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作文素材 > 教育资讯

荷塘月色教案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4 05:45:12 作文素材
荷塘月色教案作文素材

篇一:荷塘月色优秀教案

荷塘月色

朱自清

一、教学目标

1、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调,理清文章的脉络,理解文章的主旨

2、欣赏作者所描绘的荷塘月色的美景,领悟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3、品味精练准确、清新隽永、优美动人的语言

二、教学重点

1、 结合语境揣摩词语、语句的含义,体味作品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表达效果;

2、 感悟景语和情语浑然一体的妙处。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

我们对朱自清这个名字并不陌生,初中时学过他的什么散文名篇?

是的,朱自清是一位散文大家,同学们对他的生平经历还知道些什么?

教师:是的,朱自清先生由一位小资产阶级出身的知识分子锻炼成长为“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的著名诗人、作家、学者,经历了艰难曲折的道路。今天学习他的代表作品《荷塘月色》,从中又看到他在大革命失败的日子悲愤彷徨的复杂心情和了解他为什么要在对美好景物的描摹中排遣哀愁的原委。当然,教学重点应放在:作品结构、语言、技法的分析理解上,从而认识本文主旨。

(二)板书课题:

作者、写作时间地点,荷塘月色 朱自清 1927年7月,作于北京清华园

(三)作品结构分析

教师启发指导:从作者行踪变化看,让学生提挈每段内容,进行归纳。

第1段 独游荷塘的时间、地点和缘由。(心境:“颇不宁静”)

第2段 去荷塘,通往荷塘的小路、树木、月色。

第3段 行在小路时的感受。(追寻清冷、幽僻的环境)

第4段 观荷塘,写荷塘美丽的景色。

第5段 写流泻的月光,塘中的月色。

第6段 写荷塘四周的景物。(在月下观察、感受到的)

第7段 联想古代江南采莲的旧俗。

第8段 在思乡与遐想中踱回家门。

显然,第1段是“引起”;第2—6段是“主体内容”(写景状物)第7—8段由现实而思古,再返现实收束全篇。所以全文结构为:第一部分(第1段)写“观荷缘起”(情)第二部分(第2—6段)写“荷塘月色”(景)第三部分(第7—8段)写“景中人”(情)

(四)行文线索

从以上结构分析,可体会到全文写景是为抒情服务,而贯穿全文的是一条,前后心情变化的思绪线索。情—景—情,这正好像一条经线,而对荷塘景色的描写犹如一条纬线。 因此,本文有两条线索,一明一暗。

明线:游踪(带上门——荷塘上的月色——月色下的荷塘——江南旧俗——回家) 暗线:情感(心中颇不宁静——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思乡愁——不宁静)

(五)找出全文的文眼、脉络,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文眼:心里颇不宁静

脉络:心里颇不宁静——觉得是个自由的人——我什么也没有——想起采莲的事

分析思想感情:

对黑暗现实不满——寻求超脱、不肯同流合污——回到现实——对美好追求的寄托

‖ ‖ ‖

反映淡淡的哀愁 得到淡淡的喜悦 仍是淡淡的哀愁

(六)语句赏析

找出有代表性的语句进行赏析:

1、全文首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起笔的目的是什么? 可联系撰文时间启发学生讲讲有关大革命失败情况,说明作者思想状况,弄清他为什么要写荷塘月色之美,发思古之幽情。

2、第3段,作者在路上一段抒情独白(“路上只我一个人……这是独处的妙处”)此段抛开了写景,是否偏离了文章的中心呢?抛开了写景直抒胸臆也反映了作者痛楚心态,蕴含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实际上,这“情”离不开“景”,正是在那幽僻路上,抒发“独处”之情。

(七)布置作业:

重点阅读课文四、五、六自然段,体会情景交融的特点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旧知识,导入新授

1、背诵第4段(集体背诵、提名背诵)

2、答问:第4段依次写了哪些景物,依怎样顺序写的?(以此引入新课) 景物描写

(一)解析第4段:

作者怎样从多角度描摹荷塘美景?

1.按观察的角度,视线由近及远,由上而下的空间顺序:茂密荷叶→多姿荷花→缕缕荷香→叶.花颤动→流水

2、深味作者匠心:

抓静态与动态的结合作者笔下景物都是“动”的,“静”不过是“动”的瞬间表现。抓可见与可想的结合,写出散文神韵。荷叶田田,满遮塘面,塘水看不到,却断定叶下的水“脉脉”有情,这由叶子的“风致”引起的想象。

认识“通感”: 通感”指“一种感觉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一种感觉的印象”,即把一种可感的形象转化为另一种可感的形象的方法。其最大特点是“感觉的转移”。相似处:断断续续,若有若无,捉摸不定。作用:用“歌声”比“荷香”真切、新奇。荷香本是嗅觉的可感形象,作者却把它比作“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使其转化为听觉的形象,把视觉、嗅觉、听觉交织在一起,启迪读者更加深远地想象和联想。)

这也恰恰说明“人在景中”。再引出第5、6段中“通感”的句子,也可引导鉴赏 5、6段中比喻、拟人句。(此环节可采用讨论式)

(二)分析第五自然段:

1、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若换用“淌”字在表达效果上有何不同?析:“泻”表明月上中天,月光自上而下,有更强的动感与立体感;“淌”虽也有往下流的意思,但一般是表示水、泪或汗等顺着或依附着某物流下来,而月光是从空中照下的,并无依附任何事物。)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2、薄薄的青雾浮(若换用“飘”在表达效果上有何不同?析:“浮”描写出青雾与叶花既互相贴近互相映衬又若即若离的层次感和动感,又可描写出青雾似动而

静、似静而动的轻柔含蓄之态;“飘”虽与“薄薄”相呼应,但既“飘”便“散”、便“逸”,虽有轻柔之态而无含蓄静谥之美,而且“雾”之所以“青”是因为雾贴近田田、密密的叶子而成,飘高飘远了,便无“青”的感觉。)起在荷塘里。

3、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牛乳”和“轻纱”的本体是什么?梦的本体又是什么?析:薄薄的青雾;叶子和花)

