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小学作文 > 教育资讯

科学能追求到真理吗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5 19:23:42 小学作文
科学能追求到真理吗小学作文

篇一:科学:追求真理还是追求利益

研究生课程考核试卷

(适用于课程论文、提交报告)

科 目: 自然辩证法概论 教 师: 何兵 姓 名: 邱露 学 号: 20121902036

专 业: 生物学 类 别: 学术 上课时间: 2012 年 9 月至20 12 年 12 月 考 生 成 绩:

阅卷评语:

阅卷教师 (签名

重庆大学研究生院制

科学:追求真理还是追逐利益?

内容摘要:

科学是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推动力,从各个方面提高了人类对自身和环境的认知。科学通过塑造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来主导社会的发展方向,同时科学也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人们对科学追求的过程是追求真理的过程,是思考生命意义的过程,同时也是创造价值的过程;对更多剩余价值的追求也驱动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国家的发展民族的进步,核心竞争力的提升,都是依赖于科技的进步和创新。科学是追求真理的需要,也是追求利益的需要;但是追求真理是更为基础的幸福需求,利益则为浅层次的幸福需求,所以可以看做对利益的需求推动科学的发展而来实现对真理的追求。 关键词 :科学,价值,真理,利益,哲学,发展

正文

谈及科学,一般我们首先想到的会是牛顿、爱因斯坦、伽利略这样的大科学家,直觉上他们所做的工作就是科学。那么科学是什么?科学是如何产生的?科学是如何发展的?科学有什么作用?这些问题对于一个想深入了解科学的人来说说是无法避免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科学是什么?林德伯格一言以蔽之: 要给科学下一个人人满意的定义,是十分令人头疼的问题[1]。我们能这么简单地提出问题,所以,许多人也期待对此作一个简单的答复,但事实上,答复是复杂的。丹皮尔在《科学史》的“绪论”中指出,“科学可以说是关于自然现象的有条理的知识,可以说是对于表达自然现象的各种概念之间的关系的理性研究。”霍奇森对于作为知识体系的科学阐述得相当精辟:科学的宽泛的定义可以说,科学是主要的定量知识的集合体,这些知识是人通过能动的努力,以系统的和可交流的方式理解他的周围事物和他自己而建立起来的。所谓知识的集合体,我们不仅意味它的概念以确定的和一致的方式关联在一起, 它是一个结构,而且也意味在科学的比较发达的领域,这些关系总是定量化的,能用数学术语表达。科学在它的客观的和持久的意义上是知识。科学涉及人周围的事物,意指我们通过我们的感官和仪器感知物质客体,科学必须是系统的,否则它就不会构成首尾一贯的知识本体。科学是可交流的,只有当科学家把自己的发现与其他科学家交流,并被他们吸收或检验时,它才能成为科学共同体的集合精神。科学也是动态的,它连续地扩大它的前沿和加深它的知识[2,3]。

如果要给科学一个简单的说法,那么可以这么说,科学是经过确证的知识体 1

系,又是获取这种知识的理性的思想方法和社会活动。科学具有一定的统一性和整合性,科学并不是要素与活动的杂乱无章的组合,而是一个具有凝聚性的结构,其各部分在功能上有互相依赖的关系。

(来自:WWw.SmhaiDa.com 海达范文网:科学能追求到真理吗)

人类对世界的认识是从无到有、从浅到深、从现象到原因的过程。从原始社会的巫术到现代社会的医疗、航天、通讯都是科学的存在方式。科学是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的归纳总结,当然这认识是不可能超越时代的,也就注定了科学具有时代特征和时代的局限性。科学像生命体一样,是在不断进化着、完善着。

如果说科学是对真理的追求,那么就不得不去了解一下科学的结构。科学通常由四个部分组成,科学事实;用猜测的原因对科学事实进行解释;推演出相应的定律、公式、预言等;对这些定律、公式、预言等进行严格检验[4]。如果我们认为科学是创造知识而不是知识本身,于是科学经常与研究几乎等同起来,终于意味着一个过程,而不是一堆静态的学说。像辛格一样, 从科学是研究过程或探索过程当然主要是以自然为研究或探索对象的看问题的定义亦不在少数。李克特一针见血地指出:科学暂且被定义为一个过程,或一组相互关联的过程;通过这个或这组过程,我们获得了现代的、甚至是正在变化之中的关于自然世界(包括无生命的自然界、生命、人类和社会在内)的知识。通过这个过程获得的知识可以被称为是科学的,而且在某个时期被认为是科学的知识,很可能在以后的日子里被认为是过时的。此外,杜兰德和莫尔的科学定义也如是观:科学者,发明天然之事实,而做有统系之研究,以定其相互关系之学也[2,5]。科学的定义可以表述为:人类为取得真实知识而进行的一种系统的精神探索[6]。大多数哲学家和科学家都承认,科学追求的目标是真理,或者说,科学的本质在于求真[4]。

很多人也认为,科学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个变化的过程。科学的发展是对真理的追求的过程。那么真理是什么呢?是不是可以去定义的或是永恒的存在呢?我们都知道,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对事物的认识也是一个不断完善反复考证的过程,如此说来,无论如何我们都不可能完成对事物的认识,那么由对事物认识而得到的真理本身就是无法实现的。我们只能通过归纳和总结的方法来得到基于目前知识体系的暂时性真理来对当前的世界运行进行指导。

回顾科学的发展过程,为追求真理而为科学事业献身的事件非常多,尤其是宗教势力很强大的时代。但是真理并不仅仅是塔尔斯基的“符合事实”,真理并不是作为科学的一个本质特征或必要条件而出现的,而是科学就是真理。把科学等同于真理势必导致真理的虚无[7]。真理问题是海德格尔思想(尤其是中期思想)中极其 2

重要的问题。海德格尔力图超越认识论,为真理奠定一个存在论的基础。在此存在论基础上,他揭示了科学并不能密切地关联真理,艺术作品却显现了真理,因而艺术比科学更切近存在真理及其本性[8]。海德格尔直接从艺术作品切入,艺术作品使存在者从无蔽的存在中开显出来,按照古希腊人的说法,存在者的无蔽即是真理,那么,艺术中真理得以显现。在海德格尔看来,艺术的本性就是“存在者的真理将自身置入作品”[8,9]。这里的真理是存在自身的显现,是存在自动显现自己。科学是为了追求真理,追求真理的方式不只限于科学。科学作为基于实验方法和数学方法的结合的认知活动和知识体系,它探求自然界的一般运动规律,这里的规律也常被人们理解和把握为真理,也就是说,人们不加区分地使用着规律和真理。

科学的结果并不一定是真理,但是却能肯定的是它将得到一些规律,而这些规律在社会生活中的运用将直接产生利益。工业革命以来,科学的发展所带来的巨大社会财富让人类意识到科学技术的强大力量。我国政府也提出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发展口号。这些为了发展以及创造社会价值的目的而引发的对科学发展的重视和资源投入对科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由此也产生一个观念:发展科学的目的就是为了创造利益,如果一个科研项目没有创造出相应的价值,它就是失败的。这种观念是否正确?首先我们要了解真理与价值的关系到底是怎样的。

真理和价值的关系问题是哲学领域一个古老而永恒的话题,真理和价值是人们非常熟悉的一对哲学范畴,目前学界对它们本质的界定仍在争议,远未达成一致,比如什么是“真理”就有“符合说”、“有用说”、“神秘说”等不同界定;什么是“价值”也有“关系说”、 “需要说”、“实体说”等多种界定,至于对二者之间的关系就更是众说纷纭。究其缘由恐怕是没有转换思维方式,将真理和价值纳入到人类实践活动的统摄下来理解。二者实质上在实践中真正得以统一起来,乃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所以它们的关系问题,不仅是认识论的重要问题,而且更是实践活动领域的重要问题[10]。

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总要从一定的利益的需要出发。为了获得价值,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获得满意的效益,就必须正确认识客观世界,弄清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也就是要掌握真理,用真理指导自己的行动。“真理不能被创造”,而“价值则能被创造的”。真理是通过认识得来的,对客体的正确认识和把握是真理。在这层意义上,客体及其性质在人们的认识中是不能被创造的。而价值则能被创 3

