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我心目中最理想的学生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21:24:45 体裁作文
我心目中最理想的学生体裁作文

篇一:我心目中理想的学生

我心目中理想的学生

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学生是主体,所有的教育都是围绕学生展开的。没有了学生,教育也就是不存在了。我认为未来社会的顶梁柱应具备什么样的优秀素质呢?

一、理想的学生,应该是品行端正、善解人意、热爱生活、富有理想、朝气蓬勃的学生。

成人和成才是同一道理,不成人也就是不能成才。优秀的学生应该把道德完善放在最重要的位置,爱和同情心是品行端正的两个重要的表现。

可以说,一个没有爱和同情心的人是“不健康”的人。爱应从身边的事做起,从爱一草一木、一树一花、小动物、父母、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到爱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最后到爱集体、爱祖国、爱人民。苏霍姆林斯基在他的学校大门上写“爱你的妈妈”来教育学生,激发学生固有的爱心。有人对此不以为然,苏霍姆林斯基驳斥道,一个人如果连他的母亲都不爱,他还能爱什么呢?

爱心无价!培养一颗爱心很重要,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一颗爱心,其他的品质都是爱心的延伸。只有爱,才能感受到生活的乐趣;只有爱,才能享受到人生的真谛;只有爱,才能感受到人类的伟大。

同情心也是品行端正的重要体现。一个没有同情心的学生在“冷酷”

对待他人的同时,也会被社会所“孤立”。

品行端正的另外一种表现是要有公正性。

此外,学生是否具有远大的志向和理想也是学生成功的重要前提之一。

二、理想的学生,应该是积极进取、敢于创新、敢于标新立异、富有个性、富有自己独特见解和思想的学生。

人们不仅要适应原有社会的生活规律,更需要改造和创造新的生活条件,不断完善自我,这就需要强调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观念和创新行为的形成。学生也只有接受创新的教育,进行创新的学习,才能在知识经济中敏捷地接受新知识,才能创造世界,创新生活。

创造性的个人特征并非是天生的,它是在学校、家庭、社会的影响下逐步形成的。只要做个有心的人,绝大部分学生都可以形成创造性的个性特征。

三、理想的学生,应该是自信自强,永不放弃,在困难和挫折面前永不低头,充满旺盛斗志和乐观精神的学生。

自信心是一个优秀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美国思想家爱默生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拿破仑?希儿也曾经说过,“信心是生命和力量,信心是创立事业之本,信心是奇迹。”这些学者的思想与观点都充分地表明了自信心在人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自信心是人生重要的精神支柱,是成功的先导。

拥有坚强意志的学生通常是一个乐观的人。生活中乐观的人视困难为常情。“困难像弹簧,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而悲观的人往往人为地夸大困难,被困难所吓倒。只有乐观的人才能正视外部的阻力和内心的障碍,勇敢地面对困难,经受逆境的考验。英国作家萨克雷在《名利场》中写到:“生活好比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也对你笑;你对它哭,它也对你哭。”一名优秀的学生应永远微笑着面对生活,正如普希金所说的一样,“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请不要哭泣,相信吧!美好的一天一定在等着你。”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就宛如大海里的朵朵浪花,只有以正常的心态看待学习生活中的挫折与困难,才会使我们年轻的学生培养起坚韧的意志,创造出未来美好的生活。

四、理想的学生,应该是有丰富的精神生活、广泛的兴趣爱好和一定特长的学生。

现代社会生活丰富多彩,为我们精神生活充实提供了非常好的环境与条件。我们应该尽情地享受和利用,尤其是青年学生。因此,我们常把一个身处现代社会却不懂得欣赏音乐,没有文学修养,对球类运动一窍不通,对博物学没有了解,不能熟练操作电脑的学生比喻为“读书机器。”拥有丰富的精神生活、广泛的兴趣爱好及一定的特长技能,已经成为培养学生整体素质的重要内容之一。

