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浙江婺剧团婺剧全集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6 01:23:55 体裁作文
浙江婺剧团婺剧全集体裁作文

篇一:浙江地方戏曲金华市婺剧团

浙江金華市地方戲曲[東雲婺劇團]

LONG WANG春節後返回浙江金華東陽市工作….巧值[金華市]地區慶賀元宵節舉辦地方戲曲演出……..我本來又納悶??怎麼浙江又[婺劇團]???不是越劇吧???特別抽出時間去觀賞…..果然東陽村莊自行搭建戲台並排起椅子供應觀眾座….看佈景寫著[浙江金華東雲婺劇團]!!!!杭州是古越國故稱[越劇]……溫州是[甌劇]……而[金華]古稱[婺城]…..故為突顯浙江省各地方特色而又有[婺劇團]………. 3/4演出[大破洪洲]是楊家將[穆桂英與楊宗保]一段故事……感覺上武打身段俐落…….快速.乾脆.不拖泥帶水身形…頗有武神姿態!!!全武行的套招很熟練…..看得出是[練家子]!!用手機拍攝一段[武戲]留下來做紀念!!!一時我又想起[溫州甌劇團]演出…比較起來絲毫不含糊!!! 浙江金華[東雲婺劇團]在無線[收音]設備….質量感更為好!!演出正本戲[木棍報]這是文戲…..但看女旦角[唱腔]更勝於溫州甌劇團….音質優美旋律柔婉….在[尾音][轉音]方面均能表達完整….中氣十足…….一氣呵成……在舞台技術方面…金華東雲婺劇團]在一場雪景制作….很有特色!!! 劇中主角演員[雪中逃命]的表演…..遇上雪崩場景….身段唱作俱佳!!佈景是電子銀幕顯示下雪動態正是飄落…..而且又在旁以噴霧帶出保麗龍碎顆粒…..飄飄然落下……遠觀賞彷彿真的下雪一樣!!!其用心的舞台技藝!! LONG WANG覺得更勝於我們台灣明華園歌仔戲[雪狐情]的雪景????

中國大陸電子科技發展迅速…..又經濟突飛猛進…..帶動地方戲曲 !! 電子科技應用於舞台技術已經不是[吳下阿蒙]!!! 咱們臺灣歌仔戲圈仍然是以[手繪佈景]……可能已經跟不上時代了!!!有的劇團刻意標榜是[精緻身段]??? 沒有佈景…行雲流水過橋….均以[身段演技]表現…..尤其是傳統戲曲!!! 事實上:[應時佈景]是有其必要性的!!否則很難吸引人!! 外國[歌劇表演]也是很注重舞台佈景!! 明華園歌仔戲[團則是佈景聲光制作 此中佼佼者!!!

金華[東雲婺劇團]演出也是以普通話(國語)發音…. LONG WANG依字幕觀賞對照…感覺唱腔音調曲樂與[溫州甌劇團]演出唱腔差不多????我想真的是浙江省境內各城市一種區域觀念形成一格吧!!!如果各劇團以地方方言演出….除了本地演出之外….到外地表演人民聽不懂居多??自然演出頻率減少……所以統一用

[國語]發音搭配地方曲調演出….人人聽得懂!!自然形成一格[地方戲曲\種類!這是值得理解的趨勢子走向!!

LONG WANG走入中國十年變化…中國大陸科技發展迅速…..經濟突飛猛進…..世界各國無不視為[市場大餅]…….人民已經漸漸有優閒的思維層次……….尤其是浙江省帶動地方戲曲文化頗濃厚….吸引人的不是傳統戲劇…….而是聲光科技的變化…..炫麗的舞台制作……這一點值得我們臺灣各戲劇團經營的參考!!!不要再迷醉於傳統的藝術[胡同]…..要能求新求變因應時勢需求!!一句話!!讓觀眾接受就是好戲劇!!

L.ONG WANG寫於浙江金華東陽市

篇二:“对家乡戏--婺剧的研究”的研究报告

徽戏的正宗,京戏的祖宗,南戏的活化石——婺剧

五千年灿烂的华夏文明,中国的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中国有一种特殊的表演艺术——戏曲,集“唱、做、念、打”于一体,华美雍容的装束,异彩纷呈的曲目,演绎的着人生百态、古往今来,其丰富的强调响彻世界的东方!