篇二:科学追求的并不是真理

科学追求的并不是真理

很多人都认为,科学的目标是追求真理。但科学是否能追求到真理却是个古老的疑问。在科学的黎明期,弗朗西斯·培根认为科学的基本方法是归纳法,即从大量实验中归纳出理论。但是大卫·休谟却对归纳法本身提出了质疑,即归纳法是不合乎逻辑的,有限的个例不能证明一个全称判断。例如我们看到一百只天鹅都是白的,也不能证明“所有天鹅都是白的”。数学中的“数学归纳法”是合乎逻辑的,即(1)证明了定理在N=1时成立,再证明(2)如果定理在N=n时成立则在N=n+1时也成立,那么对于任何自然数N,定理都成立。但是在科学中任何实验都只能证明理论在N=1,2,3??(有限个)时成立,却证明不了上述数学归纳法的(2)的部分。现代科学哲学家卡尔·波普尔提出“证伪主义”,即虽然无论看到多少白天鹅也不能证明“所有天鹅都是白的”,但只要看见一只黑天鹅就可以“证伪”这个说法。所以科学的方法应该是通过“证伪”把确定为“假”的理论除掉,剩下的就是“可能为真”的理论。这是个非常令人沮丧的结论:即使我们手中握着“真理”,我们也不可能知道它就是“真理”。这就让我们怀疑科学是不是应该追求“真理”。

爱因斯坦与波普尔都认为科学的理论是人类的“发明”而不是“发现”。或者说,在自然界背后并没有隐藏着“真理”等待我们“发现”,科学理论是人类的创造物。但是,对于“发明”没有“真”、“伪”可言,人们发明了汽车,只考虑它能不能跑,不会考虑它是“真汽车”还是“假汽车”。事实上越“真”的理论可能反倒越没有价值,例如“将来会下雨”和“明天北京下雨”这两句话,前者肯定是“真”的,后者很可能是“假”的,但前者是废话而后者有用。从历史上看,“真理”是一个宗教概念而不是科学概念。如果我们相信世界是上帝有意创造的,那么在创造时想必是依据了某种理念,因而上帝心中的这个创世的“蓝图”就是货真价实的“客观真理”。但如果神创论不成立,人创造的理论就没有真伪的参照物。所以在宗教不流行的中国,古文中并没有与“真理”相对应的概念,“真理”是一个外来语。

如果科学不可能追求真理,那么科学追求什么样的理论呢?科学追求“好”的理论。“真理”往往给人一种“靠得住”的感觉,而且真理是唯一的,与真理不同的理论都可以宣布为谬误。但是“好”却往往因人而异,你说好的我可能说不好。科学能够追求“好”的理论,关键在于在科学内部有一致的评价准则,使得好的理论大家都说好。波普尔的学生沃特金斯总结了评价科学理论的三条准则:深刻、统一、预测。就是说科学追求更深刻、更统一、更有预测能力的理论。 只有有预测能力的理论才是有用的理论,人类要想成功地进行有目的的行动,必须事先知道行动的结果。任何现象都可以有无数种解释,但只有可以用于预测的解释才是有用的理论。例如对于月蚀可以用“天狗吃月亮”来解释,但这个理论不能预测下次天狗什么时候再来吃月亮,而用牛顿定律却可以计算出下次在何时何地发生月蚀,所以“天狗”不是科学而牛顿定律是科学。关于UFO有很多解释,但是没有一种解释可以告诉我们下次在何时何地可以看到UFO,所以关于UFO的研究还不能算是科学。

科学的统一性又称为内部一致性,它的重要性在于保证不同的推理路径所得到的结论应该一样。否则,同样运用科学理论,不同的人可以得出不同的预测结果,那么就得不到确定的预测。历史上的“燃素学说”认为木炭里含有“燃素”,燃烧时燃素从木炭里跑出来,但是铁在燃烧后重量反而增加,导致测定出燃素的质量是个负值,这与物理学的基本概念相矛盾,所以燃素学说很快就被氧化学说代替了。现代科学对于一个新理论的起码要求就是与现存的基本科学理论不矛盾。

深刻性与统一性密切相关,开普勒定律是天上行星运行的规律,伽利略定律是地上落体运动的规律,牛顿定律把二者统一起来,成为一个更深刻的理论,从牛顿定律可以推导出开

普勒定律和伽利略定律,因此是更深刻的理论。深刻的理论对统一性是很好的保证,又更为简单(符合思维经济原则),而且还能进行更大范围的预测,所以深刻性也是重要的评价准则。

如果科学追求真理但又不可能得到真理,难免导致不可知论或怀疑论的悲观论调,况且我们一旦得到真理,也就等于宣布科学的终结;但如果科学追求好的理论,我们对科学的看法就非常乐观:现在我们手中有迄今为止最好的理论,但将来还可能有更好的理论来代替它。

追求真理以追求价值为目标。我们知道,人们是基于不同的考虑而选择科学研究这一专门职业的。从科学史上看,那些杰出的、富有创造性的科学家,往往都对大自然怀有一种永不满足的兴趣和好奇心,揭开自然之谜的强烈欲望,曾经是他们献身于科学事业、致力于探求真理的精神驱动力。对于这些以追求真理为目的的科学家来说,除了寻求新的知识或发现新的真理之外,这个世界上恐怕再没有什么更值得他们为之奋斗的了。或者说,他们很少考虑诸如科学的社会功能、科学的外部价值标准或科学真理对于人类社会的实际价值后果之类的问题。其中有些人甚至认为,这类问题的探讨和解决,是政治家、伦理学家的使命而不是科学家的任务。这种真理与价值相互分离的虚假外观,是由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间的社会分工、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之间的职能分化所造成的。然而,在背后决定着这种社会分工或职能分化的,恰恰是真理与价值之间的内在联系。实际上,以脑力劳动为基本特征、以追求真理为直接目的的科学认识活动,不过是人类生命活动的一个相对专门化的领域,因而象人类的其他活动一样,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追求真理是为了追求价值;创造合乎人类本性的生活,实现人类自身的全面发展,才是包括科学认识活动在内的人类生命活动的终极价值目标。

篇三:科学能认识到真理吗

科学能认识到真理吗?

我主要是对科学进行一个批判性的分析。我为什么谈这个呢?因为我过去学佛的因缘就是这样,那时候我对科学的看法,就是采取一种批判性的眼光去看的,我是从这个角度接触到了佛法的真理。另外,现在绝大多数人对科学的看法都是错的。因此,这种批判性地分析介绍显得很有必要。围绕科学是不是真理、科学终究能否认识到真理这个中心问题,我要谈九个方面。

一、真理与科学

先说一下真理的定义。“真”有两个意思,一个是“正”的意思,另一个是“实”的意思。“正”的意思是不错谬、不颠倒。比如说“2+2=5”,这就是错谬的。又比如说“两斤重于三斤”,这就是颠倒的。这两种情况都不属于“正”的情况。另外一个意思就是“实”,就是不虚幻。比如电影,它就是虚幻的,不真实的,这通过我们的经验就知道。另外一种情况,象“兔角”,我们看兔的两个耳朵好象是它的角,实际上不是,兔角是没有的,这就不是实。

“正”,可以通过我们平常的逻辑推理,根据理智成立。“实”就跟我们的实践有关系了,必须通过我们自身的经验来证实。这一般情况下可以叫实证,佛教叫亲证,就是我们个体性的经验能够把握它,如果不是个体性的,那就不是实,因为对我们没意义。如果我们不能受用它,不能证实它,就是对我们没意义。比如刚才说的电影、兔角,那就是要我们实证的。

“理”的含意,就是“按照它做,能够得到相应的结果”。这有两个相应,一个是跟它相应着去做,另一个要得到跟它相应的结果。比如说“鸡蛋碰不过石头”,这是个理,因为我们如果拿着鸡蛋去碰石头的话,就发现这是真的,它碰不过石头。再比如说“清心寡欲可以活得比较自在”,这也是一个理,如果我们真的是清心寡欲,那就会发现真活得比较自在。这都是一般的理。

我们这里谈的是真理,就是真之理,即实正之理,这就把理进一步限定了。而且真理是在终极意义上说的,或者依佛教的说法是从究竟意义上谈的。究竟意义上说,如果我们能够跟真理相应,我们首先能够解脱烦恼,另一个是解除疑惑、痴迷,用佛教说法就是我们能够得到解脱和菩提。如果真的是跟真理相应,就一定能达到这两个结果。这是真理的含意。

