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减少交通事故的措施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15:20:53 体裁作文
减少交通事故的措施体裁作文

篇一:道路交通事故成因及其预防措施

道路交通事故成因及其预防措施

摘要:道路交通事故是所有国家都面临的一个严重的问题。据世界卫生组织2004年的研究报告显示,全球每年大约有120万人死于交通事故,另有大约5000万人因交通事故而受伤。如果不采取有效的事故预防措施,交通事故致人死伤的人数在今后20年中将增长65%,远远高于艾滋病、疟疾等疾病。

关键词:交通事故 成因 预防措施

1 简述我国道路交通事故近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道路通车里程逐年增长,机动车保有量不断增加,道路交通事故也呈逐年增长趋势。根据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统计,交通事故起数从1986年的29万起上升到2002年的77万多起,年均增长6.3%。死亡人数由5万人上升到10.9万人,年均增长5%。2004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56.77万起,因道路交通事故死亡9.92万人,受伤45.18万人,直接经济损失27.7亿元。2004年全国特大恶性道路交通事故大幅上升,全国共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群死群伤的特大道路交通事故55起,造成852人死亡、877人受伤。2000年至2004年,平均每年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事故40起左右。

2 道路交通事故成因分析

交通事故是在特定的交通环境影响下,由于人、车、路、环境诸要素配合失调偶然发生的。因此,分析交通事故成因最主要的是分析人、车、路、环境对交通事故形成的影响。

2.1 人的因素 人是影响交通安全最活跃的因素。在人—车—路—交通环境构成的体系中,车辆由人驾驶,道路由人使用,交通环境要有人的管理。因此,对交通安全的研究应对人以足够的重视。据公安部统计数据显示,2004年全国发生的道路交通事故中,机动车驾驶人违法行为是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其中超速行驶、占道行驶、无证驾驶、酒后驾驶、违法超车、疲劳驾驶等原因造成的人员死亡比较突出。统计数据同时表明,超速行驶、客货运输、无证低龄驾驶、夜间行驶成为马路四大“杀手”。

2.2 车辆因素 车辆是现代道路交通的主要运行工具。车辆技术性能的好坏,是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的重要因素。车辆制动失灵、制动不良、机件失灵、灯光失效和车辆装载超高、超宽、超载、货物绑扎不牢固等,都是酿成交通事故的不安全因素。据我国交通事故的统计资料中可知,制动系和转向系故障是车辆因素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现有运行车辆中有50%左右属

于机构失调、带病运行,特别是个体车辆和挂靠车辆更为严重。这些都构成了交通事故的机械隐患。

2.3 道路因素 道路交通的安全取决于交通过程中人、车、路、环境之间是否保持协调,近几年,由于机动车数量增长迅速,远远超过交通基础设施增长速度,而我国低等级公路还比较多,道路狭窄或破损,大部分道路没设中央分隔带和路边两侧护拦,警告、限制等标志数量不足、标志不清不规范、符号模糊难以辨认,这些都从客观上增加了道路交通伤亡事故的发生率。因此,除了前两个因素以外,道路本身的技术等级、设施条件及交通环境作为构成道路交通的基本要素,它们对交通安全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所以,道路建设和养护质量需进一步提高。因道路因素引发的交通安全问题应该引起道路规划、设计、养护、管理等部门的足够重视,从中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尽可能的减少不良道路引发事故的隐患。

