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童年乡下黄昏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19:13:15 体裁作文
童年乡下黄昏体裁作文

篇一:乡村的黄昏

乡村的黄昏

乡村的黄昏

这个星期六我,我在乡下看到了不一样的黄昏。不只因为它有醉人的景色,更是因为它那古老,又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

当夕阳把他的余晖洒向大地时,在鲜艳轻纱的笼罩下的乡村显得格外诗情画意,景色无法用词汇去形容。

黄昏的小河是那么安宁,鲜红的夕阳把河水染得通红。在晚风的抚摸下,河水荡起了无数的涟漪,犹如一条条红绸。几片落叶在水中悠悠的漂向远方。

乡间的小路上,别有一番情趣。孩子们沐浴着夕阳的余晖,坐在牛背上哼着歌,赶着自家的牛呀、鸡呀、羊呀回家。小羊跟在他们的母亲身后发出咩咩的叫声。歌声、叫声组成了一首乡村歌曲。与夕阳、晚霞一起洒在这弥漫着乡土味的小路上。

田园里,升腾着柔和的晚霞,红红的霞光像彩条一样散开来,涂抹在云朵上,扑在地面。劳动一天的人们望着那金灿灿的田园,笑脸更红了。

被白杨树围着的农家小院更是让人如痴如醉,夕阳的余晖透过浓密的树木洒在这,红砖上,抹了一层黄彩彩的颜色。缕缕青烟,朵朵白云,空气清新。万家灯火微微发光,忽明忽暗,烘托出美丽与安宁。

美丽的乡村黄昏使我流连忘返

篇二:六一黄昏

六一黄昏

那些飞满我们童年天空的纸鹤,早已散落在了风中,随着岁月的流淌羽化成了灰烬。

在那个单纯得像洁白的玉兰花瓣般的年龄,没有所谓的无缘牵动我所有喜悦与悲伤的身影。

我以为童年都化作了云烟,再多的记忆,在时间轰轰隆隆地辗过后都不会留下太深的印记。那些逝去的岁月在心中翻来覆去,那些过去的过去的过往,我不愿也不知如何把它们简单地归类,就好像“懂事”这个词,我一直不知道该对它表示感激还是深刻地沉痛。

我只是一直一直在长大,像所有的孩子一样,一直长到不是孩子那么大了,却还是断不了那些回忆、那些牵绊,一瞬间就翻涌上来,如同海啸一般铺天盖地,无所循形。

时间在我身边飞逝,哗哗啦啦的声音像流水唱着欢快的歌。

岁月总是伴随着磕磕绊绊的那些人那些回忆,那些构建起我们以及的人或事像火车一样从我们的生命中轰轰烈烈得轧过去,留下一条条或明或暗清晰或模糊的印记。

我看到了两条线在相交的瞬间是多么美妙,像栖上枝头的百灵鸟,像深谷中骤然绽放的幽兰。可我忘了它们在那之前和之后无尽漫长的等待与分离

在无数个黄昏那么多个早晨,望着头顶那片不清澈的天空,一直一直地沉默。一恍惚,一愣神,便又是一个黄昏和清晨过去了

童年的那片天空总是那般宽广寂寥,很多很多年了,依旧是如此,它还会继续下去吧,在很多年以后,很多很多年后,仍旧是如此,而那些曾说过陪我们看

遍每一个日出与夕阳的人呵,他们又在哪里了呢?

终于有一天我发现,我几乎已经可以不去记起过去那些曾经以为会刻骨铭心的日子,这就好象你翻看一本书,看到那儿,带给你或喜或悲或麻木不仁的感受。看完了,自然而然就翻过去,然后看到新的故事,又有新的情节出现,有时想想人生一生也不过就是如此,这样,不知是该欢笑还是该悲伤。

我不停地讲啊讲啊,忽然就有种很伤感的感觉,看到了太多成长带给我无奈和上同。人在选择一些东西的时候必然跟着失去一些东西,无论怎样完美的选择都不会做到尽善尽美,我在成长的过程中无数次地站在岔路上,无数次地选择,也无数次地失去,有时我觉得其实没有选择才是最幸福。

成长就像是一场幸福的灾难!幸福、灾难~我总归是喜欢这两个词的,尤其是都在一起的时候,总是出奇的迷人。很简单的词,却长满了那些关于成长关于成长和爱的所有所有的纠葛

篇三:2014年济宁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绝密☆启用并使用完毕前 试卷类型A

济宁市二0一四年高中段学校招生考试

语 文 试 题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答案请答在答题卡上。

2.答题前,考生务必先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号,然后用0.5毫米黑

色墨水签字笔将本人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3.答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务必在题号所指示

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

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共15分)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并改正句中的错别字。(3分)

语文教学,即要重视包括字词使用、语法结构等语言能力的培养,更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习主体的思想水平、道德品质、文化品位、知识视野、智力发展、人格个性

的塑造,在长期的教学、xūn陶、浸染之后,将这些内容积淀内化为一种基础,再通过.

学生的日常生活和考试过程展现出来。

①塑 ▲ ②xūn ▲ ③ ▲ 改为 ▲ 2.按要求填空。(5分)

①儒家经典让我们获益匪浅。《〈论语〉十则》中的“ ▲ ? ▲ ?传不习乎?”可以看出古代治学的人非常重视品德的修养;《〈孟

子〉两章》中概括决定战争胜负的三个方面及其关系的句子是

“ ▲ , ▲ ”说明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

②王维《使至塞上》中“ ▲ , ▲ ”

与范仲淹《渔家傲 秋思》中的“ ▲ , ▲ ”有异曲同工之妙。

③思乡是萦绕在漂泊异乡的游子心中挥之不去的情愫。请你写出连续两句表达 “思

乡”之情的诗句。

3.下列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中学生需要广阔的视野,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特别是文化活动,这样才能开.

卷有益。 ...

B.人类的智慧和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 ....

C.诵读经典对提升学生修养,陶冶学生性情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 ....

