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研究生毕业典礼发言稿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4 05:57:06 体裁作文
研究生毕业典礼发言稿体裁作文

篇一:研究生毕业典礼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材料学院2014届硕士毕业生蒋永琼,很荣幸能在这庄严的毕业典礼上作为硕士毕业生代表发言。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我校即将毕业的2000余名毕业生向辛勤培育我们的各位老师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和最崇高的敬意。(鞠躬) 时光如白驹过隙,不知不觉中,我在港大已经度过了七年时光。课上老师的谆谆教诲,课下辅导员的句句叮咛,通宵备考时的阵阵困意,球场上的挥汗如雨,这些点滴细节构成了我的大学四年。一转眼,我的本科生涯就结束了,还来不及挥手说再见,同学们已各奔东西。那时的我还年轻,不懂得离别的感伤。本科毕业后,开启了我的研究生生涯。循循善诱的导师、亲如兄弟的同事和朝夕相处的学生,开始走进了我的生活:科研课题遇到瓶颈时,导师耐心的点拨让我豁然开朗;工作遇到问题时,同事热心的为我排忧解难;心情烦躁时,三五好友去球场上尽情奔跑。与此同时我还担任了兼职辅导员的工作,在同一片校园,不同的人生际遇中,母校让我慢慢成长起来。 重回首,去时年,揽尽风雨苦亦甜;夜阑珊,读无眠,听尽别时言。不知不觉中,我们在港大度过的日日夜夜已渐渐沉淀在记忆里,当今天的毕业典礼即将为我们在港大的求学之路划上句号时,蓦然回首,一路走来,竟有那么多难以

割舍的情怀。寒暑更迭,期间我们体验了耕耘的辛苦,也领略了收获的喜悦。在港大的校园内,朋友们,志同道合,激扬青春,挥斥方遒;回忆起徘徊于实验室-宿舍-食堂三点一线的日子,有过坚持每天早起晨练的岁月,有过为了课题废寝忘食的夜晚,也有过同学相聚时把酒言欢的豪情壮志……所有的所有,太多的故事,全都凝聚成我们对母校的难忘回忆。 如今,我们即将离开,合影上的灿烂笑容已经定格在记忆中,让我们认真保存好每张合影;让我们用力拥抱每一个我们相识相逢走过大学生涯的人,很多人此生或许将难再重逢;让我们对曾经起过争执冲突的人说声“对不起”,不再追究谁对谁错,因为我们不想把友情的缺憾带入今后的生活;让我们万分郑重地对每位老师,对校内各岗位上的工作人员说声“您辛苦了”,因为他们的存在,我们才可以舒心的学习和生活;也让我们在送别的时候,不要泪水涟涟,因为我们应更多地记住彼此灿烂的笑脸!

明天我们将踏上新的人生旅途,让我们在自己的岗位上勤奋工作,踏实有为,建功立业,不辜负母校对我们的殷切期望。

最后,让我们共同祝愿母校的明天更加美好,更加辉煌,我们也衷心祝愿每一位老师身体健康、工作顺利,祝愿学弟学妹们学业有成,前程似锦!

篇二:毕业典礼演讲稿:研究生代表发言

毕业典礼演讲稿:研究生代表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很荣幸能作为学院研究生代表,在毕业典礼上同大家分享我临别的感想。虽然在座的各位同学在西大历史学院学习生活的时间各有长短,但我想,不管时间的长短,能在西大共同的生活学习是我们一生中最难忘的经历。临别之际,我和大家一样对母校和学院都有种种离别的愁绪和深深的眷恋。 在西大历史学院多年的学习生活,给我留下了太多难忘的记忆。忘不了母校的美景:春天里烂漫的花开,夏日里繁茂的绿树,秋季里金黄的落叶,冬日里皑皑的白雪;忘不了在学院学习的点滴:藏书丰富的资料室,藏品多样的博物馆,木香园里庄严肃穆的孔子像,她是我们的精神故乡;忘不了老师们的谆谆教诲:不仅教给我们历史学的专业知识,更教育我们成人和成才;忘不了同窗情谊:曾经我们为梦想而来,共同学习,勇攀学术高峰。

