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作文素材 > 教育资讯

学记是什么中的一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5 23:24:49 作文素材
学记是什么中的一篇作文素材

篇一:学记

现在,无论是作为家长、还是作为学校,乃至整个社会,似乎都非常重视教育。 一说教育,似乎国外的教育理念是大拇指。一说到中国的教育理念,是小脚指。 似乎我们的教育理念,方法都是压抑人性的,僵化的、死板的、不地道的。 所以有必要从经典中去体验一下中国古人几千年沉淀下来的教育理念。 早在二十年前,读《学记》的时候,非常吃惊,更多的是赞叹。

在两千多年前,中国祖先用大智慧、大慈悲,把教育的理念方法讲理很深入很透彻。

可以说,《学记》是整个教育理念的源头。如果国外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是叔字辈的,那么《学记》就是老祖宗这一辈的,这就是我们讲《学记》的原因之一。

第二,一说到学经典,不少人会堂而皇之地认为: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总认为中国古人讲的话很刻板、很死板、很套路,因此不爱学。

我们一方面在排斥老祖宗的智慧和慈悲;另一方面我们又在崇尚国外的教育理念。

反观现实,却又有一些令人不可思议的地方。

今天在网上看到一个信息:说孩子考英语,96分以下就是不及格。

还有一条信息是:小学生下课以后,不许打闹、不许说笑,排队上厕所,也得静悄悄地,美名其曰:为了学生的安全。

随手回了两帖。第一帖写道:如果说分数是教育的目的,或者用分数来衡量教育的好坏,那么教育这个天使已经堕落了。

第二个帖子:学校俨然已经成了低级的加工厂,外加几个技工,把孩子们加工成毫无用处的螺丝钉。

通过学习《学记》,真的应该好好反思一下,教育的目的、功能、方法、原则、方针、效果,教育,究竟是为了什么?

《学记》是讲教育,似乎只与老师有关,与教育行业有关。

正确的态度是,应该以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思态来学习。做父母的理应也是孩子的第一个任课老师。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任课老师,理应加以重视,理应首先学习。

《孟子》讲:作之君,作之亲,作之师。

作之君:要起到领导的责任;作之亲,要让老百姓能过好,过上美好生活的责任;作之师,要有教化民众的责任。

我们应该以智慧和开阔的眼光来理解。在家庭里,为人父母,也要作之君,作之亲,作之师。

不能简单地说养育了孩子,只要能给他吃好穿好提供物质保障就好了,这只是起到了作之亲的责任,还要领导、引导他,还要教育他。

推而广之,在企业,作为企业的领导者也应该承担这三个责任。作之君,领导员工和企业向高效益、高效率发展;作之亲,能够随着企业的发展,能够切实保障员工的生活水平,安居乐业;作之师,不是说企业和员工就是冷冰冰的经济关系。一个优秀的企业,要建议卓越的企业文化,承担起对员工的教育责任。

所以说,学习《学记》,需要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还是企业领导,都可以通过《学记》的学习,有所启发和领悟。

以上,就是讲《学记》的缘起

先来讲《学记》的概要。《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礼记》又是儒家经典三礼之一。儒家一共有三部讲礼的论说,第一部是《仪礼》,第二部是《礼记》,第三部是《周礼》。

中华民族被称为“礼仪之邦”,不是凭空造就的。

先来讲《学记》的概要。《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礼记》又是儒家经典三礼之一。儒家一共有三部讲礼的论说,第一部是《仪礼》,第二部是《礼记》,第三部是《周礼》。

中华民族被称为“礼仪之邦”,不是凭空造就的。

过去,我们可以自豪地宣秋自己是礼仪之邦,反观现在,还敢说自己是礼仪之邦吗?还有脸面说自己是礼仪之邦吗?当下现在生活的社会现象,种种不是,再自诩自己是礼仪之邦,应该感到惭愧。

仪礼》是最早的一部关于“礼”的著作。《礼记》相对于《仪礼》,《周礼》相对而言,更为通俗易懂。

《礼记》是由孔子、孔子的学生及后人整理出来的。

《三字经》里讲:大小戴,作《礼记》。在汉朝的时候有个学者叫戴德,对礼记做了一次注释。后来他的侄子戴圣,又接着做了一次注释。叔侄两人,就叫作“大小戴”。

对儒家思想要有更为全面的了解,不光是学习《论语》,还要学习《礼记》。

仪礼》的主要内容是各种仪式、礼节的方式、方法。已经失传。《周礼》主要讲周朝管理制度的设置,是一种政治制度的描述。《礼记》是迄今为止保存最为完整、最为后人广泛学习的一部礼书。

在《礼记》中,有四篇与教育密切相关的文章。《大学》和《中庸》,就来自于《礼记》,由宋朝的朱熹,把《大学》和《中庸》单提出来,与《论语》和《孟子》合称“四书”。

除《大学》和《中庸》以外,还有《乐记》,以及《学记》。其中《学记》与教育的关系最为密切。《学记》主要讲述了教育的作用、目的、本质和规律,乃至于教育体系的设置、管理,教育内容的安排、教育方法的运用,等等。