4、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本句描写了哪两种树影的哪些特点?“画”字对表现这些特点有何作用?析:灌木——参差的斑驳的黑影;杨柳——稀疏的倩影;“画”说明树影的错落有致、浓淡和谐是恰到好处的,象是出自名画家之手,也让读者更易联想和想象到荷塘月色的诗情画意)

5、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本句运用比喻和通感的修辞格,本体和喻体分别是什么?它们之间的相似点是什么?是从哪两种感觉的互相转移?析:本体——月色;喻体——名曲;相似点:和谐;是视觉与听觉的互换。)

(评:这一段写荷塘上的月色,有正面描写,如流水,泻;也有用景物进行反衬,如写青雾、叶子和花、黑影、倩影等;写出了光与影虽不均匀,却和谐如名曲,光与影融为一体,荷塘与月色融为一体,心境与物景融为一体,整个天地浑然一体,如梦似幻,如诗如画,令作者与读者如痴如醉,作者心中流露出的依然是淡淡的喜悦。)

(三)分析第六自然段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远远近近”、“高高低低”描写出树的哪些特点?析:连绵成片、高低错落,层次分明)而杨柳最多。

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在总体写树中又着重写了杨柳的丰姿,这是一种怎样的写法?析:点面结合) 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作者是怎样由景写到人的?作者的心景又有了什么变化?析:由路灯光联想到人的眼,由人的眼自然会联想到人的心,一想到个人,热闹的蝉声与蛙声自然会惊扰了荷塘和作者内心的超然境界,作者终于发出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的慨叹。作者的心绪又从淡淡的喜悦转为淡淡的哀愁。)

(四)重点句子赏析: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作者为什么会“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 呢?析:“颇不宁静”的心情在梦境般的荷塘岸边没有得到排遣,就想靠对古代采莲盛况的向往和对故乡的怀念来解脱。)

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作者触景生情,由眼前景物联想到江南采莲的情景,作者说这是一个“热闹”和“风流”的季节,并引用梁元帝的《采莲赋》描写当时“嬉游”的光景,作者有没有被这种光景所感染呢?文章中的哪个句子可以表明?析:没有。“可惜现在我们早已无福消受了,”依然是“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3、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

莲子清如水。(《西洲曲》本是用来描写一个青年女子思念情人的痛苦,作者却借用来表达什么感情?文章中的哪个句子可以表明?析:思乡之情——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4、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 子,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此时此刻的作者为什么会惦着江南呢?析:触景生情,独在异乡为异客,面对黑暗的现实苦闷彷徨,无所适从,欲超然又想挣扎,借思乡排遣忧愁)

5、——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作者从荷塘回到家里,心绪如何?析:作者从遐想中回到现实,现实依旧,愁思依旧,心里依旧不宁静,刚才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恍如一梦。)

二.收束及思考

结束对前所提问题的讨论,提出关于语言美的思考题,让同学课下欣赏,并写一段文字表述自己的理解。

三.布置作业:

完成《成才之路》上的练习

篇二:《荷塘月色》优秀教案

《荷塘月色》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方面:理解抒情散文的情景交融手法,认识“通感”的修辞方法,

2、过程与方法方面:理清全文结构,理解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散文的语言美,

3、情感与态度方面:理解作者“淡淡的喜悦”、“淡淡 的哀愁”,理解他追求自由的精神。

教学重点 :

一是领会课文情景交融,“景语”“情语”浑然一体的特点

二是理解本文中的“月”与“荷”是一种怎样的感情载体。

教学难点:

体会朱自清散文的意境美

理解作者的深层思想

教学程序: 课前准备:《荷塘月色》朗读带和一些舒缓的音乐;

并要求学生课前查阅资料,了解本文的时代背景和作者,制成ppt,做好课上展示的准备。

课时安排:分为两个课时

【第一课时】

通过指导学生朗读,和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结构,使学生逐渐理解文章的中心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1-2分钟)

同学们在心情不好的时候,会做什么呢?听音乐,音乐可以拨动心弦,而有的音乐可以使心灵宁静,不错的选择;k歌,拉两个好友到ktv狂吼一阵,一切烦恼都没了。

二、检查预习,了解时代背景(6分钟)

请2-3名学生上台介绍作者和写作的时代背景,我再从作者的人格美,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和高洁的品格方面出发进行补充。

三、朗读(10分)

1、播放朗读录音,使学生能够入境,欣赏美感,体味感情(要求学生标出自己读得不准的字音和自然段的序号)

2、教师指导朗读

3、齐读重点段落,在朗读中体味情感,品味语言

这样学生有了可遵循的方法,诵读就有了美感,让学生身临其境,接受美的熏陶,也为后面赏析语言打下基础。

四、学生自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学生配乐默读,通过情景式阅读,引导学生进入审美意境

通过自读,学生初步感知了作者的写作意图。这样设计遵循渐进原理,由浅入深,为品读课文做好铺垫。

2、设置以下两个问题,启发引导学生思考,逐渐理清文章结构

A、文中最能体现作者感情基调的句子是哪一句?

明确:第一句,是全文的题眼。

B、画出描写作者行踪和心情的句子。

明确: 从情感上看,作者由颇不宁静——渴求宁静——片刻宁静——走出宁静。

形与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种圆形结构,说明作者无论如何也摆脱不了苦闷忧愁;从空间上看,作者从家里出来,经小径到荷塘,最后又回到家里;从情感上看,作者由颇不宁静——渴求宁静——片刻宁静——走出宁静。形与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种圆形结构,说明作者无论如何也摆脱不了苦闷忧愁。

针对学生回答,引导学生自己得出本文的结构,并绘制双线索环形结构,最后我点出这一结构的特色是:内、外结构呈圆形,浑然天成。这样既培养学生分析概括的能力,又使学生在分析的过程中加深了对此结构的认识。

3、分组讨论(分为三个小组,分别讨论下面三个问题,最后请每组代表分别回答)(10分)

A、为什么“心里不宁静”的作者要“享受这无边的荷香月色”?