七年前,当我刚进入西大时,可能我同大家有一样的困惑:学历史能有什么用?七年后,当我要离开这里的时候,我会想七年的西大生活给了我什么,而我又会从这里带走些什么。我想在座的各位同学都会有各自独特的体会。但就我个人而言,通过七年的学习,我感觉历史学不仅可以作为我们终生为之奋斗的职业,更能成为自己的兴趣爱好,让我们成为穿越古今的使者,感受历史之美。通过这几年的学习,除了学到历史学的专业知识外,更重要的是,我们拥有了历史学的专业素养,能用更为客观的态度和独立的思考来观察这个复杂的世界,处理我们生活中遇到的种种问题,指导我们前行的方向。正如一位历史学者所言,历史给了我们虽不富足但却充实的生活。

什么是母校?有人说,母校就是宁可自己骂一万遍,也不许别人骂一次的地方。正因为深深地爱她,我们才会对她如此挑剔。私底下,闲谈中,我们会抱怨学校的种种:抱怨住宿条件不好;抱怨学校效率低、官僚气息重;抱怨图书资料少;等等。但就在我们抱怨的时候,在我们向红帆网发牢骚的时候,学校的宽

容正体现了西大淳朴、自由的校风。只有当这时候,我们才知晓,西大虽不完美,但却在追求更好。正因为她的不完美,我们才有前行的动力、改进的能量。因此,虽然毕业了,但我们始终会关心并关注着母校和学院的进步和发展,用我们的实际行动为学校和学院争光!

亲爱的同学们,毕业典礼是我们人生中一场重要的仪式,它预示着我们向一段学习生活的告别,也意味着我们将开始承担不同的角色和责任,开始新的人生旅程。站在离别的当口,望向并不确定的未来,大家可能和我一样怀有既喜且惧的心情。有的同学会继续深造,继续从事历史研究;有的同学会步入社会,开始为事业打拼。虽然目标各异,但凭着多年历史学的专业训练,我相信大家都会坚定地、坚强地、坚韧地面对人生挑战,成就人生梦想!

最后,请允许我代表各位即将毕业的同学向我们最亲爱的老师们道声感谢,感谢老师们在我们成长和成熟的过程中所给予的宽容、支持和鼓励,祝福我们的老师身体健康、工作顺利、桃李满天下!

篇三:2014 研究生毕业典礼讲话稿

顾秉林在清华大学2011年研究生毕业典礼上的致辞 老师们、同学们:

今天,是一个喜庆和欢乐的日子,近4000名同学即将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跨入人生的崭新阶段。在此,请允许我代表学校,向大家致以最热烈的祝贺和最深情的祝福!同时借此机会,向引领你们走上研究道路、陪伴你们走过研究生阶段的导师、亲人和朋友们,致以诚挚的敬意和亲切的问候!

你们是十分幸运的一批毕业生。北京奥运、六十周年国庆、百年校庆等一系列国家和学校的大事,你们都一一亲历。在刚刚过去的百年校庆活动中,大家在纪念大会上感受清华百年的历史与使命,在校庆晚会上演绎清华人的精神和活力,在全球大学校长峰会上提供志愿服务,在为期一年多的百场学术论坛活动中增长见识、分享经验,还有近200对研究生同学在集体婚礼上,携手步入了幸福的婚姻殿堂??

你们是勇于担当的一批毕业生。攻读研究生期间,你们潜心研究、大胆创新,为发展学术贡献着智慧和汗水;你们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在社会大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你们积极承担助教、助研、助管工作,为学校的发展辛勤付出;你们在汶川、玉树地震之后心系灾区,表现出清华人的高度责任感??在社会对“80后”的关注和争论中,你们以实际行动证明自己能堪大任。

你们是承上启下的一批毕业生。自1978年恢复研究生招生以来,清华已累计授予硕士、博士学位超过7万人,而在座的同学们是清华百年华诞后的第一批毕业生。你们受到了百年清华文化精神的熏陶感染,又肩负着以实际行动为清华新百年发展增光添彩的重任。你们中的绝大多数同学将离开校园,走上各行各业、不同岗位,很多同学选择了奔赴西部和基层,在祖国的每一片热土上,续写清华人服务祖国、服务人民的新的乐章。

同学们: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亲切寄语清华学子和全国青年学生,要求同学们做到“三个结合”。我想,大家将来无论在什么岗位上,都要不辜负国家和人民的殷切期望,将“三个结合”落实到一生的奋斗和实践之中。