可以说,《学记》是中国老祖宗关于教育最早的、最有系统的论述。《学记》有一千五百字中左右,一些耳熟能详的“化民成俗”、“教学相长”等成语,都来自于《学记》。

用什么样的心态来学习经典?虽有名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什么是精华,什么是糟粕?很多人学习时,符合他的想法就是“精华”,不符合的时候就是“糟粕”。这种心态,是“大不敬”。

你有没有真正去爬过这座高山?不在山顶,如何指点山脚。不在高楼,如何穷目。你有没有这样的胸襟和水准去辨别精华和糟粕。

如果把经典比喻成一座山,你还在山脚下,你只能看到山很大、很高。只有爬上山峰, “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时候,才有资格去讲“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真正的糟粕是什么?不少人会认为中国过去的教育是压抑人性的,认为国外的教育是释放人性的;会认为中国过去的教育是不讲自由的,而国外的教育是讲自由的。

一方面我们排斥着中国传统教育的思想文化,一方面在崇媚着国外的教育文化。而现实是,标准式的教育、填鸭式的教育、非是即非的教育,却是真正落后的、腐朽的、压抑人性的。

面对西方的教育理念,与中国传统的教育理念,该怎样做出选择?通过学习《学记》,可以找到一些答案。

下面,就开始讲正文

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xiǎo]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也就是说当一个人能够自觉觉悟的时候,追求善良的愿望就有了。

但这样做,足以謏闻。謏通“小”,一个人由于内心的自觉,就可以一心向善。这样一种行为,可以引来小小的名誉,小小的好评。但不足以动众,不足以感动激发大众。

就贤体远,足以动众。“就”当动词讲,是“近”的意思。也就是说在你周围,朋友中、社交圈内,能够尊敬贤人,向好的人学习。“体远”——对于远处的人也能够体恤他们。

足以动众——能带动、感染更多的人。未足以化民——但是还不能够教化民众。 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要想教化民众,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必定要通过教育与学习来实现。

把这三句话,分一下次第。

发虑宪。“宪”从繁体字(憲)来看,上面是宝盖头,下面有“丰”、“四”、“心”。宝盖头相当于过去人住在屋子里,人在屋子里要丰富四心,把自己的心思运用起来。这就是宪的本意。

“宪”用形音字的方法来讲,与思想有关,比如“虑”、“思”“想”、“念”字都有“心”,这属于人的精神领域、意识领域。

宪”就是博闻、多学、勤思。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如用四个字简要来说,就叫做“独善其身”。

其次,就贤体远,足以动众——这个胸襟比之独善其身,要稍大一些。不仅仅自己要做好,还要能够影响周围的人,通过自己尊崇贤人,学习远处的榜样,影响一部分人。这是第二个次弟。

第三个,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从独善其身到能够影响一部分人,再到最后能够改善社会风气,化民成俗。这是教育的最高目标。

这句话与《大学》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一个思路。

修身以后要“齐家”,要能够带领家族,能够影响周围的人。再向上的次弟是治国。最高的次第是平天下。

当然平天下,不是说用武力荡平天下、征服天下、战胜天下。“天下”是永远不会被荡平征服的。从教育、教化的角度来讲,平天下,就是化民成俗。

化民成俗,把教育的最高目标教育讲出来了。反观现在的教育,是合格率挂帅,毕业率领先、达标率第一。

现在流传一句话:感谢室友不杀之恩。连小学生都知道要给老师送礼,否则有可能被不待见,被不喜欢。教育的风气很糟糕,这样的教育如何能化民成俗。教育的目标不能够达到化民成俗,教育是失败的。

从独善其身,到影响一部分人,再到能够化民成俗。这是佛学的大乘与小乘的区别。

“乘”就是乘车的乘,比如上下班,赶不上公交车,有时候就打个摩的,只能坐一个人,这就叫小乘。如果来一辆大巴士,能装很多人,这就是大乘。

地藏菩萨的大愿是“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能够深入到地狱里去度恶鬼,这是大乘佛法。

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角度来看,小乘佛法不如大乘佛法,但是要能做到独善其身、自立而立人,这已经是了不起了。

第二要讲的是布施。如欲化民成俗,就是布施。布施有三:财布施、身布施、法布施。

财布施好理解。身布施,通常以为献血了或捐器官就是身布施,身布施还包括对别人一句良言圆音、一个动容的微笑、一个温暖拥抱,都是身布施。法布施通俗来说就是教育。

关于法布施(教育),《金刚经》第二十四品福智无比分这样写道:

财布施好理解。身布施,通常以为献血了或捐器官就是身布施,身布施还包括对别人一句良言圆音、一个动容的微笑、一个温暖拥抱,都是身布施。法布施通俗来说就是教育。

关于法布施(教育),《金刚经》第二十四品福智无比分这样写道:

须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诸须弥山王,如是等七宝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罗蜜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他人说,于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这一段是释迦牟尼(如来)与须菩提的对话。如来问须菩提:“须菩提,如果有人用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来财布施,相当于把全宇宙的珍珠、玛瑙、黄金、翡翠,都用来布施,这人的福德多不多?”

须菩提说“太多了,太多了。”如来又说:“如果有人能从《金刚经》中拿出几句话来去给别人讲,去度化别人,教育别人,这个福德有多少呢?”