要按照刚才说的这个“真理”的定义,那么科学是不具备这样一种特点的,这是在究竟意义上来说的,不管从各个侧面考察,还是总观,科学都不满足这样一个定义。在后面我们要详细分析这个问题,来证明我这次讲的中心论点,就是“科学不可能是真理”。即按照刚才的定义,从终极意义上来说,科学绝不可能是真理。

如果有人不管从实践的意义上,还是从信仰的意义上,还是从种种利害得失的意义上来维护科学,希望科学是真理,都没有用,因为它不可能是真理。过去的科学不是真理,这是肯定的,我们以经典力学为代表,当时是很成功的,但是后来新的物理学出现以后,它就被取代了,被扔掉了,就象破布、破衣服似的扔掉了。这就看到了它不可能是真理。现在的科学实际上命运会跟它是一样的。未来也是这样。

而且科学不可能逐步迈向真理,即不可能有真正的“进步”。这象一种“定数”。任何对科学在真理意义上的乐观主义,如果不是别有用心,那就是愚痴与迷信。比如有一些人就取这种乐观态度,它说科学认识是一种螺旋性的进步,我们现在是不可能认识到真理,但是今后随着我们的认识和客观世界不断地相互作用,我们最终能达到绝对正确的认识,黑格尔他们也有这种乐观主义,觉得最终能够达到真理。就是说虽然科学在任何一个时态上都不是真理,但是科学最终,就象数学上的取极限,它会趋近于真理。从科学史角度看,或从科学的认识方式看,这种想法肯定是错的。

这是关于科学与真理的一个结论性的东西,我把结论搁在前边,然后在后面要对一些东西作一个简单的介绍,来说明为什么是这样。但是我这个介绍比较粗浅,不可能是专家式的那种考察,那种考察是非常细致的,要花很多时间。

二、科学的目的和功能

科学具有的目的和功能,这是大部分人的思想观念,我取这个题目,为的是对它进行批判性考察。关于科学的目的,好象很多人都有非常一致的看法,是从认识论角度出发的,说它是要“认识事物和规律”,这个规律是指的现象之间的联系。我们来考察一下,它能不能做到这一点。

我们先来看科学能不能抓到“事物”这个东西。按照科学,比如物理学,这是科学的核心,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事物出现,象电子、质子等等,似乎确实能够认识事物,因为我们如果给它一些条件,然后按照规律去找,我们确实是能够得到一些东西,能够抓住某些东西。甚至很多人确信如此。但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为什么呢?

我们先假设现实存在事物,就是科学涉及到的那些事物存在,有。如果真有,按照科学,如果学过些科学的就会知道,即使它涉及到事物,实际上涉及到的仅仅是现象,或者是事物的属性,只是它某一方面的性质。现象是什么意思?这就涉及到现象和本体的关系。本体,就是事物本质性的体性,而现象就是呈现出来的样子,就是显现在我们人的感觉世界里的一些相状。一般人认为本体是一种本质性的东西,甚至是不变的。比如说我这个人,不管我穿什么衣服,怎么打扮,化什么名,他说我这一个体还在这儿,跑不掉。现象就是我这个人显现出来的,在大家感官、思维、认识的镜框里出现的那个相状。

实际上科学描述的、考察到的就是属性,或者是现象,因为事物的现象是以某种属性的方式表现出来的。比如说红的颜色、硬度等等各种各样的相状,都是以这种方式表现出来的。所以科学涉及到的东西,全是这种东西。它跟我们所说的那个事物的本体没关系,涉及不到,它讨论的全是表现出来的性质,或者是现象,是这方面的东西。

比如说“电子”,什么叫电子?我就是讲物理、讲电子的,开始我们只考察它带电的现象,这时候那个电子,实际上是指的“带有一个单位负电量的一个点”,这叫电子。大家看到,这时候,实际上注重的只是它的带电的这种现象,它事物的那个本体性的东西根本就涉及不到,它被说成是带电的一个点。说它是一个点,这在具体的实践上,以及在后来的科学理论当中,大家看到实际是不成立的。首先点是没有线度的,就是说它没有形状、大小,没有体积,完全是一个抽象的点,这个点在数学上有意义,在物理上实际是没意义的。按照后来的物理学来看的话,这样一个电子,它是具有有限的质量的,而且也就相应具有有限的能量,如果它真是一个点,按照相对论来看它是不可能的,因为要把一个具有有限的能量的、或者有限质量的物体压缩成一个点,要无限大的能量,因为这个点的直径、或者说线度是零。

所以从科学自身的考察,还有我们刚才所说的哲学性的考察来看,科学是不可能涉及到事物的本体的。它只是涉及到呈现出来的这种现象性的属性,实际上很难捕捉到那个事物本体性的东西。 这实际上在科学史上和哲学史上早就很清楚了。比如说科学上的一个奠基者伽利略,只要有点文化的人都会知道的,伽利略认为,事物分两种层次,第一性的和第二性的,比如可以用质代表物质世界的特征,就是第一性的质和第二性的质。我再把它的含义引申并固定化一下,这跟伽利略本人的含义不大一样,第一性的可以看成是本质性的东西,而第二性的可以看作是表现出来的属性。我们科学首先认识到的是第二性的东西,而第一性的东西实际上是认识不到的。

我们再来看看康德,这在哲学上大家可能会印象深一点,康德就认为科学只能涉及现象,科学只是一种讨论现象的东西,事物本体性的东西,他叫“自在之物”,他这个“自在之物”实际上指的不是呈现出来的东西,他说科学是抓不到这样一个“自在之物”的,这个“自在之物”永远躲在幕后,永远在彼岸,他认为这个彼岸用科学的方式是抓不着的,如果有的话,我们永远抓不着,我们只能涉及它的现象和现象之间的联系。

我们这里谈的都是跟科学有点相关的哲学家,不谈那种纯哲学家的东西。比如说还有一个物理学家,也是一个哲学家,马赫,他甚至否定这种本体性的东西的存在,他说事物那种本体是人们的意识构想出来的,那不是一个真实性的东西,他说一切都是感觉的复合,他说不同的感觉就象不同的布料,意识的功能就是把这些布料式的感觉弄成一件衣服,就假设在这衣服里边必然包着一个本体性的东西,即肉体,而这个本体性的东西实是由意识加上去的,用我们佛教的话说,是增益上去的东西,所以他认为事物完全就是感觉,或感觉的复合。他是从康德、还有科学这些东西推演出来的,他就否认本体性的存在。马赫作为物理学家是很伟大的,而作为哲学家虽然只是业余爱好者,但还是说到了一些真的东西。其它那些专业哲学家我就不举了,就举这几位跟科学有关系的。

从这些哲学家来看,他们认为科学是抓不到本体的,它要么承认本体,象伽利略就承认这种本体,而康德是悬置,因为彼岸的东西够不着,他就把它搁起来了,马赫是否定了,他说这些东西悬置起来,我们老想它,老够不着它,太累了,所以干脆把它扔了,这越来越靠近佛教的东西,但是他扔不彻底,因为感觉这东西本身也是没有本体的,他把这个再进一步扔的话,那就快看到佛教了,但是他做不到,不过他能扔掉一部分就不错了,对我们的认识很有启发性。这是从科学家和哲学家的角度来说的。 另外有的人就会说,科学里确实有电子这种东西,或者是类似的东西。我们通过刚才的分析已经知道,电子这种东西,不管是从哲学上分析,还是刚才说的科学本身的那种分析,它站不住脚。就是说科学中有任何物质性东西的断言那都是非常幼稚的,我们研究佛理的人对这种东西要有所分析才行,不能轻易地接受。

从这样一个对事物的观念,我们看到,科学起了这样一种作用,首先是科学的出现,它对本体性的概念并没有加以维护,我们不能说它将其完全摧毁了,但是至少是把它搁置起来了。如果说科学有伟大的作用,它的作用在这个地方:悬置本体性的东西。我现在是按西方的脉络来讲的,因为东方这一套大家可能好办。科学它悬置本体性的东西,它不注意本体,本体它就用质点、一个点来代表,而大量的、丰富多采的、甚至很玄妙的东西它不要了。比如说一个电子吧,研究电性质的时候我就只注意它带电这一个性质,别的我不管,所以科学就有这种悬置的作用。

