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小学作文 > 教育资讯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7 05:45:36 小学作文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小学作文

篇一:2013-虹口区二模-答案

上海市虹口区2013年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共42分)

(一)默写(18分)

1.会当凌绝顶, 。(杜甫《望岳》)

2.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昨夜江边春水生, 。(朱熹《观书有感》)

4. ,脉脉不得语。(《迢迢牵牛星》)

5.狼不敢前, 。(蒲松龄《狼》)

6.复行数十步, 。(陶渊明《桃花源记》)

(二)阅读古诗,完成下列7-8题(4分)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7.与“东临碣石”的“临”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B.故临崩寄臣以大事。

C.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D.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8.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 的远大抱负。(2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下列9-11题(8分)

出师表(节选)

①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②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9.上文的作者是 (朝代)的政治家、军事家 (人名)。(2分)

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3分)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11.下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第①段分析的条件是“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B.“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是出征北伐的主要意图。

C.第①段作者强调自己“谨慎”是因为要完成先帝“大事”。

D.第②段作者希望刘禅要善于征询和采纳谋士的意见。

(四)阅读下文,完成12-15题(12分)

杨万里①宋名士也。韩侂胄②欲网罗四方知名士相羽翼,尝筑南园。属万里为之记,许以高官。万里曰:“官可弃,记不可作。”侂胄恚,改命他人。【侂胄专权日益甚,万里忧愤成疾】。遽闻侂胄用兵事。万里恸哭失声,亟呼纸书日:“奸臣,专权无上,动兵残民,

谋危社稷,吾报国无路,惟有孤愤!”落笔而逝。

(节选自《宋史杨万里传》)

【注释】①杨万里:南宋著名诗人,力主抗金。②韩侂(tuō)胄:南宋重臣,专权十多年。

1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4分)

①[许]以高官 ②记不可[作]

13.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侂胄独享大权每天有很多好处,杨万里忧伤愤恨。

B.侂胄独揽大权日渐严重,杨万里忧愤而病。

C.侂胄独享大权每天有很多好处,杨万里忧愤而病。

D.侂胄独揽大权日渐严重,杨万里忧伤愤恨。

14.“万里恸哭失声”的原因是(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

15.从选文看,下列对杨万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刚正不阿 B.忧国爱国 C.爱憎分明 D.孤傲清高

二.现代文(共48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6-20题。(21分)

漫说青铜器

①中国的青铜器始于何时?黄帝时代已有铸造铜、铜编钟的传说:夏禹时代,又有“禹铸九鼎”的传说,但人们并没有发现青铜器实物。迄今为止,考古发现的最早的青铜器出土于河南西部的二里头遗址。二里头文化相当于夏朝中晚期,说这个时期进入青铜时代,是有事实根据的。

②青铜文明的鼎盛时期是商朝。【商朝第二十二代王武丁一个妃子的墓葬中,有200多件青铜礼器、130多件青铜兵器、5件大青铜铎、16件小青铜铃、44件青铜器具、4件青铜镜、4件青铜虎、1件青铜勺、20多件其他青铜器】。品种之丰富、数量之众多、造型之独特,令人【叹为观止】。其中一件三联铜巖(yǎn),在一个铜制的长凳上并排放着三个蒸煮食物的炊具,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③青铜器的种类很多,主要是礼器和兵器,由此折射出,它的政治意义大于经济意义。 ④安阳武官村出土的司母戊鼎,是商朝后期的器物,形制粗壮结实、方正严谨,象征无可争议的权力。【这是目前已发现的分量最重的青铜器】。

⑤青铜礼器是王室与贵族权力的体现,因而制作讲究,上面有精美的浮雕纹饰。这种纹饰,大多是动物图案。其中少数是自然界存在的动物,多数是神话中的动物。对于动物图案的意义,考古学家认为,神话中的动物功能,是把人的世界与祖先、神灵的世界相互沟通,以祈求他们在人世间的权力与财产得到庇佑。例如:饕餮(有头无身、食人未咽的怪兽)、肥遗(一个头两个身体的蛇)、夔(头尾横列中有一足的龙形兽)、虬(有角龙)、此外还有龙这种古人最崇拜的神话动物。不过青铜器上的饕餮纹、肥遗纹、夔纹、虬纹、龙纹只是一种约定俗成的指称或描述,有一定的装饰美化作用。

⑥青铜器纹饰的风格从凝重庄严的艺术风格转向了朴实、简洁、明快风格,同时青铜器的社会功能也从祭祀用的礼器逐渐转变为实用器具。青铜器的纹饰则由庄重的饕餮纹、夔纹到富有韵律的窃曲纹(由两端回钩的或“s”形的线条构成的扁长图形)、环带纹,再发展为清晰的蟠螭纹、宴纹、攻战纹等,期间动物纹饰狰狞的超自然魔力逐渐减弱,直至丧失。这种纹饰的变化不仅仅是因为制造工艺或者人们审美水平的提高引起的,还与人类生产力的提高及社会的变革也存在一定的联系。

⑦青铜器与中国奴隶社会的发展是一致的,它随着奴隶社会的产生而出现,又随着奴隶社会的解体而变迁,是中国奴隶社会文化最为直接的体现。中国青铜器制造精美,在世界青铜器中堪称艺术价值最高。代表着中国在商周时期高超的技术和文化。

【相关链接】1980年代末,四川三星堆青铜器的出土,是考古界的重大发现。三星堆是商朝时期蜀国的都城遗址,大量精美绝伦而又怪异的青铜器,令人诧异莫名。其中一件青铜人像,有真人大小,面部造型逼真,浓眉阔目,高鼻大耳,头冠上有羽毛装饰物,身穿三层华衣,上面有夔纹、拳爪纹、人面纹、以及云雷纹图案,透露出神秘的色彩。

16.对第②段加点词语“叹为观止”含义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B.感叹所见的事物不会停止。

C.赞美看到的事物不会停止。 D.感叹所见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17.请从说明语言准确性的角度分析第④段划线句的妙处。(4分)

18.第②段划线句主要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4分)

19.第⑤-⑥段从三个方面说明“青铜礼器的纹饰”在装饰美化的作用,分别是:(6分)

① ② ③

20.阅读相关链接,结合文中信息,分析三星堆出土的青铜器所蕴含的信息(5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21-26题(27分)

风会记得一朵花的香

①没事的时候,我喜欢伏在三楼的阳台上,往下看。那儿,几间平房,座西朝东,原先是某家单位做仓库用的。房很旧了,屋顶有几处破败得很,像一件破棉袄,露出里面的絮。“絮”是褐色的木片子,下雨的天,我总担心它会不会漏雨。

②房子周围长了五棵紫薇。花开时节,我留意过,一树花白,两树花红,两树花紫。把几间平房,衬得水粉水粉的。常有一只野鹦鹉,在花树间跳来跳去,变换着嗓音唱歌。房前,码着一堆的砖,不知做什么用的。砖堆上,很少有空落落的时候,上面或晒着鞋,或晾着衣物什么的。最常见的,是两双绒拖鞋,一双蓝,一双红,它们相偎在砖堆上,孵太阳。像夫妇俩。