为他人说,于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这就是教育的福德,教育的功能,教育的作用。

“化民成俗”,是法布施,福德不可思议,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化民成俗”。化,是融化、渗透、熏习、教化、感化,融在其中,润物细无声。 化,比教育更高一个层次。把教育当成教育的时候,就不是教育了,教育的天使就堕落了。

现在就是把教育当成教育,有优良中差,有合格率,有标准答案,有是与非,这样的教育不是教育。因为他不是教化、不是感化、不是渗透、不是熏习。

民,简单说是民众,这个范围就小。民就是佛学中的众生。什么又是众生?佛学讲心即众生,自己首先是众生。家庭或家族中的人是民,学校中学生老师是民,企业里领导员工也是民,乃至于国家中的人也是民。

所以教化于民,化民成俗,如果把这当成是领导的事、教育家的事、冒号的事,就错了。化民成俗,要化自己、化家庭、化周围的团体,乃至于治国平天下。 成,是形成、造成、建成;俗是潮流、时尚、社会风气。从小的角度讲就是班风、校风、家风。

俗”就是通俗、平俗,也就是已经达到了平常、通俗那样的境界。只有做到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一切优良传统、道德文化平凡得不值得表扬,不值得夸张的时候那才称其为俗。

如果拾金不昧了,报纸上登一天,打抱不平了,广播上播一次,那这个社会是有问题的。《道德经》“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如果社会还在标榜先进、榜样的时候,这个社会离化民成俗还很远。当标榜圣人、榜样、标兵、模范的时候,俗就不能称之为“俗”,这个社会就有问题。

由大到小的讲“化民成俗”,国家、民族、团体、学校、家庭,都需要化民成俗。“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一个家庭怎么化民成俗呢?

在古代,教育到位的家庭,都有家训,家规、还有家法。有名的就有《朱子家训》、《颜氏家训》,这些家训、家规、家法,就是化民成俗在家庭这个目标、这个范围内具体的运用。

说到这里,话题就特别多。想想自己对孩子的要求,经常说你考多少分,排名怎样,你跟同学比怎么样?这不是教育的根本和手段。我们可能会在孩子的英语、语文和数学上花了很多功夫,但是我们有没有家法,有没有家规,有没有家训? 《朱子家训》、《颜氏家训》,不是那么远不可及、高不可攀。比如怎么打扫卫生、怎么吃饭、怎么与别人交谈,打招呼、问好怎样去做。这个可以在家法里面规定下来,这些化民的方法,要比考多少分、排第几名重要得多。

《朱子家训》、《颜氏家训》是家训,《弟子规》也是家训。是孩子成长的行为准则。

初二的语文书里有一篇范文,胡适的《我的母亲》,我们在小升初。中考的辅导中也讲解过:

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但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我做错了事,她只对我一望,我看见了她的严厉眼光,便吓住了。犯的事小,她等到第二天早晨我眠醒时才教训我。犯的事大,她等到晚上人静时,关了

篇二:学记

篇三:《学记》教学思想分析

《学记》教学思想分析

相关推荐:教师招聘考试题库 2015辽宁教师招聘最新招考资讯

《学记》是我国教育史上最早的一篇教育专论,是古代教育理论的精华,也是世界教育思想的瑰宝。同时《学记》系统地阐述了教育的重要意义、基本原则、制度体系、方式方法、基本规律及教师的职责与素质,它对于我们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深入开展今天的素质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

文章开头,就提出了教育的作用和目的是: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王者”要巩固自己的统治,既要使老百姓的风俗习惯符合其的利益,又要取得老百姓的拥护,而“发虑宪,求善良”、“就贤体远”都难以实现这一目的,只有通过教育才能使其得到解决。并且指出,人如果不学习就不懂得“王道”,这就如同一块玉石,不进行雕琢就不能成为精美的器具,只有经过教育才能使人明白道理。《学记》的结尾再次强调了“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或源也,或委也”,即三王在祭祀河川时,都是先祭河,后祭海,因有的是源头,有的是流水聚集的末尾,这种祭祀也称为从根本上着力。从而把教育提高到了关系到国家兴衰荣辱的根本地位。文中虽然没有直接谈到教书育人的重要性,但实际上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强调了教育在“王者”统治国家中的重要性,也就是强调了教书育人的重要性。由于学校教育的过程主要是通过教师来实现的,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一种活动,离开了教师,离开了学生,教育就无从谈起了。我们可以通过古人的文章,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先哲们已经懂得了教育与政治、教育与经济、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懂得了教师在治理国家中的重要作用,懂得了教书与育人的内在一致性。

二、提出了教育的基本原则

《学记》也提出了“教学相长”的教学原则。原文提到: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 教学相长也。《兑命》曰: “学学半。”其此之谓乎!这认识到教与学是联系紧密、相辅相成的,师生通过教学活动可以促进共同成长。教师教的积极性,能督促学生发现自己的知识水平的不足,从而更加刻苦改进自己的学习。学生学的自觉性,促使教师反省自己的不足,从而鞭策自己去进修学业、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教与学结合,师与生交流,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成果。相反,如果教与学脱离,师生交流阻隔,将会严重影响教学效果。需要特别强调指出的是,不能把“教学相长”狭隘地理解为仅仅是针对传授知识而言的,按照古人的一贯思想,它的基本内涵应是教师既要向学生传授知识,也要在传授知识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不断学习。不仅要向书本学习,还要向自己的教育对象学习。学生应一半靠教师教,一半靠自己的不断思考,既要向教师学习知识,也要接受教师美好品德的影响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同学生是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的。要贯彻这一原则,一是靠实践;二是靠主观能动性。《学记》中所提出的这一教学基本原则,不仅为后来一般的教学过程所接受,更为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形成的客观现实所证实。我们必