在中国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形成了特有的戏曲艺术,有着鲜明的民族风格。京剧的容华美,昆曲的雅精致,梆子戏的高亢悲凉,越剧的轻柔婉转,黄梅戏的悠扬委婉??然而你可知在如,诗一般的江南,流传着一种独特的剧种——婺剧,他被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称作是京剧的祖宗,可见其在中国独有的戏曲艺术中享有特殊的地位。

400年来,婺剧以其特有的光鲜亮丽,直到今天依然在家乡的城市乡村,大街小巷跃动。出于种特有的美的好奇与对家乡文化的热情,我们观看了婺剧的名家名段,聆听了婺剧的著名曲目,粗略了解了婺剧知识,后又查阅各类资料,从而对婺剧进行了更进一步的研究。

经过了两个月的忙碌,终于,我们获悉了一系列的婺剧信息,懂得了全面的婺剧知识。

婺剧,俗称“金华戏”,中国浙江省汉族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它以金华地区为中心,流行于金华、丽水、临海、建德、衢州、淳安以及江西东北部的玉山、上饶、贵溪、鄱阳、景德镇等地。集高腔、昆腔、乱弹、徽戏、滩簧这5种风格各异、对比鲜明的戏曲声腔与时调于一身,其音乐的丰富多彩在全国300多个地方剧种中首屈一指。这使得婺剧音乐当之无愧地成为婺剧艺术的精华所在以及中国传统音乐的宝库之

一。因金华古称婺州,1949年改称婺剧。婺州大地的戏剧,特别的艺术出自于特殊的地方。

婺剧源于明朝中叶,迄今已有400多年历史。婺剧剧目丰富,传统深厚,特色浓郁,影响深广,有徽戏“活化石”之称。200年前,四大徽班进京,融二黄、西皮、昆、秦诸腔之长,衍变成了京剧。徽戏自身反日益衰弱,甚至连其发祥地安徽,也因受到京剧倒流的影响而逐渐消失。婺剧则是徽剧早在徽班进京前向南流入的一支,是中国戏曲舞台保留徽戏剧目与资料最多、最完整的剧种之一。它拥有800多个大小剧目,3000余首曲牌。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就曾这样赞过婺剧:“京剧的前身是徽剧,京剧要寻找自己的祖宗,看来还要到婺剧中去找”。是的,我们再后来的研究中确实发现了在婺剧中有国粹京剧的魅影。

原来,金华、衢州自古为东南四省通衢之地,陆路、水路交通方便,商业繁荣,文化发达,历史上出过许多文学家、思想家和戏剧家,为地方戏曲艺术的孕育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同时,800多年来,它始终置身在浓郁的戏曲文化包围之中。它东南的温州,是南戏的发源地;北面的绍兴,是乱弹调腔流行的中心;西面江西弋阳、乐平是高腔发生、盛行的地带;东面又是余姚腔、海盐腔的发源地;西北的皖南地区则是微调的发生地。这些地方与金华山水紧密相连,不仅激发了婺剧的产生和发展,也很自然地把各地戏曲艺

术带到了这片土地上。明清以来,金华一带是盐、丝入赣和漆、瓷入浙的商业贸易地区,加之物产丰饶,故历来是各种戏曲争胜斗奇之地。明中叶流行的义乌腔形成于金华府(治今浙江金华)属义乌县。明末的高腔、昆腔,清初的乱弹腔,清中叶的徽戏,均曾在金华流行。经济的发达推动了艺术的萌芽、滋长。

我们了解到,婺剧在旧社会的摧残下,艺人流离失所,解放初仅在金华地区留下少数班社。解放后,在党的“双百”方针指引下,婺剧获得新生。1953年,浙江省文化局以民办公助的形式,成立了金华专区婺剧实验团和浙江婺剧实验剧团,1954年决定兴办浙江省婺剧团。接着,全区大部分县相继成立婺剧团。为使婺剧后继有人,浙江婺剧团1955年招收郑兰香、吴光煜等一大批青年演员,1958年浙江省文化局在杭州创办了浙江戏曲学校婺剧班,该班在全省招演员、乐队45人,是新中国第一代婺剧中专生,毕业分配全省各婺剧团。

1957年全省举办一次规模较大的戏曲调演。婺剧在各级党委领导下,充分发挥老艺人和新文艺工作者和积极性,一方面对演出传统剧目进行推陈出新,逐个进行整理,另一方面对传统艺术进行挖掘抢救,纪录出版了《婺剧传统剧目汇编》、《婺剧音乐、徽戏部分》使大部分传统剧目和唱腔曲牌得以保存。并整理和加工出一批优秀传统剧目,如《黄金印》、《送米记》、《孙膑与庞涓》、《米栏敲窗》、《父子会》、《马前泼水》等剧目参加调演。编、导、音、美及演员全面获奖。婺剧艺术以其特有的精神内涵获得了新生。

古老的婺剧艺术,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无微不至的关怀。1960年,毛泽东主席在杭州观看了婺剧优秀传统小戏《牡丹对课》后给予热情肯定和鼓励,并接见郑兰香等优秀青年演员说:“你们这个戏改得不错,有新鲜感;神仙斗不过凡人,老不如小,让老想占便宜的人得不到便宜。”1962年婺剧首次进京演出《双阳公主》、《三请梨花》、《牡丹对课》、《僧尼会》、《断桥》等剧目,受到首都文艺专家的高度评价。周恩来、朱德、陈毅、彭真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观看演出后给予热情肯定和鼓励。周恩来三次观看演出,并邀请部分演员到中南海住所,作长时间的亲切谈话。著名戏剧家田汉还特地为浙江婺剧团的演出题诗,以资鼓励。