把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紧密结合起来,就是要继承和弘扬清华大学的优良传统,努力做到德才兼备。清华改制后的第一任校长罗家伦在《知识的责任》一文中提出,有知识的人“要负起更重大的责任来”。钱学森学长说“我的事业在中国”,王淦昌学长说“我愿以身许国”,这就是清华人的责任,也是清华人应有的人生境界。此外,大家迈出校门,是告别校园,但不是告别学习。同学们要树立起终身学习的意识,持续更新自身的知识储备,以适应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把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就是要自觉地把创新意识融入到实践中去,而又在实践中提高创新能力、创造创新成果。在学校,我们倡导和实施“创新性实践教育”,让大家在研究实践中锻炼和提高创新能力。在走出校园之后,我特别想提醒大家,当前中国在科学技术、文化艺术以及社会经济领域的快速发展和提升,需要大家贡献创新的思想和理念,也为大家作出创新性的成果提供了很好的实践舞台。正如刚刚发言的马国馨学长曾经说过的:“解决好中国自己的问题就是世界水准。”我校新闻传播学院的曾维康同学,辗转多个省区,采访了江汉平原上一个小村子里、在全国各地生活和打工的26名村民,写出一部25万字的村落乡民口述史,展现了真实的现代中国农民群像,成为一篇独具特色的硕士论文。这就是把创新和实践结合起来的一个很好例证。

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就是要在注重综合素质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培育

个性的发挥。过去,清华曾被称为红色工程师的摇篮,虽然也有一些诸如诗人院士、京剧艺术大师、流行音乐人等出现,但在整体上,学生的个性培养是比较欠缺的。时代的发展进步,越来越需要多样化的人才资源。清华的毕业生,既要注意全面发展,同时也应该是个性鲜明的,要在科技、经济、政治、社会和思想文化各方面都成为各具特色的领军人才。衷心期望大家在未来的道路上始终坚守梦想、保持个性,不媚俗从流,不轻言放弃,在奋斗拼搏中书写人生的精彩篇章!

同学们,百年清华的精神传统需要你们来传承,清华新百年的篇章正在你们的脚下向前延伸。让我们志存高远、努力奋斗,相信大家一定能够像总书记所说的那样,在未来的人生征程上,“应该大有作为,也必将大有作为!”

谢谢大家!

(顾秉林:清华大学校长、学位委员会主席)

用复旦精神指引未来的人生道路

——在2011届研究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的讲话

(2011年7月2日)杨 玉 良

同学们、老师们:

今天是我们共同收获的日子。你们和上午在这里举行毕业典礼的本科生有很大的不同,不像他们那样整齐划一,在复旦读书的时间也各不相同,最短的只有两年,可能还来不及好好欣赏校园的风景;长的有五、六年,甚至十年,对复旦的一草一木、逸闻趣事如数家珍。你们也不像本科生那样外露、张扬,因为你们对生活有了更多一些的体验与思考,才显得内敛和厚重。有不少同学是边工作边读书,有的已经建立了家庭,这也意味着更多的付出和责任;大多数同学已经对今后的人生有了明确的规划。即使在今天这样的场合,也显得比上午的学弟学妹们淡定很多。

更为重要的是,你们在接受系统严格的学术训练的同时,也为学校的发展,特别是科研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学校各项成绩的取得,凝聚着在座各位同学的汗水!前段时间,我参加了研究生“毕业之星”的座谈会,听了好多位研究生的发言,那时候我就很强烈地感受到了一种离别的气氛,在这几年当中,大多数同学在导师的带领下开展了研究工作,在今天这个离别的日子里,你们各自心中的滋味难以言表,有怀着感恩之心离开母校的,也有带着遗憾甚至愤怒走出校门的,因此,我想起了复旦首席教授陆谷孙先生去年在这里给毕业生赠言时的话,他说——We could have done better.大学有本来可以做得更好的地方,同学们也有本来可以做得更好的地方。

但是今天你们都毕业了,这么多同学难得全部聚在一起告别母校,由于复旦的学科门类齐全,同学们的专业跨度太大,作为校长,在这里用这么短的时间,用这么短的一篇讲话稿作为临别赠言,实在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我想我今天还是以一个你们的学长的身份和大家聊聊吧!我们做科学研究的人都比较在意自己的表现,英文里面叫Performance,也就是自己的学术表现。但是学术表现其实有两