须全面理解“教学相长”这一原则的完整,使之成为每一个教师从事教育职业的基本行为准则。

三、对大学之道和教之大伦的阐述

每年入学一次,隔一年考试一次。学习了一年,就考察他经文句读的能力辨别他的志向所趋。学习了三年,就考察他是否专心致志于学业,亲爱同学乐和群众。学习了五年,就考察他是否广博地学习,亲敬师长。学习了七年,就考察他能否讨论学问上的深奥道理和选择朋友;这已可称为“小成”。学习了九年,就能闻一知十,触类贯通,临事独立判断而不惑,不再违背师道;这可以称为“大成”。这样以后才能教化人民,移风易俗,附近的人心悦诚服,而远方的人也都来归附。这就是大学教育的道路。

大学开学的时候,天子就让负责的人穿戴皮制弁帽的朝服,让他用蘋藻一类菜蔬来祭祀先圣先师,向学生表示对于道术的尊重。学习并歌唱《诗·小雅》中的《鹿鸣》、《四牡》。夏天还没有禘祭以前,天子就不到学校去视察考查,使学生能够优游宽缓地去用心学习。老师要时常静观默察,不必多说话,使学生在内心自觉地受到启发。年幼的学生只能听讲,不要乱发问,那是因为学习不能不一级一级地上升。这七项,是教学的大道理。

大学的教育,依照时序进行,(如春秋教学礼乐,冬夏教学诗、书等)而且一定要教正规的课业;退下来休息时还一定要在家中继续钻研。这样,也就能巩固他的学业而且亲爱师长,喜欢他的朋友而且信守道义。因此即使离开了老师和同学,亦不会违背道义。

四、阐述了教育规律和学习规律

1.教育方法科学,重视晓喻启发、循循善诱

《学记》认为为人师者应“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也就是说老师应时常观察学生而不要动辄讲说,要让学生用心思考,主动钻研。教育的本质应该是晓喻告知,引导而不牵强,勉励而不压制,启发而不径直表达,“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那么“善喻”的标准又是什么呢?“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引导而不牵强就会态度温和,勉励而不压制就会作风平易,启发而不径直表达就会引人思考。温和、平易而又引人思考,才可以称得上是善于晓谕。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为师”,知道进学的深浅难易,同时了解学生资质的优劣美恶,才能针对不同的阶段、不同的学生而进行广泛地晓喻,能够广泛地晓喻然后才能做老师。

2.治学态度端正,重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为了让学生能恭敬地对待学业,树立端正的为学态度,大学入学时举行击鼓开箧的仪式,同时通过两种体罚越礼犯规者的用具———槚木条、荆条起到威严整肃的效果,防止学生怠惰,“入学鼓箧,孙其业也。夏楚二物,收其威也”,郑玄注:“鼓箧,击鼓警众,乃发箧出所治经业也。”“夏,槄也;楚,荆也。二者所以扑挞犯礼者。”为学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不能逾越等级,超越自身水平,“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等也”,从某种程度上

也杜绝了浮躁不实的产生。领悟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道理,端正了治学的态度,方可立志向学。

3.高度重视教育者,开启尊师重道之先河

《学记》对为人师者的地位和作用予以高度的肯定和评价,将师德与君德并举,“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即能够做老师然后才能够做官长,能够做官长然后才能做君主。《学记》以为老师的角色和作用极其重要,“师无当于五服,五服弗得不亲”,老师虽然不相当于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五服中的任何亲属,然而五服亲属如果没有老师。

可以总结为教育的四大原则,即“预、时、逊、摩”。所谓预,就是预防,即在问题发生之前,就要做好防范工作。作者从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人手,告诫教育者要有较强的洞察力,这是做好教书育人工作的基础,要“禁于未发”,防患未然所谓时,就是抓住时机,及时教育,否则时过境迁,纵使付出更多的努力,也往往是“勤苦而难成”。所谓“逊”就是循序渐进,不超越学生的思想基础和对知识的接受能力。由浅入深,逐步递进,避免学生“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易”。所谓摩,就是引导学生之间相互观摩,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郑玄注:“严,尊敬也。尊师重道焉。”意思是说,学习最难做到的就是尊敬老师。老师受到尊崇,知识、义理才会受到尊重;而知识、义理受到尊重,人民才知道严肃对待学习。正因为尊师重道意义深远,就连君子也对老师尊重有加,“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北面”即面向北,古礼中,臣拜君、卑幼拜尊长,皆面向北行礼,因而居臣下、晚辈之位曰“北面”。根据大学之礼的规定,天子前来视学,老师即使对天子讲授,也不必面朝北陈说。《学记》开启了中国历史上尊师重道之先河,后世在教育子弟时往往会供一木牌,上面写着“天地君亲师”字,教导子弟此者依次为人生最须尊崇和服从者,足见尊师重道的深远影响。