D.精益求精体现了一种追求卓越的精神,这种精神是我们成长道路上的推进器。 ....4.下列有关名著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的三部曲的第二部(第一部是《神秘岛》,第三部是《格

兰特船长的儿女》),主要讲述诺第留斯号潜艇的故事。 了人们对平等与人人互爱的理想社会的向往。 B.《水浒》的作者是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小说塑造了众多草莽英雄的形象,表达

C.《简·爱》这部小说以第二人称叙述,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亲切感人。

D.《骆驼祥子》中的祥子来自农村,他老实、健壮、自尊好强,经历了人生的三

起三落后,变得更加坚强起来。

5.2014年9月16日,山东省第二十三届运动会将在我市举行。

承办省运会,是全市人民共同的期盼和夙愿。右图是省运会会徽,会

徽图形是由“荷花”变形为“三位手拉手奔向前的运动员”,“荷花”

为“济宁市市花”,体现了“济宁”的特色。请你仔细观察,说说“荷

花”的象征及寓意。(3分)

二、古诗文阅读(共15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回答6—9题。

(一)

晴江秋望 (唐)崔季卿

八月长江万里晴,千帆一道带风轻。

尽日不分天水色,洞庭南是岳阳城。

6.概括这首诗所见之景及所表达之情。(2分)

(二)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

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

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

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乙?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春往而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乃掘地,遂得水。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师于老马、老蚁,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不亦过乎?

(选自《韩非子·说林上》)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①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②食之不能尽其材 ..

B.①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②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

C.①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②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 ..

D.①老马之智可用也 ②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 ..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②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不亦过乎?

9.托物寓意是古人的常用写法。?甲?文作者以“千里马”寓.

在韩愈看来,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乙〕文管仲最后“遂得道”, 是因为他相信 ▲ (填写一个成语),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 什么道理?(6分)

三、现代文阅读(共3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10—20题。

(一)

睡眠为身体解毒

周 露

与吃饭、呼吸一样,睡眠是人类的一项基本需求。尽管几千年来人们遵守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自然规律,但很少有人问:“人为什么要睡觉?”此前,许多科学家曾针对睡眠原因提出各种各样的猜测与解释,包括消除疲劳、巩固记忆、调节机体代谢等,但人们一直无法就此达成一致看法。

近日,科学家对睡眠有了新的解释:为了把白天人体积聚的毒素一扫而光。美国一项新研究为此提供了有力证据:大脑在睡眠时才能高效清除代谢废物,从而恢复活力。这项研究发表在美国《科学》杂志上。科学家评论说,它“从分子水平上提供了可能是睡眠基本目的的首个直接实验证据”。

科学家发现,大脑内有一个独特的“垃圾处理系统”,并将其命名为“类淋巴系统”。大脑在清醒与睡眠状态时功能完全不同,清醒时会有意识,而睡觉时则进行“大扫除”。由于能量有限,它似乎必须在两种不同功能之间选择一个,您可以把它想成家庭宴会,

要么您招待客人,要么您打扫房间,但您不可能同时做两件事。脑脊液沿着动脉周隙流入脑内组织,与脑内组织间液不停交换,并将细胞间液体的代谢废物带至静脉周隙,随即排除至脑外。而在新研究中,他们发现,这个“垃圾处理系统”的工作几乎都是在睡眠中完成的。

在实验中,研究人员在老鼠的小脑后方植入一根导管,分别在老鼠清醒和睡眠时注入小分子荧光染料,这样就能看见脑脊液在脑内流动的情况。他们发现,染料注射30分钟后,与清醒老鼠相比,睡眠老鼠脑内的荧光染料分布要广泛得多,并且到达更深的地方。这说明脑脊液在睡眠老鼠脑内流动得更加容易。进一步的实验证实,睡眠老鼠脑内细胞间隙增大,使脑脊液流入脑内及脑组织间液交换变得更加容易。研究人员还分别往清醒和睡眠的老鼠脑内间隙注入β淀粉样蛋白,这种物资在脑内的聚集可引发阿尔茨海默氏症(老年痴呆症)。实验证实,β淀粉样蛋白在睡眠老鼠脑内的代谢速度比清醒老鼠快得多。

睡眠是现代人都很关心的问题。到底我们可不可以不睡觉然后腾出更多时间去工作去享受生活?答案可能是不行的。人脑需要每天花一定时间让脑脊液好好地为它洗个澡,不然那些脑细胞产生的代谢垃圾堆积起来,就会伤害到脑细胞,时间久了人就会生病,比如患上阿尔茨海默氏症等。

(选自《百科知识》2013年第23期)

10.文章开头从“人为什么要睡觉”谈起,这样写有什么用意?(2分)

11.文章第3段中“垃圾处理系统”具体指什么?请用本段中的一句话加以阐释。

(2分)

12.文章第4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表达作用?(3分)

(二)

宋庆发

等,取“等待”之义。它既不主动求证,又不拒绝演绎;既让过往莫名挠头,又在现实面前坦然露脸;既辐射自然和生命的日光,又聚焦道德和爱的月色。等,是诗一般恣肆凝聚,哲学一样的理性铺陈。 等是一种态度。春花等料峭过后的开放,秋叶等西风紧束之余的飘零,等的是一份自然而然;等米下锅,等菜上桌,等的是一份丰稔期许;等而下之,等闲视之,等的是一份逍遥自在。等量齐观,心存一颗佛心;等因奉此,秉承一业操守。等,其实就是一种和中的积极态度,一种对世界对人生的本源看法和清正做派。

等是一种智慧。姜尚直钩无饵垂钓渭水,等来了明慧天子周文王礼贤下士的相遇;卓文君诗心悱恻坚守空房,等回了浪子司马相如最初的爱恋。这何尝不是一种充分自信、甘于隐忍的智慧?

