大败,刘备带兵撤退。由于返蜀道路被吴军完全阻断,公衡无法返回蜀地,所以他率领部下向魏国投降。蜀国有关部门依军法行事,向刘备报告说收捕公衡的妻子儿女。刘备说:“是我有负于公衡,而公衡并没有负我啊!”对待他的家小仍同过去一样。
魏文帝谓公衡曰:“君舍逆效顺,欲追从陈、韩邪?” 公衡对曰:“臣过受刘主殊遇,降吴不可。还蜀无路,是以归命。且败军之将,免死为幸,何古人之可慕也!”文帝善之,拜为镇南将军,封育阳候,加侍中,使之陪乘。蜀降人或云诛公衡妻子,公衡知其虚言,未便发丧,后得审问,..
果如所言。及先主薨问至,魏群臣咸贺而公衡独否。后领益州刺史,徙占河南。大将军司马宣王深器之,问公衡曰:“蜀中有卿辈几人?” 公衡笑而答曰:“不图明公见顾之重也!”宣王与诸葛亮书曰:“公衡,快士也,每坐起叹述足下,不去口实。”景初三年,蜀延熙二年,公衡迁车骑将军、仪同三司。明年卒,谥曰景候。 魏文帝曹丕对公衡说:“您脱离叛逆者,效法忠于国家的人,是想仿效陈平、韩信的做法吗?” 公衡回答说:“臣受过蜀主刘备的特殊恩遇,既不能投降东吴,又无路返回蜀地,故此前来归顺。况且败军之将,能够被免去一死就是幸运的,我哪有什么羡慕古人的地方呢!”曹丕颇为赞赏他,任命他为镇南将军,封育阳侯,加官侍中,并让他陪同自己乘坐同一辆车。蜀国投降的人有的说公衡的家小被杀,公衡知道这话不真实,所以没有马上发丧,后来得到确切消息,果然像公衡所说的那样。等到刘备病逝的消息传来,魏国群臣都相互庆贺,只有公衡没有这么做。后来公衡兼任益州刺史的职务,又调任河南。大将军司马懿非常器重公衡,问公衡说:“蜀中人物像您这样的有几个人?” 公衡笑着回答说:“没想到明公您如此看重我!”司马懿给诸葛亮的信说:“公衡,是豪爽的人,无论何时谈起您,总是赞叹,不改初言。”景初三年,即蜀延熙二年,公衡被升为车骑将军、仪同三司。第二年公衡去世,谥号为“景侯”。(选自《三国志》,有删改)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郡县望风景附 景:仰慕 .
B.先主假公衡偏将军 假:借重 ........
C.须璋稽服,乃诣先主 须:必须 .
D.后得审问,果如所言 审问:确凿的消息 ..
D(A景:通“影”; B假:让??代理;C须:等待)
6.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能表现公衡“忠义”的一项是(3分) ..
①宜迎先主,使伐张鲁 ②须璋稽服,乃诣先主
③先主假公衡偏将军 ④公衡知其虚言,未便发丧
⑤及先主薨问至,魏群臣咸贺而公衡独否 ⑥每坐起叹述足下,不去口实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②③⑥ D.②⑤⑥
D(①是张松的建议③是刘备对公衡的任命④表明其有头脑)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公衡不赞同张松迎接刘备让他讨伐张鲁的建议,认为如果接纳刘备,会使主上刘璋尴尬且有危险。
B.公衡原来是刘璋的部下,后侍奉刘备,与东吴作战,兵败降吴,继而又归降于魏,受到文帝重用,官至仪同三司。
C.公衡降魏后,他的妻子儿女留在蜀国,主管官员向刘备禀报拘捕事宜,刘备觉得有愧于公衡,因此仍像从前一样对待他们。
D.公衡为人处世的态度,在大将军司马宣王致诸葛亮信中得到赞誉,说他是一个心直口快的人。 B(“兵败降吴”错)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若客有泰山之安,则主有累卵之危。可但闭境,以待河清。(4分) (1)如果客人有泰山般的安稳,那么主人就会有像鸡蛋累积起来那样的危险了。现在可以只管紧
守边境,等待时局的稳定。(“累卵”、“但”、“闭境”、“河清”各1分)
评改建议:“河清”翻译为“天下太平”亦可,翻译为“黄河变清”不得分。
(2)臣请为先驱以当寇,陛下宜为后镇。(3分)
(2)请您让我担任先锋去试探敌人的虚实,陛下应当在后面坐镇。(“请”、“先驱”、“尝”各1分)
(3)及先主薨问至,魏群臣咸贺而公衡独否。(3分)