然而,在十年动乱中,婺剧倍受洗劫。粉碎“四人帮”,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婺剧又获新生。文革中砸烂的婺剧团又重新恢复演出。被禁锢多年的优秀传统剧目又重新与广大观众见面。并新创作《西施泪》、《梨花狱》、《铁灵关》、《白鲞娘》、《讨饭国舅》、《商鞅变法》、《血剑》、《吃醋拜相》、《李渔别传》、《义虎案》。现代戏《心肝宝贝》、《雷锋啊雷锋》、《桃子风波》等一大批优秀剧目。其中《西施泪》、《梨花狱》分别由长春电影制片厂,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搬上银幕。

改革开放后,农村形势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农村业余婺剧团如雨后春笋。1982年统计,金华地区就有554个,出现了热气腾腾的新景象,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丰富农村文化生活作出了积极的贡献。1984年,中国戏剧出版社将永康县舟山乡婺剧团演出的《姐妹缘》(顾锡东编剧)拍摄成连环画在全国发行。 1985年,义乌义亭区婺剧团应北京市政协、清华大学等单位联合邀请,赴首都演出历史名剧《海瑞罢官》,

受到好评。一个农村剧团上北京,不仅推动了婺剧的发展,也为浙江赢得了荣誉。

近几年来,婺剧又曾在文化部和浙江省有关部门的支持和安排下,先后赴罗马尼亚、南斯拉夫、德国、美国、日本等国演出和交流。

匆匆的,时光荏苒婺剧已走过了400多个春夏秋冬,我们看到了婺剧的过往烟云,看到了婺剧一步步向着今天走来,还要一直走下去走向未来,传播到世界各地!

自然地,有着400多年的历史的婺剧,经历了风雨坎坷,形成了特有的鲜明的艺术特色。令人感动,为之震撼,那种美是深入人心的。接下来我们发现剧的独特之处。

一、婺剧腔调的介绍

1、高腔

高腔有侯阳、西吴、西安、松阳之分。侯阳高腔流行于东阳、义乌一带,有人认为可能是义乌腔的派生,擅演武戏。西吴高腔因在金华北乡的西吴村开设科班而得名,其唱腔较西安高腔委婉、质朴,且多滚唱,与徽池雅调有渊源关系。西安高腔流行于衢州一带,衢州古称“西安”,故名。相传与弋阳腔有密切关系,也有人认为可能是西平腔的遗响,其曲调字多腔少,具有一泄而尽的特点。以上三种,均一人启唱,众人帮腔,锣鼓助节,音调随心入腔。

多数高腔的特点是锣鼓助节,不管托弦,一人启齿,众人相和,声调高亢激越。

而西吴高腔及松阳高腔却有乐队伴奏,是我国各种高腔中特有的形式。高腔曲牌很多,不同剧目有规定的“套式”。初用长短句词格。剧目丰富,如《槐荫记》、《合珠记》、《白兔记》等。

2、昆曲

昆曲,俗称“草昆”、“金昆”,是昆腔流传在金华一带的支派。因长期流动演出于农村的草台和庙会,以农民为主要观众对象,故语言较通俗,追求情节曲折,唱腔也不拘泥于四声格腔,以演武戏、做工戏、大戏为主。在明代之后,一直被视为婺剧诸声腔中的正宗。实际上是昆曲在衢州(今衢县一带)、金华的一个支流,在语言、曲调上均结合当地习惯予以简化或改变,故称“草昆”。 现其剧目已较少演出,部分曲调则为乱弹声腔所吸收,如乱弹曲调中含有[昆头][小桃红][新水令][下山虎]等片断。

3、乱弹

因专工乱弹的“乱弹班”多出自浦江县,故又称“浦江乱弹”。以二凡、三五七、芦花为主要唱调。其流行地区除金华、衢州、严州(治今浙江建德)外,也常在昌化、桐庐一带演出。二凡具北方戏曲唱腔的特点,有人认为源出于西秦腔,也有人认为源于安徽的吹腔和四平调。三五七具有南方戏曲唱腔的特点,属早期吹腔。有人认为其形成与皖南的徽州、四平、太平诸腔有关。芦花则源于吹腔一类,系徽戏遗响。

据《中国戏曲曲艺辞典》:乱弹在婺剧中,指唱“三五七”“芦花调”“二凡”“拔子”四个声腔。“三

五七”“芦花调”由安徽“石碑腔”演变而来,用笛主奏,曲调华丽、流畅、舒展,唱调字少腔多,后发展为字多腔少的“叠板”。“二凡”是秦腔传到南方后演变而成的声腔,在婺剧中又发展为“尺字”“小工”“正工”“凡字”四种不同属性的曲调,又各有“倒板”“原板”“流水”“紧皮”“垛板”等不同板式,分别具有激昴、高亢、悲壮、沉郁等感情特点。“拔子”也有“倒板”“回龙”“原板”等板式。按定调性质,一般“二凡”与“三五七”相联,“芦花”与“拔子”相联。剧目较多,如《芦花絮》《桂芝写状》《雪里梅》《珍珠衫》等。