B、为什么认为月色“恰到好处”?

C、为什么认为“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明确A:作者的行踪与他的情感紧密相连:正因为在家里“心里不宁静”,所以要走出家门追求宁静,可谓缘情写景;

明确B:而荷塘一派素淡朦胧,宁静幽寂的景象——花是零星的,香是缕缕的,风是微微的,月是淡淡的,的确是“恰倒好处”,与作者的心境吻合,这幽静宁谧的境界正是作者的追求,于是他要无牵无挂独自受用无边的荷香月色,摆脱不宁静,得到安宁,此乃寄情于景;

明确C:宁静只是片刻,热闹的蝉声与蛙声让作者想起江南采莲的热闹与美丽,怀乡的惆怅让作者走出宁静,回到家中,是谓触景生情。形与意有机结合,是典型的情景交融,构成了朦胧优美的意境,让作者产生美的感受,也给读者带来美的享受,由此可见,美是心物婚媾后的产物。

对学生的回答点评并给出合理的解释,然后引导学生将三个问题联系起来,理解当时的景色如何吻合了作者的心境,作者如何做到情景交融的。

4、结合时代背景,让学生思考下面两个问题

A、作者“颇不宁静”的心情缘于何者?

B、第三段中 “平常的自己”指什么?“另一个世界”又指什么

明确A:1927年7月正是朱自清思想极端苦闷的时期,“五四”以后,革命斗争深入 ,原来曾积极参加新文化运动的知识阶层也发生分化,有的高升、有的引退、有的堕落、有的前进。朱自清不满黑暗的现实,又没有勇气投入斗争。“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他处于极度的不安之中。关于朱自清当时的思想情况,他的夫人陈竹隐女士有过具体的描述,“大革命失败后,蒋介石统治了全国。佩弦当时没有找到正确的出路,四顾茫然。”觉得心上的阴影越来越大。他又在苦闷中彷徨了。他知道:“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但在当时他两条路都没有走,而是采取了逃避的办法。他先前曾说过:“我只是在行为上主张一种日常生活中的中和主义。”他还没能摆脱这种思想,又顾虑着“ 妻子儿女一大家,都指生活。”

作者只是想用超然尘世的中和主义来排遣解脱自己的不安和彷徨。本文可以说是朱自清付诸行动的艺术表现。

明确B:不自由。白天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都是不想做不想说而有不得不做的。“超出平常的自己”就是说自己是自由的。这是作者的一种去荷塘过程中的一种排遣。排遣了自己的一种不宁静的情绪,心情得以释放。 通过对这两个问题的思考,让学生自己逐渐走进作者的内心,学会体会文章

的思想感情。

5、总结回顾

结合以上分析,引导学生得出主题,带领学生回顾情景交融的过程。只是点到为止,不作过多的解释,多媒体的视听效果,加以音乐的陪衬,学生凭借自身的审美力、想象力,去感悟文章意境的美。最后再对这两个画面阅读赏析,伴随着音乐使学生整体融入作者所给出的至高艺术境界。至此第一课时便结束。

【第二课时】

通过对456三段景物描写的分析,学习写景方法;通过对个别语句的品评,学习精美的语言。

一、学生思考,个别提问

A、阅读第四段,看作者依次写了什么?又是怎么写的?

B、阅读第五段,指出哪几个字分别写出了月色的颜色、动感和情态

C、结合两段,思考作者在第四段只写了荷塘,在第五段只写了月光吗?为什么?

明确A:作者按照远-近-远的顺序写了荷塘、 荷叶、荷花、荷香、荷波、流水,并用动静结合的策略写月光。

明确B:“乳白色”写出月光的颜色、“泻”和“浮”字写出月光的动态,花影写出月光的另一种情态

明确C:作者把荷叶和荷花放在月光下面,一个“泻”字,给人一种奶白色而又鲜艳欲滴的实感;一个“浮”字又表现出月光下荷叶、荷花那种缥缈轻柔的姿容。文章似乎仍在写荷叶、荷花,其实不然,作者是通过写叶、花的安谧、恬静,衬托出月色的朦胧柔和。又如文章写“黑影”和“倩影”,还是写月色,因为影是月光照射在物体上产生的。树影明暗掩映,错落有致,反衬月光轻盈荡漾。写荷塘是月色下的荷塘,写月色是荷塘上的月色。

将456三段分别解剖,学生在这些问题的思考的同时,明晰了第4段由远-近-远的写景顺序和动静结合的写景策略。理解了作者创造的荷塘上的月色和月色下的荷塘的这两层意境。

二、再次出示有关荷花的幻灯片,强化学生的感受,进一步体味文章的意境。

三、再次让学生齐读这三段

四、展示ppt:在文中找出相应的比喻句,填写下列表格。

在与其他比喻句进行比较的基础上,使学生认识到“通感”修辞手法。

五、知识迁移(10分)

1、比较阅读,掌握方法

材料是,2009年全国高考卷中的现代文阅读《海棠花》,通过分析文章的线索、结构和情景交融手法,总结巩固阅读景状物散文的方法。趁热打铁,讲练结合。

六、布置课后作业:学习本文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写一段景物描写的文字,抒发自己的某种感情。

篇三:优秀教案之《荷塘月色》教案(原创)

荷塘月色教案

发布者:林雯雯 发布时间:2014年6月7日7日21:27:54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揣摩文中优美的艺术语言,赏析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理清文中明暗两条线索,把握文眼,从而更好地掌握作者在特定情景下所流露出的“淡淡哀愁”和“淡淡的快乐”;结合具体的景物描写,掌握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了解作者“淡淡的哀愁”和“淡淡的快乐”从何而来,理解作者彷徨苦闷的内心情绪和追求自由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1、通过把握作者的情感,真正体会和把握“荷塘月色”的深层含义。

2、通过分析文中优美的写景语句,掌握并学会运用通感、博喻的修辞手法。

三、教学方法:

1、朗读法

2、情境教学法

3、多媒体教学法

4、课堂讨论法

四、课时安排:两个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在著名的清华大学中有这么一个美丽的荷塘。(PPT展示清华园中荷花盛开的美景)每到夏季,朵朵荷花盛开,那碧绿的叶子衬着荷花婀娜的身姿,在徐徐微风中摇曳,非常的美丽。而在荷塘旁边的小路上就曾经留下一位著名作家的足迹。朱自清曾在那里独自散步,用他的笔描绘了这一方美景。我们今天就追随作者的足迹,看看是用相机拍摄的荷塘美,还是作者用文字描绘的荷塘更美些?