五、理想的学生,应该是一个善于和人合作、善于和人相处、有着和谐的人际关系、受人欢迎的“人缘儿”。

我们处在竞争十分激烈的时代,知识的竞争、人才的竞争、能源的竞争、产品的竞争等无处不在。然而我们又处在一个要求广泛合作的时代,那种“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绝大部分的工作必须通过许多人的合作才能完成,靠个人奋斗取得成功的时代已基本过去了。合作和竞争并存,在竞争基础上的合作,在合作基础上的竞争的时代特征表现的越来越明显。我们应树立竞争意识,并将竞争纳入有序的状态和友好合作的氛围当中。从宏观角度讲,未来社会更需要大兵团作战、多学科合作、善于凝聚人力和人心、团结众人的力量去努力和奋斗。从微观角度讲,善于合作也是心理健康和个人人格发展的基础。因为人生活在世界上,自身的感受常常取决于别人对他的感受,自身的快乐常常取决于周围的人是否快乐。善于合作不仅能从工作中找到乐趣,而且也能从生活中找到乐趣。生活处处由于快乐,生活时时有快乐。别人在困难、烦恼时,你帮助了他,关键时刻伸出友谊之手,那么当你遇到困难时,别人也来帮你,从而大家都感受到人世间做人的无穷乐趣。一一颗快乐的心对待别人的人通常也会得到同样的快乐。那种自我封闭、孤芳自赏、不与人交往的人是享受不到与人相处的快乐的,应此,学生从小学会与别人相处、学会如何与人合作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学生社会的小天地实际上就是大社会的缩影。在那里,他们学会与人相处,和别人打交道,感受生活,形成初步的人际关系的准则。他们毕业后走向社会、怎么与人相处,很大程度上取决与他们在学生时期所获得的与人相处的经验。通常在学校里有很多朋友,受老师、同学欢迎

的学生,在毕业工作后一定也是个善于处理社会各种人际关系,在人际交往中得心应手的人。反之,那些在学校中孤僻、自我封闭、不爱和人打交道的学生,在毕业工作后与人相处的过程中,必然会四处碰壁,成为人见人畏的“怪人”。

那么,怎样才能在学习和生活中与他人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呢?①学会理解别人、谅解别人。古人讲“士为知己者死”,我们今天讲“理解万岁”,强调的都是理解的重要性。同学之间发生矛盾、分歧时,要学会换位思考,多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那么就比较容易理解他人的所作所为了。②善于发现他人的闪光点。孔子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矣。”每个人都有他的长处,我们要学会赏识其他同学。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我们合作的目的是扬长避短,学习别人的长处,在人际关系的相处中,同学之间才会接纳。③在人际关系的交往中,应保持适当的距离。人和人之间是有无形的距离的。达不到或超过这个距离,都会造成人际关系的不和谐。现实生活中,很多朋友关系闹僵就是走的太近的缘故。

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而且可以为学习创造一个和谐的环境,同学之间互帮互学能促进大家共同进步。孔子云:“独学而无又,则孤陋而寡闻。”人的性格固有先天自然的一面,但更需要的是后天的培养。每个优秀的学生都应根据自己的性格特点,努力扩大自己的兴趣爱好,主动和人交往接触,形成良好活泼开朗、充满朝气、积极向上的性格特征。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学生的发展

篇二:我心目中理想的学生

我心目中理想的学生

当今社会的竞争是以经济和科技为中心的综合国力的竞争,但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而教育竞争归根到底又是取决于学生培养质量的高低。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学生是主体,所有的教育都是围绕学生展开的。没有了学生,教育也就是不存在了。教育的真谛是要把学生塑造成未来社会的顶梁柱。那么。未来社会的顶梁柱应具备什么样的优秀素质呢?

一、理想的学生,应该是品行端正、善解人意、热爱生活、富有理想、朝气蓬勃的学生。

成人和成才是同一道理,不成人也就是不能成才。优秀的学生应该把道德完善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力争做到真善美的和谐统一。其中,爱和同情心是品行端正的两个重要的表现。

可以说,一个没有爱和同情心的人是“不健康”的人。爱应从身边的事做起,从爱一草一木、一树一花、小动物、父母、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到爱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爱岗和敬业),最后到爱集体、爱祖国、爱人民。苏霍姆林斯基在他的学校大门上写“爱你的妈妈”来教育学生,激发学生固有的爱心。有人对此不以为然,苏霍姆林斯基驳斥道,一个人如果连他的母亲都不爱,他还能爱什么呢?