③也真的是一对夫妇住着,男的是一家公司的门卫,女的是街道清洁工。他们早出晚归,从未与我照过面,但我听见过他们的说话声,在夜晚,喁喁的,像虫鸣。我从夜晚的阳台上望下去,望见屋子里的灯光,和在灯光里走动的两个人影。【世界美好得让人心里长出水草来】。

④某天,我突然发现砖堆上空着,不见了蓝的拖鞋红的拖鞋,砖堆一下子变得异常冷清与寂寥。他们外出了?还是生病了?我有些心神不宁。

⑤重“见”他们,是在几天后的午后。我在阳台上晾衣裳,随意往楼下看了看,看到砖堆上,hè然躺着一蓝一红两双绒拖鞋,在太阳下,相偎着,仿佛它们从来不曾离开过。那一刻,我的心里腾出欢喜来:感谢天!他们还都好好地生活着。

⑥做宫廷桂花糕的老人,天天停在一条路边。他的背后,是一堵废弃的围墙,但这不妨碍桂花糕的香。他跟前的铁皮箱子上,叠放着五六个小蒸笼,什么时候见着,都有袅袅的香雾,在上面缠着绕着,那是蒸熟的桂花糕好闻的味道。

⑦老人瘦小,永远一身藏青的衣,藏青的围裙。雪白的米粉,被他装进一个小小的木器具里,上面点缀桂花三两点,放进蒸笼里,不过眨眼间,一块桂花糕就成了。停在他那儿,买了几块尝。热乎乎的甜,软乎乎的香,忍不住夸他,你做的桂花糕,真的很好吃。他笑得十分十分开心,他说,他做桂花糕,已好些年了。

⑧我问,祖上就做么?他答,祖上就做的。我提出要跟他学做,他一口答应,好。于是我笑,他笑,都不当真。却喜欢这样的对话,轻松,愉快,人与人,不疏离。

⑨再路过,我会冲着他的桂花糕摊子笑笑,他有时会看见,有时正忙,看不见。看见了,也只当我是陌生的,回我一个浅浅的笑,--来往顾客太多,他不记得我了。但我知道,我已忘不掉桂花糕的香,许多小城人,也都忘不掉。

⑩现在,每每看到老人在那里,心里便很安然。像小时去亲戚家,拐过一个巷道,望见麻子师傅的烧饼炉,心就开始雀跃,哦,他在呢,他在呢。

⑾麻子师傅的烧饼炉,是当年老街的一个标志。它和老街一起,成为一代人的记忆。

⑿卖杂粮饼的女人,每到黄昏时,会把摊子摆到我们学校门口。两块钱的杂粮饼,现在涨到三块了,味道很好,有时我也会去买上一个。时间久了,我们相熟了。遇到时,会微笑、点头,算作招呼。偶尔,也有简短的对话,她知道我是老师,会问一句,老师,下课了?我答应一声,问她,冷吗?她笑着回我,不冷。

⒀我们的交往,也仅仅限于此。淡淡的,像路边随便相遇到的一段寻常。

⒁我出去开笔会,一走半个多月。回来后,正常上班,下班,没觉得有什么不同。女人的摊子,还摆在学校门口,上面撑起一个大雨篷,挡风的。学生们还未放学,女人便闲着,双手插在红围裙兜里,在看街景。【当看到我时,女人的眼里跳出惊喜来】。女人说,老师,好长时间没看到你了。

⒂当下愣住,一个人的存在,到底对谁很重要?这世上,总有一些人记得你,就像风会记得一朵花的香。凡来尘往,莫不如此。

21.根据第⑤段的拼音写出汉字:hè( )然(2分)

22.第③段划线句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其表达效果是(4分)

23.

24.批注是一种重要的读书方法,即对文章精彩的词、句、段作出自己的点评或分析。请为第(14)段划线句撰写批注。(2分)

画线句:当看到我时,女人的眼里跳出惊喜来。

批 注:

25.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标题用诗意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领悟和情感。

B.第①段的环境描写交代了“我”观景的位置,引出下文。

C.第④段“他们是外出了?还是生病了?”中第一处问号应该为“逗号”。

D.第⑩段“他在呢,他在呢。”用短句形式强调了作者欣喜愉快的心情。

26.

三.写作(60分)

27.题目:亲情是一首歌

要求:(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2)不能使用本试卷内的材料;(3)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篇二:2014年杨浦区初三一模语文卷(附答案)

2014年杨浦区初三一模卷

第一部分 阅读(90分)

一、文言文阅读(共42分) (一)默写(18分)

1.昨夜江边春水生,__________________。(《观书有感》) 2.__________________。可怜白发生!(《破阵子》) 3.道狭草木长,__________________。(《归园田居》) 4.__________________,无言谁会凭阑意。(《蝶恋花》) 5.一狼洞其中,__________________。(《狼》)

6.__________________,岂若吾相邻之旦旦有是哉!(《捕蛇者说》)

(二)阅读古诗词,完成7-8题(4分)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7.对比是本首词一大特色,如内容上“______”和“______”、“______”和“______”构成对比。(2分)

8.下面关于本首词中“愁”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词中的“愁”,有指词人无病呻吟之闲愁。 B.词中的“愁”,有指词人忧国忧民之忧愁。 C.词中的“愁”,有指词人抑郁、伤感之离愁。 D.词中的“愁”,有指词人怀才不遇、报国无路之哀愁。 (三)阅读下文,完成9-11题(8分)

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②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份也。

9.选文作者是______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_________。 10.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3分)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下面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3分)

A.选文中作者回顾了先帝对他有知遇之恩的三件往事:不以其卑鄙、三顾茅庐和临崩寄大事。

B.从选文分析,先帝临崩所寄大事是:北定中原、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C.选文表达了作者感念先帝的知遇之恩,要忠于刘氏父子的真挚感情。 D.选文包含了作者希望以先辈创业的艰难来激励后主刘禅的情感。

(四)阅读下文,完成12-15题(12分)

黄帝将见大隗乎具茨之山,适遇牧马童子,问涂焉,日:“若知具茨之山乎?”曰:“然。”黄帝曰:“若知大隗之所存乎?”曰:“然。”黄帝曰:“异哉小童!非徒知具茨之.山,又知大隗之所存.请问为天下。”小童辞。黄帝又问。小童曰:“夫为天下者,亦奚以.

异乎牧马者哉?亦去其害马者而已矣。”黄帝再拜稽首,称天师而退。(选自《庄子〃徐无鬼》 【注释】①大隗(wěi)传说中的神名。 ②具茨:山名 ③涂:同“途”,路。

④奚:何,什么。

12.解释加点字。(4分) (1)若知具茨之山乎 若( ) (2)异哉小童 异( ) ..13.对画线句“夫为天下者,亦奚以异乎牧马者哉?”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那些开辟天下的人,又为何与牧马的人有不同呢? B.治理天下的人,与牧马的人又有什么不同呢? C.开辟天下的人,与牧马的人又有什么不同呢?

D.那些治理天下的人,又为何与牧马的人有不同呢?