(二)整体感知全文:

1、一读课文,感知全文。(圈点批注,给文中生字词注音。)

曲(qū)折 蓊蓊(wěng)郁郁 脉脉(mò) 梵(fàn)阿(ē)玲 鹢(yì)首 沾裳(cháng)而浅笑 敛裾(jū)

2、解读题目:

讨论1:题目“荷塘”与“月色”之间是什么关系呢?如果要在两个词之间加一个字来表达它们之间的关系,要用哪个字呢?(引导学生通过找原文的句子或段落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并让学生将目光聚焦在文章写景的第四五自然段上。)

明确:“荷塘”与“月色”之间是并列关系,文中既描写了“月光下的荷塘”,又描写了“荷塘上的月色”。在文章的第五、六、七自然段中,“月色”和“荷塘”是浑然一体的,如果没有“月色”,那么在漆黑的夜里就看不到“荷塘”中的美景,如果没有“荷塘”,也不能显示出月光的皎洁与柔和。

(三)欣赏文中景物

1、二读课文,感受文中的景物美

讨论2:文中哪些语句是描写“荷塘”和“月色”的?你认为哪一些语句描写得最为精彩呢?

带有感情的把它朗读出来,并说出你的理由。或者你认为哪些描写你不能理解的,也可以说出来,大家一起探讨。(让学生自由解读文中描写“荷塘”与“月色”的句子,品味其写景的特点,分析其修辞手法。学生可能会对文中运用通感手法的语句感到不解,那么教师在学生发言讨论完后进行补充和讲解。)

①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比喻,以亭亭的舞女的裙来比喻叶子,有一种舒展、旋转的美,荷叶本是静的,作者想象它是动的,以动写静,以虚写实,形象新奇。)

②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博喻,用几个喻体来比喻一个本体,从多钟角度,多个方面加强描写对象的具体性、形象性、生动性。)

③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通感,把嗅觉转为听觉,写出了香味的若有若无,沁人心脾。)

④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泻”、“浮”、“洗”、“笼”,这几个动词贴切新奇,勾勒出十分迷人的梦一般的幻景。)

⑤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通感,把视觉转为听觉,化静为动,写出了光影交织,和谐优美的特点。)

PPT:月光下的荷塘——动静结合

荷塘上的月色——虚实相生

2、三读课文,体会文中意境美:

讨论3:通过欣赏文中的景物,你觉得作者笔下的荷塘月色属于哪种美?作者通过荷塘月色营造出怎样一种意境?(每个人心中对荷塘月色的感觉和定义都不同,鼓励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只要学生言之成立即可。)

3、四听读课文,学习朗读技巧。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一节课我们一起走进了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感受到作者笔下景物的美好与灵动,那置身于如此美景中的作者心情是怎样的呢?他描绘这样一幅美丽的荷塘月色图有什么目的呢?这些问题,同学们课下思考思考,我们下一节课再继续讲。

(五)板书设计:

语言 准确、生动、优美

(营造) 意境 幽静、淡雅

(六)作业:运用这节课学习的各种修辞手法,写一段描绘景物的文字。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作家往往会借助一些自然景物来抒发自己的情感。那朱自清要通过荷塘月色来表达他怎样的感情呢?大家课后有没有思考?(学生回答)我们今天就一起来探讨和分析文中的情。

(二)学生各抒己见,初步感受文中的情。

(学生就“作者通过荷塘月色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并发现问题,提出预习时遇到的问题。这时候学生的想法与看法还不成熟,但这个环节旨在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在没有老师讲解的情况下,将自己最原始的思考状态呈现出来。)

(三)教师引导分析,带领学生品味文中的情。

1、理清文中的情感线索,感受作者情绪的变化。

问1:作者置身于优美的荷塘月色之中,心情是怎样的?从文中找出依据。

明确:第三段作者讲到“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受用”一词看出了作者此时是快乐的,但他的这种快乐并不张扬,像他所描绘的景物一样,是淡淡的。从上面分析中看出,作者在荷塘时,是洋溢着“淡淡的快乐”的。

问2:这种“淡淡的快乐”有没有贯穿全文呢?作者的心情有没有变化?

明确:这种“淡淡的快乐”并没有贯穿全文,作者的心情呈现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 问3:作者的心情因什么而变化?

明确:作者的心情是因所处环境地点不同而变化的。

问4:能不能以环境地点为横坐标,作者的心情变化为纵坐标,画出作者的情绪变化坐标图呢?(让每个学习小组派代表到黑板上画,并根据原文,讲讲为什么这么画。教师趁机引导学生分别用一个词来概括各个地点的作者的心情。如:苦闷——清静——快乐——失落——苦闷)

在地点的变化中又蕴藏作者的情感变化。这两条变化线路就是全文的明暗线索,地点的变化为明线,情感的变化为暗线。我们发现这两条明暗线索都是圆形的,作者从家出发,最终又回到了家中,心中的不宁静在欣赏了荷塘月色后依旧无法排遣。如果说作者在欣赏荷塘月色时是洋溢着“淡淡的快乐,那么在全文的开头和结尾则都散发出一种“淡淡的哀愁”。

板书:淡淡的哀愁——淡淡的快乐——淡淡的哀愁

2、分析文章创作背景,感受“荷塘月色”的深层含义。

(1)问5:全文刚开始就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那么是什么让作者心情不宁静的呢?