等是一种境界。苏武持节牧羊北海十九年,须发皆白,只等归汉,心纯如雪;谭嗣同坐等杀头,慷慨悲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以酬圣主、民心与变法;金岳霖情笃林徽因,不因其嫁作梁妇而词语忸怩,不因其声名鹊起而逻辑狷介,不因其早逝而改弦易辙,一等就是终身不娶。此心,此志,此情,天地为证,日月可鉴。

当今社会,物欲横行;当今时代,瞬息万变。但总有云卷云舒间的宠辱皆忘让人去等候,总有花开花落时的去留无意让人去期待。西方谚语道:“走得太快,灵魂跟不上,我要停下来,等一等灵魂。”灵魂不开口,就让我们一起 “等一等”吧! 等洪荒的旷远诡秘,等原野的缤纷,等文学燃起的希望,等自然唱起的规律,等万物亮出的生命底色。等一等,两个人的爱情便可湿润江南;等一等,一个人的寂寞便可开出花来;等一等,爱默生的自然世界便会呈现:“每个人都会成为诗人,爱将成为主宰,美将处处流露,人与自然将和谐相处。”

(选自《做人与处世》2013年第24期)

13.结合你对文意的理解,说说作者是从哪三个方面来诠释“等”的内涵的。(3分)

14.文章第4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15.结合文意,谈谈你对“爱默生的自然世界”的理解。(3分)

(三)

秋天的黄昏

丁立梅

城里是没有黄昏的。街道的灯,早早亮起来,生生把黄昏给吞了。

乡下的黄昏,却是辽阔的,博大的。它在旷野上坐着;它在人家的房屋顶上坐着;它在鸟的翅膀上坐着;它在人的肩上坐着;它在树上、花上、草上坐着,直到夜来叩门。 而一年四季中,又数秋天的黄昏,最为安详与丰满。

选一处河堤,坐下吧。河堤上,是大片欲黄未黄的草。它们是有眼睛的,它们的眼睛,是麦秸色的,散发出可亲的光。它们淹在一片夕照的金粉里,相依相偎,相互安抚。这是草的暮年,慈祥得如老人一样。你把手伸过去,它们摩挲着你的掌心,一下,一下,轻轻地。像多年前,亲爱的老祖母。你疲惫奔波的心,突然止息。 从河堤往下看,能看到大片的田野。这个时候,庄稼收割了,繁华落尽,田野陷入令人不可思议的沉寂中。你很想知道田野在想什么,得到与失去,热闹与寥落,这巨大的落差,该如何均衡?田野不说话,它安静在它的安静里。岁月枯荣,此消彼长,焉有得?焉有失?不远处,种子们正整装待发,新的一轮蓬勃,将在土地上重新衍生。

篇四:散文阅读:2014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整理

中小学1对1课外辅导专家

2014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整理:散文阅读

高新校区 崔景第

2014湖北省宜昌市 四、入清泉之境 悟人生真谛(15分)

明月清泉自在怀

◆贾平凹

①读王维的《山居秋暝》时年龄还小,想象不来“松间明月”的高洁,也不懂得“泉流石上”是什么样。母亲说这是一幅很美很美的风景画,要我好好背,说背熟了就知道意思了。我虽将诗句背得滚瓜烂熟,其意义依然不懂。什么空山、清泉、渔舟这些田园风物也只是朦胧,而乡野情致则更模糊了。

②后来上了大学,有了些古文功底,常常自豪于同窗学友。翻来覆去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也能时常获得师长赞许。再后来深入乡村,造访田园,登临名山,并且专在月夜听泉,古刹闻钟, , ,都为寻找王维《山居秋暝》的那种灿烂意境,都为了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那份执著情结。一段时间,于人世纷杂之中,自以为林泉在胸,甚至以渔樵野老自居,说和同事纠纷,劝解祸中难人。自以为心中有了王维,就了却了人间烦恼,看透了红尘纷争;更自以为一壶清茶,便可笑谈古今。

③真正进入了人生的生存程序——结婚,生子,住房,柴米油盐,等等,才知道青年时代“明月松间照”式的“超脱”,只不过是少年时代“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浮雕和顺延。真正对王维和他的诗的理解,是在经历了无数生命的体验和阅历的堆积之后。人之一生,苦也罢,乐也罢;得也罢,失也罢——要紧的是心间的一泓清潭里不能没有月辉。哲学家培根说过:“历史使人明智,诗歌使人灵秀。”顶上的松阴、足下的流泉以及坐下的磐石,何曾因宠辱得失而抛却自在?又何曾因风霜雨雪而易移萎缩?它们自我踏实,不变心性,才有了千年的阅历,万年的长久,也才有了诗人的神韵和学者的品性。我不止一次地造访过终南山翠华池边那棵苍松,也每年数次带外地朋友去观览黄帝陵下的汉武帝手植柏,还常常携着孩子在碑林前的唐槐边盘桓……这些木中的祖宗,旱天雷摧折过它们的骨干,三九冰冻裂过它们的树皮,甚至它们还挨过野樵顽童的斧斫和毛虫鸟雀的啮啄,然而它们全都无言地忍受了,它们默默地自我修复,自我完善。

④相形之下,那些不惜以自己的尊严和人格与金钱地位、功名利禄作交换,最终腰缠万贯、飞黄腾达的小人的蝇营狗苟算得了什么?且让他暂时得逞又能怎样?