再进一步,稍加思维的人就会觉得它会摧毁本体,它有摧毁的作用。这个悬置它不光是把电子那个本体悬置了,进一步的话,我们大家看到,它就会把刚才说的现象、或者属性自身的那种本体也给它悬置了,因为属性很多人认为还是有本质性特征的东西,如果把它也连带地扔掉,那就比较靠近佛教了。这就是说马赫的思想可以作为一个科学观点的注脚,他的思想有点新意。

这是说的对事物的考察,科学的术语当中,把“事物”作为它的一个中心术语之一,经常提到,但实际上它是抓不着事物的,具有一种悬置或者否定本体的功能。这是关于科学目的性的一个方面的考察。

另一个方面是对规律性的考察。规律实际上是指的现象之间的联系,事物的某种属性之间的联系。这种联系比如说构成一种模式,这种模式的构成是一个全称陈述。简单地说,一类A,引起另一类B,这是科学规律的一种模式,这是两类现象、或者属性之间的联系。这一种关系,刚才说已经把本体扔掉了,剩下就是关系了,关系就是规律性的东西。因为有的人认为科学似乎有点悬置本体,或者说用不着本体的东西,是不是真正科学是关系学呢?实际上这种人的智慧是非常短浅的,各种关系,各种属性,如果把它自身也当作具有本质性、本体性的东西来认识,实际上也是非常肤浅的,如果要否定的话,它们也就一块儿否定,那就是跟佛教的智慧比较靠近了。

由于把本体性的东西、事物这样的东西已经否定了,另外本质性的属性、现象,或者其它性质的东西,这些东西的本体性本质也应该相应地否定。从这种角度,我们就说规律这种东西是不存在的。这是按照科学的推理来看它是不存在的,所以说科学认识不到规律。它虽然表述成规律,但实际上是认识不到的。比如说它把一些现象表述成规律的时候,用到了很多抽象的东西,而抽象是有过失的。有些哲学家经常赞扬抽象的功能,宣称从感性上升到理性,是人类认识的一个进步,但是我认为是一个退步,因为抽象它否定了活生生的东西,如果说真有那种活生生的东西,那么一抽象它就死掉了。科学中的事物和规律描述的东西,全是死东西,全是抽象化的东西,跟真实性的世界完全不一样,所以即使有规律性的形态出现,它也不能认识到真的东西。我说的都是究竟的意义上说的,千万不要拿那种肤浅的、操作性的、实用主义的态度来认识。大家都是研究佛教智慧的,佛教智慧都是要从根本上来认识的,不是世间人的那种认识。

对于规律,即使按照科学的方式来看,它也是不可能成立的,或者说即使已被接受了的东西,也无法证明它是对的,这后面要讲。比如要讲一些科学自身对于它的规律的建立的一些方法,但都经不起分析。虽然科学确实建立了一些东西,但这种建立是有疑问的,换句话说,有所表述也是跟真实的东西不一样的。

另外科学的功能,大家一般认为是解释和预测,科学通过找到某种东西,能对另外一些东西进行描述和解释,这是它的一个重要功能;另外一个功能就是预测,因为它建立了规律这种形态以后,它可以预言在适当的条件下会再现某种现象,这是预测的功能。比如说万有引力规律,我们把一个东西举高了,一放手它会掉下来,有了这个规律以后,我就可以有把握地说,我下次拿起一个东西一放手它会掉下来,所以它具有这种预测新的现象的功能。这两种功能一般世间人认为是科学非常可靠的东西,或者说我们对科学感恩的话,主要是感恩这两点。别的东西是虚的,这两个东西是实的。但这两点从真理的角度考察它是不成立的。因为二者依据的事物与规律,不论在逻辑分析上、还是实践意义上都不是真的,就象前面分析过的。

大家可以看到,我避免对科学作一个直接的定义,我是通过分析研究大家对科学认同的某些特征,显示我对科学的看法。这就是中观派的一个特点,中观派它从来自己不立东西,它总是观察对论者的过失,你立个什么东西,我总能把你破了。我这儿基本上也用的是这种方法。因为我不想成立个什么东西,是想通过观察某个东西有过失来启发我们的智慧。所以我是把一般人对科学的看法,具有特征性的东西,一个一个提出来分析。

三、科学方法论的前提

科学的方法论可以概括出很多,但是它的方法论有些前提,就是在这些前提上才能成立科学继续

往前走。它的前提第一个就是大家尤其关注的,也是我们佛教尤其可能不满的事,就是它首先搞一个主、客分离,科学的前提是“主客分离”。对此佛子们很不满,但又感到欢欣鼓舞。为什么?因为如果它是对的,我们就不用学佛学了,我们就用科学来解决一切问题了,幸好它有这么明显的缺陷,这样我们学佛的人就踏实了。

科学的主客分离,不是指的我这个人和周围的关系,它指的还是从认识论的角度出发,它的主、客实际上相当于我们佛教通常所说的能、所的区分,就是能认识和被认识的东西的一种区分。“能认识”这东西,我们说是有能动性的、主动性的、主观性的这一面,而“被认识”,就是被动性的一面,对象性的一面,就是对象化了的。科学关注的是所的东西,作为对象化的东西,它是被认识的对象,被分析的对象,科学主要关注这个。但是它也有强调“能”的一部分,它这个“能”当然是一种永恒性质的东西,它认为人具有这样一种能,就是理性,这个理性它认为是人本来具有的,是一种本质性的,它说人就有这种理性,它就能够认识对象化了的事物等一些东西,包括它的性质、规律等等。 它这个“能”仅仅把它当作理性,而这个理性在我们研究科学的时候已经消失了。近代科学开始的时候会提起这个东西,比如说笛卡尔,这个分离首先是笛卡尔作出来的,笛卡尔非常明确地作出了这样一个区分,这叫二元论,而在这个二元论的基础上科学才发展得很快,因为它有这种哲学基础了。过去的科学家可不象我们现在的科学家,我们现在的科学家大部分都是匠人,就是一个手工匠人,他们实际上没有什么头脑,都是因为我们从小就开始学科学,大家说科学重要大家学,最后就跟着导师做论文,就完了。而过去那些,好多从事哲学,或者自然研究的人,都是有钱人家的,都是受过完整的教育,从小那种人文主义教育就打下很深的基础。另外这种人确实有一种探究的心理,这种探究的心理恰恰跟哲学头脑相一致,所以他们就不会象我们现在这样很多搞科学的人,层次非常低,他们那些人的层次是非常高的。就是在笛卡尔二元论提出来以后,科学家觉得,哎哟,哲学上有保障了,一相应就做起来,所以科学发展很快。

能所分离以后,这个“能”的东西渐渐被抽象成理性了,而且这个理性象明灯一样,它永远发光,它能怀疑、分析、取舍,不受时间、空间的影响,人类抽象地具有这个,归结到人的方面只有这个。然后“所”就是被对象化的东西,它作为被考察、分析的对象,永远跟“能”相分离。在具体的科学当中,这个理性就慢慢消失了,剩下来就是突出了这个“所”的东西,对象化的东西。

而这样一种区分,它基于笛卡尔二元论,实际上是非常错误的。我们刚才说了,科学它能够研究的东西,实际上都是现象,或者是属性,或者是它们之间的联系。而这些东西都是事物呈现给我们的,呈现出来的,或者叫显现出来的。显现,在佛教唯识经典里经常用到这个词儿,比如说“了别识”,它这个了别的功能就是显现的意思,它实际上是个“识”,但是它显现为是客观的事物,它是个显现。实际上科学研究的对象,全是显现给我们的东西。

显现的东西,首先给我们大家突出的印象,是我们主观的一面在,因为它是显现给“我们”的,不是别的。能、所(主、客)实际上分不开,割不断。它成为现象,现象本身就是显现于我们认识镜框里的东西,或者认识的视野里面的东西,所以它这个分离、分割是不对的。这点我们学佛学的人很清楚,所以我不用再讲这个。

