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作文素材 > 教育资讯

关于无为的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5 23:22:56 作文素材
关于无为的作文作文素材

篇一:作文教学宜“无为而无不为”

作文教学宜“无为而无不为”

作者:吴书萍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4年第05期

【摘要】 作文教学是“讲堂引进来,功夫在课外”,要提高作文教学效果,应重视课堂内外的有机结合,“无为而无不为”,遵循“虚其心,实其腹,壮其肝,强其骨”四原则,苦练内功,突出实践,才会有真成就。

【关键词】 作文教学 无为而无不为 兴趣 思考

【中图分类号】 G633.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4)05-066-01 成功的作文教学,以正确认识作文为前提。对于诗文,诗圣杜甫有“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的概叹,曹丕也以文章为“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教育乃国家命脉和民族精神之所系,这个传承的最重要载体之一,就有文章。当前我们的作文教学普及了很多知识,但在成就文章上做的很少,很多语文教师“积极有为”,讲得过多,并以狠抓学生死背几篇范文格式和一大堆的零碎知识点为应试“秘笈”,结果只是堆砌成无数无思想、无精神、无文采的烂文,荒废了孩子最宝贵的青春岁月。为什么?作文的道理很简单,是“肚里有东西,表达得出来”,但关键问题是“肚里”应该有什么东西,怎样才能表达出来。这个“东西”,既与“千古事”有关,与“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有关,与人格养成和国家民族文化精神的栽接有关,并非有了一些零碎文学知识就能成功的。南怀瑾先生说的“旧式考试考思想,现在考试考记诵”可谓一针见血。大家都在“积极有为”“捡芝麻”,不敢悠然从容“抱西瓜”。

针对现实的种种弊端,笔者认为作文教学应该“无为而无不为”。这个“无为”,是没有各种死记硬背零碎知识点的应试“秘笈”,而是安心做一些学文的基础工作:如饥似渴的海量阅读,自由自在地尽情表达(写),这种长期快乐练功,并在摔打实践中成长的方法,看似见效不快,但更容易有真成就,养成更突出更全面的写作才能,使学生在写作上“无所不能”。这个方法在具体实践上,可归纳为“虚其心,实其腹,壮其肝,强其骨”四原则:

一、虚其心

一个人要学习好,爱学习、能吸收是根本。因此,“虚其心”就是让学生敞开心扉、扩充视野,以如饥似渴的状态投入,吸收各种学问养分。

1. 激发兴趣。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让学生充分感受文章的魅力与价值,发现文章的妙处,成为读书的“爱好者”,是作文教学成功的关键。因此,课堂上,教师要言之有物,也言之有趣,使学生觉得语文妙趣横生。

2. 引导思考。《说文解字》解释:“学,觉悟也”。即是“明白”。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使学习成为一个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学生体味到发现的

乐趣,享受这种愉快,就会将外部动机转化为内部动机。因此,我们要善于利用文本的魅力,以深厚的人文内蕴去吸引和感染学生,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与思考更丰富深入,也更立体而客观。

二、实其腹

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文章得以成就,必须“肚里有货”。而让学生“肚里有货”,主要还是两个途径:

1. 广泛阅读。“语文素养”的实践支点是“读书”。较强的语文能力从来离不开大量阅读、广览博识这一根本基础,大量课外阅读更是提高语文水平的关键。多读书,才有不尽活水滚滚来。

2. 深入生活。写作务必深入生活。写作很受作者阅历的限制,即使最伟大的作家也不能幸免,如同西方的上帝必是西方人面孔,中国的神仙必定是中国人的衣着。好文章从来都不是浅薄的文字游戏,必定饱含真知灼见,处处闪耀思想灵光。只有生平多阅历,才会胸中有丘壑。阅历才是智慧的沃土,写好文章的基础。

三、壮其肝

一篇文章要精彩,即使满腹经纶,也要敢想、敢写,直抒胸臆而浩气长存。谭嗣同就义前奋笔直书:“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那种激烈壮怀,透出的就是一种不可遏制的肝胆豪气。

1. 敢想。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是尊重学生平等探讨问题的权力。阅读是一种非常自我、非常个人化的行为,文学鉴赏的通用法则是“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教师最大的职责,应该是让阅读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活动,肯定他们真诚的感受,为他们“见人所未见,言人所未言”的睿智和勇气喝彩。