⑤王维实在是唐朝的爱因斯坦,他把山水景物参悟得那么透彻,所谓穷根物理形而上学于他实在是储之心灵,口吐莲花!坦诚、执著、自识,使王维远离了贪婪、附庸、嫉妒的装饰,从而永葆了自身人品、诗品顽强的生命力。谁又能说不呢?的确,“空山”是一种胸襟,“新雨”是一种态度,“天气”是一种环境,“晚来”是瞬时的境遇。“竹喧”也罢,“莲动”也罢,“春芳”也罢,“王孙”也罢,生活中的诱惑实在太多太多,而物质的欲望则永无止境,什么都要的结果最终只能是什么都没有得到。唯有甘于清贫,甘于寂寞,自始至终保持独立的人格,这才是人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王维的人生态度正是因为有了太多的放弃,也便才有他“休阴无恶木,饮水必清源”的高洁情怀,也便才有了他哲悟金铂般

的千古名篇。

⑥“明月松间照”,照一片娴静淡泊寄寓我无所栖息的灵魂;“清泉石上

流”,流一江春水细浪淘洗我劳累庸碌之身躯。浣女是个好,渔舟也是

个好,好的质地在于劳作,在于独立,在于思想——这是物质的创造,

更是精神的明月清泉。

——选自《阅读与鉴赏》

26.认真阅读全文,想一想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2分)

27.文段①中“母亲说这是一幅很美很美的风景画”一句点出了王维诗歌创作的特点,请用一个四字短语概括出来。(1分)

28.仿照文段②中画波浪线的句子,顺其思路,在横线上续写两句。(2分)

月夜听泉,古刹闻钟, , ,都为寻找王维《山居秋暝》的那种灿烂意境,都为了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那份执著情结。

29.结合文章内容思考,下面的语句应还原到文中第几段的开头最恰当?(1分)

中小学1对1课外辅导专家

这风霜雨雪,这刀斧虫雀,统统化作了其根下营养自身的泥土和涵育情操的“胎盘”,这是何等的气度和胸襟?

30.读诗也是读人,作者从王维的《山居秋暝》中读出了他怎样的人品呢?请用文段⑤中连续的三个双音节词回答。(2分)

31.文章结尾说“这是物质的创造,更是精神的明月清泉”,那么,作者心中“精神的明月清泉”是什么呢?请用文段⑤中的原话来回答。(2分)

32.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段⑥中画横线的句子。(2分)

33.文段③画横线的句子让我们联想到《岳阳楼记》中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名句,请写出这个名句,并补充一个由此联想到的古仁人的事例来证明这个观点。(3分)

【注】因命题需要,本试卷所选文段均有删改,特此说明。

四、入清泉之境 悟人生真谛(15分)

26.(2分)王维的诗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指出王维的诗句即可)

27.(1分)诗中有画

28.(2分)示例:江南乘舟、溪边浣纱、湖中采莲、亭中赏雪等等。(句式相同,意境贴切即可)

29.(1分)第④段开头

30.(2分)坦诚 执著 自识(错一词扣1分,扣完为止)

31.(2分)唯有甘于清贫,甘于寂寞,自始至终保持独立的人格,这才是人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

32.(2分)这句话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句式工整,语言凝练,表达了王维的诗句对我灵魂的照耀和身心的洗涤。(答出“对偶”1分,“赏析”1分)

33.(3分)名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1分)事例示例:欧阳修被贬滁州,却与民同乐,造福一方。苏轼多次遭贬,却豁达坦然,心忧民生。??(2分,人物事件符合观点即可)

【注】语文答案具有很强的即时性和情景性,很多字词的理解和文章的解读,离开了现有的问题和语境,可能会呈现出完全不同的面目,甚至同一问题同一语境,不同学生的解答,也可能呈现出不同的情态,所以,阅卷老师在评阅过程之中,务必认真通读原文,仔细揣摩题意,去芜取精,把握要旨,让每一份答卷做到对无一遗,错无一漏。 2014济宁市 (三)

秋天的黄昏

丁立梅

城里是没有黄昏的。街道的灯,早早亮起来,生生把黄昏给吞了。

乡下的黄昏,却是辽阔的,博大的。它在旷野上坐着;它在人家的房屋顶上坐着;它在鸟的翅膀上坐着;它在人的肩上坐着;它在树上、花上、草上坐着,直到夜来叩门。 而一年四季中,又数秋天的黄昏,最为安详与丰满。

选一处河堤,坐下吧。河堤上,是大片欲黄未黄的草。它们是有眼睛的,它们的眼睛,是麦秸色的,散发出可亲的光。它们淹在一片夕照的金粉里,相依相偎,相互安抚。这是草的暮年,慈祥得如老人一样。你把手伸过去,它们摩挲着你的掌心,一下,一下,轻轻地。像多年前,亲爱的老祖母。你疲惫奔波的心,突然止息。

从河堤往下看,能看到大片的田野。这个时候,庄稼收割了,繁华落尽,田野陷入令人不可思议的沉寂中。你很想知道田野在想什么,得到与失去,热闹与寥落,这巨大的落差,该如何均衡?田野不说话,它安静在它的安静里。岁月枯荣,此消彼长,焉有得?焉有失?不远处,种子们正整装待发,新的一轮蓬勃,将在土地上重新衍生。

还有晚开的棉花呢。星星点点的白,点缀在褐色的棉枝上,这是秋天最后的花朵。捡拾棉花的手,不用那么急了。女人抬头看看天,低头看看花,这会儿,她终于可以做到从容不迫,稻谷都进了仓,农活不那么紧了。她细细捡拾棉花,一朵一朵的白,落入她手里。黄昏下,她的剪影,就像一幅画。

你的眼睛,久久落在那些白上面,你想起童年,想起棉袄、棉鞋和棉被。大朵大朵的白,摊在屋门前的篾席上晒。你在里面打滚儿,你是驾着白云朵的鸟。玩着玩着,会睡着了,睡出一身汗来——棉花太暖和了啊。

中小学1对1课外辅导专家

最开心的事是,冬夜的灯下,母亲把积下的棉花搬出来,在灯下捻去里面的籽儿。你也跟在后面捻,知道有新棉鞋新棉袄可穿,心先温暖起来。那时,你的世界就那么大,那时,一个世界的幸福,都可以被棉花填得满满的。 人生因简单因单纯,更容易得到快乐。你有些惆怅,因为,现在的你,离简单离单纯,越来越远了。