《学记》全文只有1229 个字,是我国第一篇系统表述教育理论和教育观点的文献,也是对我国古代教育经验的总结,在今天仍然具有非凡的借鉴和启发意义。

中公资深讲师马兰解析

2015年辽宁教师资格考试题库:http://ln.zgjsks.com/html/jszg/kstk/

篇四:学记》全文和解释

学记三则

学记三则

《礼记》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指教育)为先。

虽有嘉肴②,弗食不知其旨③也;虽有至道④,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⑤。知不足,然后能自反⑥也;知困,然后能自强⑦也。故曰:教学相长⑧也。

大学之法⑨,禁于未发之谓豫⑩,当其可之谓时⑾,不陵节而施之谓孙⑿,相观而善之谓摩⒀。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⒁。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⒂;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⒃,则坏乱而不修⒄;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⒅;燕朋逆其师⒆;燕辟废其学⒇。此六者,教之所由废21也。

学者有四失22,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23,或失则寡,或失则易24,或失则止25。此四者,心之莫同也26。知其心,然后能救27其失也。教也者,长善28而救其失者也。

注释:

节选自《礼记?学记》。《礼记》主要记录秦汉以前儒家关于礼(包括典章、制度、仪节等)方面的言论,传说是孔子的弟子以及再传、三传弟子记录,后由西汉戴圣编辑成书。《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关于古代教育的论文。

②〔嘉肴〕美味的熟鱼、熟肉之类。嘉,美好。

③〔旨〕味美。

④〔至道〕最好的道理。

⑤〔困〕困惑,理解不清。

⑥〔自反〕反回来要求自己。

⑦〔自强〕自己不倦地钻研。

⑧〔教学相长(zhǎng)〕教和学互相促进。指通过教学,学生得到进步,教师自己也得到提高。长,增长。

⑨〔大学之法〕大学(进行教育)的方法,也就是大学的教学原则。大学,古时最高的学校。

⑩〔禁于未发之谓豫〕问题还没有发生就加以防范,叫做预防。之谓,也可以说“是谓”,现在说“叫做”。豫,预防。

⑾〔当其可之谓时〕在适当的时候(学习),叫做适时。可,适当。

⑿〔不陵节而施之谓孙(xùn)〕不超过学的人的接受能力而进行(教育),叫做合乎顺序。陵,超越。节,限度。孙,通“逊”,顺。

⒀〔相观而善之谓摩〕互相观察(也就是互相参观学习),吸取对方的长处,叫做观摩。摩,切磋,互相研究。

⒁〔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这四点,就是教育成功的原因。兴,这里是成功的意思。

⒂〔则扞格而不胜〕就抵触而不易克服。意思是,坏习惯已成,不易接受教育。扞格,抵触。胜,克服。

⒃〔杂施而不孙〕杂乱地进行(教育)而不合乎顺序。

⒄〔坏乱而不修〕陷入混乱的境地而不好收拾。修,整治。

⒅〔孤陋而寡闻〕学识短浅,见闻不广。

⒆〔燕朋逆其师〕交品德不好的朋友,就会违反师长(的教诲)。燕朋,坏朋友,这里有交坏朋友的意思。燕,玩、戏。逆,违背。

⒇〔燕辟(pì)废其学〕同坏朋友谈不正经的事,就会荒废学业。燕辟,谈不正经的话。辟,邪僻。

21〔废〕失败。

22〔失〕过失,缺点。

23〔或失则多〕意思是,或者失之于多(也就是说缺点在于学得过多)。则,这里有“于”的意味。

24〔易〕看轻,把学习看得太容易(不肯深入思考)。

25〔止〕停止,遇到困难就停止不进。

26〔此四者,心之莫同也〕这四种缺点,是由于学的人的心理各有不同。 27〔救〕补救。

28〔长(zhǎng)善〕发展优点。

《学记》的内容涉及我国古代的教育制度、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其中有不少关于教育、教学经验的论述,仍值得我们借鉴。这篇课文选取的三则短文都是谈教学原则的,每一则有一个要点.

春秋末年开始,奴隶制逐步为封建制所代替,经济、政治、意识形态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士”阶层兴起壮大,活跃于整个社会。他们代表不同阶级、阶层的利益,针对当时的社会变革,发表评论,提出各自的主张,展开论辩,在思想文化界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汉人刘向、刘歆父子和班固等人对先秦文化学术进行总结整理,把诸子分为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十家。

春秋战国之交《论语》《孙子兵法》的出现,显示了中国散文内容和风格的重大变化:由占卜语录变为师生谈话录,由王公号令变为私家著述。《论语》中所记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谈,活泼自由,语言中还体现出一定的人物个性。《孙子兵法》已是一部兵家的专著。全书结构谨严,各篇中心明确,论证周密,文句整饬而流畅,写得相当熟练。

到了战国中期,语录体仍旧通行,《孟子》与《墨子》《庄子》的一部分就是,但它们已不像《论语》那样只是后学的追录,而是一个学派师徒们的集体著作;所记的也不限于单人的语录,而普遍采用对话的形式。如《孟子》多记论辩之辞,每章围绕一定的中心展开,多带驳论的性质。《庄子》中依然存在论辩对答的成分,但基本上已是一种专题论文的形式。作者不仅反驳论敌的谬误,还从正面深入地阐述自己的主张。这反映了对话语录体向专题论说文体的转化。