2. 敢写。写文章的责任感和担当意识尤为重要,因为文章是民族文化的凝结和积淀。只有能担负悲悯民族命运重担的人,才能写出不朽的作品。教学中,我们要不断地给学生以积极的暗示,一再激发学生的潜能,点燃他们思想的火把,把平淡的生活照亮,把无目的的漫游变成有理想的追求。学生的一得之见得到表扬,一篇作文得到鼓励,一句妙语得到称赞,都可以使学生感到有收获,强化学生自信、自爱、自尊、自强的信念,激发学生探索自己的潜能,实现自己的价值,体会自我实现的快乐。

四、强其骨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这一首教子诗,深得其中滋味。作文,也要在实践中锻炼成长,在摔打中强骨长肉,形成自己的风姿。

1. 多练。习,繁体为“習”,《说文解字》“習,数飞也。”即鸟不断的飞翔,不断练习,不断感受和调整。“学”是“觉悟”,从“理”上搞明白,“习”就是将学到的“理”加以实践和应用。写作就是应用实践,“写”是记录,把思想、感情、思考、事件记录下来;“作”是创作,采取恰当的体裁、形式,赋予文采,增强感染力、说服力。在足够多的实践中,作者必然会不断地总结、调整、提高。

2. 引导。锻炼必须得法,才能提高成效。要引导学生找到自己的语言,把写作变成他自己的事,关键是要学会懂得去倾听内心和外部世界真实的声音。作文教学,必须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自我教育的习惯:提出一些新问题,自己去找到答案;激起学生看教学文本相关的书籍的兴趣;提供一些课后参考学习课题,把从兴趣到成果的过程完整地交给学生,并提供必要的帮助,遇到困难时,适当给予鼓励。

篇二:我不想碌碌无为

我不想碌碌无为

年少的我,玩是我的工作,每日的疯玩,我的内心得到了满足。长大后,学习是我的工作,我必须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但每日的学习,却成了我的烦恼。

学习,学习,可学习是为了什么?一个个红色的对错号;一个个英文单词;还是一个挨一个的赞扬与批评。。。

初一,我学的很起劲,每日的三点一线,每堂课的一丝不苟,每晚的挑灯夜战,终于如愿以偿的换来了试卷上的红勾勾每时每刻的学习,综合评价中的几个A还有同学们的惊慕老师的表扬,家长的赞许。

初二,正处在叛逆期的我开始浑浑噩噩,对学习一点也不感兴趣,什么会考啊,什么期中啊,都不如一句“可以玩电脑”给力。结果一年下来,我的学习成绩直线下滑,会考的失利,也许是上天对我的一次警告。

初三,面对成绩单,望着试卷上面的红叉叉,我又陷入了学与玩的矛盾之中。玩,有什么不好,照样也有分?学又有什么不好,既可以提升名次,又可以换来同学们的倾佩,老师的表扬。。。。。我为难了,彷徨了。以后的日子里,学习的时候,不是走神就是瞌睡,玩的时候满脑子的学习、作业,考高中,而学的时候电脑中的游戏画面又总是神不知鬼不觉的浮现出来,我快要疯掉了!

有一次,玩到快中午了,突然想起回家写作业,但刚刚拿起笔,就又想去玩。哎!我简直无语了。

我的心思一点也不专一。我发现只要专心致志,就会快别人一拍,只要玩与学一搅和,就会慢人家不知道多少拍。这也许就是我碌碌无为的原因吧!

玩,我玩不出什么名堂,尽管我会把妈妈的自行车改装成赛车,把坏了的电动汽车的马达卸下来制成小飞机,可是那又怎样呢,只会是我的学习成绩下降。干脆,我不玩了。我只要在学习上一心一意,或许可以保住今天的名次,甚至可以超过几个同学,那也说不准。我坚信只有不怕巨浪的弄潮儿,才能潜入水中觅得骊珠;只有不畏攀登的采药者,才能登上高峰彩灯仙药。作为一名学生,我首先做好我的本职工作——专心致志的学习。 我不想碌碌无为。

点评:初三的学生,处在人生的第一个十字路口,开始迷惑、彷徨;在学与不学中“简直无语了”,“快要疯掉了”,道出了小作者的心声。值得高兴的是,小作者终于在无奈、彷徨中走出,找到了作为学生的本职工作,结尾“我不想碌碌无为”表明了小作者的决心。

篇三:安徽省无为第一中学2015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作文及其分析

安徽省无为第一中学2015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作文及其分析

作文试题:

想起了一个著名的心理效应----鸟笼效应。1907年,著名心理学家詹姆斯和物理学家卡尔森从哈佛大学退休了。一天,他们俩打了一个赌:詹姆斯说:"老伙计,我一定会让你不久就养上一只鸟的。"卡尔森笑着摇头:"我不信!因为我从来就没有想过养一只鸟。"没过几天,恰逢卡尔森生日,詹姆斯送上了他的礼物--------- 一只精致的鸟笼。卡尔森笑纳了:"我只当它是一件精美的工艺品。"然而从此以后,每逢有客人到访,看到卡尔森书桌上那个精致的、空荡荡的鸟笼,便会问:"教授,您养的鸟什么时候死了?"卡尔森只好一次次耐心解释:"我从来就没有养过鸟。"态度虽然诚恳,客人的目光却分明是不信任的。最后,出于无奈,卡尔森只好买了一只鸟。这就是詹姆斯著名的鸟笼效应。 分析:

这则材料主要是体现了人类的从众心理,自觉不自觉地受多数人或权威人士的影响,这可以让人多些安全感,但也常常让人自我价值迷失,不知不觉中为自己设置一个枷锁,从这个角度立意应该是一类立意。

别让“鸟笼”牵着走

不要让自己迷失方向

正确对待别人的看法

活出自我

莫困于心、坚信自己、坚定目标、坚守本心、

作最真实的自己

你的心理被控制了吗

行由心变

反立意:生活中的身不由已

因环境而改变 二类立意 从客人角度:

语言的力量

环境的影响

眼见为必为实、不畏浮动遮望眼、透过现象看本质 思维惯性的影响、小议先入为主对我们的影响

人性的“弱点”

反向立意:打破思维定势、别让自己的思维住进牢笼 (注,此立意,如果语言很好,事例新颖可向一类靠) 詹姆斯的角度:

制定目标收获成功

新思路彰显智慧人生

转个弯也许会成功

打破常规 懂得转换

出奇制胜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

三类立意:

如果仅从某个句子着手,如从“卡尔森笑着摇头:‘我不信!因为我从来就没有想过养一只鸟。’着手得出观点:一切皆有可能、凡事无绝对或没有什么一成不变,筧三类作文,当然如果写得好可以靠二类下。

论逻辑的必然性(看似无关联的事物往往能发现他们之间的逻辑关系,)

掌握人的心理

事情有其存在意义

篇四:关于“作文评价”

关于“作文评价”

徐飞:当前,人们对作文教学质量普遍不满,大多集中在教师的指导不力上,这是无可非议的,毕竟作文指导是作文教学的核心。但如果仅仅将目光聚焦在作文指导上,就不可能使作文教学有真正意义上的突破与提高。我们应该充分意识到,作文评价是培养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发展自我的一种重要的教育方式。《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查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我们应对“作文评价”重新审视,充分发挥它对作文教学的积极作用。

赵飞:是的。平日作文教学中,教师的眼光更多时候是投射在作文技法指导上。教师技法指导到位,学生的习作水平也会上一个台阶。可很多时候我们是“灯下黑”,重视写作前的指导,重视过程中的升格,也重视写作后的修改,往往忽略的是对其精准的评价。精准有力的评价不但是对文章的“去弊”,同时也是一种独特的作文指导。重新修正作文指导与评价的关系,让我们对学生的作文有一个全面的把脉,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个全新的认知角度,一段时间以来我们的作文指导和评价相处与互相分离的状态,这是一种不健康的作文教学,需要思量、改变。

徐飞:我一直认为,作文评价能力是语文教师教学素养的重要体现。黄厚江老师曾介绍自己在招聘教师时自创的一种考查方式,他让应聘教师在规定时间内批改五六篇学生作文,打好分数并写上评语。黄老师说,从作文评价这一方面,能较为准确地判断教师的语文素养。 我也做过类似的事情。近两年,我组织过园区高三语文教师进行“作文诊断”专题研讨活动。我提前将精心挑选的七篇学生作文发给高三教师,要求大家给每篇文章打好分数并写好评语。同时,我将这七篇作文发给作文阅卷资深专家蔡明老师,请他对这七篇作文进行赋分并作简要评析。以蔡老师的分数为主要依据,并结合我的打分,最终形成七篇作文的应得分。一共收上26位老师的作文评分及评语,与应得分数逐篇比较,分差在六分之内的视为正确。26位老师中有10位老师能正确判定五至六篇作文,有8位老师正确判分的作文不超过三篇,甚至有一位老师只有一篇作文赋分正确。