爱心无价!培养一颗爱心很重要,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一颗爱心,其他的品质都是爱心的延伸。只有爱,才能感受到生活的乐趣;只有爱,才能享受到人生的真谛;只有爱,才能感受到人类的伟大。天底下最辽阔的是天空和大海,而比天空和大海更辽阔的是人的心灵。一个满怀爱心的人,是永远不会感到寂寞的。只有爱才能赢得爱。愿天底下的每一个学生都从爱自己的爸爸妈妈开始,去爱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

同情心也是品行端正的重要体现。一个没有同情心的学生在“冷酷”对待他人的同时,也会被社会所“孤立”。只有具备同情心,才能帮助弱者,体现出自己的价值;只有具备同情心,才能使社会涌起爱的浪潮;只有具备同情心,才能使社会真正具有平等意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优秀的学生应学会乐于帮助身边学习上和生活上有困难的学生,帮助他们共同成长。这是培养学生同情心的重要方式。

品行端正的另外一种表现是要有公正性。对于公正,通常有四种境界:大公无私、先公后私、先私后公、公私兼顾。要求一个人完全没有私心,完全做到大公无私,的确有点儿苛刻,但公正地处理各种问题是每个人都能够并且应该做到的。社会公正是社会是否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一个社会如果连最起码的公正都没有了,

社会的良性发展也就失去了最基本的前提。优秀的学生从小就应该培养一种公正的品质。学生是否具有公正性品质,有很多不同的表现形式,如学校中发生的考试作弊就是不公正的表现形式之一。作弊者试图用最少的投入,甚至谈不上投入,即纯粹凭投机取巧来达到一己之私的目的。他的作弊成功对于其他辛辛苦苦,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来获得成绩的同学来说,就是一种不公正。如果学生把从学生时代就形成的这种不公正的品质带到社会中,就会形成自私自利、徇私舞弊等许多对社会发展十分不利的不良道德品行。

此外,学生是否具有远大的志向和理想也是学生成功的重要前提之一。我国古代将树立远大的理想称做“立志”。自孔子以来的历代学者都把“立志”作为学习的必备条件。孔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明代学者王守仁说:“是以君子之学,无时无处不以立志为事。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飘荡奔逸,终亦向所底乎?”而王明阳甚至认为,“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本于志者。”作为学生来说,从学生时代就树立远大的理想和人生目标,意义更是重大。

理想是学生腾飞的翅膀。一名满怀理想的学生,他的生活一定是很充实的。有了理想,才会有前进的方向;有了理想,才会有前进的动力。一个学生如果没有明确而远大的理想,没有头美好的希望和追求,他的行动就会失去方向和动力。在学习和生活中稍遇挫折就会心灰意冷,一蹶不振。反之,如果一个学生具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就会清醒地认识到自己行动的意义,就会按照目的,自觉地调节自己的行动,不达目的,决不罢休。革命导师马克思有一句名言:“我的目标始终如一”。这就是他为什么能在颠沛流离、家贫如洗、妻病子亡的艰难条件下,矢志不移、奋勇搏击的原因所在。

学生理想的树立不能好高婺远,脱离现实基础与条件。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万丈高楼起于垒土。任何理想的实现,都应该脚踏实地,从眼前工作做起,缺乏挑战性,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这样的理想也就失去了激励的意义。理想是学生对未来美好前景的一种憧憬,它是美丽而神奇的。为了理想而奋斗,再苦、再累也是乐在其中。反之,没有了理想,也就意味着前进道路的停止;没有了理想,也就意味着人生意义的终结。学生是富有理想的,这是他们成功的希望所在。让每个学生都满怀激情的拥抱理想,走向明天吧!