到了战国后期的《荀子》《韩非子》,则完全摆脱了对话体,成为专题论著。它们不是一个学派的集体著述,而是学者的个人论文集;不是以驳论为主,而是以正面论说为主。这是百家争鸣不断深入的结果。《荀子》《韩非子》的大多数篇章,都写得中心明确,条理清楚,逻辑严密,论证充分,有很强的说服力,标志着先秦论说文体的成熟。

翻译:

玉石不经雕琢,不能成为精美的器物。人不学习,就不能明白至道。所以古代帝王治理国家统治人民,把教育当作首要任务。

虽然有美味的肉食,不吃不知道它的味美。虽然有极好的道理,不学不知道它的好处。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的困惑。知道自己的不足,然后才能反回来严格要求自己;知道自己的困惑,然后才能勉励自己不倦地钻研。所以说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

大学教育的方法是:问题还没有发生就加以防范,叫做预防;在适当的时候施教,叫作适时;不超越学生接受能力的限度而施教,叫作顺应;让学生互相观摩学习而受益,叫作切磋。这四点,是教育成功的原因。事情发生以后才加以禁止,就会遇到抵触而不易克服;时机错过了才学习,则勤苦却难有成就;杂乱地施教而不合乎顺序,就会陷入混乱的境地而不好收拾;单独学习而不与朋友互相切磋,就会孤陋寡闻;交品德不好的朋友就会违背师长的教诲;轻慢邪僻的言行会荒废学业。这六点,是教育失败的原因。

学习的人有四种缺点,老师必须知道它。人学习的时候,或者缺点在于学得过多,或者缺点在于学得过少,或者缺点在于把学习看得太容易,或者缺点在于遇到困难就停止不前了。这四种缺点,是由于学习的人心理的不同。知道了他们的想法,然后才能(有针对性地)补救他们的过失。当教师的,就是要发展他们的优点而补救他们的过失啊

学记三则

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谀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

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记曰.蛾子时术之.其此之谓乎.

大学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宵雅肄三.官其始也.入学鼓箧.孙其业也.夏楚二物.收其威也.未卜禘.不视学.游其志也.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等也.此七者.教之大伦也.记曰.凡学.官先事.士先志.其此之谓乎.

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兑命曰.敬孙务时敏.厥修乃来.其此之谓乎.

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夫然故.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教之不刑.其此之由乎.

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

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

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

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为师.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故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是故择师不可不慎也.记曰.三王四代唯其师.此之谓乎.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是故君之所不臣于其臣者

二.当其为尸.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

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其听语乎.力不能问.然后语之.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始驾马者反之.车在马前.君子察于此三者.可以有志于学矣.

古之学者.比物丑类.鼓无当于五声.五声弗得不和.水无当于五色.五色弗得不章.学无当于五官.五官弗得不治.师无当于五服.五服弗得不亲.

君子曰.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大时不齐.察于此四者.可以有志于学矣.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谓务本.

【译文】:

(执政者)发布政令,征求品德善良(的人士辅佐自己),可以得到小小的声誉,不能够耸动群众的听闻;(如果他们)接近贤明之士,亲近和自己疏远的人,可以耸动群众的听闻,但不能起到教化百姓的作用。君子想要教化百姓,并形成好的风俗,就一定要重视设学施教啊!

玉石不经雕琢,就不能变成好的器物;人不经过学习,就不会明白道理。所以古代的君王,建立国家,统治人民,首先要设学施教。《尚书·兑命》篇中说:“始终要以设学施教为主”,就是谈的这个道理啊!

尽管有味美可口的菜肴,不吃是不会知道它的美味的;尽管有高深完善的道理,不学习也不会了解它的好处。所以,通过学习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通过教人才能感到困惑。知道自己学业的不足,才能反过来严格要求自己;感到困惑然后才能不倦的钻研。所以说,教与

篇五:教师资格考试:《学记》中的教育思想

一、简介

《学记》不仅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是中国古代一部典章制度专著《礼记》中的一篇,写作于战国晚期。据郭沫若考证,作者为孟子的学生乐正克。

《学记》文字言简意赅,喻辞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在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关系。对中国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发展,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是中国也是世界珍贵的教育遗产之一。《学记》是以《大学》为其政治基础,以《中庸》为其哲学基础的。

二、《学记》中的教育思想

(一)教育作用与目的

重视教育的社会作用,是先秦儒家学者教育思想的结晶。《学记》对先秦儒家的这一思想,作出了经典性的理论概括,并开宗明义说:“发虑宪,求善良,足以馊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 国君民,教学为先。”,《学记》把教育的社会作用概括为“建国君民”、“化民成俗”,一方面强调通过教育国家需要的德才兼备的统治人才,积极推行德政;一方面强调通过教育,形成统一的社会道德风尚,形成良好的社会习俗,使社会安定,民富国丰,政通人和,国泰民安。这段论述,明显地揭示了教育是立国之本的理论问题。《学记》要求明智的统治者要站在治理国家,统治人民,实现“王道”的高度上,把教育摆在首位,优先发展教育。这一论述成为后世儒家学者在论述教育作用时经典性的引言,对中国封建社会的教育产生重要影响。