4、徽戏

自皖南传入。清末以来,大量皖人迁往金华一带,多数经商,徽戏随商路流入,金华、衢州两府本地徽班达三十余个,仅1918年前后开设的本地科班就有十余个。婺剧徽班自成一格,以拔子、芦花、吹腔等老徽调为主。唱西皮、二黄,表演粗犷、泼赖、朴实、健康,剧目有《二进宫》《法门寺》《青龙会》等。其中《火烧子都》《水擒庞德》等的表演风格,在今皮黄剧中较少见。

5、滩簧

相传源出苏州滩簧。乾隆、嘉庆年间(1936-1820),金华已有曲艺滩簧坐唱班。有人认为,滩簧系由往来于衢州、兰江的花船船娘卖艺带入,先有业余坐唱班,后由婺剧艺人衍为戏曲,成为婺剧声腔之一。有“浦江滩簧”、“兰溪滩簧”、“东阳滩簧”之分。剧目有《僧尼会》《断桥》《牡丹对课》等。解放后整理的传统剧目《(转载于:www.smhaida.com 海 达 范 文网:浙江婺剧团婺剧全集)僧尼会》《断桥》在剧本和表演上都有新的创造。

6、时调

是明清以来时尚民间小戏的统称。有来自明清俗曲,有的属南罗,有的为油滩,有的源于地方小调。由当地民歌、歌舞演变而成,是一种演唱农村生活小戏的声腔,剧目有《走广东》《卖棉纱》《王婆骂鸡》等。

以上六种声腔,在婺剧中不是一戏混用,而是各个声腔都有一批专长剧目。最初,高腔、昆腔、乱弹等独立成班,后发展为合班,并有不同的组合。高、昆、乱兼唱的戏班,俗称“三合班”。以后,徽戏传入金华一带,有的三合班弃高腔而兼唱徽戏,有的徽班却兼唱乱弹。之后,又吸收了滩簧和时调。

二、婺剧的艺术特点

1、婺剧的角色行当

过去称为“十三顶半网巾”,即四白面:小生、老生(正生)、老外、副末;四花面:大花面(净)、二花面(副净)、三花面(丑)、四花面(武净);五旦堂:花旦、正旦、作旦、老旦、武小旦,此为十三行。外加“三箱”(管砌末,兼演神仙、老虎、狗)兼杂脚,为“半个网巾”。后又增加了三梁旦(衢州一带称花旦为“大梁旦”,作旦为“二梁旦”,“三梁旦”意即第三位花旦角色)和小旦(又称“小包头”、“拜堂旦”,专演丫头、宫女等很少开口的角色),共十五行角色。一个班社,过去多为二十八人(尤其是徽班)。计班主(亦

称“领班”,实为老板)一人,“承头”(即“戏蚂蚁”,组班时帮助邀角请人,组班后主要负责接洽演出场地,50年代已取消)一人,乐队五人,后台管头箱(衣箱)一人,盔箱(帽、盔、髯口)一人,三箱(砌末)一人,总务一人,伙头二人,加一十五行演员,共二十八人。

2、表演艺术

由于长期在广场演出,形成夸张、粗犷、强烈、明快的特点。如武将出场,以迅速后退一步,并亮一高架子来突出人物,与其他剧种的站定后前跨一步不同。又如其他剧种一招一式都讲究圆,动作呈连续变化的曲线,而婺剧却往往圆中带直,曲线中出现折线和直线来显示动作的力量和感情的强烈。它讲究“武戏文做,文戏武做”,即所谓“武戏慢慢来,文戏踩破台”。如《断桥》是一出文戏,但白素贞和小青的“蛇步”和一连串的舞蹈身段,许仙的“吊毛”、“飞跪”、“抢背”、“飞扑虎”等跌扑功夫,其吃重程度均不下于武戏。反之,武戏《水擒庞德》,却慢招缓式,在乐曲中开打,以舞蹈动作取胜。

过去婺剧无水袖,因而手腕和手指功夫十分突出。旦角的开门、整装、整容等动作,无不注重手指的颤动功夫;净、生等角色的各种云手动作,也十分注重转腕,翻掌加上亮相时常曲腿亮靴底,与傩舞和佛教舞蹈颇有接近处。此外,角色上场时两肘(下臂)平曲,大拇指翘起,其他四指并拢,“起霸”时尽用身子旋转动作,扬鞭催马时鞭梢总是向上等,又与傀儡戏的动作相似。同时,婺剧中还保存了许多特技表演,如《火烧子都》中通过筋斗带彩的三变脸,《滚灯》中的顶灯,《大补缸》中的翻梁和七十二吊,《肉龙头》中的红拳、舞叉,《僧尼会》中的耍佛珠,《水擒庞德》中的“倒插顺风旗”,《三打王英》中的“倒喝水”,《相梁刺梁》中的“飞僵尸”等。