二、理想的学生,应该是积极进取、敢于创新、敢于标新立异、富有个性、富有自己独特见解和思想的学生。

创新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正成为教育探讨的热点问题之一。伴随人类迈进21世纪知识经济社会,新世纪需要的人才不是“读书机器”,而是富有个性的创新人才。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被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而日益受到重视。虽然早在20世纪30年代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就曾极力倡导创造教育,他的老师美国

教育家杜威也曾就传统教育中缺乏创造性的弊端提出过批评,提倡创造教育,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能力,但是,由于工业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创造教育并未真正被重视。即使在当代,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学生的创新素质培养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传统的学习只是一种继承性、维持性的学习,学生通过学习获得原来已经确立起来的观念、方法和原则,以应付已知的、重复的情景,这在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还可以解决问题。然而,在即将到来的知识经济时代,文化知识、科技以及经济发展瞬息万变,思考问题的方式也与以往大有不同。人们不仅要适应原有社会的生活规律,更需要改造和创造新的生活条件,不断完善自我,这就需要强调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观念和创新行为的形成。学生也只有接受创新的教育,进行创新的学习,才能在知识经济中敏捷地接受新知识,才能创造世界,创新生活。哈佛大学校长陆登庭在北京大学讲坛上讲了这样一段发人深省的话:“在迈向新世纪的过程中,一种最好的教育就是有利于人们具有创新性,使人们变得更善于思考,更有追求的理想和洞察力,成为更完善、更成功的人。”

可以说,卓越的创新能力充分体现了一个人发现问题、积极探索的心理取向和善于把握机会的敏锐性。创新能力绝不仅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和精神状态以及综合素质的体现。基于创新教育对人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曾把它作为教育的最高目标:“教育的任务是毫不例外地使所有人的创造才能和创造潜力都能 结出丰硕的果实……这一目标比其他所有的目标都重要。”总之,不论从国家和民族发展的角度看,还是从个人发展的角度看,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都是显得十分急迫。

学生素质的培养离不开学校、社会以及家庭的教育,但是学生自身有意识地使自己向这一目标努力也是创新素质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我国传统的教育思想里,有一种“随大流”的思想,许多同学也形成了一种人云亦云的习惯,不敢表明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不敢否定权威,这些学生在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方面明显缺乏,没有一种创新的个性。而优秀的学生从学校里就自觉培养“敢为人先”的个性,对一些疑难问题敢于提出自己的个人见解,敢于“钻牛角尖”,不盲从所谓的权威,敢于跳出原有的圈子,为了真理,从实际出发,敢于向任何权威挑战,这种学生不仅在学校中,而且在以后的工作中,也会不断产生创新的观点和思路,为社会作出更加突出的贡献,成为社会真正的栋梁。

创造性的个人特征并非是天生的,它是在学校、家庭、社会的影响下逐步形成的。只要做个有心的人,绝大部分学生都可以形成创造性的个性特征。

三、理想的学生,应该是自信自强,永不放弃,在困难和挫折面前永不低头,充满旺盛斗志和乐观精神的学生。

自信心是一个优秀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美国思想家爱默生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拿破仑?希儿也曾经说过,“信心是生命和力量,信心是创立事业之本,信心是奇迹。”这些学者的思想与观点都充分地表明了自信心在人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自信心是人生重要的精神支柱,是成功的先导。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的需要、期望是不断发展、永无止境的,但新的目标总是要以已有的目标为基础。一个人成功的经历越多,他的期望也就越高,自信心也就越强。在学生的学习中,自信心显得尤为重要。日本教育家田琦仁经过调查发现,有三分之一的学生是因为缺乏自信心才导致学习成绩的不理想。在我国的学校教育中,有许多学生有畏惧学习的心理,越学越没有信心,越学越觉得自己不是学习的料,总觉得自己比别人笨。在这样一个由于缺乏信心而产生自卑心理状态下,不仅正常的学习受到影响,而且连个人的身心活动社会交往都受到了影响,即使本来具有优越的天资,也可能难以得到正常的发挥。因此,在学习生活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只有自信,才能敢于面对困难;只有自信,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只有自信,才能永远保持乐观的心态;只有自信,才能善于处理各种关系。面对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面对坎坷不平的崎岖人生,一时的迷茫、失落、不知所措是难免的。但无论遇到什么情况,我们都不要怀疑自己的能力。一个人如果不相信自己,还能指望谁相信他呢?学生要达到自信自强的境界,除了老师、家长注意采用适当的教育方式外,更主要的是,学生要给自己的人生一个准确的定位,要善于从身边寻找人生榜样和奋斗目标,让自己追随着榜样不断进步,时时感受到激励作用。

