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英语作文 > 教育资讯

盲点作文800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13:20:37 英语作文
盲点作文800英语作文

篇一:克服盲点,走出作文教学的误区

克服盲点 走出作文教学的误区

【内容摘要】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存在不少盲点,但只要我们从思想上重视作文教学,在写法上加以积极而科学的引导,就一定能开辟出作文教学的新天地。本文试图从盲点入手,寻找作文教学的出路。

【关键词】 盲点 作文与生活 创意 捕捉灵感

语文教学注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能力,其中“写”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从中学作文教学的现状来看,作文教学还没有引起语文教师的足够重视,甚至存在着一些盲点。

盲点一:重课文知识,轻作文教学。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一部分教师会把按教学计划教完课本中规定要教的课文作为硬任务,也就是说,对那些课文,必须要认真去教完教好,因为它与考试有极重要的关系。倘若没有教完教好那些课文,一旦在考试时考到那些课文中的内容,就会令考生一筹莫展,难以对付,拿不到好分数。而把教作文当作软任务,也就是说,多教几次作文,少教几次作文都无妨。持这种想法和做法的教师,他们可能出于这样的考虑:一是考试时,作文不管出什么题目,写什么文体,每个学生总可以写一点的,因而也总可以拿到一些分数的。它不像教课文,做客观题,对不上“参考答案”就会“颗粒无收”。二是由于目前统考统改作文阅卷(如初中毕业考、初中升学考、高中会考、高考等),还没有可用客观性较强的办法,因而在阅卷中随意性尚较大,同一水平的两篇作文在不同阅卷者的手中或同一阅卷者在不同时候、不同情绪的情况下打出来的分数往往有差距,有时甚至会有较大的差距。因而,平时花大力气练习写作文,似乎觉得并不划得来。这样,把作文教学有意无意地看成了软任务,这样来认识作文教学,这无疑是作文教学的悲哀。

盲点二:重方法指导,轻生活积累。

当前中学的作文教学,教师往往注重的是写作方法的教学。在难得的几堂写作指导课上,教师经常从如何开头,如何过渡,如何交代,如何照应,如何结尾等等方面进行指导。在讲到如何开头的方法时,又分出所谓的“悬念式”“开门见山式”“回忆式”等等方法。结尾的方法又分为“总结式”“展望式”“号召式”“水到渠成式”等等。这样,让不少学生逐渐产生一种共同的印象:写作文首先要把写作方法学好,把写作技巧提高,这样就能写出好作文来。于是,许多学生到书店里专拣“作文技法”之类的书买,以为买到了这类书,就得到了写好作文的秘诀,看了这类书,就能写出优秀作文来。其实,这类问题,早在鲁迅先生在世时,就存在了。鲁迅先生对这类问题有过一个明确的态度,谈过一个很好的意见。他在《创作要怎样才会好》中说过:“不相信‘小说作法’之类

的话。”他还在一封信中说:“ 如果内容的充实,不与技巧并进,是很容易陷入徒然玩弄技巧的深坑里去的。”诚然,就写作来说,技巧应该说是重要的,但技巧不应该是为技巧而技巧,它的上达,必须以内容的充实为前提。没有充实的内容,光在技巧、文章作法上动脑筋,也是与写出好文章无补的。对于中学生来说,要写出好文章来,应该要十分重视生活的体验、认识水平的提高和语言的积累。这才是写出好作文之根本,才是把作文真正指导在点子上。

盲点三:重作文数量,轻作文讲评。

有相当数量的语文教师,似乎都明白多写、勤写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一条捷径。他们每10天或者每星期让学生交一篇作文。另外,还要写日记、周记、学习名言警句的心得体会、每天的观察所得、一些重要的节假日里的见闻??但却忽视了对作文的讲评。以为既是实行了“广种”,就必能获得“薄收”。这是“题海战术思想”在写作上的反映。要知道,没有对学生的作文作认真的事前布置,事后讲评,不讲清写得好的作文怎样的好,为什么会好,写得差的作文,有怎样的欠缺,其原因又是什么??那么,对学生中的大多数来说,不管你怎样大面积去“广种”,也都是难保其一定能“薄收”的,恐怕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仍然是比较慢的。经验表明,多写对提高写作水平,增强写作能力有帮助,但对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不少学生来说,其写作水平的提高还有待于适当少写几次多增加几次讲评。

盲点四:重写作模式,轻真情实感。

“言为心声”,照理说,作文写的应是心声,也就是说,写作文应该写的是作者的真情实感,写那些感人的东西。但是,现在的考试模式,却较少甚至根本不可能让同学们去写真情实感。不管你有没有某种真情实感,一律要以这试卷上规定的题目和要求,迅速认真地下笔了。这样,同学们只得根据作文要求,硬着头皮来凑 来虚构。被认为凑得好的,就得高分或较高的分,凑得差的,就得低分。这样,应试教学、模式作文就应运而生,而且越来越被重视。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拼命从写应试作文的方法上、模式上进行大力指导,因而大量的无病呻吟、内容空洞、言之无物的作文从考生的笔下生产出来了。作文模式教学已成顽症。