3、人物塑造

有些剧目往往从农民生活的角度来理解人物,即使帝王将相亦然。如《九锡宫》中已官填封九千岁的程咬金,在人们为他祝寿时,竟自顾自偷吃起枣子来。又如《三结义》中的刘备,却是个好吃白食、油嘴滑舌的二流子。

4、点戏

婺剧班社过去演出,必先点戏。由二旦色头饰珠翠,脸敷脂粉,身穿红绿男客衣(褶子)。其一持牙笏,上开戏名,另一持笔,请“庙会头首”以笔点戏。演出之前,必先闹台,称“闹头台”,一般只用打击乐器奏出各种锣鼓点,取其热闹,借以招揽观众,谓之“闹头台”。但是,每逢头场演出,则必闹“花头台”,在锣鼓中插入大唢呐、小唢呐、笛子、胡琴主奏的四支乐曲,时而委婉清柔,时而激昂雄壮(“花头台”乐曲今已成为独立的民间吹打组曲),观众通过“花头台”来品评乐队水平。“头台”闹完,继以“蹈八仙”(有“堆花八仙”、“追桃八仙”等多种,均以蟠桃会众仙为王母庆寿为内容),再“跳加官”(俗称“跳白面”、“天官赐福”)、“跳魁星”、“跳财神”,然后演三至四出“摘剧”(折子戏),称为“开台”。每逢头场开台,徽班必演《百寿图》(《满床笏》《打金枝》),乱弹班必演《九锡宫》。演此两剧,一为取其吉利;二为亮

篇三:金华婺剧

金华婺剧,发源于浙江金华,是金华最古老的戏曲。她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当地的人们有的叫她为农村戏,俗称金华戏,是浙江省第二大剧种,因金华历史上素称婺州而得名。她拥有高腔、昆腔、乱弹、徽戏、滩簧、时调六大声。婺剧在金华这个拥有浓厚艺术文化的城市,迄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比发源于江苏昆山,被称为“百戏之祖、百戏之师”的昆曲只晚200年。

婺剧是一个在农村土生土长的剧种,艺人多系农民出身。以前,农闲时出外组班演戏,农忙回家生产,直到抗战初期才开始有固定的班社出现,长期流动于乡村演出,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婺剧在表演艺术上以鲜明生动与强烈粗犷相结合,不但保留了许多傀儡、傩舞、目莲戏等古老的表演动作和程式,且拥有变脸、耍珠、舞叉、窜火、窜梁、穿刀、十八吊等大量特技表演。

“以前,婺剧团的戏班子到了某个村子演出,不管有多忙,大伙都要撂下活去看戏。附近乡村的人,也会赶去凑热闹。如果是专业剧团来演出了,那更是万人空巷,连房顶都会挤满人。”金华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艺术处处长楼存记向记者描述了他印象中的婺剧。“看戏的时候,最开心的就属小孩子了,不仅能看戏还能吃到许多好东西,那个开心劲就别提了。”每当正月里或到了特殊的节日,金华农村的婺剧团演出,可谓忙的不可开交。这时农村“鸡毛换糖 ”的小贩也忙着赶过去做生意了。 婺剧的出现也同时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写戏人”方景昊的说法证实了婺剧在金华的火爆。方景昊常年在金华农村走动,看哪些村子要演戏,能出什么样的价格,然后根据每个村子的要求,跟相应的婺剧团联系。“现在农村人有钱了,都争着要看戏,比如庙会开光、节庆什么的。尤其是正月里,剧团根本忙不过来。有些好的剧团,一年能演出500多场。”据了解,金华目前有专业剧团10多个,农村剧团近百个,平均一个剧团一年能演出300场左右。婺剧成为金华农村最引人注目的风景。

婺剧老剧种焕发出新光辉

京剧是国剧,可婺剧是京剧的祖宗。戏剧大师、著名京剧艺术家梅兰芳生前说过:“京剧的前身是徽戏,京剧要寻自己的祖宗,看来还得到婺剧中去找。”梅先生说得很有道理。

婺剧,俗称金华戏,是徽剧进京前向南流入的一支。它源于明朝中叶的弋阳腔和明末的义乌腔,吸收西秦腔、石漮腔等唱腔所塑成。在明末清初,由于战乱,使大批皖南人移民金华,带入了徽戏,逐渐合流,构成了以徽戏为主体的戏剧剧种———婺剧。

同治初年,金华本地就有徽班30余个,农村的“太子班”(业余徽班)以千计数,足见其盛。当时的艺人,足迹遍及穷乡僻壤,为农民演戏,庙会、集市更显闹猛,有时一个地方,会有两三个戏班同时演出,互相摆行头、亮角色、比高低、争观众,唱“对台戏”,在竞争中不断提高。在长