2.4 环境因素 交通环境主要是指天气状况、道路安全设施、噪声污染以及道路交通参与者之间的相互影响等。驾驶员行车的工作状况,不仅受道路条件的影响,而且还受到道路交通环境的影响。第一,交通量的影响。在影响驾驶员行车的诸多交通因素中,交通量的影响起着主导作用。交通量的大小,直接影响着驾驶员的心理紧张程度,也影响着交通事故率的高低。因此,在行车中,妥善掌握行车速度是减少交通事故的重要环节。第二,交通混杂程度与行车速度的影响。我国的道路多为双车道混合式交通,由于各种机动车在一条道路上行驶,其动力性不同、行车速度相差很大,特别是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差异更大。我国的混合交通和交通混杂程度严重是交通事故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第三,交通信息特征的影响。汽车是在错综复杂的环境中行驶的,行车过程中,驾驶员总是通过自己的视觉、听觉、触觉等从不断变化着的交通环境中获得信息,并通过对他们的识别、分析、判断和选择,做出相应的反应。因此,交通管理的任务之一,就是通过改善交通环境,设置合适的交通标志来调节道路的安全保证与驾驶员安全感之间的关系,使其转向有利于交通安全的组合。

[NextPage]

3 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的措施

人、车、路、环境四个要素是解决道路交通事故高发问题的关键环节。要从根本上降低和防止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保证行车安全,减少伤亡和经济损失,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做好预防工作。

3.1 加强交通安全教育,减少道路交通违法行为 在道路交通事故预防的诸多因素中,人是处在核心地位的。人的交通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比较淡薄,违章现象比较严重,是造成交通事故的最主要因素。国内外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的实践证明,各类道路交通违法行为的存在是导致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因此,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从根本上讲,要从预防和减少交通违法行为做起,要从对机动车驾驶员的教育和对全社会人员的安全教育做起。①对驾驶员的教育内容主要分为驾驶员定期学习交通法规;学习机动车的新技术、新操作技能、机械理论,包括对驾驶员定期进行的理论考核、操纵考核和车辆审验都可以归纳到这个范围内。从驾驶员来说,具有良好的思想、心理、技术素质的驾驶员,就可以减少和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②对全社会人员的教育内容主要分为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一是教育部门要坚持道路交通安全教育从孩子抓起,将之作为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必修课程,并在中考、高考中适当增加这方面的内容;二是利用一切新闻媒介和宣传手段对全社会进行交通安全教育和对交通法规的宣传,加强和提高人们的交通安全意识和交通法制的观念。具有高度安全意识和懂得交通法规的行人和骑自行车者,也可以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3.2 加强车辆维护,提高汽车的安全性能 良好的车辆技术性能是保证安全驾驶的物质基础。目前,除了要建立完善的汽车安全检测制度和基于检测的车辆维修制度外,驾驶员日常应勤于保养、维护车辆,出车前应彻底检查转向系和制动系,认真做好车辆的日常修理工作,及时消除隐患,保证车况良好,杜绝带病车上路行驶,严把车辆技术性能关。近年来,各汽车制造厂陆续推出了各种新型安全装置,如车载防撞系统、打瞌睡或注意力不集中的报警系统、轮胎气压过低警报系统、视觉警报系统等。这些安全装置的应用使车辆进一步实现了智能化,能对驾驶员及乘客提供安全保障。

3.3 完善道路安全设施,不断改善道路条件,加强道路交通管理,优化道路交通安全环境 严格按照(GB5768-1999)《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JTG B01-200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整改不符合要求的交通标志、标线以及各种交通安全设施;改善和提高道路通行环境,夜间易出事的路段应增设“凸起路标”和照明设备。交通管理部门应运用高科技手段及时查处违章车辆,排除事故隐患,并按有关法规从严管理。在事故多发路段,以及在桥梁、急转弯、立交桥、匝道等路面复杂,积水地点设置警告牌。在雨、雾、雪天等灾害气候条件下应制定交通管制预案,合理控制交通流量,疏导好车辆通行;在城市道路,应实现人车分流,进行合理的交通渠化,科学的控制道路的进、出口;在交通量超过道路通行能力的路段,可以通过限制