具备坚忍不拔的意志和自强不息精神也是当代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古人云:“志也,气之帅也。”意志是精神之统帅,性格之中枢。坚强的意志品质是学习和工作取得好成绩的重要保证,是获得事业成功的基础。《尚书?旅獒》曰:“为山九仞,功亏一篑。”建筑很高的土山,由于只差一筐土而不能完成,半途而废了。这则成语既表达了对一件事情只差一点儿未能完成的惋惜,也深含了对一件事情非得持之以恒、一干到底方能取胜的哲理。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荀子在《劝学篇》里也讲到:“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这深深地揭示了凡事贵在持之以恒。如果学生具备了这样的品质,那么他无论是处于顺境,还是处于逆境,都不会沉沦和泄气。如果学生具备了这样一种品质,那么在其毕业工作后,无论把他放在什么地方,他都会学会生根开花,茁壮成长。学生也只有具备这样的品质,才能在未来的社会中充满竞争力。当然,坚强的意志不是天生的,也不是一蹴而就养成的,坚忍不拔的意志和自强不息的精神是来自于平时点点滴滴的日常小事的锻炼培养。每一次克服困难的过程,就是意志不断强化的的过程。马克思说:“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艰险,沿着陡峭山壁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生活也是如此,面对生活的风风雨雨,只有具备坚强意志的人,才能活出多彩的人生。学生解出一道难题,努力学会做一

件小事,都是培养意志的过程。古人云:“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这句话体现的就是这个道理。

用座右铭激励自己是培养意志力的有效方法。革命前辈徐特立四十多岁学法文时,曾以“日学一字,五年学成。”作为座右铭。在这种动力支持下,他以常人难以想象的意志力和坚持不懈的学习精神,三年就掌握了法文。京剧表演艺术家袁世海为不断提高自己的表演技能,在客厅墙上挂了手书的三个大字“天天练”,古稀之年,仍然坚持奉行。青年时代的毛泽东有一句座右铭:“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睡,最无益只怕一日暴十日寒。”从这些事例中我们可以发现,具备坚强意志是名人之所以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学生也应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为自己树立适合自己的座右铭,以激励自己不断努力。

拥有坚强意志的学生通常是一个乐观的人。生活中乐观的人视困难为常情。“困难像弹簧,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而悲观的人往往人为地夸大困难,被困难所吓倒。只有乐观的人才能正视外部的阻力和内心的障碍,勇敢地面对困难,经受逆境的考验。英国作家萨克雷在《名利场》中写到:“生活好比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也对你笑;你对它哭,它也对你哭。”一名优秀的学生应永远微笑着面对生活,正如普希金所说的一样,“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请不要哭泣,相信吧!美好的一天一定在等着你。”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就宛如大海里的朵朵浪花,只有以正常的心态看待学习生活中的挫折与困难,才会使我们年轻的学生培养起坚韧的意志,创造出未来美好的生活。

四、理想的学生,应该是有丰富的精神生活、广泛的兴趣爱好和一定特长的学生。

现代社会生活丰富多彩,为我们精神生活充实提供了非常好的环境与条件。我们应该尽情地享受和利用,尤其是青年学生。因此,我们常把一个身处现代社会却不懂得欣赏音乐,没有文学修养,对球类运动一窍不通,对博物学没有了解,不能熟练操作电脑的学生比喻为“读书机器。”拥有丰富的精神生活、广泛的兴趣爱好及一定的特长技能,已经成为培养学生整体素质的重要内容之一。

对一个精神生活丰富的人和一个精神贫乏的人来说,他们在世界上生活的意义人生满意读、心理发展健康程度都是不一样的。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以及《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等书中,十分强调要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他认为,一个孩子如果有了非常健康的生活情趣和一技之长,那么这样的孩子根本不需要担心。因为他没有兴趣,也没有时间和精力去从事不健康的活动,他的活动都已被健康的情趣所充实和包围了。很多父母担心孩子做坏事,其重要的原因是他们的孩子没有培养起健康的兴趣和爱好,很可能在外界不良环境的诱惑下,而把精力和时间放在不健康的事情上。因为人的需求是物质性和精神性的统一,当基本的物质需求得到满足以后,他就会迫切追求精神世界的富有。学生正处于剩余精力非常