明确:《荷塘月色》作于1927年7月,正值大革命失败,中国处于一片黑暗之中。在此之前,朱自清作为“大时代中一名小卒”,一直在呐喊和斗争,但是在四一二政变之后,却从斗争的“十字街头”,钻进古典文学的“象牙之塔”。但是作者既做不到投笔从戎,拿起枪来革命,但又始终平息不了对社会现实产生的不满与憎恶,作者对生活感到惶惑矛盾,内心是抑郁的,是始终无法平静的。(在这里用PPT展示作者那段时期所写的两段内心独白,让学生更加能体会作者当时的苦闷情绪。同时点明“颇不宁静”是文章的文眼。)

PPT:①“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走路、说话都要费很大的力气;还不能如意。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

②“只有参加革命和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不能或不愿参加这种实际行动时,便只有暂时逃避的一法。……我既不能参加革命与反革命,总得找一个依据,才可姑作安心的过日子了。我是想找一件事,钻了进去,消磨这一生。我终于在国学里找出了一个题目,开始像小儿的学步。这正是往'死路'上走;但我乐意这么走,也就没有法子。”

(2)问6:作者笔下的荷塘月色是非常美丽的,和他的那种苦闷的情绪是截然不同的。那我想问大家,对于朱自清来说,什么样的东西和“荷塘”是一致的呢?(如果学生不太能理解这个问题的话,就换个角度来问,问学生“什么东西能成为你心目中的荷塘”,从而引导学生与朱自清角色互换,试图理解朱自清的内心世界。)

明确:“荷塘月色”是美好的,但它只出现在特定的环境下,是暂时的。文中“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中的“且”字也点出今晚的荷香月色是暂时的,作者向往的“自由”也是暂时的。文中的另一句“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也体现出作者渴求荷塘月色的美好,但也明白自己是得不到的失落心理。通过描绘荷塘月色,作者的心灵得到了暂时的超脱,但最终还是要回到现实中,体现了作者对社会的不满,和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

(3)问7:为什么在第七自然段要突然写到江南采莲的事呢?

明确:作者明白现实的荷塘月色他无福受用,心情难免失落,于是想回忆别的美好的事来派遣这种失落的心情。江南是朱自清的故乡,作者回忆江南采莲的事情,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四)释疑答疑,梳理文中的情。

让小组进行讨论,解决第一个环节中学生提出的、还没得到解答的问题,教师在学生回答后进行补充说明。

(五)板书: 一语言 准确、生动、优美 切

景 彷徨苦闷 (营造) 语 追求自由 皆 幽静、淡雅 情 向往美好生活 语

(抒发)

情感 淡淡的哀愁、淡淡的快乐

(六)作业:写一篇作文,谈谈你心目中的“荷塘”。

教学反思:

《荷塘月色》是粤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必修一第三单元的第一篇文章。这是一篇经典的写景抒情散文,作者朱自清用极其灵动的文字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荷塘月色图,同时字里行间也流露出一个正直的知识分子在那个时代里彷徨苦闷的情绪,以及向往自由光明的思想情感。本文情景和谐交融、语言优美含蓄、想象丰富生动,在引导学生认识和掌握散文这种体裁的写作特点,品味散文的语言美和情感美具有很强的示范性。

我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首先注意让学生体会荷塘之美,月色之美,以及在描写荷塘月色时所用的语言之美,并探究语言刻画的手法,其次是让学生领悟一切景语皆情语,探索朱自清先生在本篇文章中蕴藏的情感,紧扣开头的第一句(文眼)“这几天心里颇不平静”对全文进行思想感情上的分析,因此我安排了两课时,第一课时重点鉴赏文章的语言,欣赏美丽的荷塘月色之景,第二课时从景入情,对其情感和所表达的思想进行分析,感受文章的意境美(散文就是美文,是文质相称,形神俱美的艺术品),古人说“文因质立,质资文宣”。散文的美表现咱内容和形式上的完整结合。《荷塘月色》就是这样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

上完这节课后,我感觉最为得意的地方就是让学生鉴赏写景语句这个环节。河浦中学的学生能力基础虽然较差,但在学生的回答依然有很多闪光点。例如:有一位学生说:文中的

第四段中曲曲折折的荷塘,“曲曲折折”写出了荷塘形状的不规则也写出了荷塘回环曲折的美感,而田田则写出了荷叶之多,亭亭写出了荷叶之高,荷叶的动感,荷叶的美,叠加了袅娜,节奏羞涩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荷叶娇羞之态,像少女一般的美,而写流水则脉脉一词来描述,把水写活了,写出了人的感情。

另外,让我觉得比较满意的还有让学生通过画坐标图来感受作者情绪变化的这个环节。学生画的坐标图虽不太准确,但这种画坐标图的教学形式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他们在修改坐标图的同时也能较准确地把握作者的情绪变化。

而谈起本节课的不足,则有很多,试举一两个作为典型代表。第一处便在引导学生把握作者情感时,我只注重了自己的预设,而忽略了在此中的引导,以至于一味地把作者的情感与当时的时代政治背景挂钩,但由于学生对那个年代缺乏了解,因而不少学生不明白教师在想的什么,也不知道该如何理解文章所流露出的情感。因此,这让我感觉到在预设与生成中,教师的引导作用不可忽略。另一个是上课时的语速太快,提问时没有注意语言轻重缓急,让学生不能抓住问题的要点,使得课堂上学生的反应较慢,无法达到预设的理想状态,让学生无法从老师的语言中体味到文章舒缓朦胧的意境美。这也是本节课的不足之处。

篇四:《荷塘月色》公开课优秀教案2

《荷塘月色》公开课优秀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体会散文精练的语言、形象的比喻,学习散文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2、欣赏散文静静美的同时,感受作者忧国忧民之情

3、启发学生思维,引起想象,激发兴趣,提高写作技能

二、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1、教学重点:情与景的交融,比喻、通感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2、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的矛盾心理

三、教学方法

1、创设情境,赏读式,多媒体教学辅助教学法

四、教学课件

1、背景音乐

2、图片:荷塘图、月光图、荷花图、星空图、月下树影图、荷叶图

3、VCD片断:少女翩然起舞,裙幅舒展片断

4、配乐朗诵录相片断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媒体显示:课题、背景音乐

今天,我们要学习朱自清的散文名作《荷塘月色》,关于作者我们并不陌生,他的佳作,大家能说出哪些?