交通流量的方法来保证交通安全,同时路段的管理者在流量调整阶段,向车辆发布分流信息,提供最佳绕行路线。

4 结束语

交通事故是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动态过程,具有很大的随机性和偶然性。道路上发生的交通事故往往并不是人、车、路、环境等因素中某一因素单独所致,而是各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预防交通事故,提高车辆运行的安全性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从人的交通教育、提高车辆的安全性、不断改善道路条件和优化道路交通安全环境等四方面综合考虑来建立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的措施。

篇二:交通事故预防措施

我们上面提到,造成上述交通事故的主要因素是司机因素,那么现在讲预防措施,我们首先从司机方面讲起。

1.司机应该加强自身驾车素质的培养和锻炼。能够较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不将不良情绪发泄到车上,避免因情绪波动而出现开快车、赌气车、强行超车等现象,应该以礼待人,按交通规则行车。同时驾车时不与旁边的人闲谈。按时检修车辆。

2.加强心理素质。在发生突发情况时,能够沉住气,以最快的反应做出合理的选择,将损失减到最少。做到操作熟练,反映灵敏,应变能力强,处理情况果断及时。

3.要有清醒的意识,熟知自己的身体素质,不在过度疲劳的情况下驾车。行驶途中应该集中注意力驾车,对于过长的路程,应该有两个司机交替开车,避免疲劳驾驶。行车中遇有情况危及安全时,应下车查看,做到一慢、二看、三通过,不得强行和冒险。驾驶他人车辆时要先熟悉车情,做到心中有数。

4.驾校应加强对学员的驾驶水平和驾驶职业道德的培训,不能浑水摸鱼,提高新手驾驶车辆的水平,从而减少新手交通事故的产生。新手不上高速,不走快车道。

前面的三个案例中引发事故的原因都有司机方面的因素,如宁夏“4.30”特大交通事故中存在两个情况:车辆突然爆胎,司机难以应对;驾驶员驾驶证与所驾车型不符,不熟悉车的性能因而不能很好的处理突发事件。这些都提醒了我们对司机驾车技能和心理素质高要求的必要性。

车辆因素是司机因素和管理因素的一个综合体现,将后两者的预防措施做到位,就能较好地预防风险事故的发生以及将事故发生后的损失降到最低。接下来,

我们讲针对管理方面的预防措施。

1.加强对司机的技能管理要求。每天出车前要检查灯光,存在故障要及时修好,夜间行车必须灯光良好,无灯光禁止行驶;经常检查,保持制动完好有效,每天出车前必须先试制动;每天出车前要检查一下刹车和方向盘,防止松动失灵;加强对派车拉私活办私事的处罚力度。

2.建立健全交通安全规章制度,用制度办事,用制度管人。加强法制观念的宣传,告诫司机去除侥幸心理,要求司机自觉做到遵章守纪,不派非司机开车。落实对司机的安全教育。

3.当遭遇恶劣天气时,不准出车,行车途中遇到恶劣天气应停车避让;加强路面检修工作,对于事故现场,应该及时清理,疏通道路;在市区设置醒目合理提示牌,做到简洁化和规范化。

在包茂高速车祸案例中,我们不仅要认识到相关部门应该对两名重型罐车的司机予于重罚。而且对于长途客车管理方面也有很多启示警示,如加强长途客车的管理,切实落实“双强措施”的执行,严格管理长途客运客车,避免长途和超长途客运中,疲劳驾驶、超速、超员、随意上下车以及私自改变线路等极具安全隐患的行为。取消“红眼客车”,强制司机凌晨休息。

每一个预防措施都是在分析其主要原因的基础上展开的,我们分析好每一个事故之后的直接和间接原因,也就是在寻求预防措施的道路上成功了一半。

篇三:道路交通事故造成原因及其预防措施论文

道路交通事故造成原因及其预防措施

摘要:道路交通事故是所有国家都面临的一个严重的问题。据世界卫生组织2009年6月中旬的研究报告显示,全球每年大约有127万人死于交通事故,另有大约5500万人因交通事故而受伤。如果不采取有效的事故预防措施,交通事故致人死伤的人数在今后20年中将增长65%,远远高于艾滋病、疟疾等疾病。