竟然还见到老黄牛。不多见了啊。人和牛,都老了。他们在河堤上,慢慢走。身上披着黄昏的影子。人的嘴里哼着“呦喝”“呦喝”——歌声单调,却闪闪发光。牛低着头,不知是在倾听,还是在沉思。你想,到底牛是人的伙伴,还是人是牛的伙伴?——相依为命,应该是尘世间最不可或缺的一种情感吧。

鸟叫声在村庄那边,密密稠稠,是归巢前互道晚安呢。村庄在田野尽头,一排排,被黄昏镀上一层绚丽的橙色,像披了锦。炊烟升起来了,你家的,我家的,在空中热烈相拥,久久缠绵。还是村庄好,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设防。

突然听得有母亲的声音在叫:“小雨,快回家吃晚饭啦——”你忍不住笑,原来不管哪个年代,都有贪玩的孩子。

周遭的色彩,渐渐变浓变深。身下的土地,渐渐凉了,你也该走了。再贪恋地望一眼这秋天的夕阳,它一圈一圈小下去,小下去,像一只红透的西红柿,可以摘下来,炒了吃。 (选自《语文周报》读写版2013年第35期)

16. 本文写景以什么为序?请找出表明顺序的词或短语。(3分)

16.答案:以空间方位为序;河堤--从河堤往下看,能看到大片的田野--河堤上--村庄在田野尽头。 评分:共3分。第一问1分,第二问2分。意思对即可。

17.说说文章第1段中“街道的灯,早早亮起来,生生把黄昏给吞了”中“吞”字的含义。(3分)

17. 答案:“吞”写出了城市灯光亮的之早,灯光之亮,与下文写乡下的黄昏形成对比。

评分:共3分。意思对即可。

18.文章第7、8段插叙了童年时关于棉花的回忆,有什么作用?(3分)

18.答案:用联想手法,回忆美好童年,赞美秋天带来的收获和对母亲的怀念。

评分:共3分。每个要点1分。言之成理即可。

19.文章很多句子富有诗意美。请赏析第7段中“你在里面打滚儿,你是驾着白云朵的鸟”这句话。(从修辞和表达效果两方面入手)(3分)

19. 答案:修辞手法:比喻; 表达效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棉花的洁白与柔软,以及童年的欢愉。 评分:共3分。修辞手法1分,表达效果2分。意思对即可。

20.秋天的黄昏富有诗情画意。文章第3段作者认为“而一年四季中,又数秋天的黄昏,最为安详与丰满”。这是为什么?(3分)

20. 答案:因为秋天的黄昏秋草淹在一片夕照的金粉里,相依相偎,相互安抚,慈祥得如亲爱的老祖母,可以

止息疲惫奔波的心;繁华落尽的大片的田野陷入令人不可思议的沉寂中,从不计较得失;晚开的棉花可以幸福一个世界。

评分:共3分。意思对即可。

2014湖北株洲市 二、阅读下面白话文,回答问题(共24分,每小题2分)

(一)葡 萄 汪曾祺

四月,浇水。

葡萄喝起水来是惊人的。它真是在喝哎!葡萄藤的组织跟别的果树不一样,它里面是一根一根细小的导管。浇了水,不大一会,它就从根直吸到梢,简直是小孩嘬奶似的拼命往上嘬。浇过了水,你再回来看看吧:梢头切断过

中小学1对1课外辅导专家

的破口,就嗒嗒地往下滴水了。

施了肥,浇了水,葡萄就使劲抽条、长叶子。真快!原来是几根根枯藤,几天功夫,就变成青枝绿叶的一大片。 五月,浇水,喷药,打梢,掐须。

葡萄一年不知道要喝多少水,别的果树都不这样。别的果树都是刨一个“树碗”,往里浇几担水就得了,没有像它这样的:“漫灌”,整池子地喝。

喷波尔多液。从抽条长叶,一直到坐果成熟,不知道要喷多少次。喷了波尔多液,太阳一晒,葡萄叶子就都变成蓝的了。葡萄抽条,丝毫不知节制,它简直是瞎长!几天功夫,就抽出好长的一节新条。这样长法还行呀,还结不结果呀?因此,过几天就得给它打一次条。拿起树剪,劈劈啦啦,把新抽出来的一截都给它铰了。

葡萄的卷须,在它还是野生的时候是有用的,好攀附在别的什么树木上。现在,已经有人给它好好地固定在架上了,就一点用也没有了。卷须这东西最耗养分,因此,长出来就给它掐了,长出来就给它掐了。

五月中下旬,葡萄开花了。有人说葡萄不开花,哪能呢!只是葡萄花很小,颜色淡黄微绿,不钻进葡萄架是看不出的。而且它开花期很短。很快,就结出了绿豆大的葡萄粒。

(来自:www.sMHaiDa.com 海 达范文网:童年乡下黄昏)

六月,浇水,喷药,打条,掐须。

葡萄粒长了一点了,一颗一颗,像绿玻璃料做的纽子。硬的。

葡萄不招虫。葡萄会生病,所以要经常喷波尔多液。

七月,葡萄“膨大”了。

掐须,打条,喷药,大大地浇一次水。追一次肥。追硫铵。在原来施粪肥的沟里撒上硫铵。然后,就把沟填平了,把硫铵封在里面。

八月,葡萄“着色”。

你别以为我这里是把画家的术语借用来了。不是的。这是果农的语言,他们就叫“着色”。

下过大雨,你来看看葡萄园吧,那叫好看!白的像白玛瑙,红的像红宝石,紫的像紫水晶,黑的像黑玉。一串一串,饱满、结实、挺括,璀璨琳琅。

可是你得快来!明天,对不起,你全看不到了。我们要喷波尔多液了。一喷波尔多液,它们的晶莹鲜艳全都没有了,它们蒙上一层蓝兮兮、白糊糊的东西,成了磨砂玻璃。我们不得不这样干。葡萄是吃的,不是看的。我们得保护它。

过不两天,就下葡萄了。一串一串剪下来,把病果、瘪果去掉,妥妥地放在果筐里。葡萄装上车,走了。 去吧,葡萄,让人们吃去吧!