教师在作文评价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距,这一结果引起我的思考。不难发现,那些能准确判分的教师大多教学成绩优异,而在作文判分上有较大偏差的教师在平常的作文教学上基本属于无为状态,所带班级的作文成绩也不够理想。

赵飞:作文评价应该直指写作的核心,在评价地位上师生是平等的,教师要一改过去裁判教练的身份,努力让自己走向学生,成为一位合作者,同行人。 在评价形态上属于动态的,而不是静态,关注不单单是唯一的文本,更多的是回溯到学生写作时那一刻思维、体验、知识储备环节,只有这样评价才不再是终极目标,而是给学生写作再一次补充能量,是处于学生习作的另一个重要环节。教师应该对作文评价的功能重新界定,至于着眼文本还是人本,我想应是根据文章具体情况而定。

徐飞:作文评价本应对学生作文起到纠偏、引领作用,但事实是多数学生并没有从教师的评价中获得作文的有益启示,主要原因出在教师的作文评价上。我们不妨来看两位老师对同题作文《记得那一次出发》的评语。

甲老师:作者记叙的这一次出发,饱含着父女间心照不宣的默契和深情。“我”忙于课业,父亲忙于工作,一次失望的谈话,一次未成功的“出发”,触发了“我”对父爱的渴望,于是,父女两人心照不宣,放下纸笔,出发散步。作者用质朴的语言将两次出发勾连,表现了父女亲情。

乙老师:一波三折是本文的最大亮点。小作者从“坚定”写到“畏缩”写到“后悔”

再写到“坚定”,情感认识层进变化,有较强的吸引力。

心理描写准确细致,且合乎环境,自然合理。本文明以登山为本,实为书写人生之思;以自己昨日之“败”,启他人或自己的今日之勇,有一定的哲理的高度。

对比手法爸爸、妈妈的形象与“我”对照写来,相得益彰,相映成趣。

语言比较质朴,但略显粗糙单薄。

甲乙两位老师的评语属于典型的两种风格。甲老师的评价侧重于文章内容层面的阐述,而乙老师的评语则自觉关注了文章写作层面的特点。简单说,甲老师关注的是“写什么”,而乙老师更关注了“怎样写”。

作文评价,折射出教师的作文教学观。作文教学,应重在“怎样写”上发力,但也不能滑向技术主义的窠臼,而应是技术与人文的共舞。因此,作文评价不能仅仅停留于文章内容层面的评析,而应该由内容而转入到对结构、技法的评判。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在评价时,不仅关注学生的作文结果,还要反推学生的写作过程,揣测他们在作文过程中的所思、所感,如此,才能使作文评价切中肯綮。

赵飞:我很有同感。教师在作文评价时常常用自己的情感体验来替代学生的体验。如我在指导学生习作时,看到这样一段话:

后来啊!我和爸爸妈妈来到苏州,一个快速发展的城市,它似乎不需要等待,我也慢慢习惯了它的节奏,在忙碌中忘记了家乡。

我在读这段话的时候,情感上有了共鸣,给予了这篇文章很好的评价,并且写到:“你的体验是我内心的疼痛,不知道什么时候,我们在忙碌中丢失了自己的家乡。”看似很真,也是实在的呈现,但有有一次和这个学生无意中谈话得知,她对目前生活的这个城市很是喜欢,并不觉得节奏快,反而是认为城市的变化让她开心,家乡好像给自己没有多大印象,这里就是自己的故乡。又问为什么作文里有这样的一种情愫在里面,她笑着淡淡的说,你们大人不是经常说城市节奏快,在外乡时常想念老家,所以我就按照你们的想法去写了。

批阅中,我们都用自己的情感来衡量和映照学生作文中的情感,久而久之,学生的作文变得只剩下泛滥的抒情、空乏的喻理,而学生自己内心细微的情感舒展却是那样的寡淡。

徐飞:是的,作文评价应该坚守学生立场。同时,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技术活,教师的作文评价应克服套板化、随意化的倾向,增强评价的科学性与实用性。“思想健康”、“中心突出”、“情感真实”、“结构完整”、“层次分明”、“材料丰富”、“语言流畅”等评价虽然正确,但缺少针对性和个性化,对学生的再度写作的指导性不强。评价如果是些“正确的废话”,自然激不起学生关注作文评语的热情,也不能使学生从作文评价中获得写作启示。作文评价应能准确击中学生作文的命脉,肯定其优点,也要准确揭示其不足,最好还能开出药方。