14.有一个成语是从本文中提炼出来的,请说出这一成语:__________(2分) 15.文中的黄帝是一个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3分)

二、现代文阅读(48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6-20题(21分)

点破银花玉雪香

贾祖璋

①正当早春余寒犹烈,白玉兰花就热热闹闹地开起来了,满树琼瑶,随风飘香,使刚刚苏醒的春天充满了勃勃生机,故其又有应春花、玉堂春之称。明代画家、诗人沈周对它赞誉备至:“翠条多力引风长,点破银花玉雪香。韵友自知人意好,隔帘轻解白霓裳。”白玉兰深得世人青睐。

②白玉兰属木兰科落叶乔木,树干高大,从8米至20米不等。枝条稀疏、粗壮、修长,一枝一花,且皆着于枝梢。花有九瓣围成圆形,盛开时,枝头上缀满白色小酒杯。它先花后叶,“花落从蒂中抽叶,特异他花”。《广群芳谱》载:“玉兰花九瓣,色白微碧,香味似兰,故名。”花期因地域不同而有差异,在昆明12月便开花,到广州需1、2月才绽放,上海、北京这些地方开花要到3、4月间。花期长则20天,短则10天。白玉兰以树大花繁称奇逞胜,巨大的树冠,可以笼盖一庭,花朵开放时节,如雪丘玉峰;成林成片的白玉兰花开,如“玉城雪岭”或“白云伏地”,其势令人叹为观止。

③白玉兰原产长江流域,栽种的历史可追溯到1500年以前的唐代,后引种到我国南方和北方地区。性喜向阳、湿润之地,适宜于中性或偏酸土壤,栽种地域范围较广,所以,作为名贵观赏树种,现已被引种到世界各国。因其大而美丽的花朵在欧美广泛流传,美国成立了专门的玉兰学会,已经培育了丰富多彩的园艺品种。

④白玉兰除作为观赏植物备受人们推崇之外,还有许多重要的用途,具有实用价值。一方面它可以净化我们的生存环境。它抗烟吸尘力很强,是一位拒腐自洁的勇士,玉兰树周边70米以内的空气可以达到“天然氧吧”的清洁水平。另一方面是它的实用价值。树皮、树叶和花朵可提制芳香浸膏。花朵中含有木兰花碱、生物碱、望春花素等十来种成分,具有祛风散寒通窍、宣肺通鼻的功效,可治疗头痛、鼻塞、急慢性鼻炎、细菌性皮炎等症。而其果实则可榨取工业用油。

⑤白玉兰之美倾倒无数的文人墨客。其花易开易落,开放时繁华浓艳,谢落时亦动人魂魄。“微风吹万舞,好雨尽千妆”,一番风雨可使银妆尽卸,但数日晴和,又新蕾尽放,独占风情。因花形大而肥硕,诗人们比之为美人,婉丽白净,自塑风姿。其中最典型的是明代文徵明的七律《玉兰》:“绰约新妆玉有辉,素娥千队雪成围。我知姑射真仙子,天遣霓裳试羽衣。影落空阶初月冷,香生别院晚风微。玉环飞燕元相敌,笑比江梅不恨肥。”

⑥历代诗人、画家,都喜欢以玉兰为题咏之画之,更注重其内在的气质品性。明末王孙

①②③

朱耷,在亡国后,决意不与清廷相媚,或僧或道,保持独立的人格。他画白玉兰,往往有自洁之警,不肯丧其气节。他此类题材的画,以寒春为背景,寥寥几根劲挺的枝条,花形的线条苦拙而有棱角,狞厉不屈,花色银白如雪,一扫柔媚丰腴的旧制。他的题画诗,语含讥讽,体现一种狂傲之态。如《题画玉兰》:“是笔摇春思,平明梦作花。判官把不定,金马落谁家?”玉兰花未开时似笔,绽放时似笔生花,形象、贴切而联想丰富;可是看卷子的“判官”,却“把不定”标准,到底让谁高中金榜呢?因汉代取士有金马门和玉堂殿;而玉兰花的画上常被人题为“玉堂春”,设典极为自然。这题画诗分明在讥讽社会的不公和一些文人对高官厚禄的渴求。

⑦齐白石也爱画玉兰花,他觉得画春天的花卉,配搭一株大玉兰,才更显出欣欣向荣的景象。他74岁时画的一幅《玉兰、海棠、牡丹》,玉兰高耸直上,伸出画外,树前是牡丹,树后为海棠,红花绿叶衬着一树洁白的玉兰花,满幅生机,耐看极了。因玉兰花瓣厚,老人用秃笔蘸淡墨,画出花瓣厚重的质感。特别是花萼上,有细茸毛,一般画家表达不出来,老人用湿墨来画,湿墨向外洇出,便表达出萼上细毛的感觉。齐白石的玉兰花,是他人格的外现。在他享誉京城时,谢绝了到清宫去当御用画家;在抗战时期,他力辞汉奸、高官上门来买画,并不去领取日本人分配给他的烤火煤……表现了一位志士的贞节操守,令人仰视!

16.文章第①段引用明代画家、诗人沈周的诗句,其作用是:

①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4分) 17.(1)第③段采用的说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介绍了白玉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4分) (2)从全文看,第⑦段采用了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8.从全文看,作者认为“白玉兰深得世人青睐”的原因概括来说是:①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 ________(3分)

19.下列是白玉兰生长过程中不同时期的图片,按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3分)

①满眼新绿 ②含苞待放 ③绿白相映 ④一树繁花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③④① D.②④③①

20.市花是城市形象的重要标志,也是现代城市的一张名片。市花的确定,代表一个城市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文化底蕴、精神风貌,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1986隼,经市民投票,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通过,决定白玉兰为上海市市花。结合本文及上题图片,填写下表,也为白玉兰投上一票。(5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21-26题(27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丹崖

①他的确是个命途多舛的人,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家也就算了,但是,两岁那年,他又失去了父亲,全靠母亲一手把他拉扯大。到了上学的年龄,他上了小学,这时候,家里的生活就更加困难。他经常饿着肚子上学,沿途的酒馆里飘来浓浓的饭菜的香味,馋得他一个劲儿地咽口水。实在饿极了,只得在趁人不注意的时候,从茶馆门前的残茶筛里偷偷抓了几把泡过的茶叶充饥。

②13岁那年,为了缓解家庭压力,他终止了学业,参军到了部队做了一名通讯员,每天跟随一个司令员,负责给司令打扫卫生,牵马。新中国成立以后,这个司令员被安排到了济南四里烈士纪念塔筹建处工作,因工作需要,这个筹建处集合了一大批美术人才,在这些美术人才的耳rǔ__目rǎn__下,他一下子迷上了油画。

③为了练习绘画,他到处找纸张,他的第一张油画是在自己的床单上完成的。 他画的是一张斯大林肖像,完成油画的那一晚,他欣喜若狂到辗转难眠,从自己的这幅画里,他仿佛看到自己生命的图景,那图景是那样的光明。19岁那年,通过他的不懈努力,他如愿以偿地考上了中央美术学院,他的艺术生命从此开始,风生水起。

④然而,他的事业之树刚刚萌芽,就被一场严霜被抹煞了。因为,文化大革命来了,他被凶残的造反派剁碎了脚骨,挑断了右手手筋,而且还被押着到处游行。在这场劫难当中,他受尽了非人的待遇,后来,他还被关进了监狱,一关就是5年!