篇三:我心目中的理想学生

我心目中的理想学生

春节假期里我读了一篇文章,题目是《我心目中的理想学生》。其实,每一个教师都会从自己第一天走上讲台时开始这个题目的构思,也必然会用自己整个教学生涯不断地撰写这篇文章。

经过一学期的相处,你们可能已经体会到了我心目中的理想学生是什么样的:是成绩优秀,没有挂科;是上课和自习从不迟到早退;是能保持宿舍卫生干净整洁;是积极参加学校和班级的活动;是热爱集体、关心同学??这些都非常地具体可行,可我越按这样的思路想下去,越感到糊涂迷惑。难道一个平均成绩绩点在3.0以上,能够自觉遵守学校各种规章制度,经常活跃在学生活动中,为集体和同学热情服务的学生就是我心目中的理想学生吗?尽管要做到这些的确也不容易,可是我们为什么要做到这些呢?在这些行为背后理想学生的最根本素质是什么呢?其实这个题目于我目前而言尚且做不出什么完美的回答,因为我从学生的角色转变成教师的角色没有太久,对社会的感知比你们也多不了多少,不过,我还是想先妄自菲薄一翻,与你们谈谈自己目前对“理想学生”的粗浅理解。 我认为“我心目中理想的学生”起码要具备知、能、意、情四个方面的素质。 知,即精深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知识面。我一直都认为优秀的学习成绩只是对学习一个比较客观的衡量指标,奖学金也只是一种激励措施,其实最重要的是在提倡通识教育和基础教育的本科教育环境中,你能否将知识钻研得更深透,而不仅停留在书面上的字里行间;你能否将每一个学科的所有知识点都串联起来,将专业所学的各门科目建构起一个专为你个人所用的合理的知识网络,而不仅掌握了一个个孤立的知识;你能否将书本知识有效迁移到实际工作中,而不会在工作中慌乱地翻书本后还是束手无策。这就是我所理解的“精深”,它可以用平均成绩绩点和奖学金来衡量,可它不能完全用这两个标准来衡量。

你们大部分同学将来找寻的工作是与自己所学专业比较相关的,根据我切身体会和所见所闻,现在任何工作都不是只依靠专业知识就能解决的了。如果你拥有广博的知识面,你就可以在工作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更多途径;如果你拥有广博的知识面,你就可以拥有别人所不能企及的新颖创意;如果你拥有广博的知识面,你的视线就可以放得更远。所以,在“知”上,精与广缺一不可。这也是将来你们更好地平衡工作与生活的资本,因为工作之外的生活也需要用广博的知识赋予其更多情趣。

能,即能力。早在上学期自动化专业的辩论赛中同学们就曾经探讨过能力这个问题,这里我希望能将这个“能”阐释得更明晰。“理想的学生”需具备的能力有: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沟通能力、运筹决策能力等等。如果这些能力只停留在书本知识的学习上,那么最后习得的也只是一个“是什么”,而要演变成“怎么做”,甚至于“在什么情况下怎么做”,所依靠的则是在实践中不断地锻炼。这就回到了我为什么鼓励大家积极参与学校班级活动的问题上来了。的确,有些班级活动你可能会觉得十分简单,会感到比较幼稚,然而抛开活动本身不谈,它最真实的价值却是为大家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提

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可能你认为自己口才不好,而没有当众发言的自信,可能你认为自己组织协调能力不强,而没有参与班级管理的勇气,可是班级活动正提供给你一次次通过自身努力不断完善自我的机会,使你不至于将来在走出校园时还感到手足无措。也许你认为自己已经具备了这些能力,无须再锻炼提高了,可你能否自信地拍着胸脯说“我能在社会上立于不败之地”?说实在的,锻炼能力,需要紧紧地把握住一次次宝贵的机会。