(3)等到刘备病逝的消息传来,魏国群臣都庆贺,只有公衡没有这么做。(“及”、“问”、“否”各1分)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9.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10分)
水调歌
无名氏
平时落日大荒西,陇上明星高复低。
孤山几处看烽火,壮士连营候鼓鼙。
(1)“平时落日大荒西”写了怎样的景象?(2分)
(1)写出地面的辽阔荒远,描绘出落日在遥远的地平线上缓缓西沉的景象。(2分)
评改建议:抓住“辽阔荒远”“落日西沉”,每点1分。
(2)有人把最后一句的“候”改为“听”,你觉得好不好?为什么。(4分) (2)不好。“候”字写出将士们等待命令,随时出征,表现出将士行动之神速、戒备之森严、军容之整肃,(2分)也突现出连营将士大敌当前而无所畏惧、从容待敌的气概和风度。(1分)而“听”的主动性不及“候”,闻令未动,行动迟缓(1分)(只表态,不分析,不得分。若认为“好”,视自圆其说的程度,酌情给分,最高不超过2分。)
评改建议:内容解说部分答出“严阵以待”“无所畏惧”即可。(内容解说准确2分,形象概括准确1分,有比较1分)(只表态,不分析,不得分。若认为“好”,视自圆其说的程度,酌情给分,最高不超过2分。)
(3)请结合全诗赏析“孤山几处看烽火”一句。(4分)
(3)这一句陡转,写出荒原上连营驻守的将士,突然看到几处孤山上燃起的报警的烽火。军情紧急,给人以一种突兀、紧迫之感。(2分)同时与前二句悠缓宁静的氛围相对,达到欲张先弛、以静显动的艺术效果。(1分)也为下句写连营将士临危不乱,从容迎敌作铺垫。(1分)
评改建议:内容上答出“报警的烽火”“军情紧急”2分;形式上答出与前两句舒缓宁静
的氛围形成对比,(1分)与下句写连营将士临危不乱,从容迎敌作铺垫。(1分)
[诗歌鉴赏]这首诗写的是驻守在西域边境荒野上的连营军士,闻警候令待征的情景。诗的首二句,就黄昏至星夜军营极目所见着笔,起得平缓。“平沙落日大荒西”一句,写出地面的辽阔荒远,描绘出落日在遥远的地平线上缓缓西沉的景象。“陇上明星高复低”一句接写夜景。日落而星出,一切景物都销声匿迹,只见陇山之上明星闪烁,则夜静可知。“高复低”三字,又状出星空夜转的景象,说明时间在缓移,静夜在加深。诗从日落写到星出星移,在时间进程上和诗的结构、语势上,都给人一种悠缓的感觉,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引导读者逐步进入诗人在这两句诗里着意表现的静谧境界。
第三句陡转,点出军情。古代边防地带,隔一段距离就于高处设一烽火台,贮狼粪于其上,一旦发现敌情,则燃火示警。“孤山几处看烽火”,是说原野上连营驻守的军士,突然看到几处孤山上燃起的报警的烽火。烽火起于幽深的静夜,划破沉寂的夜空,已使人触目而心惊。又曰“孤山几处”,则又见警报由远及近向军营飞速递传而来。极力写出军情的紧急,一下子扣紧读者的心弦。这一句在结构、语势上,以及它所描述的情事,都恰好与前二句相反,给人以一种突兀、紧迫之感。同时,由于前二句的铺叙及环境气氛的渲染,更易于从悠缓宁静中见突然、危迫与紧张。故前二句乃是欲张先弛,以收取以平显兀、以缓显迫、以静显动的艺术效果,而成为本句的绝好衬垫。
第四句接写敌情传来后军营的反应。安扎在原野上的座座军营,连成一片,故曰“连营”,关顾首句“大荒”,也点出军势之盛。警报传来,连营军士临危而不乱,一切准备工作都在极短的时间内从容就绪,单等军令下达,鼙鼓擂响,即出战迎敌。“壮士连营候鼓鼙”,“候”字下得极妙。有的选本改“候”为“听”,不仅没有可靠的版本依据,而且使韵味顿损。“候”者,待令以出征,动在令先,则连营将士行动之神速、戒备之森严、军容之整肃可见:“听”却不同了,闻令而未动,则行动之迟缓、军容之涣散可知。第三句极写军情的紧急,造成紧张危迫的气氛,又正好是本句所叙写的情事的绝好衬垫,突现出连营将士大敌当前而无所畏惧、从容以待敌的气概和风度。 这首诗全以纯客观的笔调写景叙事,丝毫不带有作者的主观感情色彩,但是由于它采用层层渲染烘托衬垫的艺术手法,造成环境气氛上的有张有弛,再配以结构、语势上的起伏跌宕,故仍能紧紧抓住读者,扣人心弦。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