⑤经历了“ (1) ”,陡现“ (2) ”,没想到突然又来了个“ (3) ”,许多人都认为他一定要崩溃。然而,在这5年当中,他没有抱怨命运待他的不公,而是把监狱当成了自己人生的又一座“高等学府”,为此,没有一刻停止过自己的艺术创作,没有毛笔,他就用筷子练习作画,由于他的手筋被挑断了,一开始,他连筷子也抓不住,但是,他并没有就此向命运屈服,每天坚持练习,他付出了比常人多出百倍的努力,才渐渐恢复了自己的绘画能力。

⑥回忆起这段岁月,他眉飞色舞地说,这里是十八层地狱,但是,也是锻炼汉子的最高学府,我就是从那里来的! 是的,正是这位从十八层地狱当中走出来的汉子,成了新中国成立以后非常出色的知名画家!没错,他就是多才多艺的艺术大师韩美林先生!

⑦成名之后的韩美林,又开始了另外一场战争,那就是与病魔的周旋,他曾患有糖尿病,还因劳累型心肌梗死做了一次心脏搭桥手术……但是,每一次,他都是胜者!

⑧提及他的艰难处境,许多人都对他竖起大拇指,人们都说,换作其他人,早就被拖垮了,甚至是因崩溃而轻生了。对于这些,韩美林这样说:“世界美好也在于有丑的东西,人家折磨你,你再想不开,这不是和别人一起折磨你自己吗?我看不如奋发向前的好。”

⑨是啊,前面有鲜花,也有荆棘。这鲜花,并不是开在普通的土壤上,而是开在韩美林的心灵深处,这鲜花所散发出的倔强芬芳,足以让他忽略一切泥泞和荆棘,始终占据坚强人生的领奖台上!

⑩冯骥才曾经这样评价早年的韩美林:“当韩美林张开双臂热烈拥抱这个世界的时候,无数贪婪的手把他两兜掏了个精光。”我想,那时候的韩美林一定想:感谢上帝,轻装简从以后,可以让我跑得更快!

21.在第②段的横线上根据拼音写出汉字。耳rǔ目rǎn____________ (2分) 22.请在第⑤段横线上选填词语,并说说选填的理由。(6分)

A.山穷水尽 B.山环水绕 C.山清水秀 (1)_________ (2)_________ (3)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 ______ 23.第⑥段画线句运用了_________描写手法,形象传神地表现了韩美林先生___

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的品质。(4分) 24.请为本文选一个标题,并谈谈你的理由。(4分)

A.前面有荆棘,不全是鲜花 B.前面有鲜花,不全是荆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从本文看,对于艺术大师韩美林成功原因的探究,最不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诸多艰难处境的磨砺 B.对艺术的热爱和执着追求 C.极好的艺术天赋 D.良好的机遇。

第二部分 写作(60分)

27.请以“珍惜”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不少于600字。

2.作文中不得出现所在学校的名称和师生姓名。 3.不得以本试卷中的阅读材料作为写作内容。

2014年杨浦区初三一模参考答案: 一、文言文阅读(42分)

(一)默写(18分,每句3分)

1.艨艟巨舰一毛轻 2.赢得生前身后名 3.夕露沾我衣

4.草色烟光残照里 5.意将隧人以攻其后也 6.其余则熙熙而乐 (二)古诗文理解(4分) 7.?少年?和?而今? ?强说愁’与?欲说还休? ‘不识?与?识尽?写出两组即

篇三:2015年西城区第一学期初三语文期末练习(含答案)

2015年西城区第一学期初三期末练习

2015.1 一、基础·运用(共25分)

(一)选择。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在答题卡上用铅笔把对应题目的选项字母涂黑涂满。(共14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2)题。(共4分)

“新国剧”汲取上世纪20年代“国剧运动”的精髓,着眼于探索话剧民族化的途径。“新国剧”细致入微的表演处理,变(huàn)莫测的舞台灯光,别出心裁的道具设计,使中国话剧的表现形式(huàn)然一新。但“新国剧”承载的仍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观众不仅可以随剧情感受中国传统哲学精神,还可能在话剧舞台上欣赏到戏曲唱腔,领略到书法魅力。 ① ,使“新国剧”获得了独特的艺术功效,而这种艺术功效仍将进一步促进文化的 ② 。

(1)文中加点字的字音和画波浪线词语的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汲取(xī) 变换莫测

B. 汲取(jí) 涣然一新

C. 处理(chǔ) 变幻莫测

D. 处理(chù) 焕然一新

(2)根据语意,分别在横线①②处填入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 ①大量中国元素的运用 ②创新与继承

B. ①大量中国元素的运用 ②传承与发展

C. ①由于运用大量中国元素 ②发展与传承

D. ①由于运用大量中国元素 ②继承与创新

2. 汉字的某些偏旁在不同的字中有着不同的作用。例如:“分”这个偏旁,在“掰”字中表示该字意思与“分”有关,而在“忿”字中则表示该字读音和“分”相近。下列汉字中的“门”这一偏旁的作用,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2分)

A. 阔 B.闸 C. 闷 D. 阁

3. 下列各组成语,全部来源于寓言故事的一项是(2分)

A. 拔苗助长 刻舟求剑 滥竽充数 B. 杞人忧天 毛遂自荐 功亏一篑

C. 得陇望蜀 班门弄斧 车水马龙 D. 唇亡齿寒 不耻下问 明察秋毫

4.在横线①②处分别填入诗句和标点,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作为现存楹联最多的皇家园林,颐和园有不少皇帝亲笔书写的楹联。比如涵远堂楹联“ ① ,东洲云海落樽前”就是康熙的作品,上下联虚实相应,既空灵超脱,又气势磅礴。霞芬室楹联是乾隆的作品,上书“窗竹影摇书案上,山泉声入砚池中 ② 从视觉、听觉等方

面给人以美的享受,整联构成一幅宁静和谐的画面,别有意趣。这些楹联直接记录了当年最高统治者的造园意图、审美情趣与思想境界,是了解颐和园及当时时代风貌的重要线索。

A. ①西塞山前白鹭飞 ② ” B. ①西村晨钟鸣古寺 ② 。”

C. ①西山晴雪曙色新 ② ,” D. ①西岭烟霞生袖底 ② ”,

5. 学校特邀科学院王教授给同学们举办了航天知识讲座,极大地激发了同学们对航天科技的兴趣。讲座结束后,不少同学还围着王教授交流想法,下列表述准确得体的一项是(2分)

A.学生甲:希望您下次还能到贵校,再次为我们举办精彩的讲座。

B.学生乙:王教授,我很欣赏您的讲座,您如果能讲得再生动点就更好了。

C.学生丙:吃一堑,长一智,您的报告让我们体验到了科学的魅力,增长了才智。

D.学生丁:听了您的讲座,我真期待中国宇航员能早日登上月球啊!

6.对下面文段中修辞方法及其作用的分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①骤然,起舞。②急管繁弦中,银光熠熠,剑影闪闪。③公孙大娘忽而箭步跃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

起,犹如后羿射落九日;忽而飞腿翻腾,恰似天神驾翔飞龙。④舞至高潮处,剑气直冲云霄,天地为之变色!⑤剽悍的剑器舞,雄浑的大唐风,竟由一个美貌女子舞出,此情此景,怎能不令观舞者心醉神迷?