我想提醒大家的是,在众多能力中,最重要的可能要数“学习能力”了。大学的学习归根到底是要学会“如何学习”,世界上没有天生的天才,任何能力也不是在人出生时上天就赋予的。如果你能够通过大学的学习和生活,学会迅速而准确地找到你所必须而却欠缺的方面,清楚地知道弥补和提升这些方面的方法与途径,并通过自我教育、自我学习达成目标,那么可以说大学四年你就没有白过。拥有学习能力,对从事理工科学习的你们也是很现实的要求。学校里学习的知识只是基础中的基础,且很多也已与社会发展相脱节,当你走上工作岗位时,你可能会惊讶地发现书本上的知识很多都用不上了,工作中所需要的知识很多你从未学过,那时你会怎么办呢?我想也只有拥有了较高的学习能力,才能较快地适应由象牙塔到现实社会的过渡。

意,即意志和意识。人生可以作多种诠释,可以看成是由无数个困难与挑战构成的。去年你们还在面临着人生一大转折点——高考,三年后你们又将面对新的人生挑战——就业或者继续深造。面对困难与挑战,没有人会说我绝对可以,可有意志的人就能坚持到最后,而往往能坚持到最后的人会成为胜者。上学期曾有一个学生对我说:“老师,你说的我都知道,也尝试着去做了,可就是坚持不下去,两三天后又恢复原样了。”我想说,坚持、意志不是说行为上你一定要强迫自己,其实更重要的是要转变自己的态度。我在学习和工作中也曾有过自暴自弃的时候,幸好我的家人和朋友及时提醒我去回头看看自己已经获得了什么,看看自己已经走过了多少路。这就如同“半杯水”的道理,如果你始终看着空着的那部分,就会越来越失望,于是就免不了自暴自弃。而如果你总是看到盛着的水,就会越来越有信心,于是会鼓足勇气继续坚持下去。现在工作中也特别强调态度,我在一个从事软件开发工作的朋友的博客中读到这样一个故事。

除了意志,我还想谈谈意识。一个“理想的学生”应当具备责任意识,也许成熟与幼稚的区别就在于此。你们的成熟应当表现在对自己负责、对集体负责、对社会负责。不要认为这是高谈阔论,实际生活中的每一点都是责任意识的体现,比如,前面提过的成绩优秀、自觉遵守学校规章制度、有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关心集体和同学??我想上学期那个对我说过自己不能够坚持的同学,现在你应该找到了协调自己知与行的重要因素了吧?

对于你们,尤其需要团结合作的意识,现在在学校是如此,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更是如此。很多项目单凭一个人的努力根本是无法实现的,需要项目成员之间的分工合作,需要彼此之间的激烈争论和意见的有效统一。从去年的活动中,一些同学已经获得了团结协作的初体验,开始清楚没有同学之间的团结,没有彼此之间的协作,就不会取得班级事务的顺利展开和活动的成功。这学期让我们再去深入地继续探讨“如何更有效地团结协作”这个课题吧。

在意识方面,我最后还想谈一谈压力应对意识。有人说80后是“垮掉的一代”,而也有一些80后的学子们反驳道:我们绝非浮躁、堕落,而是焦虑。为何而焦虑呢?我想大家一定也比较清楚,这焦虑源于社会竞争的压力,源于就业的压力。可能有些同学已经开始为自己三年后走出校门的那一刻多少有些担心和不安了。是的,当你把自己本三的毕业文凭递给用人单位时,用人单位会不会用“名校情结”、“本一情结”的有色眼镜看你,会不会以性别藉口将你拒之门外?立志从事IT行业的你,当要面对一次又一次的加班,一次又一次地奔波于各个城市之间时,你仍旧会感到兴趣盎然吗?所以,从现在开始将学校里遇到的任何一个压力当作实战演练吧,学会如何应对压力,有效地调适自己缓解压力,甚至达到变压力为动力的境界。

情(来自:WWw.SmhaiDa.com 海达范文网:我心目中最理想的学生),即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个性。我心目中“理想的学生”应是一个有爱心的人。关爱自己而不以自我为中心。在关爱自己的同时关爱身边的人,父母、师长、同学、朋友、晚辈??在关爱身边人的同时也能够关爱社会、关爱祖国,从小家的视野拓展到大家的视野,多关心时事政治,由此具备一个热血青年应有的基本素质。