关键词:交通事故 成因 预防措施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道路通车里程逐年增长,机动车保有量不断增加,道路交通事故也呈逐年增长趋势。根据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统计,交通事故起数从1986年的29万起上升到2002年的77万多起,年均增长6.3%。死亡人数由5万人上升到10.9万人,年均增长5%。2009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23.8万起,其中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道路交通事故24起,造成67759人死亡、275125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9.1亿元。

一、道路交通事故成因分析

交通事故是在特定的交通环境影响下,由于人、车、路、环境诸要素配合失调偶然发生的。因此,分析交通事故成因最主要的是分析人、车、路、环境对交通事故形成的影响。

人的因素。人是影响交通安全最活跃的因素。在人—车—路—交通环境构成的体系中,车辆由人驾驶,道路由人使用,交通环境要有人的管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后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不仅单位汽车拥有量不断增加,而且汽车进入家庭已成为现实;相应的情况就是非职业机动车驾驶员队伍迅速扩大,使机动车驾驶员的整体素质更加参差不齐。那些驾驶能力较差、遵守交通法律、法规意识淡薄、出事较多的机动车驾驶员被“誉为”“马路杀手”。椐有关资料统计分析,一般的交通事故原因中,由于车和路本身的原因造成的交通事故的,占不到5%,而95%以上的原因是由于人的违章行为造成的。其实,即使在有关资料统计的5%的由于车和路本身的原因造成的交通事故原因中,“车和路的原因”仅仅是被动因素,因为人是车和路的创造者、使用者。人作为道路交通参与者中的最积极因素,其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俗称违章行为)主要表现有很多种,如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修正)第二十七条中列举的关于违反交通管理的违法行为有十一种之多,道路交通管理条例中列举了近四十种之多,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中列举了近三十种之多。另据公安部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全国发生的道路交通事故中,机动车驾驶人违法行为是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可见低素质的机动车驾驶员在参与道路交通运行中对人们正常的生活构成的伤害是很严重的。因此,对交通安全的研究应对人以足够的重视。

车辆因素。车辆是现代道路交通的主要运行工具。车辆技术性能的好坏,是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的重要因素。车辆制动失灵、制动不良、

机件失灵、灯光失效和车辆装载超高、超宽、超载、货物绑扎不牢固等,都是酿成交通事故的不安全因素。据我国交通事故的统计资料中可知,制动系和转向系故障是车辆因素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现有运行车辆中有50%左右属于机构失调、带病运行,特别是个体车辆和挂靠车辆更为严重。这些都构成了交通事故的机械隐患。 道路因素。道路交通的安全取决于交通过程中人、车、路、环境之间是否保持协调。由于我国是个近13亿人口的大国,截至2009年6月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约为1.77亿辆。其中包括:汽车 6962.60万辆、摩托车9122.66万辆、挂车103.50万辆、上道路行驶的拖拉机1464.18万辆,其他机动车2.17万辆。截至2007年底,我国公路通车总里程达357.3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5.36万公里。静态比例为:人均车辆约0.14辆,而人均道路只有0.0028公里;每辆车均道路占有量约为0.002公里;且其中90%的道路属于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和行人混杂。近几年机动车辆数字还在急剧增加,道路超负荷承载,致使交通事故逐年增加。道路容量严重不足 。因此,除了前两个因素以外,道路本身的技术等级、设施条件及交通环境作为构成道路交通的基本要素,它们对交通安全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环境因素。交通环境主要是指天气状况、道路安全设施、噪声污染以及道路交通参与者之间的相互影响等。驾驶员行车的工作状况,不仅受道路条件的影响,而且还受到道路交通环境的影响。第一,交通量的影响。在影响驾驶员行车的诸多交通因素中,交通量的影响起着主导作用。交通量的大小,直接影响着驾驶员的心理紧张程度,也