期舞台实践中涌现出一批群众欢迎的名演员。解放初期的有周越先、徐京福、周越桂、徐汝英等;近一些的有郑兰香、吴光煜、葛素云等;再近一些的有陈美兰、张建敏、周志清、朱元昊等人。

婺剧保留了大量优秀徽戏剧目与珍贵史料,如《列国记》、《龙凤阁》等,有的已是海内孤本。不少大戏,至今仍能从婺剧徽戏中找到原来的模样。在表演方面,保留了徽戏许多独特古朴的程式与技巧。以脸谱为例,目前,除京剧外,也只有川剧和婺剧还保留自身的独特的脸谱系统,婺剧脸谱有200多种;又如婺剧的表演方面,上世纪40年代,婺剧服装无水袖,故演员的功夫多在手指与手腕上,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艺术风格;再如,其行当,角色十分复杂,多达十五六种,角色分工严密,一般不串演,十分讲究。

解放前,老艺人生活艰难,走街串巷,风餐露宿,生活没有保障,长年累月在农村演出,深受农民群众喜爱。解放后,该剧种受到政府的大力扶持。1952年底,浙江省文化局以衢州婺剧实验团解散后留省文工团婺剧组人员与大荣和班合并建立浙江婺剧实验团。1956年元旦,以婺剧训练班为基础整顿婺剧实验团,成立了浙江婺剧团。为保留婺剧的地方特色,把原定设在杭州洪春桥的团址改设在金华。

浙婺在坚持为人民群众演出外,还担任了出国演出任务,把这门艺术介绍到国外;在保留传承婺剧传统艺术外,推陈出新,兼收并蓄了其他剧种的长处,取得令人可喜的成就。音乐创造了新的板式,丰富了伴奏乐器;舞美也从简到复杂,有了不少创新;在表演上继承、吸收,使之特色更浓郁;在创作上,整理了《西施泪》、《断桥》、《对课》、《僧尼会》等。1960年3月18日,毛泽东主席在观看《对课》演出后,接见演职员时称赞道:《对课》改得好,有新意,神仙斗不过凡人,老不如少,想占便宜的人占不到便宜。令人欣慰的是“又有新声说婺州”。新一代婺剧人,创造了婺剧的新辉煌。在出作品上,新创作了《白蛇前传》、《贺家桥边》、《梦断婺江》、《江南第一家》、《昆仑女》等,多次获国家奖、省级奖;在出人才上,涌现了陈美兰、张建敏等一批新秀,陈美兰、张建敏获戏剧界最高奖梅花奖,陈美兰还获文华奖,一批新演员脱颖而出;在出效益上,浙江婺剧团继承了为农民演出的光荣传统,2003年12月,该团荣获“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工作先进集体”光荣称号,被全国和省市级媒体多次报道。在送婺剧下乡同时,2004年该团成立了“三农艺术团”、后又成立“歌舞团”,将更多精彩的剧目献给农村、农民。2006年1月至6月仅半年时间,浙江婺剧团在金华城乡23个村(社区)演出163场。前辈回眸应笑慰,擎旗自有后来人。

篇四:婺剧《断桥》赏析

婺剧,俗称“金华戏”,浙江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越剧是浙江流传最广、 影响最大的剧种,但它远远没有婺剧悠久,迄今才七十多年的历史。婺剧源于明朝中叶,迄今已有400多年历史。婺剧是浙江最古老的剧种之一,历史悠久,剧目丰富,特色浓郁,影响深广。

华夏文化中,白蛇的传说几乎家喻户晓,《断桥》表现的是许仙与白娘子的爱情传奇故事,这里的断桥就是杭州西湖里的断桥,位于白堤东端,在西湖古今诸多大小桥梁中, 名气最大。 这里流传着许仙与白娘子的爱情传说: 白娘子原本是山野中修炼的一条小白蛇,有一天,小白蛇被一个捕蛇老人抓住了,差 一点遭遇杀身之祸,幸亏被一个小牧童所救。经过一千七百年的修炼,白娘子终于化 做人形,经观音大士指点,来到杭州西湖寻找前世救命恩人小牧童,清明佳节,烟雨蒙蒙,观音大士说“有缘千里来相会,须往西湖高处寻”。在杭州西湖的断桥上,白娘子终于找到了前世的救命恩人许仙,以身相许,结为夫妻。在经历水漫金山之后,又是在断桥邂逅重逢,再续前缘。这一节尤其凄绝动人,因为它的情真意切,得到了全国太多剧种的青睐。而能够在舞台上呈现那种人神合一的至高境界,有一个地方剧种做到了。上世纪 60 年代,浙江婺剧团首次晋京汇报演出,周恩来总理看后说,他看过很多剧种的《断桥》,婺剧的《断桥》表演风格独特,别具一格,可谓“天下第一桥”。从此婺剧《断桥》声名鹊起。不少越剧团前来学“蛇步”、“蛇眼”、“三窜头”等传统表演技艺,以使越剧《断桥》更加焕发光彩。《断桥》是全本《白蛇传》中的一折,各剧种均有演出,其中婺剧《断桥》演来最具特色。该剧说的是:金山战败,白素贞与小青逃至西湖断桥边,许仙被小沙弥放生也逃到断桥。小青执剑欲杀她推开了小青的利剑。