A.第②句“银光熠熠,剑影闪闪”运用对偶,句式短促整齐,写出了公孙大娘剑舞得迅疾而流畅。

B.第③句将公孙大娘箭步跃起的动作比作后羿射日和天神驾龙,形象地描绘出公孙大娘舞姿的优美。

C.第④句写剑气直冲云霄,天地为之变色,运用夸张突出了公孙大娘舞剑的气势如虹,不可阻挡。

D.第⑤句运用反问,强调美貌的公孙大娘竟舞出雄浑的大唐风,此情此景使观舞者受到了强烈的感染。

(二)填空(共11分)

7.默写(共6分)

(1)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文天祥《过零丁洋》)(1分)

(2) ,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辛弃疾《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1分)

(3)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说“是进亦忧,退亦忧”,“进亦忧”指的是“ ”,“退亦忧”指的是“ ”。(2分)

(4)小明远在美国的朋友给他寄来一张明信片,上面写着“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达深厚的情谊。小明于是回寄了一张明信片,上面写着苏轼《水调歌头》中的诗句“ , ”,表达了美好的祝福。(2分)

8.名著阅读(5分)

古典小说《水浒传》里有众多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例如在第十六回中,以“青面兽”杨志为首的一方乔装成客商、脚夫伺机出行,以“ ”(填绰号)晁盖为首的一方乔装成 和 妙施巧计;一方勾心斗角,最终失了生辰纲,一方 ,最终智取生辰纲。

情节扣人心弦,令人拍案叫绝。(每格填一字)

二、文言文阅读(共10分)

阅读《出师表》(节选),完成第9-11题。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9.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秋:

(2)先帝不以臣卑鄙 卑鄙: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4分)

(1)诚宜开张圣听 翻译:

(2)临崩寄臣以大事 翻译:

11.书法作品会流露出作者的思想情感,下面是南宋北伐抗金的著名将领岳飞书写的《出师表》(局部),请结合上面的选文和岳飞其人,品评这一书法作品。(4分)

答:

三、现代文阅读(共35分)

(一)阅读《山城烧饼》,完成第12-14题。(共15分)

山城烧饼

安海

①我第一次吃烧饼是在只有几岁光景的小时候。有一次二舅从山城来乡下看我母亲,见到我便取出一包东西,油乎乎的,先是依稀有一股咸香的味道钻入鼻孔,接着我便看到一个圆圆的,表面有螺旋纹的,焦黄的东西,样子有点像母亲做的玉米面锅贴。二舅从上面撕下一块喂在我嘴里,顿时满口都是一种油香的味道。那是我第一次吃烧饼,虽然只吃了一小块,但烧饼的味道却盘踞在了我的头脑中,而且这一次吃烧饼的经历,也成了我在伙伴们面前显摆的一个砝码。

②后来到山城读中专,学校食堂早餐就有烧饼,有时候和同学到离校不远的沙岭子去逛,饿了就在那儿买个烧饼,边走边吃边谈,走到宿舍,烧饼也吃完了。那是一段令人回味的青葱岁月,烧饼由小时候梦寐以求的美味,还原成了一种涵养青春的普通食物。

③第一年放寒假回家和父亲闲聊,不知怎么就聊到了烧饼。父亲说当初二舅的烧饼是从山城买的,那时的烧饼真香。父亲还说原来山城卖烧饼的就那么几家,接着又自嘲地说,多

了人们也买不起。父亲又说让我下次回来时给他买几个,我满口答应了,但事实上却没当回事。八十年代末的农村,生活已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饭桌上再也不是玉米面打到底的光景了,馒头、米饭已成为稀松平常的食物,就是点心蛋糕也不鲜见,我想父亲或许也只是随口说说而已。因此放暑假回家时我并没有给父亲买烧饼,而是从商场买了几斤高级点心。回家后兴冲冲地从兜里掏出点心,满以为父亲会很高兴,却发现父亲看到那拿出点心后空空的背兜,目光深处似乎有一丝希冀的亮光转瞬即逝了。后来,他虽然吃着点心连连说好,但目光中那种落寞的神情却始终遮掩不掉。那次之后,父亲再没有对我提起过烧饼,我以为他忘了,也就不再想着这事了。

④我上中专的第二年,父亲办理了退休手续。父亲在乡镇工作近四十年,我们一家人跟着他像候鸟一样四处迁徙,脚步几乎抵达了家乡所有的乡镇。临近退休的前几年,他才调回了老村所在的镇,我们也才结束了那种居无定所的日子。

⑤退休后的父亲再也不用每天往返于老村与镇上之间了,但他却并没有悠闲下来,反而增添了一种烦躁感。他开始一遍又一遍地打扫院子,侍弄果树,来往于田间地头。而且他的眼光也越来越挑剔,对母亲横挑鼻子竖挑眼,令母亲很上火,也很烦恼。中专第二年寒假回家,母亲向我诉了半天苦,有时候两个人还在我面前为一件鸡毛蒜皮的小事吵得不可开交,弄得我也不知该怎么办。好在,他们也只是吵吵,吵完该干什么还干什么。母亲说父亲的性格变了,以前可不是这样子,以前他总是遇事忍让的。

⑥度过了短短的假期,我又回到了山城的那所学校。头脑马上被眼前的景象和身边的事情填满,父母与乡村暂时忘到了脑后。临近放暑假的时候,收到了姐姐的一封信,让我感到意外的是,姐姐信中特别提醒我要记得给父亲买烧饼,她说父亲在她面前提过好几次了,很想吃山城的烧饼??直到这时我才知道,父亲参加工作前曾在这座山城做过一段学徒,就像小时候我把烧饼当作美味一样,他最喜欢吃的就是山城的烧饼。

⑦这次暑假回家,我的行囊中多了一兜烧饼。果然,当我把烧饼放在家里的桌上时,父亲感到很意外。他吃着烧饼,目光中有回味、有欣慰、有满足、有失落,他给我介绍他年轻时在山城的经历:杂货铺、武城街、堡子、大境门??那一天,他的兴致特别高,像换了一个人似的,目光炯炯,手舞足蹈,每个细胞都兴奋着、活跃着。那个假期,家中竟然很平静,父母再没有像以往那样吵过。我发现父亲眼中的焦虑、烦躁已经不见了,父亲又变回了原来那个慈祥、自信的父亲。他每天或者饶有兴致地打理着院中的菜蔬花果,或者和母亲叫上我到地里去给禾苗施肥锄草。

⑧多年后,我读了一些心理学方面的书才明白,父亲当年出现的那一种焦虑、烦躁的情绪,是一种典型的“退休综合症”,忆旧是其特征之一,而烧饼在此刻起到了一种连通今昔的媒介作用。我也才明白,父亲记忆中的烧饼之所以那么香甜,是因为它多了一种调味品,这种调味品就是岁月的沧桑。

(选自《北极光》2011年1期,有删改)

12.在父亲人生的不同阶段,山城烧饼带给了他不同的心理感受。阅读作品,填写下面的表格。(4分)

13.结合上下文品读第⑥段画线句,说说 “我”为什么会感到“意外”。(4分) 答:14.从文中看,“我”逐渐理解了山城烧饼对父亲有着怎样的意义?生活中,寻常之物有时会变得很不寻常,请结合你的经历就此谈谈感悟。(不超过150字)(7分)