(二)教育制度与学校管理

《学记》在强调教育的作用,阐明了教育目的的同时,规划了学校教育制度,并提出了学校管理的具体措施。

1.关于学校教育制度

《学记》的作者首先以托古改制的方式,规划了教育体系。它说:“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家、党、术、国是从地方到中央的行政区划。《学记》的作者提议,在不同的地方行政机构中建立不同等级的学校,在中央建立国立大学和小学以形成纵横交错的教育网络,塾、庠、序、学就是设在家、党、术、国的学校。这一提议对中国封建社会教育体制的形成影响极大,汉代以后,逐渐形成了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并立的教育体制。其次,提出了确立学年编制的设想。《学记》的作者主要谈到了大学的修业年限和时间安排。他把大学的教育划分为“小成”和“大成”两个阶段。“小成”阶段学习年限为7年,“大成”阶段为2年,这是古代学校教育中确立年级制的萌芽。

2.关于学校管理的具体措施

《学记》首先特别重视大学的入学教育和对学生日常行为的管理。它说:“大学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宵雅肄三,官其始也。入学鼓箧,孙其业也。夏楚二物,收其威也。未卜谛不视学,游其志也。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幼者听而弗问,学不养等也。此七者,教之大伦也。”《学记》把入学教育做为大学教育的开始,要求在开学这一天,王子率领文武百官亲临学宫,参加开学典礼,用新鲜的蔬菜、水果等(来自:WwW.smhaida.Com 海达 范文 网:学记是什么中的一篇)祭祀先圣先师,以表示尊师重道之意。开学典礼结束后,新生入学后首先学习的内容是《诗经?小雅》中的三首诗,即《鹿鸣》、《四牡》和《皇皇者华》,这是三首君臣宴乐的诗,入学教育学习它们是为了告诉学生,大学教育是培养政府官员的,上了大学就是“官其始也”,就等于踏上了仕途的第一步,就要思考今后如何才能做一名忠于君王、勤政爱民的好官。

入学教育结束之后,日常的教学工作也必须严格进行。上课的时候,学生只有听到鼓声才能打开书箧,把书取出来,目的是培养学生对待学业的严肃认真的态度。教师上课之前应准备好惩罚学生的教鞭(即“夏楚”),目的是严肃课堂纪律,使学生不敢因懈怠而荒废了学业。天子委派的政府官员或天子本人不到夏季大祭完毕,不要到学校里来视察和考核学生的学业成绩,以使学生有更充裕的时间按自己的志趣从容地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经常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发现问题,进行正确引导,但不要指手划脚说得太多,为的是能给学生独立思考的余地,让学生充分体会学习的乐趣,培养强烈的求知欲和自学能力。年幼的学生要注意多听少问,依循由浅及深的学习顺序,做到“学不哺等”,这是大学进行日常教育教学管理的基本规程和具体行为指南,明确、具体、具有很强的可行性。其中规定的天子视学制度被继承下来,成为中国封建教育制度的优良传统。

3.《学记》的作者提倡大学必须建立严格的成绩考核制度

平时的小考要经常进行,大的成绩考核要每隔一年进行一次,每次考核必须有明确的标准。《学记》说:“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意思是,大学每年都招收新生入学,大的成绩考核每隔一年进行一次:第一年考察学生"离经辨志",即给经书析句分段的能力和学习志趣;第三年考察其是否“敬业乐群”;第五年考察其是否能够做到“博习亲师”;第七年考察其“论学取友”的能力,符合标准的,叫“小成”;再过二年即九年考察学生能否做到"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即对知识能融汇贯通,其思想和行为皆能坚实不移,符合标准的就叫“大成”。

由此可见,《学记》的作者所提倡确立的成绩考核制度具有循序渐进,智德并重的特点,反映了中国古代教育重德重智的传统。

(三)教育原则与方法

《学记》的作者总结先秦以来教育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从指出问题为切入点,提出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原则和应该采用的方法。

首先,他指出当时教育、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他说:“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其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夫然,故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所谓“呻其占毕”就是教师只让学生大声朗读课文,而不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多其讯言”就是只烦琐地提问,一味地教训、灌输,而不注意学生主动精神的培养;“及其数进而不顾其安”的意思就是在教学过程,教师只顾赶速度,抢时间而不考虑学生接受能力;“使人不由其诚”的意思是教学只从教育者的愿望出发,而不考虑学生的内心需要;“教人不尽其材”是指教师不考虑学生在个性及才能上的差异,教学一刀切,没有因材施教。这几大弊端对教学工作的危害极大,它导致学生讨厌学习和怨恨教师,把学习当成是痛苦的事情,而体会不到其中的乐趣,这样虽然表面上看学生是每天都在学习,但却在学业上没有获得实质性的进步,即使勉强结束了学业,也会很快遗忘掉。

为了纠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学记》论述了“教之所由兴”和“教之所由废”的道理,提出了教学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与方法:

1.大学之法

禁于未发之谓预;当其可之谓时;不凌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发然后禁,则餋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逊,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

(1)“预”就是预防为主的原则。《学记》提倡“禁于未发”,即当学生的坏思想、坏毛病还没有形成的时候,就把它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实践证明改造旧的要比塑造新的艰难得多,正如《学记》所言,"发然后禁,则餕格而不胜",所以无论是文化知识的教学,还是道德品质的养成,都应坚持预防为主,塑造为主,改造为辅的原则,这确实是经验之谈。