(节选自汪曾祺《葡萄月令》)

8.本文以时间为序,将 和 两方面的内容融合在一起说明。

9.“葡萄抽条,丝毫不知节制,它简直是瞎长!”“不知节制”与“瞎长”幽默地写出了葡萄的 。

10.“(卷须)长出来就给它掐了,长出来就给它掐了”,作者反复写“长出来就给它掐了”,既说明了卷须生长快的

特点,也写出了果农的 。

11.口语的成功运用,是本文的特点之一。请根据你的阅读感受,说说它的好处。

二、现代文阅读(共24分,每小题2分)

(一)8.葡萄生长(过程)(1分); 葡萄生产(管理)或培育葡萄等(1分)

9.旺盛生命力(意思对即可)(2分)

10.辛勤(苦)或辛劳、勤劳等 (2分)

11.亲切(娓娓动听);生动(活泼)等。(合乎情理即可)(1点1分,答2点即可)

2014山东省莱芜市

(二)乡土的篱笆

钱国宏

①几十年的城市生活,让我早已习惯了喧嚣与浮躁。前几日回老家,看到村南有一段篱笆,拱着身后的家园,悠闲恬静。于是,关于篱笆的记忆便倏地返青了……

②小时候,走在村里,随处可见簇新晶亮、泛着金光的篱笆……农家为了阻挡春日的大风、夏日的飞沙、秋日的寒霜和冬日的冰雪,以及村中闲游的畜禽,便用秫秆沿着院子四周夹成一圈“障子”。在乡下,篱笆通常被称作

中小学1对1课外辅导专家

“障子”。

③夹“障子”大都就地取材。高粱收割后,选出粗壮、笔挺的高粱秆,晒干,搡去叶子,再用柔软的柳条缀上“腰”,秫秆们就连成一片篱笆了。沿院落四周刨一溜半尺深的沟,将秫秆下坑埋好、踩实,篱笆就算是夹成了。篱笆虽比不上土墙、砖墙结实,但也有它的好处:透光、通风。有了阳光,小院便有了生气,有了清风,小院便添了人气。早晨,刚出窝的芦花鸡们任凭主人呵斥追撵,就是不肯离院,一个个悠闲地在篱笆边踱着方步。中午,火辣辣的太阳早把大门外疯长的青麻绿草晒卷了叶,而篱笆上的倭瓜花、芸豆花和葫芦花,却在阴影里开得正盛,吸引着一批又一批蜂蝶纷至沓来———它们把灼热的日子剪成一行行五彩斑斓的诗!大人孩子将饭桌摆在倭瓜架下,沐浴着障间吹进的一丝丝凉风,嘴里再嚼些黄瓜蘸鸡蛋酱,耳畔再听着脍炙人口的评书,那真叫一个“爽”,真叫一个“静”,有声胜无声,心静胜境静!农家人醉心的就是这种安谧祥和的田园情境!晚上,四面蛙声鼎沸,习习微风中飘来了障边花草的幽香,如一曲莫扎特的小夜曲,又像情人在柳丝下喁喁絮语,轻轻的、柔柔的、甜甜的,醉了篱笆边静坐吸烟的汉子……

④篱笆不挑地不挑人,在哪儿安家,就在哪儿站成长城。篱笆邀来阳光和清风,也邀来了各种青葱的植物。因为有了可攀援之处,牵牛花、露水豆都早早地赶了来,在夏日里将稚嫩的枝蔓偷偷地攀上篱笆;家庭主妇们喜欢在篱笆边种些季季草、细粉莲、芍药、美人蕉等花卉。花开时节,篱笆内外花香如浪,潮起潮涌,姹紫嫣红,缤纷绚丽,令人留连忘返。各种鲜艳欲滴的喇叭花,朝着四面八方吹着欢快的民乐,像娶亲的队伍一样浩浩荡荡,沿着乡间的小路绵延不绝地蜂拥而来……一户人家、一方篱笆、一畦菜地、一缕炊烟、一片红白蓝相间的芸豆花,构成了丹青妙手灵性的水彩,把庄户人的日子渲染成一首清香四溢的田园诗。目睹那一片千红万紫,油然让人觉得大自然中充满了蓬勃而旺盛的生命,那洋溢着缤纷色彩的生命简直天下无敌、无可阻挡!人们徜徉于这风景秀丽的田园里,沉醉的乡心,浓酽的乡思,融化在这枝疏叶柔的婵娟风姿里。 ⑤“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尘草木春。”乡村篱笆朴素而高雅,她似一位闲适的遁世者,旷达拙朴,晨迎朝霞,暮送斜阳,应验了郑板桥“一片绿荫如洗,护竹何劳荆棘,仍将竹作笆篱,求人不如求己”的浑然忘我情怀和傲骨。乡村篱笆没有高山大川之雄奇,却有馥郁淳厚、醉人心脾的温暖和亲切,她以诗意的笔调和散文的形式,凸现了农人的本真淳厚、平淡超然,极富人生智慧和审美智慧的生命存在。我有这样的感觉:每次欣赏篱笆上植物们的绿芽萌动,都会有一种纯净的欢欣和原始的激动在胸襟里脉动、奔涌、狂舞;每次走近篱笆,都是对心灵的一次慰藉,更是一次精神上的立体按摩……

(选自《思维与智慧》2012年05期,有删改)

19.阅读全文,概括“乡土的篱笆”的特点。(4分)

20.简析文章第①段的作用。(4分)

21.本文语言生动,按照要求完成下面题目。(4分)

① 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晚上,四面蛙声鼎沸,习习微风中飘来了障边花草的幽香,如一曲莫扎特的小夜曲,又像情人在柳丝下喁喁絮语,轻轻的、柔柔的、甜甜的,醉了篱笆边静坐吸烟的汉子??

② 说说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人们徜徉于这风景秀丽的田园里,沉醉的乡心,浓酽的乡思,融化在这枝疏叶柔的婵娟风姿里。 ..