另外这里提一点,唯物论的独断性,我要讲的是,唯物论实际上是一种彻头彻尾的唯心论,如果说世界上有真正的唯心论,那就是唯物论。为什么呢?因为它“断言”:离开意识之外,有一个独立存在的世界,而这样一个东西,跟我们的意识又没有关系,我们意识是第二性的。那就是世界上的人死绝了,这个世界照样在,或者说生命、人的意识没诞生以前,这个世界也是存在的,所以它非常乐观、非常自信地宣传。这是很多老百姓的观点,因为老百姓在生老病死各种烦恼面前把握不住自己,不自在,他就觉得好象这种环境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在古印度这叫顺世道,是一种外道,随顺世间。这个世间,佛教讲就是变化、变坏的意思,这是一种刹那刹那变坏的无常的世界。但是世间人恰恰相反,他认为世界具有客观性,事物的本质是不变的,或事物消失时其本质就断灭,老百姓都这么认为。所以唯物论是把老百姓的思想稍微换一个比较文明、或者学究味一点儿的词儿来重新贩卖。

唯物论,由于它假定离开人的意识、离开人的认识有个独立存在的世界,这就是一种独断,武断的断言。为什么呢?实际上我们谈的任何东西,都跟我们的认识有关系,都跟我们认识的视野有关系,只要我们谈到这个世界,那一定是我们这个认识已经跟它发生过交涉的世界。不可能说,离开人的认识、我们的认识还能认识到一个独立存在的世界,不可能,这本身就有语病。实际上他们说的那样一个客观世界,完全是他们主观臆造出来的一个东西,它完完全全是一种断言,没有任何合理的意义,

从分析的角度不成立。所以说唯物主义是一种最蹩脚的唯心主义,因为它不合理。而其它的唯心主义,不管以什么面目出现,它都具有合理的成分。这是大家特别要注意的,别看唯物主义它强调很多东西,但实际上唯物论是最荒唐的一种学说,它是跟很多老百姓观点是一致的,很遗憾,很多有头脑的人都受它愚弄,包括一些学佛的人。

科学在研究过程当中干脆把“能”的东西忽略了,只剩下对“所”的东西的注意。这种“主客”分离,使科学永远不可能把握“能”的东西,它对待“能”,也是将其对象化,即“所”化,这样“能”的东西就永远逃逸了。“主客”(能所)分离,及对“能”的弃舍,也彻底毁灭了科学对“所”的期望。

篇四:人们对科学和真理的追求

主题一 :人们对科学和真理的追求

教学目标:

1、①知道一些对人类社会产生重要影响的基本史实和代表人物,了解其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作用;②逐步提高正确认识、分析、判断事务的能力,提高分析、整理信息的能力。

2、通过图文结合、让学生结合收集的资料并分小组讨论探究学习。

3、感受人们对科学和真理追求的坚持不懈和不断探索的精神,初步树立崇尚科学精神和形成科学态度的意识。

教学重点:

1、知道几位航海家对地圆说的证明所做的贡献以及对世界的影响;2、知道为日心说的建立而做出杰出贡献的三位科学家的事迹;3、了解达尔文及其“进化论”对人类科学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教学难点:

感受科学家们对真理追求和科学的坚持不懈和不断探索的精神,培养学生初步具有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品质。

教师准备:

了解学生对地圆说、日心说和进化论的内容的认知程度,在教学中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准备地球仪,帮助学生认识学习内容;收集本主题相关资料辅助教学。

学生准备:

通过多种途径,收集与内容相关的资料。

第一课时 “地圆说”与“日心说”

一、导入:

人们认识世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无数科学家、探险家坚持不懈、前仆后继地探索,为我们今天认识世界积累了宝贵的财富。今天就让我们来了解他们是如何破除迷信、解放思想,不懈追求科学真理的吧??

二、新授:

1、“地圆说”:

(1)了解人们关于地球形状的猜测与人们认识的误区:(理解证实地圆说的重要) ●你知道地球是什么形状吗?(球状)

●地圆说就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一个漫长过程。之所以说它漫长,是因为15世纪(板书。强调21世纪和15世纪的时间差距以及15世纪之前的时间的比较)之前,人们并不认为地球是球状的。

你知道在古代无论是我国还是西方的人们认为地球的形状是什么样的吗?自己看书,寻找答案。教师板书。

其实很多建筑(如天坛)和传说(如女娲补天)就体现了古代人们对地球形状的猜测和认识。 ●思考一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猜测呢?(通过问题提示展开学生思考。如:古代的交通工具是什么?通信方式?人们之间通过什么方式来往?假如你生活在古代,你会对地球有怎样的认识?)

(2)地圆说产生的需要:

●介绍新航路产生的背景:

正是由于交通、交往、通信等人们生活的需要,加上此时东方的奢侈品不断运入欧洲,令那里的统治者惊羡不已,以为东方是财富的源泉。欧洲殖民主义者开始了对亚洲、非洲、美洲等广大地区的殖民掠夺,其中打前锋的是葡萄牙和西班牙。

● 验证地球形状的方法:

其实早在公元前五六世纪的时候,古希腊人就认为(猜测)地球是球形的。但是,一直没有人能证实地球是球形的。

问题一:在当时科学技术还不发达的情况下,怎么证实呢?(学生回答:航海??在有确定的航标下沿着固定的方向行驶,直至回到起点。其他方法)

问题二:可能会遇到什么困难?如果你是他们,你会想到做哪些准备?

集体交流、讨论。

(3)了解航行过程:

请结合书P5航海图中不同颜色的航线标来找一找,都有哪些航海家为证实地球是个球体做了努力?他们的航线以及贡献都是什么?

(学生回答: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三位航海家。)

马、麦哲伦这三位航海家的发现以及他们作出的贡献。

学生回答总结:

哥伦布,发现了美洲大陆,他曾先后4次出海远航往返于欧洲与美洲之间,开辟了横渡大西洋到美洲的新航路。

达伽马,从欧洲绕非洲南部好望角到印度航海路线的开拓者。通航印度,促进了欧亚贸易的发展。在1869年苏伊士运河通航前,欧洲对印度洋沿岸各国和中国的贸易 ,主要通过这条航路。

麦哲伦,从西班牙出发,绕过南美洲,发现麦哲伦海峡,然后横渡太平洋。虽在菲律宾被杀,但他的船队依然继续西航回到西班牙,完成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被世界认为是第一个环球航行的人。为证明地圆说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体会艰难: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新闻发布会、讲故事或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欧洲探险家发现新大陆、环球航行的过程。

(4)感受品质:

这三位航海家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感受科学家们对真理追求和科学的坚持不懈和不断探索的精神)

(5)讨论:麦哲伦的环球航行,做出了什么贡献?对世界有什么影响?

2、“日心说”:

在“地圆说”被证实之后,科学家们并没有驻足于对我们生活的这个空间的探索,而是把研究的范围扩大了??

(1) 质疑导入:

在古代欧洲,亚里士多德和托勒密主张“地心说”,认为地球是静止不动的,其他的星体都围着地球这一宇宙中心旋转。这个学说的提出与基督教《圣经》中关于天堂、人间、地狱的说法刚好互相吻合,处于统治地位的教廷便竭力支持地心学说,把“地心说”和上帝创造世界融为一体,用来愚弄人们,维护自己的统治。因而“地心学”说被教会奉为和《圣经》一样的经典,长期居于统治地位。

在16世纪之前,受“地球中心说”的影响,人们一直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而太阳、

月亮及其他星球都围绕地球旋转。那么,地球与太阳之间到底谁是中心呢?这又是被谁发现的呢?