盲点五:重语言华美,轻思维创造。

语言学告诉我们,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思维离不开语言。因为没有词和句子,人类的思维就不可能进行;思维活动的成果必须用语言表达出来,才使思想交流成为可能。另一方面,语言也离不开思维。语言是交际、交流思想的工具,如果没有思维活动,没有思维活动的结果、认识活动的成果,也就不可能有思想,那么语言作为交际、交流思想的工具也就不可能存在也不必要存在。因而,运用语言来表情达意的作文,离不开学生的思维。作文要创新,离不开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但在作文教学中,老师们似乎只强调语言美,教学生如何做到“语言生动,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意蕴”。而对看不见的思维却无意去培养。致使有的学生刻意追求辞藻华丽,而整篇文

章结构混乱,选材失当,立意模糊。多少年来,我们的作文教学,却不经意地忽视了思维能力的培养,以致造成学生作文因思维的简单僵化而使然的思维的公式化,语言的模式化,以及思想的板结化,进而助长了学生的少年的老成“八股”文风。

当前的作文教学存在的诸多盲点和误区,严重的阻碍了语文教学的发展,影响了语文教学的效果和质量,阻碍了学生写作个性的发挥,使得整个作文教学显得暮气沉沉,学生对写作失去兴趣。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变被动的写作为主动的写作,激起他们创作的欲望,写出新鲜生动,个性张扬的文章呢?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提出几点看法。

一、把作文教学变成一种活动。

教师要树立大胆改革、勤于探索、勇于实践的新观念,把作文教学搞“活”起来。大力推行开放式教学,为学生创设五彩缤纷的广阔天地,让学生在课内外各种作文活动中,丰富语文知识,激发创造精神,才能使学生作文达到“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的最高境界,给学生思维插上金色的翅膀,让学生在文学的伊甸园里自由翱翔!最大限度地实现师生的互动。例如,作文题目《中秋月》,初识文题,学生定会无从下手,为了拓宽思路。我们不妨设计如下活动。首先,让学生在课外收集关于月亮的传说、收集古代文人墨客关于月亮的诗句。我们在中秋时节,组织学生在朗朗明月之下,师生共话月色之美:唱一曲月亮之歌、吟一首咏月之诗、说一句带“月”之成语、侃一则月之传说、话中秋月饼之来历、叙中秋难忘之事??这些活动,一定能给学生启迪思维找到一把金钥匙,为学生找米为炊。

二、“授人以渔”与“点石成金”。

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生受用无穷”。作为教师,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作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要教给学生独立作文的方法。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也包括语文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作文能力的培养。要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善于思考,学以致用,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有一个教师由“扶”到“放”的过程。先由老师引导,学生逐渐掌握作文方法后尝试自主学习,最后达到学生能够完全独立自主完成作文的目的。在作文教学中,要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只是起一种引导作用。如果教师只是用统一的模式来要求所有的学生,学生的个性和写作潜力就会被压抑埋没。每一个学生的写作特长都不会相同,他们都有着不为自己所知的写作潜力。因此,教师应该在文章的体裁、立意、题材、布局、风格等方面,给学生留出充分的选择余地和艺术想象空间。只有在一个十分自由的写作环境中,学生才能脱颖而出,真正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和能力。

“无话可说”是学生写作的最大苦恼。许多学生总是抱怨自己生活在校园里,除了吃饭睡觉就是上课做作业,接触面窄,活动范围小,生活单调乏味,缺少社会阅历,缺少可供写作的材料。其实,校园生活是社会生活的组成部分,同样是丰富多彩的,与时代一同脉动。每一位学生每天都在参与或大或小的事件活动,都在种种“材料”中扮演

着自己的“角色”,然而另一面他们却在抱怨自己的生活,离他们所想要的材料相去甚远。诚然,生活的多彩、丰富能使写作者文思泉涌、笔下生辉,但生活的单调、枯燥也并不能使作者感到无话可说、无材料可写。究其原因,除一般意义上对材料的采集不够外,重要一条就是缺乏对身边材料的发掘。学生将他们所谓“无话可说”的“话”用自己真实的情感表达出来,肯定不失为一篇情真意切的好文章。“点石成金”就是对自己所持有的材料进行分析重组,充分挖掘出平凡材料中金子般的内涵。

用自己或悲或喜,或乐或忧,或激越或低沉,或昂扬或缠绵的心情去审视周围生活,将他们日常所见的一草一木、一人一事、一山一水,甚至一颦一笑,一举手一投足注入笔端。以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去发现、去审视周围事物,我们对生活中的每一件事必然含有许多新的发现和感受,对周围日常琐事会给予全神关注,激起真正兴趣,便会发现无数崭新的材料,并把它们写入到文章之中。以联想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纵横捭阖,由实到虚,由近及远,由所见到所未见,从而扩大视野,丰富写作材料,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三、关注社会生活,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

作文的过程并不是从提笔写作文开始的,而是在提笔之前,就已经花了很多功夫。这些功夫主要是材料的准备工作,作文的材料要靠平时的积累。“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是无师之师。我们所说的生活,应当是广义的,包括学生从书本上获得的东西。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从阅读与生活中积累材料。从阅读中汲取营养,积累材料。读书是知识的重要来源,也是作文内容的主要来源。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巧意,数学使人精微,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辨”。学生通过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可以间接地看到许多未曾相识的知识,不但可以扩展知识,开拓眼界,而且能提高认识,陶治感情。从感情中汲取营养,要靠广泛的阅读,不仅仅局限于读教科书,就像蜜蜂采蜜一样,广开蜜源,通过自己的消化,酿出蜜来。