(1) ▲ ,往往取酒还独倾。(白居易《琵琶行》)
(2)总角之宴, ▲ 。(《诗经·卫风·氓》)
(3)可堪回首, ▲ ,一片神鸦社鼓。(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4) ▲ ,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5) ▲ ,草色入帘青。(刘禹锡《陋室铭》)
(6) ▲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7)任凭弱水三千, ▲ 。(曹雪芹《红楼梦》)
(8)身无彩凤双飞翼, ▲ 。(李商隐《无题》)
篇五:泰州市2014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教师版)
泰州市2014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
语文Ⅰ试题(教师版)启东陈而千
(满分160分,时间150分钟)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 奴婢/裨益 蝼蚁/捅娄子 犄角/掎角之势 ......
B.揩拭/楷模 蝉联/口头禅 牡蛎/粗衣粝食 ......
C.塑造/溯源 麻痹/庇护权 创伤/满目疮痍 ......
D.拮据/诘责 启碇/沉淀物 果脯/惊魂甫定 ......
1.C(A. bì/bì,lóu/lóu,jī/jǐ;B. kāi/kǎi,chán/chán,lì/lì;
C. sù/sù,bì/bì,chuāng/chuāng; D. jié/jié,dìng/diàn,fǔ/fǔ)
2.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由于感到美国对中国崛起面临 的问题,日本借钓鱼岛问题试图修宪,行使所谓“集体自卫权”,组建“钓鱼岛专属部队”……种种迹象表明,日本军国主义已有 之势。中国人民对日本的挑衅行径保持警惕是 的。
A. 鞭长莫及 死灰复燃 无可非议
B. 望尘莫及 东山再起 无可非议
C. 鞭长莫及 死灰复燃 无可厚非
D. 望尘莫及 东山再起 无可厚非
2.A(鞭长莫及:原来是指鞭子虽然长,但不应打在马肚子上,后来借指力量达不到。望尘莫及:只望见走在前面的人带起的尘土而追赶不上,形容远远落后。死灰复燃:比喻失势的人重新得势。也比喻已经停止活动的事物重新活动起来。现常比喻已经消失了的恶势力又重新活动起来。含贬义。东山再起:指退隐后再度出任要职。也比喻失势后重新恢复。无可非议:没有什么可以指责的。表示做得妥当。无可厚非:表示虽有缺点,但是可以原谅,不可以过分指责。)
3.请以平实的语言表达下面材料中画线句子的含意,不超过25个字。(4分)
任何事物都可能有着生命的尽头,世界上的每一条大河都会注入大海,最终在大海中消亡。河流与大海的交汇,也是河流的荣耀。 答: ▲
3.个体生命融入集体,才会获得新生,成就属于自己的壮观。(个体1分,集体1分,新生1分,壮观1分)
评改建议:个体生命融入集体,2分;生命就会获得升华,2分。强调“部分”“整体”亦可。与“交汇、荣耀”无关不得分。
4. 下表是关于某校某年级小组合作学习的问卷调查统计表(所有数据均为百分比数据)。请从教师和学生的角度分别写出一条结论。(5分)
1
▲
(2)从学生的角度(不超过20字)(2分)
▲
4.(1)杜绝满堂灌(或杜绝一讲到底),注重点拨,引导合作学习(3分);
(2)小组合作,自主学习,促进学习效益的提高。(2分)。
评改建议:若概括图表内容准确第(1)题得2分;第(2)题得1分。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公衡,巴郡人也。少为郡吏,州牧刘璋召为主簿。时别驾张松建议,宜迎先主,使伐张鲁。公衡谏曰:“左将军有骁名,今请到,欲以部曲遇之,则不满其心,欲以宾客礼待,则一国不容二君。若客有泰山之安,则主有累卵之危。可但闭境,以待河清。”璋不听,竟遣使迎先主,出公衡为广汉长,及先主袭取益州,将帅分下郡县。郡县望风景附,公衡闭城坚.