学生回答:地球以太阳为中心旋转,哥白尼等人证实了这一现实。

(2)了解“日心说”产生的过程:

请你结合书P6、7两页内容以及收集到的资料,分小组研究一下关于“日心说”的建立这部

学生回答:

哥白尼凭着坚强的意志,经过几十年的观察和推算,提出了“日心说”的观点,倾注了毕生的心血完成了《天体运行论》这部著作,沉重地打击了封建教会的“地心说”观点。布鲁诺、伽利略和开普勒等天文学家在哥白尼的研究基础上经过艰辛的探索,继承和发展了哥白尼的“日心说”观点,甚至不畏惧为真理而献身,使正确的宇宙观更加充实和准确。

通过研究对比,你发现他们有什么相同与不同?(汇总小组学习结果)

(3)“日心说”建立的意义:

它揭示了地球是一个普通行星,这就从根本上否定了“地球是上帝安排在宇宙中心”的宗教神话,动摇了人们对教会的崇拜。天文学乃至整个自然科学开始摆脱宗教的束缚,从神学中解放出来。日心说是人类探索宇宙认识史上一次巨大飞跃,它敲响了黑暗的中世纪的丧钟,昭示了欧洲近代文明的开始,具有划时代意义。

三、总结:

1.回顾与展望“地圆说”和“日心说”:

地球是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为第三颗。它有一个天然卫星---月球。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但它在许多方面却都是独一无二的。譬如,它是太阳系中唯一一颗表面大部分被水覆盖的行星,也是目前所知唯一一颗有生命存在的星球。

2.谈收获。

3.下节预告。

四、板书

篇五:科学是真理吗

科学是真理吗?

摘要:科学因其在当今社会的巨大影响使人们想当然地尊之为真理.但“科学果真是真理吗”仍需深究,而“科学是怎样的”、“真理是什么”自然也要细察.事实上,科学是通过假设及其推论(预言)和验证获得其认识结果的,其中作为科学认识的最终决定环节的验证是间接的、以某些预设为前提的、例证性的,它不足以完全排除科学假设的不确定性和科学的假设性,以致使科学最终所获得的只是对存在物的一般存在状态和方式的一般的经验把握.因此,如将真理理解为对客观存在的如实把握,即主体对客体的正确反映,科学就不可能是真理. 关键调:科学;真理;验证;假设

在当今人类社会,科学的广泛存在与深刻影响已经成为最引人关注的现象了.科学的确已经广泛地渗透到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和层面,已经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并成为它不可剥离的一部分.最明显的事实是,“科学”已融入我们的日常语言,成为一个最常用的词.我们常说,科学的方法,科学的生活方式,科学的行为规范,科学的标准,科学的理论,科学的世界观,如此等等,不胜枚举,以至于可以说,“科学”被奉为圭臬,简直成了“真理”的代名词.

人们认定“科学(严格说‘科学的’)就是真理”——实际上,人们总是将科学视为真理的直接化身,当成真理的最高典范,用作真理的现实标准.但是,科学《或严格说“科学的”》果真是真理吗?一定是真理吗?科学如果不是真理,怎么会有那么大的影响、那么多的信奉者呢?从其影响之大、信众之多来看,科学的真理性不是很显然的吗?

科学的影响确实太大、信众确实太多了,以致使人们不假思索地、想当然地视科学为真理.可仔细想来,科学与真理的关系并不是必然的;也不是自明的.且不说真理未必就掌握在多数人手中、真理也不会自我显现,单单想一想“科学是什么”、“真理是什么”是不是也仍待细察与深究?当然,在当今社会尽管科学倍受信奉、真理广受尊崇,人们对科学、对真理依然是众说纷法,莫衷一是.仅此一点,就足以成为我们对“科学是真理” 提出质疑的充分理由了!那么,“科学实际上是怎样的”?从逻辑上看,不弄清这一“科学的现实存在样态”问题,就无法回答“科学是什么”、“科学是不是真观”的问题.并且,对于“科学的现实存在样态”,应该从科学作为认识过程和方式的角度来探讨,也就是应该从科学的认识对象、目标、方法和结果等方面探讨.

科学作为一种卓有成效的认识方式存在,是无可置疑的事实.但就“科学是不是真理’而言,我们应把注意力集中在科学认识的结果L,着重考察科学认识结果的获得及其特性,因为“科学是不是真理”所直接追问的其实是“科学认识的结果是不是真理”.所以,我们首先要弄清楚的就是:科学是如何获得并最终确立它的认识结果的?这个问题无疑是包含在“科学认识的一般过程和方法”中的.

这是事物的内在逻辑.而一般说来,任何一个完整的科学认识过程都顺次包括三个必要环节:假设、预言(推论)和验证.最简单的例子:人们通过归纳、推广等方法得到“凡人必死”的假设,据此可预言(推论)“某个名叫张三的人必死”,最后我们可以到经验现实中去验证这一预言.如果找到“张三死了”的经验事实,就可以说我们在一定程度L验证了“凡人必死”的假设,“凡人必死”也就成了对人的一个方面的科学认识. 古典力学理论、相对论、“大爆炸学说”等其实也都是通过这样的过程和方法获得并确立的.很显然,在这整个过程中,“验证”是最终的决定环节:科学认识的结果最终就是通过验证确立起来的.这就意味着,科学最终也是通过验证确立起来的、最终是由验证所决定的?问题是,对于科学,验证到底能决定什么呢?这就要看“什么是验证、验证什么、如何进行验证”了.当然,我们说的验证是“科学假设的验证”,即以可观察经验事实检验待验证的科学假设是否把握到了这些经验事实.其一般过程是:从待验证的科学假设以演绎推理得到可直接以经验事实检验的预言,再到经验现实中寻找所预言的经验事实,如果找到了,就会认为最初的假设获得了验证.

显然,要进行这样的验证,就必须将待验证的假设和相应的经验事实联结起来并加以比较.但在刚才的实例中,“凡人必死”和“张三死了”并不是直接相联的,不能直接加以对比.这的确也是事实,就是说,对假设一般都不能直接验证.实际上,验证有三个必要条件:待验证的假设,有关与此假设相关的个别存在物存在的经验事实,有关该个别存在物存在状态的经验事实.其中,前两个条件用于逻辑地导出可用经验事实检验的预言,最后一个条件则是用于验证该预言的“经验证据”.这在形式上包含着典型的三段式演绎推理,因为前两个条件实际上是演绎推理的大前提和小前提.这恰恰说明,演绎推理也是科学认识必不可少的方法,没有它我们就无法从

一般的假设或者理论到达经验事实,从而假设或理论既无从验证并确立,也无从在实践中应用.所以,我们在验证中所直接验证的并不是待验证的假设,而只能是从它导出的预言?这正是验证的一个局限所在,即验证的间接性.不过,验证的间接性不但表现在验证要以从待验证的假设逻辑地导出的预言做中介,还表现在用于验证的经验事实即经验证据也通常是间接的.为什么?试想:我们在验证“凡人必死”的假设时,经验证据“张三死了”一定是我们亲眼所见的事实吗?这不一定.

其实,实际检验过程也不能要求所有必需的“张三死了”之类的经验证据必须是我们所直接掌握的,否则验证将成为不可能,因为我们由于受各种条件的限制而通常无法做到这一点.比如,在大爆炸学说中,“宇宙在膨胀”就不是直接得来的:由理论上的“多普勒效应”和经验中“观测到的星系的光谱向红端偏移”推论出“观测到的星系在相对于我们退行(远离我们而去)”,进而推广为“观测到的星系在彼此远离”,最后推论为“宇宙在膨胀”.

又如,我们都认定“地球在转动”的事实,但没有根据认为这是我们直接经验的事实.的确,每天都生活在地球上的我们,恐怕谁都没有直接经验到“地球在转动”的事实.相反地,我们所直接经验到的是“太阳的东升西落”、“昼夜交替”、“四季轮回”!所以嘛,在哥白尼之前西方占统治地位的宇宙观是“地心说”而不是“比已涨’,尽管早在古希腊时代就曾有人提出过“日心说”!

“地心悦”显然更符合我们的直接经验!另外,如果接受“光速是有限的”和“理论渗透观察”的观点,那么科学假设的验证至少还有两个更根本的局限.

我们原则上就无法获得用于验证有关存在物此刻存在状态的预言的经验事实,因为光速是有限的,人们眼下所见到的并不是眼下正在发生的,而是以前发生事件的结果.二是,我们无法获得直接的、“赤裸的”经验事实,因为我们总是戴着一副无法摘掉的“理论眼睛”去寻找经验事实.进一步的推论就是:我们没有充足的根据断定,在验证过程中按照预言“所找到的”(假如这是可能的)必定是“所预言的”.如此推理的确没什么逻辑问题,况且“光速有限”和“理论渗透观察”也不容否认.这也说明,在实际认识过程中甚至连预言也无法获得直接验证.不但对“宇宙在膨胀”的预言就是这样——如我们刚才指出的,对“暗物质存在”的预言更是这样:“暗物质”即便最终被找到了,也只能以间接的方式证明被找到了,因为它被预先赋予了人类不能以直接方式感知的特性.——实际上,“暗物质(存在)”是为“拯救(save)”大爆炸学说而被迫做的一个“辅助假设”:根据大爆炸学说,现在宇宙中的物质应该比目前观测到的多得多,于是,那一大部分“看不见的”存在物就被称为“暗物质”.这的确是科学史实.