从生活中汲取营养,积累材料。要鼓励学生从“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樊笼里解放出来,勇敢地走出自我、走进自然、走进生活。创作的欲望和激情主要从生活实践中来,作文的材料也主要是从生活实践中来,生活越充实,体会越深刻,作文的基础也就扎实,平时对生活的观察、体会,一到写文章的时候都有可能在脑海中出现,成为文章的血肉。所谓“长期积累,偶然得之”就是这个道理。在日常生活中,无论观察自然或观察社会,都必须养成多看、多听、多想、多问的习惯。在作文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这样的印象在头脑中积累多了,作文的时候就不愁没有东西可写了。

四、锤炼语言,指导学生有创意地表达。

语言是思想的外壳,是思维的载体,语言运用越鲜活,作文的个性就越凸现,文章也就越有韵味。培养学生作文的精品意识,尝试写大气文章,提倡语言个性表达的自由。由于心理个性不同,知识背景、经历不同,学生的作文在语言表达上也体现不同的个性,

有的表现出客观叙述的倾向,有的则更多地带有情绪化的色彩,有的不大喜欢用修饰语,有的则喜欢用词的华丽??“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各具个性的语言才是自由表达之果,因此,老师不要以自己好恶来影响学生,更不能限制学生个性语言的表达。

五、以灵感点燃创作的火花。

唤醒与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让每一次作文成为一种充满快乐的审美享受。教师始终让他们自觉自主地去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教师始终要以积极乐观的精神风貌影响学生,培养学生自尊和自信的心理品质,因为它是积极向上的动力。要引导学生以诗人一般的眼光去观察生活,更多投入生活,用心灵与自然交流,用心灵感受生活,敏锐地捕捉生活中一切可以诱发创作激情的灵感。灵感是稍纵即逝的东西,它不可能永久激起学生的创作冲动。因此,我们要极力培养学生写作日记的习惯,把真正触及灵魂深处的东西用语言文字表现出来。学生情感的真实流露,定会如雨后彩虹,令人耳目一新。 我们应当还作文一片绿色!追求情感的真诚、思想的真实、个性的真切,让学生在作文之中尽情释放自我。不作徒有躯壳没有灵魂依附的文章,让作文成为学生茶饭不思,日夜难寐,煞费心机激活所有的脑细胞把记忆仓库彻底清理一遍,把古今中外的名言警句来个改头换面,“凑”成一篇自以为美不胜收的“杂文”。要注重为学生启迪悟性,唤醒个性,打造学生作文的绿色通道,让“一千个‘作者’笔下的一千个哈姆雷特”鲜活地站立在我们面前。

作文教学尽管存在不少盲点,但只要我们从思想上重视作文教学,在写法上加以积极而科学的引导,就一定能开辟出作文教学的新天地。

参考书目:

1、《作文成功之路》2005第二期

2、《中学语文教学》2005第八期

3、《语文教学与研究》2004第五期

篇二:作文教学中的盲点及对策

作文教学中的盲点及对策

湖北省武穴市百汇学校 项务云

作文教学一直都是我们语教师高度重视和不断研究思考的问题。新课改中有越来越多的教育者至力于作文教学改革的探索,也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这些经验值得借鉴学习。但笔者发现在众多的作文教学研究中存在一个盲点,即大多数作文教学研究者普遍倾向集中在作文兴趣的激发;作文写作方式和写作内容的探索;作文批改方式的变化等方面。面对已取得作文教学的成效如何巩固则很少涉及。也就是重“教法”研究,而轻“学法”研究。

“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自学”。在目前实际作文教学中存在着一些疏漏之处:其一,写作数量“庞大”,而质量“微小”。我们可以想象把学生每周大作文、小作文、日记及课堂练笔加起来,我们每个学生的“字数”写作量都可以和一位名作家相比,而质量呢?学生能否把经历的独特感受再现打动自己呢?其二:学生写作训练的内容重叠,同时一篇写母亲的文章,也许可以适应十几个甚至上百个写作题目,这一点在话题题作文中特别突出,写作训练处于无序混乱境地,学生游刃于写作间隙中,用极少的情感经历反复应付,而不肯深入挖掘更丰富的人生体验。更有学生挪用作文选上别人的情感来应付写作。其三,同一题目或主题的作文,经过训练指导后,再让学生重新写作时,学生的作文水平提高缓慢,教师煞费苦心批改后的指导建议,很少有学生去巩固修改。

针对这些盲点,我在作文教学中,尝试对策有:

一、打破常规,推陈出新。

《新课程标准》要求: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个体的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写作教学中,教师要联系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针对出示的文题,多方位、多角度地提炼观点。如果学生能经常以一种独特的、打破常规的方法思考问题,那么他们写出来的文章就有独创性。这时,教师要激励他,肯定他思维的创造性。那么就能激发学生创作的浓厚兴趣。如写以“我的______”为题作文时,学生大多都写父亲、母亲、老师对自己的关爱,千篇一律,落入俗套。而有一位同学运用了欲扬先抑的写法,先写自己不理解父亲所作之事,却在一个炎热的夏日,发现父亲为了“我”而顶着烈日冒酷暑辛勤劳作后,产生了一种深深的愧疚之情,感到了父亲那颗深沉的爱。这种立意让人读后耳目一新,有波澜起伏之感。这就叫推陈出新。