守,须璋稽服,乃诣先主。先主假公衡偏将军。 ..
公衡,是巴郡人。他年轻时做过郡吏,益州牧刘璋征召他为主簿。当时别驾张松建议,应该邀迎刘备入蜀,让他前去讨伐张鲁。公衡劝谏说:“左将军刘备有骁勇的名声,现在请他来蜀,如果用对待部下的礼节对待他,那么就不能满足他的心愿;如果用对待宾客的礼节对待他,那么一国不能容下两位君主。如果客人有泰山般的安稳,那么主人就会有像鸡蛋累积起来那样的危险了。现在可以只管紧守边境,等待时局的稳定。”刘璋不听他的劝告,最终还是派人去迎请刘备,并将公衡外派做广汉县长官,等到刘备袭取益州,将帅们分别攻占蜀地各郡县。各郡县望风归附,公衡紧闭城门,坚持防守,等到看到刘璋投降,才去向刘备投降。刘备让公衡代理偏将军的职务。
先主为汉中王,犹领益州牧,以公衡为治中从事,及称尊号,将东伐吴,公衡谏曰:“吴人悍战,又水军顺流,进易退难,臣请为先驱以尝寇,陛下宜为后镇。”先主不从,以公衡为镇北将军,督江北军以防魏师。先主自在江南。及吴将陆议乘流断围,南军败绩,先主引退。而道隔绝,公衡不得还,故率所领降于魏。有司执法,白收公衡妻子。先主曰:“孤负公衡,公衡不负孤也。”待之如初。
刘备为汉中王后,仍兼任益州牧,任命公衡为治中从事,等到刘备登基称帝,准备向东征讨吴国,公衡劝谏说:“吴人骠悍善战,而我军又是从水路出兵,顺流而下,易进难退,请您让我担任先锋去试探敌人的虚实,陛下应当在后面坐镇。”刘备没有听从公衡的建议,而任命他为镇北将军,督领江北军队来防御魏国军队。刘备自己在江南前线。等到吴国将军陆议(即陆逊)顺长江水流冲破蜀军的包围,蜀国的江南部队大败,刘备带兵撤退。由于返蜀道路被吴军完全阻断,公衡无法返回蜀地,所以他率领部下向魏国投降。蜀国有关部门依军 2
法行事,向刘备报告说收捕公衡的妻子儿女。刘备说:“是我有负于公衡,而公衡并没有负我啊!”对待他的家小仍同过去一样。
魏文帝谓公衡曰:“君舍逆效顺,欲追踪陈、韩邪?” 公衡对曰:“臣过受刘主殊遇,降吴不可。还蜀无路,是以归命。且败军之将,免死为幸,何古人之可慕也!”文帝善之,拜为镇南将军,封育阳候,加侍中,使之陪乘。蜀降人或云诛公衡妻子,公衡知其虚言,未便发丧,后得审问,果如所言。及先主薨问至,魏群臣咸贺而公衡独否。后领益州刺史,徙占..