(生:《春》和《背影》)

大家知道,朱自清是著名的、、,他还被誉为什么?

(生:民主战士)

(来自:www.sMHaiDa.com 海 达范文网:荷塘月色教案)

对朱自清是一位爱国知识分子,他积极参加民主运动本文写于1927年7月,当时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朱自清处于苦闷彷徨中他曾在一封信中写道:“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荷塘月色》正是作者自己想“超然”而又想“挣扎”的真实写照朱自清不愧是一位诗人,他的散文具有诗一般的意境,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荷塘月色》的重点,即文中那静谧清幽的美流露出是淡淡的哀愁与淡淡的喜悦,情与景在散文中达到完美的结合

(二)讲授新课

让我们一起先阅读课文,初步了解一下文中作者的行踪哪位同学能复述出作者出家门,去荷塘赏月的行踪

(生:作者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晚上在院子里乘凉,想起白天常经过的荷塘,决定去看一看于是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经过一条小煤屑路,作者来到荷塘,观赏月下荷塘的美景,看完荷塘,作者又想起《西洲曲》最后作者回家,推门进去,发现妻已熟睡好久了)

刚才这位同学复述作者行踪,还有哪些细节遗漏了呢?

(生补充:作者观赏荷塘时,在荷塘边观赏荷塘里的荷叶、荷花等等,然后观赏的是月色,最后还观赏了荷塘四周的景色,这才引起联想,想到《西洲曲》,刚才没有把观赏四周的景物交待清楚)

同学的发言很好,经过后几位的补充,我们更为完整了解了作者的行踪,请看作者是:带上门出去→沿着荷塘是一条小煤屑路→观赏荷塘月色看四周→推门进去

(一)细读课文

重点赏读4、5自然段,体会情景交融的写法在了解作者之后,我们要进一步知道,文章开头写了怎样的环境,创造出一种什么样的气氛,体现一种什么心情?

(生:当时在晚上十分安静,作者感到孤独,心情“颇不宁静”)

颇不宁静的心情是文章的文眼,文章开头写道“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交待了作者去荷塘的动机,也为全篇所体现的矛盾心理和思想感情定下了基调与下文关联的如小路的“幽静”,夜晚的“寂寞”,路上的“阴深”,月光的“淡淡”,以及惦着江南的“采莲”等等,象一条无形的纲,连接着全文的网,形成文章的语脉,从而含蓄地抒发作者忧国忧民的情丝,揭示本文的主题

荷塘小路有什么特点?

(生:路曲曲折折;树蓊蓊郁郁;月光淡淡;小路上十分幽静)

作者心情有无变化?

(生:有变化开始比较忧愁“心里颇不宁静”,后来接近荷塘看到美景,有一丝丝淡淡的喜悦“我也象超出了平常的自已”,“便觉是个自由的人”,“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同学们分析的很好,作者的心情起伏不定注意“且”字,且:暂时表达作者对现实不满,对自由向往,这一部分写作者去荷塘,在小路上散步,抒发了月下独处的感受我们跟随作者一起来欣赏这“静静的美”吧!

赏读第4段

刚才我们通过画面,陶醉在月下荷塘的美景,那么作者写月下荷塘,抓住荷塘中哪些景物?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生:作者写了荷叶、荷花、荷香、荷波、荷水,用了大量的比喻)

回答十分准确,作者又是如何对其进行描写?

(生:作者形容荷叶“田田”、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你能说说看荷叶与亭亭的舞女的裙有何相似点呢?

(生:荷叶与裙子在形状上十分相似,都是张开着样子)

除了张开的样子相似,还有没有呢?

媒介显示:芭蕾舞片断

(生:噢,还有就是当舞女旋转起来裙幅舒展飘动,荷叶在微风吹拂下,也有起伏的动态美,相连的荷叶高出水面的姿态与亭亭的舞女的裙样)

那么作者如何表现花的呢?

(生:作者用“袅娜”、“羞涩”形容花,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袅娜”女子柔美,“羞涩”娇羞姿态写花像“明珠”、像“星星”,则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花的洁白、明净、光亮)

几个比喻连用,其中本体相同,喻体不同称为博喻

媒介显示:星空图

作者怎么描写荷香呢?

(生:比喻,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

这个比喻把嗅觉范围的“清香”和听觉范围的“歌声”联系起来共同点:两者(花香、歌声)给人的感觉都是时断时续,似有似无,因为歌声在“远处”、“高楼”上,这个比喻新鲜又能给人丰富的联想这种不同感觉的相互沟通和转移称为通感

荷波和荷水又是怎么描述的呢?

(生:“凝碧的波痕”比喻在月光下微风吹过密密的叶子的颜色和姿态,像凝聚起来的碧绿的波纹,静中有动,特别传神水:“脉脉”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说明荷水满怀感情)

第4自然段的采用,比喻、通感、拟人等修辞手法,使眼前景物栩栩如生,柔美动人,给人以具体、生动、鲜明的印象景物由静态写到动态,这一段虽然没有提及一个“月”字,然而却处处写月,处处体现了月下荷塘的景物

赏读第5段

对月下荷塘的美景介绍完,作者笔锋一转到了荷上月色,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媒介显示:配乐朗诵第5自然段

继荷塘之后,文章着重描写月色是如何展开的?

(生:叶子和花上的投影→灌木丛和柳树上→总写在荷塘中的投影)

用了哪些动词?好不好?为什么?

(生:“泻”、“浮”、“洗”、“笼”、“画”

泻:月光充沛,从高处落下

浮:雾十分轻,扩散慢

洗:花颜色十分洁白,鲜润

笼:朦胧不可捉摸

画:具有创造性的美感)

分析的很好,朱自清不愧为语言大师,精练的动词,传神地写出景物的特点文章还连续用了三个比喻各突出月光的哪些特色?