严格说来,这些方面的局限都属于验证的间接性.除此之外,从验证所必需的前提,也可以看到验证的局限性.“验证所必需的前提”?比如,在验证“凡人必死”假设时,必须预设这一假设适用于所有的人,或者说适用于任一特定的人(如张三),同时还必须预设“张三是人”、“张三死了”是确定的经验事实.又如,在获得“宇宙在膨胀”这一间接经验事实的过程中,同样需要预先假定理论上的“多普勒效应”适用于说明经验中“观测到的星系的光谱向红端偏移”.

从此类实例可以看到.验证必需两方面的预设前提,一是理论预设前提:用于作预言的假设或理论和从中导出预言的逻辑推理规则具有恒定性和普适性的,在其限度内对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相应事物都是适用的或有效的);一是经验预设前提:经验事实具有确定性,并且用于获得间接经验事实的理论适用于当下的情况.但在这种以预设为前提的条件下,验证还能证实什么、还有验证意义吗?仍有意义,只是这种意义被限制在了经验领域.就是说,这样的验证不可能达到人类经验之外的所谓“客观世界”,更准确地讲,我们无以断定验证是否达到了客观的世界或客观的存在,因为“客观的”就其应有之意来看必定是“超出经验的”.

验证的理论预设前提——无疑是超验的——难道也没有使验证结果超越经验?看来你尚未注意到,验证就其结果的实质方面来看也有局限:验证实际上只是、也只能是‘叙证(eXmple illustration)”即“有限的、个别的验证”,而不是“完全的验证”.你能对“凡人必死”甚至“天下乌鸦一般黑”之类的假设进行“完全的验证”吗? 这个??当然不能!恐怕没人能.因为??这类假设是对“所有可能存在的人或物”的一个断言,而我乃至任何一个特定的人——包括你——都不可能经验到所有可能存在的人或物.

对任何“全称命题”都是这样吧?哦,对呀!科学假设、科学定律是全称命题啊.这就是对科学假设或定律不能进行完全验证的原因所在吧?其实不尽然.科学的验证之所以只能是“例证”(“不完全验证”),除了因为我们要验证的假设是有限的经验无法穷尽的全称命题之外,还因为我们总是且只能在经验现实中以个别的、有限的经验进行间接验证.这确实是不容否认的——我们的确只能得到“张三死了”、“李四死了’战者“乌鸦a是黑的”、“乌鸦b是黑的”之类的个别经验事实,也只能用它们去验证相应的全称问题.我们原则上也只能获得这样的“关

于个别存在物的个别经验事实”,也没有理由认为这样的经验事实就是全部可能的事实.而全称命题的完全验证要求的正是全部可能的事实呀?所以,全称命题的完全验证是不可能的.——事实上,命题(如“凡人必死”等全称命题)可以来自经验,经验却不足以“确证”该命题.那么,我们在验证问题上就只能退而求其次,以“例证”代替“验证”了?这种“例证”实质的验证对于科学认识还有什么意义呢?

仍然有意义,并且是最终的决定意义.因为不管具体的过程是怎样的,验证实际上都是将关于所有(同类)个别存在物的存在状态和存在方式的一般假设与关于(该类中的)某个别存在物存在状态与方式的经验事实相比较,并使前者适应后者:这里很明显地揭示了验证对于科学认识的意义:验证可以排除不符合经验现实的假设,保留符合经验现实的假设,使假设获得经验上的例证.区于该假设以经验意义和经验确定性,从而使该假设成为对对象的科学认识,最终被纳入科学.

验证在科学认识过程中就像“过滤器”,起着“过滤作用”,或者说像“筛子”.起着“筛选作用”.正是通过验证的这么一“过滤”、一“筛选”,科学假设获得了成为对对象的科学认识即科学知识所必需的经验意义和经验确定性.没有经验意义和经验确定性的当然不能算科学知识.那么,科学所必需的这种经验意义和经验确定性只能通过验证获得吗?我以为,它最终只能通过验证获得.并区,这种经验意义和经验确定性的获得,使得科学假设即便形式上表达的是一般,也不再是完全超验的了,而实质上被限定在了经验现实的层面之内.正是在这样的条件下,科学认识和知识才最终成为可能.也就是说,没有验证,科学将是不可能的?是的,并且不可验证的,当然也不能进入科学.我们知道,并非任何假设都可以验证.像上帝、本原、本体、自在之物或宇宙之类的“客体存在”或整体存在及其存在方式都可以被假设,但无法验证,因为从此类假设无法逻辑地导出经验预言. 上帝之类实际上也不是科学的认识对象.而科学要成为可能,除了必须以经验为基础之外,还必须超越经验.科学也确实具有超验性(一般性、无限性),而不是单纯的经验.但如何从经验达到超验向来是令人头疼的问题,甚至有不少人怀疑我们人类能否从经验达到超验.

人们尚未意识到“超验”其实也有不同层次和类型,正像“无穷”并非一般大那样.我将其中“无限的个别存在物及其之间的联系(即存在状态和方式)和所有存在物及其存在状态和方式”称为“科学的超验”.在我看来,至少验证最终能够将科学的超验和经验(有限的个别存在物及其个别存在状态和存在方式)联结起来,事实上也正是验证最终做到这一点,从而实现“从个别到一般”、“从有限到无限”的超越.

对超验作区分我的确还没注意过.不过,对科学的超验性方面早有认识.照你所说看来.许多方面的局限,依然不能动摇验证在科学认识过程的最终的决定地位.

正是由于验证在科学认识中的这种最终决定地位,验证的局限性即验证的间接性、要以理论和经验两方面的假设做前提、例证性等,也“遗传”给了科学认识及其结果科学知识,使科学认识和科学知识乃至科学都带L了根本的局限性.换言之,验证的局限是对科学的根本限定.

具体说来,首先可以肯定的是:科学最初是以假设的方式把握其对象和目标的,但验证不足以证明所验证的假设是对对象的唯一可能的假设,也就是说,验证不能排除对对象作其他假设的可能性.比如,单从验证的角度,至少在一定范围内(如哥白尼那时的宇宙范围),人们并不足以否定地心说而确立日心说;相对论确立起来后,我们也没有在低速宏观领域抛弃牛顿理论.科学史实的确就是这样:当初哥白尼主要不是依据天文观测的经验结果确立起比上说的——在当时的观测精度内,日心说的预言并没有地心说的预言准确.

科学的现实也是:现在,要描述低速宏观领域里的物体运动,我们有两种选择,即爱因斯坦的理论和牛顿的理论,它们在经验现实中的结果是一样的,只是爱因斯坦的理论应用起来更复杂些,这正是验证固有的局限所致.我们看到,验证的直接对象至多只是由所验证的假设逻辑地导出的预言,但是,即使导出预言的逻辑道路是唯一的(演绎推理),做出的预言可能并可以是唯一的,也仍不足以决定作为大前提的待验证的假设是唯一的,因为同一结果可以来自不同原因——这就是逻辑学L所说的“一果多因”.结果取决于前提,而前提并不决定于结果.所以,我们说:验证的确定性最终仍然没能完全排除科学假设的不确定性(多种可能性、可变性).验证只能赋予科学假设乃至科学经验确定性即“或然性”,不能赋予科学假设乃至科学逻辑确定性即“必然性”. 由于科学假设获得验证就成为科学认识的最终结果,验证没能排除科学假设的不确定性,实际上就是没能排除科学的不确定性即“假设性”.“科学的假设性”?不但从科学认识的一般过程和方法可以看出,科学最初是以假设的方式把握其认识对象和目标的,而且从科学的确立可以看到,就结果而言,科学本身也是一整套经过验证的系统的假设——实际上,如果人们对科学存在的一些基本事实进行深入分析,就会发现:科学归根结底是建立在几个基本的信念性假定即“存在信念”、“可供信念”、“经验信念”之上的.