答:(二)阅读《古代汉语学习中的词汇问题》,完成第15-17题。(共11分)

古代汉语学习中的词汇问题

①学习古代汉语最重要的是词汇问题。学习任何一种语言,都需要掌握大量的词汇,词汇量越丰富,阅读能力越强。在这一点上,学习古代汉语和学习外语是一样的。而和学习外语相比,学习古代汉语更需要强调古代汉语词汇。古书读不懂,主要受古代汉语词汇和语法的影响,但古代汉语语法和现代汉语语法差别不特别大,因而在学习古汉语时,懂古代汉语词汇比懂古代汉语语法显得更为重要。如果能掌握一批古代汉语词汇,大致上就能看懂一般难度的古书了。

②我们需要掌握哪些古代汉语词汇呢?古代汉语的一些基本词语,如“人”“山”“笑”“大”等,古今意义没什么变化,就不必再学习了。但还有两类词语,需要我们下工夫学习。一类是古代汉语中较常用,而现代汉语中已经消失的词语。如“罾”(鱼网)、“爨”(烧火做饭)等。一类是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都很常用,但意义不完全相同的词语。如:“走”,现代汉语是“行走”的意思,古代汉语却是“跑”的意思。这两类词语都需要努力掌握,但后一类词语尤其值得注意。像前一类词语,我们在阅读古书时根本不认识这个字,那就会通过查字典来弄懂它的意思,一般不会发生错误。而后一类词语,因为现在还在用,而意义却已有所不同,我们在看古书时很可能拿现代汉语的意思去理解,结果就理解错了。

③学习和掌握古代汉语的词汇当然要下苦工夫,但如果我们能充分注意词汇和词义的系统性,就能更好地掌握古代汉语词汇。

④词义是有系统性的,一个词的多个意义之间是有联系的。一个词的几个意义里面,一般总有一个本义,其他的是引申义。本义是一个词最早的意义,一般说来,这就是它的字形反映出来的意义。例如,“行” ,由甲骨文字形可知,其本义是 “道路”,其他的均为引申义,由“道路”引申出“行走”是很自然的。“行走”是人体的运动,人体的运动也可以叫“行”。而由此又产生了一个引申义“运动、运行”??如果这样以本义为纲,按照词义引申的系统把各个引申义贯穿起来,一个词的多个意义就不再是孤立、分散的了,而是有系统的,就比较容易理解和记忆。

⑤词汇也有系统性。比如,同义词和反义词就是词汇按照词义相同和相反形成的系统。我们可以把这几个同义词或反义词联系起来掌握。

⑥学习古代汉语词汇还需要懂得词的“词典意义”和“句中意义”的关系。

⑦词典意义是从众多的句中意义概括出来的,但词典意义和句中意义有时会有一些差距。比如,“降”的一个词典意义是“降低”,但用这个意义来翻译“未尝稍降辞色”就不很

篇四:2015年浦东新区初三二模语文试题(附参考答案)

(二)阅读下面的诗和曲,完成第6—7题(4分)

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6(2分)

7、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

A、这是一首无言律诗,颈联对仗工整。

B、首联交代时间、地点,景物清新明丽,写出了诗人对佛地的向往之情。

C、“深”字写出了禅寺的优雅宁静之美,“空”字写出了禅寺的空灵悠远之美。

D、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游览名胜的喜悦和隐逸山林的志趣。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8分)

出师表(节选)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 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 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 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 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 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8、《出师表》中的“表”是的一种文体。(2分)

9、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为实现先帝遗愿,诸葛亮此次出师的目的是平定南方。

B、“卑鄙”一词是指诸葛亮原本“布衣”的身份。。

C、“由是感激”的原因是先帝三顾茅庐,以当世之事咨之。

D、划线句中“大事”指刘备临终“托孤”,希望诸葛亮辅佐刘禅。

10、选文表达了作者的真挚感情。(3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2分)

临终遗表

诸葛亮

伏?念臣赋性拙直,遭时艰难,兴师北伐,未获全功,何期病在膏肓,命垂旦夕。伏愿

陛下清心寡欲,约己爱民,达孝道于先君,存仁心于寰宇,:提拔逸阴?以进贤良,屏黜奸谗以厚风俗。臣家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孙衣食,自有余饶。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盈财,以负陛下也。

【注释】①伏:谦辞,可不译译

11、解释文中的加点词(4分)

①兴师北伐() ②自有余饶( ) ..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盈财,以负陛下也。

13、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

A、诸葛亮希望后主广开言路。

B、诸葛亮因子孙衣食无忧,而感激先帝、报恩后主。

C、诸葛亮认为兴师北伐未获全功的原因是时运不济。

D、诸葛亮在《出师表》、《临终遗表》中都建议后主亲贤远佞。

14、从上文看,诸葛亮是一个 的人。(3分)

二、现代文(4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5—18题(18分)

指纹:早于四大发明的伟大发明

①唐代法律规定,国家、民间的契约要加盖指纹——“按指为契”。1000多年后,这种 “按指为契”的方式传到西方,引起了英国、德国科技工作者的惊叹。当时,其他国家都缺少认定人的身份的手段,没想到中国的指纹技术能如此简单、准确地区别人与人的不同。因此,有人说,这是比四大发明更早的伟大发现。

②提到指纹,人们首先想到的可能就是其在破案中的神奇功效。殊不知,利用指纹破案 并非现代技术。根据考古发现和文献记载,早在2500年前的战国,古人就已经开始利用犯罪现场遗留下来的指纹进行破案。1975年,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十一号墓出土了一批战国时期的秦简,即著名的“云梦竹简”。其中就记录了一起疑犯挖洞入户盗窃的案件,官府根据现场遗留的指纹、掌纹等证据找到了罪犯。元朝人姚燧在其所著《牧庵集》中,记载了一个用卖身契上的指纹比对来破案的故事。

③就像世上没有两枚完全一样的树叶,指纹也很难找到两个一模一样的。据研究,两个 不同的人具有相同指纹的概率仅为几百亿分之一。正是指纹具有的独一性和排他性,使其被 公认为“证据之首”。 ②逸阴:隐逸的贤才

④古人还把指纹应用在其他方面。以秦汉时代盛行的封泥制为例,当时的人为了保密, 在送出书写在竹筒木牍上的文书时,除用绳捆缚,还要在绳端结合处用泥封闭,泥上加盖印章,或者以指为印,以防有人偷拆。而到汉唐时,指纹已广泛用于田宅契、婚姻家庭、人口 买卖和财物借贷等民事契约的签署。此后,按手印成了中国人缔结契约的传统。

⑤尽管中国古人很早就通过肉眼观察到了指纹的人际差异,但指纹的独一性得到科学验 证和世人公认却经历了一番曲折。1858年,在英国驻印度殖民地民政机构任职的威廉.赫谢 尔,偶然发现来孟加拉的中国商人用涂着墨汁的大拇指在合同上按手印,于是开始进行指纹 的 、 、 。1877年,他在《手之纹线》一文中提出“指纹是不会重复的”观点,可他向官方提出的指纹识别建议却被看成“精神错乱的产物”。直到1897年6月,孟加拉警察总监、英国人亨利发明的指纹分析法才被印度的英殖民政府正式采用,之后,英国本土、德国、美国、法国乃至全世界都开始使用此法。

⑥有意思的是,走出国门的指纹技术,在改头换面后,被重新引入中国。1901年,北京成立第一个巡警学堂,其中一个重要教学科目,就是如何运用指纹侦破案件。2011年10月29日,我国对居民身份证进行修订,居民身份证加入了指纹信息。自此,借助新的二代身份 证,用证单位就可以通过核验指纹,快捷、准确地进行“人证同一性”认定。

15、依此填入第⑤段横线上的词语应该是()(2分)

A.观察 采集 验证 B.采集 观察 验证

C.采集 验证 观察 D.观察 验证 采集

16、阅读①-④段,回答下列问题。(10分)

⑴第②段画线句可否删掉?请说明理由。(4分)

⑵我国古代在、、等方面广泛应用了指纹技术。(6分)

17、下列对文意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3分) ...