二、倡导鲜活、充满个性的评语。

每一次在作文点评课上,同学们都会投入极大的兴趣和热情。由于个体差异,学生对生活的感悟不同,看法也不一样。在学生参与写作评语的过程中,他们充满好奇心和浓厚的兴

趣。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创新意识,我设置了“创新奖”,这一做法使每一组学生都评得很认真,有时争得面红耳赤,最后得出的评语很有深度,有内涵,甚至有些观点是我所始料不及的。如有位学生在评点《一次有趣的课外活动》中:“爸爸带我到河里捕鱼,我们用捕鱼器,一个小时就捕了五斤鱼,我们高兴极了……”这段话,多数学生评点是文笔流畅,选材得当,有浓厚的生活情趣,而有的评点是“国家不允许用捕鱼器捕鱼,这样会影响生态平衡。”这样的评语多有个性!学生在对别人的评点过程中,不仅能互相学习,扬长避短,还能培养自己学会欣赏别人,善待别人缺点的品行。

三、反思修改,反复巩固

《新课标》要求教师要反思教学,在反思中提高自己。这句话不光是对教师而言,对学生也可以通过反思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在前面两对策的前提下,我尝试让学生反思,即通过本次写作练习结合老师和同学的批改建议,以及范文的赏评收获,反思自己应保持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不足,然后把自己的新认识整理记录积累经验。

总之,我觉得这些策略既能激发学生创作兴趣,又能调动他们写作的积极性,学生的作文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特别值得可喜的是,作文课再也不是学生感到头痛的课了,从作文课上我看到了学生那种发自内心的渴望和热情能及巨大的写作能力。我想学生有了写作的兴趣和习惯,他们作文的春天还会远吗?

《孙权劝学》教学设计

湖北省武穴市百汇学校 项务云

教材分析:

《孙权劝学》全文只写了孙权劝学和鲁肃与吕蒙议论两个片段,注重对话表现人物,所以教学过程中宜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文中三个人物各自说话时的情味。

教学目标:

1、 了解有关文学常识

2、 掌握本文所涉及的文言字词

3、 通过理解文意,体会对话中的不同语气,揣摩想象人物的神态、心理活动,进而分析人物形象。学习塑造人物的方法,正面描写与则面描写相结合及对比手法的运用。

4、 通过与《伤仲永》比较学习,理解“学无止境,开卷有益”学习有益于人的完善和发展这种思想。

教学重点:

1、 字词。(课外准备,课内教授相结合)

2、 品读对话,分析人物形象,读出人物对话的语气

教学难点:

1、 理解吕蒙与鲁肃对话的含义

2、 联系课文、生活,让学生真正领悟到读书有益于人发展的道理。

教学方法:

1、自读、预习、质疑。借助工具书和手中的资料注释自读课文,提出疑难问题,在小组间讨论解决。

2、朗读法。指导学生读出人物对话的语气、神态及心理活动。

3、合作探究。学生对教师及自学中的难点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教师适当点拨。

4、比较阅读法。以对比写法为突破口,理解《孙权劝学》和《伤仲永》的异同,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加深对作品内涵的理解。

教具设置:多媒体

教学时数:1课时

预习要求:

盲点作文800

1、 读熟课文,读准字音

2、 疏通文意,复述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话说三国鼎立之时,吴王孙权雄霸一方。其手下有一名将吕蒙,武艺高强,战功卓著,深得吴王的喜爱和信赖。可他就是不爱读书,孙权多次劝说,结果如何?今天我们一起来看《孙权劝学》。

二、资料助读-----多媒体展示

1.司马光,北宋政治家,史学家,著有《司马文正公集》

2.《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的史事。

三、初读课文,指导方法

1、听读课文(要求:听清字音,明确停顿)多媒体放音显示重点字词字音。

孰(

2

3、抽读课文(要求:其他同学听后分别从读准字音和读出停顿的角度进行点评)

4、教师检查学生在预习中对课文的掌握情况。多媒体显示:

(1)解释加点的词语

卿今当涂掌事(当道、当权) ..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认清事物) ..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粗略的阅读) ..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更:重新 刮目相待:另眼相看,用新眼光看待) .....

及鲁肃过寻阳(到) .

蒙乃始就学(从事) .

(2)辨析古今义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今:一种学位名。古:当时专指负责经学传授的学官) ..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今:过去的事。古:指历史) ..

(3)翻译下列句子。

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我难道想要你钻研经书当博士!)

②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只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③蒙辞以军中多务。(吕蒙以军中事务多来推辞)

④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以你现在的才干,谋略看,你不再是原来那个吴县阿蒙

了!)

⑤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士别三日,就要另眼看待了,长兄知道这件事太晚了啊!)

⑥卿言多务,孰若孤?(你说事务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

5、学生再读课文,尽量用文中原词概括故事情节。

(明确:先写孙权劝学,吕蒙“乃始就学”,后写鲁肃与“蒙论议、结友而别)

四、合作探究、思考

1、请一位同学朗读孙权的话。

思考讨论:

①“不可不学?”写出了怎样的口气?表现了怎样的心理?

(明确:用双重否定的形式语气坚决,表现了孙权对吕蒙要求严格,同时严历中又可见关心、厚望。)

②“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表达了怎样心态?

(明确:“邪”表示反问语气,译为“吗”。联系句意,隐隐可见孙权对吕蒙不听劝诫的不悦神情和责备的意味)

③“卿言多劳,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的所益。”这样说有何作用?