评语不宜太长太杂,尽可能简练明确。不要面面俱到,最好只就一个方面写一两句话。王栋生老师说:“一句真诚的赞语,一句中肯的评价,一点能让他‘顿悟’的建议,都可能让他长期铭记;而如果想让他记住一段一两百字的评语,除非写到惊动魄的地步。”南师大附中曾经尝试在作文批改中用“一句话评语”,即不管学生如何作文,老师的评语只能写一句话。这种做法也许有点矫枉过正,但逼迫老师们开始思考作文评语的质量与效能。有老师感慨:一句话评语难写。写什么,怎么写,要斟酌再三,要推敲词语,反不如多写几句评语来得快。

赵飞:作文评价是重教师感觉还是技法指导,这的确应该引起我们的思考。评价思维是理性的,要站在文章之上,审视全文;化为评价语言,是感性的,理性的评价思维与感性的评价语言相结合才是常道。感性的评价语言,是站在学生的立场,没有居高临下,学生的接受才是一个愉悦的过程,学生在后继的作文中,才会更愿意打开自己的内心,情感,才会放胆写。重感觉的评价语言前提是以一种欣赏的态势出现,触摸学生的心灵,探寻学生写作中的思想行为,在个性中发现闪光点,教师重感觉的语言应当是包含热情,在评价中唤起学生

内心的写作欲望和主体意识。

作文评价时,教师应以对话的口吻与学生交流。巴赫金曾说:“生活就其本质说是对话”。评价者从习作中找出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想写作者提问,前提是这些话题必须是双方感兴趣的,能产生思想碰撞、心灵共鸣。对话双方必须敞开自己的精神世界,这里不但有问答,还有对话时的交流和心得的分享。

下面几条评价用语就是采用对话式的写法来完成,注重技法,却不露痕迹。学生在看了之后马上明白自己文章出现的问题。如:

1、你的文字很优美,为什么全文读不到你写的具体事件?是怕破坏文章的整体还是觉得具体事例不值得去写?

2、写“母爱”可以选择角度很多,为什么老是喜欢把别人写过的又拿到自己的文中来?可以选一个自己感受最深,想想内心就激动温暖的事例来写吗?

这种对话不是无源之水,也不是没有依据,而且也是对话双方熟悉的话题。当然学生(转 载 于:wWW.smHAida.cOM 海达范文网:关于无为的作文)也可以和自己的习作再次对话,这种对话是建立在教师的评价提示上,属于一次深度有目的有指向的对话。

徐飞:对话,是一种很好的交流姿态。但作文评价的主体是多元的,因此作文评价不仅是师生之间的对话,还应该是社会相关人员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自我之间的对话。

在作文评价上,我们应坚持发展性评价理念,用评价来引导学生对自我表达及时作出反思,发现差距,并借鉴一些成功的经验,从而促进作文水平的提升。发展性作文评价可使作文评价由评判功能升级为发展功能,这就需要教师对作文能力层级进行适切的分解,并用学生易于理解的语言精准地表达出来。

郭家海老师长期坚持基于“量表”的写作教学研究,旨在通过作文评价标准系统的建和实施来促进学生作文水平的提升。郭老师研究成果颇丰,他带领着团队研制出作文专项能力的发展评价参考层级,对作文教学产生了积极影响。郭老师举了一个案例,帮助我们理解“量表”在指导学生作文过程中的作用。

有一位学生写了一篇文章《谢谢你,亲爱的王老师》,其中有这样一段文字:“王老师看了小张一眼,耐心地回答着。我也上去,也想问问题,可小张一直占用王老师,只好退回去。这个问题一直问到快要上课才解决。小张神采飞扬地摇摆回位子,解决世纪难题的感觉好像不错,同学们想。”如何评价这段文字?按照以住的做法,基本上是教师凭经验判断,学生凭感觉判断,标准不一,意见也未必一致。即使能够感觉出有问题,也往往难以清晰地理清问题症结所在。但是,如果能够提供下面一张量表,教师与学生就可以发现问题并且借此修改上述文章。

一、第三人称,采用全知视角,但有点混乱。对于人物的心理描写过于简略,动作、神态描写也不够细致,有些地方标不起推敲。如何修改呢?量表中的B级、A级和A+级指标都为修

改提出了具体的方法。

郭家海老师的研究值得我们关注。评价量表的好处在于从理性的角度为学生作文准确定位,使学生清醒地知道自己当下的表达水平等级,能为学生提供明确的发展方向,使他们的努力有方向,并且为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合适的发展台阶。当然,评价量表如何制作、如何使用,这些问题还需要我们进一步去研究。