A、指纹具有独一性而活排他性,两个不同的人指纹是绝不可能一模一样的。

B、从2500年前的战国开始,按手印就是中国人缔结契约的传统。

C、中国的指纹技术传到西方得到科学验证和世人公认经历了一番曲折。

D、走出国门的指纹技术,改头换面后重新引入中国,意在说明我国缺乏科学精神。

18、除上文所述,现代指纹技术还可以应用在很多方面,请举一例具体说明。(3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9—23题(22分)

清澈的声音

①有一些声音就似遗落在人间的精灵,偶入耳中,便入心底,濯洗着那些漫漫尘埃,让 心..温润如初,仿佛流年沧桑还不曾侵染。

②十多年前,我在一个大山深处的小村当了一段时间代课老师。那时正失意,在这天涯 一般的地方,一种朴素的美很能将一颗烦躁的心平抚得极为柔软而易感。【甲】离开的时候,正是秋天,满山的树都斑斓着离别的心绪。翻过那座山,便是一条通往镇上的路,刚刚踏上 那片崎岖,就听到身后的山顶,一个孩子的声音遥遥传来:’“老师,我会想你一一”

③那声音带着山间溪水的清透,穿过满山的树,直击在我心灵最柔软处。那个女生,我 上课的这三个月里,从不举手回答问题,也不敢读课文,甚至课间也不大声说话。不管我怎 样鼓励,她都是怯怯的,只是有一次,悄声对我说:“老师,我一定会大声说话的,可是现 在还不能! ”

④在我悄悄离开的时刻,她用她响亮的声音为我送行。回望,她小小的身影,在远远的 山顶,那声音依然在回荡,回荡,回荡成一片温暖的海,漫流过我以后所有的日子。

⑤记得去年回故乡,正是冬季,漫天飞雪。慢慢行走在大街上,脚步声敲醒着许多沉睡 的过往。在这个小小的县城里,我曾度过整个中学时代,二十年烟云易散,不散的只有这个 城市每个角落拥挤着的回忆。

⑥忽然,听到有人喊我的名字,隔着风雪,隔着车流人海的喧嚣,仿佛久违的呼唤。这 许多年中,无数次听到别人喊我的名字,却都没有此刻的感受。那声音里,带着一种清澈的 亲切,一种纯净的惊喜,我转头看,【乙】一个和我年纪相仿的男人,正目光闪亮地看着我。 我一声惊呼,虽然过去了那么多岁月,我依然一眼认出了曾经的中学同学。相拥的那一刻, 周围全是直入人心的暖。

⑦说了些什么已经不记得了,而那一声呼喊,却一直响在耳畔,将心一次次拉回那圣洁 遥远的时光里。那些朴素而温暖的情谊,总是在风尘漫漫落寞重重时,悄悄浸润着心中所有 的希望。

⑧有一年离家很久很远,归来时风尘仆仆,且满心失落,当梦想失落在追逐里,黯淡的 心境便契合了秋的xiāo sè 。刚走进自家所在的那个小胡同,便传来几声长长的叫 声:“啊——啊——”心里忽然一暖,眼睛一下子就濡湿了。那是胡同里一个聋哑的孩子, 且有些智力低下,他只能发出这一种声音,而且一直是这样的喊声。【丙】原来总是觉得难听至极,而此刻,却如流淌的长风,将我心底的阴霾吹散。

⑨有时很羡慕那个孩子,没有长久的烦恼,每一天自在无忧,唯一的声音,可以是笑, 可以是哭,没有任何的修饰和伪装,自然而然。而我们,却在世事劳碌中丢了最真实的声音, 丢了最真实的自己。所以,当我失意归来,那个孩子的叫声才会如天籟入耳,而那一刻,我 的泪也应该是极清澈的。

⑩去年夏天,在老家,中午小憩,梦见自己依然是儿时,睡在母亲的身边,做了噩梦,

大哭,梦中的梦中醒来,却发现母亲不在,便大喊。却听见母亲就在耳畔叫我,亲切一如童 年。迷梦归来,母亲白发如霜,问我是不是噩梦了,因为听见我不停地喊她,就像小时候 一样。

(11)我知道,我在梦里听见的母亲的呼唉,是此生最美的声音。【丁】这声音,是我耳中永远响着的眷恋,纯纯如山顶的月。

19、根据第⑧段的拼音写出汉字。(2分)

xiāo sè

20、第①段加点词“尘埃”在文中的意思是。(3分)

21、阅读第②——③段,“我”为什么把小女生的“老师,我会想你——”说成是“直击在我心灵最柔软处”的声音?(3分)

22、根据文章内容,填写下表。(10分)

23、对文中划线句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4分) ...

A、甲句描写秋天的环境,用满山斑斓的树渲染出“我”的离情别绪。

B、乙句用“目光闪亮”描摹男同学的形象,表现出久别重逢的惊喜。

C、丙句中用“流淌”修饰“长风”,写出了乡村孩子声音的气势和力度。

D、丁句把妈妈的声音比作“山顶的月”,形象地写出声音的至纯至美。

三、综合运用(11分)

阅读下列三则材料,完成24—26题。(11分)

【材料一】

关于汉字需要简化还是保留繁体的争论,历来众说纷纭。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党委书记、研究员周溯源认为,汉字有简化的必要,汉字简化是汉字发展的方向,汉字还有 进一步筒化的空间。

简化汉字,应该遵循三个原则:一个是进化,一个是优化,一个是美化。进化,就是笔 画变少,特别是10划以上的汉字需要进一步简化。优化,就是使得汉字的结构、意义更为合理,比如,繁体“從”简化为“从”,就是优化,双人为从,意义更彰显,结构更合理。

篇五:2015.1西城初三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

- 1 -

北京市西城区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九年级语文 2015.1

一、基础·运用(共25分) 1.“表演处.