(生:“月光如流水一般”,这里刻画了月光流动、明净的样子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奶中洗过一样”,写出了月色中叶、花呈现出洁白、鲜润的特点 “又像笼着轻纱的梦”,写出月光照射下的叶和花的朦胧之美

月光在灌木丛中和杨柳上的投影为什么一个用“黑影”,一个用“倩影”?

(生:因为灌木丛浓密,在月光下显得黑糊糊一片杨柳条稀疏,在月光下显得很美,这两个词准确写出了不同形象的特点)

“月光”与“小提琴”有何共同点?如何体会这句话?

(生:这里运用通感把视觉和听觉沟通起来,它们的共同点是月色有明有暗,光与影相互配合,琴色有高有低,有急有缓,两者都给人以和谐的感觉,)

第5段着力描写月色,先是正面写,后是反衬,光与影相互衬托,月色美与荷塘美巧妙结合,明与暗十分协调通过比喻、博喻、通感等修辞手法,描绘了荷塘月色的诗情画意,而作者苦闷的心绪,也在这迷人的景色中暂时得到了解脱

第6自然段

下面一段写荷塘四周的月色,以树为中心对象,还写了远山,灯光、蝉声、蛙声等等 文中“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什么意思?

(生:这说明苦闷与寂寞的心情,又涌上作者的心头,所以热闹

一点也没有感染他,作者由欣赏静静的美的同时,又回到了淡淡的哀愁)

(四)巩固新课

这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文中描绘了美的景、美的情,其特点是月色与荷塘交叉,动的刻画与静的刻画相互交错,情与景交融,形成一副素雅、朦胧、静美的画面表现作者忧与喜的矛盾心态,抒发作者关心国家命运的感情

(五)再次欣赏重点片断

同学们一起体会月下的荷塘,塘上月色的美景,深入体会作者淡淡的哀愁齐读第4、5自然段

媒介显示:月下荷塘图 背景音乐

我们深深体会到了散文情景的交融,必须通过一定的手段体现,下面我们就来实践一下,写一个抒情小片断—《雨中校园》

(六)课堂小练笔

媒介显示:作文《雨中校园》要求抓住景物特点,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写一段情景交融的抒情片断(字数300字左右)

例文:天空在不知疲倦地下着雨,朦胧的雨雾将整个校园轻轻地遮掩了在这雨雾中,好

像一切都那么遥远、渺茫,就像从浓雾里传来的笛声漆黑的山林里飘出的鸟鸣声,悠远而又让人神往此时,唰唰的雨声,错综而热烈,深沉而和谐

(七)布置作业

篇五:荷塘月色 经典教案

人教版新课标普通高中◎语文② 必修

1 荷塘月色

朱自清

教案 A

教学目标

一、知识、能力目标

1.品味语言,学习赏析散文的艺术手法。

2. 把握写景抒情散文情景交融的特点。

3. 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二、过程、方法目标

探讨、鉴赏、领悟、揣摩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2.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追求理想。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 结合时代背景理解直接抒情的语句的含义,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2. 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教学难点

1. 通感手法的运用。

2. 对本文语言技巧的鉴赏。

教学时数

2 课时。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投影片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可能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有属于我们的一块宁静的地方。高兴的时候去那里走走,神清气爽;不高兴的时候去那里走走,所有的不快也将随风而去。在朱自清先生的心里,荷塘可能就是这样的一个地方吧。今天,我们就和朱自清先生一起走进他的荷塘。

二、文本解析

1. 关于作者

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祖籍浙江绍兴,1898年生于江苏东海。1903年随家定居扬州,所以自称“我是扬州人”。1916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

1

教师备课系统──多媒体教案

次年改名“自清”,考入本科哲学系。毕业后在江苏、浙江等地的中学任教。

上大学时,朱自清开始创作新诗,1923年发表的长诗《毁灭》,震动了当时的诗坛。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创作转向散文,同时开始研究古典文学。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1929年出版诗集《踪迹》。

1948年8月病逝于北京。他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称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著作有《朱自清全集》。

2. 关于《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散文中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素为读者所喜爱,尤其选入中学语文教材后,更为人瞩目。郁达夫在论及现代散文时说:“作者处处不忘自我,也处处不忘自然与社会。??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就是现代散文的特征之一。”在《荷塘月色》里,朱自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又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去写下这篇散文的,我们一起来探讨。

三、名家评说

那么美丽活泼的文字,在新文学创作上,实在是一种稀有的收获。

——王哲甫

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够满贮着那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作家中,除冰心女士外,文字之美,要算他了。

——郁达夫

朱先生的语言,历来是?新而不失自然?,在口语的基础上刻意出新。既有平白如话,毫无雕饰之感的文字,更有精心‘拣练’的遣词用字。……把量词活用为形容词的?一丝??一带??一道??一二点?等等,都生动的起了丰富、润饰、强化形象的作用。

——金志华 几乎众口一词,对朱自清散文的文字之美倍加推崇。

四、自读感知

1. 掌握字音

蓊(wěng)郁(yù)

弥(mí)望

袅(niǎo)娜(nuó)

脉(mò)脉

梵(fàn)婀(ē)玲

2. 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第1段)交代独游荷塘的缘起。

第二部分(第2~3段)写小径漫步,勾勒荷塘轮廓,抒发月下独处的感受。 第三部分(第4~6段)描写荷塘月色。为全篇重点。

第四部分(第7~8段)回忆江南采莲风俗,表现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五、内容分析

1. 鉴赏第4、5、6自然段。

(1)第4、5、6 段分别描写什么?

2

人教版新课标普通高中◎语文② 必修 明确:第4段写月下荷塘,第5段写塘上月色,第6段写荷塘四周的景色。

(2)第4段写了荷的哪些景物?

明确:荷叶、荷花、荷香、荷波。

(3)这些段中描写景物都用了哪些手法,请简要分析

①运用叠词。

“曲曲折折的荷塘,田田的叶子,亭亭的舞女的裙,缕缕清香,脉脉的流水,薄薄的青雾,淡淡的云,弯弯的杨柳,隐隐约约的远山??”