(明确:现身说法,鼓励吕蒙求学,可谓语重心长,言辞恳切)

2、请两位同学分角色朗读肃、蒙对话,要求尽量读出说话时的语气语调。

思考讨论:

①“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一句可见鲁肃当时怎样的神情和心理?说明了什么? (明确:十分惊奇的神态,吕蒙的变化判若两人,使鲁肃吃惊,又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这句话从侧面反映吕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长进。)

②“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这句话表现了吕蒙当时怎样的心情?

(明确:为自己的进步深感自豪,并不是埋怨鲁肃,“乎”表感叹语气,相当于“啊”。

3、速读全文,思考孙、蒙对话与蒙、肃对话在情调上有区别吗?请说明。

(明确:孙权的话是认真相劝,显得郑重亲切,表明了君臣的关系;蒙、肃皆为同僚, 对话则有一种调侃的趣味蕴含其中)

3、 这遍课文在写法上是通过什么来展开故事情节和表现人物的?

(明确:对话 孙权---平易近人、殷切爱护;吕蒙---机敏精干、接受建议;

鲁肃---忠厚长者,真诚有礼节)

小结:本文注重以对话表现人物。对话言简意丰,生动传神,富有情味。仅短短

篇三:高考作文检讨史绍典 《中学语文教学》 2010.8

高考作文检讨

■史绍典 《中学语文教学》 2010.8

对高考作文评说的文字汗牛充栋。当我思考要对高考作文写下一点议论文字的时候在“研究”“检讨”“批评”“批判”诸词之间,总落不下最后的判词。权衡再三,似乎只有“检讨”一语,略显中庸,最终敲定了它,以对高考作文“总结分析”的由头,开始我的言说。

前世今生

写作,向来被认为是大事,曹丕尝言:“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典论·论文》这是把文章的撰写讲到极致的说法。

今天不这样说了。但无论怎样,作文,对学生来讲,也还是大事,尤其是高考作文。 考查今之高考作文,与科举实有诸多渊源。

自隋文帝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至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在我国历史上延续了一千三百余年的科举制,是我国人才遴选制的一大创举。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就是经由科举制度选拔出来的人才,充任国家机构中的各级官员,以维护社会的运行,推进历史的演进的。他们学习、考试的首要内容就是四书五经,考试文章的形式是四书文、五经文,即八股文。八股文考试的三项具体要求,第一,命题——题取经义;第二,内容——代圣贤立言;第三,形式——对仗的语言。这样的一种要求,至今仍然影响着高考作文。

题取经义”——文题来自四书五经。小题,以经书中某一句作为题目;大题,以经书中某一章或几章为题;截搭题,截取经书中某些语句或是个别词语,搭配起来形成题目,如顾宪成(进士)文章《我爱其礼》,语出“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论语·八佾》)此为小题:归有光(进士)文章《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一章》,以《论语·为政》第四章为题:“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此为大题。

今高考被广泛运用的所谓“材料作文”或“新材料作文”,除开材料的“非经书”以外,其命题形式,完全仿效于此(即用材料中的一句或一章命题)。

2007年浙江题,要求阅读一段完整的材料,然后以材料中的一句话“行走在消逝中”为题作文。这道题的出题形制,有类八股文之“小题”。当年,这是一道包容度和开放性较强的作文题。材料提供给考生的话题语料,既优美典雅,又引人深思,可进行多层面、多角度的思考。比如向“社会”“世界”“自我”三个维度延伸,强调在“消逝”的反思中“行走”,这里“行走”,乃现实的运动,而“消逝”则是付出的既往。在既往付出中获得现有价值,很形象又很有思辨的深度。

而2010年上海题则是以材料的全章为题目,可以对应八股文之“大题”,为今之所谓“新材料作文”。材料很有意思,其实完全可以拿中国人的智慧——“舍得”(不舍则不得、有舍才有得)来诠释:丹麦人的舍小鱼得大鱼,孟子的舍细密渔网小鱼,得更多更大的鱼,皆合于“舍得”真谛。还有所谓放小抓大,也是一理。

如此看来,当今高考作文的命题形制,是根本承袭了八股道统,这实在是很有趣的事情。问题还在于,科举时代是学考一致,今天则是学考随机了。

科举体制下的学子赶考,多为能实现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理想,今天高考作文,也是为能考中大学增加分数权重,个中改变人生的追求,其理是相通的。

至于“代圣贤立言”,更是情理中事。作文“思想内容”的要求,强调以主流为范,确实来不得半点差池。代圣贤立言,只是这个“圣贤”变了,不是古圣贤,而是现代圣贤。2010年北京考题,原原本本拿温家宝之“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命题(是为截搭题”)①,即为例证。“仰望”与“脚踏”,为理想与现实两端,二者之统一,已为命题者强调,而这恰恰就是来自温家宝总理近来不断地谆谆告诫,考生于二者之间断无取舍,于统一之中绝无异议,

全然没有自我空间,当然只有理所当然地“代圣贤立言”了。

说到语言形式,一些年来高考作文排比、对仗大行其道,屡获判卷者青睐,被讥为“高考文体”,是不争事实。当年的“诚信”话题,有考生于“承题”中铺排:“诚信是砍倒父亲最心爱的樱桃树后仍敢承认的勇气,诚信是十指被插入竹签后仍不出卖同志的信念,诚信是二十年来始终如一照顾牺牲战友父母的执著……”“漫长而又短暂的人生旅途中,曾经耳闻过尔虞我诈,也曾目睹过世态炎凉,总想寻一方静谧的圣土,躲避这人世间所有的污秽,撒下诚信的种子,育出美丽的家园”等等,都得到了高考优秀作文的评判。

先天不足

高考作文,又本身先天不足,其实它是很尴尬的一件事情,要做好它,殊属不易。这皆因高考作文只是:

1、命运攸关的敲门砖

敲门砖在中国,是一大喻体。鲁迅说:“孔子这人,其实是自从死了以后,也总是当着‘敲门砖’的差使的。”②他又说:“清朝人称八股为‘敲门砖’,因为得到功名就如打开了门,砖即无用”③其实,高考作文又何尝不是如此?