篇五:济宁市2014年中考语文试题与答案

济宁市二0一四年高中段学校招生考试

语 文 试 题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答案请答在答题卡上。

2.答题前,考生务必先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号,然后用0.5毫米黑色墨水

签字笔将本人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3.答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务必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

区域内作答;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

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共15分)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并改正句中的错别字。(3分)

语文教学,即要重视包括字词使用、语法结构等语言能力的培养,更要在教学过程中注

重对学习主体的思想水平、道德品质、文化品位、知识视野、智力发展、人格个性的塑造,.

在长期的教学、xūn陶、浸染之后,将这些内容积淀内化为一种基础,再通过学生的日常

生活和考试过程展现出来。

①塑 ▲ ②xūn ▲ ③ ▲ 改为 ▲ .

2.按要求填空。(5分)

①儒家经典让我们获益匪浅。《〈论语〉十则》中的“ ▲ ? ▲ ?传不习乎?”可以看出古代治学的人非常重视品德的修养;《〈孟子〉

两章》中概括决定战争胜负的三个方面及其关系的句子是“ ▲ , ▲ ”说明人心所向、内部团结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

②王维《使至塞上》中“ ▲ , ▲ ”与范

仲淹《渔家傲 秋思》中的“ ▲ , ▲ ”有异曲同工之妙。

③思乡是萦绕在漂泊异乡的游子心中挥之不去的情愫。请你写出连续两句表达 “思

乡”之情的诗句。

3.下列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中学生需要广阔的视野,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特别是文化活动,这样才能开卷有...益。 .

B.人类的智慧和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 ....

C.诵读经典对提升学生修养,陶冶学生性情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 ....

D.精益求精体现了一种追求卓越的精神,这种精神是我们成长道路上的推进器。 ....

4.下列有关名著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的三部曲的第二部(第一部是《神秘岛》,第三部是《格 兰

特船长的儿女》),主要讲述诺第留斯号潜艇的故事。

B.《水浒》的作者是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小说塑造了众多草莽英雄的形象,表达 了人

们对平等与人人互爱的理想社会的向往。

C.《简·爱》这部小说以第二人称叙述,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亲切感人。

D.《骆驼祥子》中的祥子来自农村,他老实、健壮、自尊好强,经历了人生的三 起三

落后,变得更加坚强起来。

5.2014年9月16日,山东省第二十三届运动会将在我市举行。承办

省运会,是全市人民共同的期盼和夙愿。右图是省运会会徽,会徽图形是由“荷花”变形为

“三位手拉手奔向前的运动员”,“荷花”为“济宁市市花”,体现了“济宁”的特色。请

你仔细观察,说说“荷花”的象征及寓意。(3分)

二、古诗文阅读(共15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回答6—9题。

(一)

晴江秋望

(唐)崔季卿

八月长江万里晴,千帆一道带风轻。

尽日不分天水色,洞庭南是岳阳城。

5、概括这首诗所见之景及所表达之情。(2分)

(二)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

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乙?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春往而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乃掘地,遂得水。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师于老马、老蚁,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不亦过乎?

(选自《韩非子·说林上》)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①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②食之不能尽其材 ..

B.①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②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

C.①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②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 ..

D.①老马之智可用也 ②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 ..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②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不亦过乎?

9.托物寓意是古人的常用写法。?甲?文作者以“千里马”寓, 在.

韩愈看来,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乙〕文管仲最后“遂得道”, 是因为他相信 ▲ (填写一个成语),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 什么道理?(6分)

三、现代文阅读(共3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10—20题。

(一)

睡眠为身体解毒

周 露

与吃饭、呼吸一样,睡眠是人类的一项基本需求。尽管几千年来人们遵守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自然规律,但很少有人问:“人为什么要睡觉?”此前,许多科学家曾针对睡眠原因提出各种各样的猜测与解释,包括消除疲劳、巩固记忆、调节机体代谢等,但人们一直无法就此达成一致看法。

近日,科学家对睡眠有了新的解释:为了把白天人体积聚的毒素一扫而光。美国一项新研究为此提供了有力证据:大脑在睡眠时才能高效清除代谢废物,从而恢复活力。这项研究发表在美国《科学》杂志上。科学家评论说,它“从分子水平上提供了可能是睡眠基本目的的首个直接实验证据”。

科学家发现,大脑内有一个独特的“垃圾处理系统”,并将其命名为“类淋巴系统”。大脑在清醒与睡眠状态时功能完全不同,清醒时会有意识,而睡觉时则进行“大扫除”。由于能量有限,它似乎必须在两种不同功能之间选择一个,您可以把它想成家庭宴会,要么您招待客人,要么您打扫房间,但您不可能同时做两件事。脑脊液沿着动脉周隙流入脑内组织,与脑内组织间液不停交换,并将细胞间液体的代谢废物带至静脉周隙,随即排除至脑外。而在新研究中,他们发现,这个“垃圾处理系统”的工作几乎都是在睡眠中完成的。

在实验中,研究人员在老鼠的小脑后方植入一根导管,分别在老鼠清醒和睡眠时注入小分子荧光染料,这样就能看见脑脊液在脑内流动的情况。他们发现,染料注射30分钟后,与清醒老鼠相比,睡眠老鼠脑内的荧光染料分布要广泛得多,并且到达更深的地方。这说明脑脊液在睡眠老鼠脑内流动得更加容易。进一步的实验证实,睡眠老鼠脑内细胞间隙增大,使脑脊液流入脑内及脑组织间液交换变得更加容易。研究人员还分别往清醒和睡眠的老鼠脑内间隙注入β淀粉样蛋白,这种物资在脑内的聚集可引发阿尔茨海默氏症(老年痴呆症)。实验证实,β淀粉样蛋白在睡眠老鼠脑内的代谢速度比清醒老鼠快得多。