个层面,一个是Research Performance,还有一个是Academic Performance。有人解释为前者代表Quantity,后者代表Quality.尽管这样的解释不全面,但我们现在的学术评价体系确实有“重量而不重质”的倾向。其实学术不单单等于研究。只有当你的研究来自于你内心的需求的时候,这样的研究才叫学术。如果你完全从功利目的出发做研究,即使成果是学术性的,你也不是在做纯粹的学术。如此看来,两种Performance又带有了外在与内在的区别。因此,从内心去探索真理的过程才是学术的过程,也是学术最原始、最重要的驱动力。发自内心的学术研究还有另一个功能,就是在学术研究中会提升自己的人生品味。一个学者,总要有他的气质和人生品味。这种品味也会带动前面我讲的Academic Performance的提高。探索真理的内在冲动,肩负改变人类生存生活的使命,再加上对学生的教导,这就构成了真正的学术。 不得不承认,我们所处的时代,真正的科学精神有着被逐步消解的危险。很多人追逐的是Fashionable Science,有的甚至可以被戏称为Bikini Science。如果是过分功利的,也许会出时髦的成果,但出不了大成果。我们在学术上有一个说法叫“论文引用半衰期”,它描述一篇论文的引用频次随时间的演化。那些Fashionable Science的文章,在很短的时间内就销声匿迹了;那些真正的学术则即使是过了百年,还在影响着我们当前。真正的科学研究成果没有时空界限。爱因斯坦的寥寥数篇论文成为经典,为20世纪科学、哲学乃至文化的进步奠定了基础。他至今仍然影响着我们这个世界的思想和文化。

诸位选择念研究生,等于选择了做一名知识分子。知识分子的社会功能,除了在具体工作岗位上继续学习与研究外,还需要对社会现象保持理性与冷静,保持一种批判的态度。复旦的学生我想更应该具备一点“达则兼济天下”的情怀。今天的社会呈现出一种多元文化错综复杂并呈、工具理性挑战人性的底线而造成失衡、功利主义驱动下异化的社会状态。面对这样的状态,我们的批评是一种有力的制衡,是一种提醒和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我们在求学期间所磨砺的犀利的分析能力和文化解读能力理应反馈于社会。象牙塔中的学习和研究工作不会提供一个真空的环境让你逃避这些责任;生活的负担和各种社会角色的义务也不会允许你被迫去顺应甚至加剧异化状态;你的能力、研究与实践使你拥有社会的良心,并用于社会现象的分析,社会矛盾的疏解和社会病症的诊治。而你的心会因此变得越来越豁达,越来越平静,越来越有力量!

将来,你的手无论握着笔、握着枪、握着手术刀,操控着显微镜、仪表或者试管,捧着法律文书或拿着话筒,都不要忘记,你的手或许将成为时代的推手。不要小看自己,但是也不要高看自己。你若作为老师,你在课堂上一句无心的抱怨很可能轻易就破灭了胸怀壮志的青年的梦想;作为研究人员,你的一念之差会把高端的化学实验室变成毒品工厂。人类在创新思维、改善生活的同时也在为自己制造着越来越多难以解决的困难。从物物交易到金银货币,到纸币,到信用卡,再到次级贷款,这类似人类自身进化的过程凝结着人类的无穷智慧,但是次级贷款与贪婪的人性结合却造就了至今难以化解的危机。所以,请珍惜你的手,请把你的手始终与心连接。有社会良知和责任的心,才会有推动时代的手。

今天,你们即将从学生变成校友,但“复旦人”的身份永远不会改变。从来到复旦的那一刻起,你们的命运就已经和学校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你们在这里留下了深厚的师生情、同学情。复旦校友无论身处何方,无论时间相隔多久,总有挥之不去、抹之不掉的复旦情节。你们将永远珍藏在母校期间的难忘岁月,牢记师长对你们的殷切期望,在步入社会后也必将继续关心母校的发展。复旦永远是你们的坚强后盾和精神家园!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取得越来越大的成绩。还是那句话,你们因复旦而骄傲,复旦因你们而自豪。 复旦万岁!期待着各位用复旦精神指引未来的人生道路!

周其凤校长在北京大学2011年研究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今天是一个充满光荣与梦想、幸福与感动的日子。同学们经过种种期盼、等待和考验,终于轻松地走进这座满载荣誉的殿堂,向师长、同窗和母校挥手告别,即将奔赴人生的下一站。一段岁月留在身后,一个新的征程将就此启航!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学校全体教职员工,向你们圆满完成学业,获得博士、硕士学位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同时,也向所有关心你们、帮助你们成长进步的人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衷心的感谢!