影响着交通事故率的高低。因此,在行车中,妥善掌握行车速度是减少交通事故的重要环节。第二,交通混杂程度与行车速度的影响。我国的道路多为双车道混合式交通,由于各种机动车在一条道路上行驶,其动力性不同、行车速度相差很大,特别是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差异更大。我国的混合交通和交通混杂程度严重是交通事故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第三,交通信息特征的影响。汽车是在错综复杂的环境中行驶的,行车过程中,驾驶员总是通过自己的视觉、听觉、触觉等从不断变化着的交通环境中获得信息,并通过对他们的识别、分析、判断和选择,做出相应的反应。第四,恶劣天气的影响。据公安部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全国发生的道路交通事故中,恶劣天气导致的事故死亡人数同比增加,特别是下半年全国雨、雪、雾等恶劣天气条件下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导致的死亡人数同比上升13.3%。

二、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的措施

人、车、路、环境四个要素是解决道路交通事故高发问题的关键环节。要从根本上降低和防止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保证行车安全,减少伤亡和经济损失,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做好预防工作。

加强交通安全教育,减少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在道路交通事故预防的诸多因素中,人是处在核心地位的。人的交通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比较淡薄,违章现象比较严重,是造成交通事故的最主要因素。国内外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的实践证明,各类道路交通违法行为的存在是导致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因此,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从根本上讲,要从预防和减少交通违法行为做起,要从对机动车驾驶员的

教育做起,培养一支遵纪守法、技术过硬的机动车驾驶员队伍。一是对驾驶员进行全方位的教育培训。学习交通法规;学习机动车的新技术、新操作技能、机械理论,包括对驾驶员定期进行的理论考核、操纵考核和车辆审验都可以归纳到这个范围内。从驾驶员来说,具有良好的思想、心理、技术素质的驾驶员,就可以减少和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二是对全社会人员的教育内容主要分为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教育部门要坚持道路交通安全教育从孩子抓起,将之作为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必修课程,并在中考、高考中适当增加这方面的内容;利用一切新闻媒介和宣传手段对全社会进行交通安全教育和对交通法规的宣传,加强和提高人们的交通安全意识和交通法制的观念。具有高度安全意识和懂得交通法规的行人和骑自行车者,也可以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加强车辆维护,提高汽车的安全性能。良好的车辆技术性能是保证安全驾驶的物质基础。目前,除了要建立完善的汽车安全检测制度和基于检测的车辆维修制度外,驾驶员日常应勤于保养、维护车辆,出车前应彻底检查转向系和制动系,认真做好车辆的日常修理工作,及时消除隐患,保证车况良好,杜绝带病车上路行驶,严把车辆技术性能关。近年来,各汽车制造厂陆续推出了各种新型安全装置,如车载防撞系统、打瞌睡或注意力不集中的报警系统、轮胎气压过低警报系统、视觉警报系统等。这些安全装置的应用使车辆进一步实现了智能化,能对驾驶员及乘客提供安全保障。

篇四:道路交通事故成因及预防措施论文

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论文

系 部: 经济管理系 专 业: 公路运输与管理 学 号: 040331000925

班 级: 运管1009班 姓 名: 罗阳 指导老师: 丁海鹰

题 目: 道路交通事故成因及预防对策

2013 年 06 月 01 日

道路交通事故成因及预防对策

摘要:道路交通事故的预防是一个系统工程,文章以

2004年全国道路交通事

故为例,分别从人、车、路及环境四个方面分析了影响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提出了降低和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确保行车安全的相应措施

关键词:交通事故;成因分析;预防措施

Abstract: The caption .............