河南。大将军司马宣王深器之,问公衡曰:“蜀中有卿辈几人?” 公衡笑而答曰:“不图明公见顾之重也!”宣王与诸葛亮书曰:“公衡,快士也,每坐起叹述足下,不去口实。”景初三年,蜀延熙二年,公衡迁车骑将军、仪同三司。明年卒,谥曰景候。 魏文帝曹丕对公衡说:“您脱离叛逆者,效法忠于国家的人,是想仿效陈平、韩信的做法吗?” 公衡回答说:“臣受过蜀主刘备的特殊恩遇,既不能投降东吴,又无路返回蜀地,故此前来归顺。况且败军之将,能够被免去一死就是幸运的,我哪有什么羡慕古人的地方呢!”曹丕颇为赞赏他,任命他为镇南将军,封育阳侯,加官侍中,并让他陪同自己乘坐同一辆车。蜀国投降的人有的说公衡的家小被杀,公衡知道这话不真实,所以没有马上发丧,后来得到确切消息,果然像公衡所说的那样。等到刘备病逝的消息传来,魏国群臣都相互庆贺,只有公衡没有这么做。后来公衡兼任益州刺史的职务,又调任河南。大将军司马懿非常器重公衡,问公衡说:“蜀中人物像您这样的有几个人?” 公衡笑着回答说:“没想到明公您如此看重我!”司马懿给诸葛亮的信说:“公衡,是豪爽的人,无论何时谈起您,总是赞叹,不改初言。”景初三年,即蜀延熙二年,公衡被升为车骑将军、仪同三司。第二年公衡去世,谥号为“景侯”。
(选自《三国志》,有删改)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郡县望风景附 景:仰慕 .
B.先主假公衡偏将军 假:借重 .
C.须璋稽服,乃诣先主 须:必须 .
D.后得审问,果如所言 审问:确凿的消息 ..
5.D(A景:通“影”; B假:让??代理;C须:等待)
6.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能表现公衡“忠义”的一组是(3分)
①宜迎先主,使伐张鲁 ②须璋稽服,乃诣先主
③先主假公衡偏将军 ④公衡知其虚言,未便发丧
⑤及先主薨问至,魏群臣咸贺而公衡独否 ⑥每坐起叹述足下,不去口实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②③⑥ D.②⑤⑥
6.D(①是张松的建议③是刘备对公衡的任命④表明其有头脑)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公衡不赞同张松迎接刘备让他讨伐张鲁的建议,认为如果接纳刘备,会使主上刘璋尴尬且有危险。
B.公衡原本是刘璋的部下,后侍奉刘备,与东吴作战,兵败降吴,继而又归降于魏,受到文帝重用,官至仪同三司。
3
C.公衡降魏后,他的妻子儿女留在蜀国,主管官员向刘备禀报拘捕事宜,刘备觉得有愧公衡,因此仍像从前一样对待他们。
D.公衡为人处世的态度,在大将军司马宣王致诸葛亮信中得到赞誉,说他是一个心直口快的人。
7.B(“兵败降吴”错)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若客有泰山之安,则主有累卵之危。可但闭境,以待河清。(4分)
译句: ▲
(2)臣请为先驱以尝寇,陛下宜为后镇。(3分)
译句: ▲
(3)及先主薨问至,魏群臣咸贺而公衡独否。(3分)
译句: ▲ 8.(1)如果客人有泰山般的安稳,那么主人就会有像鸡蛋累积起来那样的危险了。现在可
以只管紧守边境,等待时局的稳定。(“累卵”、“但”、“闭境”、“河清”各1分) 评改建议:“河清”翻译为“天下太平”亦可,翻译为“黄河变清”不得分。
(2)请您让我担任先锋去试探敌人的虚实,陛下应当在后面坐镇。(“请”、“先驱”、“尝”
各1分)
(3)等到刘备病逝的消息传来,魏国群臣都庆贺,只有公衡没有这么做。(“及”、“问”、“否”
各1分)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9.阅读下面这首唐词,然后回答问题。(10分)
水调歌
无名氏
平沙落日大荒西,陇上明星高复低。
孤山几处看烽火,壮士连营候鼓鼙。
(1)“平沙落日大荒西”写了怎样的景象?(2分)
答: ▲