同学们:人的一生,会有许多关键的时间节点,在岁月流转间凝固成永恒,成为相伴终生的美好回忆。站在典礼的会场,回首过去几年的时光,“仿佛就在转身之间,不知不觉就到了说‘再见’”的时候。我想,此时此刻,每一位“此间的少年”都会带着复杂的感情,回忆起那些“转身之间”的往事。这其中有完成学业的自豪,有结交挚友的喜悦,有青春不舍的情怀,还有那离别临行的感伤。作为先于大家毕业的“学长”,我也曾经有过同样的经历和感受。静静的校园留住的是你们青春的身影,厚重的钟声唤起的将是你们梦中永恒的依恋。未名湖、博雅塔到理教、农园;民主广场、北大红楼到李大钊、蔡元培先生的雕像;从此,“北大”作为一个“背景”矗立在你们的身后,而你们也将以自己的人生为北大书写新的篇章!

在过去几年的学习生活中,同学们以自己的执着、坚韧、勤奋,以对学术的忠诚和热爱,以年轻人独有的方式,为北大精神加上了青春的注脚。我知道,你们在实验室里通宵达旦刻苦攻关,为了一项关键数据顾不上吃饭睡觉;我也知道,你们会为一个学术观点争得面红耳赤,多处考证以辨明真伪对错,之后大家依然亲密如初、卧谈人生;我还知道面对学术你们敢于批评,不相信教条,不盲从权威,不随风摇摆,勇挑重担不负期望;作为研究生,你们是学术的求知者,也是知识的创造者。你们在完成学业的同时,也为学校不断涌现的科研成果付出了许多少为人知的汗水和心血。你们以自己的成就,为学校赢得了荣誉和骄傲,母校感谢你们!

有位老师写过这样一段话:“‘北大好吗?’——难说。萦绕耳际的常常是抱怨,唏嘘,嘲骂,似乎每个人都有排解不掉的苦闷和忧郁。可是,说也奇怪,每当心绪平静下来,我又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所吞噬、吸引。一根看不见的思线总牵着我去爱她、敬她、与她为伴!” 这也许是很多同学的共同感受。我知道,你们也曾对学校有过抱怨和挑剔,你们也曾对有些人有些事存有不满和批评。但我知道,你们是爱北大的。不然,你们不会为校园拆了一个旧建筑而怅然,也不会为改进校园某项管理而献策!偶尔在静园草坪看到你们三五成群欢声笑语,在未名湖畔一个人晨练诵读,在BBS上深夜灌水,??我都为你们而感动,你们是这校园的主人,你们是这校园最美丽的风景!母校将永远记着你们!

同学们,今天过后,你们将开启人生新的一页,将拥有更加广阔的人生舞台和发展机遇,也必定会面临更大的挑战。科学试验可以一次又一次地重来,可是人生的道路却没有办法经常试错。作为你们的校长和老师,面对将要远行的你们,我想再多叮嘱几句:

请你们继承和发扬北大优秀的学术传统,始终保持对真理的执着追求和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精神!研究型大学本质上是一个学术共同体,她的使命就是求真理、做学问。“只有学术上的发展,值得作大学的纪念。只有学术上的建树,值得‘北京大学万万岁’的欢呼!”当钱穆先生问汤用彤教授,《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为什么要历经数十载反复修改雕琢,汤先生解释道:“总是心感不满”。在座的同学们,很多人未来可能还要以学术为业。我希望大家对自己的作品、成果“总是心感不满”,希望你们永远牢记学术的尊严,扎扎实实,精益求精。当然,有的同学可能不再做学术研究了,但做学问与做其他事情道理是一样的!我希望你们继续保持做研究生时读书思考的习惯,继续努力提升自己的知识底蕴和人文素养,把

自己锻造成一个学识渊博、底蕴深厚的“博雅”之士,让自己始终保持心灵的温润、视野的开阔、思想的自由!

同学们,也请你们永远保持胸怀祖国、心系苍生的情怀风骨!北大一直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党的主要创始人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等,都曾在北大工作并传播马克思主义学说。今天的中国正处在一百多年来最繁荣的盛世,但是面临的挑战和困难依然很多,千斤重担还要由你们来挑起。希望你们“勇往奋进以赴之”,“瘅精瘁力以成之”。正如我校林毅夫教授曾经讲的:“只要民族没有复兴,我们的责任就没有完成,只要天下还有贫穷的人,就是我们自己在贫穷中,只要天下还有饥饿的人,就是我们自己在饥饿中,只要天下还有苦难的人,就是我们自己在苦难中,这是我们北大人的胸怀,也是我们北大人的庄严承诺!”