高中的“作文教学”,大体为着适应高考作文的“应对性训练”,一般很难上升到提高学生的作文素养上去,因为它只关乎通过它在高考中获得分值,通过分值获得升学资格。高考过后,“作文”一说即成历史,不复提起。

2、三限规定的急就章

跟科考一样,高考作文又是急就章。但跟八股文不同的是,八股文每篇只限300字以内,高考作文则要求在800字以内,有一个“故事”很有意思:李泽厚招研究生,规定答题不许超过5字,超过了倒扣分。李泽厚的道理很简单,“5字还说不清楚,证明这个人脑子糊涂之极”。他只是考学生的脑子是不是足够清楚!高考作文800字的规定,不知基于何种考量,限定时间、限定地点、限定字数,三限之下,写出规定的作文,高考作文只能是一蹴而就”的急就章了。

3、学考疏离的模糊文

作文教学向为语文教学的“盲点”。阅读教学,尚有文本为依据,对话为纲领,感悟为根本,解读为标尺,作文教学则历来大而化之,各说各话。在“为何写”“写什么”“怎样写”的根本性问题上,从来都是模糊随意,毫无准绳。

这种“随意”与无意识,必然导致高考作文的随意,其结果,考场作文只能是模糊文了。这是为考生所承担不起而又不得不承担的结局。

4、主观判卷的误差分

多年前,章熊先生作过“评分误差的调查及分析”④,有两个调查极有意思:

其一,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郑日昌等人,利用高考之便,在北京市随机抽取五份作文试卷,复印后发到全国除西藏、台湾以外的28个省市自治区,由各地阅卷组评分。作文共两题,说明文满分为15分,议论文满分为30分,同一篇说明文有的给13分,有的给4分。同一篇议论文,给分从8分到26分不等,误差都高达满分的60%。

其二,曾让一位教师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两次批改同一篇作文,结果第一次评为85分,第二次评为72分,相差13分。第一次的评语是“文章结构完整,用词恰当,注意了旁征博引,语言简明、老练”。第二次却变成“本文结构欠严谨和完整,观点和材料不尽统一,语言上也有毛病”,从肯定变成了否定,截然相反。

两次调查都极典型。第一次着眼于不同地区的横向比较,第二次着眼于同一个体对同一文章的评判,反映的同样是极大的误差。个中原因不赘述。

高考作文判分的主观误差,直接消解了作文教学的积极性。尤其是判卷中打保险分的“趋中倾向”,致高考作文评分区分度极差。作文“好”与差”之间,几乎难见落差,评分的分数,

高度集中在中间偏上的狭小区间内,使得作文教学乏力开创,而沦落为“纯粹”应试工具。

本质丢失

1、生命意识淡薄

作文(从作文教学到作文高考)应该是生命的本真;直面人生、直面生存、直面生活、直面生命应该是作文的最大追求。

《东方早报》美国特约撰稿人薛涌⑤讲道:不久前我看到一篇文章讲中央电视台播出一期由中美即将升入大学的高中生参与录制的《对话》节目。在价值取向的考查中,主持人分别给出了智慧、权力、真理、金钱和美的选项,美国同学几乎惊人一致地选择了真理和智慧。而中国高中生除了有一人选择了“美”,无一人选择真理和智慧。有的选择了财富,有的选择了权力。接下来是制定对非洲贫困儿童的援助计划。中国学生先是歌颂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吟咏茶马古道,然后有人弹古筝,有人吹箫外加大合唱,最后对非洲的援助计划一笔带过,只说组织去非洲旅游、组织募捐,还去非洲建希望小学等。有人发问,你们募捐要我掏出钱来,我的钱都花在什么地方?我们的学生面面相觑,谁也回答不出来。美国高中生的方案,则从一些也许我们想都想不到的社会生活细节,如教育、就业、食物、饮用水、艾滋病、避孕等实际问题入手,每一项做什么,准备怎么做,甚至具体到每一项的预算,而那些预算竟然准确到几角几分。整个计划拿出来就可以进入实施阶段。

多年来,虚饰,尤其是宏大叙事,使作文假话、大话、空话泛滥。上例实际上可以看做一个作文话题。可以看出就价值取向的考量来说,参与的中国高中生是迷失的。我们的学生做惯、做顺了扩张概念外延后的一类虚张话题(什么金钱是财富、时间是财富、知识是财富、健康是财富、信誉是财富、朋友是财富、成功是财富、失败是财富……),却不能在真实的价值取向的选择上给出准确判断。他们缺乏直面真实人生的自信与担待。而诸如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茶马古道等等,又只是我们的学生积累下来的广谱的普适性材料,无论在什么地方说话、无论在什么场合作文,都随处可以拿来招贴复制,这是宏大叙事惯常套路。弹筝、吹箫、大合唱诸般手段则更是作秀了。因此在对待制定对非洲儿童的援助计划的问题上,假如它就是一道作文题,眼中就既没有非洲儿童,也没有援助计划,当然更没有我的制定了。这是一群即将升入大学的高中生,他们已经通过了高考,那么作文呢?怕也就是这样的复制过关的了。上例的比较中可以看到,美国的孩子是在真诚地述说、演绎生命,是一种对生命本体的关照与担当。而我们的孩子们则是花拳绣腿太极套路生命为何物天知道这是应该深思的。