我也希望你们拥有自己独特个性。心理学上说性格无所谓好和坏,只有适合与不适合。可是在人际交往的社会生活中,一味地随性而为往往会令自己吃亏,因此我希望你们能够张扬个性,不过是要在适当的时候,在适当的场合,对适当的人,作适度的张扬。借用一句话:“这是一个个性的时代,但不是一个个体的时代;这是一个独立的时代,但不是一个孤立的时代;这是一个自由的时代,但不是一个自私的时代;这是一个浪漫的时代,但绝不是一个散漫的时代”。

以上“知、能、意、情”四点就是我心目中“理想学生”应具备的素质,在新学期开始之际,不知道这些能否为大家的成长带来些许启发。

另:我将报纸上的那篇文章抄录如下,大家也可以参考借鉴一下。

我心中的理想学生[1]

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教育理想,我的教育理想就是培养出理想的学生。那么,我心中的理想学生是什么样子呢?

我心中的理想学生,应该是有修养、有爱心的高尚者。

我心中的理想学生,应该是为人坦诚、正直,讲正气,有正事,追求正义的表里如一的正人君子。

我心中的理想学生,应该是不随大流有强烈的上进心和“自我表现欲”,不盲目追星,有个人人格魅力和“自我塑造欲”,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的主见和“个性张扬欲”的一块闪光的金子。

我心中的理想学生敢于说出“地球没有我照样转,但有了我会转得更好!” 我心中的理想学生挂在嘴上的一句话是“天生我材有大用!”

我心中的理想学生,应该是电脑迷、书迷、体育迷、外语迷。

我心中的理想学生,应该是是班级精神建设的参与者、倡导者。

我心中的理想学生,应该是同龄人中多才多艺者、新潮流领导者和有一技之长者。

我心中的理想学生,应该是有一口地道的普通话,一口纯正的英语,还要掌握一门第二外语的有出色口才和书面文才斐然的现代人。

我心中的理想学生,应该是具备较强的现代生活自理、自立能力,懂得合作的复合型学生。

我心中的理想学生,应该是“在学中玩儿,在玩儿中学,能与学习亲密接触,学并快乐着”的自主学习型的学生。

篇四:我心目中的理想学生

我心目中的理想学生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我是来自人文社科系的辅导员谢清。很高兴能有这次机会参加辅导员技能比武。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我心目中的理想学生”。

相信每一位老师心中都会有关于理想学生的设想,我也不例外。作为辅导员我希望我的学生都是优秀的,都像我所理想的那样子。我心中是这样去定义理想学生的。

第一、理想的学生,应该是品行端正,充满爱心。

学生应该力争做到真善美的和谐统一。拥有一颗爱心尤为重要,其他品质都是爱心的延伸。只要有爱就能感受生活的美好,热爱自己,热爱他人。

第二、理想的学生,应该是有理想、敢于创新。

学生应该要有“敢为人先”的个性,有创新的精神,并积极进取,做行动的巨人,而不应该是思想的巨人。

第三、理想的学生,应该是充满自信,在困难和挫折面前永不低头。 自信心是一个优秀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拿破仑?希尔曾经说过,“信心是生命和力量,信心是创立事业之本,信心是奇迹。”这些学者的思想与观点充分地表明了自信心在人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第四、理想的学生,应该是有丰富的精神生活、广泛的兴趣爱好。

俗话说“无事生非”,很多学生每天玩网游,不学习就是因为精神空虚、无事可做引起。每个优秀的学生都应根据自己的性格特点,努力扩大自己的兴趣爱好,发展自己的特长。

第五、理想的学生,应该是善于与人合作、有着和谐的人际关系。

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而且可以为学习创造和谐的环境。大学是半个社会,学生们在这里应该学会与人相处,形成初步的人际关系的准则。

第六、理想的学生,应该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与知识。

学生应该要善于学习、善于思考、有丰富的想象力,并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与知识。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希望我们所教导的学生都能成为我们心中理想的样子。

篇五:9我们心目中理想的学生

宁波市江东区“校本研修”记录表

(九 )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