同学们,这里我还请你们始终牢记“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的嘱托,脚踏实地,成长自我,服务人民,奉献社会!大家知道,两个月前,胡锦涛总书记给我们研究生支教团写了回信,总书记对北大学子志愿服务西部给予了高度肯定,寄托了殷切期望,并号召大家“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学无止境,社会是一所大课堂。从今以后你们将在这所课堂中继续学习。请暂时放下你们曾经引以为骄傲的过去,一步一步,从头再来,从脚下做起!未来不会一帆风顺,面对困难和挫折,少一些抱怨,多一些努力!支教团的同学,以及这些年来扎根西部、扎根基层的北大校友,他们的共同经历告诉我们,“成功”并不是只有一种选择和诠释!只要始终坚持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昂扬的青春一定会在更加广阔的天地中绽放出绚烂的光彩!

感恩、责任、激情、梦想

—— 在2011年研究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的讲话

张 杰

2011年3月26日

亲爱的同学们:

一年之际始于春,在这美好的春天里,你们即将离开母校,开始人生的另外一段旅程。作为交通大学的第39任校长,我非常高兴和你们一起分享这收获的喜悦,更要为你们即将开启的征程而深深祝福。在大家临行之前,我想给同学们分享几个让我感动的故事。 第一个故事:“永远心怀感恩”

一所著名大学的优秀研究生来到一家著名的大公司应聘管理工作。他顺利地通过了笔试和面试,接下来人力资源部安排了公司的总经理进行最后一关的面试。总经理在翻看研究生的资料后,发现他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再到研究生,各门成绩都不错。

总经理问:“你的爸爸承担你的学费吗?”研究生答:“不是,我爸爸在我一岁的时候就过世了,是我妈妈一直靠给别人洗衣服挣钱供我上学。”总经理让研究生伸出双手,年轻人的手细嫩、洁白。总经理继续问:“你之前有没有帮助你妈妈洗过衣服?”年轻人如实回答:“没有,妈妈总是说,让我别耽误时间,别分心,好好学习,另外,妈妈说他洗衣服比我快。”总经理思考片刻,“我有个小要求,你今天回到家后,请帮妈妈洗洗手,明天上午再来见我。” 虽然感到总经理的要求有点奇怪,但他认为被录用的机会还是很大的,他一回到家里,

篇四:研究生毕业典礼领导发言稿

领导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各位家长: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们欢聚一堂,隆重举行北京理工大学生命学院2015届春季季研究生毕业典礼,一起分享你们收获的成功和喜悦。现在,请允许我代表学院,向顺利完成学业的2015届博士生、硕士生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为你们的成长成才倾注心血和汗水的各位研究生导师、教职员工表示诚挚的感谢!向全力支持同学们完成学业的各位家长和亲友们表示真诚的谢意!

同学们,一转眼,你们在生命学院度过了人生中最宝贵的几载光阴,你们经历了,成长了,收获了。你们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变得更加强烈,思想政治上逐步走向成熟,学业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学院的历史上留下了你们精彩的一笔。你们即将完成从一名青年学生到社会中流砥柱的角色转变。此时此刻,我想说,感谢大家。你们是学院发展的见证者,更是推进学院发展的参与者。朝气蓬勃的生命学院正由于你们书写的精彩青春而蒸蒸日上,欣欣向荣,作为你们的院长,同时也作为你们的师长,我感到由衷的高兴与自豪。

(来自:www.sMHaiDa.com 海 达范文网:研究生毕业典礼发言稿)

回顾过去,备感欣慰;展望未来,任重道远。研究生的学习生活,已经为你们实现理想、成就事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学们,今天,是你们人生新的起点。在临别之际,我作为大家的师长,也作为大家的朋友,准备了一句话送给同学们,那就是:“人生要追求卓越。”追求卓越要有胸怀祖国的气概。一滴水,只有融入大海才能得以永恒;一个人,只有融入社会才能实现价值。同学们风华正茂,不仅要有修身恪己的追求,更要有兼济天下的抱负。不管身处哪一时期,无论从事何种工作,希望你们都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努力作出不平凡的业绩,在服务社会的奋斗过程中追求卓越人生、实现人生价值。同学们,美好的蓝图已经描绘,辉煌的前程需要你们去开创。祝贺你们带着微笑走出美丽的校园,祝福你们带着信心奔向锦绣的前程。