这正是你在《论科学的理性信念》(载于《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一文中表达的

观点.在我看来,科学的全部根基在于某些特定信念,无论经过怎样的验证,这些信念以及科学的假设都不会成为事实,“科学的假设性”也就不能被彻底排除.不过,正是因为科学的假设性或者科学假设的不确定性不可能由验证完全排除,更不可能由验证以外的其他方法和途径完全排除,所以科学总是有疑问的,对具体对象的科学认识也才不会终结,科学也才可能不断发展.科学的确总是有疑问的,总是在不断发展的.这也是一个事实.没想到这竟然成了你认定科学具有假设本性的一个重要根据.还不止如此,这里我们已经触及实质层面:科学假设获得验证的过程,作为科学知识的增长过程;作为科学的发展过程,就是人类经验领域的扩展过程.这样一来,科学不就“堕落成了”纯粹的经验了?——但如刚才我们所指出的,科学显然不是纯粹的经验啊?

这里正好揭示了科学中的超验的必要性,即科学对经验领域的拓展总是受超验引导的!——科学最初认定的间接认识对象即“个别存在物的全体”和最初设定的认识目标即“存在物的一般存在状态和存在方式”就都具有超验性,并且科学的这种超验性最终也没有为验证所完全消除:科学的最终结果是以全称命题的形式表达的! 由此我们就揭示了科学的实质所在:科学为“个别存在物外别经验”寻求一般描述、普适性解释或统一说明,也就是将经验一般化,赋予经验一般意义.换言之,科学最终所获得的只是对存在物的一般存在状态和方式的一般的经验把握,而不是对“客观存在”的把握.科学不是对“客观存在”的把握?科学根本无力把握客观存在! 难道我们前面的探讨还不足以说明这一点?

我们已经看到,科学的目标所指向的以及科学最终所把握到的都只是“存在物的一般存在状态和存在方式”!而“存在物的一般存在状态和存在方式”并不就是“客观存在”!因为“存在物的存在状态和存在方式”是“存在物通过人呈现(显现)出来的方式”!——人是“他所经验到的存在物的唯一的呈现场所”!难道“存在物不能自我呈现”?不过,难道你能经验到存在物的自我呈现?你经验到的存在物的呈现还是“存在物的自我呈现”吗?所以,科学所达到的认识目标“存在物的一般存在状态和存在方式”,其实是人对存在物的一般的经验把握,正像你所说的,它是依存于人的.

所以,对“存在物的存在状态和存在方式”的把握并不就是对“客观存在”的把握?这不是非常显然的逻辑吗?这样的话,科学终究没能逃脱也无法逃脱经验的制约了?恐怕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一点.科学作为一种认识方式,所能达到的原则上只能是“能够进入人的感知领域的”东西!这是科学受到的根本限制.

为什么说是“根本限制”?就是说,要以验证的方式确证科学把握到了不属于经验领域的“实在的本然世界”,原则上是不可能的.这其中的道理可以这样理解:“凡人必死”、“宇宙产生于大爆炸”等假设无论经受了多少和怎样的验证,都不可能成为事实.那么,这样的科学究竟是不是真理呢?

现在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什么是“真理”?我以为,“真理”,就其本意或者“真理作为真理的应有之意”来看,是“对客观存在《或所谓‘客观世界’》的如实把握”,它指明“客观存在实际上是什么、实际上是怎样存在的”.换言之,这也就是将真理理解为“主体对客体的正确反映”或者“主观与客观相符合”.这样说来,“科学是不是真理”就是问“科学是不是对客观存在的如实把握”?

那么,我的回答是否定的:“科学不是真理”.我们无以断定科学是真理或是对真理的把握,即无以断定科学认识所达到的就是“实有之物”或“本然的世界”.这就是刚才你说的科学受到的根本限制.

这种根本限制“限制科学于真理之外”的直接原因是:作为科学的最终决定环节的验证总是在经验领域里进行的——从根本上看,验证仍然不是以纯粹客观存在“校正”主观的科学认识结果!并且,验证的最终结果也因而被赋予了经验意义,而不是纯粹的超验.所以,验证无论如何都不足以证实科学(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正确反映,或者说与客观相符合.你在这里认定了“客体”是在经验之外的!

我这是在按“客体作为客体的应有之意”来看待客体.那么,科学显现出来的巨大而确实的效用也不足以证明科学是真理了?我想只能说“是的”!诚然,科学显示出巨大而确实的效用,这是谁也不能否认的确凿事实.这样的事实也一向被人们不假思索地认定为“科学是真理”的最直接、最充分的根据.是的,科学之所以对人类社会生活产生了如此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恐怕主要就是因为科学有效用,它能让我们人类实现一个又一个伟大的梦想!

这可能不错,但是,科学的巨大效用真的足以证明科学是真理吗?你想过没有:从“科学有效用”得出“科学是真理”的结论,在逻辑上是否站得住脚?不错,真理必定是有效用的,而反过来,有效用的就必定是真理吗? 对呀,谎言对骗子是有效用的,但仍然是谎言,终究不能成为真理.所以,效用并不是真理的充分根据;

不错,人们就常以此批驳所谓的实用主义的真理观.当然,“科学何以有效用”的问题也很复杂,需专门探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科学的效用,即科学认识的最终结果的效用,也是经验领域里的效用二这一点也足以否定科学是真理的论断.

因为这说明,科学认识结果的应用与科学认识结果的获得是在同一个领域中的,即都在人类的经验现实中.这样,科学即便不是真理,即便不是对客观世界的如实把握,也完全可以有效用.换言之,科学的效用性并不要求科学必须是真理,并不以科学的真理性为前提.那么,照你所说,“真理’对于科学还有什么意义?

按照“真理的本意”,确实可以说“真理对于科学没有多少意义”.如果一定要说“科学是真理”或者“科学把握到了真理”,就要附加一定的条件:只能将“真理”理解为经验层面内的真理,即具有经验确定性意义和超验意义的一般的或普适的经验,而不能将其认定为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既然如此,科学最多也就只是“相对真理”,而不可能 是“绝对真理”?

最好别用‘相对真理”这个概念,因为我以为它实际所指的只能是“经验现实中的主体认识同对象的符合”,即“经验的确定性”. “经验的确定性”???还有没有“客观性”?这的确是一个更根本、更具有挑战意味的问题.对此,我的观点仍然是:即便将科学所能把握到的称为“真理”,我们也没有充足的理由断定它是“客观的真理”,即“不依存于人的真理”. “依存于人的真理’当然背离了“真理作为真理的应有之意”了.

实际上,“相对真理”的概念也是如此.我以为,按照“真理作为真理的应有之意”即“真理是对客观存在的如实把握”,真理并没有“相对”和“绝对”之分.所以我说“最好别用‘相对真理’这个概念”.这么看待真理,在语义上倒也合乎逻辑.另外,追求真理也并不是科学的目标,不管真理是怎样的,——事实上,我们看到,科学孜孜以求的是“存在物的一般存在状态和存在方式”,而对于这样的目标是不是客观存在,科学是置之不理的.科学难道在追求根本不存在的东西?或者说,科学的目标是虚幻的?我可没这么说.刚才我们表明,科学的认识目标依存于我们经验,不可能是客观存在.但这无损于科学成为可能乃至现实存在.因为在目标方面,科学所必需的且充分的条件是,确信这样的目标以确定的方式存在,并能被以适当的方式把握到.这就是我刚才说的“科学对它的认识目标是不是客观存在置之不理”的意思.

这样说来,就其应有之意看,真理并不属于科学了?应该说“科学并不属于真理”.真理最多只是一个用于从外部评判科学的概念,科学本身并不需要它,如果连科学这样一种卓有成效的认识方式都不可能是真理,那我们还能到哪里去寻求真理、还有什么方法或方式能够把握到真理呢?这的确令人沮丧,但是,这很可能是因为我们一开始大乐观了——也许,我们“预先设定的真理”本来就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也许,“哪真理”就同“上帝”一样,虽时时耸立在我们心中,却永远不能被揭示、被达到.照此说来,“科学把握到了真理”或者“科学可以把握真理”就不过是一种天真的幻想了?恐怕只能如此吧.

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