Key words:

目 录

一、

引言

现状及相关指标统计。???????????????????????1-2 二、道路交通事故成因分析

1、人的因素。???????????????????????????2-3 2、车辆因素。???????????????????????????4-4 3、道路因素。?????????????????????????? 4-5 4、环境因素。???????????????????????????5-6

三、预防交通事故的措施

1、加强交通安全教育,减少道路交通违法行为。????????????6-7 2、加强车辆维护,提高汽车的安全性能。???????????????7-7 3、完善道路安全设施,不断改善道路条件。??????????????8-8 4、加强道路交通管理,优化道路交通安全环境。????????????8-8

结 束 语?????????????????????????????8-8

文 献?????????????????????????????? 9-9

一、引言

道路交通事故是所有国家都面临的一个严重的问题。据世界卫生组织2009年的研究报告显示,全球每年大约有120万人死于交通事故,另有大约5000万人因交通事故而受伤。如果不采取有效的事故预防措施,交通事故致人死伤的人数在今后20年中将增长65%,远远高于艾滋病、疟疾等疾病。世界卫生组织认为,交通事故的“罪魁”是酒后驾车(自从新规出台后,这个因素大大减少),而后依次为超速、不系安全带、路况差、汽车性能不佳、交通违章和缺乏紧急医疗救护。我国的交通事故面临的形势也非常严峻。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道路里程逐年增长,机动车保有辆不断增加,道路交通事故逐年上升。严重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阻碍(来自:WwW.smhaida.Com 海达 范文 网:减少交通事故的措施)了经济的发展,预防交通事故刻不容缓。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道路通车里程逐年增长,机动车保有量不断增加,道路交通事故也呈逐年增长趋势。根据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统计,交通事故起数从2008年的265204万起上升到2009年的2785351万多起,年均增长2.3%。死亡人数由73484万人下降到67759万人,年均减少7.2%。2011年上半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死亡18.4万起,因道路交通事故死亡2.5万人,受伤10.6万人,直接经济损失4.4亿元。虽然道路交通事故四项指标比上年有所下降,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下降9.3%。2011年上半年全国特大恶性道路交通事故大幅上升,全国共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群死群伤的特大道路交通事故21起,造成 398人死亡、526人受伤。与上年相比上升幅度较小,事故起数上升1.1%,死亡人数上升1.3%,受伤人数上升2.1%。2008年至2011年,平均每年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事故15起左右。我国部分年份道路交通事故四项指标统计数字如表1所示:

针对我国道路交通事故面临的严峻形势,我认为,应当从道路交通事故的影响因素分析入手,研究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的有效措施。

表1 我国部分年份道路交通事故四项指标统计

(注:公安部网上信息正在更新,最新为2011年上半年数据)

二、道路交通事故成因分析

交通事故是在特定的交通环境影响下,由于人、车、路、环境诸要素配合失调偶然发生的。因此,分析交通事故成因最主要的是分析人、车、路、环境对交通事故形成的影响,可用下式来描述事故的产生:A=f(P,V,R,E)。式中:A为发生交通事故行为;P为影响交通安全的人力因素;V为影响交通安全的车辆因素;R为影响交通安全的道路因素;E为影响交通安全的环境因素。

(一)人的因素

人是影响交通安全最活跃的因素。在人—车—路—交通环境构成的体系中,车辆由人驾驶,道路由人使用,交通环境要有人的管理。因此,对交通安全的研究应对人以足够的重视。据近年来统计,人的因素是造成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由此造成的交通事故约占总事故的95.30%,其中机动车驾驶员的过失造成交通事故的占87.5%,非机动车驾驶员占4.7%,行人、乘客占5.19%,其他人员占2.63%。分析历年交通事故原因可以发现,驾驶员的违章操作和失误是引发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2009年由于驾驶员的原因造成的伤亡人数见表2所示。

据公安部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全国发生的道路交通事故中,机动车驾驶人违法行为是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其中超速行驶、占道行驶、无证驾驶、酒后驾驶、违法超车、疲劳驾驶 等原因造成的人员死亡比较突出。统计数据同时表明,