同学们,你们即将离开这片曾经留下无数汗水与回忆的校园,离别朝夕相处的老师和同学,将要在新的学习和工作中大展宏图。毕业之际,提出几点希望,与同学们共勉:

第一,解放思想,志存高远。思想是人之魂,解放是人之需,运用是人之本。同学们即将走上不同的工作岗位,但每个人都要做敏锐者、看远者、谋高者、成事者。有无志向或志向高低,是人格高下的重要标志,是能否奋发有为的精神动力。平庸和贫穷最喜欢依附在胸无大志之人的身上。所以,我们应当志存高远,拒绝平庸!远大的志向,能指引我们前行,时刻为我们照亮前行的道路;能给我们勇气、力量,克服人生道路上出现的一切困难、险阻;它更是一颗火种,能使我们的人生充满光明、焕发光彩。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要牢记“德以明理 学以精工”的校训,要有高屋建瓴的清醒,担当大任的危机感,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责无旁贷的使命感,做志存高远,奋发进取,事业

有成的人,能够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一番成绩。“创业维艰,奋斗以成”,成功永远属于有崇高理想、坚定信念和艰苦奋斗的人。

第二,加强学习,勇于实践。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做勤于实践,勇于创新的人。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走出校园并不意味着学习的终止,只有不断完善、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才能在优胜劣汰的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大家必须增强与时俱进的学习意识,把学习当作人生的第一需要,当作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作加强自身修养、提高综合素质的现实需要。学校是个小社会,社会是个大学校,学校的问题可以在书本中找到答案,进入社会后,很多问题都没有现成的答案,需要同学们自己去摸索,去实践。要在实践锻炼中尽快成长,就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时时刻刻、事事处处注意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做工作、学习、生活中的强者。大家刚刚步入社会,热情高涨,志向远大,很想干一番大事业,创造出辉的成绩煌绩。但理想和现实之间总是存在一定的差距,有时和大家的想法落差会很大。大家一定要做好经受复杂环境、艰苦条件磨炼和考验的思想准备,努力把工作激情与实事求是、与科学态度、与埋头实干有机结合起来,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作起,从基础工作做起,脚踏实地,专心做事,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增长才干。实践永无止境,创新也无止境。

第三,善于合作,整合资源。学会与人共处,做善于协作,谦虚谨慎的人。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更需要加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合作,需要发扬团队精神,应在工作中和生活中善于正确处理各方面的关系,尊重人、理解人、信任人、帮助人,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与同事团结合作,共同完成工作任务。同时要有宽广的胸怀,合作共事。不为我有,但为我用。谦虚合作者有两个必须的素质,一是谦虚,二是宽容,每个人都是与众不同的,每个人面对不同的问题可能会持有不同的观点,当我们遇到别人的批评指责的时候,首先要想想自己的问题,反思自己是否犯了错误而没有察觉;同时,世界是多元的,我们应该学会容纳不同的观点,求同存异。

第四,健康向上,砥砺品格。以上对同学们提出了几点很高的要求,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够做到,但希望大家不要忘记,健康的身体和心理是一切的根本。希望每个同学学会善待自己,善待他人,适应环境,情绪正常,人格和谐。做到健康向上,并非是没有痛苦和烦恼,而是要学会适时地从痛苦和烦恼中解脱出来,积极地寻求改变不利现状的新途径,够深切领悟人生冲突的严峻性和不可回避性,深刻体察

人性的阴阳善恶。学会自由、适度地表达、展现自己个性的人,并且和环境和谐地相处。学会享受美好人生,同时也明白知足常乐的道理。遇到困难不要去钻牛角尖,而是善于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希望同学们陪养健康良好的人格和品质,以乐观的心态面对一切,热爱生活,不论大家日后处于什么样的岗位,永远做一个“健康,快乐,团结,发展”的“生命”人。

亲爱的同学们,也请你们永远记住,无论你们身在何方、走向何处,你们永远都是生命学院一直牵挂着的孩子,生命学院永远是你们的精神家园,永远是你们的支持力量。期待着你们在生活和事业上的捷报频传,欢迎同学们经常回家看看!希望所有的生命学子们到新的岗位以后,扎实工作,开拓进取,恪守诚信,奉献社会,以优异的成绩证明自己的价值。

最后,我代表学院党委和学院领导,代表全体师生员工衷心地祝愿各位同学:在新的人生征途上,创出业绩,取得成就,祝福你们有一个美满的家庭,有一番成功的事业,有自己无愧的人生! 谢谢!