但“(1A. C. (2A. B. ①C. D. 2. A. 3. A. C. 得陇望蜀 班门弄斧 车水马龙 D. 唇亡齿寒 不耻下问 明察秋毫

4.在横线①②处分别填入诗句和标点,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作为现存楹联最多的皇家园林,颐和园有不少皇帝亲笔书写的楹联。比如涵远堂楹联“海落樽前”就是康熙的作品,上下联虚实相应,既空灵超脱,又气势磅礴。霞芬室楹联是乾隆的作品,上书“窗竹影摇书案上,山泉声入砚池中从视觉、听觉等方面给人以美的享受,整联构成一幅宁静和谐的画面,别有意趣。这些楹联直接记录了当年最高统治者的造园意图、审美情趣与思想境界,是了解颐和园及当时时代风貌的重要线索。

A. ①西塞山前白鹭飞 ② ” B. ①西村晨钟鸣古寺 ② 。”

C. ①西山晴雪曙色新 ② ,” D. ①西岭烟霞生袖底 ② ”,

5. 学校特邀科学院王教授给同学们举办了航天知识讲座,极大地激发了同学们对航天科技的兴趣。讲座结

- 2 -

束后,不少同学还围着王教授交流想法,下列表述准确得体的一项是(2分)

A.学生甲:希望您下次还能到贵校,再次为我们举办精彩的讲座。

B.学生乙:王教授,我很欣赏您的讲座,您如果能讲得再生动点就更好了。

C.学生丙:吃一堑,长一智,您的报告让我们体验到了科学的魅力,增长了才智。

D.学生丁:听了您的讲座,我真期待中国宇航员能早日登上月球啊!

6①A.第②句“B.第③C.第④D.第⑤(二)填空(共117.默写(共6(1(2)(3“(48.名著阅读(5乔装成客商、拍案叫绝。阅读《出师表》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 3 -

9.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秋: .

(2)先帝不以臣卑鄙 卑鄙: ..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4分)

(1)诚宜开张圣听 翻译:

②后来到山城读中专,学校食堂早餐就有烧饼,有时候和同学到离校不远的沙岭子去逛,饿了就在那儿买个烧饼,边走边吃边谈,走到宿舍,烧饼也吃完了。那是一段令人回味的青葱岁月,烧饼由小时候梦寐以求的美味,还原成了一种涵养青春的普通食物。

③第一年放寒假回家和父亲闲聊,不知怎么就聊到了烧饼。父亲说当初二舅的烧饼是从山城买的,那时的烧饼真香。父亲还说原来山城卖烧饼的就那么几家,接着又自嘲地说,多了人们也买不起。父亲又说让我下次回来时给他买几个,我满口答应了,但事实上却没当回事。八十年代末的农村,生活已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饭桌上再也不是玉米面打到底的光景了,馒头、米饭已成为稀松平常的食物,就是点心蛋糕也不鲜见,我想父亲或许也只是随口说说而已。因此放暑假回家时我并没有给父亲买烧饼,而是从商场买了几斤高级点心。回家后兴冲冲地从兜里掏出点心,满以为父亲会很高兴,却发现父亲看到那拿出点心后空空的背兜,目光深处似乎有一丝希冀的亮光转瞬即逝了。后来,他虽然吃着点心连连说好,但

- 4 -

目光中那种落寞的神情却始终遮掩不掉。那次之后,父亲再没有对我提起过烧饼,我以为他忘了,也就不再想着这事了。

④我上中专的第二年,父亲办理了退休手续。父亲在乡镇工作近四十年,我们一家人跟着他像候鸟一样四处迁徙,脚步几乎抵达了家乡所有的乡镇。临近退休的前几年,他才调回了老村所在的镇,我们也才结束了那种居无定所的日子。 14.从文中看,“我”逐渐理解了山城烧饼对父亲有着怎样的意义?生活中,寻常之物有时会变得很不寻常,

请结合你的经历就此谈谈感悟。(不超过150字)(7分)

答:

- 5 -

(二)阅读《古代汉语学习中的词汇问题》,完成第15-17题。(共11分)

古代汉语学习中的词汇问题

①学习古代汉语最重要的是词汇问题。学习任?a href="http://www.zw2.cn/zhuanti/guanyuwozuowen/"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我恢钟镅裕夹枰莆沾罅康拇驶悖驶懔吭椒岣唬亩聊芰υ角俊T谡庖坏闵希肮糯河锖脱巴庥锸且谎摹6脱巴庥锵啾龋肮糯河锔枰康鞴糯河锎驶恪9攀槎敛欢饕芄糯河锎驶愫陀锓ǖ挠跋欤糯河镉锓ê拖执河镉锓ú畋鸩惶乇鸫螅蚨谘肮藕河锸保糯河锎驶惚榷糯河镉锓ㄏ缘酶匾H绻苷莆找慌糯河锎驶悖笾律暇湍芸炊话隳讯鹊墓攀榱恕?/p>

②我们需要掌握哪些古代汉语词汇呢?古代汉语的一些基本词语,如“人”“山”“笑”“大”等,古今意义没什么变化,就不必再学习了。但还有两类词语,需要我们下工夫学习。一类是古代汉语中较常用,而现代汉语中已经消失的词语。如“罾”(鱼网)、“爨”(烧火做饭)等。一类是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都很常用,但意义不完全相同的词语。如:“走”,现代汉语是“行走”的意思,古代汉语却是“跑”的意思。这两类词语都需要努力掌握,但后一类词语尤其值得注意。像前一类词语,我们在阅读古书时根本不认识这个字,那就会通过查字典来弄懂它的意思,一般不会发生错误。而后一类词语,因为现在还在用,而意义却已有所不同,我们在看古书时很可能拿现代汉语的意思去理解,结果就理解错了。

③学习和掌握古代汉语的词汇当然要下苦工夫,但如果我们能充分注意词汇和词义的系统性,就能更好地掌握古代汉语词汇。

④词义是有系统性的,一个词的多个意义之间是有联系的。一个词的几个意义里面,一般总有一个本义,其他的是引申义。本义是一个词最早的意义,一般说来,这就是它的字形反映出来的意义。例如,“行” ,由甲骨文字形可知,其本义是 “道路”,其他的均为引申义,由“道路”引申出“行走”是很自然的。“行走”是人体的运动,人体的运动也可以叫“行”。而由此又产生了一个引申义“运动、运行”……如果这样以本义为纲,按照词义引申的系统把各个引申义贯穿起来,一个词的多个意义就不再是孤立、分散的了,而是有系统的,就比较容易理解和记忆。

⑤词汇也有系统性。比如,同义词和反义词就是词汇按照词义相同和相反形成的系统。我们可以把这几个同义词或反义词联系起来掌握。

⑥学习古代汉语词汇还需要懂得词的“词典意义”和“句中意义”的关系。

⑦词典意义是从众多的句中意义概括出来的,但词典意义和句中意义有时会有一些差距。比如,“降”的一个词典意义是“降低”,但用这个意义来翻译“未尝稍降辞色”就不很切合,在这个句中,“降”的意思是指“放平和”。 一个词在不同的句子中受上下文的影响,会产生不同的句中意义,这些句中意义不能一一收入词典中去,而只能概括成为词典意义。反过来,用词典意义去解释各种句子中的词,也不能生搬硬套,而需要根据上下文作适当变通。

15.为什么学习古代汉语最重要的是词汇问题?(3分)

答:16.下列各项中,本文没有涉及到的说明内容是哪一项?请将其序号填在答题卡上。(2分)

A.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词汇的异同

B.古代汉语词语的本义与引申义

C.古代汉语的词义和词汇都具有系统性

D.古代汉语词汇和语音的关系

17.借助上文中的相关知识,分别回答下面两个问题。(6分)

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