婺剧声腔是婺剧音乐最主要的部分。共有高腔、昆腔、乱弹、徽戏、滩簧、 时调等六种腔调。滩簧起始于清乾隆年间。从浙江婺剧团演出的《断桥》来看, 是用兰溪、浦江、衢州等滩簧来唱的。婺剧的滩簧剧目分为两类:前滩剧目和后滩剧目。前滩剧目以昆剧剧目为蓝本,经过艺人和文人加工而成;后滩剧目纯粹是民间的东西。 脸谱是演员在面部进行图案化化妆的一种谱式,不同的图案和色彩,表现不同人物性格和身份。婺剧脸谱常见的勾脸有四种: 分别为整脸、歪脸、象形脸、会意脸。而脸谱中的色彩,表现各种人物的性格,能使人们“识忠奸,别善恶”。尽管婺剧的脸谱光怪陆离,千变万化,但它的图案和线条,都有一定的寓意。比如,在《断桥》中的小青,最早的化妆是一张半青半白的阴阳面,青的这面有条小蛇,说明是蛇精的化身,白的这面涂有粉红色,表示的入凡的少女。而小青的阴阳面就是其中的会意脸。婺剧脸谱,是历史悠久、极其珍贵的中国戏曲文物。 婺剧在表演艺术方面,由于长期在广场演出,形成夸张、粗犷、强烈、 明快的特点。它讲究“武戏文做,文戏武做”,即所谓“武戏慢慢来,文戏踩破台”。如《断桥》是一出文戏,但白素贞和小青的“蛇步”和一连串的舞蹈身段,许仙的“吊毛”、“飞跪”、“抢背”、“飞扑虎”等跌扑功夫,其吃重程度均不下于武戏,具有惊人的特技和非凡的武功。

《断桥》的声名鹊起自然成了浙江婺剧团的看家戏,但婺剧人没有固步自封。上世纪 80 年代中后期,浙江婺剧团在原来《断桥》的表演基础上,进一步革新创造。首先在服装上作了较大的改进,吸收了敦煌飞天的服饰式样,解放演员的肢体,突出人体线条美,并在表演上汲取了现代芭蕾造型。为使几位青年演员能更好地动起来,剧团还专门送他们到浙江省歌舞

团进行培训。另外,在音乐编配上,运用了小提琴、 大贝司、爵士鼓等西洋乐器,并充分发挥灯光效果, 吸引观众眼球,增加美感。一折《断桥》从1985 年至今演出近两千场,上至国 家领导人、专家学者,下至城乡百姓,无不对《断桥》拍手叫好。经过婺剧几代艺术家的不断实践,根据蛇的行动特点创造了许多绝技,如蛇步蛇行,这是剧中白素贞和小青的表演。白素贞和小青不是人间妇女,而是亦人亦蛇,因此她们在表演中就要兼有两者的风格。婺剧《断桥》的表演,几已尽善尽美。白蛇和青蛇的台步轻捷细碎,S形地前行,犹如蛇行水面,飘飘欲仙,加上优美的舞姿,使人感到有浓厚的神话色彩。许仙出场,台上锣鼓“急急风”敲响时,许仙是快步从舞台侧面走出来,做向前探视状,接着唱到,“下金山越过重重峻岭”这段节奏比较快,双手不时有甩袖的表演,但动作不像京剧那班大,表现了许仙的寻妻心切的心理状态,演员面部表情愁苦,表现了他的思念之情,之后摔了一跤,呼应了前面的路难行,之后节奏变慢,侧重表现许仙的内心世界,之后演员表情更加阴郁,演员把许仙内心纠结的情绪表现的活灵活现。那种急匆匆、慌慌张张的形体表演,就活脱脱地将许仙的心里状态勾勒了出来,寻找白娘子的心切,却又担心碰到小青。紧接着,白素贞和小青上场。一个是爱恨交加和身怀分娩前的阵痛,一个是对负心贼的切齿之痛,两人随着高亢的快板唱腔跑起了碎步圆场,加上许仙,三人各循其道。而后是小青对许仙的追打。这一段戏,是婺剧《断桥》的精彩点。小青在追赶许仙时,杀气腾腾,一旦停住,就来个“三窜头”,即把头突然窜抖三下,好似水蛇觅食时凶悍而敏捷的形态,演员的表演惟妙惟肖,使人看了大呼过瘾。只见落魄小生慌不择路,青白丽人如冰似水。据说原先许仙逃跑这段有个婺剧绝活——踢鞋穿鞋 ,当许仙被白娘娘和小青追赶时,落荒而逃,在慌不择路的情况下,坐地一跌,将鞋踢到头顶上,四处寻找,一无所获。到处抓摸,原来落在头上。然后将头一耸,鞋子准确无误套入脚尖。这一“踢鞋穿鞋”的特技,把许仙胆怯惊慌的心情表演得出神入化。只可惜现已失传。不过现在演员手拿一只鞋,惊恐得原地乱转,不知是穿上还是拿着是好,这也很好得表现了许仙彼时落魄,惊慌的神情。在小青对许仙的追打过程中,与京剧的“文绉绉”相比,婺剧的就是相当“火爆”。许仙的翻、扑、吊毛等等动作,小青的愤怒的双剑的追刺,白娘子的苦苦阻拦(唱),再加上灯光的闪烁, 文武场的渲染,烟雾的烘托,真的把个《断桥》里的悲、怒、悔等情感用婺剧的表演程式,完全展现在了舞台上,叫观众看了是那样的情不自禁叫好——为小青的愤怒,为白娘子的善良,为许仙的悔恨。剧中人物的语言,动作,表情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看完以后,想到了京剧的《断桥》。似乎京剧《断桥》的看点是白娘子而非是这折戏里的全部,而婺剧的《断桥》是在看三个上场的演员的表演。其实,细细的回味一下,这新不就是从“旧”而来的么?创新,就是把“旧”的揉碎了,婺剧断桥,吃透了,再重新进行的编排。但是在你的脑海里如果没有大量的“旧”的玩意,你靠什么来创新?你用什么来为新编作生命支付?