“田田”、“层层”写出荷叶的茂盛;“亭亭”写出了荷花的轻盈;“粒粒”写出荷花的晶莹剔透。“远远近近”、“高高低低”,写出了树的错落有致。

本文使用的叠词不仅传神地描摹出眼前之景,同时也有一种韵律美,使诵读时音韵和谐,琅琅上口。

②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A.“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写出了荷花的明亮、繁多、新美。

B.“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写风之快捷。

这两个比喻给人以清新之气,淡雅之风,更具体更形象。

C.“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写出荷叶的浑圆舒展,形态优美。

D.“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酣眠痛快淋漓,比喻月光无遮拦的朗照;小睡迷迷糊糊,比喻朦朦胧胧的月光,这个比喻传神、生动。

E.“又像笼着轻纱的梦”,景象很美,“笼着轻纱”,突出了月光下飘渺的朦胧之美。 ③通感的手法。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把嗅觉转化为听觉,写出了荷香若有若无,轻淡缥缈,沁人心脾;远处高楼上的歌声,时断时续,隐隐约约。

“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把视觉转化为听觉。逼真的描摹出荷塘上的月色虽然浓淡不一却很和谐的特点,就像小提琴名曲的乐音高低起伏却旋律优美一样。

④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的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的开着的,有羞涩的打着朵儿的。”“袅娜”写出花的姿态之美,“羞涩”写出花的神态之美。

“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脉脉”将水无声而似含情的微妙神态写出。

2.阅读第5段,思考本段是如何描写月色的(注意动词的使用)

明确:

作者把荷叶和荷花放在月光下面,一个“泻”字,给人一种奶白色而又鲜艳欲滴的实感;一个“浮”字又表现出月光下荷叶、荷花那种缥缈轻柔的姿容。作者通过写叶、花的安谧、恬静,衬托出月色的朦胧柔和。又如文章写“黑影”和“倩影”,还是写月色,因为影是月光照射在物体上产生的。树影明暗掩映,错落有致,反衬月光轻盈荡漾。月色本是难以描摹的,所以作者透过不同的景物,从不同的角度去写月色,使难状之景

3

教师备课系统──多媒体教案

如在眼前。

作者为何想到了《采莲赋》和《西洲曲》?目的是什么?

答案:借《采莲赋》和《西洲曲》来抒发感情;表达心志,怀念那热闹的场景、无拘无束的心境、自由舒展的理想之地。

六、作业

背诵第4、 5自然段。

提示:

第4段 月下荷塘:荷叶——荷花——荷香——流水

第5段 荷塘月色:月光——月影——月色

第二课时

一、导入

晚清学者王国维谈到文学作品中的情与景的关系时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我们上节课已经分析鉴赏了这篇文章的写景部分,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作者笔下的景与情到底有怎样的联系。

二、内容探究

1. 品味情感

浏览全文,找出文中表现作者情感的句子。

明确:

第1段: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第2段: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第3段: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便觉是一个自由的人。??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第6段: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第7段: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第8段: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2. 背景说明

《荷塘月色》作于1927年7月,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中国大地。这时,蒋介石叛变革命,中国处于一片黑暗之中。在此之前,朱自清作为“大时代中一名小卒”,一直在呐喊和斗争,但是在“四一二”政变之后,却从斗争的“十字街头”,钻进古典文学的“象牙之塔”。但是作者既做不到投笔从戎,拿起枪来革命,但又始终平息不了对黑暗现实产生的不满与憎恶,作者对生活感到惶惑矛盾,内心是抑郁的,是始终无法平静的。这篇散文通过对冷清的月夜下荷塘景色的描写,流露出作者想寻找安宁但又不可得,幻想超脱现实但又无法超脱的复杂心情,这正是那个黑暗的时代在作者心灵上的折射。

4

人教版新课标普通高中◎语文② 必修

3. 从全文看“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起什么作用,作者的情感变化是怎样的? 明确:“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是全文的一个基调,是全文的文眼。作者的感情发展变化:“心里颇不宁静”——淡淡的月光下,有淡淡的哀愁——在自然美景中有淡淡的喜悦——发出“我什么也没有”的慨叹——惦记江南,欲超脱而不可得。

如果不写心情,光写月光与荷塘,文章就仅是就事论事,就失去了神韵,“为文而文”则失去了意义。

4. 情景交融之处

(1)小路幽僻、寂静,树木阴森森,心中笼罩着淡淡的哀愁;

(2)身外有无边的荷香月色,面对美景,内心有淡淡的喜悦;蛙叫蝉鸣,而“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摆脱不了愁思;

(3)写采莲盛况,思接千载,暂得解脱,但最终还是回到造成“不宁静”的现实中来。

5. 第8段课文最后一句话“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熟睡好久了”是否多余?

明确:一方面有照应文章开头的作用,但主要目的还是以静写动,以静来反衬自己,心里的极不宁静。心里的不宁静,是社会现实的剧烈动荡在作者心中引起的波澜。全篇充满着动与静的对立统一:社会的动荡与荷塘一隅的寂静,内心的动荡与内心的宁静形成对立统一,文章开头心里不宁静,在月夜荷塘幽美的景色的感染下趋于心静,走出荷塘又回到不宁静的现实中来,也形成对立、转化。

三、写作特点

本文语言朴素典雅,准确生动,富有韵味。作者是如何使语言表达得如此美的?

1. 作者精心选用恰当的动词,使语言准确、贴切,创造出生动的意境。

2. 作者善于运用叠词,传神地描写事物特征,加强语气,舒展文气,增加音韵美,深化物态情貌。

3. 作者善于运用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使语言形象生动,创造出引人入胜的意境。

四、小结

本文写夜游的动机、夜游的联想。从出门到回家,叙述线索清晰而有变化,结构自然严谨。写景层次分明而富有特征,朦胧的景色与淡淡的喜悦和哀愁交融在一起。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语言优美、凝练而传神。运用比喻、联想、衬托等手法把景象表达得极其真切而富韵味。

五、布置作业

自由命题写一篇情景交融的散文,要求运用比喻、通感的修辞方法,在选用动词与叠词上下点功夫。

5

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