(2)“时”,就是“当其可”,是及时施教的原则。《学记》要求教学必须把握住恰当的时机,及时施教。具体包括二层含义:一是青少年要适时入学,在最佳的学习年龄入学读书,莫失良机;二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握住施教的关键时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当学生对知识有强烈渴求的时候,给予及时点化。否则,错过了学习的最佳年龄,错过了形成某种心理品质的关键期,“勤苦而难成”。

(3)“孙”就是“不凌节而施”,即循序渐进的原则。《学记》强调“学不哺等”,其主要意思包括:①必须考虑学生认识活动的顺序,即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安排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②遵循科学知识内部的逻辑系统进行教学,否则“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

(4)“摩”就是“相观而善”的原则。《学记》强调师友之间的切磋琢磨,互相取长补短,在集体的研讨、争鸣、竞争中借助集体的力量共同进步。否则,如果一个人孤独地学习,脱离集体环境拒绝学友的帮助而闭门造车,必然造成“孤陋而寡闻”的窘态。但是,择友又必须要慎重,如果与不三不四的人结交,不仅不能达到“相观而善”的目的,反而还会违背师长的教诲,甚至荒废了学业,正所谓“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

2.教学原则

《学记》对中国教育史,也是对世界教育史的最大贡献还在于它首次提出了长善救失、藏息相辅的教学原则,继承和发展了孔子以来倡导的启发诱导,即善喻的教学原则。

(1)长善救失原则

《学记》说:“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在四个方面的缺点或失误,或贪多嚼不烂;或知识面太窄,片面专精;或避重就轻;或浅尝辄止,畏难而退。这四种缺点是由于学生学习时的心理状态不同所造成的,即“心之莫同也”。做为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了解不同学生之间的心理差异,做扬长避短,补偏救弊的工作,促进学生的正常发展。

(2)藏息相辅原则

《学记》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善于处理好正课学习与业余爱好之间的关系,使正课学习有主攻方向,业余爱好广泛多样,而且使业余爱好有助于正课的学习。

《学记》说: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学记》指出,业余爱好,即“居学”可以辅助正课学习,因为如果课外不弹奏各种乐器,课内就不能熟练地学习琴瑟;课外不学习歌咏,不吟咏杂诗,课内就不能深刻地理解《诗经》;课外不练习洒扫应对进退这些杂事,课内就不能很好地学习礼仪。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正确处理课堂学习与业余爱好之间的关系,使正课学习,即“藏”有主攻方向,学有所成(修);业余爱好,即“息”活泼多样,饶有兴致,使整个教学活动成为张弛有节、严肃活泼的愉快过程。

(3)启发诱导,即善喻原则

《学记》继承孔子启发诱导的教学思想,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双边共同活动的过程,这是从教必须遵循的指导性原则。

《学记》说: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意思是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启发诱导。引导学生却不要硬牵着他们的鼻子走,这样才能使师生之间和悦相亲;对学生严格要求,但却不要压抑其个性与需求,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感到学习虽有压力但却容易达到目标,不至于“苦其难而不知其益”;引导学生打开思路,但不要急于提供现成的答案,才能养成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做到了“和易以思”,就算是善喻了。这是《学记》对孔子启发诱导教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四)教师与学生

《学记》继承了先秦儒家,尤其是孔子和荀子重视教师问题的光荣传统,认为教学成败的关键在教师。有了好的教师,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可以得到斧正,不科学的内容体系可以获得调整,不明确的教育目标可以被明确,被突出出来。所以教师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

1.关于教师的作用

《学记》用“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来形象地说明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导作用。由于人才的成长离不开教师,社会的进步亦离不开教师,所以《学记》提出了尊师的主张。

2.关于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学记》提出教师的主要职责是“长善救失”,它说:“教也者,长其善而救其失者也。”教师的责任是重大的,全社会都应尊重教师:“三王四代唯其师”,这就必然对教师应具备的素质提出很高的要求。教师应该具备“为长”、“为君”的素质。《学记》说:“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

具体谈到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具有很高的政治素质和道德觉悟,因为“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

(2)要有广博的知识。“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其听语乎”,只靠事先备好的课,然后照本宣科,背诵现成的答案,是当不好老师的,做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有广博的知识基础,且精通自己所教授的专业知识,做到博大精深,能够随时回答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

(3)要懂得教育规律。知道“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的道理,“然后可以为人师也”;要灵活地运用教育原则和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做到“博喻”,即善于启发教学,《学记》说:“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为师。”既了解所传授知识的重点、难点,又洞悉学生资质方面的差异,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地教学是一个合格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之一。

(4)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意思是说,教师在讲解问题的时候,应该做到语言简明而透彻、精微而稳妥,举例不多但却具有典型性,能够充分地说明问题。

3.关于教师如何进行自我提高的问题

《学记》在世界教育史上首次提出“教学相长”的命题。《学记》说: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教学相长”的本意是指教师自身的学习是一种学习,他教导别人的教育实践也是一种学习。由于这两种学习活动的相互推动,才使得教师不断进步,因此,《学记》提倡教师一方面必须向书本学习,只有学习才能发现自己在知识积累上的缺陷和不足,使自己不断进步,这是自我提高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就是要在教学实践中学习,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自己还有给学生讲不明白的问题,即“知困”,

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