2、自由情感压迫

自由情感就是独特的心理感受,心理情感。写作能把自我感受中最新鲜、最微妙的东西表现出来。学生应该有获得自我感受的权利,他们应该对宇宙中的一切乐于感受、善于感受、醉心于感受,并从自我独特的感受中获得新鲜感、微妙感,继而将最新鲜、最微妙的东西付诸表现与表述。

然而这种感受往往被剥夺,充斥的作文指导之类包括文章学、文学理论等等对学生自由情感造成最大戕害。坊间流传着一个“偈子”,是单说作文“套路”的:学习孔繁森,批判王宝森,联系钱学森,做个好学生。孔繁森,王宝森,钱学森,好学生等,在这里不是作为自我品格的独立存在,只是符号而已,是套路中可以拿来随处对号入座的玩偶。

除此以外,更有命题本身带来的伤害。2010年湖北高考作文:“孙悟空的筋斗云……”云云,说幻想。本应该是自由情感极大化的命题,但却是一个误区。这里幻想被格式化,幻想推动现实,幻想照亮生命,幻想是快乐的源泉……幻想是什么?已然容不得学生去幻想,这就是对自由情感的压迫。按理说幻想的开放空间应该极大,但命题者的暗喻,无可救药地将幻想纳入到规定的绳墨。谁能想到,晚清幻想小说《新中国》,预言百余年后在上海陆家嘴一带,举办万国博览会,法国科幻小说家凡尔纳梦想‘从地球到月球’在今天会成为现实?”《新中国》幻想了、凡尔纳幻想了,而留待学生的却只是客体幻想后的既成现实。幻想似乎

只有这必然现实的一条路径,学生还能有幻想的自由情感吗?

3、理性思维缺失

作文需要理性思维的照亮,理性思维需要哲学的支撑。这方面恰恰又反映为先天不足。一分为二的单一思维,“是—是”否—否”的二元对立,是驾轻就熟的思维范式,而且其“市场”前景还看不出暗淡。

被论者批评为“泛得没有边”的2010年湖南高考作文“早”很值得拿出来“玩味”。其实“早”,既在于它“泛”,更在于它平面、在于它思维力度匮乏。

考量“早”,集中在它的或然或否的一元化的二元对立,乏多元化的多元对立的开放空间。

儿时鲁迅课桌上的“早”,祖逖的“闻鸡起舞”,“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祖训,是给“早”树立的“是”的模范。数落“早”的“是”,大抵不过如此。

而“早”的另一端则实为不祥之兆:早熟、早恋、早婚、早孕、早产、早衰、早搏、早逝、早知如此悔不当初、早……都显现出“早”的“非”常。

处于“早”之“是”“非”两端缓冲地带的“不早不迟”,也非中庸。其隐含意乃“不是时候”。鲁迅《彷徨·祝福》:“只有四叔且走而且高声的说‘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时候——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对“不早不迟”的厌恶可见一斑。

与其说“早”“泛得没边”,不如说“早”的思维空间过于狭窄,它只限定在或“是”或“非”的论域,乏开放空间,没有理性思维的深度。

题型革命

高考作文命题形式十余年来有过几度华丽转身。

1、话题神话

高考作文,长期以来占据主打地位的一直是“命题作文”。命题作文的主要弊端就是主题的封闭性,考生全然没有自己的独立意识、个性化思维和灵动表达,但惟其如此,才能迎合主题。怎样打破这一桎梏,成为高考作文命题的追求,并开始了不断探索。

上世纪末,探索出现了转机。

1998年,高考作文:

坚韧———我追求的品格/战胜脆弱

要求:把不要的题目划去;也可以两个都划去,另拟一个适合表现你的心理承受力的题目。

1999年高考作文:

请以“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为作文内容的范围,写一篇文章。

2000年高考作文:

请以“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这是“话题”作文从雏形走向稳定的一个重要时期(2000年“话题”始获命名)。1998年,材料集中反映为“中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考生则可以在这一“话题”内采用“二选一”或“去二加一”形式作文。1999年,在划定的“作文内容”范围内,给予了考生更大的驰骋想象的空间。论者一般认为,这是“话题”的肇始,具有轰动的效应;2000年,“话题”得到了稳定的认可,此后连续数年,“话题”一直雄踞高考作文舞台。

无主题、开放性的“话题”,以其“廓大”的写作空间,让学生主体意识获得极大释放。从2000年到2005年,六年期间里,无论是全国命题还是地方命题,高考作文命题基本上是话题作文一统天下,创下了所谓“话题神话”。

2、材料新语

开放无度,则最为“话题”的诟病。如何在开放的前提下,又保有必要的限度,成为高考作文命题的新的思考。近几年来,高考作文中提出了“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