篇五:怎样降低交通事故率

怎样降低交通事故率

当前,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发展进步,机动车社会保有量和驾驶人数也在不断增加,道路交通事故频发并在高位运行,交通事故率居高不下;每日警情显示:一个县级市每日发生交通事故平均在8起左右,节假日期间每日发生交通事故有时在30起以上,形势十分严峻,在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极大损失的同时,也极大地降低了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严重影响了家庭幸福美满和社会和谐稳定。为此,如何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进一步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确保道路交通有序、安全、畅通,是一个老话题乃至当前亟需破解的现实问题。那么什么是交通事故率?怎样降低交通事故率呢?

交通事故率是表达一定时期内,国家或某地区交通事故次数或伤、亡人数与其人口数、在籍(机动)车辆数、运行里程的相对关系。它既表示综合治理道路交通的水平,又是交通安全度的评价指标。现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不可避免的使运行里程、车辆数增加,我们不能以损害经济发展为条件,来降低交通事故率,所以,我们只能从根源——减少交通事故发生,做起。那么交通事故是什么?我们又有何种措施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呢?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一、交通事故的基本概念

(一)交通事故是指车辆在道路上因过错或意外造成的人生伤亡或财产损失的事件。(《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二)车辆、在道路上、在运动中、发生事态、违章、过失、有后果等七种要素作为鉴别道路交通事故的依据和必要条件。(三)交通事故现象,也称交通事故的形式,即交通参与者之间发生冲突或自身失控造成肇事所表现出来的具体形态,基本上可分为碰撞、碾压、刮擦、翻车、坠车、爆炸和失火的七种。(四)交通事故分类是对交通事故的分类,目的在于分析、研究和预防、处理交通事故,同时,也便于统计和从各个角度寻找交通事故对策。按事故责任可分为机动车事故、非机动车事故、行人事故;按事故后果可根据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的程度或数额,交通事故可分为轻微事故、一般事故、重大事故、特大事故。

二、交通事故的成因分析

所谓交通事故的成因,指造成交通事故的各种因素。但是造成事故的原因多种多样,造成事故的因素并非单一。一起交通事故往往包含多种事故因素,因此研究交通事故的成因,必须从多方面分析。对交通事故成因进行分析即可为确定预测、预防交通事故的具体措施提供依据,有可为探求交通事故的规律提供基础资料。具体分析成因时,可分为人的因素、车的因素、路的因素以及交通环境四个方面。

(一)人的因素

这里所指的人主要是指造成交通事故的主要及次要责任人。人是事故成因分析的主要对象。不同性别、年龄和体质的驾驶员,其心理、生理、感知、分析、判断和反应均不可能完全相同。而感知迟钝、判断不准、操作失误在事故中占绝大多数,其中,感知迟钝所占比例较大,如疲劳、酒后驾车、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判断失误也占相当比例,主要是对对方行动趋势做出错误的判断,导致根据判断所采取的措施与实际发生的出现偏差,造成事故。操作失误主要是由于心里紧张或慌乱导致没有按合理的规定进行操作而发生的事故。

(二)车的因素

车辆原因是引起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主要表现在车辆性能差、机件失灵和

车辆带“病”行驶。虽然车辆因素较人的因素造成的比例较小,但从预防考虑,仍然是一个重要因素。如车辆的转向系统、制定系统的稳定性、灵活性,车辆的性能、新旧、维修的好坏、加速、减速等方面也会有一定的影响。另外,不同性能的或行业的车辆,不同动力性能的车辆造成的事故也不相同。此外,在城市中,各机动车辆与自行车造成的交通事故也有一定规律性。