生命学院 2015年3月13日

篇五:研究生代表在2014届研究生毕业典礼上的发言(终稿)

研究生代表在2014届研究生毕业典礼上的发言

发言代表: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机械工程学院的硕士毕业生..,今天,能够站在这里再次演唱,并代表2014届毕业研究生发言,我深感荣幸!刚刚,我们学位帽上的流苏,终于经师长之手,从右边换到了左边。这代表着我们学有所成,可以走出师门了。在这个人生极其重要与幸福的时刻,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今年毕业的全体研究生向深切关怀我们的领导、辛勤培育我们的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敬意!谢谢你们!

我与交大相伴的日子可以从2007年的一个清晨算起,从祖国西部边陲-新疆乌鲁木齐出发,带着青涩和懵懂,在经历了48个小时、3064公里铁路后,我第一次与西南交通大学相见了。那时的我还读不出石碑上的“竢实扬华”,还不知道课本上的“东方康奈尔”原来就是这里;那时还没有“高大上”的四食堂二楼;那时的宿舍还没有通上热水;那时九里校区的三角门还安静地矗立在二环路边……花开花落,时光荏苒,在交大的七载青春悄然而逝。

如果说本科阶段多是无畏与稚嫩,那么研究生阶段则让我们更快地学会成熟与思考。尽管这个过程被我们自黑为“研究僧的修炼”,但如今都化作难忘、不舍与感动。记得彻夜奋战修改论文时的“焦头烂额”;记得外出实习时的“辛酸坚持”;记得学习外语时的“孤独寂寞”……当然还记得身为校园大使向来宾讲解时的“玉树临风”;记得“竢实扬华”奖章答辩时的“慷慨激昂”;记得在篮球场上的“英姿飒爽”……记得那带不走、离不开的交大深情!在这个毕业的季节,总有许多回忆想去诉说,总有许多感谢想去表达,却又不知道从何说起。也许有一天我们不再“记得”,但曾经在这里留下的同窗之谊、师生之情、母校之恩会永远镌刻心间。

曾经在一篇采访....教授的文章中看到这样一句话,“人生不是用来度过的,是用来绽放的!”“绽放”是一个如此有力量的词语,可是通往“绽放”的路途会有风雨、会有曲折,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

去实现。我的导师..教授曾经和我说:“不要害怕失败,要勇于尝试,科研学术本就是在一次次的失败和尝试中凝练而成的!”带着这句话我不断反思:“放弃的后果是什么?我能否承担?如果能不计后果,那我还在畏惧什么?”大学就是如此可爱的一个人生阶段,它会带给我们无限多的途径,去成为我们想要成为的人。就这样,我通过修习更多的课程、不断尝试发表高级别论文来增加自己的专业自信;通过参与专业实习增强自己的专业技能;通过积极策划组织学生活动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最终,在“竢实扬华奖章答辩会”上实现了自己研究生阶段的“绽放”。这也让我相信“风华正茂,志存高远”正是属于我们这个时代,一个怀揣理想、怀揣梦想,便会感知幸福的青年时代。

“大学”之于我们,恰如阳光雨露之于草木!深邃而敦厚,博大而空灵,润物无声,生生不息。“交通”之于母校,是对“天地交而万物通”和“交通成和”宇宙之道、人伦之理的完美诠释。而“交通大学”之于社稷,则体现了“科技报国,交通天下”的远大志向。母校在118年里不懈追求的“文轨车书致大同”的理想和秉承的“竢实扬华,自强不息”的交大精神,是值得我们“交大人”受用一生的宝贵财富,需要我们每个人铭记与传承,也必将激励我们在新的起点上接力前行。

朝夕耕耘,图春华秋实;十年寒窗,求学有所用。在交大的七载求学,打下了我们的人生底色,孕育了我们的优秀品格。未来我们需奋发有为,不辜负母校对我们的厚望与殷切期望。

最后,我有一个小小的心愿,希望在离校之际,再演唱一次校歌,以此送上对母校最诚挚的祝福。如果在座的各位愿意加入,就让我们一起为母校祝福吧。

谢谢大家!

谢谢西南交通大学!

母校,再见!

最后,请允许我代表即将到祖国各地学习、工作的交大学子们为

母校送上我们最诚挚的祝福:

祝福母校大师云集,英才辈出!

祝老师们身体健康,桃李芬芳!

祝所有毕业生同学在新的征程上大展宏图,事业辉煌! 谢谢大家!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