如今的婺剧,在保留原来精华的同时,还能在声腔、音乐伴奏、舞台编排上汲取其他艺术门类的精华,博采众长,不断发展创新,唱腔富于韵律,简洁明快,着重于感情和气氛的渲染,表演夸张、粗犷、强烈、明快,编排上更加紧凑简明合理,不断推陈出新,这是十分可贵的。当舞台上白素贞,许仙,小青三人又唱又打又舞时,我们看到的是精彩的三人舞组合,银幕上的武打片断,加上那些 优美而并不过分缠绵的音乐伴奏,锣鼓家什的“摇滚”,

从内心已经被吸引和欣然 贴近了。古老的婺剧是中国戏曲的一大宝库。相信经过所有婺剧从业者和所有喜爱婺剧的人们的大力推广,婺剧必能发扬光大。

篇五:江山婺剧团简介(团庆版)

江山婺剧团简介

江山市婺剧团前身是金华五恒剧团,是一个实力雄厚,行当齐全,剧目众多的“乱、徽、昆‘二合半’班”。汤溪设县后为“汤溪县婺剧团”,一九五八年转入江山为江山县婺剧团,1987年江山撤县设市,始称江山市婺剧团。

江山市婺剧团认真贯彻执行“双百”方针、“二为”方向,传承、创作、排演了大量优秀传统剧目和历史剧、现代剧。1958年根据发生在江山真实故事创作编排了现代戏《松林斗虎》,并参加金华地区会演获一等奖、1959年参加浙江省文艺会演获一等奖;同年,被选入到北京参加国庆十周年庆典演出,被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摄录成电影全国放映。六十年代在江山县委的关心支持下,由上海戏剧学院改编排练了《三请梨花》、《双合印》、《双阳公主》、《血榜记》等,在上海演出得到了上海市委领导和上海文艺界的一致好评,连演三个月场场爆满;文革期间,江山婺剧团与江山越剧团合并为江山县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六十年代排演了《南方烈火》、《黛诺》、《会计姑娘》、《草原英雄小姐妹》、《红缨歌》等;七十年代,先后排演了《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红灯记》、《杜鹃山》、《盘石湾》、《红云岗》、《换了人间》、《江姐》、《洪湖赤卫队》、《逼上梁山》、《红灯照》、《红霞万朵》等。1979年改为江山县婺剧团。八十年代,复排了《三请梨花》、《双合印》、《双阳公主》《血榜记》、《九件衣》、《百寿图》等;改编排演了《状元打更》、《孟丽君》、《血洗定情剑》、《恩仇记》、《画龙点睛》、《刘金定与高君宝》、《秦香莲后传》、《白蛇传》、《白蛇后传》、《天宝图》、《画皮》、《花烛之夜》、《二女争夫》等,创作排演了现代戏《胡子外传》、《逃犯》、《桃花湾的娘儿们》、《仙桃恋》、历史剧《碧血芳魂》、《三断岳州案》等。九十年代,创作排演了神话剧《江郎须女》、现代戏《毛主席做媒》等。2006年,创作编排了廉政教育历史剧《江山本色》。在省市各级会演、大赛中多次获得大奖。2008年江山婺剧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在继承与发扬传统戏曲的同时,江山市婺剧团利用自身优势,自编、自导了许多优秀剧(节)目,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之道路上,正在不断的成熟,不断的提高,正迈向更加辉煌的明天。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