(1)写出地面的辽阔荒远,描绘出落日在遥远的地平线上缓缓西沉的景象。(2分)
评改建议:抓住“辽阔荒远”“落日西沉”,每点1分。
(2)有人把最后一句中的“候”改为“听”,你觉得好不好?为什么。(4分)
答: ▲
(2)不好。“候”字写出将士们等待命令,随时出征,表现出将士行动之神速、戒备之森严、军容之整肃,(2分)也突现出连营将士大敌当前而无所畏惧、从容待敌的气概和风度。(1分)而“听”的主动性不及“候”,闻令未动,行动迟缓(1分)(只表态,不分析,不得分。若认为“好”,视自圆其说的程度,酌情给分,最高不超过2分。)
评改建议:内容解说部分答出“严阵以待”“无所畏惧”即可。(内容解说准确2分, 4
形象概括准确1分,有比较1分)(只表态,不分析,不得分。若认为“好”,视自圆其说的程度,酌情给分,最高不超过2分。)
(3)请结合全诗赏析“孤山几处看烽火”一句。(4分)
答: ▲ (3)这一句陡转,写出荒原上连营驻守的将士,突然看到几处孤山上燃起的报警的烽火。军情紧急,给人以一种突兀、紧迫之感。(2分)同时与前二句悠缓宁静的氛围相对,达到欲张先弛、以静显动的艺术效果。(1分)也为下句写连营将士临危不乱,从容迎敌作铺垫。(1分)
评改建议:内容上答出“报警的烽火”“军情紧急”2分;形式上答出与前两句舒缓宁静的氛围形成对比,(1分)与下句写连营将士临危不乱,从容迎敌作铺垫。(1分)
[诗歌鉴赏]这首诗写的是驻守在西域边境荒野上的连营军士,闻警候令待征的情景。诗的首二句,就黄昏至星夜军营极目所见着笔,起得平缓。“平沙落日大荒西”一句,写出地面的辽阔荒远,描绘出落日在遥远的地平线上缓缓西沉的景象。“陇上明星高复低”一句接写夜景。日落而星出,一切景物都销声匿迹,只见陇山之上明星闪烁,则夜静可知。“高复低”三字,又状出星空夜转的景象,说明时间在缓移,静夜在加深。诗从日落写到星出星移,在时间进程上和诗的结构、语势上,都给人一种悠缓的感觉,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引导读者逐步进入诗人在这两句诗里着意表现的静谧境界。
第三句陡转,点出军情。古代边防地带,隔一段距离就于高处设一烽火台,贮狼粪于其上,一旦发现敌情,则燃火示警。“孤山几处看烽火”,是说原野上连营驻守的军士,突然看到几处孤山上燃起的报警的烽火。烽火起于幽深的静夜,划破沉寂的夜空,已使人触目而心惊。又曰“孤山几处”,则又见警报由远及近向军营飞速递传而来。极力写出军情的紧急,一下子扣紧读者的心弦。这一句在结构、语势上,以及它所描述的情事,都恰好与前二句相反,给人以一种突兀、紧迫之感。同时,由于前二句的铺叙及环境气氛的渲染,更易于从悠缓宁静中见突然、危迫与紧张。故前二句乃是欲张先弛,以收取以平显兀、以缓显迫、以静显动的艺术效果,而成为本句的绝好衬垫。
第四句接写敌情传来后军营的反应。安扎在原野上的座座军营,连成一片,故曰“连营”,关顾首句“大荒”,也点出军势之盛。警报传来,连营军士临危而不乱,一切准备工作都在极短的时间内从容就绪,单等军令下达,鼙鼓擂响,即出战迎敌。“壮士连营候鼓鼙”,“候”字下得极妙。有的选本改“候”为“听”,不仅没有可靠的版本依据,而且使韵味顿损。“候”者,待令以出征,动在令先,则连营将士行动之神速、戒备之森严、军容之整肃可见:“听”却不同了,闻令而未动,则行动之迟缓、军容之涣散可知。第三句极写军情的紧急,造成紧张危迫的气氛,又正好是本句所叙写的情事的绝好衬垫,突现出连营将士大敌当前而无所畏惧、从容以待敌的气概和风度。 这首诗全以纯客观的笔调写景叙事,丝毫不带有作者的主观感情色彩,但是由于它采用层层渲染烘托衬垫的艺术手法,造成环境气氛上的有张有弛,再配以结构、语势上的起伏跌宕,故仍能紧紧抓住读者,扣人心弦。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
(1) ▲ ,往往取酒还独倾。(白居易《琵琶行》)
5
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