篇五:有关人生哲理的作文

有关人生哲理的作文

有关人生哲理的作文(一)

“人生”一个浅显而又貌似深奥的词。每一个人都有着自己的人生,或坎坷或平坦。一切掌握它崎岖平缓的人就是自己。要看你如何处理着样那样的绊脚石,处理不当会使你摔得痛苦不堪,处理得当就会让你继续前行。

人生就像是一艘荡漾在生命长河中的航船,会经受数不尽的风风雨雨,也会享受 数不尽的万里晴空。一个人会在一生中经受许许多多的浪头总是汹涌无比,让你胆战心惊,充满得失之患。但是,小船是被浪头击跨还是平稳的度过,真正掌握它命运的人就是你自己!你既可以让它从风渡中走出,又可以任他被浪头击倒,掉在长河的漩涡里,这一切的一切,都关系到你自己的掌控。

每一个人都有着自己各种各样、多姿多彩的人生,如果你从小就有着自己心中远大的目标,并努力奋斗,那么你这从小树立的信念就将改变你的人生。相反,如果你从小只完成老师 布置的任务,跟在老师身后走,而不在课余时间 多学习其他知识,赶在他人前面,没有远大的志向,那么将来是成不了大器的,所以消失的懒散也会扭转你的人生。

人生也好似一颗刚结出的果实,如果你想要它变得红润甘甜,那么你就得精心呵护浇灌它。如果你置之不理,任它被风雨无情 的催惨,那么它只会腐烂,变得摇摇欲坠。 人生由自己主宰,想要让自己的人生变得精彩绚丽,那么导演这部戏的人就是你自己!

有关人生哲理的作文(二)

人生是什么?我应该怎样对待人生?不同的我会告诉我不同的答案。

当我受到才挫折和失败的时候,我彷徨,我苦闷,我眼前的世界仿偟,我苦闷,我眼前的世界仿佛也陷入了悲哀。只有痛苦和悲伤??

当我获得成功,我兴奋,我欣喜,我眼前是一个生机勃勃的世界。这时的我会告诉自己,人生充满了乐趣,应该去拼搏,去奋斗??

当自私与贪欲的魔爪抓住我的时候,我懒惰,我斤斤计较,在我眼里,一切都是为了自己活得“舒坦”。这时的我会告诉自己:“人生就是享乐,就是为自己而存在??” 当我在国歌声中用目光拥抱五星红旗的时候,崇高的理想会占据我的心灵,我心潮激荡。这时,我会对自己大声说:“人生就是奉献,为了着鲜艳的红旗,可以献出自己的一切!”

啊,人生究竟是什么?我观察,我思考。

我看到:100多年来,我们伟大的,不屈的民族,为了解放,百折不屈的斗争着?? 人生,绝不能被自私自利,贪欲所控制,所支配!

人生,就像那个伟人所说:“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他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应碌碌无为而羞愧!”

有关人生哲理的作文(三)

每个人的名字都有深刻的含义,没个人名字的含义都不同,魏剑威,这是我的名字,也是我一生中不可改变的东西。按一般地说:这就是命吧!既然命运给我安排了这样的一个名字,我又有什么可说的呢?

我的父母为我取这个名字就是因为想我像剑一样的“威”,像剑一样穿过一道道题目,一件件事情,让我突破难关,将来有个好的事业,令祖国更加繁荣昌盛。

小的时候,我只管爸爸叫“爸爸”,妈妈就叫“妈妈”,人家一说我爸爸,妈妈的名字我就觉得非常陌生,一叫这个名字我就不认识他们了。我的名字也是难已抹去的记号,我讨厌我的名字。

但现在我已经长大了,我忘记了小时候的不懂事,在我的脑海里,“魏剑威”已经成为了我的一个缩影;成为了我最熟悉不过的东西;成为了一个现实。我知道我叫“魏剑威”,不再像小时候一样觉得很陌生,很不好听,反而认为它是我生活的一个见证。在我的坎坷经历中,它曾经陪我度过多少春秋:当别人亲切地叫我一声时,我会很乐意地答应他;当我在困难面前时,它会勉励我坚强起来;当我高兴时,我在日记里总会留下“魏剑威你真棒”的字句;当我被表扬、获奖时,我的名字总会出现在周围人的耳旁。我的名字给我带来了许多,我为我的名字感到骄傲。

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