睡眠是现代人都很关心的问题。到底我们可不可以不睡觉然后腾出更多时间去工作去享受生活?答案可能是不行的。人脑需要每天花一定时间让脑脊液好好地为它洗个澡,不然那些脑细胞产生的代谢垃圾堆积起来,就会伤害到脑细胞,时间久了人就会生病,比如患上阿尔茨海默氏症等。

(选自《百科知识》2013年第23期)

10.文章开头从“人为什么要睡觉”谈起,这样写有什么用意?(2分)

11.文章第3段中“垃圾处理系统”具体指什么?请用本段中的一句话加以阐释。

(2分)

12.文章第4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表达作用?(3分)

(二)

宋庆发

等,取“等待”之义。它既不主动求证,又不拒绝演绎;既让过往莫名挠头,又在现实面前坦然露脸;既辐射自然和生命的日光,又聚焦道德和爱的月色。等,是诗一般恣肆凝聚,哲学一样的理性铺陈。

等是一种态度。春花等料峭过后的开放,秋叶等西风紧束之余的飘零,等的是一份自然而然;等米下锅,等菜上桌,等的是一份丰稔期许;等而下之,等闲视之,等的是一份逍遥自在。等量齐观,心存一颗佛心;等因奉此,秉承一业操守。等,其实就是一种和中的积极态度,一种对世界对人生的本源看法和清正做派。

等是一种智慧。姜尚直钩无饵垂钓渭水,等来了明慧天子周文王礼贤下士的相遇;卓文君诗心悱恻坚守空房,等回了浪子司马相如最初的爱恋。这何尝不是一种充分自信、甘于隐忍的智慧?

等是一种境界。苏武持节牧羊北海十九年,须发皆白,只等归汉,心纯如雪;谭嗣同坐等杀头,慷慨悲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以酬圣主、民心与变法;金岳霖情笃林徽因,不因其嫁作梁妇而词语忸怩,不因其声名鹊起而逻辑狷介,不因其早逝而改弦易辙,一等就是终身不娶。此心,此志,此情,天地为证,日月可鉴。

当今社会,物欲横行;当今时代,瞬息万变。但总有云卷云舒间的宠辱皆忘让人去等候,总有花开花落时的去留无意让人去期待。西方谚语道:“走得太快,灵魂跟不上,我要停下来,等一等灵魂。”灵魂不开口,就让我们一起 “等一等”吧!

等洪荒的旷远诡秘,等原野的缤纷,等文学燃起的希望,等自然唱起的规律,等万物亮

出的生命底色。等一等,两个人的爱情便可湿润江南;等一等,一个人的寂寞便可开出花来;等一等,爱默生的自然世界便会呈现:“每个人都会成为诗人,爱将成为主宰,美将处处流露,人与自然将和谐相处。”

(选自《做人与处世》2013年第24期)

13.结合你对文意的理解,说说作者是从哪三个方面来诠释“等”的内涵的。(3分)

14.文章第4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15.结合文意,谈谈你对“爱默生的自然世界”的理解。(3分)

(三)

秋天的黄昏

丁立梅

城里是没有黄昏的。街道的灯,早早亮起来,生生把黄昏给吞了。

乡下的黄昏,却是辽阔的,博大的。它在旷野上坐着;它在人家的房屋顶上坐着;它在鸟的翅膀上坐着;它在人的肩上坐着;它在树上、花上、草上坐着,直到夜来叩门。 而一年四季中,又数秋天的黄昏,最为安详与丰满。

选一处河堤,坐下吧。河堤上,是大片欲黄未黄的草。它们是有眼睛的,它们的眼睛,是麦秸色的,散发出可亲的光。它们淹在一片夕照的金粉里,相依相偎,相互安抚。这是草的暮年,慈祥得如老人一样。你把手伸过去,它们摩挲着你的掌心,一下,一下,轻轻地。像多年前,亲爱的老祖母。你疲惫奔波的心,突然止息。

从河堤往下看,能看到大片的田野。这个时候,庄稼收割了,繁华落尽,田野陷入令人不可思议的沉寂中。你很想知道田野在想什么,得到与失去,热闹与寥落,这巨大的落差,该如何均衡?田野不说话,它安静在它的安静里。岁月枯荣,此消彼长,焉有得?焉有失?不远处,种子们正整装待发,新的一轮蓬勃,将在土地上重新衍生。

还有晚开的棉花呢。星星点点的白,点缀在褐色的棉枝上,这是秋天最后的花朵。捡拾棉花的手,不用那么急了。女人抬头看看天,低头看看花,这会儿,她终于可以做到从容不迫,稻谷都进了仓,农活不那么紧了。她细细捡拾棉花,一朵一朵的白,落入她手里。黄昏下,她的剪影,就像一幅画。

你的眼睛,久久落在那些白上面,你想起童年,想起棉袄、棉鞋和棉被。大朵大朵的白,摊在屋门前的篾席上晒。你在里面打滚儿,你是驾着白云朵的鸟。玩着玩着,会睡着了,睡出一身汗来——棉花太暖和了啊。

最开心的事是,冬夜的灯下,母亲把积下的棉花搬出来,在灯下捻去里面的籽儿。你也跟在后面捻,知道有新棉鞋新棉袄可穿,心先温暖起来。那时,你的世界就那么大,那时,一个世界的幸福,都可以被棉花填得满满的。

人生因简单因单纯,更容易得到快乐。你有些惆怅,因为,现在的你,离简单离单纯,越来越远了。

竟然还见到老黄牛。不多见了啊。人和牛,都老了。他们在河堤上,慢慢走。身上披着黄昏的影子。人的嘴里哼着“呦喝”“呦喝”——歌声单调,却闪闪发光。牛低着头,不知是在倾听,还是在沉思。你想,到底牛是人的伙伴,还是人是牛的伙伴?——相依为命,应该是尘世间最不可或缺的一种情感吧。

鸟叫声在村庄那边,密密稠稠,是归巢前互道晚安呢。村庄在田野尽头,一排排,被黄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