文”的具体要求,这个“含义的范围”,即是要求学生在给定的立意范围内作文。给定立意范围让考生作文,是新材料作文的一个最重要特点。

2000年全国卷Ⅰ、卷Ⅱ,“全国新课程卷(宁夏、海南、陕西等)”,以及部分省市的拟题,均采用这种方式。它们一般都提出了“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的要求。如2000年“全国新课程卷”命题者提供了三则材料:热带观赏鱼、狼、罗森塔尔随机挑出的所谓“最有前途者”的学生。鱼、狼、人(学生)三者,鱼的大小,倚靠给定的环境:狼的生存,依赖对环境的适应;人(学生)的提高,有待软环境的“优越”。这个“含义的范围”很有意思,三者似乎毫无关联,细细分剖,却是都跟“环境”有关。无论是环境对鱼的制约、鱼的被动环境对狼的严酷、狼的主动环境对人(学生)的“预设”、人(学生)的被主动(心理、暗示的作用),“环境”均为主题词。从这样的角度来作文,可以谈环境与人才成长中的主动与被动,也可以谈环境与人才成长中的主观与客观,等等。这样考生就有了在“含义的范围”导向下(一定的限制),自主发挥的较大的空间。

3、标题复兴

2006年以来,话题作文风光不再,而被其取代了的标题作文,又重新回到高考作文的题型之中,并逐年与材料作文平分秋色。

2006年,“北京的符号”(北京)、“我想握住你的手”(上海),盛极一时,有论者称作文题在一定程度上成了和谐社会的风向标。2007年,全国18套高考作文题,命题作文或者以话题为命题的标题作文第一次成为高考作文命题的主打。上海《必须跨过这道坎》,福建《季节》,四川《一步与一生》,天津《有句话常挂在嘴边》,安徽《提篮春光看妈妈》,江苏《怀想天空》,江西《语文心中的一泓清泉》,《语文想说爱你不容易》,湖南《诗意地生活》,辽宁《我能》,等等。命题作文,占据半壁江山。高考作文命题,2007年实为一大关节。2008年以来,则依然“维持”着这一命题走势,我将这一种命题态势评定为作文“本体”的回归,其特点是简约明快、一目了然、干脆利落,用语文最约定俗成的话来讲,就叫做开门见山。“话题”的昙花一现,固然有因其开放带来了套作、宿构弊端,但更为深层的问题是表面开放形制下隐含的严酷限制。孙绍振认为⑥,这个苗头在早期的话题作文中就有所表现:“坚韧——我追求的品格/战胜脆弱”(1998年)强迫说谎的命题,这是主题开放性的异化。此类命题的核心价值为主流意识形态,主题的公共性和有限性,很快为投机的套题者提供了方便之门。“答案是多种多样的”(2000年)从题面上看来,各不相同的立意是天经地义的,但实际上,就“答案是多种多样的”这一主题,在全国数百万考生,又完全是一样的。还有“诚信”话题(2001年),人携七背囊:“健康”“美貌”“诚信”“机敏”“才学”“金钱”“荣誉”过渡,风起浪涌,须丢弃其一方可安渡。人乃将“诚信”抛弃。此题形式上完全开放,实质上,道德价值却极其封闭。“诚信”是社会公德,不容挑战。意识形态隐性的封闭性,成为此类命题的致命伤。

而从作文教学的操作层面来讲,同样更为隐蔽的问题是对规范的主流作文写作样式的消解甚至颠覆,导致目前包括审题能力在内的规范写作能力的普遍下降。话题作文带来的负面效应不可小视⑦。这样说来,“话题”的告退,诚然理所当然了。

说到这里,算是对高考作文作了一个大致的梳理,提出了自认为最为纠结的一些问题,肯定极不详备,议论也可能会有失偏颇,但私意不在挑刺而在建设。思考、反思本身,就是建设的过程。唯愿透过检讨,厘清,补救,提升,把高考作文做得更好,以期真正成为和谐社会的风向标。

注释:

①2010年5月,温家宝到北京大学与同学们共度“五四”青年节。当他走到学生书画研究会的桌前,哲学系大二女生李丹琳铺开宣纸,蘸墨写下“仰望星空”赠送温家宝。温家宝挥毫相和,写下“脚踏实地”四个大字。《仰望星空》也是温家宝创作的一首诗歌。

篇四:盲点的苦恼

盲点的苦恼

初中生活已接近尾声,有的人过得轰轰烈烈,也有的人过得平淡如水,那前者被喻为“明星”,后者被喻为“孤雁”,而我呢?处于二者之间,就是那种被称为“盲点”的学生。 课堂上,习惯了退居二线的我,不知怎的,也想发言。一次,晚上我做了预习,把明天讲的统统背了下来,直到10点钟才睡。第二天,老师那天提了个中等难度的问题,我想了又想,不是书的习题吗?我见没几个人举手,便举起了手。可是您没有叫我,一连三次,我灰心了,暗想:不能叫我一次吗?我瞪了老师一眼,她也没在意,而我呢?皱着眉头,握紧了拳头,弄得同桌莫名其妙。还有一次自习课,我有道题不会,正巧老师进来了,“老师,我??,”话还没说完,又见老师从我身边走过,朝着学习第一名的同学去了。老师是没听见还是???难道在学习的只有“明星”?难道我们“盲点”真的就只是个点? 我不光在学习上得不到老师的鼓励,在生活上,也很难得到老师的关怀。

上次,由于生病,我请了半天假,中午请得假,结果第二天,您却问我昨天哪儿去了? 为什么“明星”会受到老师的优待?为什么“孤雁”会得老师的照顾?为什么只有“盲点”被遗忘了?我希望老师应该重视一下“盲点”,因为他们也会发光发热。

英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