(三)路的因素

道路原因主要表现在路面障碍和道路不符合标准。

1、线性方面

道路的几何线形构成要素是否合理,线性组合是否协调,对事故有较大的影响。主要表现有以下几方面。

A、平曲线,平曲线半径的大小与事故的发生率关系较大,半径越小,发生事故的几率越大。B、竖曲线,竖曲线半径过小,易造成驾驶员视野变小,视距变短,发生事故。C、坡度,坡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汽车在下坡时,因坡度大而来不及制动或制动失灵。D、线性的组合,交通安全不仅与平面、纵断面线性有关系,而且与平纵线性的组合协调有密切关系,虽然线性标准符合规划要求,但组合不好仍然会导致事故的发生。主要原因如下:

a 线性突变,长直线末端接小半径曲线或长坡度下接急弯;b 在坡道上连续反弯,造成驾驶员视觉负荷过重;c 坡顶处急弯,视觉不连续,造成翻车;d 短直线介于两同向曲线,形成断背曲线,使驾驶员产生视觉错误,把路面看成反向曲线,产生操作失误,造成事故;e 凹形竖曲线过短,引起驾驶员对上坡估计过陡,造成碰车、翻车;f 凹形竖曲线底部插入小半径平曲线,迫使驾驶员仓促转弯,易引起交通事故。

2、路面方面

路面状况的好坏,与交通事故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与路面的潮湿度、水的排出速度、表面的粗糙程度等均对交通事故有很大影响。

(四)交通环境

主要表现在交通量、道路交叉口、行车速度及交通管理水平对交通事故率的影响。

1、交通量与交通组成对交通事故率的影响

一般来说,交通量与交通组成同交通事故率有关,交通量增加事故数增加,但还应考虑道路的V/C、车道的宽度与平面线形等。

2、道路交叉口对交通事故率的影响

交叉口是道路交通的枢纽,驾驶员在交叉口要穿过道路或实现转向,必然产生冲突点,冲突点越多,相应事故越多。所以,减少冲突点是降低事故率的主要方法之一。

3、行车速度对交通事故率的影响

一般来说,限制速度可以减少事故的发生。

4、交通管理水平对交通事故率的影响

法制不够健全,对交通的监控、管理、指挥水平低下以及在执法过程中来自社会的大量干扰和少数执法者本身素质低下而造成的执法不严等,都会严重制约交通管理水平的提高。

通过分析交通事故的概念、成因,我们可以清楚的了解交通事故是如何发生的,我们可以制定有效措施防止交通事故的发生。

一、交通事故的预防对策

交通事故预防对策亦称交通安全对策,包括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的计划、决策和各种管理与工程措施,有以下几方面。

1、有计划的组织交通事故的分析研究。

2、健全与完善交通法规、章程和条例。

3、加强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4、加强交通安全教育宣传。

5、严格取缔违章行为。

6、科学地组织与管理城市交通。

7、加强事故伤害的急救工作。

二、交通事故的预防措施

1、改善线性与交叉口设计

道路线性的几何设计要素,包括平曲线半径、平面线形要素的连接与组合、纵坡坡长、纵向竖曲线半径,平面与竖向视距、横断面超高加宽等,在设计道路时要保证行车安全。

2、强化交通安全设施

在适当路段设置柔性或刚性护栏与安全带;设置分隔带;设交通岛、导流岛、安全岛、分车岛做好渠化工作;设人行横道

3、加强交通管理与控制

4、提高驾驶员素质与驾驶水平

大量的交通事故资料表明,50%以上的交通事故同驾驶员的操作有关,因此提高驾驶员的素质对保证交通安全有重要作用。

5、安全措施效果评价

道路交通安全措施的主要效果是防止或较低事故发生与人员伤亡。因此,安全措施的投入与效果评价既要考虑经济因素又不能单纯用货币来检验。

交通安全涉及社会、经济、法规、文化素质等各个方面,既包含文化意识方面因素,也包含具体的技术设施及管理方面的因素。因此交通安全防范工作是个系统工作,要治交通,加强交通安全保障措施,还必须从整个安全系统方面综合治理。

牛小俊

2011年12月21日

体裁作文